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枣的古籍记载
红枣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药物之一,据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果实为缓和强壮剂,常用为滋药,治泻痢、调营工、疗寒热、治阳痿、贫血、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盗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症;树皮性强无毒,收敛性强,止血、祛湿,能治腹泻,刀伤止血,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可根治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等症。酸枣仁可做兴奋剂,炒黄后又可做镇静剂,有安神、养心、敛汗之功能。
南疆宝地:和田;巍巍昆仑,雪域之巅;和田玉枣,真正雪水灌溉,沙漠孕育大枣!
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门前一颗枣,红颜直到老。
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
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
逢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枣。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陵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大陵穴的定位 10 大陵穴的取法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陵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 182 提高痛阈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 184 治疗手痉挛 185 治疗跟骨骨刺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陵 1 拼音
dà líng
2 英文参考Dàlíng PC7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l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C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陵 汉语拼音 Daling 罗马拼音 Taling 美国英译名 Great Moun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PC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MC7 富耶氏 MC7 德国 MH7 英国 Cx7 美国 EH7
大陵为经穴名(Dàlíng PC7)[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2]。别名鬼心[2]。属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输穴,五行属土[1][3]。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4 大陵穴的别名心主(《脉经》),鬼心(《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6 穴名解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
大,高大、崇高之意。陵,指大阜、隆高之义。又大陵为星名,主死丧陵墓之事,在积尸星下。考大陵、积尸两星名义,与其应征事物之理,则大陵之星与本穴应症,颇为合洽。其或古人参合星象,而命此穴之名也。本穴在掌根阜起处,有陵丘之象,故名之。刺此穴可使人寐。[4]
7 特异性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
8 所属部位腕[5]
9 大陵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3]。
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1]。
大陵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2]。
大陵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肌肉)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骨骼)
10 大陵穴的取法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仰掌取穴。[1]
握拳,手外展,微屈肘时,显现两肌肌腱[6]。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处取穴[6]。若两手的一侧或双侧摸不到掌长肌肌腱,则以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定位[6]。
快速取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上,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大陵穴[7]。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大陵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正中神经干、腕骨间关节囊。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腕前区的皮肤及皮下筋膜均较薄弱,筋膜内有前臂正中静脉的属支,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掌皮支经过。前臂深筋膜在腕骨的前方增厚,形成腕横韧带。该韧带与腕骨共同构成腕管,管的后壁为腕关节前面的筋膜。在腕管内,有正中神经、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腱周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形成腱旁系膜(或腱旁组织),以保证肌腱的血液供应和滑动功能。通过腕横韧带前成是掌长肌腱,其深面正对腕管内的正中神经。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前方[1]。
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腕掌侧浅静脉网和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腕掌侧动脉网分布[8]。
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并有腕掌侧动、静脉网通过[2]。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大陵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的功效。
大陵穴有清心宁神,和胃宽胸、清营凉血作用。[1]
大陵穴系心包经之输穴,也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功同内关。主治功能为催眠,又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证,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4]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1]。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8]。
大陵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痫症,腕关节痛等[2]。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胁痛;癫狂,惊悸,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胃痛,呕吐,肠痈,霍乱,吐血,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喉痹,跗肿,皮肤湿疹,疥癣,疮疡[6]。
1.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
5.其它:咽炎,腋淋巴腺炎,疥癣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直刺03~05寸[6][8][2][1],局部有酸胀感[6],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向腕管内斜刺08~15寸,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
三棱针点刺放血。
注意:针刺大陵穴时,不可反复提插,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干。
142 灸法可灸[1][6][8]。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大陵穴的配伍大陵穴配内关、曲泽治心胸疼痛[1]。
大陵穴配神门、人中、百会治精神病[1]。
大陵穴配上脘、足三里治呕吐胃痛[1]。
大陵穴配偏历治喉痹、咽干[1]。
大陵配郄门、间使,治咳血[6]。
大陵配水沟、地仓,治口臭[6]。
大陵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心悸[6]。
大陵配曲泽、内关,治心胸痛[6]。
大陵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大陵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大陵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16 特效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大陵穴,每天早晚两侧各掐按1~3分钟,可治疗心胸痛、胃炎、扁桃体炎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季夏刺大陵,皆补之。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呕,胸中热,苦不乐,太息,喉痹嗌干,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大陵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憺憺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咳血,大陵及郄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
《针灸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针灸大成》: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啘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瘑疮疥癣。
《玉龙歌》: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玉龙赋》: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用心冲击图、心电向量示波器和X线示波摄影术观察,患者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引起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9]
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182 提高痛阈针刺正常人大陵穴可提高颈项、胸腹及上肢部皮肤的痛阈[1]。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针刺大陵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向规则化[4]。
184 治疗手痉挛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185 治疗跟骨骨刺本文为学习实践伤寒金匮笔记,尚未成熟,古方峻药,难以驾驭,一旦用错,副作用反作用剧烈,读者请勿随意验于临床。古方派不用五行生克,不用臓腑辨证,不用多数时方,道不同者请勿相谋,不喜者请勿阅读。
古方组方规律难以推测,不过据药证反推方意,以方类证,便于查阅记忆。古方,一方如同一药。治病宜原方,据证先后用方。原方难效者,宜合方。合方难效者,宜加药,古方宜加不宜减。
桂枝类方
东子:
桂枝之长:桂枝性温,古典桂枝应为桂,即肉桂,桂枝有效成份少于肉桂,若用桂枝,需加量。用桂枝类方,需有桂枝证前提,桂枝体质亦属桂枝证,其人肤色偏白,皮肤细腻,平时易汗,运动易汗,天热易汗,食热易汗。桂枝体质患表证时,不论有汗无汗,皆可用桂枝汤类方。伤寒论中,凡言桂枝加某药汤,皆为桂枝汤加某药,用桂枝汤加味,需有桂枝汤证前提。凡言桂枝某药汤,方中皆不用芍药。桂枝与芍药成药对,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桂加速动脉血流,扩张动脉,芍药加速静脉血流,扩张静脉。桂枝治气上冲。
桂枝之短:桂枝性温。桂枝汤体质单用桂而不用芍药,易致肌肉痉挛,即肌肉抽搐跳动,甚者肌肉疼痛。黄连证而出血心悸,腹主动脉亢进者,宜合黄连类方。
桂枝甘草汤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伤寒论》(64)
原方: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顿服。
东子:心下悸应为心悸,心悸又名心慌。汗为心之液,发汗过多,心气不足,故心悸,桂枝治心悸;甘草,保水,使药效缓释。若心悸而出血者,宜合黄连类方。
王成果:患者孙某,女,56岁,2013年3月6日初诊。主诉:睡眠需用手捂住心口,左侧蜷卧,否则不能入眠。伴随症状:口舌生疮,舌暗红,苔白腻,睡眠后左侧腮内水肿,脉虚大,胃脘胀,大便溏。处方:甘草泻心汤重用干姜、加炮附子30克 3剂。3月9日复诊,口疮明显减轻,睡眠无变化。处方:原方加肉桂20克。3月12日复诊,口疮消失,睡眠时已经不用侧卧,也不用手捂住心口,但不能仰卧。处方:原方增肉桂为30克。3月16日复诊,诸证消失,改以他方调理体质。
桂枝加桂汤
原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原方: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汤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伤寒论》(21)
原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注:
东子:芍药加速静脉血流,扩张静脉。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故心悸脉促胸闷,若用芍药,则静脉回流加大,加剧胸闷,去芍药为治标应急。
《辨脉法》:“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桂林古本22: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123456:芍药味酸,又能通利血脉。能使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如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静脉曲张,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回流到心脏的血容量增加,使心脏的负荷增加。故胸闷者多不用芍药。
小吹:胸闷心跳不一定就伴有心律失常,而第21条则很可能是一种伴发心律失常的胸闷。《伤寒论》中“胸满”与心律失常并见的方往往不用芍药,如桂枝去芍药汤、炙甘草汤等。
garolee:促脉暂不支持脉数一停,寸浮关沉到有意思。胸满大概是因为芍药有一定弛缓平滑肌作用。可能会加重胸满(呼吸肌的弛缓)。而常用于肌肉痉挛、腹璧紧张的状态。而大柴胡汤用芍药是因为患者腹紧张,实满导致横膈上抬的胸满,故还是用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又名 桂枝救逆汤
原文:1.伤寒脉浮,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伤寒论》(112)
2.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十二》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原方:
伤寒论: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金匮要略: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牡蛎五两(熬) 龙骨四两 大枣十二枚 蜀漆三两(洗去腥)
右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注:
东子:治熨蒸灸法之失。
齐季格上校:原文里的“以火迫劫之”和“火邪者”再清晰不过地说明了此方是专为烧伤和烫伤而设。留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大冢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疗烧伤,烫伤。为大冢家里女保姆满脸烧伤,使用紫云膏涂抹烧伤部位,内服救逆汤,二十分钟后疼痛便停止,其后也没有留下一点伤痕,完全治愈。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千金》
原文:治肺痿吐涎沫。《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方<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原方: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枚 皂荚二枚(去皮子炙焦)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皂荚丸
原文: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原方: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症状 5 辨证分析 6 治法 7 方药治疗 8 关于破伤风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破伤风·阴虚邪留证 1 拼音
pò shāng fēng ·yīn xū xié liú zhèng
2 英文参考tetanus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破伤风·阴虚邪留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阴虚邪留,以抽搐停止,头晕,心悸,口渴,面色萎黄,时而汗出,牙关不适,偶有痉挛或屈伸不利,或肌肤有蚁行感,舌质红,脉细弱无力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1]。
4 症状破伤风·阴虚邪留证患者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5 辨证分析
正邪剧争,风毒受挫,正气亦伤,阴血亏耗,不能上荣,则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经脉失养,则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为阴血亏虚之象。
6 治法破伤风·阴虚邪留证治宜补血养阴,疏通经络。
7 方药治疗破伤风·阴虚邪留证可用四物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
8 关于破伤风破伤风 (tetanus[2])为病名[3][4]。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称金疮痉[4]、伤痉、金疮中风痉[3]。是指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1]。其临床特点是,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潜伏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抽搐间歇期全身肌肉仍紧张强直,伴有发热,但神志清醒,多因并发症而死亡。
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
本病西医亦叫破伤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心下悸 5 心悸·心下悸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下悸的穴位 2 治疗心下悸的方剂 3 治疗心下悸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心下悸 1 拼音
xīn xià jì
2 英文参考palpitation or epigastric thro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pigastric thro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心下悸为症状名[1]。
4 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心下悸心下悸指感觉剑突下胃脘部跳动不安的表现[2]。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1]。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黄帝内经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1]。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方[1]。
5 心悸·心下悸
心下悸亦指心悸[1]。《张氏医通》卷六:“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
心悸为病证名[3]。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3]。指感觉心脏跳动不安,常伴有心慌的表现[2]。
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4];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3][4]。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4]。
心悸主要由阳气不足,阴血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内停,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所致[4]。
6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31 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惊悸 32 因惊而悸·惊悸 33 突然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惊悸 4 惊悸的病因病机 5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 6 惊悸的辨证分型 7 惊悸的治疗 71 刺灸法 72 穴位注射疗法 73 耳针疗法 74 推拿疗法 741 适应症状 742 选穴 743 操作方法 744 注意事项 745 病例 8 关于心悸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惊悸的穴位 2 治疗惊悸的方剂 3 治疗惊悸的中成药 4 惊悸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惊悸 1 拼音
jīng jì
2 英文参考palpitation due to alar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right palpit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palpitate with fear [朗道汉英字典]
palpita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惊悸是指气血虚弱,痰饮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心脉不畅等引起的以惊慌不安、心脏急剧跳动、不能自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1]。本病临床多为阵发性,有时也有呈持续者,并伴有胸痛、胸闷、喘息、吸气不够、头晕和失眠等症状[1]。
1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2因惊而悸;3突然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
31 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惊悸惊悸(palpitation due to alarm[2]、fright palpitation[3])为病证名[4]。是指自觉易惊善恐的心悸[3][2]。患者无故自惊恐惧而悸动不宁[4]。《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
32 因惊而悸·惊悸惊悸指因惊而悸为惊悸[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惊悸,则因事有所大惊……遂使惊悸,名曰心惊胆寒。”
33 突然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惊悸惊悸指突然心跳欲厥时作时止者为惊悸[4]。
《医学正传·怔忡惊悸健忘证》:“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4 惊悸的病因病机惊悸多因平素体质虚弱,心虚胆怯,遇险临危,感受惊恐,使心神不能自主,发为心悸;
或心血不足,阴血亏损,心失所养,致神志不宁;
或忧思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损,不能上奉;
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
或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由各种因素使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使心脏血管功能异常;或由于忧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而诱发。
5 惊悸与怔忡的异同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5];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6][5]。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5]。
惊悸与怔忡的病因不同,病情程度上又有轻重之别。所以《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怔忡》篇指出:“怔忡……与惊悸若相类而实不同。”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病情较为深重;惊悸则相反,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 ,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但全身情况较好,病势浅而短暂。故《红炉点雪·惊悸怔忡健忘》篇指出:“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之也。”足见惊悸与怔忡在病因、病情程度上是有明显差异的。但是二者亦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惊悸日久可以发展为怔忡,正如《医学入门·惊悸怔忡健忘》篇说:“怔忡因惊悸久而成。”另一方面,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而使动悸加重,《石室秘录·内伤门·怔忡》篇说:“怔忡之证,扰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已。”[7]
6 惊悸的辨证分型惊悸自觉心慌、心跳,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多梦易醒等症。
心胆气虚:兼见气短神疲,惊悸不安,舌淡苔薄,脉细数。
心脾两伤:兼见头晕目眩,纳差乏力,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弱。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兼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心阳不振、水气凌心:兼见胸闷气短,形寒肢冷,下肢浮肿,舌淡,脉细沉。
心脉瘀阻:兼见心痛时作,气短乏力,胸闷,咳痰,舌暗,脉沉细或有结代。
7 惊悸的治疗 71 刺灸法治则 益心安神,定悸止惊
处方 郄门 神门 心俞 巨阙
方义 以安神定悸为主,取心包经郄门,心经原穴神门,两穴合用宁心定惊;心俞可益心气,宁心神,配心之募穴巨阙,俞募相配,补益心气,调理气机,以收镇惊宁神之效。
随证配穴 心胆气虚—胆俞,心脾两伤—脾俞,心肾不交—肾俞、太溪,心阳不振—膻中、气海,心脉痹阻—血海、内关。
操作 毫针刺,补虚泻实,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 穴位注射疗法选穴 参照针刺法穴位。
方法 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73 耳针疗法选穴 交感 神门 心 耳背心
方法 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74 推拿疗法 741 适应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累则加重,兼有胸闷气短,自汗出,坐卧不安,不愿闻及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舌淡,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1]。
742 选穴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膻中、玉堂、紫宫、关元、气海、三阴交、太冲、内关、神门、大陵[1]。
743 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在背部两侧膀胱经施以揉、左右结构:㨰法5分钟,点按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穴各1分钟。若有阳性反应物者施以拨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病人仰卧位,拇指揉按膻中、玉堂、紫宫、关元、气海穴各1分钟。然后用掌根揉法沿任脉往返15次。用掌揉法沿左上肢心包经由上而下往返10次。点按双侧三阴交、太冲、内关、神门、大陵穴各1分钟。[1]
744 注意事项(1)使患者首先认识到惊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排除器质性的病变。对原因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若能解决问题当然更好,若不能解决问题,可使其提高认识能力,正确对待。特别要树立信心改造不良个性,坚信病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1]
(2)使患者从被症状所吸引的过程中解脱出来,树立乐观的精神,消除任何紧张情绪及思想顾虑[1]。
(3)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娱活动,既注意积极的休息(睡眠、安静的休息等),更应注意积极的休息(文体活动等),以巩固疗效和防止再复发[1]。
745 病例程某,女,43岁,职员。患者在某单位任领导,十几年来工作繁忙,思想压力较大。近3年来出现心慌、心悸、气短、胸闷,左侧心前区呈刺痛,每次持续十几分钟。症状多数出现在休息时间,近日来发作较频繁,影响工作。检查:体温361℃,脉搏75次I分,血压140/80mmHg,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偶有窦性早搏。 B超显示:未见器质性改变。X线片显示:心影不大。血液化验等各项检查均正常。诊断:惊悸。治疗:操作方法同上。首次治疗后病人症状明显缓解,10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控制,又予10次巩固治疗,达到痊愈。已正常工作,未见复发。[1]
8 关于心悸心悸(palpitation[3][2])为病证名[6]。是指以自觉心跳,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2]。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俗称心跳,简称悸[6]。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7]。因惊恐而发、时发时止者,称惊悸,病程较短而病情较轻[5];不因惊而发、心中动摇不宁而无休止者,称怔忡,病情较重而病程较长,为心悸之重症[6][5]。惊悸日久不愈,可发展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相似[5]。心悸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7]。
详见心悸条。
9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PC。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五行属(相)火。《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针灸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分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胸胁胀闷,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笑无常等。
本经从胸中开始,出来属于心包,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到无名指尺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厥阴心包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原穴为大陵穴,络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穴。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狂、呕吐、热病、疮病及肘臂挛痛等。厥阴是阴气消尽的意思,适应虚症里症,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发病,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经脉所过部位疾病及其他疾病。如心悸不宁、心烦、心痛、胸胁满闷、目黄、喜笑无常、面赤、腋下肿。经脉所过处疼肩、麻木、厥冷。
详见百科词条:手厥阴心包经 [ 最后修订于2017/2/4 0:03:18 共414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大家好,我是中医周大夫。
今天分享一下盗汗的问题。咱们先从一个病例说起,大家可以更好地对照一下。这个患者呢,算是我一个老友, 最近这半年啊,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常有出汗的现象发生。睡醒了,就不出汗了。
一开始,他不觉得什么。但是最近这一个月,他就感觉随着晚上睡觉出汗越来越频繁,白天开始有心慌、心悸、胸闷的感觉。虽然不强烈,但是令他的感觉非常不好。同时,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白天的时候也没力气,精神头也不够。我呢,检查了一下他的舌脉,他舌质偏淡,脉象细弱,脸色偏白。结合其年龄 ,我断定,这是虚损之候。他呢,不想喝中医,想问问有没有食疗的方法,我告诉他,食疗缓解得太慢,而且年龄大了,效果也不好。
于是给他开了个小方子:准备中药人参、茯苓、炒酸枣仁各等份。三者研成细末,搅拌均匀,然后每次服用三钱,大约9到10克的样子,饭后2小时用米汤送下去。没有米汤,热水也行。结果他回去刚服用有4,5天,他的晚上出汗、白天心慌的事儿,得到了一定缓解,不那么严重了。
咱们具体讲一下他这种出汗是怎么回事啊。 你看啊,这个人,最初的时候,是晚上入睡后出汗,醒来后不出汗。这个现象,叫做盗汗。
汗,为心之液。汗作为津液的一种,它承载的是气血啊。津血同源。心主血。所以汗液承载的,就是心气。
汗,流得越多,心气也就丢失得越多。
其实,正常情况下,人们出汗,不会伤害到心气。但是,你流得太多,太久,或者你本身体质太弱,那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说我这个老朋友,可能素来就有一点心气亏虚的问题。他这一多汗,就加剧了心气不足的问题。于是,在盗汗日久之后,他白天开始心悸、心慌、乏力。这就是心气不足、受伤的表现了。而心气不足,人体肌表失于固摄,所以在晚上入睡,体表卫气虚弱的时候,我们就会到盗汗。而盗汗,又加剧了心气的不足……于是,恶性循环就展开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养心气、收汗。
前面我开的小方子人参、茯苓、酸枣仁的配伍,其实是一张古方子,叫做参苓散,出自于《古今医统》。它所注意的,就是心气所致的睡中汗出。这里头,人参和茯苓补益心气。酸枣仁养心血而收汗。它对于心气虚所致的盗汗、自汗,都有一定的调治作用。但是服用他的患者一定注意两点,一,脉,必为细弱,二,舌质,必然是淡的。有些人盗汗,属于心阴不足,或肾阴不足,用这个配伍就不可以。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
生活中,盗汗、多汗的现象,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如何正确看待它,如何知道它到底是不是病,是否需要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我上头这个方子,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证型,供大家体会。文中三味药, 都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盗汗因为有热,有火的人,是不能用的。这一点,大家务必谨慎。
当然,我也见过一些朋友,说自己爱出汗,觉得不舒服,于是就拿它当个病人,反复问我,如何才能少出汗。对此我说,中医里的出汗症,针对的是异常出汗。正常的出汗,是身体的必然生理反应,不可能杜绝的。它甚至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说啊,对出汗这个事儿,我们既要重视,也不要风声鹤唳。
本文2023-08-21 15:03: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