老子新译的《老子今译》
书名:老子新译
作者: 袁培智等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社
品相: 10 成品相
库存量: 15 本
2003-12-01 第1版
2003-12-01 第1次印刷
开 本:32开 开 平装
页 数:565页
类 别: 哲 学 -> 哲 学 -> 中国哲学 一部长达47万字,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承袭古代文明的《老子新译》·[道德经]评注问世。这本书由北京国家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医院老中医袁培智所著。
《〈老子〉新译》认为《老子》原著作中的关键之辞“无为”、是无私的同义词。认为《老子》的治世政治韬略是无为而治。《〈老子〉新译》的体例亦甚有特点,以:导读、原文、注释、意译、疑似辨析、名句欣赏、评析七个步骤,条分类析、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易于理解领会所诠释原著的经文旨趣、奥义内涵。 这部著作的原稿最初是2001年七、八月间,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让人送来给我看。实际上闵老此前已认真核阅了该稿,字里行间有他多处圈改的内容。他还围绕该著作写了一封千余字的信,与作者探讨有关“老学”中的问题。著作原拟名《我眼睛中的(老子)》,现在《(老子)新译》这个书名是闵老应作者所请改定,并赐墨题书。
真正认识袁培智先生是在接触稿子之后,他赴京参加一个中医专家会议,专门来白云观见面,以后常有书信和电话联系。培智先生原籍甘肃省,20世纪60年代自愿参加新疆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他是自学成才的专家,在杏林中更有成就,不仅中医临床经验丰富,且多理论研究,著述颇丰。他给我总的印象是:为人平易谦和、论及学术却十分认真,不轻易苟同人言,实是我辈性情中人。
《老子》这部经典著作,社会各界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都知道是为中华古老的哲学著作,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著释《老子》者、据专家考证有一千五、六百家之多,见仁见智。《(老子)新释》则求得《老子》原著作中的关键之辞“无为”、是无私的同义词。认为《老子》的治世政治韬略是“无为而治”,其精神实质上就是无私而治,这是万古遵从的治世通则。《老予》思想的要义在倡公抑私,主线是公私斗争。以这一主题精神研究诠释《老子》,确是见解独特。《(老子)新译》的体例亦甚有特点,以:导读、原文、注释、意译、疑似辨析、名句欣赏、评析七个步骤,条分类析、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使读者由浅入深,渐入佳境,易于理解领会所诠释原著的经文旨趣、奥义内涵。《老子》是道教最基本的经典,教内尊称为《道德真经》,以其为道教阐发教理教义的根据。
当与作者见面并对其经历有所了解之后,深佩他身在边陲、且心脏又有疾患,在较困难的环境中还笔耕不辍地努力。本拟争取一些海内外朋友的帮助,将他的书早日出版发行,但种种原因一拖再拖,最终还是作者自己的努力,才使这部著作有幸早日出版与读者见面。我生性愚钝,对《老子》义旨精神悟得浅薄,但赞赏培智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努力,用自己的理解发掘老子哲学思想的奥义,他的研究创新精神,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值此大作出版之际,专门寄一封信函来,坚嘱为其著作讲几句话,却之不恭、故写以上如是语,是为序。
袁志鸿
2002年夏于北京
(本序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教务部主任,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医古文》教材,选载《老子》数篇,所选第二章中,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句,系“无为”一词的首出处(全书“无为”计十余处)。句中的“不言之教”即无言的教化——身教,已为后世逐渐共识,就不需赘述了。然“无为”之义,至今尚不明其义,尚无中允的说法。陆贾在《新语、无为》中说:“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意思是说,道的功用很多,但与人类关系最大者是“无为”;人们的言行,最大者是谨敬“无为”来说话做事。鲁迅先生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意思是说,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扎根于“道”的教化。由此可见,“无为”一词,乃《老子》的核心思想理论和关键词组,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古今注解《老子》的学者,虽逾数千家,然于“无为”一词之蕴义,却众说纷纭,于吃紧处模糊,于收束处敷衍,或逢疑则默,使读者莫衷一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我虽非研究《老子》的学者,但对“无为”一词的含义究竟如何,却经常萦绕心怀,梦寐以求。我认为,“圣人处无为之事”,清楚表明,“无为”本身,就是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做事的“事”,其含义自然要从人们做事的目的、态度的正确与否中去求义;自古以来,做事的是非标准,无非用有私、无私就可概之。
考现今的多种汉语词典,于“无为”词条,大都注解成这样:“无为,是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或云顺其)自然,无所作为”。也有辞书似乎隐约认识到,用“无所作为”字目不妥,而改辞作“不必有所作为”。这种错误说法的认识来源,是将“无为”之“无”字,看成了一个否定词,没有把“无为”二字,看成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专用术语所致。因此,于“无为”一词,有学者说“无为”是“无所施为”;有说是“无妄为’’者;有说是“不妄为”者;有说是“无知”义者,说是“不用人为巧诈之智来治物”;有说是“不造作”者;有说是“不去刻意做事,,者;有引以原文避其不解者。特别是近有学者,将“无为之事,不言之教’’大加批判说:“根据老子的逻辑,‘为’之‘言’之,就会有矛盾,有是非,即‘无为’,也‘不言’,就没有矛盾,没有是非”。显而易见,这种批判论点,是把“不言之教”中的“不言”,错误地理解成了“不说话”;将“无为之事”中的“无为”,错误地理解成了“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原文旨义进行了错误理解基础上的误批错判。
也有学者解“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然社会的人事,毕竟与自然不同,自然尚有其严格的运行规律,若人失去组织和管束,都各行其是,则天下就会大乱,此绝非老子“无为”一词之本义。从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字考稽,既然讲教化,就不存在任凭人们各行其是而不加干涉、不加约束的问题存在。也有学者说“无为”是通过弱的方式,而达到有为的目的。更有学者认为,“无为”若作为名词,就是指称那些原始的、不是人为生出来的行为;若作为动词,则是只去做那些本来就该做的、不是人为生出来的事情。这是操两可之说。以上诸多说法,实无精实之言,有如将读者推入迷雾之中,不知所云为何(恕不再引)。可以说“无为”的涵义,学者们各执己见,立论纷繁真义难显,使人无法遵从。现试对“无为”一词的蕴义,别开生面、另辟溪泾,解析如下,或可彰老子的光辉哲学思想,而造福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P1-2 任继愈先生编写的《老子新译》的电子书专著:
《老子今译》(古籍出版社,1956年8月)
《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
《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1985年又出修订本)
《中国哲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老子全译》(巴蜀书社,1992年)
《任继愈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
《墨子与墨家》(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
《竹影集》(任继愈自选集)(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1月)
《任继愈禅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皓首学术随笔·任继愈卷》(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老子绎读》(书目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古书疑义举例序
古书疑义举例校录序 一 上下文异字同义例
二 上下文同字异义例
三 倒句例
四 倒序例
五 错综成文例
六 参互见义例
七 两事连类而并称例
八 两义传疑而并存例
九 两语似平而实侧例
十 两句似异而实同例
十一 以重言释一言例
十二 以一字作两读例
十三 倒文协韵例
十四 变文协韵例 十五 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
十六 古人行文不避繁复例
十七 语急例
十八 语缓例
十九 一人之辞而加日字例
二十 两人之辞而省日字例
二十一 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
二十二 文没于前而见于后例
二十三 蒙上文而省例
二十四 探下文而省例
二十五 举此以见彼例
二十六 因此以及彼例 二十七 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
二十八 古人引书每有增减例
二十九 称谓例
三十 寓名例
三十一 以大名冠小名例
三十二 以大名代小名例
三十三 以小名代大名例
三十四 以双声叠韵字代本字例
三十五 以读若字代本字例
三十六 美恶同辞例
三十七 高下相形例
三十八 叙论并行例
三十九 实字活用例 四十 语词叠用例
四十一 语词复用例
四十二 句中用虚字例
四十三 上下文变换虚字例
四十四 反言省乎字例
四十五 助语用不字例
四十六 也邪通用例
四十七 虽唯通用例
四十八 句尾用故字例
四十九 句首用焉字例
五十 古书发端之词例
五十一 古书连及之词例 五十二 两字义同而衍例
五十三 两字形似而衍例
五十四 涉上下文而衍例
五十五 涉注文而衍例
五十六 涉注文而误例
五十七 以注说改正文例
五十八 以旁记字入正文例
五十九 因误衍而误删例
六十 因误衍而误倒例
六十一 因误夺而误补例
六十二 因误字而误改例
六十三 一字误为二字例
六十四 二字误为一字例
六十五 重文作二画而致误例
六十六 重文不省而致误例
六十七 阙字作空围而致误例
六十八 本无阙文而误加空围例 六十九 上下两句互误例
七十 上下两句易置例
七十一 字以两句相连而误叠例
七十二 字以两句相连而误脱例
七十三 字句错乱例
七十四 简策错乱例 七十五 不识古字而误改例
七十六 不达古语而误解例
七十七 两字一义而误解例
七十八 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七十九 文随义变而加偏旁例
八十 字因上下相涉而加偏旁例
八十一 两字平列而误倒例
八十二 两文疑复而误删例
八十三 据他书而误改例
八十四 据他书而误解例
八十五 分章错误例
八十六 分篇错误例
八十七 误读夫字例
八十八 误增不字例
附:论《古书疑义举例》的成就及不足(有删节)
作者:刘冠才 俞樾;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2-0017-11
《举例》一书,自传刻之后就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很高声誉。梁启超称之为“训诂学之模范名著” ,刘师培叹之为“发千古未有之奇” 的绝作,马叙伦称赞该书是“发蒙百代,梯梁来学,固悬之日月而不刊者也” 的历史性学术名著。俞氏的高足弟子章太炎先生也对《举例》一书备加推崇,认为在俞氏洋洋大观的《春在堂全书》中当以《举例》一书最有价值 。后来的学者也大都认为《举例》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训诂学书,实是清代训诂学中不可多得的著作。不只如此,《举例》一书自刊行之后,人们或是吸取俞氏的研究成果,或是借鉴俞氏的做法,或是为之增补、校订,从而形成了“古书疑义举例派”。
不过,前人研究俞氏此书,或重在俞氏学说个别结论的是非曲直上,或重在《举例》一书的某项内容成就上。讨论《举例》中个别结论的是非,多是札记性的东西;论述《举例》中某项内容的成就,又多为高度概括之语。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举例》一书的成就和不足作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本文就《举例》的成就和不足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便我们更好地利用此书为研读古书,整理古籍服务。
古籍标点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
(华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
华书局1959年版》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商务印书馆《韩昌黎集》下)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中华书局1954年《古文句读释例》)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仔《苕渔隐丛话》, 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资治通鉴》标点本)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4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曹植《与杨修书》,中华书局1977年版《文选》本)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传•襄公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版《春秋左传读本》)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步骤:
1统揽原文,了解大意
快速扫描,在统揽原文的基础上掌握大意
2铅笔点断,不计符号
充分利用尾句 的语气词 ;韵文的韵尾;对句和古人的注疏等。
3细查文意,选择符号
对疑难之处要仔细分析,根据文意选择符号。
通览全文,最后确定。
《书集传》又名《书经集传》《书经集注 》《书蔡传》,是著名南宋学者蔡沉受朱熹委托所作的《尚书》学著作,继承了朱熹不拘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以发明大义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书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成就。元仁宗延祐二(1315)年议复科举,立于学官,定为科举标准注本。明永乐中胡广等奉敕撰《书传大全》以及清康熙晚年敕撰的《书经传说汇纂》等官方版本,皆专主蔡传,荟萃众说以羽翼之,并成为科举官方教材,流传甚广。
蔡沉(1167—1230)一名蔡沈,字仲默,学者承九峰先生,谥文正。南宋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沉为朱熹好友蔡元定次子,幼承家学,入则受教乃父,出则从朱熹游。蔡元定殁于道州后,蔡沉徒步护丧而归,返乡后,不求仕进,隐居九峰山下,专意为学。
蔡元定一生精研洪范之学,然未及论著,说:“成吾书者,沉也。”朱熹自淳熙十二(1186)年以来开始有意收集有关《尚书》的资料,并准备按照《诗集传》的体例撰“书传”,后因老病放弃了这一想法,将一生的《尚书》研究成果及其收集的其他《尚书》学著作传授蔡沉,并审读了蔡沉的《洪范传》。庆元五(1199)年冬,朱熹遗命蔡沉作“书传”,并于次年去世。十年后,蔡沉终于完成了《书集传》,继承了朱熹不拘泥纠缠于细枝末节,而以发明大义为主的思路,代表了宋代尚书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成就。被真德秀赞为“不愧父师之传”。虽然蔡沉完成初稿后,坊间即有刻本《书集传》问世,直到淳祐七(1247)年,其子蔡抗上表进呈《书集传》于宋理宗。
除《书集传》外,蔡沉尚有《洪范皇极》《蔡九峰筮法》等著作。
本文2023-08-04 04:08: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