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作文600字)
我的读书故事
我爱书,所以也爱读书。我可还没成为很有知识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扎实的“养料”。我只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书里的知识多少都不计较,只要有知识,我学到了,我就高兴。在我的房间里,书柜上满是书本,玩具只好到杂物箱里,书柜上没有它们的卧室。
书虽然多,但是我并没有全部都看过。深奥的书本不容易读懂,看见一本好书却读不懂,是件难过的事。我的日程安排表,对读书来说并不算很好,清晨困,早上要上课,中午要睡觉,晚上最好,可是,作业会忽然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想把一本比较深奥的书读得懂,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读些我能理解的,适合我看的书本。
我不是个急性子吗?不但不利于静,也坐不住。我不知道我把书买回来,书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写完作业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跑到书柜前挑选一本书,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为大脑仓库运送粮食。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春天就有这么一回。因为我看书就忘了时间,妈妈把我刚买回来的书藏起来了,弄得我必须在家里重演了一次“大闹天宫”,才把书还给我。
书有许多种。而我,钟爱散文和小说。
我爱读小说,特别是侦探小说,有一点恐怖,一点刺激,我不看到结局,绝不罢休。小说的美,在于它的情节。那种很迫切想知道事情的发展和结尾的感觉,是我所喜欢的,也是令人无法抗拒的。
我爱读散文,因为它用文字很好地解释了一种境界,那种境界很美,那种文字很美。我总是喜欢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去散文里抚慰自己烦躁的心。散文的美,在于它的意境之美。那种让人如痴如醉,心得到沐浴的感觉,是我所缺少的,也是令人心驰神往的。
而在下雨天,也许心情会变得很惆怅,那时,我就会去找一本富有哲理的书,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夜晚,也许心情会变得很失落,那时,我就去找一本惊险刺激的书,去找寻自己的希望……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篇有段,有字有词。既须动脑,又长见识,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文/绣岭
我的父亲,刘承平曾是商洛学院中文系教师。他执教42年,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父亲离开我们二十九个春秋,可我仍常常梦见父亲,音容笑貌宛在,他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一、青少年品学兼优
1926年,农历10月22日,父亲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父亲6岁丧母,他青少年却品学兼优。194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大学,学习中国文学专业。读大学二年级时,却因出身地主家庭,不能享受公费,又恰遇继母分家。他与祖母另居,家庭生话十分困难。孀居的曾祖母没有支付学费的能力,父亲只好大学二年级肄业了,在家务农。
1950年,柞水县中学成立。新中国的柞水县第一任县长闻知父亲境况(柞水县唯一的大学生,却埋没于乡间)。于是,县长亲自登门聘请我父亲为柞水中学教师。父亲成为柞水中学的第一任教师。
二、热爱教育,终生为师
父亲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热爱教育,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育桃李,得意门生满商洛。
父亲曾先后工作、任教于柞水县中学、洛南县中学、商洛师范学校、柞水凤镇中学、柞水县教育局教研室、商洛师专、商洛学院。父亲曾在凤凰镇肖台乡党台村参加过干部劳动锻炼。
父亲一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他的很多学生是商洛地区的优秀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原商洛学院校长张新华读高中时,就是父亲的得意门生。父亲还有很多学生是商洛地区,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如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乡、镇长等领导。
父亲曾经是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 1951年父亲由柞水中学调往洛南县中学。父亲在洛南中学任教十四年,多年担任高中毕业班的语文课教学。父亲任课班级,每年高考的语文成绩都名列前茅。他代课的学生高考成绩优秀,升学率很高。父亲被公认为洛南中学的语文权威、优秀教师。
父亲一生培养了大批的中小学教师。 1964年,父亲被调往商洛师范学校。担任语文教学,并负责学校的语文教研组的工作。
八十年代初成立了商洛师专,父亲是最早的商洛师专的古代汉语教师。父亲担任了汉语言文学课和古代汉语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长期兼任中文科、中文系的副科长、副系主任(当时没设正职,他是一把手)工作。他主持、决策中文系工作20多年。父亲成为商洛师院第一批讲师与副教授(父亲在职时,学校的最高职称)。
父亲一生为商洛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说 父亲为商洛教育做出了较大贡献。
父亲对工作精益求精。 父亲学问精深,博学卓识;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深入钻研教材,常备课至深夜。父亲常寒、暑假在家备好一个学期的课程,写好教案。父亲讲课却不照本宣科,不看教案,因为,他把讲授的内容熟记于心,所以父亲讲课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没有废话,条理清晰,有吸引力,有趣味性,赢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父亲经常批改作文至深夜。父亲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为学生,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位函授的学员回忆父亲讲课情景:“我在函大学习时,最难忘的是刘承平老师的一节文学课。那节课,刘老师讲授汉魏六朝诗作,一节课他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讲到回文诗时,他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一段回文诗。当时我想,一般老师是不会把回文诗当回事的。然而,刘老师却写出例子,并郑重其事地讲解。他的教学态度是那么认真、严谨,工作热情是如此高涨,工作态度严谨,一丝不苟的精神,使我至今难忘! ”
父亲重视教研教改,倡导教书与育人并重,德育与智育并重,言教与身教并重的教育理念。 他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父亲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他经常帮助青年教师备课,听青年教师讲课,并给予指导与肯定。常有中、青年教师来家里向父亲请教学问。父亲很乐于帮助他们研讨学问,答疑解惑。老教师称赞父亲是“商洛的活字典”。
父亲热爱学生,乐为人师。 家里常有上门求学者。对于好学者,父亲总是有求必应、孜孜不倦、耐心细致地讲授辅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位身体瘫痪的电大学员石惠英,曾常由丈夫推轮椅来我家求教,请父亲为她辅导课程。她身残志坚、勤奋好学精神感动了父亲。后来,父亲带病,每周末由母亲陪同,步行走二、三里路,专门去她家,为她辅导课程。一次我回家了,我就陪同父亲去给石惠英辅导课程。石惠英感激地对我说:“刘老师患有重病,还经常跑远路来给我义务辅导,一讲就是几小时,我非常感动!”她说着流出了感激的热泪。
父亲安慰说:“我虽然有病,还能行走,你行动不便,出门很费力。我很高兴尽微薄之力,帮你解决学习困难”。
父亲日记中曾写到:“ 教师就是将生命转化为后代人的聪明才智,转化的愈多,生命价值愈大。 ”父亲就是不断把生命转化成后人聪明才智的。他如同蜡烛,燃烧完自己,照亮了后人,父亲生命是有价值的!
父亲退休后,商洛学院古代汉语老师缺乏,父亲接受学院返聘,继续担任中文系古代汉语教学与中文系的顾问工作,又坚持工作了4年,至病情恶化,才结束了他的教师生涯。
多次获得地市级优秀教师。 父亲的工作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肯定与表彰。任教40多年中,父亲曾多次被评为各级教育部门的优秀工作者和模范教师。仅1978至1987年,父亲在商洛师专任教的九年间,就有七年被评为地、县级和学校的模范教师与优秀工作者。其中,三年被评为地市级先进、模范教师。人们称父亲是“商洛教育界的楷模”。
父亲曾经是 商洛地区教育理事会成员。
父亲几十年来是民主人事。1982年 当选商县政治协商会委员。
1983年父亲 当选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4月27日,在西安市参加了陕西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父亲 在担任省六届人大代表的六年中,多次视察商洛地区工农业生产,特别是教育工作,并及时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呼吁各级教育部门,重视解决山区教育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山区中、小学和幼儿教育问题,提高和解决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尤其是民办教师工作及待遇问题等等。他的提议,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1984年,商洛地区出台的为教师办的十件好事,其中2项就是父亲提议的。解决了山区教育的实际问题,为广大教师办了实事好事,极大的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山区的教学质量。
三、追求进步,热爱***。
父亲读大学时正好西安解放。他接受党的教育,思想积极进步。
1949年,就读西北大学的父亲,写信给家里,要求祖父将自己的全部土地及部分财产上交农会。祖父听取了父亲的建议,向农会上交了土地和财产,成为一名开明地主。
父亲青年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成分高,父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漫长考验。 1984年,父亲终于加入了中国***。父亲十分珍惜党员称号,病危时他郑重其事地告诉儿女:“我是1984年10月25 日,加入中国***的!中国***英明、伟大,你们都要热爱党,听党的话!”。父亲把加入党组织,当作人生的一件大事!父亲临终前,不忘教育子女热爱中国***。
四、完成《康熙续修商志注》的编纂
父亲完成了特殊而艰巨的《康熙续修商志注》的编纂工作。1985年,父亲与牛树林老师共同接受商县地方志办公室邀请,欣然接受了特殊、复杂而艰巨的《康熙续修商志注》的编纂任务。这是对文言地方志《康熙续修商志》校注本 《康熙续修商志注》 的编纂。
《康熙续修商志》,是清朝王廷伊所著的商县志书。此书已在商洛和陕西遗失。全国仅上海图书馆有《康熙续修商志》一书,它是孤本。
这本志书,上海图书馆只可借阅不可出借。 商县地方志办公室派工作人员,前往上海借阅,并用相机对该孤本页面进行拍照。他们带回了近千张胶片。
县志办公室把胶片作为恢复原著依据,把一堆杂乱无序胶片交给我父亲和牛老师去完成恢复原著的工作。
这堆胶片有 很多漏拍的缺页 。这些缺页需要增补。还有 许多胶片空白或字迹模糊不清,需要分辨修补 。此任务十分艰巨,工作量很大。不仅要修补、恢复原著的编纂。县志办还要求 为原著编写、增添注释 (原文是文言文,要求父亲增加注释)。他们给原著断句,添加标点符号,使原著更加完善易读。文后并增补了许多注释。这就是《康熙续修商志》的校 注本《康熙续修商志注》 。
在编写过程中,对残缺的页面、不清晰的内容,需查找古籍,或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古迹、地理及人文历史变迁。他们手工书写了21万7千余字。父亲负责完成该书的 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和第十卷(共五卷)的编辑 。其余五卷,第一、六、七、八、九卷是牛树林老师编写的。他们夜以继日,用了近 一年时间写作,才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编纂工作 。 父亲为商洛为商州县志,填补了志书空白 。为修复遗失的珍贵地方志著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编写修复这部地方志书与添加注释,工作量大,却正值父亲化疗期间,在输液间隙,父亲以顽强毅力征服病魔与化疗带来的痛苦,以渊博深厚的古代汉语知识和拼搏精神,在病床上进行写作。父亲这种忘我精神,得到病友的好评:“刘老师真是一头辛勤的老黄牛!您的精神值得学习,是我们的好榜样。”
父亲曾编写教科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科书十分贫乏。1978年,父亲为商洛师范学院组织教材的编写。父亲主编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教材。他对教材中所选的古代文学作品,篇篇作注、有简析、有译文。这部教材是当年商洛、汉中、榆林等地师范院校的使用教材。
父亲经常 撰写教学论文 。如《关于文言虚词使用规律》、《谈转注》、《古代汉语动宾结构的多义性》等等。父亲还是 《红楼梦》爱好者 。撰写过很多红学研究论文。父亲经常向报刊杂志投稿,遗憾的是父亲没有收集刊登的文章。
父亲在患病期间,撰写了近四万字的中篇小说 《林海轶事》 ,未修改完毕,父亲就与世长辞了。
五、带病工作,生活俭朴,廉洁正直、不谋私利
父亲患癌症带病工作8年。 父亲带病工作,他勇敢面对病魔,毫不畏惧癌症。1984年,父亲患胃癌做了切除手术。出院后,仅一周时间,他重返讲台。领导劝阻他在家修养一段时间。父亲感慨地说:“我是活第二世人了,是党和人民给我了第二次生命。我就应该为党多做一些工作! ”,父亲坚持工作,带病上课。1992年,父亲胃癌肝转移,病情恶化,已经到了晚期。父亲再次住院化疗,才最后离开三尺讲台。 父亲顽强与病魔抗争,抱病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令人十分敬佩。
父亲不利用职权谋私利。 父亲身为中文系一把手副,却从来不为自己谋私利。父亲身为副教授(当年学院的最高职称),一生却家贫如洗。他宁肯过清贫生活,却不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
父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系里有好事,父亲不是先给自己,而总是推让给别的同事。
以提升工资为例,过去调升工资指标总是很少。尽管,校领导多次提出,把提升工资的指标优先给我的父亲。可父亲屡次推辞领导的好意,每次都坚持把调资指标推让给别的同事。
从1958年到1984年的二十多年中,父亲没有提升过一次工资。退休时父亲月薪才165元。我们说父亲很傻!父亲说:“小孩子懂啥?我是系领导,应该发扬风格吗!”
父亲总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知难而上 。例如,1958年国家号召下放家属居民户口,回乡务农。很多人拒绝响应,不同意家属户口下放到农村。然而,父亲却踊跃报名,带头响应国家关于家属下放农村户口的号召。他首批送我母亲和孩子们回到穷山僻壤的故乡务农。从此,全家历经了几十年的困苦生活。
以后,只有寒暑假父亲才可以回老家看望孩子们。那时不通车,完全是步行,单程都需步行两三天。他千里迢迢步行回家,历尽许多辛苦。每次回到家,父亲都拄着木棍,一走一瘸,双脚磨出好多的大水泡。我十分疼心。
1979年春节,父亲由商州回柞水,大年夜还步行在途中。在离家三十多里的村子,正值人们吃年夜饭。他在途经万长成医生家。万医生见我父亲离家还远,恳请他去家里吃了年夜饭。父亲不肯留宿,坚持摸黑回家,却是大年初一凌晨4点多才回到家里。原来,父亲爬山抄近路想早点回家,谁知大年夜,没有月光,山上漆黑一片。父亲视力不好,看不清山路。他在高山上迷失了方向。山上没人家,无人问路,他找不到归路。在山上乱走,天亮时分,才找到回家的路。父亲叙说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分难过。母亲哽咽着说:“深更半夜,幸好在山上没有遇到野兽,否则,家里人都不知道你发生了生了什么事故!”这件事,真让我们不敢想象,感到后怕。我和母亲都伤心地大哭起来。
然而,父亲在家仅住了三天,过了正月初三,他又返回单位去参加教师会了。这样的辛苦,父亲一生经历的何其多!
六、重视子女教育
父亲有八个子女,尽管工作很忙,但他不忘子女教育。我小时候,几乎每周都收到父亲的来信。父亲信中鼓励、教育我们,努力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自理,帮助母亲多做家务。父亲寄给我所有书信,至今保存完好。我常翻阅儿时父亲的来信,谆谆教诲就回响在耳际,犹如父亲在遥远的地方,还惦记着我们。在父亲教育影响下,有四个子女选择了教师职业。孙子辈已有两位教师。我们继承父业,以父亲为榜样,教书育人,努力成为称职的好教师。
父亲曾经指导我备课、传授教学经验、帮助我克服工作困难。我初任中专语文课教学时,很害怕教古文,我把困难告诉父亲。暑假里,父亲专程来我家指导我备课。他让我先熟悉整套教材,了解各章节的内容、重点及其联系。帮我处理教材的难点。他编写了示范教案,让我模仿,帮助我闯过了教学难关。
父亲要求我们热爱教育,认真工作,做合格教师;要求我们爱学生;教导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文化素养;要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这些教导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
父亲离逝,他好友原商洛师院牛树林教授评价我父亲:“砥砺治学,皓首穷经。仰之弥高,精益求精。通谙古典,执教杏坛。谆谆不倦,化育群贤。誉满商洛,口碑载德。廉洁正直,高风亮节。白粉一手,清风两掖。与之交往,信义忠厚。诚以待人,鄙薄权术。积劳成疾,不泯壮心。抱病登台,气魄凌云。”这是牛老师对我父亲一生的概括!
父亲辛勤执教,为社会进步,文明传承,做出了贡献。
父亲是我们的楷模,是儿女的骄傲! 我们永远缅怀父亲,父亲精神千古!
20211027修改
作者简介
刘灵秀,女,网名,绣岭。1952年生于教师家庭。是西安航天工业学校退休教师,语文高级讲师。喜欢写作游记散文、人物传记等。先后在、报刊与多家公众平台发表文章近三百篇。著有《秀岭走笔》。作品赞美山水,描绘自然风光;怀念祖辈,热爱故乡;赞扬勤劳、褒扬善良;记录经历,精彩生活。
微信号 绣岭xiu5279
本文2023-08-21 16:02: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