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4收藏

面瘫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名·面瘫 41 症状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431122 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431124 穴位贴敷法 431125 皮肤针 431126 艾灸疗法 431127 推拿疗法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43122 艾灸治疗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43132 艾灸治疗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43142 艾灸治疗 432 对症治疗 433 医案 434 注意事项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5 症名·面瘫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面瘫的穴位 2 治疗面瘫的方剂 3 治疗面瘫的中成药 4 面瘫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面瘫 1 拼音

miàn tān

2 英文参考

facial paralys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Bell’s palsy

facial paralysis

facioplegia

mimetic paralysesprosopoplegia [朗道汉英字典]

3 概述

面瘫俗称口眼斜。1.病名;2症名。[1]

4 病名·面瘫

面瘫为病名[1]。俗称口眼斜[1]。是指单纯性的一侧面部肌肉瘫痪[1],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面瘫为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经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1]。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本病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作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

面瘫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面神经麻痹症)和面神经炎[1]。

41 症状

面瘫起病急骤,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部分病人初起有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味觉减退或消失。[2]

面瘫通常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和噘嘴等动作;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

42 面瘫的病因病机

面瘫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可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而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致病,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

至于脑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与本病病理虽然不同,但可参照本治法进行治疗。

43 面瘫的治疗 431 辨证治疗

面瘫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痰浊内阻两型。

4311 风寒外袭 43111 症状

起病急,多在晨起起床后发现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眼睑不能完全闭合,进食后易造成食物残留,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寒发热,颈项不舒,多在吹风、吹空调后犯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2]

43112 治疗

431121 刺灸法

治则: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处方: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义:风中经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纵缓不收所致,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翳风疏解风寒;合谷循经远取,亦有“面口合谷收”之意。

随证配穴:人中沟歪斜加地仓透水沟,体弱加足三里。不能蹙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坦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乳突痛加完骨;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海泉[1]。中枢性的则加太冲、风府[1]。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亦可温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合谷穴可取健侧穴位,10次为一疗程。注意初起时针刺量不宜过强。

431122 电针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面部穴针剌后,通电10~15分钟,通电量以患者感到舒适,面部肌肉微见收缩为宜[1]。每2穴为一组,每次选1~2组,得气后分别接通电极,通电15~2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量以患者耐受为宜,早期患者不宜电针法。

431123 穴位注射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或加兰他敏,或胞二磷胆堿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3~4穴,每日或隔日1次。

431124 穴位贴敷法

选穴:太阳 阳白 地仓透颊车 翳风 合谷。

方法:将马钱子锉成粉末03~05g,撒于胶布上,贴穴位处,5~7日换药1次。或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1次。或白附子研细末,加少许冰片作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431125 皮肤针

轻叩阳白、太阳、四白、牵正等穴至微出血,然后加拔小火罐,适用于发病初期或面部板滞感等面瘫后遗症[1]。

431126 艾灸疗法

[2]

选穴:风池、翳风、颊车、太阳、合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127 推拿疗法

[3]

选穴:印堂、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颊车、听宫、承浆、翳风、风池、合谷。

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穴开始,经阳白、太阳、四白、睛明、迎香、地仓、颧髎、下关至颊车,往返5~6遍。用双手拇指抹法自印堂穴交替向上抹至神庭穴,从印堂向左右抹至两侧太阳穴,从印堂穴向左右抹上下眼眶,自睛明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从迎香穴沿两侧颧骨抹向耳前听宫穴,治疗约6分钟。指按揉承浆、翳风、每穴约1分钟。用大鱼际揉面部前额及颊部3分钟左右。在患侧颜面部向眼方向用擦法治疗,以透热为度。患者取坐位,用拿法拿风池、合谷各1分钟。

注意事项:推拿治疗时,手法要轻柔,以防止擦破皮肤;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寒冷 ,以便加速康复。

4312 风热阻络 43121 症状

多见于起病初期,多继发于风热感冒、中耳炎、牙龈肿痛之后,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不能自止,闭目不全,不能鼓腮、吹口哨等,可伴有恶风、头痛、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2]

43122 艾灸治疗

[2]

选穴:阳白、下关、地仓、曲池、合谷。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3 气虚血瘀 43131 症状

多见于恢复期及病程较长或外伤日久不愈的患者,证见口角歪斜,闭目露睛,伴有肢体困倦乏力,面色淡白或暗,头晕头痛,舌淡有瘀点,舌下络脉瘀黑,脉弦涩。[2]

43132 艾灸治疗

[2]

选穴:听会、阳白、颊车、足三里、血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14 痰浊内阻 43141 症状

颜面向健侧歪斜,患侧肌肉松弛,可见患侧额纹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可伴有言语不利、舌强硬、舌歪斜等证,舌淡胖,苔白厚或腻,脉弦滑。[2]

43142 艾灸治疗

[2]

选穴:翳风、阳白、颊车、丰隆、阴陵泉。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面瘫痊愈后,巩固1~2个疗程。

432 对症治疗

面瘫常伴有感冒症状,临床可以加用以下方法[2]:

选穴:大椎、肺俞。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病愈即止。

433 医案

罗某,女,18岁,学生。主诉左侧面部不适、口眼歪斜1周,伴左侧面部疼痛及左侧头痛。查体:左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闭目,鼓腮漏气,面部潮红、水肿,耳后乳突处压痛强阳性,血象不高。于外院针刺后面部疼痛加重,考虑为 量过大引起之反应,予以颈项部及患侧头部 ,2次后疼痛消失,施以面部轻微针刺同时配合推拿,1周后痊愈。[3]

牛某,男,56岁。1998年6月3日当晚在激烈运动后觉闷热、多汗,便用空调直吹乘凉而睡,第2日醒后觉右耳后跳痛,右口角麻木,漱口流涎,右侧闭目露睛,右侧额纹及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遂到我康复科治疗。考虑其为风寒乘虚而入面部经络,至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㖞僻,遂以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局部取听会、颊车、太阳、下关等穴,经治疗几天,患者病情好转,1周后康复出院。[2]

434 注意事项

(1)艾灸治疗的患者应在1周内配合针刺治疗,效果更佳,若超过1个月未进行治疗则极有可能迁延不愈[2]。

(2)面瘫患者若还伴有语言功能下降、一侧或双侧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动较前迟缓者,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以避免脑出血或者脑梗死等脑病得不到及时治疗[2]。

(3)治疗期间应避免面部吹风受寒[1]。

(4)眼睑闭合不全者,每日须点眼药水2~3次,以防感染[1]。

44 面瘫患者日常保健

(1)患者尽量避免食用海鲜发物及 性食物[2]。

(2)注意面部的保护,避免感受风寒,导致加重病情[2]。

(3)预防眼部感染,可配合滴眼药水或涂眼膏[3]。

(4)当神经功能开始恢复后,患者可对镜练习瘫痪面肌的随意运动[3]。

5 症名·面瘫

面瘫为症名。指伴发于他病中的面部肌肉瘫痪。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中枢性面瘫。前者临床多表现为病侧眼睑闭合不全,流泪,口角向健侧歪斜,流涎,不能皱眉、蹙额、鼓腮、示齿等,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部分病人有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症。病程日久,可因患侧面肌挛缩而使嘴角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后者多无眼部症状,常伴有同侧偏瘫或上肢瘫。[1]

6

 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神经麻痹即面瘫的治疗现在中医一定要“化瘀、通络、营养”三管齐攻,其科研成果化瘀通络汤历史性的解决突破了治疗瘫痪病关键性神经细胞再修复再生长的瓶颈。

 中医治疗面瘫的 方法 (1)初起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

 面瘫的发生,冬春之季多见,乃因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痹,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斜、头晕耳鸣等常见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该病发生发展均较快,符合“风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故于病起之初,治当祛风解毒为主,佐以通络牵正。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2)中期气血瘀滞,法当活血通络

 当面瘫两周后,病机常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甲皱微循环弯曲度增加,部分管腔狭小或痉挛,血液粘稠度增高。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故治疗宜侧重活血祛瘀,佐以通络牵正。疗程配合治疗,以增强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3)病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

 面瘫日久(病程2月以上),正虚邪实,患者除具面瘫主证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等气血不足之证。治疗则宜补益气血、疏通经络。

 中医药研究中心施恩面神经专科医院的“面神经元修复再生绿色疗法”采用最先进的检测仪器, 射频仪以及微电极,结合中医药的脏腑、经络、奇经八脉对人体没有损伤,无手术、无痛苦,无副作用,恢复快,不会留下后遗症,从而彻底根治面瘫、面肌痉挛。

 在医院临床治疗中,面瘫、面肌痉挛患者的症状7至15天明显改善;轻度患者的患者运用中医药治疗后1-2疗程可以完全康复;重症患者患者绝大数在3-4疗程也可以彻底康复。

 面瘫患者饮食禁忌

 1、面瘫病人不宜吃辛辣油腻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大葱、大蒜等,这类食物辛温燥热,易化火伤阴,而有些面瘫病人是由中耳炎或脑膜炎等疾病引起的,面瘫饮食禁忌还有辛辣食物或吸烟喝酒会加重中耳炎等原发病,从而加重继发的“面瘫”病情。

 2、面瘫饮食禁忌包括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煎、油炸食品、年糕、糍粑等,这些食物质性黏腻,不易消化,容易助湿生痰,阻滞经络,而本病有些病人是因风寒侵袭,阻滞经络所致,油腻食物不利于疏散风寒,以致于面瘫久治不愈均是面瘫饮食禁忌。

 3、忌烟酒,烟酒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面瘫患者更应该戒烟少喝酒,烟无论从那个方面将都是有害无益的,酒少量可以活血,但是酒同时会对神经造成刺激,加重症状。酒精中毒是诱发面瘫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治疗过程中朋友们要戒酒,最好是也能把烟戒掉。酒精饮用过多,易引起维生素B的缺乏,成为神经炎的诱因,特别是白酒,酒精含量高,所以面瘫朋友们一定要禁酒,这对面瘫的治疗是很有帮助的。

 4、忌热性补药,热性食物,烟酒,羊、狗肉,动物内脏,带鱼,蒜,辣椒。痰湿重的病人多食健脾燥湿化痰食物,忌食厚醇甘味及煎炸等动火生痰聚湿之品。

 5、患者面瘫致咀嚼不便,进食量减少,可造成患者潜在的营养失调,故应加强饮食调护,从少量食物开始,让患者逐渐掌握进食的步骤。指导患者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少量多餐,以满足机体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合理调配饮食,根据病情给予半流质或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病因 4 症状 5 治疗方法 51 针灸治疗 52 食疗 53 膏药治疗 1 拼音

miàn shén jīng tān huàn

2 概述

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面神经瘫痪指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而使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又称贝耳麻痹(Bell's palsy),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3 病因

可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鼻咽部炎症、风湿性面神经炎或茎乳突孔内骨膜炎,使面神经受压而致麻痹。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时也可伴有面神经炎。

4 症状

面神经瘫痪前常先有局限于耳内的疼痛,并可向颊或枕部放射,数天内疼痛消失,有些病例先有神经瘫痪而后出现疼痛。起病突然,常于清晨起床后照镜或漱口时发现瘫痪,一般为单侧,受累侧面部无表情,前额皱纹消失,不能皱眉,眼不能闭合,不能作鼓颊、吹气或吹口哨。下眼睑肌的肌张力降低而下垂,使泪点外露,眼泪不能正常引流而直流颊部,颊及牙齿之间有食物积聚。病损部位于茎乳突以上而影响鼓索时有舌前2/3的味觉障碍。病损于镫骨分支以上时,尚可有听觉过敏; 因带状疱疹累及膝神经节而起病者可于外耳道出现疱疹,耳郭剧烈疼痛及眼泪减少。

5 治疗方法

面瘫大部于数周或数月内恢复,病后二周内面神经电兴奋试验若无变性反应提示可以完全恢复。如果神经有变性提示预后差,少数病人不能完全恢复。急性期治疗以改善面部血循环,减轻炎症及水肿为主,可于茎乳突孔附近热敷,红外线照射,作瘫痪肌肉 。

51 针灸治疗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52 食疗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袭,或风热、风痰、瘀血阻滞经脉,气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缓不收。若早期重视中药加针灸疗效佳良。西医则主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类药物。但如果过用激素,将产生许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让人肥肿难分、水钠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在进行医生定出的治疗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学的饮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面瘫。

53 膏药治疗

面部神经受到阻滞,导致局部气虚雍结,继而出现血管交叉,气虚传导不畅。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大部分病人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致。一部分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瘫痪,恢复后出现继发性的侧面肌痉挛。

可能为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脱失,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

面瘫是由以下原因引起:1、受凉,有很多人到了夏天为了贪凉,用电风扇或者是空调对着头吹、对着面吹,如果在近期出现了睡眠不好、劳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在出现这种受凉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面瘫;2、疲劳,疲劳也是引起面瘫的原因之一。现在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的人出去游玩、出差、长时间得不到很好的睡眠、休息、精神压力也非常大,就很容易出现面瘫;3、病毒的感染,对于一些出现了面瘫以后出现耳部、外耳道出现疱疹的情况,一般属于病毒感染引起来的。最常见的病毒就是疱疹病毒,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流感、多颅神经炎、局部感染,也是引起面瘫的原因;4、神经源性或者是医源性的面瘫,神经源性比如由脑血管病、肿瘤可以引起来,另外一些创伤、骨折等,损伤到面神经,也是可以导致面瘫。还有一些就是爱美人士做了肉毒素的治疗或者是面部的美容手术,损伤到面神经,也会出现面瘫的情况。

面瘫医案一则

                                    玉竹

梁某某,女,65岁。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镇人。               2018年11月6日初诊。

主诉 :患者左侧面瘫5天。

病史 : 5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面瘫,左侧颞额部不舒,闭目不行,漏口水。察其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闭目露白睛,流眼泪,左鼻唇沟消失,鼓腮漏风。左耳后翳风穴处压痛明显。舌淡,苔薄白,诊其脉弦。

实验室检查 :明光市市人民医院11月5日头颅ct显示无异常

中医诊断 : 面瘫                 西医诊断: 周围性面神经炎

治法     :    疏风通络,疏调经筋

治疗 处方:

百会,太阳,攒竹、阳白、颧髎、迎香、颊车、地仓、承浆、合谷,平补平泻。红外线局部照射,左侧面部闪罐,配合以面部推拿。每日一次。

经针灸治疗7天后,左眉及额肌已能活动,眼裂已无,喝水不再漏水,固腮也不在漏风。此面瘫已渐恢复正常。方拟按原,继续予以针灸7日。

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属“中络”、“口眼歪斜”、“口僻”等病证。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正邪相搏,邪气横窜颜面经络,气机不畅,经络阻滞,以致口眼歪斜。

针刺治疗以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的施治方法。根据辨证归经,按经取穴。面为阳明之乡,凡患者露晴流泪,口眼歪斜,鼻唇沟消失,鼓腮不行者以取面部阳明经穴,温针能疏经活络,改善局部血循环,从而达到驱除外邪,治疗疾病的作用。

后记,患者于2018年11月27日送来旌旗一副,以示感谢。

中医治疗面瘫效果很好,中医治疗方面首选针灸治疗,因为针灸可以通经脉、调气血,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治疗面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体如下:

1、风寒型面瘫比较好治,因为其症状比较轻,神经损伤也比较轻,所以通过中西药物的治疗、配合简单的针灸治疗,一般1-2周可以痊愈;

2、风热型面瘫较风寒型治疗周期要长,因为其神经的损伤节段稍微靠上,除去中西药物、毫针的治疗,要配合按摩、拔罐、梅花针等治疗,一般2-3周可以痊愈;

3、气虚血瘀型面瘫,治疗周期较前两种又会延长,除去中西药物的治疗,配合针灸、梅花针、穴位注射、中药熏蒸、拔罐等疗法,一般1-2个月可以治愈;

4、如果是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在临床上是比较难治的,治疗手段会更多,比如中西药物治疗,毫针、梅花针、磁圆针、穴位注射、电针等。如果在3个月仍未恢复者,会选用埋线疗法。在临床中,因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最容易出现后遗症,所以如果出现面瘫,一定要及早就医。

网络上之前流行一个词,叫做面瘫,形容一个人总是面无表情,就算是有情绪的变化也可能是很僵硬的,其实面瘫是一种疾病,可能有人突然发现睡觉起来就出现面瘫的情况,感觉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面部表情,那面瘫的原因有哪些?面瘫是怎么引起的?

1、中枢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的病变位于脑干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通常由脑梗塞、脑出血、颅内肿瘤、颅脑外伤等引起。

2、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临床上较为多见,病变部位在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核以下,属于弛缓性瘫痪。

3、面瘫的原因

(1)外伤或手术损伤

常见的外伤或手术损伤有:颅底、颞骨骨折,产钳损伤,面部外伤及乳突、腮腺手术,面部除皱术、下颌骨手术等,可引起面神经受损,导致面瘫的发生。

(2)肿瘤因素

肿瘤或者其他原位性的病变可波及面神经导致面瘫,如听神经瘤、颅面动脉瘤、腮腺恶性肿瘤、中耳鳞状细胞癌及脑血管意外、颞骨骨管出血等,均可造成面瘫。

(3)先天因素

少数面瘫患者可因先天性的面神经发育不全而出现先天性的面瘫。

(4)感染因素

感染性病变多是由于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转台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另外,脑膜炎、腮腺炎、流行可爱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以及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面瘫。

(5)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对面瘫的致病原因尤其独到的理解,多认为是由于人体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经脉,导致精气阻滞,经脉失去濡养而引起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

4、面瘫日常预防

1、预防面瘫要从小处做起,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身体,感到有点凉了就要调整风向或关掉电器。

2、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

3、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4、面神经麻痹病人不宜吃辛辣油腻食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