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世补斋医书》卷八方之延寿丹 31 延寿丹的别名 32 组成 33 制法 3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35 功能主治 36 延寿丹的药理作用 4 《圣济总录》卷五方之延寿丹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验方新编》卷十一方之延寿丹 51 组成 52 制备方法 53 功效主治 5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55 用药禁忌 6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延寿丹 61 延寿丹的别名 62 组成 63 制法 6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65 功能主治 66 附注 7 《普济方》卷二二六引《伤寒直格》方之延寿丹 71 组成 72 制备方法 73 功效主治 7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8 《普济方》卷三七五引《兰室秘藏》方之延寿丹 81 组成 82 制备方法 83 功能主治 8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85 附注 9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延寿丹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扶寿精方》之延寿丹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效主治 10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1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延寿丹 111 组成 112 制备方法 113 功效主治 11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2 《御药院方》卷六方之延寿丹 121 组成 122 制备方法 123 功效主治 12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3 《疡科心得集·补遗》方之延寿丹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4 《博济》卷四方之延寿丹 141 组成 142 制备方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45 用药禁忌 15 《医学正传》卷三引《备急千金要方》之延寿丹 151 组成 152 制备方法 153 功效主治 15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55 运用 156 用药禁忌 16 《遵生八笺》卷十七引罗真人方之延寿丹 161 组成 162 制备方法 163 功效主治 16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65 运用 17 《集验良方》卷二方之延寿丹 171 组成 172 制备方法 173 功效主治 17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延寿丹 1 拼音
yán shòu dān
2 概述延寿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首。
3 《世补斋医书》卷八方之延寿丹 31 延寿丹的别名首乌延寿丹[1]。
32 组成何首乌(米泔水浸,每斤加黑豆二升,蒸熟,去豆,晒干再换豆,反复九次)七十二两,豨莶草(蜜、酒蒸制)、桑椹子、黑芝麻、金樱子、旱莲草(熬膏)、酒菟丝子各一斤,杜仲(蜜炙或盐制)、牛膝、女贞子、桑叶各八两,金银藤、生地黄各四两[1]。
33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1]。
3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1]。
35 功能主治《世补斋医书》卷八方之延寿丹功能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1]。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花,耳鸣重听,四肢酸麻,腰膝无力,夜尿频数,须发早白[1]。
36 药理作用实验研究:降低实验性动物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胆固醇,减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质沉积[1]。
4 《圣济总录》卷五方之延寿丹 41 组成朱砂(研)、铅粉(研)、铁粉(研)、白附子各二两,蛇黄(煅,醋淬)、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九两,巴豆(打碎用新水浸七日,逐日换水,以纸裹压出油)、生金(锉末)、生银(锉末)各一分,麝香(另研)、牛黄(另研)各一两一分,羌活、牛膝(酒浸)、炒蝎尾、生天南星各三两[1]。
42 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和粟米饭为丸,芡实大[1]。
43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中风亸曳及诸痫,每服一丸,老年人减半,薄荷酒磨下;小儿惊痫,十岁以上每服一丸,分四次服(四岁以下,一丸分五次服;新生儿一丸分七次服),蜜水磨下;缠喉风壅塞、气息不通,每服一丸,用生姜、薄荷酒,急化一丸服[1]。
44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五方之延寿丹主治卒中恶风,涎潮昏重,口眼㖞斜,四肢亸曳,口噤不省[1]。
5 《验方新编》卷十一方之延寿丹 51 组成白术(土炒)、青皮、生地黄、厚朴(姜汁炒)、杜仲(姜汁炒)、炒补骨脂、陈皮、川椒、青盐、巴戟天、茯苓、小茴香、肉苁蓉(酒洗)各一两,黑豆二升[1]。
白术1两(土炒),青皮1两,生地1两,厚朴1两(姜汁炒),杜仲1两(姜汁炒),故纸1两(微炒),广皮1两(去净白),川椒1两,青盐1两,黑豆2升,巴戟肉1两(去心),白茯苓1两,小茴香1两,肉苁蓉(竹刀剖净鳞,黄酒洗,晒干)1两。
52 制备方法前十三味,水煎取汁,入黑豆,温火煮至水干,为末[1]。
制好,人铜锅,或砂锅亦可,用水20小碗,桑柴文武火,煎至10小碗,将水盛出;复煎药滓,用水10小碗,煎至5小碗,去滓不用,惟用2次药水15碗,将黑豆放锅内,用火缓缓煎至水干,盛起候冷,入瓷罐装贮。
53 功效主治功能填精补髓,健脾养胃,乌须健身[1]。主治食少体衰,须发早白,耳目失聪,及痔漏疮毒,妇人赤白带下,胎动不安等[1]。
5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每早空腹送下[1]。
每早空心服3钱,开水送下,不可间断。
55 用药禁忌妇人受胎之后,不可再服,恐受双胎。忌食牛、马肉。
6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延寿丹延寿丹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一,即《外科正宗》卷一方记载的黍米寸金丹的别名[1]。
61 延寿丹的别名返魂丹、再生丸、追命丹、延寿丹、来苏丸、知命丸、得道丸[2]。
62 组成麝香五分,乳香、没药、雄黄、狗宝、轻粉、乌金石(即石炭)各一钱,蟾酥二钱,粉霜、黄蜡各三钱,硇砂二钱,鲤鱼胆(阴干)三个,干狗胆一个,白丁香四十九个,炙蜈蚣(全者)七条,乳汁一合[2]。
63 制法上药为末,黄蜡、乳汁二味熬成膏,同诸药末和丸,绿豆大[2]
6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三丸,病重者五丸,冷病用葱汤、热病用白开水送下,盖被出汗为度[2]。
65 功能主治《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延寿丹主治暴中急症,忽然卒倒,及发背、脑疽、遍身壅肿、附骨疽等初起憎恶壮热,四肢倦怠沉重者[2]。
66 附注本方早见于《御药院方》卷十,名寸金丸[2]。
7 《普济方》卷二二六引《伤寒直格》方之延寿丹 71 组成牛膝(去芦,酒浸1宿)、菟丝子(酒浸1宿)、远志(去心)、地骨皮、石菖蒲、甘菊花、熟干地黄各等分。
7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用浸药酒熬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效主治《普济方》卷二二六引《伤寒直格》方之延寿丹功在清心益志,和血驻颜,延年益寿。主治元脏虚冷,筋骨缓弱,肝肾不足,精神困乏。
7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临卧温酒送下,日3次。
8 《普济方》卷三七五引《兰室秘藏》方之延寿丹 81 组成天南星、白附子、蛇黄、辰锦、生朱、当门子。
8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和匀,糯米粉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8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三七五引《兰室秘藏》方之延寿丹主治小儿急慢惊风,胃受惊气,腹痛,盘肠内吊,鸦声邪叫,角弓反张,眼或视上,手足搐搦,痰涎潮壅塞不通,或一切心神烦闷,睡卧不安。
8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周岁儿每服1丸,婴儿半丸,薄荷汤浸软磨化,乳后服。
85 附注药性温平,伤寒疹痘俱不妨碍。
9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延寿丹 91 处方天门冬(去心)远志(去心)山药 巴戟各60克 赤石脂 车前子 菖蒲 柏子仁 泽泻 川椒(去目,炒)熟地黄 生地黄 枸杞 茯苓 覆盆子各30克 牛膝(酒浸)杜仲(炒)菟丝子(酒浸)苁蓉各120克 当归(酒洗)地骨 人参 五味各30克
92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丹溪心法》卷三方之延寿丹功在补虚延寿。主治虚损。
9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70丸。
95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10 《扶寿精方》之延寿丹 101 组成赤何首乌1斤,白何首乌(鲜者,竹刀刮去皮,切片。如无鲜者,用干者,米泔浸1宿,以瓷片刮皮,舂作弹子大)1斤,牛膝(去芦)半斤(用黑豆3升,同2乌木甑1处,蒸1日,取牛膝去心,共捣成泥,晒干为末),菟丝子半斤(酒浸蒸熟,舂去皮,晒干,扬净,复舂为米),白茯苓(去皮,舂作弹子大)1斤(用人乳5升浸透,蒸透熟),破故纸半斤(炒香为末,外加),生地黄2斤(1斤酒浸,9蒸9晒;1斤只酒浸透用),赤茯苓(去皮)1斤(用牛乳同前制)。
102 制备方法上药为极细末。皆勿犯铁,炼蜜为丸(炼蜜滴水成珠,取俟3日火毒退方合用),每1丸重1钱2分。
103 功效主治《扶寿精方》之延寿丹功在补血生精,泻火益水,强筋骨,黑须发。
10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3次,空心酒送下;午间姜汤,临睡淡盐汤送下。必如此引,不可错乱。久服渐渐加大。初服34日,小便多或杂色,是五脏中杂病出;27日唇红生津液,再不夜起;若微有腹痛,勿惧,是搜病;37日,身体轻便,两乳红润;1月鼻觉辛酸,是诸风百病皆出。
11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延寿丹 111 组成白茯苓10斤(净锅内煮1夜,晒1日,去皮,切片),真蜂蜜2斤。
112 制备方法上药调蒸三炷香,晒干;再加蜂蜜,再蒸再晒,如是3次;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3 功效主治《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延寿丹功在补益,延寿。
11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日服3040丸,温酒送下。
12 《御药院方》卷六方之延寿丹 121 组成松脂30两(依法煮炼白者),茯苓、甘菊花10两,柏子仁10两。
122 制备方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3 功效主治《御药院方》卷六方之延寿丹功在补精髓,益气壮元阳,轻身耐老。主治肾经不足。
12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或盐汤亦可,日3次。
13 《疡科心得集·补遗》方之延寿丹 131 组成贝母、白芷、苡仁、车前子、川连、赤芍、木通、山栀。
132 功能主治《疡科心得集·补遗》方之延寿丹主治小儿脐风及脐汁不干。儿生月内,肚胀腹硬,脐周浮肿,口撮眉攒,牙关不开,名曰脐风撮口证,舌强唇青,手足微搐,喉中痰响。
14 《博济》卷四方之延寿丹 141 组成辰锦砂2两,腻粉2两,铁熖粉2两,白附子2两,蛇黄9两(用醋浸少时,以大火煅过),大附子(炮)9两,天南星(生,净洗)3两,羌活3两,巴豆3两(捶碎,用新水浸,逐日换水,7日后以纸裹压去油),牛膝3两(酒浸,焙),蝎梢3两,生金1分,生银(各别研)1分,麝香、真牛黄(各另研)1两1分。
14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以蜜和粟米饮搜和为丸,如鸡豆大。
143 功能主治《博济》卷四方之延寿丹主治小儿惊痫,及大人卒中恶风,涎潮昏重,口眼斜;缠喉风,壅塞气息不通,将绝者。
14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中恶风痑缓及五般痫疾,薄荷酒磨下1丸,老人半丸;小儿惊痫,10岁以上1丸分4服,4岁以下1丸分5服,新生孩儿1丸分7服,并用蜜水磨下;如患缠喉风,壅塞气息不通,将绝者,急化1丸,生姜薄荷酒送下。
145 用药禁忌如中风者,发直,面如桃花色,口服俱闭,喉中作声,汗出如油及汗出不流,多要下泄或泻血者,并是恶候,更不用服;如口噤眼开者,药下立愈。
15 《医学正传》卷三引《备急千金要方》之延寿丹 151 组成五味子1两,菟丝子1两(煮烂另研),川牛膝1两,杜仲1两(姜汁拌,炒丝断),川归1两(酒浸),山药1两,天门冬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肉苁蓉2两,人参5钱,白茯苓5钱,大茴香5钱,泽泻5钱,地骨皮5钱,鹿茸5钱,菖蒲(9节者)5钱,花椒5钱,巴戟(去心)5钱,远志(去心)5钱,覆盆子(炒去汁)5钱,枸杞子5钱,柏子仁5钱。
152 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勿犯铁器,蒸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3 功效主治《医学正传》卷三引《备急千金要方》之延寿丹功在却疾延年。主治诸虚百损,怯弱欲成痨瘵及大病后虚损不复。
15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温酒或生姜盐汤送下。
155 运用如大便溏,小便不利,加车前子2两;如精滑或梦遗,加赤石脂、山茱萸肉各5钱。
156 用药禁忌忌萝卜菜。
16 《遵生八笺》卷十七引罗真人方之延寿丹 161 组成干山药1两(去皮),人参1两(去芦),白茯苓1两(去皮),川牛膝1两(酒浸),杜仲1两(姜制去丝),龙骨1两,川续断1两(去芦),鹿茸1两,当归1两(酒浸洗),山药苗1两,北五味1两,熟地黄1两(酒浸),石菖蒲1两,楮实子1两(去瓤),破故纸1两(炒),麦门冬1两(去心),辽枸杞5钱。
162 制备方法上药为极细末,以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3 功效主治《遵生八笺》卷十七引罗真人方之延寿丹功在阴阳升降无偏,充实肌肤,填精补髓,精神倍长,强壮筋骨,悦颜色,固其气,和百脉,正三焦,乌须发,坚齿牙,聪耳明目,老能轻健。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诸虚不足,阴痿气弱无力,心肾不交,精神欠爽,小便频数,腰膝疼痛。妇人赤白带下,起居倦怠,脚冷麻痹,不能久立,肾气不和,脐腹疼痛,经水愆期,无孕。
16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每服50丸或6070丸,淡盐汤送下,1日2次。服至5日,体自轻健;至10日,精神倍爽;半月之后,气力壮勇;24日后,眼目清朗,语言响亮;1月之余,饮食大进,颜色红润,步履轻健,冬月手足常暖。此药不热不燥,老幼皆可服。
165 运用如下元虚冷,加鹿茸5钱,附子5钱。
17 《集验良方》卷二方之延寿丹 171 组成人参(上好者)6两。
172 制备方法用滴花烧酒2斤夜浸日晒,以酒尽为度;或整枝人参晒干,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飞净朱砂为衣。
173 功效主治《集验良方》卷二方之延寿丹功在益元气,暖丹田,补肾;年过三十以外,服之固本延年。
174 延寿丹的用法用量墨旱莲Mo han lan 《新修本草》 为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江西、浙江等地。花开时采割,晒干,切段生用。 性能 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应用 1肝肾阴虚证。本品甘寒,能补益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或阴虚内热所致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证。单用或与滋养肝肾之品配伍。如旱莲膏(《医灯续焰》)单用本品熬膏服;二至丸(《医方集解》)以之与女贞子同用;亦常与熟地、枸杞子等配伍。 2阴虚血热的失血证。本品长于补益肝肾之阴,又能凉血止血,故尤宜于阴虚血热的出血证。可单用或与生地黄、阿胶等滋阴凉血止血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洪血不可止者,傅之立已。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2《本草正义》:“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鞣质、维生素A样物质、鳢肠素、三噻嗯甲醇、三噻嗯甲醛、螃蜞菊内酯、去甲螃蜞菊内酯、去甲螃蜞菊内酯苷及烟碱等成分。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消除氧自由基以抑制5-脂氧酶,保护染色体,保肝,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下的生命,提高在减压缺氧情况下小鼠的存活率,并有镇静、镇痛、促进毛发生长、使头发变黑、止血、抗菌、抗阿米巴原虫、抗癌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墨旱莲水煎口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53例,服药平均535天后,血小板计数平均由56万上升至1314万,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4:29);以墨旱莲60~90g,水煎服,每日1剂;或用鲜品500g,凉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加冷开水100ml,分2次服,治疗药物引起的溶血患者11例,疗效满意(中成药,1993,6:45)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黑脂麻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状 9 化学成份 10 黑脂麻的药理作用 11 性味 12 归经 13 功能主治 14 黑脂麻的用法用量 15 注意 16 附方 17 各家论述 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黑脂麻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黑脂麻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黑脂麻 1 拼音
hēi zhī má
2 出处《纲目》
3 拼音名Hēi Zhī Má
4 黑脂麻的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三元延寿书》),巨肚子(《品汇精要》),小胡麻(《中国药学大辞典》)。
5 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6 原形态
脂麻(《本草衍义》),又名:方茎(《吴普本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直立,四棱形,全株被毛。单叶对生或上部叶互生;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3~10厘米,上部的常为披针形,近全缘,中部的有齿缺,下部的常掌状3裂;叶柄长15~5厘米。花单生或2~3朵生于叶腋;有柄;萼片5裂,裂片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冠管状,长25~3厘米,被柔毛,白色,常杂有淡紫红色或**;雄蕊4,2强,花药**,基著,呈矢形,花丝扁平呈薄纸质;雌蕊1,子房圆锥形,早期呈假4室,成熟后为2室,密被白柔毛,花柱线形,柱头2裂,呈薄纸质。蒴果四棱,也有六棱八棱的,长圆筒状,长约25厘米,黑褐色;具短柄,密被白色柔毛,花萼宿存。种子多数,卵形,先端微突尖,黑色、白色或淡**。花期6~8月。果期8~9月。
7 生境分布我国各地有栽培。主产四川、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8 性状种子扁卵圆形,一端钝圆,他端尖,长2~4毫米,宽1~2毫米,厚约1毫米。表面黑色,有网状皱纹或无,扩大镜下可见细小疣状突起,边缘平滑或呈棱状,尖端有圆点状棕色的种脐,种皮薄纸质,纵切面可见薄膜状的胚乳。胚直立,有2片大形类白色的子叶,富油性。气微弱,味淡,嚼之有清香味。以个大、色黑、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9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廿四酸、廿二酸等的甘油酯,甾醇,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维生素E等。种子中尚含叶酸1845毫克%,烟酸048毫克%,蔗糖064%,卵磷脂065%,戊聚糖,蛋白质和多量的钙等。
10 药理作用全草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种子提取物予大鼠口服,可降低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但大量则降低糖元含量。黑脂麻油02毫升/100克体重喂饲大鼠10天,可增加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及胆甾醇含量,组织化学的检查也证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特别是妊娠后期,抗坏血酸含量的增加更明显。黑脂麻油给正常或去势大鼠注射,有增加血球容积的倾向。油中所含芝麻素对除虫菊酯的灭蝇有协同作用。种子有致泻作用,榨油后的饼对家畜有毒,可引起绞痛、震颤、呼吸困难、胀气、咳嗽及抑制。小牛喂食过多的黑脂麻则发生湿疹,脱毛及瘙痒。
11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饮膳正要》:"味甘,微寒。"
③《本经逢原》:"甘,温。"
④《医林纂要》:"甘苦,寒,滑。"
12 归经入肝、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兼入足厥阴、少阴。"
③《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手阳明大肠经。"
13 功能主治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
①《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
②《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
③《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
④《唐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恶疮。"
⑤《食疗本草》:"润五藏,主火灼,填骨髓,补虚气。"
⑥《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
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养五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逐风湿气、游风、头风。"
⑧《嘉祐本草》:"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癞。"
⑨《玉楸药解》:"补益 ,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
⑩《医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胃,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毒。赤褐者交心肾。"
⑾《山西中药志》:"治腰脚痛,痢疾,尿血等证。"
14 黑脂麻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浴或捣敷。
15 注意脾弱便溏者勿服。
①《本草从新》:"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
②《本草求真》:"下元不固而见便溏、阳痿、精滑、白带,皆所忌用。"
16 附方①治五脏虚损,益气力,坚筋骨:巨胜九蒸九暴,收贮。每服二合,汤浸布裹,挼去皮再研,水滤汁煎饮,和粳米煮粥食之。(《纲目》)
②治肝肾不足,时发目疾,皮肤燥涩,大便闭坚:桑叶(经霜者,去梗筋,晒枯)、黑芝麻(炒)等分。为末,以糯米饮捣丸(或炼蜜为丸)。日服四、五钱,勿间断,自效。(《医级》桑麻丸)
③治老人风虚痹弱,四肢无力,腰膝疼痛:巨胜子二升(熬),薏苡仁二升,干地黄半斤(切)。上以绢袋贮,无灰酒一斗渍之,勿令泄气,满五、六日。空心温服一、二盏尤益。(《寿亲养老新书》巨胜酒)
④治一切风湿,腰脚疼重,并游风行止不定:胡麻一斤,白术八两,葳灵仙(酒炒)四两。共研为末,每早服五钱,白汤调下。(《方脉正宗》)
⑤治妇人乳少:脂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纲目》)
⑥治牙齿痛肿:胡麻五升。水一斗,煮取五升,含漱吐之。茎叶皆可用之。(《肘后方》)
⑦治沸汤煎膏所烧火拦疮:熟捣生胡麻如泥,以厚涂疮上。(《肘后方》)
⑧治小儿软疖:油麻炒焦乘热捣烂敷之。(《谭氏小儿方》)
⑨治浸*恶疮:胡麻子生捣敷之。(《普济方》)
⑩治小儿瘰疬:脂麻、连翘等分。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⑾治丁肿:胡麻(烧灰)、针砂各半两。上二味和研令细,用醋调如糊,涂敷肿上,日三易。(《圣济总录》胡麻涂敷方)
⑿治痔疮风肿作痛:胡麻子煎汤洗之。(《纲目》)
⒀治阴痒生疮:捣胡麻涂之。(《补缺肘后方》)
⒁治脓溃后疮不合:炒乌麻令黑,熟捣敷之。(《千金方》)
⒂治蜘蛛咬疮:油麻研烂敷之。亦治诸虫咬伤。(《经验后方》)
17 各家论述①刘完素:"治风先治血,血活则风去。胡麻入肝益血,故风药中不可阙也。"
②《本草经疏》:"胡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益脾胃,补肝肾之佳谷也。金刃伤血,则瘀而作痛,甘平益血润燥,故疗金疮止痛也。"
③《本草求真》:"胡麻,本属润品,故书载能填精益髓。又属味甘,故书载能补血,暖脾,耐饥。凡因血枯而见二便艰涩,须发不乌,风湿内乘发为疮疥,并小儿痘疹变黑归肾,见有燥象者,宜以甘缓滑利之味以投。"
18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黑脂麻的方剂 理痰汤
》上册:理痰汤:处方:生芡实30克清半夏12克黑脂麻(炒,捣)9克柏子仁(炒,捣)6克生杭芍6克陈
首乌汤2号,夏枯草9g,菊花9g,连翘9g,霜桑叶9g,黑脂麻30g,白茅根30g,丹皮9g,黑豆30g。功
耳聋故纸丸一夜,晒干;再用食盐2钱加水浸一夜,晒干;再用黑脂麻1斤,烧酒2斤,童便1斤,共煮干,取出再晒干炒
首乌合剂病学简编》:方名:首乌合剂组成:何首乌18g,黑脂麻12g,赤芍12g,白芍12g,合欢皮12g,
通肠汤āng《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名:通肠汤组成:黑脂麻3钱,大黄1钱,滑石1钱,枳壳1钱,当归5分,
更多用到中药黑脂麻的方剂用到中药黑脂麻的中成药 七宝美髯丸
子八两(酒浸,生芽,研烂,晒),补骨脂四两(以黑脂麻炒香)。制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共一百
黑锡丹30g木香30g附子(制)30g肉豆30g补骨脂30g沉香30g小茴香30g阳起石30g肉桂15
炙甘草合剂885g大枣118g制法:以上九味,黑芝麻压取脂肪油;药渣与和生姜、人参、地黄、照流浸膏剂与浸膏
生发丸0g枸杞子30g菟丝子(盐制)0g女贞子30g黑旱莲30g桑寄生30g黑芝麻30g熟地黄15g桑
清燥润肺合剂杷叶44g制法:以上九味,苦杏仁和黑芝麻分别压榨脂肪油,取苦杏仁油124和黑芝麻油,加热至160
更多用到中药黑脂麻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黑脂麻 《奇效简便良方》:[卷一头面]眉毛不生
黑脂麻花阴干为末,以黑脂麻油泡之,日搽数次。《奇效简便良方》
《外治寿世方》:[卷二眉]眉毛不生落亦然)又脂麻花阴干为末。用楷灰加麻油调涂。又黑脂麻花阴干以黑脂麻油泡之。日搽数次自生。又旋复花天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通治方牛(酒浸),菟(丝子酒浸)杞(子酒浸蒸)故纸(黑脂麻拌炒)蜜为丸,(各半斤。一方破故纸用黑地黄丸(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白油麻浓味及粳米饭,唯宜食淡面一味。及以九蒸胡麻(即黑脂麻),同去皮茯苓,入少白蜜为食之。日久气力不衰而
《苏沈良方》:[卷第四]服茯苓说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或炒炭用。熟地又名熟地黄或伏地,属玄参科植物,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熟地 拉丁学名 :Chinese Foxglove 别称 :熟地黄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 科 :玄参科 属 :地黄属 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主要价值,中药信息,化学成分,古籍论述,药理作用,常用药膳,入药搭配,相关菜肴,相关酒品,熟地当归酒,巴戟熟地酒,相关药品,熟地丸,熟地膏,药方选录,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种栽种,田间管理,预防病虫害,采收加工,注意事项, 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块根肉质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红**。基生叶丛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3-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有不整齐钝齿,页面多皱缩;茎生叶小。 熟地 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5裂;花冠筒状稍弯曲,先端5裂,略呈唇形,紫红色,内面常有**带紫色的条纹;雄蕊4,二强;子房上位,2室。蒴果卵圆形。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药材形态 该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无臭,味甜。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分布范围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临床研究 熟地黄煎剂治疗高血压,血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有下降,且脑血流图和心电图也有所改善(熟地黄炮制加酒与否科研成果鉴定书,19806)。用复方五子地黄口服液治疗男性不育症总有效率为84%。 中药信息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套用 1.血虚诸证。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为养血补虚之要药。常与当归、白芍、川芎同用,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汤);若心血虚心悸怔忡,可与远志、酸枣仁等安神药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虚血寒、少腹冷痛者,可与阿胶、艾叶等补血止血、温经散寒药同用,如胶艾汤。 熟地 2.肝肾阴虚诸证。本品质润入肾,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补肾阴之要药。古人谓之“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常与山药、山茱萸等同用,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可补肝肾,益精髓,如六味地黄丸;亦可与知母、黄柏、龟甲等同用治疗阴虚骨蒸潮热,如大补阴丸(《丹溪心法》)。本品益精血、乌须发,常与何首乌、牛膝、菟丝子等配伍,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如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本品补精益髓、强筋壮骨,也可配龟甲、锁阳、狗脊等,治疗肝肾不足,五迟五软,如虎潜丸(《医方集解》)。此外,熟地黄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虚出血证。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鉴别用药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化学成分 熟地黄含较少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已分离得到:益母草甙(leonuride)、桃叶珊瑚甙(aucubin) 、梓醇(catalpol)、地黄甙(rehmannioside)A、B、C、D,美利妥双甙(melittoside) ,地黄素(rehma-glutin) A、D,地黄氯化臭蚁醛甙(glutinoside)等。又含单萜成分:焦地黄素(jioglutin)A、B、C,焦地黄内酯(jioglutolide)、焦地黄呋喃(jiofuran) ,地黄苦甙元(rehmapicrogenin)等。又含胺基酸,其组成与干地黄比较,不含赖氨酸(lysine)且含量均相应减少。也含糖类,其中单糖的含量比鲜地黄中多2倍以上。另含三羟基-β-紫罗兰酮 (trihydroxy-β-lonone)、二羟基-β-紫罗兰酮(dihydroxy-p-lonone)、野菰酸(aegiicacid)、5-羟基野菰酸(sec-hydroxyaegiic acid),琥珀酸(suinic acid)、5-氧脯氨酸(5-oxoproline)、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furoic acid)、尿嘧啶(uracil)、尿核甙(uridine)等。又从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九碳酸(nonadecanOic acid)、二十-碳酸(heneicosanoic acid)、十七碳酸(margaric acid)。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浸泡24小时,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羟甲基糠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矽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熟地 古籍论述 《珍珠囊》:“大补血虚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医学启源》:“虚损血衰之人须用,善黑须发。《主治秘要》云:其用有五:益肾水真阴一也,和产后气血二也,去脐腹急痛三也,养阴退阳四也,壮水之源五也。” 熟地 《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本草从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又能补脾阴,止久泻。治劳伤风痹,阴亏发热,干咳痰嗽,气短喘促,胃中空虚觉馁,痘证心虚无脓,病后胫股酸痛,产后脐腹急疼,感证阴亏,无汗便秘,诸种动血,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 古代临床套用 用于血虚诸证。如《景岳全书》两仪膏;《正体类要》八珍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四物汤。 用于肝肾阴虚诸证。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于小儿发育迟缓,如《景岳全书》贞元饮。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沥,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 《活法机要》:“熟地、当归合用名补髓剂。” 《本草经疏》:“同砂仁,治胎动下血腰痛。” 《得配本草》:“得乌梅,引入骨髓;得砂仁,纳气归阴;得炒干姜,治产后血块;得丹皮,滋阴凉血;使元参,消阴火;合当归,治胎痛;加牛膝,治胫股腹痛;和牡蛎,消阴火之痰。” 注 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禁服。 药理作用 1.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熟地黄水煎剂给失血性贫血小鼠灌服每只05g,每日1次,连续10日,可促进贫血动物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恢复,加快多能造血干细胞(CFU-S)、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的增殖、分化作用。 2.对血液凝固的影响:熟地黄能显著抑制肝脏出血性坏死灶及单纯性坏死。对高脂食物引起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及大鼠内毒素引起的肝静脉出血症,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对纤溶酶原的激活作用,是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3.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熟地黄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对受角叉菜胶抑制的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抗体形成细胞有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酒熟地黄及蒸熟地黄都有显著的降压作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熟地 5.抗氧化作用。 6.其他作用: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给予大鼠造成阴虚模型并给予熟地黄水煎剂3ml(70%浓度)灌胃,共6日,对甲亢型阴虚大鼠的体重改变,24小时饮水量及尿量、血浆T3、甲状腺素(T4)及醛固酮(AD)浓度有显著改善,即T3浓度降低,T4浓度升高,并趋于正常,说明熟地黄不仅能改善阴虚症状,并能调节异常的甲状腺激素状态。 常用药膳 熟地黄芪羊肉汤——气血双补 材料:羊肉750克、当归头20克、白芍15克、熟地、黄芪各50克、生姜3片、红枣5个。烹制:羊肉洗净切块,用滚水拖过;红枣去核,当归头切片,白芍、熟地、黄芪、生姜均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开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气血双补,固本养颜。用于气血不足而致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食欲不振;或肾阳不足之肾虚肢冷、腰膝乏力、面部色斑等;或神经衰弱、贫血、肾炎及病后属气血不足、肾阳亏损者。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中医有言,女性血主其身,所以对于女人,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 熟地祛颤汤 熟地粳米粥,熟地+ 粳米=坚韧骨骼。取熟地30克,用纱布包扎,加水300毫升,放入沙锅内浸泡片刻,用文火先煮,经过数次沸腾后,见药汁呈棕**、药香扑鼻时,渐转为慢火。成微波形的沸腾时,放入粳米40克烹煮。待米仁开花、形成粥糜、呈稀薄粥时,去掉熟地即可食用。滋补成效:由于血虚引起的面色黄暗,骨蒸潮热,不自觉地出虚汗,腰膝酸痛,身怠无力。 熟地白酒盅熟地+白酒=乌黑头发。熟地黄120克、枸杞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5升,以上的药物上药研磨为粗粉末,用白布袋盛之,与酒共置入净器中,浸泡14日后,开启即可饮用。滋补成效:用于精血亏损的辅助治疗,对阴虚血枯所致的须发早白也非常有效。 入药搭配 生地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清热凉血。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熟地味甘、性平而入血分,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治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 二者合用,取其既能补益,又能清热之功用。用于治疗阴血亏虚、兼有热象的病症:如两地汤——用于血需有热的月经先期;保阴煎——用于月经过多、崩漏所至的贫血等证。 熟地,甘,微温,可养阴补肾、填精,主治血虚所致面色萎黄、头昏心悸;肾精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肝阴不足之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而当归药用其根,功在补血、和血,主治月经不调,血虚眩晕,疮疡肿等症。 当归分归头、归身和归尾三部分。各部分所含化学成分不同,故药理作用也不一样,归头能止血,归身能养血,归尾能行血。既可分部位使用,也可全用。 中医认为阴血同源,养血、滋阴应同步进行,当归与熟地搭配,有两大好处,一是通过补血达到养阴的目的,滋阴又是补血的有效方法之一。二是当归本身具有非常好的活血功能,补而不滞,熟地和当归结合在一块用远胜于一药单用。虽说当归因其补血功效也被称作女人要药,但活血补血对男人同样重要。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阴、肾精匮乏,气血、 暗耗,应适时补充。 相关菜肴 在有资格被称为补品的各种汤料中,总少不了熟地的淡淡滋味。外面是凛冽的寒风,为自己煲上一杯“多情汤水”,实在是季节里的享受。熟地,来源于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可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熟地即是微温补血的上好补药,而且,熟地生性“多情”,它的多种配伍成就了它的多种滋补。 熟地猪蹄煲 菜名:熟地猪蹄煲 做法:炖 菜系:家常菜谱 主料:猪肉 味型:咸鲜 成菜:煲仔 原料:猪蹄500克,油菜100克,葱段、姜片各10克,药包1个(内装熟地20克,酸枣仁10克),料酒10克,精盐3克,味素1克,胡椒粉05克,清汤1000克,芝麻油5克。 制作: 1.油菜从中间顺长剖开。猪蹄治净,从中间顺骨缝劈开,再从关节处斩成块,下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 2.沙锅内放入清汤、料酒,下入药包烧开,下入猪蹄块、葱段、姜片烧开,煲至猪蹄熟烂,拣出葱、姜、药包用。 3.下入油菜、精盐烧开,炖至熟烂,加味素、胡椒粉,淋入芝麻油即成。 特点: 猪蹄软糯,油菜脆嫩,汤汁醇美,营养滋补。 功效:熟地味甘,性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能。酸枣仁味甘,性平,入心、脾、肝经,有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能。猪蹄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A、B、C)和丰富的胶原蛋白,能补血抚疮,营养肌肤。此款菜肴能滋阴补肾,补血安神,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紊乱、眩晕、心悸、失眠多梦、心烦不安、宫冷干燥、潮热盗汗者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操作提示:猪蹄一定要刮净皮上的油脂,以免有异味。盖上锅盖用小火长时间煲制。 熟地羊肉汤 菜名:熟地羊肉汤 主料:羊肉(瘦)700克 辅料:熟地黄3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枣(干)10克、姜10克 调料:白砂糖3克、盐2克、鸡精2克、味素1克 做法: 1将洗净的羊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除去血沫。 2羊肉块放入盛有适量清水的锅内,放入生姜、熟地黄、当归、黄芪,用文火煲三个小时左右。 3放入大枣,加入糖、盐、鸡精、味素,搅拌均匀,再用文火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 中文名称: 熟地祛颤汤 功效: 养血除风,滋阴补肾 出处: 神经症药膳60种配方 。 熟地……20克 木瓜……20克 枸杞子……20克 何首乌……20克 当归……10克 熟地祛颤汤 川牛膝……10克 白芍……10克 丹参……10克 鸡血藤……10克 乌鸡……1只(500克) 料酒……20克 姜……10克 葱……15克 盐……4克 制作: ①配方中几味药物除熟地、当归、枸杞子、何首乌外,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何首乌润透切片;熟地切片;当归切片或节,枸杞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宰杀后,除去毛、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②将乌鸡放入炖锅内,抹上料酒、盐,把药包放入鸡腹内,加入姜、葱、枸杞子、熟地、何首乌、当归,注入清水1000毫升。 ③将炖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喝汤200毫升。吃鸡肉50克,吃枸杞子、当归、何首乌。 适应症:用于震颤麻痹症患者。 类别:药膳 相关酒品 熟地当归酒 配方:熟地30克,当归30克,川芎20克,白芍20克,黄芪30克,白术30克,香附15克,白酒3斤。 制作方法:将上述各药加工成碎末,用纱布袋装,扎紧袋口,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摇动1次,15天后开封,取去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功效与主治:补益气血,理气解郁。适用于血虚气弱,气郁不舒所致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身软乏力,食欲不振,神疲声微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5~20毫升。 说明:酒力不足者,可用黄酒浸药;或以水、酒各半制备。 巴戟熟地酒 配方:巴戟天60克 熟地黄45克 枸杞子30克 制附子20克 甘菊花60克 蜀椒30克 醇酒1500ml 功用:补肾壮阳,长肌肉,悦容颜。 制法:1 、将上述6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2、 倒入醇酒浸泡,密封;3 、5日后开取,过滤去渣用。 用法: 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药材功效解析:巴戟天:味甘性温,补助元阳,而兼散邪,强筋骨,安五脏,为肾经血分之药。熟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为滋精补血之要药。 枸杞子:味甘性平,味重而纯,补阴补气,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菊花:滋养肝肾,兼利血气。附子、川椒:辅助巴戟天温肾壮阳。此酒主治肾阳久虚,阳痿早泄,腰膝酸软。 方剂来源:《民间验方》。 相关药品 熟地丸 熟地丸是以正宗怀地黄为主要原料、经科学配方、精湛工艺,彩先进设备生产的纯天然补品,具有口味纯正、入口甘甜、气味芬芳、补养全面的特殊功效,老少皆宜,长期服用,有益健康。 主要成份:据中科院研究表明,怀熟地含有丰富的葡萄糖、甘露醇、铁质维生素A、多种胺基酸等有益成份。 功能与功效:怀熟地具有滋阴补血、益精补髓之功效,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微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 食用方法:用温开水浸泡30分钟切片,无论煮粥、炖肉、煲汤、火锅均可食用,滋补全面有益健康。 参考食谱: (熟地八宝粥) 配料:熟地30克配以黑芝麻、枸杞、桂圆、莲子、百合、白果、杏仁。 (熟地莲子甲鱼汤)配料:熟地30克、莲子(去心)20克甲鱼一只。(熟杞狗肉汤) 配料:熟地30克、枸杞60克、狗肉1000克。 熟地膏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大热地144千克 用法:将熟地煎熬三次,分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用文火煎熬浓缩至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30克膏汁,兑炼蜜30克成膏,装瓶。每服9~15克,开水冲服。 功用:滋阴补肾,添精益髓。 主治:血虚发热,精髓不充,腰酸腿软。 药方选录 1、治男妇精血不足,营卫不充等患;大怀熟地(取味极甘者,供晒干以去水气)八两,沉香一钱(或白檀三钱亦可),枸杞(用极肥者,亦烘晒,以去润气)四两。每药一斤,可用高烧洒十斤浸之,不必煮,但浸十日外,即可用。凡服此者,不得过饮,服完又加酒六、七斤,再浸半月,仍可用。(《景岳全书》地黄醴) 2、治诸虚不足,腹胁疼痛,失血少气,不欲一伙食,发热,及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干地黄(切,焙)。当归(去苗,切,焙)各等分。为细未后,炼密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粒,食前白汤下。(《鸡峰普济方》万病丸) 3、治暗痱,肾虚弱厥逆,语声不出,足废不用:熟十地黄、巴戟(去心)、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酒侵,焙)、附子(炮)、五味子、官桂。白茯苓、麦门冬(去心)。菖蒲、远志(去心)等分。上为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枚,薄荷同煎至八分,不计时候。(《宣明论方》地黄饮子) 4、洽骨蒸体热夯倦:熟地黄。当归、地骨皮、枳壳(麸炒)、柴胡、秦艽、知母、鳖甲(炙)等分,未,水一盏,乌梅半个,煎七分,和梅热服。(《幼幼新书》地黄散) 5、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抬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上为粗未,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局方》四物汤) 6、治小便数而多:尤骨一两,桑螵蛸一两,熟干地黄两,恬萎根一两,黄连一两(去须)。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7、治小儿肾怯失音,额开不台,神不足,口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熟地黄八钱,山英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8、治气短似喘,呼吸促急,提不能升,咽不能降,气道噎塞,势极垂危者:熟地黄七、八钱,甚者一、二两,炙甘草二、三钱,当归二、三钱,水二盅,煎八分,温服。(《景岳全书》贞元饮) 9、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钱半。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若大便滔泄者,乃非所宜。(《景岳全韦》玉女煎) 10、治肝木乘胃,胃脘当心而痛,及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麦冬、北沙参、地黄、当归、枸杞、川楝,(《柳洲医话》一贯煎) 11、肺肾虚寒水泛为痰 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 外受风寒 咳嗽 呕恶 多痰 喘急等证:当归二钱 熟地三五钱 陈皮一钱半 半夏二钱 茯苓二钱 炙甘草一钱.水二盅 生姜三五七片 煎七八分。食远温服。(《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 12、治电光性眼炎:将熟地洗净切片 每片约 2mm厚薄4片。患者平卧,头后仰,将熟地片贴在眼上,约2分钟换1次,轮流重复使用。(《新中医》1979(5):41) 13、治鹤膝风、贴骨疽 及一切阴疽:熟地一两、肉桂一钱(去皮研粉)、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熟地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熟地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熟地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熟地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 ,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田间管理 ⑴及时间苗补苗。当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 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⑵中耕除草。熟地根茎入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⑶追肥。熟地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⑷灌溉。熟地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⑸除串皮根。熟地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预防病虫害 熟地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采收加工 春栽熟地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加工熟地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注意事项 在服用熟地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 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
1 何首乌
何首乌有乌发生发,悦颜色的功效。所含卵磷脂易被与人皮肤和毛发吸收并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细胞代谢和营养,促使头发黑素的生成;二苯乙烯苷则通过促进酪氨酸酶基因的表达,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黑素的生成,具有乌发作用。
应用:
黑髭发,益寿驻颜:何首乌粥,何首乌30~60g,粳米100g,大枣3~5g。将首乌浓煎去渣,入粳米、大枣,慢火熬粥,将熟时入适量冰糖,每周食1~2次。对于血虚体弱,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者,也可服用七宝美髯丹。
2 墨旱莲
墨旱莲具有补肾益阴,乌发生发的功效。墨旱莲黄酮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延缓衰老;墨旱莲的水提液及醇提液均有明显的激活酪氨酸酶活性,起到乌发作用。
应用:
肝肾亏虚,须发早白,牙齿松动:五煎膏,墨旱莲、黑桑椹、何首乌、生地黄、白茯苓各300g,水煎取汁,加蜂蜜熬膏。每服2~3匙,日3次。
3 侧柏叶侧柏叶具有凉血祛风,生发乌发的功效。侧柏叶中总黄酮成分能够激活毛母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使毛发生长能力衰退的毛囊复活和促进血液循环后补充营养成分而发挥养发、生发的作用;侧柏叶中的树脂能够激活酪氨酸酶,促进黑素的形成,起到乌发作用。
应用:
毛发枯黄不容:可用侧柏叶泡水外用洗发。
4 桑叶桑叶具有乌须发、美白、抗衰老的功效。主要含黄酮及黄酮苷类、多酚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其中桑叶总黄酮及其所含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桑色素和山柰酚均可抑制酪氨酸酶,有促进黑素生成作用,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有抗衰老作用。在已获批化妆品中桑叶提取物最高使用量为03%。
应用:
治血热须发早白:血热白发方,桑叶、黑芝麻各30g,生地15g,丹皮、赤芍、当归、黄芩、女贞子各12g,制首乌、墨旱莲各20g。水煎服,每日一剂。
女贞子-原态女贞子-药材 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生用或酒制用。 药性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应用
肝肾阴虚证。本品性偏寒凉,能补益肝肾之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眩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消渴及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等证。常与墨旱莲配伍,即二至丸(《医方集解》)。阴虚有热,目微红羞明,眼珠作痛者,宜与生地黄、石决明、谷精草等滋阴清肝明目之品同用。肾阴亏虚消渴者,宜与生地、天冬、山药等滋阴补肾之品同用。阴虚内热之潮热心烦者,宜与生地、知母、地骨皮等养阴、清虚热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因主要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故以入丸剂为佳。本品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
2.《本草备要》:“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除百病”。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女贞子可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异常的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升高作用;可降低实验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减轻斑块厚度的作用,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数并减轻其阻塞程度;能明显降低高龄鼠脑、肝中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一定抗衰老应用价值;有强心、利尿、降血糖及保肝作用;并有止咳、缓泻、抗菌、抗肿瘤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女贞子注射液(每ml含乙酸乙酯总提取物10mg),治疗冠心病,效果良好,对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63%,显效率为235%(中医杂志,1982,3:24);以贞芪扶正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36例,服药3月后胃镜检查及症状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及950%(兰州医学院学报1992,2:122)。本品还有用于治疗肝炎、慢性气管炎、高脂血症、消化吸收不良症等疾病的报道。
本文2023-08-21 20:33: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