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纪年的常识
1 古人如何纪年
古代的纪年法有好几种,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我们在这 里,对这几种纪年法逐一做简单介绍。
一、年次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就是年次纪年法。所谓年次纪年法,是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进行纪 年,例如前770年,古人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那么前769年,就记为周平王二年、秦 襄公九年等。这样,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记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为止。
二、年号纪年法 第八篇天文、历法 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以后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号(称为“改元”),并用年号纪年+ 后来日本、越南、朝鲜、高丽纪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
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 自己的年号。年号怎么纪年呢?例如前140年,汉武帝立年号为“建元”,所以这一年就记为建 元元年,次年就记为建元二年,依此类推。
如果年号改了,便按着新的年号,重新纪年。年号被 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
若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就是标志着臣服 于对方了。 如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和北宋的年号,就都是表示臣服。
另外,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农民起义建立政权也 常畲自立年号纪年。 三、星岁纪年法 这是战国时出现的纪年法。
星岁纪年法中的“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星岁纪年法实际 是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的合称。
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2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哪几种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 秦师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2)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等。 (3)干支纪年法。
如近代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 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 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3 关于古时记年份的月理知识
一个时辰等于八刻 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
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十五分钟。
而现在的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易燃的也有不怎麽快燃不能作为计时参考。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
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 古人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即 子:11pm-1am 丑:1am-3am 寅:3am-5am 卯:5am-7am 辰:7am-9am 巳:9am-11am 午:11am-1pm 未:1pm-3pm 申:3pm-5pm 酉:5pm-7pm 戌:7pm-9pm 亥:9pm-11pm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
全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
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汉语” 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 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4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授:封给官职。
何谓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职名称。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周王朝及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级。战国时期,不少国家沿用。上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
九卿之说始于秦汉,指的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具体一点来说,太常掌管宗庙祭祀与礼仪;光禄勋掌管宫廷的守卫和护从;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狱、案件的审理等;大鸿胪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负责外交及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务;大司农又名治粟内史或大农令,掌管谷货、租税、赋役、财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养皇帝。到北魏时期,在正卿之下还设少卿,历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废止。
三公之说也起始很早,周时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使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负责军政事务。
5 我国古代究竟是怎样纪年的呢
古代纪年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简称年次纪年法。
顾名思义就是以王公在位的年数来纪年。如《左传》中的:“二年春,公会戎于前。”
其中的“二年”,就是指隐公二年;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时起,开始设定年号,此后每一位皇帝即位后都会改元,并以其年号来纪年。例如《宋书•武帝本纪》中的“安帝隆安三年十一月”,《新唐书•李白列传》中的“天宝初”等。
干支纪年法。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固定顺序排列组 合起来用以纪年。
如丁卯年、辛已年等。从甲子年开 始,六十年后重回到甲子,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 始。
近代也常用干支纪年来表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我国传 统纪年法依旧沿用干支纪年。
年号干支兼用法。即在纪年时将皇帝的年号 置前,干支列在其后。
例如,《梅花岭记》中的“顺 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为清世祖爱新觉罗•福 临的年号,而“乙酉”则是干支纪年。
6 关于古代纪年的方式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
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
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
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
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柯琴《伤寒论注•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
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段成己《肘后备急方•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
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
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
宋•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4) 生肖纪年 十二生肖之说起于东汉,汉前未见记载。生肖可以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年龄、出生的年份,历史上也使用过生肖纪年法,如元代就有“泰定鼠儿年”(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鼠儿年即甲子,为公元1324年)的记载。
近年来,黄河源区径流大幅度减少,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水土流失加剧、冻土层埋深加大、土地荒漠化、湖泊与湿地萎缩、冰川消融、草场退化、鼠虫害肆虐、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等,使黄河的健康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解决黄河源区存在的问题,2004年12月7~8日,黄河研究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了“黄河源区径流及生态变化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水利、地质、工程、环境、草原等方面的100多位院士、专家与学者,就目前黄河源地区径流与生态变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解决方法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黄委国科局贺秀正同志对黄荣辉等院士在会议上的发言进行了收集整理,现予以集中发表,以飨读者。
黄荣辉院士:
主要讲讲黄河源区气象、气候的变化情况。具体讲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北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二是源区径流和降水的变化;三是今后这个地区气候大概会发生什么变化。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由于气候变化,加上工农业用水的猛增,使得黄河下游径流减少得很厉害,甚至出现了断流,从而严重影响了华北一些地区的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的生活�用水。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1977年开始我国北方发生了严重干旱,致使经济和粮食损失很大。所有灾害当中,天气灾害占了70%以上,而干旱灾害占了其中的50%左右。20世纪90年代黄河断流的时间比较长,近几年采取了分水措施,使断流现象得到了杜绝。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黄河上游和其他地区气象站50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黄河上游有关水文站40多年的径流资料进行的。
首先,谈一下我国西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这个区域在20世纪50、60年代年降水量偏少;从70年代开始,西北东部降水有所增加;到了80年代,西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均有所增加;90年代降水增加得比较多。可是我们要看到,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跟西北是不一样的,而跟华北西部以及关中地区的变化差不多,所以该地区90年代降水大幅减少,径流也随之减少。
从夏季来说,每年的5~9月是西北降水比较集中的时期,并且夏季降水占了全年降水的很大一部分。20世纪50、60年代,西北地区降水比较少,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80年代西北降水呈增加趋势,而黄河源区降水情况相对还是好一些的。但是当90年代西北降水增加时,黄河源区和上游的降水却比较少。
50、60年代西北的春季是比较旱的,到了80年代西北降水开始增加,到90年代增加了很多。但70年代以后,我国气候有很大的变化,1977年以后华北变旱,西北的降水开始增加;1977年以后到80年代末黄河源区降水有所增加,但从90年代开始降水又开始偏少。
秋季降水相对少一些,但是变化是一样的,50、60年代西北的降水少一些。到了70年代,西北东部降水开始增加,80、90年代西北西部降水增加,但是黄河上游降水的变化跟关中这一带的变化差不多,总体还是偏少。
冬季主要是降雪,50年代西北的降雪很多,60年代也不少,70年代也是很好的,80年代更好,90年代也可以。
从上可以看到,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经历了60~70年代的降水偏少期之后,从80年代开始年降水量增加。这种变化在春、夏、秋季表现尤其明显。黄河上游地区无论是年降水量距平或各季节的降水距平的年代(际)变化与西北地区降水量距平的年代(际)变化有明显的不同,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特别是夏、秋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均有所减少。
虽然黄河源区降水量在80年代是比较多的,但在90年代有所减少。从气温来看,蒸发跟气温有很大的关系。从1977年以后,春、夏两季全国都在升温,除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若尔盖地区的气温降低外,其他地区气温均升高了,升高最多的是东北与华北。全国秋、冬两季气温也有明显升高。气温的升高使得蒸发增加,从而导致径流减少。气温升高导致雪线上升了30~60 m;另外,气温升高有利于冰川的融化,在整个西北地区,自60年代以后冰川面积大约减少了1 400 km2。
上述是整个西北和上游源区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黄河源区的气候年代(际)变化跟西北不一样,西北70年代后期以后降水增加了,但源区90年代降水减少。
下面谈谈包括玛多、达日、兴海、若尔盖、红原等整个地区的降水、气温以及径流的变化。我们主要研究唐乃亥流域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这几个代表站降水、气温和径流的变化。该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522 mm,但年代(际)变化很大,年际变化大概是4~7年为一周期,70~80年代降水主要是增加的,90年代降水减少。从气温来看,包括代表黄河上游的5个站气温均升高了很多,全年升高了10 ℃左右,这是比较大的。60年代气温距平是-05 ℃,到了2000年大概是�+05 ℃,�升高了1 ℃左右,这种升温幅度与华北地区的升温幅度差不多。
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比较大的年代是50、60年代,大约为200亿m3,到90年代减少为150多亿m3。黄河下游断流,除了工农业用水增加以外,还与上游来水减少有关。
这个区域径流具有与降水一样的周期,年际变化周期是3~7年。对唐乃亥以上流量进行了小波分析,从年代(际)来看径流变化周期约为20年。70~90年代初径流量比较大,90年代以后有所减少,距平从90年代初开始为负值,若干年以后可能会变为正值。因此,无论是从年际变化还是从年代(际)变化的趋势来看,黄河源区的径流量都会增加。
上游其他几个站的情况是:玛多靠近黄河发源地,降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和整个区域的变化差不多;达日站虽然有些波动,但波动不是太大。当然从气温来看,玛多、达日两站的气温都是上升的。
蒸发与气温有关系,玛多站蒸发量是增加的,达日站蒸发量也稍有增加,地温也升高了,但幅度要小一些。唐乃亥等站降水量80年代增加,90年代有所减少,但减少不是很多,径流量变化却很明显。兰州站的流量变化趋势与唐乃亥站差不多。因为唐乃亥、贵德2站平均气温都升高,所以蒸发量增加了,加上人类活动使得兰州站流量减少得比唐乃亥站还多。从小波分析看,兰州站的径流量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90年代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年多的持续减少阶段,现处于转折时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也正处于从偏小变偏大的转折期。
上述分析表明,唐乃亥以上黄河源区包括红原、若尔盖、玛多、达日、兴海等站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是太大。从60年代到现在年降水量虽有些变化,但不太明显。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少,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降水相对偏多,从90年代到现在降水偏少。此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是80、90年代偏暖,气温上升明显,相对于60年代气温上升了1℃。
降水和气温的这些变化也可以从黄河上游玛多、达日等站的观测值看出来。从唐乃亥水文站来看,黄河上游径流量在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相对偏多,但由于气温明显上升,使得蒸发量加大,加上工农业用水和城乡人民用水量剧增,使得黄河上游径流量从90年代初到现在呈锐减趋势。黄河上游的流量与该流域降水量有很大的关系,相关系数可达到075,这说明黄河上游的流量主要依赖于降水。但是从降水资料来看,90年代黄河上游降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太明显,那么为什么黄河上游流量锐减得这么厉害?这只能说明一方面是蒸发增加了,另一方面说明流域的工农业用水、畜牧业用水、城乡居民用水增加了。
最后谈谈今后黄河源区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今后由于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排放会越来越多,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比80年代初增加了30×10-6~40×10-6。《全球变暖》这本书介绍,2100年地表升温幅度有的预测是2℃,有的是3℃,有的是1℃,总的来说气温都是上升的,但是增温幅度不太确定。
根据我的学生高原杰博士利用中科院大气所的气候数值进行的计算,今后20~30年间黄河源区的气温将会升高,降水也将有所增加。虽然根据黄河上游径流的小波分析结果外推以及全球模式的数值预测结果,黄河上游降水可能增加,但气温升高很明显,表明黄河上游的蒸发量将继续增大,加上开发大西北,黄河上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用水也可能会增加,因此,可能还会导致上游径流今后进一步减少,使黄河源区生态进一步退化。
我的看法是:对黄河上游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以及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以前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现在的状态,而且必须考虑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气候和水文变化。今后,黄河上游地区将要升温,生态将会更加恶化,用水量将增加,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系统科学问题来研究。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呼吁过,他们也很赞成这一看法。
李吉均院士:
10年前,我为了研究古冰川,研究青藏高原,研究长周期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在黄河上游考察了几次,联系到现在这个会议,我想讲一点意见。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季风的变化,按照地质气候记录来说,一般规律是高温跟高湿是配合的,但是温度与降水有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匹配关系,就是干旱,也有高温干旱和低温冷湿之分。几千万年以来,西北地区的主导是高温和高湿配合,低温和低湿配合。根据这个预测,黄河上游是不会这样干下去的,它会变湿。7年前我的一位研究生做西北干旱区荒漠化趋势研究时,曾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真正的干旱区在新疆和河西走廊的西部,那里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山径流量明显增加,但是祁连山东段的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则明显半干。这怎么解释呢?我想主要是蒸发造成的。真正的干旱区蒸发量也随气温升高而增大,但地方性的局部环流强,还有冰川的消融,也许高风水汽还有什么变化,共同表现就是出山径流量增加,不过现在还分不清楚哪个占主导地位,这值得研究。这些因素促使新疆及河西走廊西部径流增大10%以上。前年施雅风先生注意到这个问题,称之为气候转型,并对此作了认真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北方的半干旱区包括甘肃东部的变干是很显著的,我很同意是蒸发的加强导致这一变化的观点。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季风加强,亚洲内陆是变湿的,这是地质记录告诉人们的,而没想到干旱区很快转湿了。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些地方,由于蒸发迅速加强,土壤失去水分,大气环流还没调整过来,海洋上来的水汽还不足以使降水明显增加,因此造成了干旱化。青藏高原凡是发现泥炭的地方都是从全新世气温升高以后降水增加、温度增高、植被变好才开始聚集的。而冰期气候非常寒冷且干旱,在这种情况下植被是很差的,当然不会有泥炭生成。具体是多长时间能变过来,还要具体研究。现在新疆这个地方降雨增加,冰川融化、降水增加、地方性环流、高空输送的水汽各占了其中多大比例,这确实是要具体研究的。
我同意丑院士讲的“仅停止生态破坏不会有大量的水”这一观点,关键是看大的环境气候。那么是不是在生态上就不做事情了?应该做。黄河上游我们去了好几次,玛多这个地方的人在80年代说:别看这个地方很差劲,我们这里可是青海省人均收入很高的地方。为什么?就是放羊,羊多,产值就高。不过听说这几年不行了,牲畜太多,草原超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上月兰州分院成立50周年庆典的时候,请张新时院士做报告,他坚决主张把原始的游牧全部停止,改为人工草场放牧,原因就是原始游牧效益极低且破坏生态。当然,怎样做到这一点还存在经济上和政策上调整的问题,但不能让牧区无限制地增加牲口的数量。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工业化、城市化来解决问题。
黄河上游是黄河径流的主要形成区,其中兰州是300亿m3,唐乃亥大概是200亿m3。总的来看兰州正好是青藏高原的出水口。青藏高原是中国地貌的第一个阶梯,到第二个阶梯黄土高原开始进入耗水地区,往北入银川、包头就到了荒漠戈壁,耗水量更大,转了一个大弯之后又进入黄土地区,泥沙大增。中国的大地构造格局到了西部过后,方向变了:在洛阳以东是北北东向,洛阳以西是北西西向。从渭河谷地,到兰州、西宁、祁连山北麓,再到天山北麓,现在的产业带是这么布置的,古丝绸之路也沿此走向。以后西北发展工农业和各种产业都要水,也应该把水集中在这个地方。
现在有一个想法,在唐乃亥把水堵住,内蒙古需要多少水就放多少水,关中这一带需要水,产业带在这里,就调到这里来,让水的经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题外话。对黄河要好好研究,我们的水是非常稀缺的,特别是北方非常稀缺。有一个研究生答辩的时候,算了一本账,表明西北地区每公斤小麦花了将近3 m3水,这种农业是极其落后的农业,最后应废掉,把人口都集中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生态也能得到保护。黄河上游也是一样,牧民住在游牧帐篷,也不是好日子,可以把他们迁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原始游牧必然会带来生态破坏。
丑纪范院士:
我主要谈3个问题:一是黄河源区气候的变化特征,特征就是干旱化;二是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从大气的水分循环,分析源区边界的水汽输送净流入量的变化,再分析降水和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的转折点。
黄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黄河上游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从1961年到2001年的资料看是明显上升的。我觉得在我国除了西南地区之外都明显升温,因为这个升温是年代(际)的时间尺度。我们讲的全球变暖是讲全球的平均温度,但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各个地区的响应是不完全一样的,例如青海省东部的增温要比西部厉害。
黄河上游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但不是非常明显。从1961年到2001年来看,去掉年代(际)的变化,趋势是减缓的。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一般说来,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全球变暖,水分蒸发加剧,降雨量增多,但由于各个地区的响应不一样,因此在这里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黄河上游蒸发量增大得很厉害。蒸发量的变化,人们一般的观念是温度升高,蒸发加大,但前不久宁夏气象局陈晓光研究员做了一个工作,把宁夏境内所有站的气温和蒸发的变化做了一个分析,结果表明气温虽然明显升高,但蒸发却减少了。叶笃正先生说他从国外资料中也发现了这个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陈晓光进一步做了分析,指出影响蒸发不只是气温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是风速。为此陈晓光统计了宁夏的风速变化,发现随着气温的增高,风速显著减小,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即风的减小对蒸发的影响超过了温度的升高。
总体来讲,黄河上游温度升高是大家都知道的。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减少,蒸发的增大,导致干旱化非常明显。
干旱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可以从大气水汽输送的角度看一看。因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局地的降水实际上是全球水循环的一个结果。全球的水循环不仅是重要的物质循环,也是能量的循环,太阳能把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上液态的水转化为汽态的水,随着大气环流输送到各个地方,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降水,把热量释放出来,实际上是这个过程。
分析一下黄河源区,实际上是按经纬度划出这一块来,看看通过边界输送进去的水汽量,通过NCEP再分析资料来看,实际上降水应该是这样的,流进了多少水汽,流出了多少水汽,地面蒸发了多少水汽,空气里的水汽含量变化很小,这就是降水。如果进去的水汽很少或没有水汽进去,也没有流出来,地面也没有蒸发的话,是不可能有降水的。除此之外,降水跟这个地区水汽的转换率有关系,流进那么多水汽,降水加上蒸发就是流出去的,如果降水效率很高,流出去的就会减小。为什么我说到这点呢?因为这跟人工增雨有关。同样进去这么多水汽,同样蒸发这么多,可能影响降水,因此会影响到流出去的情况。希望将来可以通过这个办法诊断一下人工增雨的效率。
黄河上游整层的QV变化。发现南北经向的水汽净输送跟降水有非常好的同步效应,完全是同相位的,并且南北向是正相关,而东西向是反相关。现在黄河上游降水跟整个西北的不一致,西北这段时间变湿了,黄河上游反而变干了,不完全一致。从水汽的情况看,西北的水汽多半是西风带来的,所以东西向的水汽输送是增加的。但从资料来看,东西向水汽输送与黄河源区的降水是反相关的关系。西边界流入,东边界流出,跟整个黄河源头的南北边界合起来看,正好水汽的流入量跟降水量的变化是一致的。
结论:为了探讨黄河上游源区区域异常现象的影响因子,计算了黄河源区箱型各个侧边界水汽净流入的年际变化,分析了源区箱型各侧边界水汽输送与源区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源区南、北边界层水汽与源区降水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超过90%的信度标准,但计算源区降水序列与东西边界水汽输送相关,相关系数却未超过90%的信度标准。进一步讨论黄河源区水汽的输送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就是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偏南还是偏北,跟季风的强还是弱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就是降水的减少是整个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反映,既然是这样,很难采取什么措施能够使得降水变多。如果仅仅就黄河源区来看,那个地方每平方公里才两个人,很难谈到有规模化的工农业生产等,可以考虑把人迁出来,不要过度放牧。但是这样的改善不能使降水增加。什么办法能使降水增加?是不是完全无能为力了?根据目前青海省从1998年开始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来看,在作业的区域和时间里,根据调研和当地群众的反映,增雨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目前每年用于黄河上游和环青海湖地区人工增雨的经费仅有500万元,而且只是在夏季短时间、局部的地方实行,因此,在合适的情况下展开黄河源区的人工增雨,应该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一件事。
人工增雨可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也就是10%~15%,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这解决不了整个干旱问题。
符淙斌院士:
我今天主要是想把刚刚通过结题验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即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的成果介绍给大家。根据这个项目的成果,从我国北方干旱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几方面的情况,为黄河源区的径流和生态变化的讨论提供一些信息,供大家参考。
先来看一看北方干旱化的现状。从最近5年用来表现干湿状况的3个指标即降水量、地表湿润指数和干旱指数来看,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干旱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其中包括了跟黄河有关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根据国家民政局统计,最近10年的旱灾是十分严重的,占了整个气象灾害的50%。特别是最近5年比以前的10年增长了10%,这是现状。回过头来看看北方的干旱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干燥度的变化从200万~300万年前开始,干燥度突然增大,而且以后变率变得非常大。科学家还发现,这个变化可能是跟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有关系。因此,北方干旱化及亚洲内陆的干旱化是长期形成的。
第四纪以来,地球轨道的参数主要有4种周期,产生了相应的周期性的干湿波动以及变干趋势。我们研究得到的最基本的结论是,第四纪时北方沙漠分阶段扩大,北方干旱区总体上朝着越来越干的趋势发展。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界限在末次间冰期比末次盛冰期向北推移了大约250 km。最近1万年来的孢粉记录解释了岱海湖区全新世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历史,距今2 900年以来森林消失,植被覆盖率降低,进入了寒冷干燥的时期。
岱海湖湖水古盐度和古温度的主要特征揭示了大约3 000年以来的干旱化趋势。长期的自然背景是,在百万年一直到几千年的情况下,北方地区总体来讲已经形成了干旱化的格局。最近100年来的情况怎么样?最近100年来,北方的干湿变化主要有两种准周期的变化,一个是大概在20年,一个大概是在70年。最近50年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特别是华北和西北东部干旱化趋势非常明显,半干旱区的边界振荡式地向东南方向扩展。
干旱出现的频率,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增大的,土壤湿度也是减小的,其中包括我们所关心的黄河源区,这是最近50年的情况。
分区的情况,西北东部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系统地变干,并且干旱化是振荡式地向东、向南扩展。
从我们利用的径流量资料来看,花园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径流量减少,兰州是80年代以后径流量减少。
70年代黄河上游径流量有突然下降的特征,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量减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下面讲一讲未来。我们的项目建立了干旱化趋势预测工作体系,提出了未来10~50年的干旱化发展趋势预测意见,已经报国家有关部门了。
该工作体系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干湿状况的自身变化规律,二是影响干旱化的主要物理因子,三是区域和全球数值的模式情景预测。我们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的神经网络对大概15种意见进行了集合,得到了对未来10~50年的预测的初步意见。在我们的实际预测中,所有的因素都是定量的,但是考虑到我们目前预测水平的可信度,只给出了一些定性的结果。
对2010年以前,主要做了4个地区即东北、华北北部、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的预测。西北西部的工作有另外一个项目,所以我们没有做那方面的工作。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到大部分地区继续偏干,特别是华北南部干化有可能加剧,西北东部有可能转向偏湿。2010~2020年,大部分意见认为有可能由干旱转向缓和,但是这个预测意见的可信度比较低,因为有相反的意见。2020~2050年西北东部可能偏湿,华北南部继续偏旱。
还有些其他的预测意见,比如未来10~50年,北方地区极端大旱、大涝年份出现的频率加大,其中华北北部和华北南部大旱出现的频率将分别可能增加10%和20%;未来10~20年黄河上中游和下游的实测年径流量将分别减少10%和20%。在气候和干旱预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水资源模型以及在社会经济变化驱动下的需水模型,预测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缺水的势态。结果是未来50年花园口的径流量每10年减少57%,整个黄河每10年减少043%,并且在预测2030年用水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华北大部分和东北南部地区的年缺水量将达到1亿m�3。因此,建议在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在未来50年北方缺水势态严重的情况下,必须利用外流域调水和非开发水。
这个项目专门用区域环境系统模式讨论了气候生态系统的过渡带,就是半干旱地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环境效益。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发展了简化的大气环境系统模式,可以考虑各类大气成分的变化,包括硫酸盐、气溶胶、黑炭气溶胶、沙尘气溶胶等,还发展了新的水文过程模式。新的水文模式包括了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过程,考虑了降水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性,此外还发展了土壤湿度的反演流程,因为土壤湿度对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雨量是极其重要的。
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在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自然植被恢复25%、50%、75%和全部恢复以后产生的土壤上层湿度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的虚拟试验。可以看到恢复自然植被对于区域水文状况的影响是明显的。
虽然这个试验是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做的,但这个方法是数值模拟试验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其于他地区,如果需要了解黄河源区恢复自然植被可能产生的气候影响和环境影响,这个模式可能是可用的工具。
任继周院士:
今天,很多院士、专家对气象、水文和个别生物方面做了很精辟的深刻阐述,黄河源的问题大家研究得相当深刻,我就农业生态特别是草地生态方面谈一谈如何适应现在的变化。
黄河源生态问题的根源是气候干旱化,大家一致认同,没有异议。此外还有人类不合理的干扰。气候干旱化我们无能为力,人类不合理的干扰,要看我们怎么使用,怎么管理,这是我们能做的。
江河源管理的特点与难点。江河源区一般属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生产力低,生产方式是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相适应的适应性生产方式,这是人类最早的仿生学。适应性生产方式看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道理。还有藏族的居住家园,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藏传佛教文化的核心地区,宗教文化有它的系统性和保守性。在这个地方进行生态工作是有难度的。怎样治理?黄河源的生态恢复应该在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治理的框架内谋求持续发展,丢掉任何一个都是不行的。其具体任务是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尊重藏族的传统文化,合理组织以适应性生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减轻草地压力,创建藏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新模式,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不但是生态自然界的问题,还有社会问题,对生产生活新模式的逐渐形成要持之以恒。
第一,有哪些战略措施?一个是确定发展方向,改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为生态安全为主。建立健全的生态系统,包含地境、生物、社会。鼠害为什么这么严重?过去若干年用毒药毒老鼠,实际上老鼠的天敌也被毒死了,这是非常严重的。把老鼠消灭的同时,把天敌消灭了,老鼠恢复得很快,而天敌恢复得很慢。有一次我从俄罗斯经蒙古人民共和国到内蒙古,看得很清楚,蒙古人民共和国这边有鹰,草地不错,一到我们这儿就光秃秃的,鹰都不见了。恢复一个系统,不只是植物系统,而且包括整个系统,包括动物
强大的咒力需要在一处神圣的空间内施展,而最有效的神圣空间就是魔法阵。
起源:魔法阵是用元素图腾符号表示最初的魔法绘图是在ENABELL(黑历1383年~1494年)的一次高级召唤仪式上出现,并代替了实物图腾。在他所作的泥土中的生命〈NUEABSEKAN〉中记载但是关于魔法绘图最早的记载是在精灵时代的大元素之书。因为《GNEADAUAN》上有记载,所以协会断定最早使用魔法阵的是精灵一族。魔法阵修正了元素召唤魔法和非物质召唤魔法召唤名称不确定的问题,让元素的聚集速度更迅速并且在特定召唤上更准。
另一种说法是施法者想要释放魔法,就要让自己的身体中的魔力按一定规律流动,而施法者的身体所能承受的魔力是有极限的,但若要将流动在体外进行就可以承受更多魔力,于是魔法阵就诞生了。
原理:魔法师将魔法阵用某些魔法力量的良导体绘制成魔法阵。并在绘制时注入少量的魔法力量,令其在魔法阵中以特定轨迹运行,并在运行中与外界的游离魔法力量互相呼应,吸引外界游离的魔法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施术者的魔法力量。魔法阵一般都需要与日月星辰相呼应,以达到最大效果;且尽量与规则图形相接近,以减少魔法力量在其中运行时的损耗。故魔法师通常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几何学家
种类:一般的魔法阵分为六类:非元素类(五芒星)、元素类(六芒星)、组合类,分解类、符号类、实物结合类。
非元素类:一般用于神圣魔法或黑暗魔法力量聚集或召唤仪式,其中绘图过程往往会涉及祈祷献祭等仪式的辅助方法。
元素类:一般用于六类元素的召唤[金木水火土灵魂(生命)]和力量的聚集,在绘图的过程中极端要求谨慎并且精神专著,否则在聚集高浓度元素过程中极易导致反噬。
组合类:一般用于组合类召唤和物质和非物质的转换以及练金术等复杂的组合仪式,这个是非常危险的绘图之一,在没有防护魔法的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绝对不能使用。
分解类:一般是单一高等元素聚集或力量恢复魔法所用到的绘图,虽然是很简单的,但是也有反噬。
符号类:一般是封印魔法或空间魔法所使用的稳定辅助绘图,基本上算是很惰性的绘图,但若小看其力量、控制不好的话,一样会导致危险的后果。
实物结合类:最高等的绘图。往往在密集聚集单一元素时和召唤元素主或主神恶魔的时候使用,是极端危险的绘图,其绘图过程基本上结合了以上六种的所有要点。
常见的魔法阵:
五芒星
「五芒星」指有五个前端的星形而言,形成星形的线,分别交叉。在西洋白魔法里头,象征著魔法师站在天与地之间,中间的就是头,双手举起,双脚站立在地上。类似中国「天地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人在天地之间,能够汇聚、凝结天地间的能量,转化为自己所用。头脚颠倒后,就是「黑魔法」所用的「倒五芒星」了!咒术师们将此视为恶魔的足迹,使用于召唤魔神,或是为了使魔神不靠近过来这两方面。再者,所罗门王祈愿建立神殿时,天使夫法埃尔将此宾达克的指环作为镇压所有魔神的力量(所谓的所罗门王的指环),给予所罗门王。
六芒星
六芒星被称为「大卫之星」,除了成为犹太教的象征之外,自古起即被刻上护符等图形。在炼金术之中,它被视为将火的象征(向上的三角形)与水的象征(倒三角形)加以咒术性地组合的东西。
七芒星
在西方,7被认为是一个很有魔力的数字。被神秘学视为意义上更复杂的芒星,力量也更强大的图案。关于七芒星的资料:1 七芒星很难被准确地画出,因为七芒星是“不平均却稳定的一体” 2七芒星分为“正七芒星”与“逆七芒星” 3关于“七芒星魔法阵”也是众说纷纭 4七芒星魔法阵的功效被记载得不多,只知道大概可以用来召唤。
有七个前端的七芒星,被神秘学视为意义上更复杂的芒星,力量也更强大的图案。在西方,7被认为是一个很有魔力的数字。上帝用6天造人,第7天休息;人类有7宗罪,地狱有7君主;圣经启示录中有7封印、7灯台、7号角等等。但是魔法符号中却很少见到七芒星。不过在神秘学上,七芒星阵是存在的,但是这个法阵传言中是人类难以操纵的。你无法利用它达到什么目的,因为即使你能发动它,你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没有任何魔法师或者术士敢使用,七芒星因此成了禁忌。
刻画魔法阵技巧:
一个有效的魔法阵,必须具备魔法核(内魔法环,基础魔咒,内阵图,可以不全部画上但不能没有),外阵图(芒星),魔法引(芒星上的小圈,符文),势(日或月或星等的纹理),祈祷文(借势,向神祈祷用),外魔法环(消弱文,魔法文,固定文),外魔法文(魔法属性,等级,神的名字,魔法系统,类型),辅助魔法阵(可以没有)
⒈ 在魔法阵的外部大多数是圆,是由于圆代表着循环可以保证魔力不会流失。
⒉ 圆内的法阵,是魔法的回路是保证魔力传送的导线。回路越多所消耗的魔力越大。
⒊ 法阵的魔咒是保证魔力的元素并提供借势保护消弱祈祷作用东西,魔咒越多威力越大。
⒋ 魔法阵由的神圣粉末绘成,由圣肉和上帝之泪组成,各教会有售。
⒌ 人们误解魔法阵,认为施法者魔力越大,魔法威力越大,但其实魔法阵的发动不需要许多魔力,它的存在便是为了方便魔法师,可以以肉体发动高级魔法,其中的代表是(天使降临术)原本由3000合唱发动,而经过魔法阵消弱,可以有一人单独完成,虽然威力变小,但仍然是顶级魔法
在实战中魔法师习惯用咒语代替魔咒。咒语是用来叠加和操纵魔法的东西,它的威力取决于长度,魔法咒语越长,效果越好,魔法内容越详细,漏洞越少,不容易被反吟唱打断。但这样高级魔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动,其实两者各有不同,没什么优劣之分,魔法还看魔法师的能力比较好
补充一句,咒语也是为了消弱魔法的威力而形成的,真正的魔法不需要法阵和吟唱。
霉运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想碰到的运势,它意味着我们将会频繁地遇见不开心的事情。那么怎么做才能摆脱霉气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风水有一定的了解。据风水古籍研究,经常倒霉的人会在外表上有所体现。而我们只要学会下面的方法,就能够获得好运。
有晦气人的特征
1、眉尾下垂:很多人的眉毛都会眉尾下垂,但有晦气的人却与大多数人不同,一来,他们的眉尾下垂得厉害,二来,他们的眉尾几乎从眉头就开始下垂,整个走向非常低沉。
2、眼角下垂:眼角下垂并不常见,很多人的眼角多多少少是有一点弧度的,但总有一种身具些许晦气的人会有眼角下垂的现象,而且下垂得越厉害就代表晦气越重。
3、嘴角下垂:正常人的嘴角都是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跟随个人的性格、情绪沿着或上或下的方向长,最后形成了嘴角下垂的晦气相。这种相貌的人运气一般都很差。
怎么赶走身上的煞气
1、草药泡脚:煞气的人很容易生病,尤其是一些寒凉疾病、慢性疾病,对此我们最好的化解方
式就是多用草药泡脚,而泡脚水中除了加一些养生的足疗草药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入生姜、艾草、花椒等等,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将人体内的煞气、病气排出体外。
2、佩戴风水挂件:在风水中认为当一个人的身上有煞气的时候,往往也是他们诸事不顺倒霉的时候,所以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佩戴风水挂件来进行化解,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选择可以辟邪祛灾的挂件,比如阴阳护身符、五行转运珠、貔貅、红绳等等,这些的化煞效果都很显著。
事事不顺晦气重怎么办
1、结识贵人:如果你一直倒霉,那么就可以通过结识命中贵人的方法来进行化解,而选择贵人的方式可以通过生肖相合、八字相合的原则,在贵人的帮助下,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运势,让未来可能出现的灾劫被化解掉,而且事业上和财运上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2、摆放转运摆件:在风水中最常见的化解不吉之处的方式就是摆放相关的风水摆件,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运气不太好的时候,就可以把摆放转运摆件,比如黄水晶、紫水晶、水晶洞、黄金雕塑、玉白菜、泰山石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去除身上的晦气,进而让运势变得更好。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连朴饮记载于《霍乱论》,其组成为黄连6g、石菖蒲6g、厚朴9g、山栀9g、制半夏9g、淡豆豉9g、芦根30g,具有清热化湿,调和胃肠之功效。主治胃肠湿热中阻,为治疗湿热霍乱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湿热并重者。
连朴饮具有显著而广谱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特别是对霍乱弧菌、伤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及肠道阴性杆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并对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又有保肝利胆作用;能促进心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对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作用,又具有抗炎、抗氧化、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对霍乱、肠伤寒、急性胃肠炎应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霍乱、急性胃肠炎并发多器官(心、肝、脑、肾)功能障碍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对其适应证及并发症均可能具有治疗效果;但是对并发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者,还应配合现代医学的液体疗法,抗休克疗法,对耐药者还应结合药敏试验,配合现代医学抗生素疗法。
本方方名,《温病学讲义》引作“王氏连朴饮”。
详见百科词条:连朴饮 [ 最后修订于2017/5/9 14:13:59 共654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宇宙本身是一个生命吗?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观察,人们越来越发现宇宙本身和生命体之间的相似性。道家一直以来就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那么这个宇宙是否是一个大人体呢?据一些古籍记载,这个大人体名字叫做盘古。可以试想,我们地球不过是盘古身体中的一个粒子,银河系则是他身体的一种组织结构。人脑意识之谜和宇宙之谜是当今两大最难解的奥秘,或许它们原本就属于一个问题,本文着重讲解了人脑神经元和宇宙星系网络之间的相似性。
意识和人类大脑的领先研究者克里斯托夫·科赫(Hristof Koch)将大脑称为“已知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体”。不难看出为什么这可能是真的。大脑拥有上千亿个神经元和上万亿个连接,是一个令人头晕的复杂对象。
但是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复杂的物体。例如,星系可以组成巨大的结构(称为团簇,超团簇和细丝),这些结构可以延伸数亿光年。这些结构与相邻空间(称为宇宙空隙)之间的边界可能非常复杂。引力将这些边界处的物质加速到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从而在星系间气体中产生冲击波和湍流。我们已经预测到,空隙丝边界是宇宙中最复杂的体积之一,用描述它所需要的信息位数来衡量。
这使我们开始思考:它比大脑还复杂吗?
因此,我们作为天体物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联手定量地比较了星系网络和神经元网络的复杂性。我们的比较得出的第一个结果确实令人惊讶:不仅大脑和宇宙网的复杂性实际上相似,而且它们的结构也相似。宇宙在规模上相差十亿亿亿的尺度上可能是自相似的。
比较大脑和星系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方面,它需要处理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获得的数据:一方面是望远镜和数值模拟,另一方面是电子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和功能磁共振。
这还要求我们考虑极为不同的尺度:整个宇宙网-整个宇宙所有星系所追踪的大规模结构-至少延伸了数百亿光年。这比人脑大27个数量级。另外,这些星系之一是数十亿实际大脑的故乡。如果宇宙网至少与其组成部分一样复杂,我们可能会天真地得出结论,它必须至少与大脑一样复杂。
人脑中神经元的总数与可观察到的宇宙中的星系数目处于同一水平。
但是出现的概念使比较成为可能。许多自然现象并非在所有尺度上都同样复杂。仅当在最大范围内对天空进行观测时,宇宙网的雄伟网络才变得明显。在较小的尺度上,物质被锁定在恒星,行星和(可能)暗物质云中,这种结构就会丢失。不断发展的银河系并不关心原子内电子轨道的跳动,电子会绕其原子核移动,而与它们所处的银河系无关。
这样,宇宙包含嵌套在系统中的许多系统,而跨不同尺度几乎没有交互。这种规模隔离使我们能够研究自然现象在其自然尺度下出现的物理现象。
宇宙网的组成部分是恒星,气体和暗物质(其存在尚待确切证明)的自引晕晕。总体而言,可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数量应在1000亿个数量级。时空结构的加速扩展和自重引力之间的平衡使该网络具有类似于蜘蛛网的图案。普通和暗物质凝结成线状细丝,在细丝相交处形成星系团,剩下的大部分体积基本为空。最终的结构看起来模糊不清。
直到最近,文献中尚无法直接估计人脑中细胞或神经元的数量。皮质灰质(占脑质量的80%以上)包含约60亿个神经元(占脑神经元的19%)和近90亿个非神经元细胞。小脑约有690亿个神经元(占大脑神经元的802%)和约160亿个非神经元细胞。有趣的是,人脑中神经元的总数与可观察到的宇宙中的星系数目处于同一水平。
眼睛立即抓住了宇宙网和大脑之间的某种相似之处。在图1中,我们显示了10亿光年宽的切片中宇宙物质的模拟分布,以及穿过小脑的4微米(μm)厚切片的真实图像。
明显的相似性仅仅是人类倾向于在随机数据中感知有意义的模式的趋势吗?足够明显的是,答案似乎是否定的:统计分析表明这些系统确实存在定量相似性。研究人员经常使用一种称为功率谱分析的技术来研究星系的大规模分布。图像的功率谱测量属于特定空间尺度的结构波动的强度。换句话说,它告诉我们有多少个高频和低频音符构成了每个图像的特殊空间旋律。
本文2023-08-04 04:20: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