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战争和军事的名言名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关于战争和军事的名言名句,第1张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毛泽东)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始计第一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第二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①:“忌”加“艹”头。

█ 谋攻第三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军形第四

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兵势第五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虚实第六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军争第七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第八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行军第九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

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蒹葭、小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甀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①□①,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

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①:〔讠翕〕。

地形第十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

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九地第十一

孙子曰: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火攻第十二

孙子曰: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用间第十三

孙子曰: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

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

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1 关于古代战争的诗句 越多越好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6、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8、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群黄金台上意,但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 1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2 关于古代战争的诗句

1、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5、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怅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8、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家人。南宋·戴复古《淮村兵后》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0、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唐·杜甫《垂老别》

11、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1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3 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词

古战场作者:曹勋 年代:宋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

据鞍顾名思义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

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

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当时二子没於阵,老夫幸免甘无聊。

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

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

李白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王维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严武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高骈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高骈 塞上曲二首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张乔 宴边将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李羽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场百战人。

乔备 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

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吕温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

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郑巢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

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郑准 代寄边人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

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开元宫人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虚中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李咸用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

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

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张说 巡边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

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顾况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李端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刘长卿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一身事。

4 古代关于战争的诗词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5 有关古代战争的诗词名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杜牧《题乌江亭》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 虞姬《和项王歌》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 杜甫《阁夜》

6 给我十首古代关于战争的诗,速急

1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唐 王翰 《凉州词 》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3唐 祖 咏 《望 蓟 门 》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4唐 杜 甫 《前出塞九首选一》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5唐 卢 纶 塞 下 曲(二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6唐 陈 陶 《陇 西 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7唐 李 贺 《雁门太守行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唐 高适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9唐 严 武 >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10 唐 李颀 《古 从 军 行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7 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有哪些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典范作品。

诗中的前四句,概写了唐朝开元时期东北部不断受敌骚扰以及张守珪立功受赏的情况。它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来说,并无重要意义,但它给全诗开辟了一种比较恢宏和开阔的气势,而这正是其时的边塞诗所共有的特色。“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在开放向上的盛唐时期,男儿的赴身边塞,建功立业的豪迈风采。

从“从金伐鼓下榆关”到‘力尽关山未解围’十二句,具体描写了战斗的整个过程。这里有逶迤不断的行军阵容,有萧条凄凉的边塞景色,还有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和战士的血洒疆场的细致描摹等等。语气逼真,描写及其生动。富于形象感。特别诗人借“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运用及其鲜明的对比,感情激烈地谴责了边塞将帅的腐朽生活。

“铁衣远戍辛勤久”四句,描写了征人们因长期戍守边防不能回家而产生的苦闷绝望的心情。“**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诗人把征人与**的相互思念,运用类似蒙太奇的手法连接在一起,在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悲剧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从“边庭飘飖那可度”到全诗结束,在对边塞生活的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深切感受。在这里,诗人既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又表现了他对李广这样的安边将帅的崇拜和渴望;并谴责将帅不体恤兵士,骄奢*逸的恶劣行为。诗人的感情基调很凝重,在褒贬中 体现了思索的痛苦。

高适的边塞诗思想内容深刻、风格悲壮,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秀代表。

岑参与高适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都以七言古诗见长,他们的诗都有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的共性。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如他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为突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它跳出了离愁别恨的俗套,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唐代的边塞诗像一部慷慨激昂的交响曲。从形式上看,有五言,有七言,有短制,有长篇;从内容上看,有的抒发慷慨之情,有的铺叙异域之景,有的歌颂将士英勇,有的谴责战争残酷;从风格上看,有的诗风淡远,有的诗风豪放,真可谓是百花齐放。

聆听完这篇篇不朽的诗文,让人触摸到了那颗颗不灭的灵魂,记忆虽是凌乱,但那昔日的苍凉,过眼的繁华,总是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8 描写古今战争的诗句名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9 描写古代战争的古诗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这是辛弃疾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出自《前出塞》之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孙涛《全唐诗话续编》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