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墓穴的形式和方位有许多名称,如野猿攀果、美女拜堂等,它们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
在整个汉帝国或汉文化圈之内,墓葬形制大约可分为主流与旁支两类。主流墓葬形制,是继承先秦以来的竖穴木椁墓、土洞墓、以及由此二者发展出来的横穴砖室墓,是汉代墓葬普遍形制。
支流方面,则如四川的崖墓、山东的石板墓、东北地区的贝墓等,属於具有地方特色的墓葬形制,因此其特殊性高,较不普及。
竖穴木椁墓
汉代竖穴木椁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椁墓相同,即由地面垂直向下开掘一长方形土圹,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
椁室之构造一般均为长方箱形,椁板结合方式以凹槽榫卯为主。椁内可再分隔出不同大小之空间,以放置棺木及随葬品。
棺木之形状,仍以长方箱形为主,亦有头部较宽之例,至於现代普遍使用的弧形棺盖则极为少见。棺板之结合以榫卯或棺钉为之。
椁室之外,填土亦有各种类型,大抵为防潮而设者有白膏泥及木炭,少数墓底有排水设施。而在挖掘墓室时为方便,其墓坑口通常呈斗形。另外在楚文化影响区内,墓道为相当普遍的墓葬设置之一,可能是为施工方便而设,与墓主身分之高低并无绝对之关系。
砖室墓之型制与起源
典型砖室墓的建造,基本上乃先由地面向下掘一竖坑,在竖坑底部横开一穴,再在此横穴中以块砌成墓室,置棺其中。有些砖室墓筑有斜坡墓道,也有的砖室即筑於竖穴之底部,不再开横穴由於使用砖块砌法的不同,砖室墓的墓可以发展成相当复杂的形式。
值得说明的是砖室墓的墓葬形式并非突然出现於西汉中期,其源头也许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山西、陕西地区所使用的土洞墓习俗。
土洞墓的洞穴形制其实与砖室墓的横穴概念相似,即由地面向下开掘一竖穴墓道,到底部之后,再向旁边横挖一洞穴,最初做为放置随葬品之用的龛室,后来逐渐扩大,成为放置棺木之墓室。不过战国时期的洞穴为宽浅洞,到后来才转变为深长洞。
另外,在战国晚期河南地区还出现一种竖穴空心砖椁墓。这种墓穴的构造基本与竖穴木椁墓相同,唯木椁的部分转由大型长方空心砖砌成的椁室所代替,砖椁内仍置木棺。由此类墓的规模和随葬品看来,墓主的身分不可能太高,可能为低级官吏或士人。
结构转变的社会文化基础
汉代为我国古代墓葬方式发生大转变的时代。以来为墓葬主流的竖穴木椁土坑墓,在汉代转变为砖室墓。若我们相信一个汉人处理死者的方式基本上乃是根据一套固定的习俗,而这习俗也反映出社会中所普遍流行的价值观与宗教观,因此这习俗的变动也代表人们在某些信仰的想法上,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情况有了改变。
对於砖室墓的出现,我们可以从由砖块筑成之椁室要比木椁耐久这点讨论,使用砖筑墓是否来自於一种想要使墓室永远不朽的希望?但此种希望又为何起始於中较低阶层呢?有人主张这是由於当地缺乏木材,因而经济力量较差的人就用的砖来代替。
不论事实是否如此,至少我们从墓葬结构的转变推测,汉代的砖室墓很可能就是将竖穴砖椁墓的砖椁移置到洞室墓的。就如郑州出土的一批战国初年至初年墓葬中,依年代早晚顺序排列,最早为竖穴土坑,次为竖穴空心砖椁墓其次为土洞墓,再而为土洞空心砖椁墓,也就是横穴砖室墓,最后有狭长土洞,证明墓葬形制的发展是有其传承及脉络可循的。
唐墓是墓砖搭起来的,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木方。明清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以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而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盗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尤其是汉墓、西周墓历史久远,标志难寻,先有一个“找地方”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 然后才能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盗掘完成。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然后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则弃之不顾。“看地形”时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 古代盗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为“圆”型坑,这就是所谓的 “古方近园”。
秦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上行下效,多是覆斗式的墓葬,覆斗就是说封土堆的形状,像是把量米的斗翻过来盖在上面,四边见棱见线,最顶端是个小小的正方形平台,有些像埃及的金字塔,只不过中国的多了一个边,却与在南美发现的“失落的文明”玛雅文明中的金字塔惊人地相似。这中间的联系,就没人能推测出来了。
魏晋时期
巨大厚实的山石砌成拱形,缝隙用麻鱼胶粘合,这样的石墓在西夜遗迹附近十分常见。十九世纪早期,欧洲的一位探险家曾经这样形容:“沙漠中随处可见的石墓,有大有小,数不胜数,有一多半埋在黄沙下面,露出外边的黑色尖顶,如同缩小版的埃及金字塔,在石墓林立的沙漠中穿行,那情景让人叹为观止。”
唐代
唐代开山为陵,工程庞大,气势雄浑,这也和当时大唐盛世的国力有关,唐代的王陵到处都透着那么一股舍我其谁天下第一帝国的风采。
南宋到明末清未
从南宋到明末清初这一段时期,兵祸接连不断,中国古代史上最大的几次自然灾害也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国力虚弱,王公贵族的陵墓规模就不如以前那么奢华了。再后来到了清代,康乾时期,国家的经济与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陵墓的建筑风格为之一变,更注重地面的建筑,与祭奠的宗庙园林相结合。吸取了前朝的防盗经验,清代地宫墓室的结构都异常坚固,最难以下手。
总结
不管哪朝哪代,中国数千年来的墓葬形式,都来源于伏曦六十四卦繁衍出来的五行风水布局,万变不离其宗,都讲求占尽天下形势,归根结底就是追求八个字:造化之内,天人一体。
墓室一般的构造
平民一般按照活人宅院设计的,有主室、后室、两间耳室。墓主的棺椁就停在主室正中央。贵族则庞大的多,地宫的墓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门口吊着千斤闸,从闸门进去,首先是一间“明殿”(冥殿),按墓主生前家中堂屋的布置,有各种家具摆设,这些器物称为“明器”(冥器)。再往里,中间的墓室,称为“寝殿”,是摆放棺椁的地方。其后是“配殿”,是专门用来放陪葬品的地方。
壁画
在唐宋年间,王侯墓中多数都有壁画,用来记述墓主生平的重大事迹。
1.2:古墓中的机关
悬魂梯:勾魂迷道,使人产生错觉,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
落石:流行于唐及之前,一经触动,墓道及墓顶巨石坠下。
暗弩:流行于唐及之前,一经触动,墓室中的隐匿处便会射出弩。
流沙:古墓中机关,一经触动,机关打开,大量砂子冲入掘丘者所在,将掘丘者活生生埋掉。
窝弩:古墓中机关,一经触动,数百只弩箭射出,将掘丘者万箭穿心。
石桩:古墓中的机关,一经触动合抱粗的的石柱以机关之力驱动,飞撞掘丘者。
天宝龙火琉璃顶:像这里的北宋晚期金人古墓,应该会用当时比较流行的防盗技术天宝龙火琉璃顶,这种结构的工艺非常先进,墓室中空,顶棚先铺设一层极薄的琉璃瓦,瓦上有一袋袋的西域火龙油,再上边又是一层琉璃瓦,然后才是封土堆,只要有外力的进入,顶子一碰就破,西域火龙油见空气就着,把墓室中的尸骨和陪葬品烧个精光,让掘丘贼什么都得不到。
夯土层:墓室的核心防线。一层硬土,坚如磐石,工兵铲敲到上边只有一个白印出现。这是夯土层,顶上有机关保护。这种土是用当时的宫廷秘方调配的,里面混合了一些糯米汁,还有童子尿什么乱七八糟的,比现代的混凝土都结实。这秘方是北宋皇帝的,后来金国把北宋灭了,这才流传到金人贵族手中。
可以落下的翻板:能将把冥殿彻底封死,宁肯破了藏风聚气的虚位,也不肯把陪葬的明器便宜了掘丘者。
腐玉:又名蟦石,或名虫玉,产自中东某山谷。这种虫玉本身有很多古怪的特性,一直是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神秘物质,极为罕见。古代人认为这种有生命的奇石,是有邪恶的灵魂附在上面,只要在虫玉附近燃烧火焰,从中就会散发出大量浓重得如同凝固的黑色雾气,黑雾过后,附近所有超过一定温度的物质,都被腐蚀成为脓水。一旦腐玉被放入墓内,那便是最历害的机关,没有防备手持火把的盗墓者就将死于非命。
陵寝驱虫秘药:埋琉磺和水银,加上毒麻散、旬黄芰、懒菩堤等相调和,由于有属性对冲,可以埋在土中,千百年不会挥发干净。功效不只驱虫,亦可防盗。
部分机关的破解:
破天宝龙火琉璃顶:这个机关最大的弱点就是,从侧面挖,顶上的龙火琉璃瓦就不会破。
破夯土层:用大勺子一勺一勺地将醋淋到夯土层上,等这一桶醋浇完了,这块墓墙也就被腐蚀得差不多了。别看醋的腐蚀性并不太强,但是对这种用秘方调配的夯土有奇效,这就叫一物克一物,到时候再挖就跟挖豆腐差不多。
破悬魂梯: 其原理就是用参照物搞鬼,隔一段距离,总是似有意,似无意的弄个记号出来,一旦留意这些记号,就会被引入偏离正确方向的歧途,台阶修得角度又异于平常,横楞稍微往下倾斜,而且有的地方平,有的地方高,这就分散了对角度变化的注意力,对重量感和平衡感的变化不易察觉,反而闭着眼瞎走倒容易走出去。
1.3:棺木
棺材
棺木中的极品是阴沉木的树窨,也就是树心,一棵阴沉木从生长到成材再到埋入地下成形,至少需要几千年的时间,这种极品可遇而不可求,只有皇室才能享用。尸体装在阴沉木的树窨里面埋入地下,肉身永远不会腐烂,比水晶造的防腐棺材都值钱,比冰箱的保鲜功能还管用。其次就是椴红木、千年柏木,树心越厚越有价值,第一是防止尸体腐烂,第二是不生虫子,能有效地防止蛆虫蚂蚁咬噬,不像普通的木料,用不了多久就被虫蚁蛀烂了,哪个墓主也不希望自己死后的尸身让虫子吃,那种情形想想都恶心,所以贵族们的棺椁木料都有严格要求。
石椁
木头棺材在这石匣子里边呢。石椁里面露出一口纯黑底色的木棺,这口棺仍然比普通的棺材要大出将近一倍,而且高度也异乎寻常,不算呈圆弧的盖子,都足有半人多高。棺木工艺精湛,绝非俗物,两端、四周、棺盖上都有镏金漆的五彩描,绘的是一些吉祥的神兽,皆是仙鹤、麒麟、龟蛇之类的,用以保佑棺中的主人死后尸解成仙。棺盖上更有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星图,棺底四周环绕一圈云卷图案的金色纹饰,不知用了什么秘密法门,千百年后色彩依旧艳丽如新,真叫人叹为观止。
昆仑神木
造棺木的材料,最好的便是阴沉木的树心,还有一种极品中的神品木料,极少有人见过,那便是只在古书中有记载的昆仑神木。传说昆仑神木即使只有一段,离开了泥土、水源和阳光,它仍然不会干枯,虽然不再生长了,却始终保持着原貌,如果把尸体存放在昆仑神木中,可以万年不朽。难道那精绝女王的尸体,就在这昆仑神木中?”古籍中说这树和昆仑山的年代一样久远,当年秦始皇都想找昆仑神树做棺椁。
石精鬼棺
石精所制的鬼棺封闭甚严,而且非比寻常棺椁,阴气极重的“石精”,虽然被视为不祥之物,但其特有的阴凉属性,能极其完好的保存尸体原貌。
铜角金棺
全铜质,防止墓主乍尸而特制的。
1.4:古墓中的陪葬物
瓷器:古墓中常见之物,古人常用瓷器陪葬。
陪葬的童男童女:古代贵族的专利,这些童男童女都是活着的时候,除了口服水银之外,在头顶、后背、脚心等处还要挖洞,满满地灌进水银,死后再用水银粉抹遍全身,就像做成了标本一样,历经万年,皮肉也不腐烂。这种技术远比古埃及的木乃伊要先进得多,不过两种文明的背景不同,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异,而且用灌水银的办法保持尸体的外貌,必须要用活人,死人血液不流通,没法往里灌,所以这种技术从来没用在任何墓主身上。尸体上有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一片片黑紫色斑点,陪葬的人或者金银玉器经常会涂抹水银粉,时间久了会产生化学变化,年代近的会呈现棕红色,年代远了就变成黑紫色,这种斑块俗称“水银斑”或者“水银浸”,也有些地方称尸斑为“烂阴子”、“汞青”。
青铜的灯台:常被制成灯奴的形状,双膝跪倒手托宝盏,亦是贵族墓中常见之物。
空槽钺:具有滇国特色的古代武器。
凸刃斧:具有滇国特色的古代武器。
雀翎玉衣:金丝穿成的玉衣。
殉葬沟:堆满殉葬品的深沟,地位显赫的墓主不只堆有金银玉器,更有专门的牛马殉葬沟。
铜人车马:陪葬品
另关于明器的知识:明器都是倒斗倒出来的,一直埋在古墓之中,这古墓也有新斗、旧斗、水斗、脏斗、陈斗之说。首先是望,看看这款式做工,形状色泽。其次是闻,这在明器的鉴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南边有人造假,把赝品泡在屎尿坑中做旧,但是那颜色是旧了,味道可就不一样了,那味道比死人的屁塞(古尸肛门里塞的古玉,防止尸气泄露导致尸体腐烂)来也臭得多,做得外观上古旧是古旧了,但这一闻就能闻出来,瞒不过行家的鼻子。再者是问,这物件从何而来,有什么出处没有,倒斗的人自然会把从哪个斗里倒出来的一一说明,我就可以判断,他说的是真是假,有没有什么破绽,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判断这物件的真假和价值。最后就是用手去感觉了,这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从我手中过的古董不计其数,我这双手啊,跟心是连着的,真正的古董,就是宝贝啊,它不管大小轻重,用手一掂一摸一捏,就能感觉出分量来,这分量不是指物件的实际重量说的,古物自身都有灵性,也有一种百年千年积累下来的厚重感,假货造得再像,这种感觉也造不出来。”
天星风水
从上古时代起,人们就经常观看天象,研究星辰的变化,用来推测祸福吉凶,在选择风水宝地的时候,也会加入天文学的精髓,天地之相去,八万四千里,人之心肾相去,八寸四分,人体金木水火土,上应五天星元,又有二十四星对应天下山川地理,星有美恶,地有吉凶。凡是上吉之壤,必定与天上的日月星辰相呼应,而以星云流转来定穴的青乌之术,便是风水中最难掌握的天星风水。
天星风水:风水术中的一个分支,古代帝王贵族,对死后之事非常看重,生前享受到的待遇,死后也要继续拥有,不仅是这样,他们还认为天下兴亡,都发于龙脉,所以陵墓都要设置在风水宝地。雍正皇帝曾经将帝陵精辟地概述过,他说: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痋蟒肉线
被剥了皮的痋蟒放入玉棺,让它尸体上生长出来的红色血脉细线,这些血脉最后都扎进动物和人类尸体的七窍中,把它们的鲜血活生生地吸干,再传导至玉棺中。所以玉棺中的积液是一种通过转换形成的防腐液,用鲜活的血液维持着棺中尸体的不腐。
陪陵人蟒
找出两株能改风水格局的榕树,先将镇陵谱埋入地下,榕树植到其上,然后捉来以人俑饲养的巨蟒。这种蟒在陵谱中被描绘成了青龙,极其凶猛残暴,是遮龙山一带才有的猛兽。当巨蟒吃够了人俑之后,就会昏睡过去,这时候再动手活剥了蟒皮,和大祭司一起装进棺中,蟒肉人体,加上桐木棺底,与这株老树就会逐渐长为一体,得以长久地维持肉体不腐不烂。
石人俑
跟真人一般的大小,并不结实,只有外边一层石壳,中间全是空的,撞碎后,里面会爬出来的都是密密麻麻的白色蛪虫,传说这是种古代人形棺材,不吉的征兆,预示着疾病和死亡。
痋术
痋术就是以死者的灵魂作为媒介,把怨魂转嫁到其余的生物身上,使无毒无害的生物,变成置人死命的武器或毒药。比如:将活人全身捆绑结实,强迫吞服一种“痋引”,并封死人体七窍,再用大链悬吊在洞中,活活憋死。痋引,是施行某种痋术必须的药丸,被活人吞下后就会寄生于体内产卵,只需要大约三到五天的时间,人体中的血肉内脏全成了幼虫的养分,并取而代之填充了进去。由于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失去水分,人皮就会迅速干枯,硬如树皮石壳,虫卵不见空气就不会变成幼虫,始终保持着冬眠状态,在阴凉的环境中,可以维持千年以上。
天气炎热,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最怕就是中暑!
中暑,俗称“发痧”,是暑热环境缺乏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而导致出汗过多,过度劳累,元气亏虚,暑热乘虚而入的一种急性病。
什么是痧病呢?中医古籍记载:“痧郁于内者,多因风寒暑湿诸气,杂糅阻遏不能宣达所致。”可见,风、寒、暑、湿等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经脉不通,气血不畅而出现痧病。《素部,皮部论》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邪袭机表,刮痧作用于经络中的皮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刮痧法指采用刮痧板,蘸上特制的刮痧润滑剂,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刮动的方法。此法发汗解表、舒筋活络,宣通气血,可用于中暑、感冒初期等。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以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血运加快,从而将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出,以利于机体康复。
炎热的夏季时节,如何有效预防中暑呢?今日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陈波燕,教大家刮刮穴位轻松防中暑。
一、头晕头重:刮印堂穴,刮风池穴,刮颈部经络。
印堂穴
定位:经外奇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操作:刮痧方向从印堂往前发际正中刮,至局部潮红或者有痧点为止。
风池穴
定位: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操作:点刮风池穴,至局部酸胀以及局部潮红或出痧点为主。
颈部经络:以督脉、膀胱经颈段经脉为主。
操作:从后发迹沿着督脉及膀胱经往下刮,至局部潮红或者有痧点为止。
二、胸闷心悸:刮心包经,重点刮内关穴、劳宫穴。
手厥阴心包经: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心包。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
内关穴
定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
劳宫穴
定位: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刮痧方法:心包经刮痧方向自躯干近端往躯干远端刮,至局部潮红或者有痧点为止,内关穴、劳宫穴可以采用点刮法,刮至局部酸胀或者潮红即可。
此外,还有揪痧法,拍痧法操作简单,可随时进行。
揪痧法: 在施术部位涂上润滑剂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揪痧部位,将皮肤提起至最高处时,两指同时夹起皮肤快速拧转,再松开,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被揪部位出现痧点为止。
拍痧法: 施术者用虚掌或刮痧板拍打施术部位,如脊背、胸腹、肘窝等处,直至局部皮肤充血发红,呈现紫红色或暗黑色痧痕为止。拍打时手臂不动,靠手腕关节活动,均匀用力,手掌自上而下自然地落到要拍打的部位。
虽然刮痧好处多,可这些人不能用: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刮。
2、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禁刮。
3、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及其他皮肤病传染者禁刮。
4、过饱、过劳、醉酒者不建议刮痧。
除了以上防暑穴位,还有以下贴士送给你。
1、出门做好防晒工作,穿戴衣物厚薄适当,出汗及时补充水分。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
3、夏日运动宜“少动多静”,运动以舒缓活动为主,如慢跑、太极、八段锦,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长时间在人群密集地逗留,保持空气流通。
4、一旦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解暑措施。
5、夏天饮食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
专家介绍
· 陈波燕
· 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
· 擅长以中医为特色(中药内服、外敷、针刺、艾灸、火针、埋线、放血、小儿推拿等)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四肢筋伤、内外妇儿疾病及亚 健康 的调理等。
· 出诊时间
骨伤科分院:周四、周日全天
针灸推拿科介绍
针灸推拿科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中医传统针灸推拿的基础上,与现代诊疗技术及理疗手段结合,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针灸推拿科目前开展的诊疗技术全面而综合。其中针灸方面包括:针刺、点刺、挑治、放血疗法、穴位敷贴、艾灸、埋线、平衡针法、穴位注射、岐黄针法、切脉针法等;推拿方面包括:传统推拿手法、正骨推拿、脊柱整复推拿、关节松动技术、神经松动技术等。
排版编辑(实习生):陈传锴
初审:陈波燕
审定发布:范琳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消肾的症状 5 消肾的辨证治疗 51 肾阴亏虚 511 症状 512 证候分析 513 方药治疗 514 饮食疗法 5141 推荐食材 5142 推荐食疗方 515 针灸治疗 5151 方一 5152 方二 52 阴阳两虚 521 症状 522 证候分析 523 方药治疗 524 饮食疗法 5241 推荐食材 5242 推荐食疗方 525 针灸治疗 5251 方一 5252 方二 53 气阴两虚 531 症状 532 方药治疗 54 津伤燥热 541 症状 55 瘀血闭阻 551 症状 56 推拿疗法治消肾 57 艾灸疗法治消肾 571 方一 572 方二 6 关于消渴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消肾的穴位 2 治疗消肾的方剂 3 治疗消肾的中成药 4 消肾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消肾 1 拼音
xiāo shèn
2 英文参考renal diabet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消肾为病证名[1]。见《圣济总录》卷十三。即下消[1][2]。
下消为病名[2]。见《丹溪心法·消渴》。为内科消渴病之一。又称消肾(《圣济总录》)、肾消(《医学纲目》)、内消(见《圣济总录》卷十三)、消浊(见《幼幼集成》)。是指以小便量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饮,面黑耳焦,日渐消瘦等为主要表现的消渴[3]。多因肾衰不摄所致[2]。
《圣济总录》卷十三:“病消中者,不渴而多溲,一名内消。”
《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
《幼幼集成》:“乃上消之传变,肺胃之热久不清,乃至动而消肾,移热于膀胱,小便浑浊,色如膏脂,名曰下消。”
4 消肾的症状消肾患者小便量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饮,面黑耳焦,日渐消瘦[3][2]。
5 消肾的辨证治疗 51 肾阴亏虚下消·肾阴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in deficiency[3])是指阴津亏虚,肾失所养,以尿频尿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4]。
511 症状患者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失眠心烦,舌红少苔,脉沉细数[5][6][7]。
512 证候分析肾阴亏虚,失于固摄:肾虚无以约束小便,故尿频量多。肾失固摄,水谷精微下注,故小便混浊如脂膏,有甜味。肝肾精血不足,故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心肾不交,故见心烦失眠。口干唇燥,五心烦热,舌红无苔,脉沉细数,是肾阴亏虚,虚火妄动之象。[5][6][7]
513 方药治疗治法:滋阴固肾。
可用六味地黄丸[备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诳直诀》):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加减治疗。方中山药、萸肉用量宜大,因山药能养脾阴而摄精微,萸肉能固肾益精,不使水谷精微下注。如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烦躁、失眠、遗精、舌红、脉细数者,宜养阴清热,固精潜阳,加黄柏、知母、龙骨、牡蛎、龟版。若尿量多而混浊者,宜益肾缩泉,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蚕茧等。若气阴两虚,伴困倦、气短、舌淡红者,宜酌加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5]
514 饮食疗法 5141 推荐食材下消·肾阴虚证患者建议食用枸杞子、桑椹、黑豆、干贝、生地黄、黑芝麻、葡萄、黑米等用以滋阴固肾[7]。
5142 推荐食疗方1.五味枸杞饮(《摄生众妙方》):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五味子置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入冰糖。代茶饮。[7]
2.桑椹醪(《本草纲目》):桑椹1000g,糯米500g。鲜桑椹洗净捣汁(或以干品300g煎汁去渣),再与糯米共同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为酒酿。每日随量佐餐食用。[7]
3.地黄粥(《饮撰服食笺》):将生地黄500g、白蜜125g同熬成膏,并将粳米100g煮制成粥,待熟时,入地黄膏2匙、酥油少许即成。须固肾者,可酌加芡实、山药,研末同煮,每日2次服食。[7]
515 针灸治疗 5151 方一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下消加关元、行间、复溜;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8]
5152 方二[6]
治法:滋阴清热。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肾俞、太溪、肝俞、太冲、胰俞穴。肾俞、太溪补肾纳气,缩泉滋阴。肝俞、太冲以滋肝阴降肝火。胰俞为治消渴的经验效穴。
随证配穴:视物模糊者,加光明。头晕者,加上星。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52 阴阳两虚下消·阴阳两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3])是指阴液阳气俱虚,以尿频,饮一尿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眩晕耳鸣,神疲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消瘦显著,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少津,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4]。
521 症状患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形寒畏冷,消瘦显著,阳萎不举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5][6][7]
522 证候分析阴损及阳,肾阳衰微,肾失固摄:肾失固藏,肾气独沉,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下元虚惫,约束无权,而至饮一溲一。水谷之精微随尿液下注,无以熏肤充身,残留之浊阴,未能排出,故面色黧黑不荣。肾主骨,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虚故耳轮焦干,腰膝疫软。命门火衰,宗筋弛缓,故见形寒畏冷,阳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是阴阳俱虚之象。[5][7]
523 方药治疗治法:温阳滋肾固摄[5]。
可用《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备注]《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治疗。方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六味地黄丸以调补肾阴。如阴阳气血俱虚,可用鹿茸丸[备注]鹿茸丸(《沈氏尊生书》):鹿茸、麦冬、熟地黄、黄芪、五味子、肉苁蓉、鸡内金、山萸肉、补骨脂、人参、牛膝、玄参、茯苓、地骨皮,以上两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等以补肾固摄。如出现血瘀之证,可参用丹参、山楂、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以提高治疗效果。[5]
524 饮食疗法 5241 推荐食材下消·阴阳两虚证患者建议食用黄芪、枸杞子、山药、海参、泥鳅、核桃、猪腰、五味子等用以滋阴温阳,补肾固摄[7]。
5242 推荐食疗方1.滋膵饮(《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30g,山药30g,生地黄15g,山茱萸15g,一同水煎,取汁,后入猪胰子,煮熟后,加盐少许,分次饮汤食肉,每日2次。[7]
2.五味枸杞饮(《摄生众妙方》):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g。五味子置纱布袋内,与枸杞子加水1000mL,煮取800mL,加入冰糖。代茶饮。[7]
3.海参粥(《老老恒言》):海参30g,粳米100g,姜、葱、盐各适量。先将海参浸透发好,剖洗干净,入沸水焯一下,捞出切成片。粳米洗净,加水适量,与海参片同煮为粥,待熟时放入适量姜、葱、盐调味。每日2次。[7]
525 针灸治疗 5251 方一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等穴为主。下消加关元、行间、复溜;口干甚加廉泉、承浆;嘈杂善饥加关门、内关;目昏糊加光明、行间;头晕加上星、百会;畏寒肢冷加灸命门、关元。[8]
5252 方二[6]
治法:补肾固摄。
处方:以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溪、肾俞、足三里、气海、命门、胰俞穴。肾俞、命门、太溪、气海补肾阳,滋肾阴。足三里补后天以资先天。胰俞为治消渴效穴。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太冲透涌泉。失眠者,加神门、三阴交。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53 气阴两虚下消·气阴两虚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3])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4]。
531 症状口渴欲饮,能食易饥,尿频量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沉细[4]。
532 方药治疗治宜滋肾固摄[2]。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大补阴丸、滋膵汤等方[2]。气虚火衰者,用八味地黄丸、右归丸、秘元煎、固阴煎等方[2]。
54 津伤燥热下消·津伤燥热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drynessheat injuring fluid[3])是指燥热伤津耗液,以尿频量多,烦渴引饮,口干舌燥,消谷善饥,身体渐瘦,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舌红干,苔薄黄或苔少,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4]。
541 症状尿频量多,烦渴引饮,口干舌燥,消谷善饥,身体渐瘦,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舌红干,苔薄黄或苔少,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4]。
55 瘀血闭阻下消·瘀血闭阻证(lower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3])是指瘀血阻滞,气化失司,以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身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沉涩等为常见症的下消证候[4]。
551 症状口干尿多,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身体麻木或刺痛,入夜尤甚,或肌肤甲错,唇紫不华,舌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少苔,脉沉涩[4]。
56 推拿疗法治消肾[9]
选穴:肾俞、命门、三焦俞、志室、水分、中极、然谷、太溪、气海、关元、神阙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左右结构:㨰法在背部脊柱两侧施术,约6分钟,重点在肾俞、命门、三焦俞和局部阿是穴。用一指禅推法推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第一侧线,往返操作约5分钟。指按揉肾俞、命门、三焦俞、志室、水分、中极、然谷、太溪,每穴约1分钟。横擦腰骶部八髎穴,以透热为度。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施于气海、关元,每穴约2分钟。掌振神阙穴约1分钟。用掌平推法直推上腹部、小腹部,约5分钟。擦两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57 艾灸疗法治消肾 571 方一[10]
选穴:太溪、涌泉、然谷、气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平时可以间隔1~2天施灸1次,应长期坚持。
572 方二[11]
取穴:
①组 足三里、中脘穴;
②组 命门、身柱、脾俞穴;
③组 气海、关门穴;
④组 脊中、肾俞穴;
⑤组 华盖、梁门穴;
⑥组 大椎、肝俞穴;
⑦组 行间、中极、腹哀穴;
⑧组 肺俞、膈俞、肾俞穴。
配穴:下消证,肾虚者,加然谷、涌泉穴。
灸法:每次选用1组穴位,8组穴轮换使用,采用隔姜灸法。取厚03~04cm的姜片放在穴位上,上面放置大小为15cm×2cm、重05克的艾炷,点燃施灸。每穴灸10~30壮,隔日1次,50天为1个疗程。
6 关于消渴消渴(consumptive thirst[3][12])为病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见《世医得效方》卷六)、消瘅(《黄帝内经》)[1]。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5]。严重时可出现神经衰弱、继发性急性感染、肺结核、高血压、肾及视网膜等微血管病变,最后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甚至死亡[9]。
(1)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8][3][12]。
(2)消渴指口渴,多饮,多尿而小便甜的病证[1]。《外台秘要》卷十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本证即现代所称糖尿病[1]。
(3)消渴指以口渴,尿少为主症的一种消渴病[1]。《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夫痟渴者,为虽渴而不小便也。”
根据症状及病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消渴可分为上、中、下三消[1][8]。其中口渴引饮为上消、善饮易食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6]。多因过食甘肥及情志失调,引起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8]。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其主要病因,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亦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甚至变生他疾,尤以痈疽之类为常见[5]。
在治疗时除了滋阴治本,清热治标外,其他情况均当兼顾,还可以配合单方草药,结合生活调理,以提高疗效[5]。针灸治疗消渴,对于早、中期患者及轻型患者效果较好,对病程长而病重者应配合药物治疗[6]。
消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而尿崩症具有多饮、多尿等症状,亦可参照治疗[6]。神经性多尿、急性热病之烦渴等,也均属本症范畴[8]。
详见消渴条。
7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所属部位 7 龈交穴的定位 8 龈交穴的取法 9 龈交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龈交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龈交穴主治病证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龈交穴的配伍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研究进展 161 治疗痔疮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龈交 1 拼音
yín jiāo
2 英文参考Yínjiāo GV28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ínjiā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2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2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龈交 汉语拼音 Yinjiao 罗马拼音 Yinchiao 美国英译名 Gum Crossi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8 日本 28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7 富耶氏 IVG27 德国 LG27 英国 Gv28 美国 Go28
龈交为经穴名(Yínjiāo GV28)[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原作断交[2]。属督脉[1]。龈交是督脉、阳明的交会穴[2]。龈即齿龈,交即交会,此穴在上齿龈中缝,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故名龈交[1]。龈交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额颊中痛,面赤颊肿,面部疮癣,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渊,鼻窒,口歪,口噤,牙疳,项强,牙龈肿痛,牙关不开,口噤,齿衄,鼻衄,鼻塞,目翳,目赤疼痛,面颊赤肿,痔疾,癫狂,痫证,腰痛,黄疸,心烦,心痛,齿龈肿痛,口㖞,口臭,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等。
4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龈交一。
5 穴名解龈即齿龈,交即交会,此穴在上齿龈中缝,为督脉和任脉的交会处,故名龈交[1]。
龈,同“止斤”,《说文》:“龈,啮也。”止斤,齿本也,指齿根肉也。交,有交会之义。本穴适当口内门齿齿根部,为任督二脉与胃阳明经交会的地方,故名之。[3]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曰:“手阳明之脉,贯颊入下齿中,足阳明之脉,循鼻入上齿中”。本穴有二,在上下门齿正中缝隙中,为唇系带与齿龈相结合处,唇齿相交之所,上者属督,下者属任。
6 所属部位齿龈[4]
7 龈交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龈交穴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5]。
龈交穴位于上唇内,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的交点。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取穴[1]。
龈交穴位于口腔前庭上唇与齿龈之间,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2]。
龈交穴在督脉的位置
龈交穴在齿龈部的位置
龈交穴在齿龈部的位置
8 龈交穴的取法龈交穴位于上唇内,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的交点。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取穴[1]。
正坐或仰靠,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移行处取穴。
正坐仰靠位,提起上唇,于上唇系带与齿龈之间移行处取穴[6]。
快速取穴:唇内的正中线上,上唇系带与上牙龈相接处即是龈交穴[7]。
9 龈交穴穴位解剖龈交穴下为上唇系带与牙龈之移行处、口轮匝肌深面与上颌骨牙槽弓之间。布有上颌神经的上唇支以及眶下神经与面神经分支交叉形成的眶下丛和上唇动、静脉。
91 层次解剖上唇系带与牙龈之移行处→口轮匝肌深面与上颌骨牙槽弓之间[1]。
粘膜→粘膜下层[8]。
92 穴区神经、血管有上颌神经和上齿槽动脉分布[8]。
布有上齿槽神经和上唇动、静脉[2]。
10 龈交穴的功效与作用龈交穴有清热泻火、开窍明目等作用[1]。
龈交穴具有宁神镇痉、清热消肿的功效。
龈交穴有清热利湿之功[3]。
上下齿缝虽不连接,由于人中、承浆两会穴,手足阳明两经左之右,右之左(手阳明于人中交叉,上至鼻旁。足阳明于承浆交叉,上至额角)两经四线循口环唇,任督两脉之连系,由口角两旁之线,接引交会,而任督两端藉以相连也。[3]
11 龈交穴主治病证龈交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额颊中痛,面赤颊肿,面部疮癣,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渊,鼻窒,口歪,口噤,牙疳,项强,牙龈肿痛,牙关不开,口噤,齿衄,鼻衄,鼻塞,目翳,目赤疼痛,面颊赤肿,痔疾,癫狂,痫证,腰痛,黄疸,心烦,心痛,齿龈肿痛,口㖞,口臭,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等。
龈交穴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等:如额颊中痛、面赤颊肿、面部疮癣、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目生白翳、鼻中息肉、鼻渊、鼻窒、口歪口噤、牙疳,及癫狂、项强等[1]。
龈交穴主治牙龈肿痛,牙关不开,口噤,齿衄,鼻渊,鼻衄,鼻塞,目翳,目赤疼痛,面颊赤肿;痔疾;癫狂,痫证;腰痛,项强;黄疸,心烦,心痛[6]。
龈交穴主治癫狂、齿龈肿痛、口㖞、口臭、鼻渊[8]。
龈交穴主治癫狂,痫证,鼻渊,牙龈肿痛,齿痛,口舌糜烂,鼻瘜肉等[2]。
治牙龈肿痛,口歪,口臭,牙关不开,鼻痔,目泪,多眵赤痛,颊肿,面部疱癣,腰扭伤,颈项强,头额痛,心烦痛,齿龈炎,鼻息肉,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小儿面部湿疹,癔病,心绞痛。
12 刺灸法 121 刺法向上斜刺02~03寸[2][6][1][8],局部胀痛[6]。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6][2][1][8]。
122 灸法禁灸[1]。
13 龈交穴的配伍龈交穴配迎香、上星、合谷、风池治一切鼻病[1]。
龈交穴配上关、大迎、翳风治口噤不开[1]。
龈交配颧髎、下关,治口僻[6]。
龈交配上关、大迎、翳风,有行气通经的作用。治口噤[6]。
龈交配风府,有疏风通经的作用。治颈项强直[6][1]。
龈交配承浆,有养阴清热的作用。治口臭[6]。
龈交配合谷,治牙肿痛、口噤[6]。
14 特效每天用舌头向上唇内侧顶,可 到龈交穴,有促进身体水分循环,预防下半身水肿的作用[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痓,烦满,龈交主之。癫疾互引,水沟及龈交主之。目痛不明,龈交主之。齿间出血者,有伤酸,齿床落痛,口不可开引鼻中,龈交主之。鼻中息肉不利,鼻头额頞中痛,鼻中有蚀疮,龈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治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眦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息肉蚀疮。
《针灸聚英》:任、督、足阳明之会。
《针灸大成》:主鼻中息肉,蚀疮,鼻塞不利,额頞中痛,颈项强,目泪眵汁,牙疳肿痛,内眦赤痒痛,生白翳,面赤心烦,马黄疸,寒暑瘟疫。小儿面疮,癣久不除,点烙亦佳。
《类经图翼》:刺三分,逆刺之,灸三壮。
16 研究进展 161 治疗痔疮1、什么是太极?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太极图是关于太极思想的图示,里面包含表示一阴一阳的图形,历史上有不同画法。
宋代周敦颐对太极图进行了层数的划分,并分别解释了每一层的含义:
(1)万物化生
万物一体,万物平等,万物无不相互关联;万物均有生命,万物都体现“道”。上承子思《中庸》的“赞天地之化育”,下启张载《西铭》的“民胞物与”。
(2)坤道成女,乾道成男
宇宙万物有阴阳。男女亦即阴阳,阴阳彼此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因此男女平等,各得其分。坤道乾道,对应着阴静阳动。坤与阴虽然是受动的,但却排序在乾与阳之前,因为坤与阴更加紧接宇宙万物的本原,所以周敦颐“主静”。
(3)五行
提出宇宙万物又都基于五种元素构成的主张。在《易经》在两仪系统中融入五行系统,构成所谓“二五之精”。“行”即是“道”,五行就是“天道”运行的五个阶段。金是西方之行,木是东方之行,火是南方之行,水是北方之行,金木火水亦即东南西北,亦即春夏秋冬。所以五行相生相克;春夏秋冬,四时顺布。
(4)阴静阳动
提出宇宙万物是以阴、阳为基本元素的最大范围的统一体。阴阳对立而统一,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阴阳相互环抱,互为首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一刚一柔,一主动一受动,相互运动与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的发展变化。
(5)无名的圆框
宇宙万物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犹如混沌。宇宙万物的性质,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物质性。所以宇宙又统称为“万物”,又称为“万有”“大有”,《易经》则称为“太极”。“太极”即是“大极”,即是最大范围的宇宙存在。而最大范围的宇宙存在是绝对的,绝对的宇宙存在是无可描述的,所以又称为“无极”。
2、关于太极的说法?
太极最早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而后见于《易传》。关于太极的说法,许多古籍中均有记载:
《三命通会·卷三·论太极贵》:“太极者,太初也,始也,物造于初为太极,成也,收也,物有所归曰极。造化始终相保,乃曰太极贵也。”
《北溪字义·卷下·太极》:“太极只是浑沦极至之理,非可以气形言。古经书说太极,惟见于易,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易只是阴阳变化,其所为阴阳变化之理,则太极也。”
《葬法倒杖·认太极》:“穴场金鱼水界。圆晕在隐微之间者,为太极。上是微茫水分,下是微茫水合。合处为小明堂,容人侧卧,便是穴场。有此圆晕则生气内聚,故为真穴,立标枕对于此而定。无此者,非也。若晕顶再见一二半晕如初三夜月样者,名曰天轮,影有三轮者,大地也。”
《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一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天突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天突穴的定位 10 天突穴的取法 11 天突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天突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天突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天突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天突穴研究进展 181 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182 治疗外周性呼吸衰竭 183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调整作用 184 降低气道阻力 185 对食管蠕动的影响 186 对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天突 1 拼音
tiān tū
2 英文参考Tiāntū CV22 [中国针灸学词典]
tiānt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V2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N2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天突 汉语拼音 Tiantu 罗马拼音 Tientu 美国英译名 Sky Prominenc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22 日本 22 法
国 莫兰特氏 VC22 富耶氏 VC22 德国 KG22 英国 Cv22 美国 Co22
天突为经穴名(Tiāntū CV22,RN22)[1][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玉户(《针灸甲乙经》)、天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聚英》)、五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属任脉[1]。天突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1][3]。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颇似肺气通天的灶突,故名天突[1]。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咳唾脓血,喉中痰鸣,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现代又用天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4 天突穴的别名玉户(《针灸甲乙经》)
天瞿(《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聚英》)
五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
6 穴名解天即天空,突即灶突,此穴位所在相当于气管上端,颇似肺气通天的灶突,故名天突[1]。
天,上意,指天气及人身之上部。突,指灶突。灶突,即烟囱,有穿通之义。天气通于肺,穴处犹如肺气出入之灶突也。本穴位居胸腔最上的喉头,既为清气之所入,又为浊气之所出,故以为名。[4]
7 特异性天突是阴维脉、任脉的交会穴[1][3]。
8 所属部位颈[5]
9 天突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天突穴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6]。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正坐仰头取穴[1]。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当胸骨切迹上缘上05寸凹陷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3]。
另说“在颈结喉下二寸”(《针灸甲乙经》)、5寸(《备急千金要方》),3寸(《太平圣惠方》)、1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天突穴在任脉的位置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肌肉)
天突穴在颈部的位置(骨骼)
10 天突穴的取法在璇玑穴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正坐仰头取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正坐仰头取穴[1]。
正坐仰靠位,于璇玑上1寸,胸骨上窝正中取穴[7]。
快速取穴:仰卧,由喉结直下可摸到一凹窝,中央处即是天突穴[8]。
11 天突穴穴位解剖天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之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浅层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皮下组织内有颈阔肌和颈静脉弓。深层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和头臂静脉等重要结构。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之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1]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骨舌骨肌之间→左、右胸骨甲状肌之间→上纵隔蜂窝组织→气管前间隙[9]。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颈横神经和颈静脉弓属支分布;深层有舌下神经降支和甲状腺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气管[9]。向下刺可入胸骨柄后方,有胸腺、左无名静脉和主动脉弓等结构[9]。
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3]。
12 天突穴的功效与作用天突穴具有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功效。
天突穴有理气化痰,清咽开音作用[1]。
天突穴位于胸廓上口处,深部为肺系,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利咽之功,可用于治疗胸、肺、咽喉病[10]。
胃气上逆则噎膈,取天突穴理气降逆以治之[10]。
瘿气为天突穴局部的治疗作用[10]。
天突穴具有豁痰开窍之作用,是治疗诸痰之证的主要腧穴,对于痰厥、中风、眩晕、咳嗽、梅核气等效果较好[10]。
《针灸甲乙经》有:“在颈结喉下二寸。”主治咽喉疾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血气乏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术者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于痰郁气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 术有点天突法。1948年高式国医师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拟刺回阳九针,甫刺哑门一穴。一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急起针。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后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4]
13 天突穴主治病证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咳唾脓血,喉中痰鸣,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现代又用天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1]。
天突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9]。
天突穴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咳唾脓血,肺痈;喉痹,咽干,暴喑,梅核气,喉中痰鸣;呕吐,噎膈;心痛,舌下急,衄血,瘿气[7]。
天突穴主治咳嗽,哮喘,咯血,喉痹,失音,呕吐,呃逆,噎膈,瘿瘤等[3]。
14 刺灸法 141 刺法[1]
先直刺02~03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后壁刺入05~08寸[3]。
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9]。
先直刺02~03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局部酸胀,咽喉发紧似有阻塞感,起针后即消失,不留针[7][1]。
注意:天突穴施术时不宜留针及施用强 手法,以免伤及脏器;对肺气肿患者尤需谨慎[7]。
142 灸法可灸[1][9][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15 天突穴的配伍天突穴配定喘、膻中、丰隆治支气管哮喘[1]。
天突穴配天窗、合谷、人迎治声带炎[1]。
天突穴配内关、印堂、足三里治神经性呕吐[1]。
天突配膻中,有降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哮喘,胸痹。
天突配璇玑、风府、照海,有行气解表,养阴清热的作用,主治喉肿咽痛。
天突配灵道、阴谷、复溜、丰隆、然谷,有滋肾降火利咽的作用,主治咽痛久不愈,喑哑,入睡口干。
天突配定喘、膻中、丰隆,治哮喘[7]。
天突配内关、中脘,治呃逆[7]。
天突配石关、足三里、胃俞、中脘、膈俞、水分、气海、胃仓,治噎膈[7]。
天突配泻人迎、喉中,治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7]。
天突配筋缩,治小儿喉闭[7]。
16 特效用中指指腹慢慢按压天突穴1~2分钟, 时要格外轻柔,可治由于咳嗽、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声音嘶哑[8]。
17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针灸甲乙经》:阴维、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咳上气,喘,暴喑不能言,及舌下挟缝青脉,颈有大气,喉痹,咽中干,急不得息,喉中鸣,翕翕寒热,项肿肩痛,胸满,腹皮热,衄,气梗心痛,瘾疹头痛,面皮赤热,身肉尽不仁,天突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咳嗽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肺痈,咳唾脓血,气咽干,舌下急,喉中生疮,不得下食。
《玉龙歌》:哮喘之证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著艾便安康。
《百症赋》:咳嗽连声,肺俞须迎天突穴。
《普济方》:针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灸亦得。即下针宜直横下,不得低手,即损五脏之气,伤人短寿。
《类经图翼》:治一切瘿瘤初起者,灸之妙。
18 天突穴研究进展 181 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针刺天突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使甲状腺缩小,症状消失,基础代谢明显降低。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有效率可达869%,尿中排碘量明显降低,甲状腺对碘的吸聚和利用能力提高。有实验正常人服131I 2μBq(微贝可),20 min后用重手法刺双合谷、扶突、天突,于行针3次后的2、4、6、24、48 h测定,发现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量大多提高,而针刺通里等穴则无影响。[7]
针刺甲亢患者天突穴,可使基础代谢降低,而对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针后基础代谢可增加[1]。
182 治疗外周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电针天突穴对呼吸衰竭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外周性呼吸衰竭疗效明显[4]。
183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调整作用针刺天突对支气管平滑肌也有调整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7]。
184 降低气道阻力针刺天突、肺俞等穴,无论吸气或呼气阶段的气道阻力,都从增高状态明显下降,特别是呼气时的气道阻力下降最为明显[4]。
185 对食管蠕动的影响在X线下观察,针刺天突、膻中可使健康人食管蠕动增加,内径增宽,也可使食管瘤瘤部的上、下段食管蠕动呈相同改变。[7]
针刺食道癌患者天突穴,可使蠕动增强,内径增宽[1]。
186 对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针刺天突对免疫功能有调整作用,针刺家兔“天突”、“内关”,可看到淋巴母细胞转化率明显提高,但是对于有些淋巴母细胞转化率针前较高的针刺麻醉患者,针后反见下降。针刺天突也可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7]
电针实验性结核性家兔“天突”“内关”部位,发现针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计数、淋巴细胞转化率有明显增加[1]。
风水宝地特别注意宅基(坟墓)前后左右的山体,这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
雀,后玄武的风水格局,具有藏风聚气的功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郭
璞·古本葬经》中是这样描述的--------“玄武低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顺(俯)。”
这是古人对生命安全与归属感的表述。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在风水学上又称为“四神
砂”(四相砂)。“四神砂”由于其排列的位置不同,因此所起的作用不同。《博山篇》对此
有详细的论述:“两边鹊立,命曰侍砂,能遮恶风,最为有力;从龙拥抱,命曰卫砂,外
御凹风,内增气势;绕抱穴后,命曰迎砂,平低似揖,拜参之职;面前侍立,名曰朝砂,
不论远近,特来为贵。”
在其中,“住宅风水中的砂指的是与住龙山相伴的小山,也指环绕的山体。龙与砂存在
主导和从属的关系,龙是君,砂为臣。……古人以封建思想作比喻,表达出和谐的景观感
觉以及人与环境和环境各部分之间的主次从属关系。”
祖国传统建筑风水认为砂的层次越多越好,环环相抱,形成花苞类型,才利于“聚气”、富贵。同时还要求在朱雀周围要有水流环绕,这样又增
本文2023-08-21 19:20: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