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穴位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头部穴位 5 腹部胸部穴位 6 腰背部穴位 7 上肢穴位 8 下肢穴位 9 足部穴位 1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穴位 1 拼音

xué wèi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 point

3 概述

穴位俗称穴道[1]。《内经》名腧(俞、输)、气穴[1]。《针灸甲乙经》又名孔穴[1]。即腧穴[1]。俞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1]。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处所[1]。它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可反应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变化,也可接受各种 (如针、灸、 、电针、药物注射等)以调整各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1]。穴位分经穴和经外穴两大类[1]。此外,没有固定位置,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称阿是穴[1]。

穴位为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 点[2]。古代文献有称作“气穴”“孔穴”“空”“输(通俞、腧)”“节”“会”等,通俗还称作“穴道”[2]。《神灸经纶》始提出“穴位”这个名称[2]。意指这些部位为“脉气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内部与经络、脏腑相通[2]。不少穴位就是作为疾病的反应点而被发现[2]。随着针灸等医疗实践的发展,穴位从少到多,对它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和深化[2]。

目前将穴位分成三大类:归属于一定经络的穴位,称为十四经穴位(经穴);在原有经穴以外增加的穴位,称为经外奇穴(奇穴);解放后新增加的穴位,一般称为新穴(或并入经外奇穴)[2]。此外,按局部压痛点所取之穴,一般称阿是穴[2]。

4 头部穴位

头正面穴位图

头背面穴位图

头侧面穴位图

百会穴、印堂穴、四白穴、阳白穴、承泣穴、瞳子髎、发际点、睛明穴、水沟穴(人中穴)、头维穴、攒竹穴、迎香穴、下关穴、耳门穴、颊车穴、大迎穴、听宫穴、太阳穴。

补充:上星穴、神庭穴、五处穴、眉冲穴、曲差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本神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耳和髎穴、上关穴、鱼腰穴、丝竹空穴、球 、听会穴、颧髎穴、巨髎穴、地仓穴、承浆穴、兑端穴、素髎穴、鼻通、(龈交穴、上迎香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等人体经络上。

5 腹部胸部穴位

腹胸部穴位图

天突穴、中脘穴、中极穴、期门穴、大巨穴膻中穴、水分穴、气舍穴、日月穴、鸠尾穴、气海穴、俞府穴、天枢穴、巨阙穴、关元穴、或中穴、气穴、大赫穴

6 腰背部穴位

腰背部穴位图一

腰背部穴位图二

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上仙点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六华灸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腰眼穴

7 上肢穴位

   上肢内侧    上肢外侧

上肢穴位图 内关穴、治痒穴、神门穴、落枕穴、胃肠点外关穴、孔最穴、合谷穴、指间穴、曲池穴、列缺穴、中渚穴、太渊穴、尺泽穴、阳池穴、少冲穴、口内点、手三里

8 下肢穴位

   下肢内侧    下肢外侧

下肢穴位图 膝眼穴、血海穴、足三里、百里穴梁丘穴、承山穴、阳陵泉、复溜穴、解溪穴、阴陵泉、阴谷穴、委中穴、三阴交

9 足部穴位

足部穴位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积累、归纳、升华而成的系统理论,对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具有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功能。《内经》认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具有「行气血而营阴阳,儒筋骨,利骨节」的生理功能。《内经》又认为:邪气侵袭人体,「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才舍于孙脉;留而不去,才舍于络脉;留而不去,才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这是邪气通过经络从体表皮毛而逐渐里传入五脏六腑的病理过程。当然,通过经络的联系,内脏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的一定部位,如,肝阳上亢可见目赤、头痛;肺疾可见胸痛、咳嗽;心疾可见胸闷、心悸;脾疾可见湿困疲乏;肾疾可见腰膝酸软等。

推拿治病,尤其是对内、妇科疾病的推拿治疗,经络学说更具有指导意义。推拿时主要是根据某一经络或某一脏腑的病变,而在病变的附近或按经脉循行部位上取穴,通过手法 ,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太阳头痛取风池;阳明头痛取合谷;胃脘痛取足三里;心痛取内关等。由此可见,经络腧穴对指导推拿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较为粗大的,分布较深且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亦称「经脉」。而较为细小的,经的分支,深浅部均存在,网络于经脉间的称为「络」,亦称「络脉」。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二经脉(统称正经)和奇经八脉(统称奇经)是经络的主要部分(若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即为十四经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会聚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大都处于人体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当针刺或指压、点穴后反应比较强烈,疗效比较显著。所以,每谈及经络也一定离不开腧穴。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是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则以经络为通道。例如,经络犹如火车的铁轨,穴位则为其线路上的一个个车站。而腧穴又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为分布于十四经上的腧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取穴治病的依据。

◆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

1名称分类 根据各经所联系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其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将十二经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阴经属脏,行于四肢的内侧;阳经属腑,行于四肢的外侧。十二经分类见下表:

2走向和交接规律 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如此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图1、图2)。

阳主表、阴主里。由其经脉互为络属,以构成表里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十二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无端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接,循环贯注。其流注次序见图2。

◆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出自《灵枢·经脉》)

手太阴肺经    (图3)「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隔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   (图4)「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腢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足阳明胃经    (图5)「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抉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人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辟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附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    (图6)「脾足大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人腹,属脾络胃,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隔,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    (图7)「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    (图8)「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臂臑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隔,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图9)「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胭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胭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趾外侧。」

 

足少阴肾经    (图10)「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胭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    (图 11)「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从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少阳三焦经    (图12)「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隔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

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00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是对五腧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腧穴同穴同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输出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00十二经的五腧穴按井、荥、输、经、合的规律分别排列:手太阴肺经: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手厥阴心包经: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手少阴心经: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足太阴脾经: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足厥阴肝经: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手少阳三焦经:关冲、液门、中诸、支沟、天井;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足阳明胃经;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00《难经》详论五输穴,井穴专主心下满,荥穴泻火主身热,俞治体重与节痛,经主喘咳并寒热,合当逆气而下泄。《难经》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七十四难中“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也可根据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理论,按五输穴五行属性以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虚证选用母穴,实证选用子穴。 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补母泻子法,如肺属金,虚则取太渊(土),实则取尺泽(水)等。

王惟一,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接旨后,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铸成后,仁宗赞口不绝,把它当作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遂下令“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这铜人于天祯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经‘御制’完成,以便传到后代。”这时,王惟一又将自己编绘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赵祯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

针灸铜人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医学针灸铜人的出现就是铁的佐证。王惟一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腧穴文字标准,与此同时,在其主持下,铸成针灸铜人两具——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经络穴位形象化标准,堪称为价值连国的“国宝奇珍,医中神器。” 可惜宋代的“天圣铜人”已不复存在,就连明代“正统铜人”也流落海外,

北宋初年,政府发现当时的经络腧穴图多有错误,鉴于针灸之法,人命所系,于公元1026年(天圣四年)钦命翰林医官院尚药奉御王惟一“考名堂气穴经络之会,制铜人式,又纂旧闻,订正讹缪”。对北宋前的针灸经络腧穴进行订正、补充和规范。1027年,王惟一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卷,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腧穴文字标准。王维一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历任宋仁宗、英宗两朝的医官。1028年(天圣五年),在王惟一主持下,经过3年的努力,铸成针灸铜人两具——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经络穴位形象化标准。因针灸铜人在北宋天圣年间制成,故称其为“天圣铜人”。

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基本特征,一是“背面二器”——铜人前后可肢解为两片;二是五脏六腑无一不具——肢解后可见到脏腑;三是中空,外封黄腊可以注水(汞),以之考试医者时针入水(汞)出。因此,至少具备此三种基本特征,方可考虑其是否是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天圣针灸铜人,集宋朝之前腧穴经络之精华,使之形象化、规范化,作为国家级标准,供全国医者临床治疗取穴参考;作为针灸教学的规范供学生学习;用作对医生和学生进行考核的最标准的用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天圣针灸铜人对宋以前的针刺法、灸法、配穴法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发明了“男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侧两横纹相去为一寸”的“同身寸”法;腧穴方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657个(若计双穴为一穴,则有腧穴354个),在《针灸甲乙经》基础上增加了青灵、厥阴俞、膏肓俞3个双穴和灵台、阳关两个单穴;在腧穴排列方法上,采用经络与局部分区相结合,既可使人系统了解经络,又便于临床按部位取穴的需求,至今为人所遵从。展示了中国在针灸学、解剖学上的成就,为后世针灸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末年在战火中丢失一具,另一具运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公元1232年后为元朝皇帝忽必烈所得,公元1277~1294年间将天圣铜人与图经碑石一起由汴京(今开封市)移至大都(今北京市)。至明代英宗皇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天圣铜人已历400余载,“石刻漫灭而不完,铜像昏暗而难辨”。于是下令仿之重新铸造了一具——史称正统铜人,并重刻《图经》碑石。宋代的图经碑石被劈毁填于城墙中,宋代天圣铜人此后无闻。

值得庆幸的是,1965年、1973年、1983年,北京市在拆除明代北京城墙的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图经》残石六方及石雕碑檐仿木结构斗拱残石一段,为针灸学术界所瞩目,亦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再现提供了依据。1985年,经过对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发掘和考证,经专家们的精心指导,经过三年艰苦努力,整理设计、论证修改,塑形定穴,铸造调试,1987年重新铸造成功。

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从造型到尺寸、从结构到功能、从经络到腧穴、从穴名字形到铸铜配方等均符合史料对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记载,通过国内专家的鉴定,得到认可,使这一泯灭的国宝重现于世。于1987年10月进行了有卫生部、河南省政府及开封市领导出席的隆重落成典礼,与开封市相国寺文物管理处合作建立了“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馆”,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十二经络及其腧穴知识

 十二经络及其腧穴是中医的重要知识。你知道什么是十二经络及其腧穴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十二经络及其腧穴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经脉循行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末端,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上行至内踝前面,再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至内踝上8寸处交于足厥阴经之前,再沿膝股部内侧前缘上行,进入腹部,属脾,联络胃;再经过横膈上行,夹咽部两旁,连系舌根,分散于舌下。其支脉,从胃上膈,注心中。

 (二)主要病候

 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三)主治概要

 1脾胃病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

 2妇科病 月经过多,崩漏等。

 3前阴病 阴挺,不孕,遗精,阳痿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下肢痿痹,胸胁痛等。

 (四)本经针灸腧穴(21穴,带为常用穴)

 1隐白 井穴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

 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③癫狂,多梦;④惊风;⑤腹满,暴泻。

 2大都 荥穴

 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②热病,无汗。

 3太白 输穴;脾之原穴

 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②体重节痛。

 4公孙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5商丘 经穴

 定位在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③足踝痛。

 6三阴交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7漏谷

 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腹胀,肠鸣;②小便不利,遗精;③下肢痿痹。

 8地机 郄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疝气;④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9阴陵泉合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③阴部痛,痛经,遗精;④膝痛。

 10血海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③膝股内侧痛。

 11箕门

 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和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腹股沟肿痛。

 12冲门

 定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主治①腹痛,疝气;②崩漏、带下、胎气上冲等妇科病证。

 13府舍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腹痛、积聚、疝气等下腹部病证。

 14腹结

 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①腹痛,腹泻,食积;②疝气。

 15大横

 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16腹哀

 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17食窦

 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①胸胁胀痛;②噫气、反胃、腹胀等胃气失降性病证;③水肿。

 18天溪

 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①胸胁疼痛,咳嗽;②乳痈,乳少。

 19胸乡

 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胸胁胀痛。

 20周荣

 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主治①咳嗽,气逆;②胸胁胀满。

 21大包 脾之大络

 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

 主治①气喘;②胸胁痛;③全身疼痛;④四肢无力。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组成的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循行于深部;而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个人的理解是经脉是我们经常运用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都是非常具体切运用极广的,而络脉只是特殊手法和经络研究的理论依据。

腧穴中的“腧”是个通假字通输,是转输的意思:而穴是孔隙的意思。从古到今有很多很多的叫法,其实今天通俗的叫法就是穴位。

腧穴之是学术上比较正统的叫法而已。腧穴一般分三大类:即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经穴是最好理解的,循行于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上的有具体名称具体作用的穴就是十四经穴。

扩展资料: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

《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腧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