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志》分为哪几部分?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武备志》分为哪几部分?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第1张

《武备志》共分为240卷,200多万字,738幅附图。全书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兵诀评18卷收录了《武经七书》,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加以评点。在这卷中,茅元仪对《孙子兵法》的评论昀多,表现出对《孙子兵法》的推重,他认为学兵学不可不读《孙子兵法》,说:先秦之言兵家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谓五家为孙子注疏可也。战略考33卷,以时间为序,从战略的高度选录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六百余个战例。阵练制41卷,分阵和练两部分。阵的部分记载了西周至明代的各种阵法,配以319幅阵图,阵有说记,有辩证。练的部分,详细记载了选士练卒之法,包括选士、编伍、悬令赏罚、教旗、教艺5方面内容,详细地记载了士卒的选练方法,军资乘55卷,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8类,下设65项细目,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

占度载93卷,分为占和度两部分。占即占天,主要记载天文气象,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占风、占蒙雾、占红霓、占霞、占雨雹、占五行等。这部分内容是把自然与人事联一起,认为某种天象往往就是某种人事即将发生的征兆。度即度地,主要记载兵要地志,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6类,图文并茂地叙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兵源财赋等等内容。

1、《武经七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官方发行的军事教科书。全书共二十五卷,分七种:孙子三卷、吴子两卷、司马法三卷、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卷、尉缭子五卷、黄石公三略三卷、黄石公六韬六卷,由这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2、《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明代戚继光创作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尤其是反映了火器发展一定阶段上作战形式的变化。成为明朝军队热兵器化的佐证。具有较高的军事学术价值。该书在明朝万历壬辰战争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

3、《车营扣答合编》:

车营扣答合编是明代的军事著作。该书通过问、答、说,对车营及车营作战中的108个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和解说,涉及车营编组方法、阵法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内容,重点是论述车营的战法。

4、《武备志》: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武备志》的编辑、刊行,对改变明末重文轻武,武将多不知兵法韬略,武备废弛的状况有现实性的意义。它设类详备,收辑甚全,是一部类似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

5、《治平胜算全书》:

《治平胜算全书》是清代军事著作。12卷,约15万字,阵图、兵器图455 幅。全书对战场选择、治军、兵器使用、城池攻守、火攻水战等分类辑述。书中十分重视军容、军纪、军威、士气、号令的养成训练。

明代中国火箭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火箭,除了单级火箭,还发展了各种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原始的多级火箭,并且对各种火箭的制造、应用、配备和发射剂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在当时的水、步、骑兵中火箭武器已作为必备的武器,甚至还有专门的火箭部队,有关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阵、作战技术和管理也都有条例规定。明代的《武备志》中记载了这些火箭。

《武备志》所记载火箭

名称 射程 发射数量

五虎出穴箭 500步 5

七星箭 不详 7

九龙箭 不详 9

火弩流星箭 不详 10

火龙箭 不详 20

群鹰逐兔箭 不详 25

长蛇破阵箭 200步 30

一窝蜂箭 300步 32

群豹横奔箭 400步 49

百虎齐奔箭 300步 100

这些火箭威力惊人,壬辰战争中明军曾大量使用火箭、火铳、火炮,给予日军以极大杀伤,这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西晋时期,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

在金、元时期,传到中国中原地区。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

到了近现代,唢呐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1]

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唢呐(意大利语:suo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也是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由波斯传入,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中文名

唢呐

外文名

suona horn(英)、suona(意)

俗 名

喇叭

发明人

波斯人

应用学科

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起源时间

公元三世纪

成熟时间

明代

代表作品

《一枝花》、《百鸟朝凤》等

代表人物

任同祥、刘英等

适用领域

独奏、重奏、伴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