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及出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成语格物致知的意思及出处,第1张

格物致知( 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解释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造句

1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2懂得格物致知的道理后,我们便不会成为守株待兔的人。

3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4我们要格物致知探求事物的本质,不能略知一二就放弃。

5格物致知的了解事物的构造后,我们才可以有所创新。

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成语是古代汉语 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沿 用的固定短语 , 主要 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红楼梦》里薛宝钗与林黛玉才华在伯仲之间,宝钗是个标准的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不过个性使然,不太爱在人前显露罢了。

她不但饱读诗书,心思缜密,而且对成语也颇有研究,最终金玉良缘完胜木石前盟,与她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成语有莫大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哪些成语与宝钗的言行有关。

(一) 投其所好:

[出处]《庄子•庚桑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释义: 所以说,不用其所好来笼络人心而可以成功的,从不曾有过。

宝钗是个通人情世故,善于揣摩人心的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母让王熙凤为她操办15岁生日,在生日宴上,宝钗却点了贾母爱吃的菜以及贾母爱听的戏。

宝钗深知贾母并不看好金玉良缘,但仍然选择投其所好,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贾母作为长辈,让王熙凤给她操办生日是对她的抬举,而宝钗的作法让任何人都挑不出理来,只能说她懂事。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看了宝钗屋里的陈设,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 姨娘 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 在家里 没带了来。”

乍看,觉得是宝钗本性恬淡,就喜欢这种装饰风格。其实何尝如此呢?

这种布置房间的方式是恰恰符合一个重要人物的审美,这个人就是王夫人。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王夫人最喜欢端庄的人,对于爱憎分明的黛玉,爱涂脂抹粉的丫鬟晴雯等都深恶痛绝。

王夫人是宝钗嫁入贾府的最大靠山,她所有的行为必须符合王夫人的要求才行,否则也会影响她的胜算。别不信,王熙凤论起来跟王夫人关系也很近,为啥最后落难时,王夫人没伸出援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触犯了王夫人的利益,碍了王夫人的眼。

聪明如宝钗,肯定时时处处都会唯王夫人马首是瞻,投其所好正是她的高明之处。

(二) 嫁祸于人:[出处]巜史记•赵世家》:“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嫁祸于人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中大名鼎鼎的长平之战,当时秦国是诸国中的老大,只有赵国还有实力和秦国一较高下。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想把上党周围的地盘送给赵国以求得到赵王的庇护。赵孝成王拿不定主意,而平阳君赵豹与平原君赵胜各执己见,赵豹认为不能接受这块地盘,这样会给赵国引来灾祸,这是韩国嫁祸于人之计。而赵胜则认为应该趁机吃下这块地盘,最后赵胜的意见占了上风,结果却出了昏招派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当统帅,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红楼梦》里薛宝钗把这个典故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机智地使用了一回。在这个章节,宝钗扑蝶时无意中听到丫鬟小红与坠儿的对话,她不想让小红和坠儿以为自己听见了她们的对话,于是急中生智假借找黛玉之名,避免了尴尬。

可这种作法真的值得商榷,听墙角肯定不符合贵女的言行标准。可宝钗为什么会想起以黛玉之名来避免麻烦呢?原因很简单,宝钗是卯足了劲想嫁入贾府的,以她的周到,她不会假借贾府任何人之名,这样万一事发,她不好做人。

而黛玉一直以来名声都不太好,被人认作是刻薄的人,就连当事人小红都说:“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宝钗表现得再豁达,实际内心深处是将黛玉当作情敌的,往往不经意的举动才会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在宝钗心里难免嫉妒黛玉,把自己的不当行为嫁祸给黛玉既能把自己摘干净,又能让他人忌恨黛玉,这选择再合适不过了。

(三)一视同仁:

[出处]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释义: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在《红楼梦》里薛宝钗对这种手段运用得最为娴熟,同样这种方式也为她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就连人见鬼憎的赵姨娘收到宝钗的礼物后也很高兴:“怨不得别人都说那 宝丫头 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 哥哥 能带 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 时运 的,他都想到了。”

这是宝钗惯常的作派,有财力雄厚的薛家作后盾,她乐得给大家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赵姨娘属于地位不高,但破坏力很强的那种人,宝钗深知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这次送礼的效果奇佳,以赵姨娘的大嘴巴,这件事不但王夫人会知道,估计私下跟贾政也会说道一二,而这正是宝钗要的效果。而且这样一视同仁的送礼,就连讨厌赵姨娘的王夫人也不会对宝钗的行为产生反感,只会觉得她做事周全。

(四)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藏才能、谋略,不使外露。

[出处]《隋书•薛道衡传》:“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临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

这是隋朝文豪薛道衡对隋文帝杨坚的赞美。

而薛宝钗之所以韬光养晦则是她的生存之道。宝钗出生之时,薛家已经在走下坡路,借住贾府,是为了达成金玉良缘的目的。

贾府家大业大,人多嘴杂,宝钗深知出头的椽子先烂的道理,于是拿定了主意:“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她从不拿尖要强,而是尽量把展露头角的机会让给别人。无论在元妃省亲时作诗,还是帮助惜春出主意作画,甚至和宝玉谈论昆曲的妙处,都可以看出她是博学多才的人。可他从不会抢人风头,不锋芒毕露,为人又谦和,自然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

(四)恼羞成怒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

宝钗再早熟懂事,为人谦和,可她毕竟也只是个青春正好的妙龄少女,也难免有按捺不位脾气的时候。

书中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曾有这样的描写: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听到这里,宝钗大怒,先是冷笑了反驳:"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紧接着,宝钗又对来找扇子的小丫头靛儿发了脾气。

以宝钗的为人,这是极罕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宝玉的言辞明显触犯了宝钗的三大底线:

一、通过宝玉的话语,可见宝玉与其他人一起议论过宝钗的外貌。而能与宝玉一起议论这件事的,自然不会是丫鬟之流,论起来不是黛玉就是那些一起和宝玉混日子的二世祖,这样打趣宝钗的缺点,明显不是表扬,肯定会激怒宝钗。

二、宝钗在人前素来都是一副端庄稳重的形象,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拿宝钗比作私德有亏的杨贵妃,是非常不合适的,何况还是在情敌黛玉面前,更加重了宝钗的愤慨。

三、青春少女没有不在意自己的容貌的,总的来说宝钗对自己的容貌是非常自信的,她从来不会过份修饰打扮,这也是对外貌自信的表现。

如果说她有什么不自信的地方,可能就在体形上,她比较丰满,历史上只有唐代以丰腴为美,宝玉的话正说到了她的痛处。

所以沉静、恬淡的宝钗也忍不住发飙,变得恼羞成怒了。

(五)急人之困:指为别人有困难而着急,热心地帮助解决。[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赵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困讲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势大,秦昭王派兵围困赵都邯郸,其他诸侯国都袖手旁观,魏王怕被波及,派兵10万驻守边境。赵国平原君赵胜向妻弟信陵君公子无忌求救,信陵君急人之困,从魏王那里偷取兵符,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而在《红楼梦》里,薛宝钗也经常作急人之困的好事。

比如:第三十七回起诗社,史湘云也想做东,可湘云做事考虑不周,自己想请客又拿不出请客的钱,这时宝钗出面为湘云圆了面子,把请客这件事做得既体面又漂亮,难怪湘云人前人后对宝姐姐赞不绝口,替宝钗扬名,宝钗这样做不显山不露水地又刷了一回好名声。

这种急人之困的行为,宝钗对黛玉也做过。

黛玉需要吃燕窝滋补身体,可又觉得自己寄人篱下,要东要西不合适,宝钗得知后主动提出送燕窝给黛玉,可宝钗送礼非常有技巧,她不是把燕窝一次性的给黛玉,而是采取了细水长流的形式。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宝钗做事的目的性,一是,一次性送太多燕窝会加重黛玉的心理负担;二来每天送燕窝必然被他人看见,宝钗可不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姓名的“雷锋”。

果然这件事被时刻关注黛玉的宝玉看在眼里,告诉了贾母。宝钗这样做不但黛玉感念她的情谊,连宝玉都对宝钗的行为感激在心。

有没有似曾相识之感?《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也是凭借这招实力圈粉的,可跟着宋江混的人都没啥好结果噢。

宝钗在圈粉的同时,也干了些掉粉的事,具体有哪些呢?

(七)一唱一和:比喻双方呼应,互相配合。

[出处]《诗经•郑风•萚(tuò)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汝)。”

一唱一和原意是描述少年男女情谊绵绵地合唱山歌的情景。

在这里和宝钗一唱一和地是谁呢?是她的心腹大丫鬟黄金莺。如果说紫鹃对黛玉忠心耿耿,那么莺儿对宝钗也不遑多让,她与宝钗一唱一和,成功地将金玉良缘提了出来。

在《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里,宝钗生病,宝玉前去探望,宝钗对“通灵宝玉”表现了好奇,要求宝玉拿下来给她观赏一下。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话细想其实大有深意,莺儿欲扬先抑,勾起了宝玉的好奇心,也让宝钗就势拿出了金项圈,暗示着她和宝玉才是天作之合。

要知心腹事,单听背后言,什么是心腹?自然是知道主人心里真实想法的人。

试想,宝钗如果真的无意于金玉良缘,莺儿一个丫鬟怎么敢如此造次地说通灵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和宝钗项圈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呢?

借莺儿之口,宝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两人一唱一和,顺理成章地把金玉良缘这个说法提了出来,宝钗心机深沉可见一般啊。

(八)表里不一:意为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出处] :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què)。《逸周书》是先秦古籍,与《尚书》相类,是一部周时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谥法,是对去世者不同的评价。行见中外曰悫是指行为能表现出人的内心和外表。

一直以来,宝钗在所有人眼里都是完美的人。但其实做完人时刻端着是很累的,就是宝钗也做不到如此,偶尔她也会展现真实的性情。

宝钗扑蝶,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志向,以及金钏跳井死去,她轻描淡写地安慰王夫人,说金钏是失足落井,这些行为都能反映她真实的性情。

宝钗始终在压抑着自己,可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也有娇憨可爱的少女情怀。

早熟懂事和为人周到,并不能代表她真实的性格,她的周到只针对同阶层的人,对于社会底层的奴仆,她内心深处还是高高在上的贵族**,她的冷淡和现实,只有王熙凤看得最清楚,所以对她敬而远之。

古语有云:“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 放在春秋战国宝钗肯定是一位善于运筹帷幄的统帅,放在宫斗剧中她肯定也是位大boss。

她深谙人心,把这些成语活学活用,最终成就了金玉良缘。如果不是宝玉最终出家为僧,她算得上人生赢家,求仁得仁了。

楚棺秦楼 旧时指歌舞场所,也错指妓女居住的地方。

高悬秦镜 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秦镜高悬 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秦楼楚馆 泛指歌舞场所。多指妓院。

秦庭之哭 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

秦越肥瘠 秦越两地相去遥远。比喻疏远隔膜,各不相关。

三户亡秦 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越瘦秦肥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

晨秦暮楚 犹言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楚馆秦楼 楚馆:楚灵王筑章华宫,选美人入宫;秦楼: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穆公建楼给她居住。指歌舞妓院场所。

暮楚朝秦 ①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时而事秦,时而事楚。后以之比喻反复无常或主意不定。②比喻事

秦欢晋爱 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

秦失其鹿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视同秦越 先秦时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视同秦越”。

亡秦三户 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谢馆秦楼 指妓院。

又生一秦 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诱秦诓楚 战国时张仪劝导秦国以连衡破合从,以诡诈手段欺骗楚国背齐向秦。后遂因以之表示挑拨离间。

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

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

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

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

《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关于邓林,据清人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说“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

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说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

后代以“夸父”名山的还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与夸父追日相联系的传说。

[编辑本段]古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编辑本段]古文翻译

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感到很渴,想要喝水,在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他丢弃了他的手杖,手杖化作了邓林(桃林)。

[编辑本段]成语

词目: 夸父逐日

拼音: kuā fù zhú rì

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

夸父拼命追赶太阳。

褒义: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也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贬义:自不量力。

父,古代男子美称,读“斧”

出处:《山海经·海外北经》

近义词: 夸父追日

用法: 作宾语、定语

示例:南朝·宋·僧愍《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真谓~,必渴死者也。”

[编辑本段]夸父逐日《山海经》原文

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

未至⑤,道/渴而死⑥。

弃/其⑦杖,化为/邓林⑧。

翻译:夸父与太阳竞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他很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边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喝,就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

还没有到,就在路上因口渴死了。

夸父将他的手杖丢弃了,化作了一片桃林。

注释;夸父逐日雕像

逐:角逐;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于:到。

河 渭: 黄河和渭水;

不足:不够;

北:向北

大泽: 大湖。

传说其大横纵千里,在雁门山山北。

至: 到;

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而:表因果;

道渴而死: 在半路因口渴而死;

其: 代词(代夸父) ;

邓林: 桃林。

[编辑本段]典籍记载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

化为邓林。”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

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

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

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远古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

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

他们的首领,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孙儿,“信”的儿子,名字叫做夸父。

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

他们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意志力坚强,气概非凡。

而且还心地善良,勤劳勇敢,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那时候大地荒凉,毒物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

夸父为让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

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抓在手上挥舞,引以为荣。

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 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

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

有的人说:“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为大家服务。

他看着愁苦不堪的族人,说:“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告别族人,怀着雄心壮志,从东海边上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开大步追去,开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

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轰轰”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跑累的时候,就微微打个盹,将鞋里的土抖落在地上,于是形成大土山。

饿的时候,他就摘野果充饥,有时候夸父也煮饭。

他用三块石头架锅,这三块石头,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几千米高。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

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已经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

但是,他没有害怕,并且一直鼓励着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

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

红彤彤、热辣辣的火球,就在夸父眼前,他的头上,万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夸父无比欢欣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

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

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水之水喝干;

他又跑到渭河边,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

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

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

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

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

这片桃林终年茂盛,为往来的过客遮荫,结出的鲜桃,为勤劳的人们解渴,让人们能够消除疲劳,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编辑本段]现实寓意

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

杨公骥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

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杨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另外,文学家萧兵先生在其《盗火英雄:夸父与普罗米修斯》一书中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

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萧先生的看法,颇有几分浪漫色彩。

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

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夸父逐日意图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

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

在远古时期,任何一个部族在一个地方定居了相当长时间,其原始的,破坏性的劳动,必定会使那里的资源受到破坏并趋于枯竭。

土地肥力下降或盐碱化,狩猎和捕鱼范围增大而获得的数量却减少,诸如此类都是不可避免的,能获得的食物和其它物资只会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种选择,部族必须迁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夸父遇到这个问题时的决定是:向西,去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

这个决定,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围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根本不会落入地球,更何况向西迁移,不是被高山挡住,就是进入沙漠,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不多。

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尚且难于很好地生活在绿洲中,至于远古时代的闯入者,生活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对夸父族这样的一个内陆部族来说,作出这个决定却是正常的。

大地是球形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以及我国西北部的地理状况,他们一无所知。

他们最多可能从靠近黄海、渤海的部族那里知道:东面,就是大海,太阳从海中升起。

至于西面,尽头是禺谷——太阳落下的地方。

《淮南子》中的天文篇,即为例证: 日出于易谷,浴于咸池,……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再者,现代汉语的最常用词语中仍旧遗留着远古时对太阳运动认识的痕迹。

如“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日落”等等。

这些词语都隐含着古代的观念:太阳从大地上升起,落下。

夸父部族应当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肯定已经认识到了阳光决定了季节,决定了农业以及其它的生产活动,那么,在太阳落下的禺谷里,阳光是最充足的,对于因资源不足而面临困境的夸父族人,迁移到那里去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不幸的是,他们却走进了沙漠。

沙漠之中,到处是**的沙丘,白天一片酷热,又十分缺水,干渴令人难于忍受。

从记载上看,他们在沙漠中找到了河流,并把这条河的主干叫河(黄河),源头的分支叫渭(渭河)。

这种河是在夏季由远处高上的冰雪融化汇集形成的,是季节河。

随着时间推移,由夏入秋,气温下降,冰雪融化减少,就会变浅,干涸。

当夸父族人发现河水突然迅速变浅,水面变窄,水量不断减少时,他们明白赖以生存的水源就要消失。

是坚持前进,还是退回去?夸父决定:留一部分人在绿洲,其他的人在夸父率领下,向北,去寻找大泽。

很有可能,他们看到了海市蜃楼,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结果是一样的:向北走,还是沙漠。

沙漠是严酷的,又是漫无边际的。

在跋涉中,体力迅速下降,又没有足够的水。

最后,夸父和他所率领的族人都倒在沙漠之中。

这就是夸父逐日传说中的实际情况。

人类在远古时代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才能够生存下来,居住一处,就会破坏一处。

所以,迁移,拓荒是较为频繁的。

而夸父逐日,由于其非凡的胆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被记住的因水源不足而造成的拓荒失败。

夸父逐日,是一个部族的活动而非神之间的争斗。

证据很明显:前一篇记载是贬抑性的,“夸父不量力”,这是其他部族对他们的计划和结果的评论。

而后一篇豪气干云的记叙则是由夸父族人留传下来的。

另外,如果把这两篇记载中提到的河、渭理解为沙漠中的季节河,而不是理解为黄河、渭河,则两篇记载都是写夸父族在沙漠中生活的情景。

夸父的失败,使远古的人们认识到征服西北的无比艰难。

从此,水,而不是战乱,决定了中华民族只能向南发展。

几千年来,南方一直在移民开发,原始森林、荒芜之地不断变为繁华的城镇,而西北部至今还是地广人稀。

夸父遗址能够被发掘出来吗?也许,只有中国的施利曼才能做到。

当年,德国的施利曼仅仅凭着他对荷马史诗的热爱,凭着他的财力和毅力,终于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仅仅是神话的东西变成了考古发掘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发现。

[编辑本段]《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

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

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经 :第一卷《南山经》 第二卷《西山经》 第三卷《北山经》 第四卷《东山经》 第五卷《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海外南经》第二卷《海外西经》 第三卷《海外北经》第四卷《海外东经》第五卷《海内南经》

第六卷《海内西经》第七卷《海内北经》 第八卷《海内东经》

大荒经:第一卷《大荒东经》第二卷《大荒南经》 第三卷《大荒西经》 第四卷《大荒北经》

海内经:第一卷《海内经》

“弃其杖,化为邓林。”的深层含义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为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文言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编辑本段]原文

共工怒触不周山 2

1、作家作品和神话内容: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选自《淮南子•天文》。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

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

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

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

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

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定决心。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2、文言词语积累:

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水潦(lǎo)尘埃归焉,水潦:泛指江湖流。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着作。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昔者:从前。

为:做。

帝:部落首领。

触:碰、撞。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

维:大绳子。

系挂大地的绳子.

绝:断。

折:断.

倾:倾向。

故:所以。

焉:这里。

满:够,达到

潦:积水。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归:流。

而:表修饰,不译。

焉:兼词,“于之”。

3、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部落首领,(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

(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下塌,所以江湖流水和泥沙都向这里汇集。

4、短文理解: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

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

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

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

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尾声:

借助神话解释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对大自然的困惑,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

5、小结: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①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②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2)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

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编辑本段]神话传说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

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他统治的地盘也很大、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区城。

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

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规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与男子相遇,必须先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

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已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期,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

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

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

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重视,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

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

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平整垫高洼地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

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

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

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

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

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

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

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

霎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

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

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

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

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所以,原来世间的景象全部颠倒了!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

前边讲的儿个神话,说明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

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编辑本段]“不周山”释义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传说在昆仑西北部,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

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

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

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编辑本段]事实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

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注:“五帝”指的是黄帝和他以后的颛顼、帝喾(kù)、尧、舜这五个部落联盟领袖,他们被古代的历史学家尊称为 "五帝"。

而“三皇”为 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