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的医书有哪些?,第1张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在中医学方面,隋唐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医典籍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干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以及唐代公私修撰的一系列本草著作。另外,还完成了几部整理、注解《黄帝内经》的典籍,如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释义》。所有这些著作,都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宋元时期中医学取得更为显著的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个时期的医药学典籍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高的特点。方书方面有官修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私修的有《苏沈良方》《史载之方》等一百余种。疾病诊断方面,有崔嘉彦的《脉诀》、朱震亨的《脉诀指掌病式图》等。妇科方面,有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等。儿科方面,有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陈文中的《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诊方论》等。法医学方面,有宋慈的《洗冤集录》。针灸方面,有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许希的《神应针经要诀》。研究伤寒病的,有庞安时的《伤寒病总论》、朱肱的《伤寒百问》等等。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不仅内部的分科更为细密,同时也出现了代表不同理论特色的医学学派,金元时期的四大家便各有多种著作,阐述各家的医学理论。如“寒凉派”的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问病式》等,“攻下派”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等,“温补振”的李呆著有《脾胃论》等。“养阴派”的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他们的著述都从不同的侧面为丰富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明代的妇产科学著作也空前丰富,其中尤以王肯堂的《女科证治准绳》(1607)、万全的《万氏女科》(1549)及《广嗣纪要》、武之望的《济阴纲目》(1620)等影响最为广泛。而《济阴纲目》则是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的继续和发展。薛氏家传的《女科撮要》也是最富有影响的。

目录 1 拼音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通幽散 通幽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tōng yōu sǎn

2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21 方名

通幽散

22 组成

升麻、木通、滑石、葵子、麻仁、苏子、陈皮、枳壳、甘草、川芎、赤芍、生地、当归、黄芩、葱白、淡竹叶、大黄、槟榔(2味酌用)。

23 功效

补阴血,滋肾水,抑阳清热。

24 主治

产后血去亡阴,津液内竭,肠胃枯燥,阳气独盛,热结大肠、膀胱、小肠,以致二便不通。

25 各家论述

是方木通、滑石、葵子、竹叶、甘草以通小肠之火,麻仁、苏子、枳壳以通大肠之火,而大黄、槟榔性猛,必宜酌用,恐不宜于产后、芎、归、芍、地四物养血滋阴,升麻引火上泄,黄芩引火下达,葱白滑窍,陈皮行气,皆可以通之也。

26 附注

大小便三日不通,方可用大黄以荡涤。

古籍中的通幽散 《医贯》:[卷之五·先天要论(下)]泻利并大便不通论

予尝体法东垣之论。不用东垣之方。如润肠丸润燥汤通幽散之类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自愈。如热秘

《古今名医汇粹》:[卷六病能集四(杂证十门)]二便门

尝论治秘,予体之而不用其方,如润肠丸、润燥汤、通幽散之类,俱不用。惟用六味地黄丸料煎服,自愈,如热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下列方]和方四十四

(炒)有痰,加姜汁、竹沥;大便闭,加麻仁。加味通幽散(四十一)川芎当归肉苁蓉(洗)炙甘草桃仁麻仁(

《盘珠集胎产症治》:[卷中产后]发热

倦伤脾,运化稽迟,血枯肠燥,虚症类实病也。加味通幽散。(和四十一)《盘珠集胎产症治》清单南山公元1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九秘结候]药方

产科(departmentofobstetrics)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妇女生产疾病的医学专科。为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此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为九科时,产科已成为一科,元丰改制后的九科中仍有产科的设置。元代产科中包括妇人杂病,实际上是妇产科。明代十三科中设妇科(其中包括产科内容)。清初十一科中也设妇科,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取消。

详见百科词条:产科 [ 最后修订于2016/7/22 22:00:12 共2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