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文化艺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壮族的文化艺术,第1张

铜鼓

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天琴

天琴,壮语叫“叮叮”,是着眼于它的发音特点而得名的。弹唱天琴流传于左江流域的壮族地区。这种琴的共鸣器呈圆碗形,用大竹筒或葫芦瓜壳制作。琴面蒙上蛇皮或蚌皮,也有用薄木板或竹壳覆盖的。琴杆为木质,细而长,两弦为丝质,是壮族农民举行消灾驱邪、祀神求福的跳天或唱天活动中所用的乐器,故称天琴。群众在演唱时,常常是边唱边弹。在节日喜庆时,天琴是伴舞的乐器。跳天者边唱边弹边舞。

1,蜂鼓

蜂鼓,因鼓身其形似蜂而得名。是壮族、瑶族和毛南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又以横置腹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壮族还称岳鼓。瑶语称勐啯、如叨。毛南族称长鼓。此外,还有腰鼓、瓦鼓 、黄泥鼓之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

2,天琴

天琴是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壮语称鼎叮(壮文:den,越南文:then),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

3,马骨胡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4,铜锣

明、清时期,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5,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

-壮族

-蜂鼓

-天琴

-马骨胡

-铜锣

-铜鼓

**《天琴》立足广西文化资源,挖掘本土故事,打造本土演员,推出本土山歌和本土演唱家,是这部**的亮点。影片中男主角王浩、女主角李婷婷都是广西艺术学院影视表演专业的大三学生,他们纯真朴实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西新闻网评)

《天琴》是第一部把这种壮族特色乐器搬到大银幕上展示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天琴这种壮族古乐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自己的民族特色介绍出去。 (搜狐网评)

壮族**《天琴》是一部小成本影片,投入在千万元以下。影片入围了第三届北京国际**节北京展映和民族展映两个单元,两日的展映整个影厅座无虚席。 (北京商报评)

一把能通天地的神琴,一份坚定的信仰,一份永恒的爱,加上无私的亲情、友情和兄弟情,汇成壮族**《天琴》的倾情巨献。(南宁日报评)

**《天琴》以广西南部特别是左江流域壮族人民生活为背景,通过一对壮族青年凄美的爱情故事,对促进拍摄地旅游、文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很有意义。(当代生活报评)

《天琴》是广西**集团重点打造的一部民族题材**。红土地、甘蔗林,还有三月三的壮族歌圩,这些元素组成了极具特色的壮乡人民生活场景。片中有9首动听的壮族山歌穿插其中,是使用壮族山歌插曲最多的**。(广西新闻网评)

《天琴》这是一部被人们称为继**《刘三姐》之后,表现壮族人生活、使用壮族山歌最多的**。(南国早报评)

壮族勤劳勇敢,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自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民族民间工艺方面也独树一帜,成为一颗璀璨明珠。

  壮锦。壮锦是壮族同胞喜爱的一种传统工艺产品。它精美结实,图案新颖,色彩鲜丽,经久耐用。壮锦生产工艺很高,一般以绵纱为经线,丝绒为纬线。壮锦生产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壮锦在壮族民间已广为流传,到了明清时代,壮锦已被列入地方珍贵的物品上贡朝廷,享有“士锦”美誉之称。壮锦作为壮族民间工艺品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到了清代以后,壮锦已基本普及了,其造型和选用材料已基本定了下来。当时,谁家有妇女,都会以拥有壮锦为荣,特别是以嫁奁,士锦被面绝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当今,属于壮锦的工艺品很多,最常见的有壮锦被面、壮锦背带、壮锦挎包等等,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壮锦的生产工艺日益改进,壮锦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而今市场上畅销的又增添了壮锦制成的床毯,围裙、腰带、手提带、头巾等,花色品种也更为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锦产品也行销国内外广阔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

  刺绣。壮族的刺绣工艺有绣花被面、床围、帐沿、鞋、帽、衣物、围裙、绣球等。据调查,壮族少女历来都是既能歌善舞,又是喜爱针线的女工。她们从小就随母亲、姐姐练习绣花,一些民间艺人也成为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当女孩进入成年之后,已经掌握了一套刺绣工艺,甚至缝制衣服和制作鞋帽都很得心应手。所制工艺品,既饱含了物质生活部分,又饱含了精神生活的内容。

  在壮族刺绣中,最常见的有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绣花鞋,古朴典雅,壮族老年妇女尤为喜爱,每逢过节或走亲访友,老人穿上绣花鞋,以显示自己的清雅和富足,做姑娘的也常给母亲送去亲手做的绣花鞋,以表孝心。还有小孩穿的绣花鞋,图案更是丰富多彩,既有花草蝴蝶之类,亦有小猫小狗之类,所有这些,象征着壮家人的和谐、吉祥,也象征着蒸蒸日上,反映了壮族同胞丰富多彩的感情。

  印染。印染更是壮族民间工艺的一大杰作。它的主要品种,是将白布染成蓝色或黑色。其染料就是壮乡山林长的板蓝根,又名野靛叶,这种野生植物可直接用来作染料,制作方法是将板蓝叶放在缸里泡制待发酵后将渣子过滤,并加上石灰水,待沉淀后即可制成蓝靛菌种,同时放入清水,并加适量的石灰搅拌,然后加入适量的酒和碱水,经过反复搅拌,便制成了蓝靛染料,这种染料放在缸里可以长期保存。

  用蓝靛染成的布颜色是单一的,若要想使布料具有花纹图案,则可增加另外一种工艺,即是用麻线或麻绳把织物扎起来然后放到缸里去染,染好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杂质,待干后取下线、绳,各种各样的图案就出来了;也可用针穿入织物中,然后抽紧扎好,再染色,按上一种方法操作,织物上可呈现各种图案;也可用镌空花纹木板夹住织物染色这种方法叫“夹色”。

  扎染后的布料,很具民族特色,扎染图案很多,可适应不同场合用途。有制成大包巾用于包绵被,或小包巾包日常生活衣物;也可以缝制双层的小孩褓巾,被套、门帘、桌围、帐沿、围裙以及儿童围兜等。扎染图案花纹一般以吉祥、喜庆的内容为多,如凤凰展翅、双鹤飞舞、喜鹊闹梅、蝴蝶恋花等等,这些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表现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壮族乐器:天琴、扁担、马骨胡、边鼓、波列、邕宁壮族八音、砻

1、天琴,壮族人(布偏与布岱支系)使用的弹拨类弦鸣乐器。天琴的外形、构造和用料均独具特色,琴筒与板胡相似,琴头正窄侧宽,琴杆既细又长。琴头、琴杆用三节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个钉,未涂一点胶。

2、扁担,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都分布广泛,主要用于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很少用了。

3、马骨胡是壮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因琴筒用马骨制作而得名。马骨胡外形美观,琴声悠扬清脆,演奏起来如珠落玉盘般悦耳。壮族马骨胡艺术流行于广西西部大部分壮族聚居区和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4、边鼓是壮族混合击膜鸣乐器。在壮族铜鼓乐合奏中,边鼓是主要的衬托乐器,常用于铜鼓乐合奏和道公歌舞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东兰、巴马一带。

5、波列,是壮族双簧气鸣乐器。壮语又称比列、别列,汉族称壮族唢呐。是历史较悠久的民间乐器,经过改革,音色优美、音域扩展,已成为优良的独奏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宁明、 凭祥和南宁等地。

壮族民间常用的乐器有唢呐、蜂鼓、铜鼓、大鼓、铜铙、铜锣及笙、箫、笛、马骨胡、天琴等。

其中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主要流传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龙州、宁明和防城一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妈勒访天边》中,壮族先祖妈勒就是弹着天琴去天边寻找太阳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