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少数民族擅长扎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中国哪些少数民族擅长扎染,第1张

中国少数民族擅长扎染的有:彝族、布依族、怒族、傣族、壮族、布朗族、瑶族、苗族等。

1、彝族:彝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彝族姑娘善于用自然植物染料手工制作彩色图案的布料,名称为“彝绣”。彝绣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艺术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2、布依族:布依族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贵州省、云南省等地区。布依族人善于利用当地的天然植物染料,制作出色彩丰富、图案传统的扎染布料,如“布依苗”、“古茶布”等。

3、怒族:怒族是云南一支少数民族,在古代就已经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织染工艺。怒族人传统的染料是由植物、动物、矿石等自然物料制成的,制作手工染布的历史悠久。现在,怒族的扎染作品多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色彩深浓的印花为主。

4、傣族:傣族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最知名的是傣族的手工扎染布,名为“傣红”。傣族的扎染花纹多以植物、动物等自然图案为主,颜色多以红色和黑色为基础色,具有浓郁的高原少数民族艺术特色。

5、壮族:壮族是广西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闻名于天然染色的“蓝布”。蓝布是壮族最传统的手工扎染花布之一,色泽纯蓝晶莹,富有民族特色,非常具有装饰价值。

6、布朗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他们擅长用红、黄、蓝、黑等颜料织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扎染花布。

7、瑶族:瑶族是中国的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瑶族人制作的扎染花布色彩鲜艳、图案瑰丽,多用于装饰服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8、苗族:苗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区。苗族人的扎染花布织绢技艺精湛,以蓝、黛、绿色为主色调,花纹富有民族传统和自然美感。

扎染的重要意义

扎染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印染工艺,通过将部分织物或纱线绑紧,然后浸入染料中进行染色,使得织物或纱线上形成特殊的花纹和图案。扎染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工艺,还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如下:

1、保护文化遗产:扎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保存和传承历史文化。

2、促进民族文化交流:扎染是一种跨越民族和国界的纺织工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扎染传统,通过扎染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推动文化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扎染技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的扎染技艺已经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创意,成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4、增加就业机会:扎染作为一种传统工艺,通过对扎染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

染布,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又称染缸坊,染布作坊)完成。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 “麻花”, 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接布人从染好的布捆里找出写着取布人家户主姓名的“布印子”,把布交给取布人。接布人接过送染的布,用舌头舔湿“布印子”,从铜笔帽中抽出小楷,写清内容,放入布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染布 染布溯源,染布传说,染布流程,设备,染料,染布,麻花, 染布溯源 染布,指把布染成需要的颜色,一般是通过染坊(又称染缸坊,染布作坊)完成。20世纪70年代以前,冀东十里八村即有一家染坊,把各家织的“土布”染成“藏青”、“毛蓝”、“水花”等颜色,或者“麻花”,满足人们穿戴铺盖五彩缤纷的需要。那时,农村经常见到身背布捆、手持拨浪鼓的接布人,每到一村便摇动拨浪鼓,发出有节奏的鼓声,招徕顾客。接布人从染好的布捆里找出写着取布人家户主姓名的“布印子”,把布交给取布人。接布人接过送染的布,用舌头舔湿“布印子”,从铜笔帽中抽出小楷,写清内容,放入布捆。“布印子”是缀在布角的一个白布条,上面写村名、姓名、所染颜色等项内容,以防染错颜色或串户,也是取布的标识。接布人把染好的布交给取布人后,就在该户的帐页上画个记号,年终结账,或当时收“染钱”(加工费)。除遇雨雪恶劣天气外,接布人一般三五天定时到定点村。 染布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据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考古发现,中国织染工艺的历史,至少可以从西周算起。西周时,养蚕、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染色等织染工艺,开始有了专门的分工。秦汉时期的织染有了飞跃的发展,品种增多,染色工艺水平也有了提高。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代民间工艺的发展。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织物,是汉代早期的印染实物。汉代曾有木板刻印和手绘相结合的印染方法,此后广为流传的则是各种防染法。唐代,西南少数民族的印染技术传入中原,沈从文《龙凤艺术·谈染缬》:“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xié,编者注:有花纹的丝织品)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宋元时期,宫中侍卫、宫禁礼仪所用丝绣织锦全部为夹缬。据清代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集》载:“药斑布出嘉定及安亭镇,宋嘉泰中有归姓者创为之。以布抹药而染青,候乾,去灰药,则清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此即“灰缬”技术。又据《吴邑志》载:“药斑布,其法以皮纸积背如板,以布幅阔狭为度,錾旋花样其上,每印时以板覆布,用豆面等药糊刷之,候乾方可入蓝缸,浸染成色,出缸再曝,才干拂去原药,而斑蓝布碧花白,有如描画。”灰缬技术印染的药斑布和现代的蓝印花布很相近。以棉油桑皮纸或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板,镂雕比木板更简单方便,生产成本低,逐渐发展成蓝印花布工艺——灰染法。冀东地区称此种染法为“麻花”,成品称“麻花布”。民国时期,蓝印花布基本普及全国。 染布传说 过去染坊里供奉的染业祖师为“梅葛二仙”。所谓“梅葛二仙”是指历史上的梅福和葛洪二人。梅福是西汉末年成帝时人,曾任南昌尉一职。《增补搜神记》载:梅福是寿春人,仕汉为南昌尉,见王莽专政,乃弃家求仙,丹成,复还寿春,飞升而去。《汉书》还专门为其作传。葛洪是西晋思想家,医药学家,字雅川,自号抱朴子,丹阳(今江苏句容)人。东晋初,任咨议参军。少好儒学,兼及神仙怡养之术,晚年辞官谢客,于罗浮山精研炼丹,以求长寿。梅葛二人炼丹,均与植物、矿物染料有关,故被奉为染业、染料祖师。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染坊祭祀染业祖师(亦称“缸神”),在“梅葛二仙”的牌位前摆供品,烧香磕头,祈求先祖佑护,同时办酒席庆贺。 据传,葛洪得道成仙后,曾变作一个穿戴破烂的穷老道到一家染坊去染帽子。染坊的师傅们正对着染色不正的染液发愁,一听老道要染帽子,有人没好气地说:“你有本事就自己去染吧!”老道用随身带的打狗棍把染液搅了搅,从怀里掏出酒壶往缸里倒了点酒,又用破碗舀起染液看了看说:“好颜色!”把帽子扔进缸里,老道忽然不见了。染坊的师傅们大吃一惊,看看染液,泡沫发紫、缸水发黄,可以染布了。再看老道扔进缸里的帽子,里边有一把生石灰,有的石灰还沾在了试染的布上。取出布一看,成了点点白花的蓝白花布,大家方才醒悟。染坊从此学会了制作蓝印花布的技术。老道留下的打狗棍和破碗,就成为染坊一直沿用的“缸棍子”和“看缸碗”。用发酵的酒糟使蓼蓝沉淀还原,保证了蓝印花布颜色鲜艳,久不褪色;用石灰作防染剂,也一直沿用至今。 染布流程 设备 民间染坊大多为露天作业,主要设备有锅灶、大缸、担缸板、碾布石、卷布轴、晾布架、麻花板、缸棍子、看缸碗等。 锅灶 一般多垒砌风灶,灶下通风道较高,不需鼓风。灶通高80厘米左右,方便工人操作。前后安置两口大锅,一般为16印锅。离灶门近的前锅,用于煮布;离烟囱近的后锅,用于温水。 大缸 备大缸若干口,即通常说的染缸,用于泡染和滤布。每口缸上放一块木板,称担缸板。从染缸里把布捞出后先放在担缸板上沥水。缸后埋一光滑的木桩,控水后的布或线套在木桩上,另用一短木棍插入拧绞去水。 碾布石 也叫踹布石,一般为绵石雕凿,两头翘起,底面平滑,形似元宝。长约3尺,高约2尺,厚约1尺。与卷布轴配伍用于碾布。碾布处的地面铺平整光滑的石板或木板,安装碾布人扶的木架。 卷布轴 为硬木旋成的圆柱体,大体长25尺,直径35寸,冀东一般用楮榆、杜木或枣木制作。 晾布架 用松杆或竹竿搭成,长宽视场地而为,一般高4米左右,用于晾晒印染好的布。 麻花板 用粘结在一起的若干层毛边纸镂雕成,用于印染麻花布。一般备有若干套。 另备缸棍子和看缸碗各一个。 染料 过去印染多用经过加工或提炼的天然植物染料,有的以矿物作助染剂、辅助染料或用其漂洗。使用最多的是蓝色,还有黑色、红色、**、绿色等。 蓝色 一般用蓝靛。《辞源》:“靛,青蓝色染料。用蓝草叶之汁和水与石灰沉淀而成,谓之水靛。别一种名土靛,干硬成块,用蓝草叶晒干捣烂为之。” 蓝草,泛指含蓝汁可制蓝靛作染料的植物。用蓝草制作蓝靛在我国古籍中早有记载。明代宋应星撰《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靛》中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称苋蓝,种更佳。”“凡制靛,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靛信即结。”十字花科的菘蓝为两年生栽培植物,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 黑色 又称足青、包头青。用栗壳或莲子壳煮染,捞起沥水,加铁砂(含铁的矿砂)、皂矾(俗称黑矾,金属硫酸盐),放于锅内再煮。 大红 用红花饼及乌梅煮染。红花饼制作:带露摘红花,捣烂后用水淘洗,装入布袋拧去黄汁。再捣烂,用发酵的淘米水再洗,装入布袋拧去剩余黄汁。用青蒿覆盖一夜后,捏成薄饼阴干收藏。 鹅黄 用黄檗(bò,即黄柏)水染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 茶褐 用莲子壳煮水染,再用青矾染成。 官绿 用槐花煮水染,再用蓝靛套染,颜色深浅用明矾调节。 天青 在蓝靛缸中染成浅蓝色,再用苏木(即苏枋,常绿小乔木,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可作**染料)水染成。 染布 染布前需先煮,使布浸水去“浆(此读jiàng)力”,同时调配颜色。染布因用染料不同,染法也不一样,主要有浸染和煮染两种。 调色 调色,一是调配单色的深浅。如靛蓝可以染出翠兰、天蓝、海蓝、毛蓝、深蓝等多种蓝色;红花饼可以染出桃红、水红、莲红、大红等多种红色。单色的深浅是凭经验调整染料与水的比例。二是搭配复合色,或称中间色。如用靛蓝和红花饼可以配出橘红、杏黄、橙色、紫色等;用靛蓝和黄檗可以配出葱绿、大绿、草绿等。有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出五彩缤纷的各种颜色。 把染料放入缸或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后,用“缸棍子”不停地搅拌,待染料充分溶解时,用“看缸碗”舀出观察,认为颜色合适为止。如用靛蓝染蓝色,染料入缸后,搅拌到染液呈香油黄时即可染布。新开发搭配的颜色或经验不足,可以用白色布角染色试验,不满意则增加染料或水。 染缸 煮布 煮布就是把要染的布放入清水锅中煮,目的是使布尽快浸透水,除去经线的“浆力”(经布前煮线所致),使布易着色,染色均匀牢固。布入前锅,水温烧到50℃~60℃即可。此道工序可以与投料调色同步分别进行。 浸染 浸染就是把布浸入调好颜色的缸中上色。清水煮过去掉“浆力”的布从锅里捞出控水晾干后,放入染缸中浸泡适当的时间,让白布充分吸收染液中的颜色,捞出放在担缸板上,略沥浮水再用木桩、木棍拧,然后搭在晾布架上晒干。如用黄檗染**,用莲子壳染褐色,用槐花染绿色等,均为浸染。用蓝靛染蓝色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浸染。经煮去掉浆力的布放入调好颜色的染缸里,浸泡半小时,捞出拧去水分上晾布架晾晒。经风一吹,布就渐渐地由黄变绿,最后变成蓝色。染坊的行业对联“竿头悬翠色,缸内起金花”即是对此的生动描绘。这种蓝色称玉白蓝,也叫月白蓝、水花蓝。晾干后再染一遍,蓝色加深,浸染的次数越多,染出的蓝色就越深。染一遍的称玉白蓝,两个玉白蓝为毛蓝,两个毛蓝为深蓝,两个深蓝为“缸青”,也叫藏青。缸青色最重,深沉透明,干净清亮。 煮染 即加温染色。有的天然染料不是先加工提炼,而是与布料同时入水,必须加温方能使植物中的颜色尽快析出,再由布料吸收。还有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作染料,同时入锅煮,使各自的颜色析出并融合混色,布料吸收的是理想的调和色。如染足青,即用栗子壳或莲子壳与布同煮一天,沥水后再加铁砂、皂矾煮一夜。染大红,即用红花饼、乌梅与布 料同煮,再用碱水澄清几次,或用稻杆灰代替碱澄清。化学染料投放市场以后,基本全是用煮染的方法,着色快,染色牢固。 漂洗 染好的布晾干以后,要用清水漂洗去掉浮色。一般漂洗二三次即可。漂洗干净,拧去水分后上架晾晒。晾晒时,把布的一半左右摺叠,用竹竿顶起,支向晾布架横杆,出溜到杆的另一面,用臂挎散著的一半留在人站的一面。如果布过长,可以把两端分两次支向对面,中间二分之一留在这面。 碾布 也叫踹布。为了使布平整滋润,色泽亮丽,染好晒干的布需要碾,相当于现在用熨斗熨。将要碾的布喷些水,使之略微湿润,然后卷在卷布轴上,将卷好布的木轴放在平整的“底板”上,再把碾布石横放在布卷上,与卷布轴垂直。碾布人手扶木架,双脚踩在碾布石两端,交替用力。碾布石来回滚压轴子上卷的布,直到布碾的平整光滑,没有褶皱为止。 染布 麻花 麻花是冀东对印染麻花布(蓝印花布)的俗称,属于防染漏花。麻花,除用染单色布的设备外,主要的工具是“麻花板”。 雕版 将毛边纸放在平整的木板或石板上,上面刷一层稀稠适度的糨糊,然后盖上一张毛边纸,用刷子荡平,擀出气泡,再刷一层糨糊盖上一张毛边纸,如此将四层毛边纸粘合在一起,成为纸板。纸板晾干后用重物压平整,在上面画花鸟鱼虫等图案,或用复写纸把图案透在纸板上,前者称描样或画样,后者称过样。按图案雕刻完毕,双面刷桐油,晾干备用。 麻花版的图案寓意喜庆、吉祥,如花开富贵、丹凤朝阳、吉庆有余、招财进宝、麒麟送子、五福捧寿、福寿延年等。染坊所用麻花版,多为购进,少有自雕。昌黎、宁河等地均有专业雕刻麻花版的手艺人。宁河县的麻花版花纹图案款式新颖,刻工精细,质量好,颇受客户欢迎。每个染坊备有麻花版十几套(张),多者上百套(张)。遗憾的是,这些曾具有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已经湮入历史长河近半个世纪。 调汁 即调制“防染剂”,主要原料为石灰粉和大豆面。石灰粉与豆面的配比,要随季节和染液温度的变化酌情调整,温度低则适当增加豆面的比例。一般夏季为7:3;春秋1:1;冬季1:2。还有的加鸡蛋清儿解决温度低防染剂粘度小的问题。若是在防染剂中加些鸭青色,印染出的图案则白中稍带青色,更好看。生石灰粉和黄豆面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适量的水调成稀稠适当糨糊状。稀了晕版,稠了糊版。 刮版 指通过麻花版把防染剂漏涂于布面上。被面、褥面、门帘子、包袱皮等均系组合图案,要按图案的组成顺序依次刮版,在布料上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布面平铺于台案,麻花版覆其上,用木制刮板将防染剂漏涂于纹饰中。开始刮涂,刮板与麻花版大体成45°角,刮著防染剂走;图案抹满后,刮板与麻花板大体成直角在版面上轻轻堵漏找匀,清理图案外的多余防染剂。刮涂防染剂还要掌握好速度和力度。太快太轻图案内不严不实,太慢太重不出活儿,且会损伤麻花版。 晾晒 防染剂涂好后,轻轻掀起麻花板,以清水清洗,用软抹布擦净,晾干保存。涂好防染剂的布料,轻轻搭于晾布架上晾晒,切勿将布面上的防染剂碰掉,否则影响印染质量。晒干后才能染色。 染色 将防染剂晾干后的布料从晾布架上取下,无图案一面朝里对折,再折成小叠,即可放到缸中浸染。切忌防染剂蹭掉不能防染。麻花要用“缸稍子”,不能用“靛脚子”。缸底的靛脚子(沉淀物)影响麻花的质量,要用染液的上半截。在染缸的中间部位放置一个编有网状麻绳的铁圈——“缸罩子”,用以托住麻花布,防止“花达”,保证质量。布入缸后,用双手在染缸中顺着对折的一头将小叠一折一折平行于水面倒过来,再倒过去,倒二、三遍,使布面均匀吸收染液,约十几分钟。充分吸收染液后,从对折的一头开始取布,一截一截摺叠起来放在担缸板上,花纹图案朝外,再倚靠木棍将摺叠的布戳在板上,控出大量水分,也可放到一摆二摆缸里摆水,在酸缸里固定颜色,最后搭在晾布架上晒干。麻花布的底色从染缸中捞出时为**,渐渐变绿变蓝。晒干后刮掉防染剂即可。 用蓝靛麻花属于浸染。后使用化学染料硫化蓝,则需在锅内加温至80°左右才能染色。温度不宜太高,否则将防染剂中的黄豆面煮熟会脱落,失去防染作用。另外,需适当减少黄豆粉的比例,石灰粉与豆面的比例大体为2∶1。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在防染剂中加染料,用另一种染料(指非常用的蓝靛)染底色的麻花布。这种染法,两种颜色搭配要合理,使其有明显的色差,又柔和亮丽。 此外,还有一种“捽花布”,即“扎染”,等同于前文提到的“绞缬”。即在布面上通过绑缚、缝扎酌情防染,染出梅花、菊花、竹叶等各种图案,浸染后松绑即可。由于绑缚、缝扎的松紧不同,面积不一,纹理有别,图案错落有致,染上的颜色有深有浅,使纹饰漂亮,细致,更有灵气。

冷染和扎染用纳夫托染料和活性染料,扎染和冷染都不可以自己画上去。

1、冷染

冷染就是把扎好的织物放入配制好的染液里浸泡一段时间,染完后用冷水清洗,解结,熨平。经过一定的时间,再冲洗、解结、脱水、烘干。这期间染液的浓度与温度都对染色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冷染真的是一种感性而敏感的工艺。

2、扎染

扎染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

扩展资料

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即上衣)、“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

史载盛唐时,扎染技术传入日本等国,日本将我国的扎染工艺视作国宝,至今在日本的东大寺内,还保存着我国唐代的五彩绞缬。

近代大理染织业继续发展,周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手工织染村。1984年,周城兴建了扎染厂,带动近5000名妇女参加扎花,80%以上销往日、英、美、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

—扎染

“扎”字有三种读音,分别是zhā、zā、zhá。本义指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片。引申指书信,用作动词指书写。又指古代的一种公文,这个意思在古籍中又写作剳、札。又指铠甲叶片等片状的东西。

补充资料:

1、读作[zā]时可以组词为:

包扎、绑扎、结扎、扎染、捆扎、扎彩、嫽扎咧、一扎脚儿。

2、读作[zhá]时可以组词为:

挣扎、马扎、扎挣、垂死挣扎、极力挣扎、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意思是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3、读作[zhā]时可以组词为:

扎实、扎手、扎眼、扎营、扎根、扎堆、扎针、驻扎。

“扎”有三个读音,分别是:

[ zhā ]

1刺:~针。~花。

2驻、扎:~营。

3钻:扎猛子。

[ zā ]

1捆,缠束:~辫子。~腿。

2把儿,捆儿:一~线。

[ zhá ]

〔~挣〕方言。也同“札”。拔 。

一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扎{za}头发说成扎{zha}头发。有很多误区。

通过扎染课也想告诉宝贝们正确的读法。

扎[ zhā ]一般用到的是扎刺、刺扎手、扎疼、扎帐篷等。

可扎染的扎是捆扎的意思,就像扎头发一样。所以,宝贝们一定得记住是扎[ zā ]染哦。

一、用彩笔在纸巾上作画,滴上几滴水

二、将水彩颜料用水稀释,滴在卫生纸上,

三、将纸巾折叠,不同的部位染上不同的颜色,就是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扎染艺术!

四、有趣的小实验,做一条晕染的彩虹

柔软的纸巾触碰到色彩,或许你并不觉得稀奇,但当遇到水滴的一刹那,色彩竟像花朵一般在纸上怒放盛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