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破石 21 拼音名 22 穿破石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穿破石的用法用量 27 注意 28 摘录 3 《中华本草》:穿破石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穿破石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化学成份 39 穿破石的药理作用 310 炮制 311 性味 312 功能主治 313 穿破石的用法用量 314 注意 315 附方 316 各家论述 317 穿破石的临床应用 3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穿破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穿破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穿破石 1 拼音
chuān pò shí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破石21 拼音名
Chuān Pò Shí
22 穿破石的别名葨芝、金蝉退壳、黄龙退壳、牵牛入石、金腰带、黄蛇根、山荔枝、千重皮
23 来源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 cochin 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m,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同属植物柘树(刺桑)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功效与前种大致相同。
24 性味微苦,平。
25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26 穿破石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根皮捣烂敷患处。
27 注意孕妇忌服。
2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穿破石31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32 拼音名Chuān Pò Shí
33 穿破石的别名柘根、川破石、地棉根、拉牛入石、柘藤根、黄蛇、山黄箕、铁篱根、黄龙脱皮、刺楮、山黄芪、野黄芪、九层皮、千层皮
34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棘或柘树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构棘Maclura 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u·) Kudo et Masam.」。
2.柘树 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出根部,除去泥土、须根,晒干;或洗净,趁鲜切片,晒干。亦可鲜用。
35 原形态1直立或攀援状;根皮橙**;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长510(20)mm。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cm,宽128cm,先端钝或渐尖,或有微凹缺,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球状花序单个或成对腋生,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直径约6mm,雄花具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直径约18cm,雌花具花被片4,先端厚有绒毛。聚花果球形,肉质,熟时橙红色,直径35cm,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和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mm。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约25cm,橘红色或橙**,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3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或山谷、林缘等处。
2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
资源分布:1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陜西、甘肃等地。
37 性状性状鉴别 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且1 525cm;或已切成圆形厚片。外皮**或橙红色,具显著的纵皱纹及少数须根痕。栓皮薄而易脱落。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灰**,具韧性纤维,木部占绝大部分。**,柴性,导管孔明显,有的中央部位有小髓。气微,味淡。
38 化学成份根含柘树异黄酮(cudraisoflavone)A,3′-O甲基香豌豆甙元(3’-Omethylorobol),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亚油酸甲酯(methyl linole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 l]。
39 药理作用柘木根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结核菌作用。试管中,采用改良苏通半流体琼脂培养基,接种强毒人型结核菌(H37RV),其最低抑菌浓度为63125μg/ml。体内抗菌试验表明,给感染结核菌小鼠第2日开始给予柘木注射液15g/只,每日1次,至对照组半数动物死亡时停药,可显著延长感染小鼠的半数存活时间[ 1, 2」
310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311 性味味淡;微苦;性凉
312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疽;腮腺炎;肺结核;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淋浊;蛊胀;闭经;劳伤咳血;疗疮痈肿
313 穿破石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鲜者可用至1209;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314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用。
315 附方①治肺痨,风湿: 穿破石、铁包金、甘草。同煎服。(《广东中药》)②治体虚白带:柘树根一两。水煎服。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挫伤:葨芝根和糯米捣敷。(《浙江中药资源名录》)④治耳久聋鸣,或有汁出,皆由肾虚, 致多年不瘥: 故铁三十斤(烧令赤,以水五斗,渍铁三宿,澄清),菖蒲七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 柘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上药,合成一石五斗,用米二石,并曲三斗,酿如常法,侯酒熟即开,用磁石三斤,捣罗为末,纳酒中,渍三宿。日夜恒饮之,取醉为度,候听闻人语乃止。(《圣惠方》铁浆酒)⑤治小儿心热,重舌,鹅口:柘根(锉)五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细细敷之,数数为之。(《千金方》)
316 各家论述1 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疮疡疥癣。
2《生草药性备要》: 治酒顶,消蛊胀;浸酒祛风。
3《本草求原》:壮筋骨,活血,理跌打。
4《岭南采药录》:祛风湿,十蒸九晒;治跌打,酒煎服;肩疮和蜜捣敷。
5《南宁市药物志》:破血通经,治淋浊,去远年瘀积、结石。
6《闽东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治腰痛、关节痛,虚劳黄肿,脾虚泄泻。
7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凉血散瘀。治经闭。
8《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清热活血,止咳祛痰。治劳伤咳血。
9《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止痛。治流行性腮腺炎,疖肿。
10《福建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湿热痹,疔疮痈肿。
317 穿破石的临床应用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穿破石2斤,五指毛挑(Ficus simplicissima)半斤,葫芦茶3两,加水浸过药面煮2次,药液合并浓缩至1500ml,加白糖300g及防腐剂,静置过滤。每次45ml,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及较重的慢性肝炎日服二次,轻症慢性肝炎日服一次,均以30天为一疗程。经治72例,临床治愈35例(急性黄疸型17例,慢性肝炎18例);好转25例(急性黄疸型6例、慢性肝炎19例);无效12例(慢性肝炎)。
318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穿破石的方剂 消石片
项规定(附录ID)。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止痛排石。用于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属热
驳骨水天南星30g过江龙60g泽兰30g大皂角30g穿破石60g草乌30g石菖蒲20g丢了棒50g川乌3
抗痨丸处方:矮地茶500g百部200g桑白皮100g穿破石200g五指毛桃200g白及200g制法:以上
中华跌打丸768g、过岗龙768g、山香768g、穿破石768g、毛两面针768g、鸡血藤768
息喘丸陈皮(蒸)113g五指毛桃675g白前169g穿破石450g桑白皮225g枇杷叶450g白花鬼灯笼
更多用到中药穿破石的方剂用到中药穿破石的中成药 消石片
项规定(附录ID)。功能与主治:清热通淋,止痛排石。用于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属热
驳骨水天南星30g过江龙60g泽兰30g大皂角30g穿破石60g草乌30g石菖蒲20g丢了棒50g川乌3
抗痨丸处方:矮地茶500g百部200g桑白皮100g穿破石200g五指毛桃200g白及200g制法:以上
中华跌打丸768g、过岗龙768g、山香768g、穿破石768g、毛两面针768g、鸡血藤768
息喘丸陈皮(蒸)113g五指毛桃675g白前169g穿破石450g桑白皮225g枇杷叶450g白花鬼灯笼
更多用到中药穿破石的中成药古籍中的穿破石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疮癣门]护龙散
治肾漏阴囊先肿后穿破。出黄水。疮如鱼口。能致害命。文蛤(以锻石炒**去灰出火毒)研极细末。掺五七次
《仁术便览》:[卷四下疳疮]真黄散治小儿走马牙疳,甚至穿破腮口。鸡内金不见水针刺,香油灯上烧存性,研细,入黄柏、枯矾、麝香一字,先米泔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瘰核瘰,不分新久,未穿破者。南星(二两)银朱血竭消石潮脑(各三钱)轻粉乳香(各二钱)猫头骨(一具)上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一七十二证方论]三·滑翳内障小有似水银珠子旋针拨虽然随手落拟抽针出却归源缩针穿破青涎散五月金乌照远天补肝汤人参茯苓黑参黄芩(各一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腰部证治(计三证)]筋脉1、轩辕黄帝祝由十三科叙
太古先贤,治传医家十三科,内省祝由科,乃轩辕氏秘制符章,以治男女大小诸般疾病。凡医药针灸所不及者,以此佐治,无不投之立效,并能驱邪缚魅。有疾病者,对天祝告其由,故名曰祝由科。医术流传世多习见,惟此科罕见罕闻。不知道者或目为妖妄之说,异端之教。岂知上古圣人之一派遗流也哉。宋滈熙戊申冬上月,节度使离奇威命修理黄河,堰上掘出一石碑,上勒符章,莫之能辨,宣谕民间招能识之者,以辨其故因。有关内云外道人张一搓独识此符。辨之曰,此轩辕氏之制作也。其应言曰,蕴离公遂得其传。凡疗人疾病,其应如神,治之即愈。至明景太中临清徐景辉得受而行之,奇验如神,百发百中,广行济世。又辑神验诸符於内,诚善道也。若有利己私心,则毫无灵验矣。
2、轩辕黄帝祝由十三科序
昔神农尝百草以治病,岐伯因病以制方,黄帝深原五行,详察五脏内因外因之感,人邪己邪之触,虑病者一时不得其药医者,又未能详乎脉理,以致病因药深。又或贫不能参苓,更虑学道者不能广宿药品以救沉疴因仰观天文,俯究人理,告於羲农,立为此法。尚字为将,食字为兵,各字为先锋,施之百病,无秘应乎立愈。此咒治百病之所由起也。故曰祝由科。後之学者,承奉行持济世,乃体大圣好生之誓,悯众生病患之苦,不须财帛,广济博施,诚大道之梯航,仙籙之捷路云耳。
3、祝由科天医十三科目录
一曰大方脉科,主治伤寒痰喘,及一切内症。
二曰诸风科,主治麻木痈痪,及一切中风。
三曰胎产科,主治胎前产後诸病,及一切妇科异症。
四曰眼目科,主治青盲白翳,及流行眼疾。
五曰小儿科,主治惊风潮热,及一切幼科杂症。
六曰口齿科,主治牙痛鱼鲠,及一切喉症。
七曰痘疹科,癰疽疔毒,及淋浊科。
八曰伤折科,主治压伤骨断,及跌打损伤。
九曰耳鼻科,主治耳聋鼻衄及一切耳鼻病。
十曰疮肿科,主治癞疥顽癣,及无名肿毒。
十一曰金簇科,主治箭伤枪伤,及刀斧铁器伤。
十二曰书禁科,主治镇邪驱鬼,及辟毒截疮。
十三曰砭针科,主治疯癫,及筋骨疼痛。
4、《移精变气篇》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歧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行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树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5、《黄帝内经灵枢贼风》
“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6、《千金翼方》
孙思邈《千金翼方》卷二九〈禁经上〉说:「医方千卷,未尽其性,故有汤药焉、有针灸焉、有禁咒焉、有符印焉、有导引焉」。孔子谓:「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巫医」。
(在这有一个东东,就大家注意,就是移精化气。中药在人体中的作用,也同样是移精化气。最突出的是霍香正气水,服下后,立解暑晕,此药在人的上焦移精化气的速度,极快,不次于任何西药。)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马鞭 21 拼音名 22 铁马鞭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铁马鞭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铁马鞭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铁马鞭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性状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铁马鞭的用法用量 313 附方 314 各家论述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铁马鞭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铁马鞭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铁马鞭 1 拼音
tiě mǎ biā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马鞭21 拼音名
Tiě Mǎ Biān
22 铁马鞭的别名野花生
23 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铁马鞭Lespedeza pilosa (Thunb)Sieb et Zucc,以根及全株入药。夏秋采,晒干。
24 性味
苦、辛,平。
25 功能主治清热散结,活血止痛,行水消肿。用于颈淋巴结结核,冷脓肿,虚热不退,水肿,腰腿筋骨痛;外用治乳腺炎。
26 铁马鞭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叶适量,加酒捣烂敷患处。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铁马鞭31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32 拼音名Tiě Mǎ Biān
33 英文名Herb of Pilose Bushclover
34 铁马鞭的别名落花生、三叶藤、野花生、金钱藤、野花草、假山豆、夜牵牛、土黄芪。
35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铁马鞭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spedeza pilosa(Thunb)Siebet Zucc[Hedysarum pilosum Thunb;De odium pilosum(Thunb)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36 原形态铁马鞭 半灌木,高6080cm。茎枝均细长,常平卧地面,全株密被长粗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052cm;叶片广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12cm,宽0812cm,先端圆或截形,有短尖,常内凹,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均密被淡**长粗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短,每花序着生35朵花;小苞片披针形,具淡**长粗毛;花萼深5裂,裂片披针形,外被长毛;蝶形花冠,黄白色,旗瓣倒卵形,基部带紫纹,先端微凹,翼瓣、龙骨瓣基均具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毛。荚果卵圆形,扁平,径约3mm,先端具细尖,表面有白色长毛。种子肾圆形,光滑无毛。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3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疏林下或林缘草丛中、郊野旷地和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地。
38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细长,分枝少,被棕**长粗毛。三出复叶,总叶柄长052cm,完整小叶片广椭圆形至圆卵形,长820mm,宽515mm,叶端圆或截形,微凹,具短尖,叶基近圆形,全缘。总状花序腋生,总花轴及小花轴极短,蝶形花冠黄白色,旗瓣有紫斑。荚果长圆状卵形,先端有长喙,径约3mm,表面密被白色粗毛。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密布非腺毛,长208325μm,直径816μm,壁疣细小,顶端细胞细长,基部13短细胞,末端明显膨大;下表皮具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叶脉处细胞中草酸钙方晶较多,排列整齐。
39 性味苦;辛;性平
310 归经脾;心经
311 功能主治益气安神;活血止痛;利尿消肿;解毒散。主虚发热;失眠;痧症腹痛;风湿痹痛;水肿;瘰疬;痈疽肿毒
312 铁马鞭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313 附方①治体虚长热不退(俗称脱力伤寒):铁马鞭一两,寒扭根、金腰带(豆科山蚂蝗)、仙鹤草、天青地白草(菊科)各五至六钱。水煎,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腋痈疽:鲜铁马鞭二两,鸡蛋三个。煎水服。③治水肿:铁马鞭全草或根、山查根、白茅根各三至七钱,猪肉半斤。蒸服,连服三次。④治痧症或腹胀肚痛:铁马鞭根或全草五钱至一两。煎水服。⑤治指疔:铁马鞭用酒浸后,把酒倒掉,捣烂敷患处。(②⑤方均出江西《草药手册》)
314 各家论述《植物名实图考》:散血。
315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铁马鞭的方剂 二马散
拼音:èrmǎsǎn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
蠲脊散蹄金、紫背草、狗骨根、地前根、山苏木、白马骨、铁马鞭、臭木待根。功能主治:过脊马(疒其)。用法用量
两面龟散,加水圹根、吉面消;骨里痛,加紫金藤、马蹄金、铁马鞭。摘录:《准绳·疡医》卷五《准绳·
九金六马散拼音:jiǔjīnliùmǎsǎn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
退创散医》卷五:方名:退创散组成:地马梢根、白马骨、铁马鞭、头形花根、鸡屎子、诈死子、马蹄金、山茄根、狗
更多用到中药铁马鞭的方剂用到中药铁马鞭的中成药 克泻敏丸
nWan标准编号WS3B359198本品为铁扫帚经加工制成的浓缩水丸。制法取铁扫帚6300g
痢炎宁片:WS3B043890处方:马齿苋120g铁苋菜60g苦参60g陈皮48g肉桂12g白头翁1
铁箍散致溃烂难收。《理瀹》:方名:铁箍散别名:金箍散、铁井阑组成:苍耳草灰、芙蓉叶、赤小豆末。主治:痈毒
艾肠泥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二十九味羌活散拼音:èrshíjiǔwèiqiānghuósǎn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ErshijiuweiQia
更多用到中药铁马鞭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铁马鞭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流注
痈疽肿疡,乳痈、胁痈、便毒,头风、风核等发者。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
《济世神验良方》:外科附录用火烘芥,待痒抓破搽油。治囊痒痛(一名绣球风)铁马鞭草入罐内,煨汤熏洗,又方鸡毛水洗,白果擦之。又
《跌损妙方》:脊背门第四、朴硝、荔枝核;小便不通加车前、木通、川楝子、铁马鞭。骑当穴伤当归白芍乳香没药元胡黄升麻熟附小茴茯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三]又麻药方四两)节草(二两)剪草(二两)白透骨草(二两)铁马鞭(一两)又洗手膀方(用好醋不拘多少,熬浓汁,每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诸肿《中医大辞典》·水苏水苏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鸡苏、香苏、望江青、天芝麻。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japonicaMiq的全草。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及华东地区。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胃、肺经。功能主治疏风下气,止血消炎。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痿,头风目眩,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血淋。煎服:9~15g。2治带状疱疹,鲜根捣敷。《辞典》·水苏出处《本经》拼音名Shuǐ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物志》),水鸡苏(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方形,通常不分枝,四棱粗糙。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皱缩,脉具刺毛。花数层轮生,多数集成轮伞花序,顶端密集成头状;萼钟形,5齿裂,裂片先端锐尖刺;花冠淡紫红色,简状唇形,上唇圆形,全缘,下唇向下平展,3裂,具红点;雄蕊4,2强;花柱着生子房底,顶端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黑色,光滑。花期夏季。本植物的根茎(水苏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水沟边等潮湿地。我国南方各地均有野生。性味辛,微温。①《本经》:"味辛,微温。"②《别录》:"无毒。"③江西《草药手册》:"酸涩,微温,有小毒。"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②《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
详见百科词条:水苏 [ 最后修订于2015/12/5 14:40:33 共13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梁财信跌打酒是梁财信发明的。梁财信跌打酒是梁财信发明的,早年随跌打名医潘日舒学艺,为人勤恳、好学,得潘厚爱,尽传以跌打秘诀,临终时遗嘱将所有医书古籍,秘传笔记尽给于梁,梁得其真传后,于42岁时,在澜石墟设馆挂牌行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45 用药禁忌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主治 5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用药禁忌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用药禁忌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 71 方名 72 跌打丸的别名 73 组成 74 功效 75 主治 76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77 制备方法 78 用药禁忌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91 品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性状 95 鉴别 96 检查 97 含量测定 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74 测定法 98 功能与主治 99 用法与用量 910 注意 911 规格 912 贮藏 913 版本 10 跌打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102 剂型 103 跌打丸的主要成份 104 跌打丸的功能主治 10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106 跌打丸的禁忌 107 跌打丸的不良反应 108 注意事项 109 跌打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010 备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跌打丸 跌打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diē dǎ wán
2 英文参考Dieda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跌打丸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关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1]。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注意孕妇禁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4 《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本方由《圣济总录纂要》接骨紫金丹加减而来[3]
41 方名
跌打丸
42 组成当归、川芎、䗪虫、血竭各30g,没药(醋炙)、乳香(醋炙)、麻黄、自然铜(醋煅)、马钱子(砂烫去毛)各60g,麝香12g[3]。
香附(醋炙)14两,生蒲黄8两,白及8两,赤芍8两,陈皮8两,五灵脂6两,三七2两,木香2两,大黄14两,玄胡(醋炙)8两,续断8两,乌药8两,三棱(醋炙)8两,莪术(醋炙)8两,红花8两,川芎8两,郁金8两,枳实(炒)8两,丹皮8两,青皮(炒)8两,防风8两,威灵仙6两,归尾14两。
43 功效《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由跌打外伤引起之筋骨扭伤,瘀血积聚,红肿疼痛,闪腰岔气等症。
跌打丸功能活血化瘀止痛[3]。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伤筋动骨,闪腰岔气,及瘀血疼痛[3]。
4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为末,炼蜜为丸,丸重45g,每服一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日二次[3]。
取香附至木香等8味为细末;取大黄至归尾等15味,用煮提法提取2次,浓稠汁约50两左右。取香附等细末,用大黄等膏汁(可酌加冷开水),按泛丸法制成丸(每10丸干重5分),晒干或低温干燥,挂衣,玻璃瓶装,密封。每服15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1日2次。小儿酌减。
45 用药禁忌孕妇及外伤出血过多者忌服。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 51 方名跌打丸
52 组成当归1两,川芎1两,土鳖虫1两,血竭1两,没药(炙)2两,乳香(炙)2两,自然铜(煅)2两,马钱子(去毛,炙)2两,麻黄2两。
53 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54 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瘀血疼痛。伤筋动骨,闪腰岔气。
5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5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每14两细末兑麝香4钱,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5分,蜡皮封固。
5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 61 方名跌打丸
62 组成制乳香6钱,土鳖虫4钱,防风4钱,当归尾4钱,丹皮4钱,木通4钱,汉三七8钱,甜瓜子4钱,骨碎补4钱,生白芍6钱,甘草6钱,枳实(麸炒)4钱,苏木6钱,桃仁(去皮)4钱,色姜黄3钱,制没药6钱,血竭6钱,刘寄奴4钱,续断4两,赤芍8钱,桔梗4钱,红花6钱,三棱(醋制)6钱,煅自然铜(醋制)4钱。
63 功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具有散瘀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64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铁木打伤,青紫红肿,疼痛不止。
6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送下,白开水亦可。
6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6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 71 方名跌打丸
72 跌打丸的别名跌打损伤丸
73 组成西大黄8两,青皮2两,刘寄奴4两,苏木2两,桃仁4两(去皮尖),炒枳实2两,五加皮4两,川芎2两,土鳖虫4两(酒浸),降香2两,山楂肉4两,京三棱2两,怀红花3两,凌霄花2两,西当归3两,赤芍2两,延胡索3两,威灵仙2两,川牛膝3两,花槟榔2两,牡丹皮3两,制乳香1两,制香附3两,制没药1两,蓬莪术2两,自然铜1两(煅),上血竭1两。
74 功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
75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及远年劳伤之筋骨疼痛。
76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开水或黄酒温下。
7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钱约做20丸。
78 用药禁忌孕妇及小儿痘疹忌服。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 81 方名跌打丸
82 组成赤芍2两,苏木1两,枳壳(麸炒)1两,红花1两,三七2两,锦纹大黄3两,乳香(去油)1两,生地2两,泽泻1两,土鳖1两,泽兰1两半,当归2两(酒洗),桃仁(去皮尖)1两,血竭1两,没药(去油)1两半。
83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肿胀青紫,疼痛不止。
8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温开水或温酒送下。
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按药末量加炼蜜110~120%,和成大丸,每丸重4钱,蜡壳封固。
9 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91 品名跌打丸
Dieda Wan
92 处方三七64g、当归32g、白芍48g、赤芍64g、桃仁32g、红花48g、血竭48g、北刘寄奴32g、烫骨碎补32g、续断320g、苏木48g、牡丹皮32g、乳香(制)48g、没药(制)48g、姜黄24g、醋三棱48g、防风32g、甜瓜子32g、枳实(炒)32g、桔梗32g、甘草48g、木通32g、煅自然铜32g、土鳖虫32g
93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2],即得。
94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2];气微腥,味苦。
9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纤维束橙**,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苏木)。纤维束浅**,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桃仁)。种皮石细胞金**,类长方形,壁厚,深波状弯曲,层纹明显,彼此紧密嵌合(甜瓜子)。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为30μm(防风)。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颗粒状物(桔梗)。非腺毛浅**至浅棕色,1~2细胞(北刘寄奴)。体壁碎片**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可见长短不一的刚毛(土鳖虫)。
(2)取本品5g,剪碎,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20ml洗涤,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5g,剪碎,加乙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9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9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磷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m竭素高氯酸盐20μg的溶液(相当于1452μg的血竭素),即得。
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磷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9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1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30mg。[2]
98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
99 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2]
910 注意孕妇禁用。
911 规格(1)小蜜丸 每10丸重2g (2)大蜜丸 每丸重3g
912 贮藏密封。
9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跌打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跌打丸
102 剂型每丸3g。
103 跌打丸的主要成份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
104 跌打丸的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瘀血肿痛。
10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2次/d。
106 跌打丸的禁忌孕妇禁用。
107 跌打丸的不良反应 108 注意事项1忌生冷、油腻食物。
2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9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10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1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刺五加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采收与初加工 10 性味归经 11 刺五加的功效与主治 12 刺五加的用法用量 13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 14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 15 刺五加制剂 16 刺五加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4 鉴别 165 检查 1651 水分 1652 总灰分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674 测定法 168 刺五加饮片 1681 炮制 1682 检查 16821 水分 16822 总灰分 1683 鉴别 1684 浸出物 、含量测定 1685 性味与归经 1686 功能与主治 1687 用法与用量 1688 贮藏 169 出处 17 刺五加药品说明书 171 适应症 172 用量用法 173 规格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刺五加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刺五加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刺五加 刺五加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cì wǔ jiā
2 英文参考Aesculus wilsonii Rehd [朗道汉英字典]
acanthopana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oot and vine of manyprickle acanthopanax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刺五加为中药名,见《中药材手册》。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root and vine of manyprickle acanthopanax(《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刺五加的别名刺拐棒、老虎獠子[2]。
7 来源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1]。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的根及根茎[2]。
8 产地刺五加分布于河北、山西及东北地区[2]。
9 采收与初加工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性味归经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入脾、肾、心经[2]。
11 刺五加的功效与主治刺五加具有功能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的功效,治肾虚体弱,腰膝酸软,小儿行迟,脾虚乏力,气虚浮肿,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健忘,胸痹疼痛,风寒湿痹,跌打肿痛[2]。
12 刺五加的用法用量煎服:6~15g[2]。
13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刺五加含多种刺五加苷A、B、B1、B4、C、D、E、左旋芝麻素、多糖等[2]。
14 刺五加的药理作用刺五加作用与人参相似,能增加机体对有害 的非特异性抵抗力,如抗疲劳作用,减轻寒冷、灼热、X线照射等对机体的伤害,延迟肿瘤发生,阻止肿瘤转移,减轻抗癌药物毒性[2]。有人认为刺五加可作为人参的代用品[2]。
刺五加对实验性糖尿病能降低尿糖或血糖等[2]。
15 刺五加制剂刺五加浸膏
16 刺五加药典标准 161 品名刺五加
Ciwujia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162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z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163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本品茎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5~2cm。表面浅苁色,老枝灰褐色,具纵裂沟,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薄,黄白色,木部宽广,淡**,中心有髓。气微,味微辛。
164 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10列。栓内层菲薄,散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大多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64μm。韧皮部外侧散有较多纤维束,向内渐稀少;分泌道类圆形或椭圆形,径向径25~51μm,切向径48~97μm;薄壁细胞含簇晶。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宽1~3列细胞;导管壁较薄,多数个相聚;木纤维发达。
根茎横切面:韧皮部纤维束较根为多;有髓。
茎横切面:髓部较发达。
(2)取本品粉末5g,加70%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剌五加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异嗪皮啶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165 检查 1651 水分不得过100%(附录ⅨH第一法)。
1652 总灰分不得过90%(附录ⅨK)。
16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热浸法测定,用甲醇作溶剂,不得少于30%。
16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一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1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1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6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于0050%。
168 刺五加饮片 168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根和根茎外表皮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茎外表皮浅灰色或灰褐色,无刺,幼枝黄褐色,密生细刺。切面黄白色,纤维性,茎的皮部薄,木部宽广,中心有髓。根和根茎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茎气微,味微辛。
1682 检查 16821 水分不得过80%(附录ⅨH第一法)。
16822 总灰分不得过7 0%(附录Ⅸ K)。
1683 鉴别(除横切面外) 同药材。
1684 浸出物 、含量测定同药材。
1685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1686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
1687 用法与用量9~27g。
1688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16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刺五加药品说明书 171 适应症适用于慢性气管炎、神经衰弱、性功能减退、身体虚弱、化疗与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等症。
172 用量用法口服:9~30g,水煎服。 糖浆:每次20ml(相当生药6~8g),1日3次。 胶囊:每次3粒,1日2~3次。 片剂:每次2~3片(相当于生药6~9g),1日3次。
173 规格片剂:每片相当于生药3g。 胶囊剂:每胶囊相当于生药3g。
18本文2023-08-21 19:11: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