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的历史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清华简的历史价值,第1张

清华简经过精心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这批“清华简”共为2388枚;在清华简发现的一些内容珍秘,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其中,整理出来的第一篇简书为《保训》。

《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中第2支简上半残失,还没有找到,不过篇文大体已经齐全了。这些简有一个特点,是简的长度只有285厘米,字体也有点特别,所以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篇文章记载了周文王临终对其子武王的遗言,里面讲到尧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传说,过去没人知道。文王想用这些史事给太子灌输一个思想观念——“中”。中指什么意思,未有定论! 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介绍,耆国在商朝时是一个离商都朝歌不远的小国。在宋朝前,人们一直认为是周文王时代伐耆,宋朝之后对这个问题出现争论,有了武王伐耆之说。一直以来这两种说法谁都没有获得充分证据。

经释读“清华简”上一篇周武王时的乐诗,为“武王伐耆说”找到了证据。简上记载了周武王8年,征伐耆国得胜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典礼,有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甲、作册逸、师尚父等人,典礼中饮酒赋诗,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李学勤表示,这些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特别是秦代以后,乐诗已经全部亡佚,这一发现更显重要。 9篇古籍“隐藏”在100多枚战国竹简中,许多内容系首次为今人所知。《尹诰》真本出土,意味着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真正的古文《尚书》首次重见天日。

《尚书》位于六经之首,是夏商周三代各种重要历史文献的汇编,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清华简”中已发现多篇《尚书》,这次发现的《金縢》等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书》佚篇。

除《尚书》外,“清华简”中还包含有类似《竹书纪年》的编年体史书,所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记载了很多《左传》、《春秋》、《史记》等未有的史事。有学者指出,清华简中的古文原本《尚书》与编年体史书等重要典籍的发现整理,将有可能重写中国上古史。 “季连初降於騩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率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聘,从及之盘,爰生郢伯、远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穴酓迟徙於京宗,爰得妣疠,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行,渭自胁出,妣疠宾于天,巫烖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至酓狂亦居京宗。”

嵩京,洛阳的别称。因嵩山在其东南,故称。《魏书·李平传》:“嵩京创构,洛邑俶营,虽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宗京就是嵩京,盘庚曾定都于西毫也就是今天的偃师,所以盘庚就是在嵩京附近的。季连的后代迁徙到嵩京洛阳娶了西毫盘庚之女。今天洛阳伊川县仍然有座著名的“荆山”是个旅游胜地,伊川有条叫伊川河的河流,伊川河逆水而上就是盘庚定都的偃师了。这正符合了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这句话反映的地理位置关系啊。季连族在熊狂时还没有迁徙到丹阳,到熊狂的儿子熊绎才被封到丹阳。所以楚原本是从郑州迁洛阳再迁丹阳的。 2013年1月5日,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其中《傅说之命》三篇与东晋时期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完全不同,由此证明东晋文人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伪造。

本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有八篇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及《赤鹄之集汤之屋》。这是自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以来,清华简所出的第三批研究成果。

大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后产生的,笔画圆润、整齐,以秦文字为基础。大篆是先秦古文字,六国文字都属于大篆范围。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的材料,其文字风格属于楚地风格,无论从字形还是从时代看,都很显然是大篆范围。

两本都适合现代人看。如果文言文水平好或者想通过古籍来学习文言文,建议看原版,如果文言文水平不够,建议看译文版。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资治通鉴》具有强烈的正统立场,在分裂时代,如三国,魏有纪,蜀、吴无”纪“;南北朝时代,南朝有”纪,北朝无“纪”;五代有“纪”,而十国无“纪”。司马光是为了巩固当时的封建政权,才编写《资治通鉴》,这就决定了此书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史。因此,在编纂《资治通鉴》时,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发展。他把历史的君主根据他们的才能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深邃意蕴的叙事和生动鲜活的人物的描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史记》形成一种雄深雅健的独特风格。《史记》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并富有传奇色彩。

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及项羽的火烧咸阳等事件,从西汉开始,人们所能够简单的先秦史书就比较少了,主要的有《春秋》或者《春秋左传》、《国语》、《逸周书》、《尚书》、《战国策》(还未汇编)等。司马迁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之上写下了“通古今之变”的《史记》。西晋时期,人们又在河南汲郡的战国魏襄王墓葬中发现了魏国史官写下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改书记载了从黄帝到魏襄王二十年(前296)的事件。

《史记》

此后人们研究先秦历史也就基本基于这些史料了。由于史料较少,先秦的许多历史迷雾重重,难以辨别。从20世纪早期发现了甲骨文后,考古成为了人们了解先秦历史的新窗口。在20世纪,人们通过殷墟遗址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战国时代的竹简,汉朝的帛书等考古资料来重新考证先秦历史。然而在整个20世纪,考古学家虽然发现了许多出土于战国时代的文献,如《孙膑兵法》、《道德经》、《尚书》、《归藏易》等,但是却没有发现一本真正从系统的史书。

甲骨文

终于在21世纪,人们在战国竹简发现上有了新的突破。2008年,清华大学收藏到了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这批竹简共有2500多枚,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以历史资料为主,如包括《尚书》、《逸周书》的许多篇章,楚国的历史文献《楚居》等,其中还发现了一部战国时代的史书,这部史书在古代从未被记载,被专家们定名为了《系年》。

清华简

《系年》的内容共分为二十三章,记载时间从周武王到楚桓王时代其中属于西周时期的有4章。《系年》记载的许多内容不见于《史记》《春秋》《国语》等史料,甚至和《史记》的内容有出入的地方,倒是和《竹书纪年》的记载有一些比较吻合的地方。

例如在对西周后期,“国人暴动”后的“共和”十四年的记载上,《史记》记载的是召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而《竹书纪年》则记载为共伯和干政十四年,“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系年》则记载为“龙(共)伯和立”,这句话证明了《史记》的错误和《竹书纪年》正确。

关于周幽王被杀一事,《史记·周本纪》记载为申国联合犬戎一起进攻周幽王,最后杀周幽王,“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系年》则记载为周幽王主动攻击申国以驱逐太子,而缯国趁机联合犬戎进攻幽王,导致西周灭亡,并没有说申国联合犬戎。这也能够解释在西周灭亡后,郑、申、晋、鲁等国可以一起护送平王东迁。如果申国联合犬戎进攻幽王,那么申国就和郑国等是敌人了。

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清华简·系年》

烽火戏诸侯

《竹书纪年》记载了幽王被杀后“二王并立”的现象,除了申、郑、晋、鲁等立太子为为平王之外,虢公翰在携拥立王子余臣为王,“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二王并立”的局面直到“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左传》中对此事也有提到“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 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这件事情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了,但是《史记》并未记载。而在《系年》中也出现了“二王并立”的记载: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清华简·系年》

此外,《系年》还记载了周公东征具体过程、秦人的来源等史记缺乏的资料。因此,《系年》的史料价值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弥补先秦历史的缺漏,甚至还可以改写历史。

《算表》为我国最早实用算具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介绍,《算表》由21支竹简组成,其中17支保存完整,另有4支入藏时已有些残缺,不过根据分析研究,可以对残缺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全。

李学勤说,经过研究发现,该《算表》不仅可以将复杂的乘法转变为简单的加法,还可用于除法运算和开方运算。利用这套《算表》,不仅能够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计算包含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计算功能超过了以往我国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

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介绍,经对同批竹简的碳14测定及自身的文字特征判断,确定《算表》当撰成于战国中期偏晚时,是目前所见到的我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实用算具。

“《算表》形成于公元前305年左右,比此前发现形成于公元前200多年的里耶秦简九九表还要早。”负责《算表》整理工作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告诉记者。

价值:郭书春认为,该《算表》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是目前所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比目前能够见到的古代十进制乘法表年代都早,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先进的,是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

《算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数学的一个高潮,而且是第一个高潮提供了佐证,使国内外否定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虚无主义态度不攻自破。

“八卦图”系楚国卜筮工具

第四辑中还包括一篇题为《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的卜筮方法。

据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清华时就发现,该竹简全篇大部仍维持原来成卷的状态。记者了解到,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正因为如此,《筮法》的成卷状态非常难得,更为难得的是,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筮法》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卜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中的实际卜筮记录一致。

三篇文献中另一篇题作《别卦》,形制较小,本来是有8支,但是有一支缺失。该组竹简没有序号排列,也无背部的印痕可作参考,只能根据内容进行排序。

价值: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教授认为,《筮法》中有将八卦分置八方的挂位图,在迄今所见《易》图中是最早的。其中八经卦的卦名类同于《归藏》。这为先秦三《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别卦》文献记载了六十四卦卦名,对于《周易》卦象、卦名、卦序以及经卦的衍生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简的来历如下:

2006年底,一批战国竹简在香港兜售。文物商为证真假,还特地提供了8支样简。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教授见到了这几支样简,认为它们不像假的,便牢牢记在心中。

2年后的一场饭局上,李学勤教授谈起了这批竹简,引起了清华大学领导的重视。饭后,校领导立刻安排李学勤教授和其他专家赴香港查证这批竹简的真伪,同时联系有实力的清华校友挽救国宝。

在确定这批战国竹简为真后,清华校友赵伟国果断出手购得这批竹简,并将它们捐献给母校清华大学。这便是“清华简”的来历。战国竹简被清华大学收藏后,校方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对竹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清理保护。

由于这批战国简没有受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所以史料价值特别高,可以佐证很多《史记》以及其他先秦文献中的错误。同时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以及发展脉络也有很大的帮助。

其它:

这批竹简虽然产自战国,但写竹简的人,距离传说中的上古时期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他们也是道听途说,所记载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所以蚩尤与黄帝是竞争对手的关系,二人不可能存在血缘方面的联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