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半明半昧的词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描写半明半昧的词语,第1张

1半明半昧类似的成语

abac类的成语:多才多艺、活灵活现、大吵大闹、变颜变色 、古色古香

一、多才多艺 [ duō cái duō yì ]

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自:周 先秦诸子《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

译文:如果允许我考试考,我就能展现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二、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译文:再说王氏听说丈夫死了的消息,开始时的怀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就信了。

三、大吵大闹 [ dà chǎo dà nào ]

解释:1、指争论各方并无严重分歧而进行毫无秩序的争吵骚动。

2、激烈地争吵。

3、傲慢地吹牛说大话。

出自: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正吃得香甜时,忽听得门口大吵大闹起来,仓樵脸上忽红忽白。”

四、变颜变色 [ biàn yán biàn sè ]

解释: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出自:管桦《不讲理的人》:“阔大爷注意到两个老头变颜变色的有点为难的样子,便惊讶地竖起眉毛,直瞪两眼,问道:‘怎么回事?’”

五、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自: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译文:古画的颜色墨水,有时候会淡,是因为灰尘积压的原因,有一种雅致的韵味。

2半明半昧昧怎么组词

1、昧心

释义:1、违心,违背本意;2、欺心,违背良心。

2、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意思是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人的道德和社会风尚。

3、昧旦

昧旦是古人常用的形容时间的用语,出自《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昧旦又叫昧爽,指天将亮的时间。

4、昧然

昧然的意思是昏茫无知貌。5、暧昧

暧昧指的是男女之间态度含糊、不明朗的关系。是一种很特别的男女朋友关系,存在于友情之间,又超然于友情之上。

暧昧的表现多种多样,语言、动作都可以表现出来。暧昧也指含糊、模糊;不光明的;不便公之于众的。

扩展资料:

例句:

1、它真是对时间的一昧浪费。

It was an utter waste of time

2、一昧相信指导和控制的作用,而不愿意参与公众的对话

Believes in manding and controlling, rather than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s with the public

3、她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他,暗示他和他的同父异母姐姐奥古斯塔关系暖昧。

She bore him a daughter and left him within a year, hinting that he had an immoral relationship with his half sister Augusta

“昧”字词性:

1、形容词

(1)暗

幽昧

(2)愚蠢,糊涂,昏乱

愚昧。蒙昧。昧于事理

2、动词

读wěn,意思是“割”

3、名词

读mò,人名用字

春秋吴国有 馀昧

3半明半昧的近义词是什么

半明半昧的近义词是:忽明忽暗、闪闪烁烁

半明半昧

拼音[ bàn míng bàn mèi ]

解释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

出处出自巴金的《繁星》:“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例子不像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乡村里远处山上的灯光半明半昧。

扩展资料

半明半昧的近义词

1、忽明忽暗

拼音[ hū míng hū àn ]

解释一会暗一会明,表示闪烁不定的样子。

例子夜晚,在皎洁的月光下,走进杏树林,缕缕的清香,忽明忽暗的花影,使人觉得仿佛来到了仙境。

2、闪闪烁烁

拼音[ shǎn shǎn shuò shuò ]

解释形容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或说话吞吞吐吐。说话很不连贯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四回:“又有那琼花、昙花、佛桑花,四时不谢,开的闪闪烁烁,应接不暇。”

例子路灯亮了,晶亮的雪花在光影里闪闪烁烁,像一群群洁白的小飞蛾。

吴王阖闾:《左传》、《世本》,《史记》记为吴王诸樊之子。

阖闾 (-前496),汉族,吴国传为西周初年所封,其始袓为文王伯父太伯、仲雍之后裔,初都蕃离(今江苏无锡东南),后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前五零六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之郢都,逼得楚昭王出逃。

诸樊(―公元前548年),姬姓,吴氏,名遏(一作谒),又称吴顺王,吴王寿梦长子,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61年,吴王寿梦去世,吴王诸樊代掌国政。公元前560年,吴王诸樊正式继位。同年击败楚军,俘虏楚国公子宜谷。公元前548年,楚军攻打舒鸠,吴王诸樊派兵援救舒鸠,吴军兵败,舒鸠灭亡。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在攻打楚国附庸国巢国时,中箭身亡,时年48岁。

 导语:《吴子使札来聘》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吴子使札来聘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吴子使札来聘

 先秦:公羊高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吴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译文

 “吴子派札来(鲁国)访问。”

 吴国本无所谓国君,无所谓大夫,这则记载为什么承认它有国君,有大夫呢?为了表明季子的贤啊。季子贤在哪里呢?辞让国君的位置啊。他辞让君位是怎么一回事呢?谒、馀祭、夷昧跟季子是一母所生的四兄弟,季子年幼而有才干,兄长们都爱他,一起想立他做国君。谒说:“现在如果就这样仓促地把君位给他,季子还是不接受的。我愿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由弟弟依次接替哥哥做国君,最后把君位传给季子。”馀祭、夷昧都说行。所以几个哥哥在位时都勇敢不怕死,每次就餐必定祈祷,说:“上天如果让吴国存在下去,就保祐我们早点遭难吧。”所以谒死了,馀祭做国君。馀祭死了,夷昧做国君。夷昧死了,国君的位置应当属于季子了。季子出使在外,僚是寿梦的庶长子,就即位了。季子出访回国,一到就把僚当作国君。阖闾说:“先君所以不传位给儿子,而传位给弟弟,都是为了季子的缘故。要是遵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国君应该季子来做;要是不照先君的遗嘱呢,那么我该是国君。僚怎么能做国君呢?”于是派专诸刺杀僚,而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国君,我受了你给予的君位,这样我变成跟你一起篡位了。你杀了我哥哥,我又杀你,这样父子兄弟相残杀,一辈子没完没了了。”就离开国都到了延陵,终身不入吴国宫廷。所以君子以他的不受君位为义,以他的反对互相残杀为仁,称许季子的贤德。

 那么吴国为什么有国君,有大夫呢?既承认季子是臣,就应该有君啊。札是什么呢?吴季子的'名啊。《春秋》对贤者不直称其名,这则记载为什么称名呢?认可夷狄,不能只凭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季子是被认为贤的,为什么季子还不够条件呢?认可做人臣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臣子;认可做人儿子的,一定要使他像个儿子。(言外之意是:季子是夷狄之邦的臣子,是夷狄之王的儿子,就要在用语遣词上显示出这一点来。这就是所谓“《春秋》笔法”。)

  注释

 (1)“吴子使札来聘”:这句话是该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

 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使者代表国君,他的身分应是卿;“小聘”则派大夫。

 (2)贤:用作以动词。

 季子:公子札是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古以伯、仲、叔、季排行,因此以“季子”为字。《史记》称他“季札”。

 (3)让国:辞让国君之位。据《史记·吴世家》记载,寿梦生前就想立季札,季札力辞,才立长子诸樊(即谒)。寿梦死后,诸樊又让位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止。

 (4)谒:寿梦长子,一作“遏”,号诸樊。《春秋》经写作“吴子遏”,《左传》、《史记》称“诸樊”。

 (5)馀祭:寿梦次子,《左传》记其名一作“戴吴”,马王堆三号墓出土帛书《春秋事语》作“余蔡”。

 (6)夷昧:寿梦三子。《左传》作“夷末”,《史记》作“馀昧”。

 (7)迮(zé,又读zuò):仓促。

 (8)尚:佑助。

 悔:咎,灾祸,这里指亡故。

 (9)谒也死:谒在位十三年,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在伐楚战争中,中冷箭死于巢(今安徽巢县)。

 (10)馀祭也死:馀祭在位四年(《史记》误作十七年),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在视察战船时被看守战船的越国俘虏行刺身亡。

 (11)夷昧也死:夷昧在位十七年(《史记》误作四年),前527年(鲁昭公十五年)卒。

 (12)使而亡:出使在外。《史记·吴世家》所记与此不同:“王馀眛卒,季札让,逃去。”认为季札是为让位而逃走的。

 (13)僚:《公羊传》这里说他是“长庶”,即吴王寿梦妾所生的长子,季札的异母兄。《史记·吴世家》则说他是“王馀眛之子”。以《公羊传》为是。

 (14)阖庐(lǘ):公子光即吴王位后的号,《史记》说他是诸樊之子,《世本》说他是夷昧之子。

 (15)专诸:伍子胥为公子光找到的勇士,前515年(吴王僚十三年)四月,公子光请王僚喝酒,使专诸藏匕首于炙鱼之中,进食时取出匕首刺王僚胸而杀之。

 (16)致国乎季子:把王位给季札。《史记·吴世家》谓阖庐刺杀王僚后即承吴王位,无让国于季札之意。

 (17)延陵:春秋吴邑,今江苏常州。季札食邑于此,所以又号“延陵季子”。

 (18)不名:不直称名。古人生三月取名,年二十行冠礼,另取字。对人表示尊敬,就称其字而不称名。

 (19)不一而足:不因为一事一物就认为够条件了。与今义不同。

  赏析

 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国派公子札访问鲁国,《左传》对经过情形有详细记载。当时的吴王馀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吴国在公子札的父亲寿梦就位时(前585年)就已称王。但中原诸国还是视吴国为蛮夷之邦,《春秋》记事称之为“吴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实际上是贬称。而《公羊传》出于“诸夏”的民族偏见和地域偏见,甚至否认吴国“有君、有大夫”,对《春秋》记事用语理解为抬高了吴国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春秋公羊传》解释《春秋》为什么用“吴子”肯定吴国“有君”,用“聘”肯定吴国“有大夫”的。全文层层设问,步步深入,以事实说明公子札的贤、仁、深明大义,正是他使吴国在诸夏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