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人会喜欢传统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人会喜欢传统文化?,第1张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深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而年轻群体的扩大,对文化的传承有更大的益处。

现在喜欢传统文化,很多人认为是国家强大了,民族自信心增强,其实这只是一层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华文化,它本身就足够优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最后再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再加上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自己的想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元素融合后,创作出很多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让人一眼爱上。下面总结爆火的几类分享给大家:

1、戏腔歌曲

随着五位00后女孩用戏腔唱流行歌的短视频冲上热搜,416女团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她们用不同流派的戏曲唱腔演唱了《探窗》《赤伶》《关山酒》等流行歌曲,小编也是在2019年9月看到边老板到串烧视频,一下就无法自拔。还有很多戏腔歌曲唱作者也特别优秀。

2、汉服

大家可以感觉到,汉服正在被人们慢慢地记起并喜欢,汉服复兴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和付出。传统节日时,在有古建筑的景点里、大街上经常会看到穿着汉服的年轻人进行拍照,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很美。

当地时间6月11日,嘉诺身穿一袭汉服,走入加拿大雪尔顿学院毕业典礼的现场。很多网友惊呼:“落落大方,端庄大气”这就是文化自信。

3、甲胄

甲胄看上去就让人热血沸腾,每个男生都想穿上盔甲体验一次沙场秋点兵的感觉。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里面的崔器让人印象深刻。

4、瘦金体书法

随着网红瘦金体的流行,宋徽宗赵佶的历史让更多人了解。瘦金体其笔法精妙绝伦,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个性极为强烈。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岁月的流逝,时间的侵蚀以及天灾、战乱的毁坏,这些古籍基本上都已经是千疮百孔、破旧不堪,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很多完整的古籍陈列在图书馆、博物馆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时光倒流,为古籍“续命”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偏偏在这三百六十行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状元”,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月入过万,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战——古籍修复师。由于古籍的特殊性,不易保存,导致流传下来的古籍大多是残缺不全的,古籍修复师就负责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这个还原并不是单纯的恢复之前的形状,而且要“修旧如旧”,要还原成它们最原本的样子,就像从来都没有被破坏过一样,这是何其的艰难,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

九九八十一难,古籍终存

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的技艺,修补过程十分复杂,一本古籍的修复,至少要经历拆线、配纸、染色、修补、压平、裁齐、装帧……数十道工序,而且相当耗费时间,师玉祥先生说过“有时候修复简单的一页会耗上好几天的时间”,这个工作讲究的是静下来。修书亦修心。

且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行业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目前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是根据统计,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且除了人才数量十分稀缺之外,行业内还存在综合素质低、职称低、年龄老等情况,许多年轻人因为这个行业的枯燥乏味、赚不到钱,从而放弃了,我想说,这些古籍都是我们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珍贵瑰宝,是我们民族的传承,每一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保护古籍修复技艺,延续我们的千年传承。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播,再次走红。第一季播出之后观众的反响非常好,如今第二季,再次开播依旧深受观众欢迎,获得广泛关注。

事实上,近年来文化类节目一直深受大众喜欢。这意味着中国人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对于文化宣传方面更加重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这说明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喜欢观看那些流量明星演的偶像剧、娱乐大众的综艺节目以及一系列没有内涵的网剧。这将在影视圈形成一种趋势,文化类节目将越来越具有代表性。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开播,这档节目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领观众领略厚重深沉的中国历史,向更多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第二季的《典籍里的中国》将为观众解读《永乐大典》、《水经注》、《茶经》等经典名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厚重和渊博,对于宣传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这档节目的播出主要目的是在保护中国典籍,宣传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与时代更近,与大众更近,让中华文化为现代社会服务。即使处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也不能忘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独特的气质和神韵,只有亲近经典才能汇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精神,为更好的发展服务。而这档节目恰恰能够符合这一点。

现在社会上许多年轻人对中国历史文化、古典古籍的了解越来越少。通过《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可以在更多年轻人中宣传中华优秀的历史和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古代先贤的智慧。这是为了历史的传承,为了文化的传承,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活”起来,传下去。

《走近科学》曾经连续三期讲述了一个故事:《谁在背我飞行》。主人公黄延秋,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省肥乡县农民,却于1977年经历了前后三次神秘飞行,几乎在全国打了个转。

据他讲述,每次飞行都是在他睡着后,有人背着他飞行。前两次都是一觉醒来,人已在上海,最后都由村里人从上海接他回去;第三次醒来躺在兰州一家宾馆里,这时他看见身边站着两个年轻人,然后又背着他瞬间到了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等他再醒过来,发现已经回到了家中。

每次动辄千里往返都是在一夜之间,听来犹如妄想症患者的梦呓。栏目组最后也只能用“梦游”之说来解释。而翻阅古人笔记,类似黄延秋这种经历却并非孤例。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载了山东莱州发生的一起“飞行事件”:

故事的讲述者是当时的莱州知府,姓林,曾经当过纪晓岚的启蒙老师。林知府跟纪晓岚说过一桩他爷爷亲历的奇事。

老爷子八十多了,犯了老年痴呆,腿脚也不能行动,只能一天到晚闷在屋里。于是家人经常把他连人带着躺椅搬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希望老头能开心点。

有一天早上,刚出门估计风大,家人就回去取件毯子什么的,留老头在门口稍等。结果拿完毯子回来,老头连人跟躺椅都不见了!一家人顿时慌了手脚,立马全体出动,四处找人都没找着。眼瞅着天色已黑,当时也在找爷爷的年轻的林知府,急得都要哭了,只能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

正好这时,有个刚从崂山回来的朋友,路上遇见林知府,立即喊道:老林,是不是在找你爷爷?早上从崂山走的时候,我还在某寺庙中见过他呢,当时还纳闷老爷子怎么一个人跑这来了,别担心老爷子没啥事。

林知府立即跟家人骑快马奔赴崂山,果然在那寺庙中找到了老爷子。

莱州距离崂山有一百多公里,快马也得跑一天。老爷子早上刚在莱州家门口失踪,那位朋友就在崂山寺庙里见到了他,这事也忒古怪了点,问寺庙里的僧人,僧人也一头雾水,问老爷子,老爷子含糊不清地说,他是躺在椅子上,被两个人抬着凌空飞来的,至于那两个人他也不知道是谁。

纪晓岚听了这事也只能猜测,可能是山魈狐仙之类的跟老人家开个玩笑,这和黄延秋的经历非常相似,甚至就连“空中交警”的数量都是两个人。而时间再往前推,金末元初时的元好问在他的《续夷坚志》中,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

河北省鸡泽县,有五个村民一同出去砍柴。快到山脚下,西边突然刮起狂风,而且不知道从哪冒出个老头,让他们回去。其中四人心里有点犯嘀咕,就都回去了。只有一个村民估计家里就等柴火做饭,仍然硬着头皮继续进山。

果然,一进去风势陡然更盛,瞬间飞沙走石,就连大树似乎也要被卷起。此人看得胆战心惊,急忙就近钻进一条沟里避风。还没等他趴下来,就被一个人猛地拽起,提着他在狂风中飞行。左右还有数位“鬼神”般的人跟他们一起,此人吓得跟头鹌鹑似的不敢再偷看。

不一会就飞过一座城市,提着他的人对他说,这是朝城(今山东山东省莘县朝城镇)。又一直往东飞,路上遇见一个长胡子飞来,邀请这行“鬼神”下去喝酒,于是这群“鬼神”就降落在一座庙宇中,把他丢在门外,自顾聚会痛饮起来。期间还把他也喊进来喝了一杯,喝完后,这些“鬼神”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又是一阵大风乍起,喊了个“滴滴”就各回各家了,就这么把他孤零零地仍在那里。

这个村民待风停了许久,才敢走出庙宇,走到外面一打听,才知道已经到了山东省东平县,而那座庙正是泰山东岳庙。这人身无分文,只能沿路乞讨,走了好几天才回到河北鸡泽家中,回去之后,仍然恍恍惚惚,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

有一点挺有意思,这个村民的鸡泽县,和黄延秋所在的肥乡县同属河北省邯郸市,两地相距非常近。一个地方,相隔数百年,发生了两起相似的“飞行事件”。只不过鸡泽的村民身处古代,是以认为自己遭遇的都是“鬼神”;而黄延秋作为现代人,将带自己飞行的人看作“交警”。还有一起飞行事件,原文记载在湖北荆州的《松滋县志》里面,这次不是有人带着飞,而是自己乘坐“飞行器”:

这个事发生在公元1880年,清朝光绪六年农历五月初八。

湖北荆州松滋县西岩嘴村的一个农民,姓覃,早上起来去屋后山林散步,突然看见灌木丛中有一样东西,“光彩异常,五色鲜艳” ,以为是个宝贝,立马扑了上去就怕宝贝跑了。

宝贝不能跑,可宝贝能飞!这宝贝似乎感觉到有人,竟然自己腾空而起,倏忽之间已经飞出云端。老覃吓得死死趴在上面,一动不敢动。只觉耳边风声飒飒作响,这宝贝一路风驰电掣也不知道要飞去哪里。

突然好像飞机没油了,宝贝开始翻滚着往下坠去,老覃这下再也趴不住了,一阵天旋地转就从这宝贝身上掉了下去。幸好此时距地面不高,地下又是厚厚的草甸,人倒是毫发无伤。

落地后的老覃四面环顾,但见崇山峻岭,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地方。四处找了找,也不知道那能飞行的宝贝是后面自己又飞走了,还是掉在哪个旮沓地方了,反正没见了踪影。

转了许久才遇见一个樵夫,自述是湖北松滋来的,问大哥这是哪里。樵夫张大嘴巴道,哥们你不是开玩笑吧?这里可是贵州,一个人怎么跑这来了?离你那几千里路呢。老覃跟着樵夫出了山,跟前面鸡泽的哥们一样,一路乞讨,一直走了足足十八天才回到湖北松滋家里。

回到家中,老覃逢人就问那闪闪发光的宝贝究竟是何物,可临了也没人给出答案。不过这件事当时闹得人尽皆知,还被记录在当地的县志中。

究竟是这些人是得了“梦游症”、“妄想症”,还是故意耸人听闻,以博眼球呢?若果有其事,那些能飞行的人究竟是传说中的鬼神,亦或是地外文明?那能飞行的宝贝是传说中的飞行法器,还是超越时代认知的科技?真相暂时是不得而知了,也许随着人类的探索和发展,终有一天我们最终能真正理解这些故事,而不仅仅当是做奇谈怪论吧。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唐·吕洞宾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没用,却有意思的段子,敬请关注:野狐奇谈

除了陆羽的《茶经》外,史上还有《茶录》等关于茶文化的文献古籍。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喝茶在中国古代非常普遍。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既包含了物质文化层面,也包含了深刻的精神文明层面,这与茶书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密切相关。《茶经》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叶专著,被誉为“茶的百科全书”。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叶生产历史、起源、现状、生产技术、饮茶技巧的专著。

《茶录》是蔡襄的代表作,灵感来源于陆羽的《茶经》,特别推荐北苑贡茶。《茶录》中所记载的,更符合北宋时期中国茶产业的现状。书中描述的不仅仅是对茶的评论和认识,还有对点茶的详细描述。但对茶叶的制作却少有描述。书的后半部分记载了各种茶具。《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一部颇有影响的茶叶专著。

一部《茶经》使茶圣陆羽的名声从唐代流传至今。除了传说中发现茶的神农氏外,堪称茶界的楷模人物。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诞生了很多以研究茶为终身目标的人。他们被现代人称为茶科学家。陆可以说是世界茶学家,他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但是,除了茶经,还有一本书,你应该也知道,是《茶录》。

《茶录》是北宋蔡襄在祐年间(1049-1053)撰写的一部茶学专著。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茶,第二部分是关于器具。说到蔡襄,作为宋四家的一员,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书法家,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茶叶专家。自福建道上任以来,他为福建当地的茶叶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福建省的茶叶生产情况也是受当时蔡襄的影响。

昨天苏老湿的一篇书评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虽然这是一本儿童启蒙作品,但其中的文字对现代年轻人安身立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因为跟社会接触不多,没有分辨世事险恶的能力,更不懂得人情世故。他们轻则四处碰壁,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像前不久新闻报道的深陷传销而死的大学生,让人为之叹息。

正如苏老湿文章中所说这本书适合碎片化阅读,因为每一句话就在讲一个人生智慧,前后没有关联。内容虽然短小,但字字值得用心体会。以下摘录两段值得细细品味的警句共勉。

01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说的是繁华的地方适合发展,清静的地方适合生活。因此,人们往往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在繁华的大都市谋求出路,人越多的地方市场的需求越多,机会自然多。现在的北上广一线城市容纳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这里是他们求生发展的地方。

偏僻幽静的地方最适宜安身。人到晚年或奋斗很长时间后,希望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享受生活。小城市生活节奏慢,适宜居住。人在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之后,就应该退出纷争。

作者 与君成悦 写的一篇毕业后选择小城市的文章就印证了这句话。她和爱人都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小城市工作发展,工作生活能够平衡,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意义,在哪里都可以活出精彩。

选择大城市的人忍受高昂的房租,拥挤的交通。他们有的是不愿意在小城市安稳一生,有的是碍于脸面,没有混出模样来不愿意回老家认怂。

02

从小我们就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耳熟能详。在春天就应该为一年的事情做打算,黎明时分就该为一天的事情做打算。强调的就是要提前规划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个勤字道出了成功的秘诀。虽说有些事情要靠天赋才能做成功,但缺少了勤奋则必然失败。

有一个靠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成功的小伙子叫粥左罗。2014年7月他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就成了千万北漂中的一员,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从摆地摊卖明信片开始做起。

但是,从卖明信片的地摊贩,到底薪2300元的服装店员,到月薪5000的公众号我,再到成为年薪50万的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他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在做我期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新媒体写作研究上。虽然对外宣传里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他认真研读别人的作品,总结掌握了新媒体写作的套路。殊不知他在背后为之付出了多少汗水。没有勤奋,他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句话的意思是控制自己不随便讲话就如同塞紧的瓶口,摒除私心杂念就像坚守城堡防备敌人。祸从口出,发表言论要三思而行,不随便议论是非。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让自己有强大的自律力,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一本古书可以让我们收获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去认真拜读。

博主“@廉子雎”以民国时期的古董衣收藏和近代审美考据而被传统文化爱好者知晓。

三年间,廉子雎一共收藏了百余件服饰单品,这一件件跨越近百年的服饰在他的分享中展现着昔日的神采与故事。

无论通过微博上即兴式的资料记录,还是公众号《创刊号FA》上的服装史考据文章,人们了解到不少民国时期的着装、妆容流行趋势,也记住了当时女星们珍贵的影像瞬间。

从廉子雎的公众号《创刊号FA》上,人们可以了解到民国时期的着装与妆容审美

但廉子雎本人却始终保持坚决不露面的神秘感,有人说他可能是位收藏界的老先生,也有人从他自己创作的复古装饰画风格微博头像先入为主地判断是位时髦女性。

事实上,廉子雎是一位1994年出生的男青年,大学期间攻读服装专业。他并不爱展示自己,唯有在聊到收藏与服装史时,才特别健谈。

廉子雎称自己的爱好是非常自发的,现在做的事情也不能叫“传统文化复兴”,毕竟这个题目太大。他更习惯称自己为“民国 时尚 搬运工”,靠收藏把老衣服搬运到自己家里,再靠写作把民国资料里的记录搬运到社交媒体上。

廉子雎绘制的插画,用于微博头像

尽管他在喜爱民国 时尚 的过程中发展出了深刻的部分,但一切回归到起点,这只是一位亚文化年轻人对抗孤独感的小众爱好。当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对传统审美的兴趣,他也为能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乐趣而感到开心。

以下,是廉子雎的自述——

2017年我念大四,决定做“民国服饰风尚研究”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文。我极爱近代 时尚 ,上高中起,会经常从老家山东坐高铁到北京,去中国**资料馆看珍贵的民国时期**放映。播放一开始,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看银幕上那些角色的穿着,比如演员起床的时候穿什么,在家里穿什么、出门换什么鞋,包括室内陈设和场景构造,看着看着我就忘记了平凡的日常与繁重课业。有一次观看了1934年的**《归来》——一部从未公开资源的阮玲玉存世之作,片中阮玲玉的好多套旗袍造型廉子雎都是第一次见,真让人心满意足啊。

为了毕业论文的研究,我在大四时入手了第一件古董衣,此后收藏旧衣服的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

印象最深的一件,是2019年一位古董商联系我说上海一位老人因肾病需要透析,无奈医药费昂贵,只能拿出家中保留了一个世纪的母亲衣物变卖。那是一件非常华美的1920年代倒大袖上衣,巨大叶形纹样铺满了冰裂底纹,质感像是散满了金箔,这是极富张力的设计,可以想象穿着者曾是一位非常大胆的时髦女性。老人也一定是深爱着母亲,才会完好地保留着她的衣物。

服装的做工和美学价值是真实的,其背后的故事似乎也没有真的那么不可考。从这件衣服近乎完美的品相里,能感受到老人保留母亲衣物时的深情,我也乐于帮助老人度过难关。

廉子雎收藏的1920年代中期织锦缎长马夹,据说出自李鸿章旧宅,经历百年,其细节仍旧华美

比起以量取胜,我会比较讲究衣服的美学价值。我的收藏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从旗袍、大衣、到男士西服,包括领带、鞋履、包袋等小件服饰在内,三年间大大小小共收集百余件单品。从1920年代中期,纹样受西方Art Deco风格影响的几何图案袄裙;到1920年代末30年代初,旗袍与西式连衣裙结合改良的时装裙;也有“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周瘦鹃先生苏州宅邸中流出的织锦缎圆摆倒大袖上衣。

通过品相好的古董衣,可以看到旧时人们的 时尚 品位和生活状态。但想找到理想的的古董,就没那么容易了。

先是渠道。西方和日本有“卖家即专家”的体系化Vintage复古衣收藏市场,他们可以根据复古衣的品相、年代给出一个相对标准化的价格。我们的复古服饰收藏主要依托于古董市场,但又不如其他品类受重视。因为缺乏专业的货源渠道和从业者,目前在中国收民国复古衣比较靠缘分和运气。

年轻人的不珍视,为收藏和保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很多后人很排斥家里老人留下的古董衣,甚至有人叫“死人衣服”,前几年经常发生好货贱卖的情况。跨越了近100年的时间,这些纺织品如今大多已经变得很脆弱。还有古董衣因使用了非专业的照明灯,在一个月的展览后,衣服正面就因为受光产生了明显褪色。买到的人不懂保存,也让人心疼。

陌生,是造成人们对民国审美无感的一大原因。我在大学念服装专业时,教科书中国近代服装史只有2页纸的内容,很多人还会用“拿来主义”来概括当时的服装设计。事实上,相比同时期日本和韩国发展出了东、西两套并行的服装体系,民国服饰中的中西合璧正好显示了我们的“现代美学”,这种独特的审美现象对于阐释中国近代的思潮、 历史 都是有帮助的。

建立自己的古董衣收藏体系是我很私人性的爱好,但我希望通过对于旧衣服的展示和相关内容的输出,和更多人“共享”中式摩登美学。

从民国时期**中反映出的审美趋势让廉子雎为之深深着迷,图为影星周旋拍摄于1940年代的照片

约2015年起,我开始在微博上记录关于民国 时尚 的观察,分享自己喜欢的 时尚 史资料、古董衣收藏等简短内容。那时的记录是一种即兴式、碎片式的,比较快乐,更像是在建立一个私人的兴趣资料库。

2020年1月我创立了微信公号《创刊号FA》,用长篇幅文章对多年来的兴趣点进行整合、延伸。比如我曾讨论过1934年五大眉式、1930年代前期长耳坠造型,以及垫肩、美甲、唇妆这类着眼局部的选题。每一次都是小切口,尽量避免泛泛而谈。

但长文章的写作可以说甚至有点痛苦,尤其是 历史 文献的查找,特别费功夫。

为了写一段五千字的公众号文章,往往需要很多天的努力。比如有一次想要写关于“垫肩”的内容,从保存下来的古董衣和老资料来看,战争时期会比较流行有力量的女性审美,所以很多民国女性喜欢夸张的肩部廓形。但因为旧时描述用词和现在不同,“垫肩”这个词在过去的文字资料中很少直接出现,我有次通读资料几个小时才找到一段关于“平而阔”的倒三角肩部廓形描述文字。

此外,大众能够获取的有效资料并不多,因为我的合伙人是北京服装学院的研究生,我可以用他提供的珍贵高校图书、档案资源,但一般人却很难得到。而且,无论是民国期刊还是书籍,多为实体书或扫描件,大多不是可以检索的光标文字,所以经常要读完一整本书才知道里面到底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时还因为古籍的破损,阅读起来非常吃力。

民国时期,女性流行“平而阔”的垫肩造型

因此,我深感将自己的整理和发掘到的珍贵资料,以大家能够接纳的方式传达出来是多么的重要。

好在经过多年来的收集和整理,我在硬盘中大大小小的文件夹里建立了庞大的资料库。从高质量老照片、月份牌资料、古董服饰藏品,到中西方资料对照,每次在确定选题后,我都会从茫茫的资料中选出需要的部分。如今我的手机里也保存有7万多张的与素材,坐车的空隙,我就会随时翻看它们,以此得到新的灵感。

古董衣曾经的主人是真实存在的人,他们的故事构成了民国时期的 历史 。当时的人是如何穿着的、当时的人是如何生活的,这些现代年轻人不太知道的事,是我想要通过收藏和考据表达的东西。

考据与分享是好的,但我渐渐发现有些事情有点不对劲了。

“传统审美”开始变成一种很严肃的话题,一些有能力考据或是在复原上走得更远的人很容易产生优越感,继而排斥那些只是穿穿传统服饰、赶赶“中国风”潮流的大众爱好者“不够专业”。换句话说,单纯因为美而被吸引的权力,被剥夺了。

前几天,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张1940年的女性广告画。图中的两位年轻女性穿着连体泳装,在海中露出笑容。我评价这张为“ 健康 美”,但随即遭到质疑,因为1940年侵华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有人会觉得在这个时候说 健康 美会有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吧。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读者对我的要求更高了,下次我在分享的时候就会尽量结合时代背景,再做更丰富一点的解释。但我同样在反思,对蓬勃健美的憧憬曾更加强烈地存在于饿殍遍地的战乱时代。对于美的单纯赞扬,难道真的只能是精英趣味吗。

廉子雎在微博上分享了1940年代杭穉英绘制的月份牌广告画,两位身穿泳衣的年轻女性在海浪中露出笑容,身后是1932年5月8日对外开放的亚洲第一座水族馆——青岛鲁迅公园的水族馆,正是这幅画在评论区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能够保留至今的古董衣与被史料记载的 时尚 风格往往是贵族式的,毕竟华丽精美的 历史 服饰和期刊封面上的时髦丽人都是高知、高经济水平的人群,而普罗大众的真实状态往往难以考证。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我收藏的大部分古董衣都是来自民间,有些服饰的材质并不一定昂贵,但依然可以看出原主人对 时尚 的向往与追求。比如,前面说过战争期间人们会追求有力量的垫肩造型,即使那些没钱购买 时尚 成衣的女性,也会自己动手自制垫肩缝入肩膀位置;一些老衣服还反映出把长旗袍改短的潮流,为了方便战争期间的行走和劳动,很多女性会把长下摆剪短或折进去,这种出于实用主义的改良形成了当时的流行款式。

所以尽管 时尚 并非是所有人都在消费的普世必需品,但是一个时代的整体流行趋势仍然可以很好地反映当时的 社会 特色与生活方式。

我们总是以为传统审美很脆弱,但我不会担心它会消失,因为中国人的本土情结是十分浓重的,这在 历史 中也得到了印证。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民国风尚是“ 时尚 混乱期”,几千年的服装等级制度在这期间瓦解,人们走向现代化审美的时候也在拥抱西方美学。而回顾民国 时尚 的发展,它在碰撞交融后形成了独立于西方服饰体系之外的时装脉络,在一次又一次通过的自我改造中,适应新的时代潮流,革新着人们的穿衣生活。

从2017年开始,我们的大环境就在宣传民族文化和传统风尚,比如《国家宝藏》等节目中总会强调“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复兴”这样的议题。博物馆的织绣文物修复展、杭州丝绸博物馆新馆的开放,也以完好、现代的方式呈现了服饰的变迁史。这些优秀的展示为大众带来了很好的了解契机,继而引发了当下的复古风、传统服饰热潮。

不过确实,盲目的跟风也造成了一些良莠不齐的展现,尤其一些单纯觉得有利可图的商家,在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就生产出一系列歪曲服装史的产品,这些错误示范的确会影响到缺乏判断力的尝试者。

比如提到是民国 时尚 ,很多人会联想到前凸后翘、雕龙画风的“古风”旗袍。民国时期的旗袍,其实是对传统封建制度的一种反叛,加之对于西方审美和图样的兼收,形成了非常不同于古代服饰的设计,过于强调“传统感”的设计是有违旗袍本意的。

1940年代初期汉代车马人物刺绣双襟旗袍,民国时的汉墓考古成果被体现在时装上,让战争时期的“古风”服饰多了点现代的卡通感,廉子雎收藏

但我不觉得了解传统审美,就一定代表要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照搬。曾经的时装是在畅想未来的,反倒现在的 时尚 却常常陷入模仿过去的泥淖。我们有时会被古人的智慧与创新打动,就是这种单纯的欣赏,不也挺好的吗。

所以比起将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保护”在某个圈子里,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讨论。能引发一些深刻的部分当然再好不过,但比起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引起大家对 时尚 历史 的兴趣就很好。

如今,一批又批的年轻人活跃在网络社交平台,去分享她/他们对复古文化、时代审美的理解与实践。我更希望有更多人喜欢复古潮流。即使起初只是享受它的庇护也不错,兴许你也有“反哺”它的一天。

即使现在“中国风”、“复古风”已经成为了新的热点,但从我一路走来的经历来说。“复古审美”这个当年的亚文化,是让我感到不孤独的小众爱好。

从小我就是个在常人看来有些孤僻的人。我会为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笔下那种光怪陆离的世界和剧情张力所吸引,别的小孩写日记时,我喜欢用图像的形式去记录与表达。

中学时我就开始画画,所有上课走神的时候,都是在画画。教科书的空白处、甚至考卷上,都有我随手涂鸦的插画。我也会花一整天独自研究 历史 审美风格,大概就是因为这样吧,我显得与身边的同龄人格格不入,也因此遭遇过排挤和校园霸凌。

从小喜欢恐怖漫画家伊藤润二,廉子雎绘制的插画“愁容”也有其笔下《富江》的阴郁感

出于对 历史 和图像的好奇心,在对于“服装史”还没有明确概念的时候,我就对 历史 服饰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会把古装剧和 历史 纪录片中的造型画下来,正是这种单纯的喜爱促使了我进入服装专业进行学习。

在大一的服装史课程中我才接触到真正的近代服装史,并被20世纪以来的西方 时尚 文化深深吸引。从咆哮20年代、浮华30年代,绮丽的40年代,还有黄金时代群星璀璨的好莱坞,我痴迷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的大时代的 时尚 资料并开始思考,我们中国人在同一时代是否也有和西方媲美的审美风尚。所有的资料收集也是从此开始的。

但在正式到艺术学院求学之前,没有人能给我相关方面的引领,我的家庭并没有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一路自己摸索的状态感觉很野生。

不过好在大多数时候,父母虽然不懂我在做的事情,却仍然愿意为我创造条件。

为了保存我的藏品,我通常将每一件都平铺存放在专属的盒子里,以使其有支撑,无重力拉扯、无折叠褶皱,还得尽量保持室内的恒温恒湿。随着收藏越来越多,这些衣服越来越大地占据了我日常的生活空间,我很难在维持对衣服的保护和自己的生活质量间取得平衡,父母于是在老家的住处清空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摆放我的古董衣。

有一次,我翻到母亲年轻时偷偷在本子上画的画,原来她一直有未能实现的艺术梦想,但造物弄人,她只能深深埋藏在心底。对此,母亲从来没有说过,但我现在的自我追求可能就是她年轻时候向往的生活。这让我感到拉近了与她之间的距离。

廉子雎自称这是自己唯一一张照片

因为民国 时尚 这一爱好,我还非常幸运地交到了很棒的朋友,其中两位成了我的合伙人。

其中一位是认识20多年的小学同学,她是即将读博士的同声传译者,很有思辨能力和研究兴趣,在她的催促和劝说下我才有动力持续产出长文章。另一位是我的大学同学,对男装制版、剪裁很有研究,我们可以一起对已有的男装藏品进行整理、断代,并结合我们梳理的 历史 资料进行公众号文章创作。

除了做收藏与撰稿,布置中的工作室也将于不久后开放。工作室可以用来放置收藏的衣服,未来也期望它有一些展示、阅览的功能。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家庭和 社会 关系的期待,我自本科毕业起一直从事和民国服饰无关的工作,现在也是靠其他工作的收入在支持工作室运营的。

在有关传统文化的爱好中,廉子雎找到了伙伴,图为1940年代末穿鱼嘴高跟鞋的中国摩登女郎

我没有运营粉丝群,也没有加入同好会,这也和我的“非交互式”人格有关,我比较喜欢 “隐身”状态。前几天,有一个女孩发微博私信追问我到底是男是女,这让人感觉无所适从。我更希望能够就爱好进行输出和交流,而不是将注意力投射到我这一个体上。

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喜欢开放式的社交媒体平台,大家都能从反馈和交流中收获成长。对于复古 时尚 的发扬,我也是有私心的。当越来越多的人因对民国审美的兴趣而加入进来,我可以“躲”在其中,在它的陪伴下对抗孤独。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被切断。只有中国的古文化留存至今。所以,想到中国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第一印象都应该是历史悠久。的确,中国文化从古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传播了。虽然几次面临灭绝的危险,但还是挺过来了。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在这里,我想挑出三部古代文化的伟大作品,来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

《山海经》

《山海经》。本书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海经》有两个分类,一个是《大漠四经》,另一个是《海四经》和《海外四经》。总的来说,《海四经》记载了中国古代腹地的山川宝藏,保存了大量神话素材和珍稀动物,对后世影响很大。可悲的是,《山海经》写的时候,和文字并存。这本书侧重于各种动物和神的。这段文字只是补充说明。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只留下文字记录。但由于内容过于神秘,专家称《山海经》是伪书,内容根本不可信。

山地和海洋动物

《山海经》。中国古代有三部有影响的书,命名为《黄帝内经》。第一个是《经》,第二个是《易经》,第三个是《道德经》,也叫《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理论的早期经典。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它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此外,它还是养生的宝库。最后,它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记载的知识是独立于西医的全新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学者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被众多西方医学学者所推崇。

古代圣贤

《内经》。预言未来的三大古籍是《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变”。都是用“卦”的形式来揭示宇宙万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后来《黄帝内经》和《易经》都丢失了,只剩下《连山》,也就是《归藏》,是周文王吉昌写的,主要分为《易经》和《易经》。就是这么神奇的一本书,秦汉以来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不过《经》既然能写成一本书,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无法解释这是一个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

易经

以上三部书统称为三部古籍。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它们感兴趣,因为它们不实用。这三本珍贵的书虽然不会因为今天的方式而失传,但它们在网络和书籍上尘封已久,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和那些已经输了的人有什么区别?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