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草药书籍有哪些?
推荐你看《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如果还想了解药材有关的知识,可以看看《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
中药: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拼音名ChénCānɡ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sativa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主治脾虚胃弱,精神不振,烦渴久泄。用法用量03~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陈仓米出处出自《食性本草》。1陶弘景:陈廪米,此今久入仓陈亦者,汤中多用之,人以作醋酒,胜于新粳米。2《本草衍义》:陈廪米,今《经》与诸家注说皆不言是粳米,为复是粟米,然粳、粟二米,陈者性皆冷,频食之,令人自利,与《经》所说稍戾,煎煮亦无膏腻,入药者,今多用新粟米。拼音名ChénShēnɡMǐ英文名storericeforalongtime,oldrice别名陈禀米、陈米、火米、老米、红粟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经加工储存年久的粳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yzasativaL原形态稻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性味甘;淡;平归经胃;大肠;脾经功能主治调中和胃;渗湿止泻;除烦。主脾胃虚弱;食少;泄泻反胃;噤口痢;烦渴用法用量内服:适
详见百科词条:陈仓米 [ 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3:47 共151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萆薢
萆薢:药材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根茎。(《中华本草》)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萆薢,平。主腰背痛,强骨节,风寒湿周痹,恶疮不瘳,热气。”
2《名医别录》:“萆薢甘,无毒。主伤中恚怒。阴痿失溺,关节老血,老人五缓。”
3《药性论》:“萆薢治冷风顽痹,腰脚不遂,手足惊掣,主男子臂腰痛久冷,是肾间有膀胱宿水。”
4《日华子本草》:“萆薢治瘫缓软风,头旋痫疾,补水藏,坚筋骨,益精明目,中风失音。”
5《滇南本草》:“萆薢性微温,味微酸。”入肝、脾、膀胱经。”治风寒,温经络,腰膝疼,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6《本草纲目》:“萆薢治白浊,茎中痛,痔瘙坏疮。”
7《药笼小品》:“萆薢甘苦,入胃肝。祛风湿,治风寒湿痹,茎痛遗浊。肾虚无湿者禁。
8《玉楸药解》:“萆薢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泻水去湿,壮骨舒筋。萆薢疏泻水道,驱经络关节之湿,治手足痿痹瘫痪、小便白浊频数诸证。并医恶疮痔瘘。”
9《本草通玄》:“萆薢,胃与肝药也。搜风去湿,补肾强筋,主白浊茎中痛,阴痿失溺,恶疮。”
10《药品化义》:“萆薢,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又治疮痒恶厉,湿郁肌腠。”
11《中华本草》:“萆薢苦;平。归肝;胃;膀胱经。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12《中药大辞典》:“萆薢苦,平。入肝、胃、膀胱经。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山萆薢根茎主含薯蓣皂甙,尚含纤细薯蓣甙、薯蓣皂素毒甙A(以上皂甙的甙元都是薯蓣皂甙元),山萆薢皂甙、约诺皂甙、托克皂甙元-1-葡萄糖甙等皂甙。纤细薯蓣根茎含纤细薯蓣甙和薯蓣皂甙。叉蕊薯蓣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少量雅姆皂甙元。
2药理:山萆薢根茎中所含之薯蓣皂甙或薯蓣皂素毒甙有杀昆虫作用。薯蓣皂甙、克拉塞林甙还有抗真菌作用。绵萆薢总皂甙可降低血清胆固醇。苏联产同属植物高加索薯蓣对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有治疗作用。其皂甙有拟胆碱样作用,能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运动,并能升高血糖,对抗小鼠的化学性惊厥,以及提高大鼠胃肠等各种组织的通透性。
白萆薢
白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的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萆薢辛、微苦,平。祛风除湿,清热利尿。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肠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
2《中药大辞典》:“白萆薢涩微苦,平。祛风湿,利尿。治风湿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浊。”
3《中华本草》:“白萆薢辛;微苦;平祛风湿;利小便。主风湿痹前;麻木;小便淋浊;湿热带下。”
粉萆薢
粉萆薢:药材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 《中国药典》)
典籍摘要
《中国药典》:粉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红萆薢
红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的干燥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甘、微苦,平。祛风除湿,调经,利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慢性胃炎,月经不调。”
2《四川中药志》:“红萆薢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3《云南中草药选》:“红萆薢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4《中华本草》:“红萆薢红萆薢苦;甘;平祛风除湿;利水通淋;解疮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浊;疮疖肿毒。”
绵萆薢
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或福州薯蓣的根茎。( 《中国药典》)
一、典籍摘要
1《中国药典》:“绵萆薢苦,平。归肾、胃经。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2《中华本草》:“绵萆薢苦;辛;平。祛风湿;利湿浊;消肿毒。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小便混浊;淋沥;白带。”
3《中药大辞典》:“绵萆薢性平、味苦。利湿去浊,祛风通痹。”
二、现代研究
成分:含薯蓣皂甙、纤细薯蓣皂甙,另含有原薯蓣皂甙、原纤细薯蓣皂甙及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
刺萆薢
刺萆薢:药材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的根茎(《中华本草》)
典籍摘要
1《中药大辞典》:“刺萆薢涩微苦,平。祛风利湿,解疮毒。治风湿筋骨疼痛,淋浊,梅毒,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2《中华本草》:“刺萆薢辛;苦;平祛风湿;利小便;解疮毒。主风湿痹痛;小便淋浊;疮疹瘙痒;臁疮。”
3《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萆薢苦,平。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小便浑浊,臁疮,皮肤过敏,湿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晶兰拼音名ShuǐJīnɡ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浙江]来源鹿蹄草科水晶兰属植物水晶兰Monotropauniflor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补虚止咳。用于肺虚咳嗽。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水晶兰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ShuǐJīnɡLán别名梦兰花、水兰草、银锁匙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水晶兰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toropauniflora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多为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腐生。茎单一,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cm,宽445mm,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cm,直径1116cm;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cm,上部最宽557mm,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被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花盘10齿裂;子房5室,花柱长23mm,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葫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cm。花期89月,果期911月。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分布于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江西、台湾、湖北、西藏等地。资源分布:生于海拔800-3850m的山地林下。化学成份含山奈酚(kaemp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单葡萄糖和双葡萄糖甙[1],甾醇类,主要有甾醇(sitosterol),脂肪酸类,主要为1618个碳的脂肪酸及少量的亚麻酸(linolenicacid)[2]。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补肺止咳。
详见百科词条:水晶兰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50:15 共83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全国中草药汇编》:针砂拼音名ZhēnShā别名铁粉来源磨砺针时所得的细铁粉。生境分布全国各地针厂。化学成份含铁98%以上。炮制以火煅醋淬,研细入药。性味辛、酸,咸,平。功能主治除湿消积,散瘿消肿。主治黄疸水肿,瘿瘤结气及臌胀等症。用法用量2~3钱,作煎剂或丸剂。注意脾胃无湿热积滞者忌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针砂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本草》云,凡言铁疗病,不入丸、散,皆煮浆用之。今针砂、铁精俱堪染皂,并入丸、散。针砂,堪染白为皂,飞为粉,功用如铁粉,炼铁粉中亦别须之。针是其真钢砂,堪用,人多以杂和之,谬也。拼音名ZhēnShā英文名needlespowderproducebymillsteelneedles别名钢砂、铁砂、铁针砂来源药材基源:为制钢针时磨下的细屑。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现多从各制针厂中收集。生境分布主产上海、福建漳州、江苏镇江;其他省区亦产。性状性状鉴别本品为细粉状,黑色、灰黑色或钢灰色。不透明;具金属光泽。用手捻之具砂质感,不染手。体重,质坚。气微,味弱。以体重、质细、色黑者为佳。品质标志《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本品含铁(Fe)不得少于960%。化学成份主要成分为铁,含碳量应在004%02%范围内,可含氧化铁等杂质,常含碳、磷、硅、硫等元素。鉴别(1)本品能被磁石吸起成长条状。(2)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盐酸5ml,振摇,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1ml,滴加亚铁氰化钾试液78滴,发生深蓝色沉淀;再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发生棕褐色沉淀。(检查铁盐)炮制针砂粉:将针砂置炭火上煅红醋淬,反复六、七次,捣研成粉用。性味酸辛;咸;寒;平;无毒归经脾;肝;大肠经功能主治镇心平肝;健脾消积;补血;利湿;消肿。主惊悸癫狂;血虚黄肿;泄泻下痢;尿少水肿;风湿痹痛;项下气瘿用法用量
详见百科词条:针砂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1:13:21 共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21 18:12: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