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老皇帝朱棣教育孙子朱瞻基,关于大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大明风华》老皇帝朱棣教育孙子朱瞻基,关于大才,第1张

《大明风华》23集,老皇帝朱棣教育孙子朱瞻基,“天下大才都是烈马,没有一个好驾驭的,我把于谦交给你,你降服其心,整治他也好,教育他也罢,就一件事,绝不可杀

这样的人在,是你一副退烧药,是你的保命符,

老天爷对咱们朱家真不薄啊,把这样的俊杰给你使用,能言,敢言,务实求真,是国之瑰宝!”

于谦说,不要以士兵的生命为长城,而要以天下的人心向背为长城,这里面有王道,霸道,你要好好领悟!

长城(7)风华(4)要以(3)

《大明风华》中,朱棣与建文帝见面了,这事其实很靠谱。

当然无论正史野史都是无法记录这一幕的,因为它回避不了一个实质性问题,那就是见面后,朱棣和建文当如何自处?

《大明风华》其实按照几个已经被很多人都认为合理的逻辑来叙事铺排的。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找建文;建文帝就在福建,而且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和朱棣对抗的地下组织联络处。还有就是姚广孝知前知后,知道建文的下落,甚至知道朱瞻基的命运。

但是有一个很幼稚的逻辑,既然连锦衣卫都知道建文帝在福建,朱棣又何必让郑和六下西洋?其实剧中这些逻辑都是我们现代人对建文下落的探寻结果,以及对朱棣寻找建文的猜想。

总体逻辑基本符合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逻辑。由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一个深夜,胡濙不远千里赶回求见朱棣,朱棣原本已经睡下了,但听见胡濙回来了,立马召见,谈了很久。因此必然是建文的下落有了了结。

但究竟是个什么结果,《明实录》并没有给我们答案。

但是到了2008年,历史再次给出了最接近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在福建,并且是以僧人的身份离开的人世。

2008年,在福建宁德金涵乡发现了一处后经鉴定为明初的一处古墓,墓中竟然发现了有象征皇室的龙头和纹饰,与明皇陵纹饰极为相似。疑似明皇陵出现在福建深山,这是相当不寻常的事情。

更有价值的是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的“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几个字非常有内涵。“圆明大师”的意思是“明朝创始人”,也就是暗指朱元璋,朱元璋的“第三代”,暗指建文;“沧海珠”指天下唯一正宗,这同样指向建文。

而这碑最有可能是谁立的呢?“御赐”又说明了很多问题。

朱棣或许真的和建文见过面,即便没见过面,也通过其他人沟通谈判以后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朱棣继续当他的皇帝,建文继续当他的和尚,并且不对外透露自己还活着的信息。而暗中实际上受到朱棣的照顾,毕竟还是一家人的么。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攻入南京,对建文帝一朝的臣子大开杀戒,诛连无数,同时把三万所谓的靖难遗孤发配到奴尔干都司,罚他们服苦役。古代的服苦役可不是像现代一样,在监狱里晒点太阳,干点活就行了。所谓的服苦役是在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从事非常繁重的苦力活,很多人经受不住这种辛苦,死在服役的过程中。

朱棣

  朱瞻基、徐滨、孙若微打算营救这些靖难遗孤,甚至不惜促成朱棣和建文帝见面。朱棣却对朱瞻基说:“把他们放回来,爷爷这一朝是不会做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朱棣不可能赦免这些靖难遗孤,朱瞻基、徐滨、孙若微的努力就会白费。

  朱棣的做法是正确的。建文帝执意削藩,朱棣不甘心权力被削,起兵造反,其名义是“清君侧,靖国难”。造反肯定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有了“清君侧,靖国难”这个名义,朱棣的造反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就会得到别人的支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朱棣攻下南京,对建文旧臣大开杀戒,将靖难遗孤发配到奴尔干都司,这都属于“清君侧,靖国难”的过程,这都是正义的。

朱棣

  如今,如果朱棣赦免这些奴尔干都司的靖难遗孤,那就意味着朱棣承认自己发配这些靖难遗孤的决策是个错误,承认自己杀害诸多建文帝朝的大臣是错误的,进而承认自己起兵造反也是个错误。这是朱棣所不能接受的,甚至随朱棣打江山的诸多手下也不会接受。在《大明风华》中,姚广孝曾建议朱棣赦免靖难遗孤,朱棣却对姚广孝说过他这辈子没有犯过错误,也不会承认错误。

  在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皇帝的话一言九鼎,绝不允许更改。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皇帝是人,同样也会犯错。那么皇帝说错话或做错事了,那该怎么办呢?通常的办法是将错就错,不能轻易承认错误,更不能去纠正这个错误。这事关国家颜面和皇帝的尊严,如果皇帝草率地承认错误,就意味着皇帝的政令不具有权威性。当皇帝的政令下达时,政令的执行者就会想,皇帝是不是又犯了错误呢?那么皇帝的政令就有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孙若微和他爹

  所以,皇帝承认错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那就是下“罪已诏”。皇帝把自己的过失和检讨,形成一道旨意,公告天下。下罪己诏的好处是可笼络民心,让平民知道皇帝诚恳认错改错的态度和决心。但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下过罪己诏的皇帝毕竟只是绝少数。不过下罪己诏也并非一定有用,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曾六次下罪己诏,但他仍然救不了明朝,明朝最终走向灭亡,崇祯也身败名裂。

  再回到《大明风华》中,那是不是说朱瞻基、徐滨、孙若微的努力真的会白费呢?当然不是。

  朱棣对朱瞻基说的是:把他们放回来,爷爷这一朝是不会做的。其暗含的意思是:朱棣自己不会赦免这些靖难遗孤,但下一任皇帝却可以赦免他们。朱棣是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下一代皇帝。

孙若微

  朱棣承认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对自己会有不良的影响,但下一代皇帝纠正他的错误却是好处多多:1表现了皇家有气度和气魄,能知错改错;2收买人心。由于古代忠君思想的影响,这些被赦免的人不会恨皇家,反而会对皇家有感恩之心,对赦免他们的皇帝更是感激涕零;3对过往的历史也算是有个交代,在后人眼中也能留下个好名声。

《大明风华》中的永乐大帝朱棣更像一个普通的大家长,会跟儿孙唠家常,也会因为家庭矛盾而伤神。但历史上真正的朱棣可以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可以说他是人、圣、魔的矛盾结合体。

作为皇帝,朱棣是一位响彻古今的帝王。朱棣曾经五次远征蒙古,是唯一一位远渡沙漠去追击外敌的汉人皇帝。朱棣在位时层7次派遣郑和远下西洋,让大明朝的文化远播海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万国来朝。

 

作为父亲,朱棣是一位宽容慈祥的父亲。永乐二年,朱棣立太子朱高炽,封汉王朱高煦,下令朱高煦远赴云南,对此朱高煦极为不满,随朱棣出巡北京时极力请求回南京,朱棣无奈竟然同意了,这种事在君臣分明的封建朝代是属于抗旨的,朱高煦居然能全身而退,可见朱棣对儿子的宽容慈祥。

作为儿子,朱棣是一位隐藏生母的不孝子。朱棣为了是自己能够名正言顺的夺得王位,刻意隐瞒了自己不是嫡子的事实,虽然后来朱棣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寺琉璃宝塔来怀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历史上朱棣并没有为他的亲生母亲正名,所以说他并不是一位好儿子。

作为一个管理者,朱棣是敏感又多疑的。只要是能过对他的权力和尊严造成威胁的事,朱棣都会不择手段的回击而从来不考虑后果,曾经因为自的宠妃暴死而牵连活剐了三千宫女。所以从这个方面看朱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恶魔。

朱棣一生都在努力证明自己是比建文帝更适合做皇帝的人,证明自己比不输于曾经的秦皇汉武,而《大明风华》只是演绎了永乐大帝一生中的部分。

建文”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的年号,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以后普遍采用一世一元制,即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复辟政变者除外),因此明清时期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那么,是否可以说朱棣和朱瞻基称朱允炆为建文是符合史实的呢?事实上并不准确。

明清时期可以用年号来称呼帝王,但这是后世的普遍叫法

年号为汉武帝即位后首创,是我国古代普遍采用的一种纪年方式,可以用来准确表示年份,例如洪武元年、正统十四年、康熙八年之类。

汉武帝首创年号

明清以前,帝王一旦遇到“天降祥瑞”或重大事件,一般都要修改一次年号,这导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往往会使用多个年号,有的甚至达到十几个。例如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使用的年号竟然多达14个,有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后,开始采用一世一元制,也就是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复辟政变者除外,如明英宗土木堡之变前年号为正统,夺门之变重新复位后使用年号天顺)。如此便使得年号和皇帝对应了起来,年号也具有了唯一性。

称呼明清皇帝的确可以用年号

因此,在称呼明清皇帝时,通常也可使用年号。例如我们可以称朱元璋为明太祖,也可以称洪武帝;称朱棣可以用明成祖、也可以用永乐帝;称爱新觉罗·玄烨可以用清圣祖、也可以用康熙帝。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称呼方式通常用于后世,当朝一般并不使用。当朝称呼帝王,在位期间普遍使用陛下、万岁、今上等尊称,而称呼已逝帝王则通常用先皇、先帝这类敬称。而如果是帝王称呼前任皇帝,由于通常有血缘关系,因此多采用先皇考、皇叔考、先皇兄这类称呼。

称呼朱允炆可用“建文帝”

此外,虽然可以使用年号称呼皇帝,但为了与年份相区分,一般也不直接用年号称呼,而是会在后面加一个“帝”或“皇帝”用来区分,例如称呼朱允炆可以使用“建文帝”、“建文皇帝”,但很少直接使用“建文”二字。

年号也是皇帝正统的标志,朱棣夺位之后并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

年号除了表明年份这个作用之外,通常也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这被称为“奉正朔”。例如,古代王朝的藩属国,便通常使用宗主国的年号来纪年。

朱棣由于是通过“靖难之役”夺位称帝,因此对于皇位的正统性极为重视。朱棣进入南京后,翰林院编修杨荣便立即对其说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这句话立即便点醒了朱棣,朱棣靖难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按理来说靖难结束便应该返回封地,而不应该称帝。如果选择先即位,那么便等于从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坐实了“谋朝篡位”的罪名;而如果先谒拜帝陵,便表明自己只是奉朱元璋遗诏“清君侧”,而不是为了夺取皇位。

此外,朱棣为了确保皇位的正统性,称帝之后便不再承认建文帝的皇帝身份,将建文元、二、三、四年改为了洪武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次年改元永乐。同时,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正因如此,一切有关建文皇帝的记载自然也就不能留存的,能改的改,改不了的就焚毁,总之就是要用一切手段抹除建文这四年存在的证据。

如此一来,朱棣便等于间接从朱元璋手中继承了皇位,而建文帝在位这四年则不再具有正统性。由于朱棣之后的皇位均由其后世子孙继承,因此此后的皇帝也均不再承认建文皇帝,毕竟你要是认了,那不是承认了建文皇帝的正统性,而打你祖宗朱棣的脸么?

综上所述,后世称呼明清时期的帝王虽然可以使用“年号”,但朱棣和朱瞻基显然不可能用“建文”去称呼朱允炆,这既不符合当朝帝王的称呼标准,也不符合朱棣这一世系帝王的立场。

题外话:那么,朱棣又是如何称呼朱允炆的呢?我们其实可以从《明太宗实录》中找到结果

关于朱棣对朱允炆的称呼,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朱棣称帝之前,臣子称呼帝王。此时朱棣称呼朱允炆其实也使用的是“陛下”二字,如《明太宗实录·卷二》明确记载,朱棣起兵时曾上书朝廷,称“……皇考宾天,今陛下嗣乘大宝,而奸臣齐泰、黄子澄辈不能秉道德以辅圣治……”。原因在于,朱棣必须审明自己起兵只是为了“清君侧”,而并非夺取皇位,此时的立场使得他必须承认朱允炆的正统性。

二是朱棣称帝之后,叔叔称呼侄子。朱棣由于已经不承认朱允炆的帝位,因此直接称呼朱允炆为“允炆”,如《明太宗实录·卷十》,朱棣谒拜帝陵时所言,“皇考太祖高皇帝当元季之乱,平定群雄受天明命奄有天下,海内又安三十余年,允炆嗣登大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诸王,祸机之发将及于臣,臣不得已举兵清君侧之恶,以为万姓请命,允炆自弃于天,阖宫自焚……”由于朱棣已经不承认建文帝的正统性,因此称呼朱允炆时,完全采用了叔叔称呼侄子的方式。

大明风华》不是真实历史,具体解释如下:

一、胜负颠倒的永乐亲征

《大明风华》中,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亲征蒙古部落是重点剧情之一。剧中,明朝军队遭遇鞑靼和瓦剌等部落顽强抵抗而陷入困境。然而,历史上,朱棣一生5次亲征蒙古,一直保持辉煌战绩,从未陷入困境。

二、并不落后的明初火器

《大明风华》中有一段剧情,明朝请葡萄牙人训练明军使用火铳,这与史实不符。

一方面,明朝初期的火器水平其实丝毫不逊于欧洲。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火器发挥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因而非常重视发展火器,先后设立宝源局、军器局、兵仗局等管理火器制造的部门。

三、“穿越”的关宁铁骑

《大明风华》中还出现了明朝历史上的一支著名部队——关宁铁骑。事实上,关宁铁骑建立于明末,与剧中葡萄牙人明初来华一样,同属“穿越”。

《大明风华》剧评

《大明风华》不同于其它历史剧,该剧避免了沉重与悲切视角,将笔触落于朱氏家族,借由朱家几代人之间有趣的日常互动与相处、复杂的情感纠葛与救赎,展现中国传统家庭文化。

宏大的历史背景中,“明朝一家人”朝堂上的共商国事,生活中的打闹嬉笑被逐一还原,朱氏一家既是中国传统家族的浓缩,也观照了社会现实生活。

1、《大明风华》中的朱瞻基,从小天性洒脱,却又聪颖过人。朱棣还活着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朱瞻基年少时便被朱棣立为皇太孙。

2、一代明君。早年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即位后,御驾亲征平定番王叛乱,并重用“三杨”等贤臣,改组内阁,减免赋税,使得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与其父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1435年驾崩,终年36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