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坡上的情,沟里头的爱_黄土坡上的人生路——记自学成才的中医李金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黄土坡上的情,沟里头的爱_黄土坡上的人生路——记自学成才的中医李金柱,第1张

  987年6月,甘肃张掖火车站的职工王永贺身揣兰州军区总医院和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诊断书来到山西省稷山县。诊断书上写着:胃体癌、胃底化腺癌、淋巴结转移腺癌。第二年6月,王永贺又回到确诊医院复查,结果医生和他自己都惊讶不已:食道、胃部未发现异常;未发现异常细胞。

难道稷山县这个小小的地方有神医不成?

一位患食道癌的河南妇女在给这位未曾见过面的医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用了您研制的中药20天后,打嗝、吞咽困难明显减轻,食量增高。现经医院检查,粘膜完整,病灶消失。我打心眼里感谢老中医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位医生叫李金柱。从1984年以来,他用研制的“癌复康”等系列药物,先后接治了来自江苏、四川、上海、云南、辽宁、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的食道癌、胃癌、淋巴癌、乳腺癌、宫颈癌等患者968例,经县以上医疗单位确诊并有诊断书、治疗建议书、资料完整、有统计价值者778例,有效率达867%,治愈率达604%。

但李金柱并不是老中医,而不过是一个高考落榜的农家子弟。

落榜,也是一次新的选择

1979年夏,17岁的李金柱高中毕业后,充满信心地进入高考考场。但他落榜了。这一沉重的打击,使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李金柱一时觉得前途渺茫。

返乡之后,李金柱除了劳动之外,就是以读书消磨时光。五花八门的报刊和书,其中既有令人消沉的东西,也有催人振奋的精华,先是无目的浏览,渐渐地,他被一些自学成材的故事所感动。继而他又联想到本县头针疗法的发明者焦顺发原来只是个小学毕业的普通医生:骨髓炎专家杨文水起初也只是个乡村卫生员。他们都是靠刻苦自学获得了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奖,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又鼓起了李金柱追求新生活的风帆。

李金柱的一位亲戚是位老中医,常向他谈论医道,使李金柱从小就了解不少药品和医学术语,甚至能背“十八反”“十九畏”歌。返乡后的第二年,村干部见他勤奋好学,喜欢医学,便把他安排到村卫生所,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啊!于是李金柱把握住了这一人生的机遇,选择了从医之路。

认准了路,步步不回头

李金柱一心扑在了学医上。乡村老中医把视如家宝、珍藏多年的《验方集锦》、《特效验方》等9本古医书籍及搜集的民间土方馈赠给了他。他像饿慌了的孩子,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夏天的夜晚,别人海阔天空地闲,打扑克,他却将电灯拉到屋外,不顾蚊虫叮咬,专心地读书学习。冬天,他用棉被裹住双腿,搓着冻麻木的手深钻细研,继续攻读。连春节过年时,他也忘了要去长辈处拜年,一个人钻到卫生所去读书,气得媳妇一顿大哭。李金柱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偷偷地到县里献了血,用补助的钱买回书籍和订阅了刊物。

同时,李金柱四处搜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医古籍。他听说县城一位大娘藏有当年老伴谢世后留下的医书,李金柱便登门拜访。不料,头一回他吃了个闭门羹。他没有灰心。第二次,大娘说:“书是有些,可惜烧的烧,丢的丢,一本也没留下。”李金柱仍不死心,一连几次登门求书,大娘的心终于被这倔后生磨软了,说:“书可以让你看,但不能拿走。”说完取出一个布包,一层层地揭开,颤巍巍地递给他。手捧《医宗金鉴》,他恨不能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录音机,眼睛变为照相机。从上午一直看到傍晚,记下几十页笔记,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大娘家。几次三番,李金柱渴求知识的一片诚心感动了这位大娘,索性把书送给了李金柱。

在卫生所的日子里,李金柱耳闻目睹了许多肿瘤患者的呻吟和痛苦,眼睁睁地看着病人走向绝望,却束手无策。做为一个医生,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李金柱不甘心这样,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乡村医生,但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相信祖国医学中有着丰富的未被开采的宝藏。他决定向癌症进攻。

成功,属于勇敢的探索者

癌症是世界一大难治之症。我国每年有60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攻克癌症,是一条复杂艰苦的道路,李金柱深知只有热情是无法征服癌病魔的,他需要更多的知识武装。李金柱除了自学医书外,1982年春,他来到太原、西安等肿瘤科研单位,向专家求教。他自费到晋南医学专科学校深造,毕业实习时,他选择到一家肿瘤医院进行实践学习。在观察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中,他深感用化疗、电疗、手术对癌症有抑制功能,但他同时认为,根据中医药学典籍中关于肿瘤的有关论述,癌症是由于人体气血凝滞、湿聚痰结、邪毒蕴热、阳虚阴盛,导致症癫职聚、毒瘤内生。治病要治本。于是,他开始了不断的探索。他认为在治疗上应以理气化痰、攻坚破结、消热解毒、滋阴生津为主,辅以健脾燥湿、益气壮阳之药,增强抗御能力,恢复机体功能。经过一年多的潜心钻研,1984年初,李金柱配制出了以“凤仙草”为主的中药汤剂。

效果如何?李金柱首先给狗、猫灌服,做了动物实验;接着,他壮着胆子,冒生命危险亲口尝服。药服下了,他只觉头昏目眩,呕吐不止,竟不醒人事,吓得妻子手足无措。醒来后,李金柱立即重新调整了配方和用药比例,一次次的实验,证实确无副作用之后,才开始应用于临床。

最先接受治疗的是西安碑林区的一位食道癌患者。他饮食困难,奄奄一息。俗话说,病急乱投医,患者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金柱。李金柱对他进行了精心的治疗,几个疗程后,患者竟能慢慢吃流食了。这对李金柱是个极大的鼓舞。从此,李金柱开始了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工作。

李金柱在自己的四亩责任田中,没种庄稼,也没种能赚大钱的经济作物,而是种满了不值钱的凤仙草。李金柱的工作取得了成绩,1984年8月,李金柱来到县城,办起了“稷山县肿瘤研究所”,他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他与科研人员一起攻克一个个难关,归纳出“软坚透骨,消肿散结”的治疗原则,在总结中医古方、民间验方和国内外治疗肿瘤经验的基础上,于1985年冬研制出用50余味中草药配制的“康福治癌丸”。之后,又研制出“冬凌抗癌丸”、“癌复康”等5种新型系列药物和“消瘤膏”和“祛瘤胶囊”。临床应用中,依病情辨证灵活运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87年12月,李金柱研制的“康福治癌丸”系列药物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被批准制剂生产。有关专家肯定了“康福丸”在国内临床应用效果方面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

李金柱成功了。但成功的标志并非是他研制出了“康福丸”等药品,也不是有多少人被他解除或减轻了病痛,而是李金柱成功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下决心为之奋斗。1989年5月,李金柱被省、地有关部门授予“自学成才先进工作者”称号。李金柱的事业在扩大发展,经过了酸、甜、苦、辣的尝试,经受了失败的艰难,李金柱终于从黄土高坡上站起来了。这个农家子弟的经历,也许可以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成才的路,就在你的脚下。

1-经方,一般指仲景方,来自《伤寒杂病论》。学术严谨,用药有法度,经千年 历史 检验,疗效较可靠,如果熟练掌握,至少可以应付50%疾病。

2-时方,方剂的一种,唐宋时期创制使用。时方在经方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补充和完善了前人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丰富了方剂学内容。

3-偏方,主要民间应用,特别是毛泽东时期,大力发掘,广泛应用,有实践基础,虽大多弄不清明确药理,但有时疗效确实。

4-专药,一般指有特效的药物。一部分在古籍中,如青蒿、常山截疟,黄连、苦参治肠炎等,一部分在民间,因民间陋习,惜很多已失传。我最喜欢收集民间单方(专药),那疗效太神奇!

5-治病最讲疗效。所以研究药与方最为要务。特别是在中医理论充满缺陷的当下。

6-个人觉得治病就是:理法+方药两部分。中医理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朴素观察、朴素思想(大道至简嘛!),现代所谓的中医大家为显示自己的水平,喜欢理论复杂化,且没系统观,使中医陷入困境,不断没落。

7-中医若要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中医现代化!必须用最严谨的现代 科技 研究、检验之。别无捷径。

对于哪些己经由上古无量祖宗大智慧文化文明大圣大贤实际实践证明证实了的宝贝方类典藏秘籍即使是中医世家然又能有几人能真正的完全彻了其中一味一方一丹一丸一散啊?更何况当下的今时今日的所谓西方科学尚在实验室之中的和正在实践等待自然规律的俭验实际待证实知。又焉能识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秘奥义呢?

无知妄论祖宗宝。

私邪空损祸无量。

本草它日遇有缘。

九天极处放毫光。

中医现代化让人听了别纽,应该在深挖中药药效潜能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助力对病症更精准的诊断。开发药效潜能非常重要,它可以在特殊病例上发挥作用。

仁术仁心回答如下:

中医古方,经典方剂,一般只针对经典单一病例,多具有代表性病例,而现实中医面对患者时,多一种病多和并多种病,和多种症状的比较多,所以用药多合并,复方用药,所以药味比古方,经典方更复杂。

再说一下中医千人千方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每位中医同一种病,却开方各不相同,所谓千人千方,其实这是符合中医治疗特点,因为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病有很大不同,同一种病,每个人体质,症状不同,药量加减不同,只要辨证明确,用药对症,中药治一样疾病,有很多药物可以选择,每位医生可以根据自已用药特点,和习惯选择用药。

千人千方还有跟中医辨证论治有关,打个比喻,如感冒,西医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联合用药,而中医就不同,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暑湿,气虚,阴虚感冒几种,当然各种感冒用药就不同,再比如咳嗽,中医也分风寒,风热,风燥,痰湿,痰热,肝火犯肺,肺阴亏虚等多种,用药也当然各不相同,每一种疾病,中医都细分多种类型,不清楚的人只知是一种病,而处方各不相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说中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到用药都有非常细致而严谨的规定,必须对症用药,因人因病用药,一人一方,随症加减用药,才是中医治病之道

其实这些方,有时候是有效的,可以在此方上创新

应该是经方。“伤寒论”理的方剂药味变化,药量加减,都很考究。一个桂枝汤加减变化出好多用途。

提醒诸位中医粉,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的原则,所谓的经方验方,都是没用的。

你们去找中医看病,一定要问清楚,给你开的药方是不是起过效的,如果是曾经有人被治好过的药方坚决不能要,那种以前从来没有治好过人的才是最佳选择。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制备方法 44 功效与主治 45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46 方解 47 各家论述 48 附注 5 《脾胃论》引张元素方之枳术丸 51 组成 52 制法 53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6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7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8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85 加减 86 制备方法 9 枳术丸药典标准 91 品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性状 95 鉴别 96 检查 97 功能与主治 98 用法与用量 99 贮藏 910 版本 10 枳术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102 药品汉语拼音 103 剂型 104 性状 105 枳术丸的主要成份 106 枳术丸的功能主治 107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108 注意事项 109 枳术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010 备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枳术丸 枳术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zhǐ zhú wán

2 英文参考

Aurantii Immaturi and Atractylodis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hizhu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hizhu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枳术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5首。张洁古方为常用方,组成为白术2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具有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的功效。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4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

枳术丸由《金匮要略方论》枳术汤衍化而来[1]。

41 方名

枳术丸

42 组成

白术2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

白术二两,枳实(麸炒)一两[1]。

43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44 功效与主治

《内外伤辨》卷下引张洁古方之枳术丸具有治痞,消食,强胃;健脾消食,行气化湿之功效。主治老幼虚弱,食不消,脏腑软,气不下降,胸膈满闷。

枳术丸功能健脾消痞[1]。治脾胃运化无力,饮食停滞,腹胀痞满者[1]。

45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荷叶裹炒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1]。

每服50丸,用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46 方解

枳术丸白术为君,健脾祛湿,助脾运化;以枳实下气化滞,消痞除满,为臣[1]。白术用量重于枳实一倍,乃补重于消,寓消于补之中[1]。复以荷叶烧饭为丸,取其升养脾胃之清气,以助白术健脾益胃之功;与枳实相伍,一升清,一降浊,正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之理[1]。清升浊降,脾健积消,则诸证自除[1]。

47 各家论述

白术苦甘温,其甘温补脾胃之元气,其苦味除胃中之湿热,利腰脐间血,本意不取其食速化,但令人胃气强实,不复伤也;枳实味苦寒,泄心下痞闷,消化胃中所伤,是先补其虚,而后化其滞,则不峻利也;荷叶色青形空,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乎?更以烧饭和药,与白术协力,滋养谷气,而补令胃厚,再不至内伤,其利广大也。

48 附注

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引作“二味枳术丸”。

5 《脾胃论》引张元素方之枳术丸 51 组成

枳实(麸炒**,去穰)一两,白术二两[2]。

52 制法

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2]。

53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多用白汤下,无时[2]

6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 61 方名

枳术丸

62 组成

枳实1两,木香1两,白术2两,砂仁2两。

63 主治

《女科万金方》卷五之枳术丸主治妇人呕吐,因宿食种下病根,每遇食厚物即发,气多,脾胃不和者。

6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薄荷汤煮饭为丸。滚汤送下。

7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 71 方名

枳术丸

72 组成

白术2两,枳实1两,半夏1两,神曲1两,麦芽1两,山楂1两,姜黄5钱,陈皮5钱,木香2钱半。

73 主治

《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之枳术丸主治痞,心下满而不痛者。

7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上为末,荷叶饭为丸服。

8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 81 方名

枳术丸

82 组成

白术(面炒)2两,赤芍(酒炒)2两,枳实(面炒)1两,广皮1两。

83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一之枳术丸主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

84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或100丸,以米饮送下。

85 加减

如体寒,加干姜(炒黄)57钱,同为丸。

86 制备方法

用新荷叶汤,煮老黄米为丸,如梧桐子大。

9 枳术丸药典标准 91 品名

枳术丸

Zhizhu Wan

92 处方

枳实(炒)250g、麸炒白术500g

93 制法

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荷叶75g,加水适量煎煮,滤过得煎液。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94 性状

本品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9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白术)。

(2)取本品3g,研碎,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立即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5g,研细,加甲醇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枳实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辛弗林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5%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热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桃红色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9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97 功能与主治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9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99 贮藏

密封。

910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枳术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枳术丸

102 药品汉语拼音

Zhizhu Wan

103 剂型

每100粒重6g。

104 性状

枳术丸为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105 枳术丸的主要成份

枳实(炒)、白术(炒)等。

106 枳术丸的功能主治

健脾消食,行气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不化,脘腹痞满。

107 枳术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108 注意事项

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枳术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枳术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枳术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枳术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10 备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