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 jiu )和炙( zhi )
灸和炙,写起来相似,实则不同。
翻开说文解字,
灸,灼也。从火,久声。今以艾灼体曰灸。
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凡炙之属皆从炙。
其他详细注释,要详细看说文解字。
喜欢古代文字的友友可以看看。
看看相近的字,查一查说文解字,会有一些收获。
相关词语有,艾灸,针灸,炙手可热,脍炙人口等等。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姜糖苏叶饮的用法用量 6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姜糖苏叶饮 1 拼音
jiāng táng sū yè yǐn
2 处方苏叶 生姜各3克 红糖15克
3 制法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温浸10分钟即成。
4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寒健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对同时患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症的胃肠型感冒,则更为适宜。
5 姜糖苏叶饮的用法用量每日2次,趁热服食。
6 出处
《本草汇言》
古籍中的姜糖苏叶饮 《验方新编》:[卷十五瘟疫]瘟疫诸方姜糖饮∶黄沙糖一杯,生姜自然汁一杯,用白滚水一大杯调匀,乘热急服,盖被出汗即愈。四时瘟疫皆治。又方∶
《养老奉亲书》:[上籍食治老人喘嗽诸方第十]一食上即啖一、二枚,渐渐咽汁为佳。忌咸、热、炙肉。姜糖煎方食治老人上气咳嗽,喘急,烦热,不下食,食即吐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上治法篇第二]纪律治虚独擅一时,岂不信哉?归安陈廷谟半樵。)二、忌姜糖。徐氏云∶如有暑邪,姜断不可用。虽与芩、连并行,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妇人温热甚。此皆温热之伏邪内蕴。世人不察,仍循俗例,饮以姜糖酒、生化汤之类,每见有酿成郁冒、痉厥、大便难三大
《回春录》:[一、内科]咳嗽目录 1 拼音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栀子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千金》卷二十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4 《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主治 5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6 方出《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76 用药禁忌 8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 81 方名 82 栀子汤的别名 83 组成 84 主治 8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87 附注 9 《千金》卷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0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05 用药禁忌 11 《千金》卷十九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2 《圣济总录》卷一○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外台》卷二引《广济方》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35 加减 136 用药禁忌 14 《圣惠》卷十二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5 《苏沈良方》卷三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55 栀子汤的临床应用 16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7 《普济方》卷三十四引《圣惠》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用药禁忌 18 《圣济总录》卷—一○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0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圣济总录》卷六十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221 方名 222 栀子汤的别名 223 组成 224 主治 22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26 制备方法 227 附注 23 《普济方》卷三五二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4 《幼科类萃》卷六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25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251 方名 252 组成 253 主治 25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55 附注 26 《易氏医案》 261 方名 262 组成 263 主治 264 栀子汤的临床应用 265 各家论述 27 《古今医彻》卷二 271 方名 272 组成 273 主治 2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8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281 方名 282 组成 283 主治 28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28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栀子汤 1 拼音
zhī zǐ tāng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栀子汤21 处方
栀子14枚 常山9克 车前叶27枚(炙干)秫米14粒
22 制法上四味,哎咀。
23 功能主治治疟经数年不愈者。
2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未发前一服,发时一服,发后一服以吐利四五行为愈;不止,冷饭止之。
25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3 《千金》卷二十二 31 方名
栀子汤
32 组成栀子仁27个,芒消2两,黄芩3两,甘草3两,知母3两,大黄4两。
33 主治表里俱热,三焦不实,身体生疮及发痈疖,大小便不利。
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减半,下大黄,取1升8合,去滓,纳芒消,分3次服。
4 《外台》卷三十七引《小品方》 41 方名栀子汤
42 组成栀子仁2两,甘草(炙)2两,芒消(汤成下)2两,黄芩2两。
43 主治因热食及啖诸热饼肉,致小便稠数者。
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分2次温服。取利即愈。
45 制备方法上切。
5 《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51 方名栀子汤
52 组成黄芩3两,栀子4个,豉3升。
53 功效解散石毒。
54 主治服石,口中伤烂,舌痛。
5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先煮栀子、黄芩,令得3升,绞去滓,乃纳豉,煮令汁浓,绞去滓。平旦服1升,1日3次。
6 方出《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61 方名栀子汤
62 组成大青4两,山栀子1两,黄柏1两,白蜜半升。
63 主治口疮,咽喉中塞痛,食不得入。
6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3升,煎取1升,去滓,下蜜更煎12沸,含之。取愈止。
65 制备方法上切。
7 《外台》卷三引《延年秘录》 71 方名栀子汤
72 组成栀子3两,黄芩3两,豉1升(熬,绵裹),葱白(切)1升,石膏4两(碎,绵裹),干葛4两(切)。
73 主治天行12日,头痛壮热,心中热者。
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2升6合,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89里再服。
75 制备方法上切。
76 用药禁忌忌面、酒、生冷等物。
8 《外台》卷四引《延年秘录》 81 方名栀子汤
82 栀子汤的别名栀子散
83 组成栀子仁4两,黄芩3两,柴胡4两,升麻3两,龙胆草3两,大黄3两,栝楼3两,芒消2两。
84 主治遍身黄如橘,心肋满急。
8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2升8合,去滓,分3次温服,相去45里进1服。
86 制备方法上切。
87 附注栀子散(《圣惠》卷五十五)。《圣惠》本方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9 《千金》卷三 91 方名栀子汤
92 组成栀子30个,当归2两,芍药2两,蜜5合,生姜5两,羊脂1两。
93 主治产后儿生处空,流血不尽,小腹绞痛。
9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将栀子以水1斗,煮取6升,纳后药,煎取2升,分3次服,1日3次。
10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101 方名栀子汤
102 组成栀子14个,豉1升,桂心2两,麻黄2两,大黄2两。
103 主治伤寒愈以后,饮食劳复。
10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先煮麻黄掠去沫,纳余药,更煮取2升,去滓温服1升,1日2次。当小汗及下利。
105 用药禁忌忌生葱。
11 《千金》卷十九 111 方名栀子汤
112 组成栀子仁3两,芍药3两,通草3两,石韦3两,石膏5两,滑石8两,子芩4两,生地黄1升,榆白皮1升,淡竹叶(切)1升。
113 主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而少,茎中痛,阴囊生疮。
11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12 《圣济总录》卷一○六 121 方名栀子汤
122 组成山栀子3分,升麻3分,决明子(微炒)3分,黄芩(去黑心)3分,黄连(去须)1两,干蓝叶1两,大黄(锉,炒)1两。
123 主治风热毒气,忽冲眼肿,白睛似水泡,疼痛不可睡卧。
12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朴消末半钱匕,再煎沸,放温服,临卧再服。
12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3 《外台》卷二引《广济方》 131 方名栀子汤
132 组成栀子14个(孽),香豉1升(绵裹),葱白1握(切),粟米3合,雄鼠屎27个(烧令烟绝,末)。
133 主治伤寒因食劳复,头痛壮热。
1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以水8升,煮取2升3合,去滓,纳鼠屎,分3次服。服别相去如人行67里。
135 加减须利,纳芒消5分。
136 用药禁忌忌面、炙肉、蒜。
14 《圣惠》卷十二 141 方名栀子汤
142 组成栀子仁14枚,豉1合。
143 主治伤寒56日,大下之后,余热不去,心中结痛,欲解者。
1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药相和,分为2服。每服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5 《苏沈良方》卷三 151 方名栀子汤
152 组成栀子2两,附子(炮)1两。
153 主治胸痹切痛。
15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大盏,薤白3寸,同煎至5分,温服。
155 栀子汤的临床应用胸痹:泗州有人病岁余,百方不愈,服此二服顿愈。
16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古今录验》 161 方名栀子汤
162 组成大黄2两,麻黄2两,栀子仁14个,豉1升。
163 主治时气病起诸劳复。
16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以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服。当小汗及下痢。
17 《普济方》卷三十四引《圣惠》 171 方名栀子汤
172 组成栀子仁20枚,升麻2分,黄芩2分,大青2分,茯神(去木)2分,甘草(炙,锉)5钱。
173 主治腹热气逆,口苦烦渴。
1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豉50粒,煎7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23沸,食后温酒服。
175 制备方法上为末。
176 用药禁忌忌热面,炙煿。
18 《圣济总录》卷—一○ 181 方名栀子汤
182 组成栀子仁半两,犀角屑1两,木通(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炒)1两,瞿麦穗1两,黄连(去须)3分,车前子1两。
183 主治肝心热毒,目生疮及碜痛。
18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竹叶7片,煎至8分,去滓,投芒消半钱匕,食后温服,临卧再服。
18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方名栀子汤
192 组成山栀子7个,大黄末3钱。
193 主治赤目。
19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取山栀子鉆透入煻灰火煨熟,以水1升半,煎至8合,去滓,入大黄末搅匀,食后旋旋温服。
20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201 方名栀子汤
202 组成栀子仁半两,地骨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
203 主治虚劳骨节烦热,盗汗不止。
20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竹茹,小麦各少许,煎7分,去滓温服。
20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1 《圣济总录》卷六十 211 方名栀子汤
212 组成山栀子仁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分,大黄(锉,炒)1两。
213 主治黄疸,心中懊憹,烦热。
21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豉20粒,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1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2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221 方名栀子汤
222 栀子汤的别名栀子仁汤
223 组成栀子仁1两半,石膏4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泽泻2两,柴胡(去苗)1两半,赤芍药2两,萎蕤1两半,车前草(切)半两。
224 主治妊娠大小便不通,脐腹胀痛。
225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淡竹叶10片,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服。
226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227 附注栀子仁汤(《普济方》卷三五四)。
23 《普济方》卷三五二 231 方名栀子汤
232 组成芍药4两,牡丹3两,虻虫3两,栀子14个。
233 主治产后月水不调,及腹内胀不除,身强痛。
23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上用水5升,煮取2升,分为3服。
24 《幼科类萃》卷六 241 方名栀子汤
242 组成栀子仁2钱,木通2钱,当归尾2钱,白芷2钱,防风1钱,甘草1钱。
243 主治小儿心脏积热,小便赤肿,口内生疮。
24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麦门冬汤送下。
2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25 《疮疡经验全书》卷四 251 方名栀子汤
252 组成甘草、柴胡1两,漏芦2钱,连翘2钱,山栀2钱,黄芩2钱,防风2钱,人参2钱,茯苓、黄耆2钱2分。
253 主治疮疡,久发热不已。
25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煎服。
255 附注方中甘草、茯苓用量原缺。
26 《易氏医案》 261 方名栀子汤
262 组成黑山栀、人参、麦冬、乌梅。
263 主治妇人身倦怠,呵欠,口干饮冷,饮食不进,脉右寸微沉,右尺洪大侵上。
264 栀子汤的临床应用肺火病:一妇人患浑身倦怠,呵欠,口干饮冷,一月不食,强之食数粒而已。诸治不效。次年更甚,肌消骨露。诊之三焦,脉洪大侵上,脾肺二脉微沉,余部皆和平。以栀子汤饮之,进二服,即知饥喜食,旬日气体充实如常。
265 各家论述方中山栀炒黑,以去三焦屈曲之火,人参、麦冬以收肺中不足之金,乌梅酸以收之,火势既降,金体自坚,气畅血和而愈。
27 《古今医彻》卷二 271 方名栀子汤
272 组成栀子1钱(炒黑),山楂2钱,橘核1钱,荔枝核1钱,泽泻1钱,枳实1钱,归尾1钱,茯苓1钱,小茴香1钱(盐水焙),柴胡7分。
273 主治疝气或左或右,疼痛肿大。
27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28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281 方名栀子汤
282 组成栀子仁1两,甘草1两。
283 主治代指。
284 栀子汤的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至1升半,去滓,温浸指上,1日35次。
2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栀子汤 《医心方》:[卷第十九]服石发动救解法第四栀子豉汤,服三剂瘥。〔(或本云二剂瘥矣)今按∶栀子汤在第二十卷"口干方"。〕或龈肿,唇烂齿牙摇痛,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六伤寒门]伤寒后劳复(附论)寒瘥后。因饮食动作。致劳复如初。麻黄(去节一两)山栀子(半两)鳖甲(去裙醋炙一两)雄鼠粪(炒三七粒)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五个。若内热甚者。错语心烦。不得眠者。加黄连黄柏山栀仁各一钱。名柴胡解毒汤。若脉弦长。少阳与阳明合病
《伤寒总病论》:[卷第三]发汗吐下后杂病证,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香豉栀子汤主之;少气者,加甘草;呕者,加生姜。栀子香豉汤
《脉经》:[卷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兽部》阿胶
[兽部第五十卷 兽之一] 阿胶
(《本经》上品)
释名傅致胶(《本经》)。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时珍曰∶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集解《别录》曰∶阿胶出东平郡·东阿县,煮牛皮作之。弘景曰∶今东都亦能作之。用皮有老少,胶有清浊。熬时须用一片鹿角即成胶,不尔不成也。胶有三种∶清而薄者画家用;清而浓者名覆盆胶,入药用;浊而黑者不入药,但可胶物尔。颂曰∶今郓州亦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货者多伪。其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只可胶物,故不堪入药也。陈藏器言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此阿胶所以胜诸胶也。时珍曰∶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熬煮,时时搅之,恒添水。至烂,滤汁再熬成胶,倾盆内待凝,近盆底者名坌胶,煎胶水以咸苦者为妙。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后世乃贵驴皮。若伪者皆杂以马皮、旧革、鞍、靴之类,其气浊臭,不堪入药。当以黄透如琥珀色,或光黑如漆者为真。真者不
修治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曰∶凡用,先以猪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研用。时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面炒,或以酥炙,或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当各从本方。
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发明藏器曰∶诸胶皆主风、止泄、补虚,而驴皮主风为最。宗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也。用乌者,取乌色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如乌蛇、乌鸦、乌鸡之类皆然。时珍曰∶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按陈自明云∶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成无己云∶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之甘以补阴血。,不论肺虚肺实,可下可温,须用阿胶以安肺润肺。其性和平,为肺经要药。小儿惊风后瞳仁不正者,以阿胶倍人参煎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又痢疾多因伤暑伏热而成,阿胶乃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者,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者,则能平安。数说足以发明阿胶之蕴矣。
附方旧五,新十四。瘫缓偏风∶治瘫缓风及诸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微炙熟。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滓入胶,更煮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葱豉粥。如此三四剂即止。若冷吃粥,令人呕逆。(《广济方》)肺风喘促∶涎潮眼窜。用透明阿胶切炒,以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老人虚秘∶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入蜜二匙,温服。胞转淋∶阿胶三两,水二升,煮七合,温服。(《千金方》)赤白痢疾∶黄连阿胶丸∶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用阿胶(炒过,水化成膏)一两,黄连三两,茯苓二两。为末,捣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粟米汤下,日三。(《和剂局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阿胶(炒)二两,蒲黄六合,生地黄三升,水五升,煮三升,分三服。《经验》∶ 治大人、小儿吐血。用阿胶(肺损呕血并开胃∶用阿胶(炒)三钱,木香一钱,糯米一合半,为末。每服一钱,百沸汤点服一盏,入生地黄汁一合,煎至六分,温服。急以帛系两乳。(《圣惠》)月水不调∶阿胶一钱,蛤粉炒成珠,研末,热酒服即安。一方入辰砂末半钱。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秘韫》)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圣惠》)妊娠血痢∶阿胶二两,酒一升半,煮一升,顿服。(《杨氏产乳》)妊娠下血不止∶阿胶三两炙为末,酒一升半煎化,一服即愈。又方∶用阿胶末二两,生地黄半斤捣汁,入清酒三升,绞汁分三服。(《梅师方》)妊娠胎动∶《删繁》∶用阿胶(炙研)二两,香豉一升,葱一升,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入胶化服。《产宝》胶艾汤∶用阿胶(炒)二两,熟艾叶二两,葱白一升。水四升,煮一升半,分温两服。产后虚∶阿胶(炒)、枳壳(炒)各一两,滑石二钱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未通,再服。(《和剂局方》)久嗽经年∶阿胶(炒)、人参各二两,为末。每用三钱,豉汤一盏,葱白少许,煎服,日三次。(《圣济总录》)
古装电视剧《清平乐》——但实话实说,我是把它当做美食剧看的。蜜饯果子、荔枝白腰子、菜羹意葫芦、库鱼、烧饼、鱼蓉粟米羹……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一边看电视剧一边流哈喇子。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又看出了两个字是“羊肉”——没错,宋朝皇宫最爱的美食是羊肉。
在《清平乐》第一集,宋仁宗赵祯回到皇宫时,宫里给他准备了晚膳——炙羊肉。炙羊肉就是烤羊肉,外焦里嫩,鲜而不膻,是一道下酒的好菜。不过,所有的羊肉都要趁热吃,否则冷却之后就有一股膻味。因此,宫里御厨很贴心地将炙羊肉用文火热着。
宋仁宗是一个勤政爱民、生活节俭的好皇帝,没啥嗜好,在吃的方面也不挑剔,为数不多的爱好,可能就是羊肉了。
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讲:一次,宋仁宗加班到深夜,又累又饿,突然想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按照正常情况,宋仁宗想吃羊肉汤,一声令下,24小时待命的御厨很快就会给他做好端上来。可是,宋仁宗怕浪费食物,硬是忍住饥饿,没有给御厨下命令。
当然,与宋神宗比起来,宋仁宗“弱爆”了。
清朝著名地理学家徐松编辑了一部《宋会要辑稿》,里面提到,在宋神宗时期,皇宫每年要吃掉444463斤羊肉。平均算一下,每天要吃掉约1217斤羊肉,差不多十多只羊。虽然44万斤羊肉绝大多数都是皇室里的人员吃掉了,可如果宋神宗对羊肉不感兴趣的话,是绝对不会有如此巨大的消耗量的。
问题来了,大家这样天天吃羊肉的话,皇宫里会不会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羊膻味?皇帝召集大臣开会的话,会不会一开口就请大伙儿闻一闻羊膻味?
当然不会。宋朝时,虽然辣椒这个压制膻味的“神器”还没有进入中国,但皇宫的御厨们,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茱萸、花辣、姜、芥辣、扶留等辛辣调料,来烹制羊肉。而且烹制羊肉的方法很多,炖、熘、爆、煸、蒸、煮、炙……总有一款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膻味,让羊肉变得更加美味。
宋朝皇宫里为何喜欢使用羊肉呢?
古代最常见的家畜,是牛、羊、猪。牛是农耕时代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不允许轻易宰杀。猪被视为低贱的动物。因此,羊会成为皇宫的首选食物。《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羊比较常见,价格不贵,食用羊肉而不是牛肉,或者山珍海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老百姓省钱。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苏粥的别名 4 组成 5 主治 6 苏粥的用法用量 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苏粥 1 拼音
sū zhōu
2 概述苏粥出《养老奉亲》。为《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食医心鉴》“苏浆水粥”之异名。
3 苏粥的别名酥浆水粥、苏粥
4 组成土苏1两,米3合,浆水3升。
5 主治五淋小便不通,闭妨。
6 苏粥的用法用量
以浆水煮作粥,下苏,适寒温食之。
7 附注酥浆水粥(《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苏粥(《养老奉亲》)。
古籍中的苏粥 《养老奉亲书》:[上籍食治老人诸淋方第十二]一。空心含半匙,渐渐下饮,食了亦服。忌热食、炙肉。苏粥方食治老人五淋燥痛,小便不多,秘涩不通。土苏(二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微火煎令如饧。空心含半匙,渐渐咽之。忌热及炙物。苏粥治老人五淋燥痛,小便不通。上以青粱米四合煮作粥,
《寿世青编》:[病后调理服食法]燥门,煮熟入汁一合,调匀再煮,加熟蜜少许,空心服。麻苏粥治产后血晕,汗多便闭,老人血虚风闭,胸腹不快,恶
《济阴纲目》:[卷之十四产后门·下]大便秘涩如桐子大,滑石末为衣,温水下二十丸,未通再服。麻苏粥妇人产后有三种疾,郁冒则多汗,汗多则大便秘,故难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四产后诸疾门]大便不通周秦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
周秦是我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原地区,我们现有的粮食品种(除若干外来品种外)当时已基本具备,所不同的是现在是以稻、麦为主,而当时则主要以各种杂粮为主,其中有些品种现已失传。古籍中,人们常将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统称“五谷”,但所指往往略有区别。这些农作物品种主要包括稷、黍、麦、菽、稻等等。
(1)周秦时期中国主要的粮食品种
稷,就是今天的小米,俗称谷子,是一种耐干旱易成活作物,在中国早期旱作农业中,曾占据重要位置,是当时人民的主要食粮。古人一直将它视为五谷之长。《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于是乎,教民稼穑者便被称之为后稷,社稷也就成为国家的代名词。稷的良种称粱,而黄粱更是粱中上品。
黍,即大黄米。它状似小米,色黄而粘,是制作粘食的主要材料。它在古人生活中的地位仅次于稷,因此黍稷常常并提。黍的籽粒又称粟,后来粟成为粮食的通称。
麦,古代麦的地位远没有今天这么突出。麦有大麦与小麦之分,古称大麦为麰(音谋)。
菽,豆类总称。《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豆类作主食,不易消化,因此是庶民的食物。
麻,即大麻子实,因多食伤人腹胃,因此也是穷人充饥的口粮。如今麻子早已退出人的主食行列,成为牲畜的饲料。
稻,起源于我国南方,在湖南道县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有人工栽培痕迹的稻种,将我国的水稻种植史上推到万年以上。在距今七千余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则发现了大量的稻种和稻壳,说明在我国南方,自古就以稻米为主食。稻在中原地区种植较晚,大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原也算得上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主食了。
菰米,又称雕胡米、安胡米,是一种非常有特色且名气较大的主食。它是水生草本植物茭笋的子实,菰米色黑,故杜甫诗中有“波飘菰米沉云黑” 的诗句。菰米原为野生,《西京杂记》卷五载:“会稽人顾翱,少失父,事母至孝。母好食雕胡饭,常帅子女躬自采撷。还家,导水凿川,自种供养,每有嬴储” 。用菰米作做饭俗称雕胡饭,芳香甘滑,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西汉枚乘在《七发》中描写贵族美食时有“楚苗之食,安胡之饭。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的句子,说明此米滑软性粘,但入口即散。王维的“香饭青菰米”,李白的“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杜甫的“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无不反映出这些大诗人对雕胡饭的情有独钟。菰米的加工方法也很奇特,先将菰米装入皮口袋,与舂成碎块的瓷片混合,在板上反复揉搓,使谷壳脱落,这种加工方法即或在当时,也是比较少见的。宋代以后,菰米饭越来越少,原因是菰米产量低,成熟期不一致,籽实又易脱落,收获比较困难。野生的茭笋被黑粉菌寄生后,便不再开花结子,而是长出菌瘿,即今天的茭白,滋味鲜美。因此后世农民皆改种茭白,并当做蔬菜食用,从而导致了菰米的绝迹,而今天的人们也只能从古人的诗词中去领略雕胡饭的美味了。
(2)周秦时期的菜肴
我国先秦时期的菜肴按烹调方法可分六类:
炙品
这一时期,即使随着陶器的发明人们饮食方式变得越发多样,但人们在烹制肉食时所采用的方法也仍然以烧烤为主。炮、燔、炙、炰都属烧烤,所不同的是,炮、燔讲究大火烧,如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烤全羊;炙讲究小火烤,如今天的烤羊肉串。炰则指用泥将猎物包裹起来扔到火中烧食。炙品在先秦肉食中占有重要一席。《诗经》中关于炙肉的吟咏很多,如:“有兔斯首,炰之燔之”,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 等等,讲的都是这种食俗。当时作炙品的原料很多,除牛、猪、羊外,还有各种野味。这时的人们已经懂得调味,经调料浸泡后,五味已入的炙品香味更加可口。此外,吃的时候还可佐以各种酱汁,而这种酱往往也是由肉作成的。炙类食品明清以后逐渐减少,而炒炖等加工工艺成为烹调主流。今天的烤鸭、烤乳猪、烤全羊等都是古代炙品的滥殇。
醢
以肉类为主料制成的肉酱。至迟在夏商时就已经出现了。周代制醢的方法是,先把肉晒干,然后切烂捶碎,拌入粱曲、盐、酒,装入翁中,酿制百日方可食用。醢在先秦一般不单食,而是作为一种作料。用豆盛放在席上,吃炙肉、脯、脍等食品时佐之。
羹 藿
用肉、菜煮成的浓汁。一般而言,用肉类煮成的浓汁叫臛,用蔬菜熬成的浓汁叫羹,而用肉、菜混煮而成的浓汁叫羹。羹是在陶器出现之后才出现的一种食品,它是先秦时人们普遍食用的一种食品。《礼记内则》中说:“羹食,自诸侯以下至庶人无等。” 不同的是,老百姓吃的大都是以野菜之类烹制的藜藿之羹。
脍
脍 是指切成薄片细丝的生肉加入调料拌制而成的食品。这是古人最常采用的食鱼方法。当然其他肉类只要新鲜细嫩也可作脍。如《礼内则》中即有“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而食之” 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脍成为贵族席上的珍味,于是也就有了“脍炙人口”的成语。脍的现称也叫“生鲜”或“生鱼片”,作为传统食俗的一种,它仍保留在人们的食谱中,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中。在赫哲族,人们常常用生鱼片招待客人。生鱼片赫哲语称“塔拉卡”,多用个大、肉厚的鳇鱼、胖头、草根及鲟鱼等为原料制成。做生鱼片时,先从鱼骨上剔下两块肉,细切成丝,再将它从鱼皮上片下。然后,拌以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丝、粉丝、粉皮,再调上辣椒油、醋、酱油、食盐等等,就可以食用了。
脯、腊
脯、腊是古人对干肉的统称。也是人们为保存暂时吃不完的肉类而采取的一种科学的加工方法。腊指大块肉(小动物则整只)加盐风干而成;脯则专指切成小块的风干肉。如果把干肉捶击松散,加上桂、姜等调料,则称为腶,腶,即是今天肉松的前身。
菹 齑
菹是指切得很碎的腌菜。先秦时的蔬菜以从野外采集来的野菜为主。加工方法除了煮食或作羹外,主要是腌制成菹。这一点与现在的泡菜相似。腌菜在当时是一种十分普遍的食品。主要类型有韭菹、昌本(菖蒲根)、菁菹(蔓菁)、茆菹(凫葵)等。
鲊
一种通过发酵法制成的鱼。其做法是:将鱼用盐、调料、蒸熟的米粉等抹好后放入瓮中,密封,发酵后食用。鲊在现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有保存。侗族地区的腌酸鱼,就是这种食俗的余音。鲊的发酵期长短不一,一般至少要一年,长的要十余年,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纯正。
汉代饮食文化
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达,首先应归功于汉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西指的是西域。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诸国的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法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我国。葡萄、石榴、芝麻、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蒜、大葱等等,都是这一时期传入我国的。这些蔬果香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我国人民的菜篮子,由于香料佐料的增多,烹调方法也丰富起来。比如烤制的胡饼,即今天的芝麻烧饼,汉代以后在中国开始流行。再如炸油饼,最初也是胡食。
豆腐的诞生,是我国东汉时期饮食业的又一重大发明。这项发明,在中国乃至于世界饮食文化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为大豆、黑豆等营养丰富但又难于消化的豆类食品的加工,找到了一条捷径,使其变成一种价廉物美、易于消化的美味佳肴。中国也成为世界各国豆腐文化的发源地。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国家,人们的饮食以蔬谷为主,优质蛋白非常缺乏,而豆腐及豆制品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豆腐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淮南王刘安。南宋朱熹有诗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并自注说:“世传豆腐本淮南王术。”淮南王刘安是位美食家,曾有《淮南王食目》、《淮南王食经》等食谱传世。野史传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召集的术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明的。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东汉时中国人已经会做豆腐的事实已为考古发现所证明。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墓中发现了大面积的画像石,其中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此后豆腐制作术向四方迅速传播,日本人认为日本的豆腐制作法是唐代高僧东渡日本时带去的。鉴真也由此成为日本豆制品行业的祖师爷,而西方各国也都承认这一技术是从东方传入的。
汉以前烹调用的油都是动物的脂肪,古时人们将有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脂,将无角动物的脂肪称为膏。与膏相比,脂凝固得要比膏更坚实。我国植物油的问世大约始于西汉,早期主要有奈实油、杏实油和芝麻油,但还相当稀少。自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日渐增加,产量也不断攀升,烹调菜肴和炸制食品已经比较多的使用植物油了。隋唐五代时,植物油在市场上可以随便买到,甚至出现了走街穿巷的卖油郎。植物油成为烹调用油的主力,饮食品种也随之丰富起来。
面条,年糕,元宵传说都与汉武帝有关。
本文2023-08-21 14:41: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