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子查阅古籍找到古墓群:种上庄稼掩人耳目实施盗窃,他是怎么做到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湖北男子查阅古籍找到古墓群:种上庄稼掩人耳目实施盗窃,他是怎么做到的?,第1张

男子能够成功盗掘古墓,将自己送进监狱,借助了两样东西,第一样是古籍,第二样则是科技力量。古籍为他寻找古墓,提供了有价值线索;科技的力量,让他进一步确定了古墓位置,也为盗掘古墓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事情发生在湖北一盗墓团伙身上,该团伙中有一位男子,从古籍中寻找古墓,找到古墓大概位置后,又借助科学探测仪器,探测古墓准确位置。等到万事俱备后,还会租赁下古墓所在土地,而后开始盗掘。

古墓位置源自古籍记载

曾经的古墓,经过时代变迁,早已被深埋地下。随着土地样貌变化,古墓也就成为埋藏地下瑰宝,待有缘人前来发现,并上报当地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

男子发掘古墓很有方法和成效,他寻找古墓位置,利用了古典书籍。从这些古籍中,寻找当地存在古墓;通过古籍记载,确定古墓是否真实存在,并根据这些记载,来确定古墓大概位置。

科学仪器,成为盗墓法宝

确定古墓大概位置后,古籍就失去了作用,剩下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找到古墓准确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盗掘。男子准备了很多工具,其中金属探测仪、金属成像仪和洛阳铲三个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金属探测仪和金属成像仪,男子顺利找到了古墓位置,并做好了前期开挖古墓准备。他为了成功盗掘古墓,不惜将古墓上方土地租赁下来,种植上农作物,因此达到掩人耳目目的。为了尽快挖掘古墓,男子甚至出动了挖掘机。

男子算计好了一切,就是没有算到,自己行为已然触犯法律,需要接受法律严惩。随着民警将男子,及其团伙犯罪成员抓获,他们也将接受法律严惩。

《连山归藏》已经失传,还有古籍的原因是后来通过在古籍中的只言片语所记录上来的。

现在有很多书都是已经失传了,但是人们可以从别的书籍中的人物中寻找其中的只言片语,再通过已经找到的目录等编纂起来就形成一个缺本,虽然和原本有所不同但是也具有史料价值。

历史介绍

《连山》虽是刘歆伪造的名目,但东汉时期的的确确有过一部《连山》,同时还有过一部《归藏》。桓谭是东汉人,其言之凿凿,说有《连山》、《归藏》,其中《连山》有八万言,在古代的书籍里,可算是鸿篇巨制。

另一个力证就是去东汉未远的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都引有《连山易》的文字(详见下第六节),可证桓谭之说并非无据,说明东汉时代的确有一部《连山易》。那么这部《连山》是怎么来的呢?由于文献无记,难以确断,这里只能作一下推测和猜想。

《连山》作成后,藏于兰台(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并在社会上流传。为了使人相信这的确是古传的易书,作伪者自然不敢吐露实情,后来刘歆被诛,其事益无人知晓,故桓谭见到了《连山》、《归藏》,也相信是古易而写入了《新论》。

此书北魏时尚行于世,故郦道元尚得见而引之,至《隋书·经籍志》已不著录,则其时已经失传。

男子的行为已经涉嫌盗掘古墓罪。

国家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国家文物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都不得倒卖文物,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然而利令智昏,一些不法之徒为了获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触碰法律的底线,从事盗墓,倒卖古文物的勾当。为了迷惑众人,甚至不惜下本钱包地种庄稼,以掩盖盗墓的罪行。最终也没有逃脱警方的火眼金睛,把抓获归案。

男子查阅古籍找到古墓群

湖北应城的一名男子,每天总想着凭空发大财,一开始他觉得银元能挣钱,就购买了一些金属探测仪,在各处探测,希望能圆发财梦。然而,有一次,他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翻阅历史资料和四次查询,发现附近应该还有更多的古墓。这个信息令他欣喜若狂,于是在探测到具体古墓的位置之后,就以承包土地种庄稼的名义,把古墓方位的土地承包了下来。

种上庄稼掩人耳目实施盗窃!

随后,他就一步一步地开始实施了他的盗墓计划。等到他认为时机成熟了的时候,找来七八个人,开着挖掘机,开始了盗墓计划。他们的行为,最终引起了警方的怀疑,经过调查,掌握并确定了男子的犯罪行为,随后布下天罗地网,成功把以男子为首的特大盗墓,倒卖文物的团伙抓获。此时,他们已经疯狂盗掘多处古墓,挖掘出大量的文物进行倒卖。

其行为会被如何定性?

男子的行为,属于特大系列盗掘古墓,倒卖文物的案件,应该会以盗掘古墓罪定性他的犯罪行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男子也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来是一个悟性不错的人,只可惜聪明用错了地方,实在可惜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