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汉人这种概念吗?汉人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古时候有汉人这种概念吗?汉人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第1张

汉人这一词最初出现于汉朝,原意为汉朝人,直到民国时期,“汉族”之称正式取代“汉人”,汉族是相对于55个少数民族以外的所有国人的统称。汉人即为汉族人,目前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属于汉族人,汉人是目前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群。华夏族是炎黄子孙,如今我们也都习惯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其实按现代的习惯,汉人就是华夏人,华夏人也是汉人。

一、汉人的简介

汉人是汉族人的简称,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这也很适应我国现在的人口种族情况,目前汉族人口占据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约13亿,分布于全国各地,分布范围广,其中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聚居的汉族人数最多。几千年来,汉族尊崇孔孟儒家学说,汉族人十分重视伦理、仁的教育。汉族自古以来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家庭副业为辅,典型的小农经济民族。

二、汉人的发展史

汉人前身是华夏人,华夏形成于先秦时期,但此时汉人的说法未形成,直到刘邦建立了汉朝后,为了全国统一称呼以及区别与外族,便由华夏人改为汉人,意为汉朝人。此时“民族”这一概念还未产生,故“汉人”仅仅是“汉人”,而非“汉族人”。到了魏晋南北朝及以后,经历了分裂和融合,汉人囊括的范围愈广。到了清末,“民族”的概念才产生,“汉族”的说法最早出现于清末。

总的来说,汉人的概念正式形成于先秦时期,但不是汉人这个说法,直到西汉建立,才出现汉人的说法,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引进了民族的概念后,才有了汉族的说法,从此汉族取代了汉人,现在汉人就是汉族人的简称。汉族人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融合了鲜卑、匈奴等民族,形成了现在中国的统一大民族,汉族与其他55个少数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朝鲜半岛方面的记载中找不到与王仁对应的人物,有关王仁的记述只存在于日本方的古事记,日本书纪,和续日本纪这三本书。三书的记载各如下: 根据《古事记》王仁是由百济进贡给日本的贤者。

文:“百济国 若有贤人者贡上 故 受命以贡上人名 和迩吉师 即论语十卷 千字文一卷 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贡进(此和迩吉师者、文首等祖)

译:(应神天皇)命令百济国:“如百济有贤人,立即贡上。”而(百济)所进贡之贤人,其名叫“和迩吉师”。又附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共计十一卷一并献上。 根据日本书纪,王仁受学者阿直岐之荐,从应神天皇之邀而舶来,是为归化日本之学者。

据《古事记》王仁献《论语》、《千字文》与日本,儒教与汉字亦被认为是借此传至日本。(注意:日本书纪并没有宣称王仁带进《论语》、《千字文》,这是依照‘古事记’所补充的。盖因‘日本书纪’编纂者考察现行之千字文尚未成立,遂删之。)然而,千字文在王仁来日之时尚未定稿,(按,今传千字文为六世纪梁朝人周兴嗣所作。而王仁索引入之千字文者,当为三世纪魏学者所作,今已被六世纪所作者取代。或著,只是一般的习字书籍,而讹传为千字文。)是以借此记述认定王仁是否实际存在亦有疑虑。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多名归化学者的事迹在日本书纪及古事记编写时被归到同一人身上(有人说王仁原型是百济汉人王辰尔或王宇志)。 根据续日本纪,左面大史、正六位上的文忌寸最弟,武生真象以王仁子孙的身份上奏桓武天皇,表示其祖先王仁乃刘邦的后裔(本出自山东琅琊)。因而王仁是出身自汉末避乱乐浪郡,之后前往百济的汉人(到百济才改姓王姓)。若此记述为真,王仁可能是313年的乐浪郡灭亡时亡命至百济的乐浪王氏的一员(王氏是乐浪大姓)。他在日本的后人是西文氏,管文字与文书起草,他与另一学者王辰尔有关。

《清史稿》 《满洲秘档》

满汉全席 提出者:努尔哈赤

“满汉全席”起源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关于满、汉两族和睦相处的进步政策。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公开反明。由于在萨尔浒一战大获全胜,逐步据有辽沈。据《满洲秘档》,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满洲人与关内北迁于此的汉民时有摩擦,以至出现过“今闻满洲以汉人之牛车,执汉人令运粮草,并索取诸物”的事件。对此,努尔哈赤在天命七年(1622年)下了一道旨谕,说这事件“岂令汉人给满洲为仆乎”汉人“因其远处迁来,无住舍食粮耕田”,故令“满汉等合居一处,同住同食同耕……计口合粮而食。所有田地,满、汉人等务宜各自耕种。若满洲人欺索汉人故违此谕,则汉人可扭而告之执法之官;而汉人亦不准因降此谕任意诬诳满洲人,因尔等,同为一帝之民故耳”。

不仅如此,在努尔哈赤的政权中,对满、汉官员(包括蒙古官员)也执行平等的政策,在编制、礼仪,甚至在饮宴和娱乐中,都注意保持均衡。以至“汉之小官及平人前往满洲地方者,得任意径入诸贝勒大臣之家,同席饮宴,尽礼款待”。(《满洲秘档》)

满汉全席 提倡者: 乾隆

乾隆时期,“怀柔郝氏,膏腴万顷,纯庙(乾隆)尝驻跸其家,进奉上方水陆珍错百余品,王公近侍及舆抬奴隶,皆供食馔,一日之餐,费至十余万”(《啸亭杂录》)。可以想见,郝氏能将乾隆请入家中赴宴,是件光宗耀祖的盛事,因此他不惜巨资,意欲乾隆“买账”;郝氏也必然会趋于“满汉一体”的政治社会意识,在饮宴上做到满、汉肴馔并陈,以博乾隆的进食逸兴。我疑这是没有写明的“满汉全席”,是“满汉全席”出现的最初形式。如果这个引证不够确凿,那么还有一例可以佐证。

乾隆在第五次巡游山东时,同皇后到曲阜祭孔,并将女儿下嫁孔府后代,“陪嫁品”中有一套

````````“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这套餐具共计408件,可盛装196道菜,出自广东潮城(今潮州)“颜和顺正老店”的潮阳银匠杨义华之手。也许正因为乾隆赐给孔府这套“满汉全席”餐具表达了他寻求“满汉一体”的“圣意”,人们也就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于是,也就在这个时期,官府和市肆上开始盛行“满汉全席”。``````````

乾隆这个举措,是“满汉全席”形成的引发点,乾隆本人也成为“满汉全席” 的倡导者。

光禄寺的宴制是嬗变满汉全席的基础

清宫光禄寺是专门管理国家筵宴的机构,乃沿袭明宫膳事机构的体制设立,始于顺治元年(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面对统治全国的形势,宫中膳事活动骤增。这样,完善、健全宫廷膳事体制便被清统治者们接受。清宫光禄寺的宴制嬗变为后来的“满汉全席”,其原因大体有如下四种:

1光禄寺的宴制分为“满席自一等至六等;汉席自一等至三等;又有上席、中席”(《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四)。可以想见,“满席”由满厨主掌,“汉席”由汉厨主掌。“上席、中席”一类,大可值得研究。它既没有标明是“满席”,又没有标明是“汉席”,介于“满席”和“汉席”之间。从用料上看,既有用面定额(做饽饽用),又有“汉席”中的肉类菜肴,既有烧方、羊方这类满式菜肴,又有“汉席”中的蒸食、蔬食;而且,还特别写明有关陈设和席面安排。其实,这是将满、汉食俗和烹饪加以联结和交融的一类筵宴。由于政治原因和清廷统治者的民族心理意识,以及宫规食制的束约,“上席、中席”不便用满、汉联结的名称出现,而笼统地以“上席、中席”谓之。但在实际内容上已经满汉交融。由此窥测,清宫中的“满汉席”已经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隐形地运作着。这是研究“满汉全席”与清宫御膳之间的承袭关系和嬗变特征的一个重要切口。

2清宫光禄寺的宴制,以满族规制为主。出于清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和民族意念,当时朝廷中最重要的筵宴,均为“满席”食制所主宰。另外,清朝统治者在朝政、祭祀、婚丧嫁娶、生活等方面所反映的饮食现象,承袭祖制,已成固有习俗。因此,后来的“满汉全席”,以“满”字当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历史原因。

3光禄寺的“汉席”被规定在传经讲学、文武会试、修书编典等文化活动的应用之内,反映了汉族饮食与汉族的文化一样,被清廷所接受和认定。“汉席”现象的存在,即清宫御膳中的山东饮食风味和康、乾时期引入宫廷的苏扬饮食风味,则是后来“满汉全席”中“汉菜”部分的基础。

4清入关后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其宫廷食制的实际内容已经随着清朝政权的延伸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汉族食俗礼仪及烹饪技艺的濡染和渗透,特别是乾隆朝以后,这种迹象更为明显。清宫光禄寺在筵制上划分为“满席”、“汉席”、“上席、中席”的特殊作用,以及清宫御膳在向汉族食俗、烹饪的贴近发展,是导致乾隆时期嬗变、衍生“满汉全席”的蓄积和启领阶段。

我国的汉族是主要民族之一,汉族也是我国人口中最大的民族之一。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经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额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题民族的统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与各组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辽宋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多的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者华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