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经典古籍排行榜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中国十大经典古籍排行榜,第1张

三命通会

《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传统命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 足本《三命通会》共十二卷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着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

5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

6论语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7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8说文解字

一部字典一个中华。

9全唐诗

《全唐诗》,900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10三字经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书仪》

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司马光撰,考《隋书·经籍志》,谢元有《内外书仪》四卷,蔡超有《书仪》二卷。以至王宏、王俭、唐瑾皆有此著。又有《妇人书仪》八卷、《僧家书仪》五卷。盖《书仪》者,古私家仪注之通名。《崇文总目》载唐裴茝、郑馀庆、宋杜有晋、刘岳尚皆用斯目。光是书亦从旧称也。凡《表奏公文私书家书式》一卷、《冠仪》一卷、《婚仪》二卷、《丧仪》六卷。《朱子语录》:“胡叔器问四先生礼,朱子谓:二程与横渠多古礼,温公则大抵本《仪礼》而参以今之所可行者。要之温公较稳,其中与古不甚远,是七分好。”又《与蔡元定书》曰“《祭仪》只是于温公《书仪》内少增损之”云云,则朱子固甚重此书。后朱子所修《祭仪》为人窃去,其稿不传。则此书为礼家之典型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其父廷鸾之言,谓《书仪》载妇入门之日即拜先灵,废三月庙见为非礼,引《朱子语录》,以为惑于陈针子先配后祖一语。又谓《檀弓》明言“殷练而禘,周卒哭而禘”,孔子善殷而云周已戚,《书仪》载祔庙在卒哭后,于礼为太遽。案杜预《左传注》谓礼逆妇必先告庙而后行,故楚公子围称告庄共之庙。郑忽先逆妇而后告庙,故为先配而后祖。其事与庙见无关,光未必缘此起义。又古者三月庙见,乃成为妇,故有反马之礼;有未及三月而死,则仍归葬母家之礼。后世于亲迎之日即事事成其为妇,三月之内设有乖忤,断不能离婚而逐之;设有殀折,断不能轝柩而返之也。何独庙见之期坚执古义乎?至于殷练而祔,孔子善之,其说虽见《檀弓》,考《宋史·礼志》所载祔庙之仪。实从《周礼》。国制如是,士大夫安得变之?亦未可以是咎光也。他如深衣之制,朱子《家礼》所图,不内外掩袭,则领不相交。此书释曲袷如矩以应方句,谓“孔《疏》及《后汉书·马融传注》所说,似如颈下别施一衿,映所交领,使之正方,如今时服上领衣。不知领之交会处自方,疑无他物”云云,阐发郑《注》交领之义最明。与《方言》“衿谓之交”郭璞《注》为“衣交领”者,亦相符合。较《家礼》所说,特为详确。斯亦光考礼最精之一证矣。《礼记大全·檀弓》“忌日不乐”条下,载刘璋之说,引司马氏《书仪》“忌日则去华饰之服,荐酒食”云云,此本无之。然此本首尾完具,尚从宋本翻雕,不似有所阙佚者。或刘璋偶误记欤?

---出《四库总目提要》

史记读后感 《史记》不但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住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园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以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实在刺客才是对君主最赤胆忠心的人。究竟往行刺君王,成功了会被四周的卫士杀死,不成功更无生还的可能。真可谓是有往无回。固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 “风萧萧兮易水冷,壮士一往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能与君主斗智斗勇的,还有那些有着顽强意志的说客。苏秦是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原先,苏秦穷困潦倒,连家人们都嘲笑他,然而他没有就此放弃他的理想,躲在房中钻研《阴符》,练就自己论辩说理的功夫,用书中的道理往游说君王,然后奔走于各个国家,终于让燕文侯认同了他的意见和建议,将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他,让他往游说各国,终极苏秦成了六国合纵同盟的负责人兼六国的宰相。从而让家人对他刮目相看,对他格外尊重。说客要想做成功是要付出凡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不但要游走于各个国家,路途艰辛自不必说,而且费尽口舌君王也未必会听,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很多人都退却了,但苏秦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成功,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抵得上人家的千军万马。让我见识到了一个人口才的气力和古人那坚持不懈的伟大。这样令我受益匪浅的故事史记中还有很多很多,看了后让我崇敬太史公的刚正不阿,仰慕这些英雄的雍容大度,更加喜爱古典文学中千丝万缕的尽唱。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十分悠久。作为新世纪青少年的我,当然要好好的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骄傲的时段。为了了解这些历史,我选择了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尽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由于平时,我们所熟悉的指鹿为马、完璧回赵等寓意深刻的成语典故均来源于《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天子时期,它先容了黄帝的由来、发生在天子四周的事情和尧、舜、禹的功绩,然后禹建立了夏朝,《史记》还讲述了夏、商、周、秦兴盛和终极衰败得原因,在天子和汉武帝时期,发生了许很多多的事件,《史记》都逐一记述下来,还讲解了其中30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生于公元前145年西汉时期的夏阳,他的父亲司马谈时汉武帝的令。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司马迁20岁时就开始游历全国,考证历史遗迹、了解风土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为司马迁以后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素材。在他47岁时,发生了一件影响司马迁至深的事:汉朝大将李陵进攻匈奴,由于寡不敌众,投降了匈奴,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族人,司马迁没有像其他朝中大臣那样争相附和,而是为李陵辩护,希看天子宽恕。因此司马迁受到牵连,被处以腐刑。出狱后,司马迁立志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代。经过了20余年的专心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通过阅读《史记》,我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还让我熟悉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让我知道了很多平时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历史典故,而且在《史记》中先容了很多的世家故事,还描述了很多的名人列传,既丰富又详实,使得人们阅读完它之后,感觉得到了很多曾不知道的知识,它的丰富、充实性,也使得人们百看不厌。之所以有《史记》这本著作,是由于作者司马迁的不懈努力,他敢于大胆地评论汉武帝的功过,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暴臣酷吏的罪恶,就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史记》真实性的要求。《史记》的经典之处也就在于文章的真实性。由于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吏官由于自己和家人的性命几乎都把握在天子的手中,所以他们将皇室贵族的丑陋的一面都不将记载或美观化,使得历史不真实,但司马迁却不是这样,司马迁不仅将汉武帝的功过逐一记录下来,还在《史记》中将汉朝以前发生的历史事件用自己对其的评价写下来,使得后人对古代的历史有了正确的了解。《史记》从文字上看,文笔简洁,语言生动,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同样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2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

人们用哪两个四字成语形容古籍的浩繁——博大精深、长篇累牍。

博大精深

bó dà jīng shēn

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用于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博;不能读作“fù”。

辨形博;不能写作“搏”。

近义词博学多才、经天纬地

反义词才疏学浅、不学无术

例句《红楼梦》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伟大著作。

3 什么是古籍成语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4 什么是古籍的成语

“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则不复也”,昵就寡人”,“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不以三隅反,“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

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

5 成语来自哪些古籍

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例如: 言简意赅 勇往直前 相反相成 实事求是 诲人不倦 经年累月 千钧一发 缘木求鱼 削足适履 七手八脚 细大不捐 坐井观天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

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还有来自人民口里常说的习用语。有些意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从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典故性的。

如“汗牛充栋”、“虎踞龙蟠”、“东山再起”、“草木皆兵”之类,在汉语成语里占有一定的比例。汉语历史悠久,成语特别多,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最主要的一点是习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成语跟习用语、谚语是不一样的。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

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

如“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都是。 成语一般都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

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四字的语法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 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 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 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 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 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 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如“阳奉阴违”、“外强中干”、“五光十色”、“一知半解”、“七嘴八舌”、“患得患失”、“不寒而栗”等各有妙用。所以文学家对成语的运用都非常注意。

6 什么是古籍成语

如果要了解什么是古籍成语,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古籍在里是怎样解释的: 关于古籍的概念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 一、一般认为,凡是线装都是古籍; 其次,凡是用文言文写作的书都是古籍; 第三,凡是古代人写的书都是古籍; 第四,以成书年代为标准来确定古籍。

古籍成语就是出自古籍,例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

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 希望可以帮到你吧,O(∩_∩)O~。

7 表示学习认真的四字成语

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8 求一个积极向上的组名,四字成语

壮志凌云,坚定不移,奋发图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坚毅顽强,斗志昂扬,朝气蓬勃,力争上游,锲而不舍,至死不懈,坚忍不拔,宝剑锋从磨砺出 锲而不舍;英勇无畏;持之以恒;大智大勇;奋不顾身;铁杵成针;水滴石穿一日千里 标新立异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洗心革面 自强不息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推陈出新 万象更新 不甘示弱 百折不挠 追根问底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继往开来 力争上游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毛遂自荐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不甘后人 不屈不挠 戴月披星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发愤忘食 革放鼎新 坚持不懈 苦心孤诣 一往无前 人定胜天 不知寝食成语词条:马到功成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语释疑: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成语示例: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明·卢象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 (其中~代表本词条:马到功成) 成语词条:功成名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释疑: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成语示例:你则说做官的~,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其中~代表本词条:功成名就) 成语词条:旗开得胜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qí kāi dé shèng 成语释疑: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示例: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旗开得胜) 成语词条:指日成功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语释疑:指不久即可成功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成语词条:一蹴而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yī cù ér jiù 成语释疑: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成语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其中~代表本词条:一蹴而就)翱翔天际,大展鸿图,前程似锦、光明无限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9 书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书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 书声琅琅、书香世家、书香门第、书画卯酉、书生之见、书记翩翩、书富五车、书功竹帛、书通二酉、书剑飘零、书缺简脱、书声朗朗、书缺有间、书空咄咄、书香铜臭、书囊无底、书符咒水 书(汉字) 书,(Book,shū)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1 成本的著作:~籍。

~刊。~稿。

~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

~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

~简。~函; 3 文件:证~。

说明~。聘~; 4 写字或写的字:~法。

~写。~桌。

~案。~画; 5 写文章:大~特~。

罄竹难~;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中文名 书 外文名 book 拼 音 shū 注 音 ㄕㄨ 部 首 横折 总笔画 4 五 笔 NNHY 仓 颉 IDS 简体字笔顺 横折、横折钩、竖、点。 繁体字笔顺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横 繁体字 书 词语解释 书动词 例:书,箸也。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书的行草”沈艳松 例: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例:作书。

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后世以墨写于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例: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例: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尚书序》疏 例: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例:众言同,于是乎书。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书候(写信问候);书孽(记载罪恶);书记手(担任抄写文书等的书吏);书画卯酉(上下班);书文(撰文并书写);书抄(指手抄本);书具(书写工具,文具);书券(书写契约);书砚(砚台);书狱(书写狱词);书命(书写诏书、命令);书格(一种文具,书写时用以支臂,使腕压着纸,以防墨污);书帖(书写简贴)。 例:今大将军问事,但令我书可邪?——《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书可,画可也。” 简体写法 例:书,凡载籍谓之书。

——《正字通》 例:申子、韩子皆著书。——《史记·韩非列传》 例: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 例: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

——《史记·礼书》索隐 例:饱读节寰公(袁可立)所藏经史,而尤好金箱玉版之书。――明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例:黄生允修借书。

随园主人授之书而告之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书名词 又如:史书(历史书);图书(图和书。泛指书籍);书客(卖书籍、文具的商贩);书香之族(世代读书的家庭);书香 中国书法 一脉(知书达理的家风);书包翻身(指穷读书人发迹);书谜儿(将书中的话作成的谜语);书帕(礼金。

明代官场习惯用书籍、手帕作礼物,称书帕);书剑(书和剑。古代文人随身携带之物。

后亦指文人生涯);书笈(小书箱);书仪(托名买书而馈赠的礼金);书腐(蛀书虫。喻指迂腐的文人);书心儿(一部书中最精彩的章节);书劫(书籍的劫难);书会(宋元时戏曲作者、说话人共同组织的社团);书呆(只知啃书本的人);书城(书籍环列如城,言其多);书脑(书籍装订时打眼穿线的部分);书阁(收藏书籍的地方);书录(图书目录);书囊(盛书籍的袋子)。

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例: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唐·杜甫《石壕吏》 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资治通鉴》 例:差徭驿递最繁苛,公(袁可立)贻书郡守。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又如:书介(传达书信的使人);书尾(书信、信函的末尾);书呈(亦作“书程”。给上司或长辈写的信,信函);书字(书);书办(管办文书的官吏);书启师爷(管文书的幕友);书役(管理文书的小吏);书尺(尺牍,书信);书素(书信);书筒(古代盛书信的筒。

亦指书信);书题(指书信);书缄(书信) 例: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乐府诗集·木兰诗》 例:桓公病益增,管仲忧之。悬书于门:“如有能言公所见之鬼者,当赠以封邑三分之一。”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例:公(袁可立)司理吴中,执简柱下,上书忤当路,削籍二十六载。——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例: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证书;保证书;说明书;书可(批阅公文,书字认可);书禀(文书);书文(文书);书府(收藏文书图籍的府库);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书办(管办文书的属吏) 网络书法:“书” 例:悦亲戚之情话,乐琴。

孩子怎样读中国书——我家孩子的国学阅读经验 陈洁 吾家小儿,年方十岁,酷爱读书——我说这话,不是炫耀,而是诉苦。两年前,看了《三国》的电视剧,孩子着了迷,自行看起《三国演义》来,然后是各类话本,再由历史演义小说转向史书。书店里的“中国传统读物”往往放在一块儿,于是他又由“史”而至于“经”。这个过程,我真是辛苦得不行,也有诸多困惑,不能排解。 一、读史集的困扰 孩子看书的常态和本能,是吸收的多,反思的少。偏生我们传统对待国学的态度,也是只让人信,不让他疑。于是生出很多事来。看了《三国》,曹操就是坏蛋奸臣,我得翻出《短歌行》、《龟虽寿》,讲一大通以纠正。这还是小事,有远比评价单个历史人物严重得多的问题,渐次露出端倪来。 看完《三国》,孩子学会了一个“道理”,凡事要“用计”:利用人心,说话要有策略,挑动一个折腾另一个,明明这么想,偏偏那么干,两面三刀四面抹光等等,而且很快活学活用起来,话也不好好说了,和朋友玩频频生出幺蛾子来,时不时咬耳朵“我就告你一个人”,“且慢,我有一计”。那些曲里拐弯的“阴谋诡计”虽然拙劣,这种思路就很不好。如果计谋成为主要的游戏规则,那么这个游戏总是很糟糕的。但孩子不这么认为,很享受的沉溺其中,觉得自己很聪明,梦想着将人事玩弄于鼓掌之间。 看《水浒》那段时间,孩子张口闭口“奶奶的”、“洒家”,满口“鸟”字都出来了。对于充斥全书的血腥,连同“*行沙门”、“死尸血渌渌”,都好不欣赏快慰,而且渐渐酝酿出几个标准造型:单脚往椅子上一踏,一手叉腰,一手拍桌子,再作势拔刀,口道:“少废话,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红白刀子还常给念反了。这成了他一段时间的招牌动作。我问,就说三打祝家庄吧,时迁偷杀店家的鸡,还撒谎,还蛮横;后来血洗祝家,还灭了订约中心的扈家庄,这些是英雄所为吗?他们“争取”卢俊义的办法、对待战俘扈三娘的手段,还有人肉包子店,不恶心吗?小儿懒得跟我讨论,小手儿一挥,一言以蔽之曰:英雄好汉就是这样的! 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大概是指,少壮时血气方刚,戒之在斗,看了《水浒》,怕引起反叛心、冲动好斗。及其年老也,阅历既多,城府已深,看了《三国》的权谋计较,会然于心,外损人、内伤心境。在我看来,血腥和计谋,分别是《水浒》和《三国》最不好的两样东西,果然都印在孩子身上了。 自然,孩子读书不免“水性杨花”,一时起兴,一时就过了,原不必太紧张。但我还是愿意给他掰持掰持,既是玩笑,也多少灌输点“质疑和反思”的阅读立场。 为了辩论,我还特意重读了《水浒》那本并不吸引我的“鸟书”,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梁山这班人真得了赵氏江山,情况会如何?我拉着他兵来将挡争论了很久,得出一致结论:是不是更坏不知道,但肯定不会更好。梁山的口号就一个:“替天行道”。“天”和“道”是皇帝早就用烂了的,没有新东西,回头还不是重复?这还是“好”的结果。坏的结果就是书里写的:皇帝说,我就是天子你替我行道杀人去,他们就去杀老虎,杀方腊最后喝杯毒酒挂了,还要谢主隆恩。斗气和打架,不是被逼得和不下去,就是一心想“封妻荫子显祖宗”而不可得。依靠梁山还是朝廷达到目的,只是手段的区别。所以,他们真当道了,朝代会变,本质不变。我希望孩子能理解:其一,没有更高的理念和文化,单凭一腔义愤,两个拳头,对于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几乎无一例外是有害无益的。其二,暴力或许“很有用”但一定会滋生死亡,仇恨和对生命的不尊重。这些都是人类的毒素。 暴力却一直是个问题,读史之后更突出了。孩子刚开始读《史记故事》还恨恨地一拍书,大声骂道:“吴起这个坏蛋,要证明自己忠诚,离婚就行了,不至于杀妻嘛!”或掩书叹息:“什么人能狼心做人彘啊,做了还去看。”但渐渐就习惯了,见怪不怪,好像赵襄子给智伯的头盖骨涂上漆当杯子喝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读《资治通鉴故事》时他若无其事地问,董卓肚子里都是啥呀?他看《三国演义》时,还问过什么是点天灯,然后啧啧站栗说“好可怕”、“变态”,现在居然已经习以为常。我们聊天时说道北京城拆迁可惜,他插嘴道,可惜什么!阿房宫不都烧了,罗马也烧过呀。还好奇又兴奋地问,要是放火烧北京,不知道要烧多久?不要三个月吧?活脱脱的一个朱厚照的神情声色。他对于血醒和残暴已经免疫了,看了东厂监狱里的折磨手段,还能怪声怪色地描述。 人类从野蛮走来,各种文化传统里都有暴力存在,连《格林童话》都不能例外。孩子看历史书《古罗马一日游》,到了死刑和角斗士部分,就不给他看,由我来讲,还先给打点儿预防针:这算“十八禁”哦,血腥不对的哦。可见暴力实在是全世界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他人感受的迟钝麻痹,总是一个应该提醒注意的问题。 还有就是历史恐惧的滋生。就像看到贩卖黑奴的历史感到害怕一样,孩子知道了连坐和株连后,有段时间他天天算:表哥的侄子犯罪了,我得死吗?外婆妹妹的女婿犯罪了,隔壁小区人杀人了,会牵连我吗?对“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数量也很敏感。他算过,他们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加老师加校长,四百余人,也就是一次中等规模的龙颜之怒。“一般皇帝一辈子发多少次脾气呀?”他问。我能感到那种貌似玩笑,实则真实的恐惧,在无声地影响他的精神和思想观念。他曾表态:“我绝对不惹皇帝生气!”我问:“皇帝要你杀我呢?”他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道:“杀了你就死你一个,不杀我们俩都死。”让我很无语。依靠恐怖维持统治,正是专制的第一条原则,很成功! 后来孩子又零碎读了些白话和笔记小说,津津有味。我旁观在侧,却是不无隐忧,那种感觉,就像垂髫小儿莽撞吃鱼,妈妈在旁,不免怕他被刺卡了。刺卡了还能取出来,中了毒麻烦就大了。 看《西游记》的一天,孩子突然问,要做就做大妖精。什么意思?小妖怪修炼半天,“pia叽”一下 ,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得跟神仙有关系,是他们的坐骑,小厮什么的,回头被收回去就是了。最后师徒好容易到了西天,啊难,迦叶素贿不成,只给了无字经书。孩子竟然评价说,活该,谁让他们“小气”,得罪了佛祖身边的人。这种思路不免让我警惕。他在幼儿园跟小朋友起冲突时,我就见过正义,公平,制度的规范等问题,我不希望他这么容易就抛开了。 《四库全书》的“丁部”里,我偏好诗词散文,孩子却喜欢小说,看了不少话本和演义。我建议他从虚构类作品转到非虚构的。传统的《鉴略妥注》内容不好,他也看不懂,吕思勉的《中国通史》,他又觉得人名太多,容易混淆。于是就放任自流,随他自己去读。

无论是读小说还是读史,我要解释的东西都太多,做父母真是需要耐心。君臣关系、阉割、小脚、妻妾以及嫡出庶出,尤其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孩子有太多不明白。真主怎么能要求易卜拉欣杀了亲生儿子来献祭,而易卜拉欣居然听从了?而且还成就了伊斯兰教盛大的古尔邦节!李益对不起霍小玉,霍小玉的报复是让李益之妻被杀、被虐待!柳毅英雄救美,劫难之后互相喜欢,正该结婚,为什么不答应?孩子想不通。

历史也有很多“匪夷所思”。就因为燕太子说了两句要保密的话,田光就抹了脖子?侯嬴送走窃符救赵的信陵君,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自杀?史书里有太多说死就死的故事,仆为主自杀,臣为君自尽,改朝换代时,王子皇孙忠臣都要自尽。他问,你不是说生命最宝贵最神圣吗?那是不是贪生怕死就不够高尚,不仁不义又不勇? 《史记》里的刺客不让他激动了,就因为别人对你好一点,给点面子送点礼,就算“知遇之恩”,可以指谁杀谁?豫让奇怪地追着刺杀襄子,杀不到就要人家赏件衣服,自欺欺人地刺几剑,然后自杀,简直滑稽。发臭的小脚让人陶醉,国破时先杀老婆再自杀,遇劫时母亲先杀女儿再自杀,古人都怎么想的?《列女传》里的女人被拉一下手就要砍自己的胳膊,她怎么下得了手?

对孩子来说,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或史实简直就是魔幻世界。太多的不可思议后,孩子得出一个结论:古人真怪。

这类“真怪”的问题,我当然也可以讲出道理来,但孩子没有理论,他只凭借常识来判断。这些常识,有些拜现代科学所赐,还有一些,则所幸在其“没教化”。愚民和价值限定,直至扭曲和遗失常识,本是专制统治的又一法宝。

我的办法是,或者推荐他看同类文章或相反的故事,让他知道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孩子习惯的是看“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讲“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的”这种抽象道理,也许等于白说,但让他知道有此一说,或许就此埋下一颗理解历史的种子。

读史令孩子头大,孩子缠着讨论让我头大。不过让人高兴的是,他开始有所思考。曹沫不杀齐桓公是好的,荆轲刺秦王也是好的?大国灭了小国统一是对的,小国反抗大国坚持分裂也对?这些思考没有答案,却是最好的。但这些问题都是我先提出来的,如果没有我跟踪他的阅读,指引思考,很难预测史集会把他的思想观念引向何方。我也不知道他还看了哪些、接受了哪些,是我不知道的…… 2.读经子的困扰 历史之“怪异”减损了孩子的兴趣,又因为我一句“读经如坐春风,读史血雨腥风”,他选择坐春风去了。坊间多的是互相克隆的“少儿国学启蒙经典”,有图有故事,孩子爱看。我也支持。虽然对于眼下火得不行的所谓“国学热”不以为然,但我也一贯以为,阅读上的寻根是极重要的,否则连“我所自来”都不明了,如何认识自己? 一般传统的启蒙读物,三、百、千等,我觉得都可以寓目。完全没必要背,但从《三字经》和《幼学琼林》了解常规的传统知识,从《弟子规》和《朱子家训》接触古代行为举止规范,懂点正经的仁义礼智信、恭敬谦和、磊落刚猛、天下己任,都很必要。 可是他读经,我得调整预警机制,注意剔除那些糟糕的潜在观念。而且,经的危害比别的都厉害,因为孩子能看出点史集的“怪”来,多少有所思考,而经是讲道理的,有问题孩子看不出来,跟着哇哇念,观念就渗透了。 《三字经》讲一大通励志故事鼓励读书,是好的,但那个“要好好读书”的理由,拙劣得让人羞赧。除了保持可疑的本性之善外,就是“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说来说去无非如此,小小年纪“身已仕”就是光辉榜样。当官做甚?还不是有权有势有钱,天下通吃?不读书,还不如女孩子,还“不如物”,这种性别意识暗示,这种赤裸裸的工具性引诱,将人的价值等同于物品的有用没用,没有丝毫的超验价值,让人害怕。(顺便说下性别意识。《镜花缘》是我们母子俩都满意的书,我欣赏里面的讽刺,他喜欢海阔天空的想象,可孩子的批评是“好事都让女的占了,不像话”。后来一细究,这“大男子主义”审美观和女性歧视,还就是从水浒、三字经里来的,以及旧小说里无处不在的“乾坤阴阳”。我不知道那些让女儿背《三字经》的家长是怎么想的,至少在我看来,“在家由父,出家从夫”、“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这种教育不只是影响女孩,也在教育男生以后的家庭结构、夫妻关系和自我身份界定,可不是小事情。) 功利化其实不是《三字经》独有的毛病,整个文化传统中重视读书的宣讲,本来就无一是真的重知识、文明和智慧,到底不过通过读书求仕途,读书永远只是改变命运的手段,是敲门砖,真正推崇的还是当官做老爷,“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颜氏家训》所谓“立身扬名”是也。 能说出“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朱子家训》)这种话的人毕竟只是少数,而沿着朱熹的路子,你又会发现,古人从另一个层面不重视知识和学问。《弟子规》全书的格局,从“入则孝”“出则弟”开始讲,“谨”而“信”,“泛爱众”,到“亲仁”,最后才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遵循的正是孔夫子的“最高指示”。这种思路从好的角度理解,是重实践、重“行”,更在理论和“知”之上,但从论证读书目的性的角度,仍然有所偏废。对比一下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一开篇:求知是人的本性。即使没有实用,我们也乐于使用自己的感觉。人类的探索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求知本身让我们快乐、充实、幸福和饱满。他区分知识和智慧:智慧以自己为目的,令人自由。探索哲理只为摆脱愚蠢,不为任何其它利益。人生来自由,要为自己而生存,不为别人,哲学是唯一为自身而成立的学术。 也许是求全责备,但传统文化的求知诉求中,虽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说,但总的来说缺乏这种“以自己为目的而非手段”的向度,我仍然认为是一种很大的遗憾。我也不讳言跟孩子聊这个。 当然,最坏的还是前面那种读书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白居易说得多直白呀:营营何所求?无非利与名。科举功名几乎构成了中国后期全部的文化史。这种思路真有潜移默化的坏影响。今天的家长不还这样教育孩子吗,指着环卫工人大声说:“不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扫马路去!”没有对他人的尊重,也没有对孩子心灵的关怀。 之所以要警惕教育的功利化取向,是因为其害处简直无穷无尽:1,强化职业的等级制度,灌输“不平等”观念,自卑、自轻自贱、自负、狂妄自大,都从这里头来。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都从这里泯灭。2,与之相关,以后只能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从此迈出迷失自我的第一步。3,学习的功利性,脱离“纯粹知识的乐趣”,人生追求和生命境界从此下降。4,只以成败论英雄…… 我有时简直弄不明白,人怎么可以就那么点儿追求:普通一点的,艳羡的不过“世禄侈富,车驾肥轻”,好可怜;野心再大点的,以凌驾在他人之上为目标,“高冠陪辇,驱毂振缨”,好可怕。我常想,如果以为古中国的事都坏在狗官身上就错了。中国从来只有两种狗官:正在做狗官的,和暂时没有做上狗官的。到今天,受了村干部欺负的农民还教育儿子:发狠读书,以后当官!我们就不能有点别的追求吗,更高的追求:让个体生命更高贵,也让社会制度更合理?什么时候,我们人生的快乐和尊严才不再建立在财富和地位(对孩子来说是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让制度保障最卑贱的人也能像享受空气一样地享受尊严? 《百家姓》除了认字之外,我不觉得有太大的意义。背百家姓显然不如画“家族树”来得形象、真实、切身。《千字文》也很无趣,最多在正式学古文前读来垫底。里面的部分观念,“爱育黎首,臣伏戎羌”、“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的历史谎言,“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愚忠,“乐殊贵贱,礼别尊卑”的等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增广贤文》则更糟糕,充满低劣的价值观:“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愚蠢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凡事要好,须问三老”。我粗略算过,增广340多条,能讲给孩子而无害的连一半都不到。这些坏东西,不同书还都互相印证:无处不在的纲常等级、《弟子规》的“待婢仆,身贵端”等,是需要时时为孩子敲警钟的。 我尤其不能容忍孩子接触的,是《增广》里那些中国式陈腐的人情世故,什么“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的老于世故听着就让人寒心,“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则令人不寒而栗。这些价值和行为原则也许至今部分通行于中国的人际交往,虽然我们一直也在进步和扬弃,但这些东西不经过滤地灌输给孩子,岂不直接“秒杀”童心和童真,批量制造童颜皱纹心的小老头、小老太婆? 类似问题在孩子看旧小说时就有,他零碎读过《唐传奇》《拍案惊奇》,至今记得的无非“活见鬼”和“杀人的”故事。虽然走马观花,挂一漏万,却奇怪地记住了一条:从别人窗前过先咳嗽一声,如果别人正在说你的坏话,就会住嘴,这叫“耳不听为清”。老天,亏得我还没说“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呢。我只能捧着他的脸说,我不要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成熟老道,我宁可他听到别人说坏话了,气得冲过去跟别人打一架,回家来再想想别人说的坏话有没有道理。即使他必然变得世故市侩,那也尽量晚一点儿吧。 这涉及到“童真”问题,我在挑着讲《弟子规》时发现的。其实对于我家性情机巧浮躁的孩子来说,课以谨、信,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也算对症下药。但他要真全盘做到“步从容,立端正”、“缓揭帘,勿有声”,我只怕要长歌当哭了,那还是孩子吗?传统教育中竟好像全然没有“童真”的立足之地,三字经说得直截了当:勤有功,戏无益。《小学诗》要求“一切要安详”、“形容须静正”,中国历来的观念是不可狭戏狎昵,以“十五贯”为代表,旧小说里“善谑跳脱”每每是惹是生非闹官司的由头,当事人也少不得吃苦遭冤,好像快乐玩笑是一种罪过。林语堂翻译“humour”,中国压根没这意思,只能音译做“幽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是不能容忍天真烂漫、童真和孩子的民族,孩子理所当然会做的事(墙上涂画、蹦跳笑闹),会被家长理所当然地喝止,而习惯性喝止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家长担心别人认为孩子没教养,因而丢面子。也确实有太多的大人,不能欣赏也不能容忍孩子的顽皮和“闹”,规矩才是教养。孩子渐渐学会死气沉沉、蔫淘和闷骚。而我呢,我宁愿他玩时疯跑,在墙上撞破鼻子,或端着东西洒了一半,也不要他时时做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 一方面,传统的规范和规矩会教给孩子沉稳和教养,另一方面,也需要冲淡古书对他的一些负面影响。我曾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他们班女生都嫌男生幼稚,但他觉得幼稚比较好,小孩子那么成熟(他用的词是“早熟”)、就像大人一样,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觉得这样不好。孩子能这么认识,我很欣慰。但他待人接物、也真做过好些“没教养”、“不得体”的事。对我来说,注意规矩教养和童真天真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可偏废,是我一直警惕、又一直把握得不太好的一根弦。 客观地说,《幼学琼林》、《弟子规》整体都还行。“父母教,须敬听”、“出必告,反必面”是要的,当然,到了“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就过了,而且父母无论如何就是不纳谏呢?最后也没说怎么解决。我曾跟孩子分析,传统文化的不足之一,总是在说“如果这样就好了”,相对缺乏“如果不怎么能怎么办”的对策。很多道理都只讲一半,深入不下去。孔子教诲“无友不如己者”,可见朋友要比自己高明,那他跟你交往,不是“友不如己者”吗?《菜根谭》说“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貌似有道理,但仔细一想,要是人人都不与小人计较,那小人还不被纵容得独步天下、横行无忌了?经史子集都讲上报君,下忧民。且不论“民”是个复合名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能以一个“民”字总括。就说“忠君爱民”,要是君和民对抗上了呢?君要与民争利,或民要拥立新君呢?瞎了不是! 在这些问题上,我会提醒孩子加深思考,而不是听了道理的一面就完事。同时,仍然注意接受这些道理的合理一面。学道理和交朋友的原则是一样的,有优点就学习,见贤思齐、见而内自省。如果求全责备,那么人无完人,就交不到任何朋友了。可是不分好歹一切以朋友为判断核心,那是黑帮兄弟的“义气”。 最后还有一个关于“命”的问题,最是要命。不知怎么回事,从看旧小说开始,孩子对“命”的观念急剧强化。动不动就评价“这是命”,很泰然的样子。最早是读《三国》时,他叹息着想当“主公”,羡慕刘备遇事只要“仁慈”地流眼泪,自然有人豁出命来保护他供养他。可成为主公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投胎转世。说到这里他一声长叹:“我的命不好啊。”逼得我道貌岸然地说教:影响人一生的因素很多,出身当然是其中之一。但让出身成为决定因素的,是最没出息的人,而主要依据出身构建的社会,或许稳定和谐,但一定不是好的现代社会。 顺带还打点预防针,说武侠小说是很好看,但里面也有两个毛病要注意,一个是绝世武功的来源,总来自武林秘籍或世外高人,几乎就没有新创的武功。难道什么都只能靠古代遗产,不能根据今天的需要独创新功?另一个就是很多人成为“大侠”,主要靠特殊的出身(父母分别是黑白两道的头)和机缘(碰到高人、秘籍、绝世武器等),其经历和成就都不可复制。依据这些东西来建构社会,是没有保障和常规的。 但没有用。孩子后来看史、经,“命”和“出身”好坏还是挂在嘴边,可以很方便地用来解释很多事情。毕竟书上说穿衣服都讲“上循分,下称家”,明黄或杏黄、龙五爪或四爪就是灭门的事儿。我们也曾讨论:关于被推崇主要在于他忠于主子,但管仲背叛公子纠、辅助齐桓公称霸也是美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该怎么看冯道和叛变?一个人应该死认君王、忠心耿耿,还是可以自己判断、选择明主?小儿认可后者,但这样一来,整个古代史的价值岂不就要崩溃?“那不是什么都不对了吗?”儿子问。孔子说的再明白不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朱子家训》说“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红楼梦》也唱“自古穷通皆有定”。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那君、父、夫,不是臣、子、妻能选定的,以不可选择的东西作为人生的根本,那不就是不自由吗?儿子之前知道哲学上“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也接受了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现在却遇到了血缘和血统的强大挑战。“到底有没有命啊?”如今这成了他的一大困惑,也是我的一大恨事。 三、我的无奈对策 启蒙读物后,就是正经的四书五经和诸子了。可除了《论语》稍微可读一点外,我觉得让初中以下的孩子读经、子,根本是开玩笑。文字的障碍是其一,思想的困难是其二,《书》、《易》、《礼》、《道德》,大学教授都没多少人真搞得懂,就都敢去教孩子。即使是“弘扬传统文化”,元典也大可以晚些时候再涉足。少儿阶段需要的,是那些既能反映传统精髓,又能孩子符合阅读习惯和偏好的创造写本。 我曾问美国和欧洲的朋友,他们给孩子读“经典”吗?被问者无一例外惊诧莫名,经典?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性论吗?头摇得如拨浪鼓,根本不看。注释本、图文本的《理想国》?No!“他是一个孩子!”朋友对我的问题感到匪夷所思。 那看什么呢?希腊神话、《圣经》故事,因为孩子看得懂。别的呢?阅读的基本原则是,孩子就读孩子的书。哲学?没问题,《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六种和《儿童哲学智慧书》四种,是已经引入国内的,类似的书很多,讨论最深刻的问题:生死、自由意志、物质和意识、形式和本质、实体,用的却是生动童趣的语言、有趣的插图。基本的人文主义观念、文化多元等价值取向,全在里头了。经济学、政治学,no problem,这些书都有,有大学教授专门写给孩子,他们已经吃透了文本的精髓,再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写出来,完全不在乎和拘泥形式上的“精确”,他们怎么说都不离其宗,不至于陷于任意发挥,自陈个人心得。这就是有基本共识的文化体系的好处。 可惜,或许是涉猎不够的原因,我至今没发现这样真正的儿童版国学。别看古籍浩如烟海,简直没多少是为孩子写的,更无从谈“根据孩子的心灵写作”,少数几本启蒙书,完全是写给“微缩成人”的,连音韵启蒙里都毫无忌讳地“巫山云雨”,我夫复何言? 有时候,我甚至有“宁缺毋滥”的想法,在打“底子”(指基本的价值、原则、生命观)之前,除了诗词、讲故事、玩些“飞花令”、“迎春令”之类的雅致游戏外,或许暂时不让孩子碰国学了。一方面,基本的国学读本孩子大致都涉猎过了,另一方面,传统经典里当然有不少可取之处,但那些可取之处,诸如诚信、不撒谎、友善、孝顺、清洁、好学、关爱、刚毅、正直,其实是人类的共识,几乎所有的文化文明都在强调,未必需要格外通过中国典籍来教育。而中国典籍里特有的那些东西,却让我不能放心。 子夏曾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解释,孔子的回答是“绘事后素”,这条原则适用于孩子教育。正义、公正、自由意志、生命珍贵和尊严、平等,这些都是素。在素底上彩绘中国文化才会好。我想先保证孩子能成为光明、自信、理性、独立、尊严的现代人,然后在锦上添加传统文化的花。 “绘事后素”可能不是好办法,但似乎是最不坏的办法。所以,唉,虽然我也期盼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后的伟大复兴,但现在,还是让孩子多读点“国际大奖小说”吧。

一.周朝 (公元前1066 —前256)

英文名:The Zhou Dynasty

1、周朝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公元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

2、西周朝的兴起

西周(公元前1066 — 公元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朝建国,到周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华帝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而很深远的影响。

先周是活动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传说是「帝喾(音「库」kuˋ」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担任农师,号称「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初年,他的后代「公刘」率族人迁到磁。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周」。「古公」的幼子「季历」继位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力量更为强大,与商发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将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昌号称」西伯」,仁慈爱民,礼贤下士,天下士人都来投奔。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