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这三个穴位,疏通全身血脉,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按揉这三个穴位,疏通全身血脉,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第1张

心脑血管问题,比较常用的手段就是降低血液粘稠度,保证血管对于心脑的气血供给。所以,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疏通全身的血管的话,我相信此类问题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个疏通血管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这个朋友说的血管淤堵导致轻微脑梗,还有比如颈动脉斑块,脑供血不足,都可以作为参考。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下,就是疏通血管的方法,对于脑出血是不适合的,毕竟脑出血的患者已经出血严重了,你再给它增加活血,肯定是不合适的。

「位置」: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即为本穴。

「释义」:既然是脑梗,头部的问题,我们经常讲:局部病症,用局部穴位。故而,我们首先考虑再局部选择一个穴位。毫无疑问就是选择百会穴了。

因为百会穴在头顶中央,人头者,诸阳之会,此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百病皆主,故名百会。

■百会穴,顾名思义就是百脉交会之穴,艾灸后可以调节周身百脉,起到百会通,通全身的效果

经脉血管之中循行的气血被淤堵,那么,淤堵的物质究竟是什么呢?第一,可能是淤血;第二,可能是痰湿。这两种是最常见的情况。

首先,膈俞穴身为八会穴之一的血会,主要作用就是调节和血相关的问题,既可以补血,比如调节贫血导致的血不足问题;同时,也可以活血化瘀,调节血脉的淤阻问题。

其次,脾主运化,可以运化体内的水湿之气,而水湿之气遇寒容易凝聚成痰,痰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痰就是我们平时咳痰的情况,大家都见过。

那么,无形之痰淤堵在哪里,哪里就容易出问题。比如中医也有:「痰多生怪病」的说法。毕竟痰淤堵的部位很多,导致怪病出现的几率最高。

足三里穴归属于胃经,可以调节脾胃的功能,而脾胃强则对于湿气的运化作用就强,自然可以清楚水湿和痰阻问题。

■膈俞穴「位置」: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分开来看就是心主血和心主脉,这个脉就是脉管,简单的说就是气血运行的管道。

可以理解为血液运行的血管。所以,血管的淤堵和心的功能是否强大,是否可以排除心脏的外邪,是否可以泵出足够的血液有关系。

而心俞穴是心的背俞穴,背俞穴主要功能就是强健脏器本身,故而取之用来强心。

气海穴,在:《经脉图考》书中记载:“此气海也,凡藏气虚惫,一切真气不足,久疾不瘥(chai,指的是痊愈)者,悉皆灸之。”

意思是凡是真气不足,久病不愈的朋友,都可以艾灸气海穴。而气海穴, 是气的海洋。气对于血有推动的作用,所以,气的推动力强,血在血管中运行起来就雄赳赳气昂昂,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就像河流一样,奔腾的速度越快,泥沙沉积的速度就越慢。所以,为了避免血液中不利于血管的物质沉积,就必须让血运行的足够快。那么,推动血运行的动力就必须充足,故而取气海穴

■心俞穴「位置」: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穴「位置」:肚脐下15寸

导读:人体有12个穴位是可以帮助人们抵御疾病,提高免疫力的地方,多按这些地方不仅让你浑身放松,还能强身健体。

一、保护心脏: 内关穴

内关穴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作用,因此经常成为中医医治心脏系统疾病以及胃肠不适等病症的首选大穴。内关穴取穴方法为: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擡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就在离手腕第一横纹上两寸的两条筋之间。

方法:日常按揉内关穴,无论是走路还是闭目养神,都可以操作,对于调节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气,稍微有酸胀感即可。

二、补肺益肾: 列缺穴

列缺穴补肺益肾的功效还来源于其与任脉连接,任脉本身就是阳脉之海,可以补肺肾之阴虚。因此,列缺穴也沿袭了任脉的作用,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鸣、眼睛干涩等症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方法:两手虎 叉相握,这时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经交会处,因此不仅对于肺经,还对大肠经和任脉的经气都具有调节作用。

三、补血养肝: 血海穴

古代,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刺破这个地方就可以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因此用它来治疗体内淤血的病症。它不仅能祛淤血,还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给它起名叫血海。血海位于大腿内侧,请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则有一块隆起的肌肉,顺着这块肌肉摸上去,顶端即是血海穴。 血海穴可补血养肝。

方法:每天上午的9-11时,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这个时辰是脾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进行按揉就好了。每一侧3分钟,要掌握好力道,不易大力,只要能感觉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四、舒服腰背: 委中穴

在针灸的四总穴歌里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见,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为: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 委中穴,同样可起到治疗腰背痛的功效。

方法: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五、促消化: 天枢穴

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枢是大肠的募穴。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常 天枢穴,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方法: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六、治失眠: 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神门穴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方法:用手指按揉神门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七、治腰疼和痔疮: 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 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 。每日2次。

八、治便秘: 腹部

有人认为便秘不是大毛病,无须看医生,去药房买点泻药吃吃即可。其实,这是错误的。便秘原因有多种。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方法:腹部 可预防便秘。早晚 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九、治肠胃疾病: 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 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十、治疗皮肤瘙痒: 百虫窝

冬天气候干燥,全身痒得难受,严重的时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肤还会出现鱼鳞样的改变,瘙痒无比,这都是干燥惹的祸。这时可 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 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十一: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十二:散热去痛: 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 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方法:尺泽穴,位于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名解:

(1)膈俞。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2)血会。因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为血液所化之气,故名血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心血液的气化之气,性湿热。(微观下的血液微粒则当看成是气态物)

运行规律: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热化血。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补血水针。

主治疾病: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神经性呕吐、荨麻疹、皮肤病等。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七或第八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七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疾病: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足三里穴治呕吐、呃逆;配足三里、血海穴、肓膏治贫血。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1)八会穴之一,血会膈俞。(2)

参考资料:

据报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贫血状态(红细胞在400万/mm2以下,血红蛋白在65两以下),针刺“膈俞”、“膏肓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大提前纠正了贫血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穴义:心下膈膜中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刺灸本穴不仅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还兼具养血生血,健脾补心之力,临床常与脾俞相伍以治疗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病证。如配脾俞、足三里、神门等可治心悸;配心俞、脾俞、三阴交等可治健忘;配血海、肝俞、膻中等可疗眩晕;与气海、关元、三阴交等相伍可治疗气血亏虚的男性不育症;配承满、隐白等对脾胃虚损,气不摄血的吐血有较好疗效。本穴还可与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相配治疗呕吐;与心俞、气海、百会等相伍可治卒然昏仆的血厥;配伍胰俞、肾俞等可治消渴;与华佗夹脊、身柱、命门等相配治小儿痿证。实验结果表明,针刺动物“膈俞”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恢复。临床观察证实,针刺膈俞穴有降血压作用,对I、II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

因本穴靠近胸膈,因此具有利气、开胸膈的作用,如配伍阙可治胃气上逆的呃逆;与膻中、列缺、肺俞等相伍可治肺气壅闭的呼吸衰竭;配伍内关、中脘、丰隆等可治痰阻的噎膈;配伍足三里、气海、膻中等可疗气虚阳衰的噎膈。有报道,针刺膈俞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尤其能够调整两侧呼吸功能的平衡。

本穴还可清泄暑热,宽胸凉膈,适用于治疗暑湿、风湿及邪热盛实的高热。治疗暑湿常配少府、行间、肺俞等以治伤肺络型;配少府、曲泽、中冲等以治暑入血分型;对于余热未尽,痰瘀阻络者则常椟太溪、三阴交、太冲等。治疗水湿为病常配外关、内关等以治热郁胸膈型;配合谷、支沟、天柱等以治热滞胸膈,微兼腑实型;与郄门、冲门、曲泽等配则治热灼营阴的风湿。对于邪实高热者可配伍大椎、少商、曲池等以速退其热。取穴时患者应呈俯伏位,施术者应注意针剌方向,只能向脊柱方向斜剌05~08寸,不可直剌或向斜剌,否则易经肋间隙剌穿胸壁,造成气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原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日:“胎巳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府吏兄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华敷。曾经游学徐州,同时通晓数种儒家经典。晓得养生的方法,年将百岁,还像年轻人的样子,当时人把他看成神仙。沛国的相陈珪举荐他做孝廉,太尉黄琬也征召他,他都不依从。

华佗精于治病,处方药不过几种;不需要用秤便能感觉出药物的细小分量。针灸的地方也不过是几处。如果病从里面发生,针药的力量达不到的,就叫病人先用酒服“麻沸散”。醉了以后,没有知觉,继而剖开腹部或背部,除去病毒集中的部分。如果在肠胃部分,那就切开肠胃洗涤,除去病毒,然后加以缝合,贴上神效的膏药。四五天以后伤口愈合,一个月全部平复了。 

华佗曾在路上行走,见有咽喉阻塞的人,因而告诉他说:“刚才路旁卖面食的人家的浮萍很酸,可以喝它三升,病就会好。”就按华佗所说的那样喝了萍齑,立刻吐出一条虫来,挂在车上去拜访华佗。这时华佗的小孩在门中游戏,迎面看见了,自言自语说:“一定是遇到我的父亲,治好了他的病。”客人进了屋,回头看见北面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条虫,才知道华佗是不同寻常的。

又有一个郡守长期病重,华佗认为如果让病人大怒病就会痊愈。因此多收了他的钱财,而不出力治疗,没有多久,就丢开病人走了,还留下书信骂他。太守果然大怒,叫人追杀华佗,没有赶上,因而非常气愤,吐了几升黑血就好了。

还有一位患者到华佗处求治,华佗说:“你的病太深了,需要剖腹。但你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病在十年内也不会致死。”患者不能忍受病痛之苦,要求救治。于是华佗着手治疗,果然十年后病亡。

曹操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他找来,让他常侍在左右。曹操多年被头痛眼花病所苦,华佗给他扎针,很快就好了。广陵的太守陈登胸中烦闷,面赤,不思饮食。华佗切脉诊断后说:“您胃中有寄生虫。将形成肿疡,是过食腥物造成的。”

即煮取汤药两升,先服一升,稍停片刻,再服一升,一会工夫,吐出三升左右的寄生虫,头赤而动,半身像是切细的生鱼丝,随后病症消失。华佗说:“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能遇到好的医生方可救治。”果然三年后疾病复发,当时华佗不在,病死。

有位姓李的将军妻子病了,叫华佗来诊治。华佗说:“是由于伤身流产后胎儿没有离开母体。”将军说近来确实伤了身孕,但胎儿已经离开母体。华佗说:“以脉象来说,确实是胎儿没有离开母体。”李将军不以为然。患者病情好转百日余又复发,又请华佗医治。

扩展资料:

华佗(约145—208),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谯城区)人,东汉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曾用“麻沸散”麻醉病人后再实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最早的医学家。华佗对养生和预防保健尤为注重,并身体力行,编创一套“五禽戏”,仿鹿、熊、虎、猿、鸟的动作,时常操练,以强身除病。

本文记载了“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的华佗,因不愿继续为曹操诊疾而惨遭杀害,终其一生的生平事迹。文章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称赞华佗精湛的医技,如其擅长的二大医技,一是利用针炙疗法治病;二是令病人饮其自创的麻沸散,使之醉后无觉,再行刳割疗疾,具有神效,后被尊为“外科鼻祖”。

陈嘉谟《本草蒙荃》引《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云:“魏有华佗,设立疮科”。至於「五禽之戏」则是华佗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特徵动作所创立的一套医疗体操,使全身肌肉得以舒展,发汗除疾,并使手脚轻便灵活。

导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百病不生。这看似时间不可能的事情,但在中医看来却有法子。中医认为按六大养生穴位百病不生,通过穴位 ,可强身健体百病不生。这是因为穴位 可疏经络、调节人体机能、平衡阴

 治腰疼和痔疮: 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 连线的中点处。长强穴属于督脉,可治疗痔疮、脱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 长强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疮效果更好。

方法:患者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 。每日2次。

 治便秘: 腹部

从中医角度讲,便秘分为实症和虚症。实症为积热上火,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常由吃火锅、食辛辣、熬夜等因素引起。虚症主要是气虚阴亏,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主要是脾胃不合导致的。因此,得了便秘应到医院求治,对症服药。如果不对症治疗,仅靠吃泻药通便,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便秘更严重。

方法:腹部 可预防便秘。早晚 腹部:可站位,也可仰卧位,左手掌按于脐部,右手叠压左手上,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腹部81次,再向逆时针方向揉腹部,次数相等,意注掌下,呼吸自然。

 治肠胃疾病: 膈俞穴

肠胃不好的人可 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胃痛、呕吐、厌食、便血、咳嗽、气喘、盗汗等疾病。

方法: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膈俞穴。每次2分钟左右。

 治疗皮肤瘙痒: 百虫窝

有的人患有皮肤病,这时可 百虫窝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的内上缘向上约一掌(四指并拢为一掌)处为经外奇穴百虫窝,它在足太阴脾经的循行线上,临近血海穴。 百虫窝穴可以活血止痒。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点按百虫窝穴,直到局部有酸胀感后放松,隔几秒钟再继续点按,瘙痒即能止住。

 治冠心病:按揉心腧穴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多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医认为心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保健: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散热去痛: 尺泽穴

尺泽穴主要作用是泻热。此外,因为尺泽穴接近肱二头肌的肌腱,而肱二头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够缓解和治疗肘关节的痉挛。因此, 尺泽穴对于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部胀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方法:尺泽穴,位于手心朝上,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