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洗剂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艾叶洗剂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11 处方 12 功能主治 13 艾叶洗剂的用法用量 1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艾叶洗剂 1 拼音

ài yè xǐ jì

11 处方

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

12 功能主治

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

13 艾叶洗剂的用法用量

煎水熏洗。

14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古籍中的艾叶洗剂 《证类本草》:[卷第九]艾叶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经血暴下兼带下

汤方地榆当归(切焙)阿胶(炙燥)黄(锉各一两半)艾叶(三分)龙骨(碎二两)上六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三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四妊娠诸疾门]诸血

。时有所下血。腹胁疼痛。阿胶(三钱捣碎炒令黄燥)艾叶(半两微炒)当归(锉二钱微炒)赤石脂龙骨(各半两

《本草乘雅半偈》:[第八帙]艾叶

(别录中品)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浓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水台用以为灼,谓气味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六产后诸疾门]产后恶露不绝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艾叶的别名 7 来源及产地 8 植物形态 9 采制 10 性状 11 化学成分 12 性味 13 功能主治 14 艾叶的用法用量 15 化学成分 16 艾叶的药理作用 17 中药中毒 171 艾叶作为温里药中毒 1711 不良反应机制 1712 临床表现 1713 治疗 172 艾叶作为止血药中毒 1721 不良反应机制 1722 临床表现 1723 治疗 18 艾叶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水分 1852 总灰分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186 含量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864 测定法 187 艾叶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艾叶 18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8712 醋艾炭 187121 鉴别 1872 性味与归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1874 用法与用量 1875 贮藏 188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艾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艾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艾叶 艾叶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ài yè

2 英文参考

folia artemisiae argyi [朗道汉英字典]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rgy Wormwood Leaf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olium Artemisiae Argy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rgy wormwood leaf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艾叶(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艾叶

艾叶为中药名,出自《名医别录》[1]。艾叶为灸用材料[2]。又名冰台[2]。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2]。各地均产,湖北蕲州产者称蕲艾,河北产者称北艾,浙江四明产者称海艾[2]。《诗经·王风》:“彼采艾兮”;注:“艾所以疗疾。”《本草纲目·卷十五》:“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艾叶用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Folium Artemisiae Argy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argy wormwood leaf(《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艾叶的别名

蕲艾、灸草[1]。

大艾叶、杜艾叶、萎蒿。

7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家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Vant的叶。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8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2m。茎直立,被白色细软毛,上部分枝。叶互生,中下部叶片广阔,3~5深裂或羽状深裂,裂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散生白色腺点,疏生毡毛,下面密生白色毡毛。头状花序钟形,长3~4mm,直径2~25mm,几无柄;总苞片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外层披针形;雌花长约1mm;两性花结实,长约2mm,紫褐色。瘦果椭圆形,无毛。花期7~10月。

生于荒地、林缘,有栽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各省区。

9 采制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0 性状

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11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Ⅰ,8桉叶精、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莰烯、樟脑、藏茴香酮、反式苇醇(transcarveol)、Ⅰα松油醇(Ⅰαterpineol)。

12 性味

苦、辛,温,有小毒[1]。入脾、肝、肾经[1]。

13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止痛,止血,安胎[1]。

1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宫冷不孕,胎动不安,腹中冷痛[1]。

2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1]。

3近用治慢性气管炎[1]。煎服:3~6g[1]。

4治疥、癣、湿疹[1]。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1]。

14 艾叶的用法用量

止血炒炭用[1]。干叶捣绒,制成艾卷、艾炷,供灸疗用[1]。

15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内含桉叶素、β丁香烯、松油烯醇、芳樟醇、蒿属醇、樟脑、龙脑等[1]。

16 艾叶的药理作用

艾叶油、β石竹烯及松油烯醇对豚鼠有镇咳及明显的平喘作用,对小鼠有祛痰作用[1]。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1]。此外,艾叶油对豚鼠尚有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1]。

17 中药中毒 171 艾叶作为温里药中毒

艾叶又名冰台、艾蒿、医草、黄草、家艾、甜父、艾莲、草艾、狼尾蒿子、香艾、白艾、大叶艾、野莲头、阿及艾等[3]。本品为菊科艾屑植物艾的干燥叶[3]。主要含挥发油,有34种成分,如α罗勒烯、β罗勒烯、桧烯、α蒎烯、β蒎烯等[3]。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效[3]。

1711 不良反应机制

艾叶煎剂小白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3g/kg(生药);艾叶油小鼠灌胃LD50为247ml/kg,腹腔注射为112ml/kg[4]。本药内服煎剂常用量3~9g[4]。人口服20~30g可引起中毒,100g左右可致死亡[4]。有报道用陈艾6根(约80g)煎服,10min后出现头昏、呼吸急促,相继抽搐死亡[4]。也有服艾叶水500ml,出现昏迷死亡的报告[4]。本药主要损害胃肠道、肝脏及神经系统[4]。

1712 临床表现

口服过量艾叶30min至1h后,可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咽喉干燥、恶心、呕吐、胃肠不适、全身无力、头晕、耳鸡、四肢震颤、全身痉挛、肌肉弛缓,严重者出现谵妄、惊厥,甚至瘫痪现象[4]。也可有肝脏肿大、黄疸、胆红素尿等[4]。孕妇可引起出血或流产[4]。

1713 治疗

艾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1口服中毒者应尽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处理,可给予口服牛乳、蛋清或服用药用炭混悬液等[4]。

2置暗室内静卧休息,避免光、声等 [4]。出现痉挛、惊厥,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镇静、抗惊厥药物[4]。

3出现腹痛、腹泻时,可给予阿托品1mg皮下或肌肉注射[4]。

4保护肝脏,可给予联苯双酯、甘利欣等药物[4]。

5对症、支持治疗[4]。

172 艾叶作为止血药中毒

艾叶又名艾蒿草、家艾叶、灸草等,属温经止血药[5]。为菊科植物艾的叶片。含有挥发油,包括各种生物成分,叶还含有黄酮类成分[5]。主要药理作用有抑菌,止血,镇咳,祛痰,平喘,保肝和胆,抗过敏等[5]。

1721 不良反应机制

其挥发油成分对局部有 作用,可使肢体末梢麻痹,胃肠道急性出血,严重时可引起癫痫伴惊厥,全身吸收后造成肝细胞代谢障碍。[5]

1722 临床表现

中毒后先出现咽部干燥、恶心、呕吐等 症状,继而全身无力、四肢震颤,随后局部乃至全身痉挛,多次发作后导致惊厥、瘫痪、精神症状,还可至肝功能异常、肝大、黄疸,慢性中毒者感觉过敏、神经炎、癫痫等。孕妇可致流产[5]。

1723 治疗

艾叶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患者出现抽搐、惊厥时,先给予镇静药控制,缓解后方可给予洗胃、导泻,静脉补液,口服药用炭或用解毒剂处理[5]。

2对症治疗:腹痛、腹泻明显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出现中毒性肝炎者,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并口服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肝泰乐等[5]。

18 艾叶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艾叶

Aiye

ARTEMISIAE ARGYI FOLIUM

18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183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有稀疏的柔毛和腺点;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苦。

184 鉴别

(1)本品粉末绿褐色。非腺毛有两种:一种为T形毛,顶端细胞长而弯曲,两臂不等长,柄2~4细胞;另一种为单列性非腺毛,3~5细胞,顶端细胞特长而扭髓,常断落。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由4、6细胞相对叠合而成,无柄。草酸钙簇晶,直径3~7μm,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2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艾叶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aC)甲苯一丙酮(10:8: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

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二法)。

1852 总灰分

不得过12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6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18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30)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10℃。理论板数按桉油精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18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桉油精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010mg的溶液,即得。

18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如入正己烷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正己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1,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桉油精(C10H80)不得少于0050%。

187 艾叶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艾叶

除去杂质及梗,筛去灰屑。

187111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8712 醋艾炭

取净艾叶,照炒炭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喷酷,炒干。

每100kg艾叶,用醋15kg。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片,表面黑褐色,有细条状叶柄。具醋香气。

187121 鉴别

(除显微粉末外)同药材。

1872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官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1874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用。

187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18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9

古人口中的冰台指的是艾草。

冰台是艾草的别称。每逢端午的前一天傍晚,人们就拿起镰刀走到沟边去割艾草,回到家里把艾草插到窗棂或者屋檐,用来驱灾避难。老祖宗们说在日出之前吃艾叶蛋能够避免多种疾病,因此即使处于农忙时节,大伙也要认认真真的吃完鸡蛋再去天里割麦子。

艾草的寓意:

艾草的花语是和平,寓意是不要在将痛苦加在自己的身上。自古以来,人们都将艾草视为一种吉祥的草本植物,经常在清明节的祭祀活动中使用。在民间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每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人们就会将艾草插在家中的房门以及屋梁之上。

还会将艾草和菖蒲点燃,熏遍整个屋子。也有人将艾草和菖蒲混在一起,将其编织成小人的形状,作为装饰品随身携带,认为它可以招来健康和福气,还有驱邪的作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