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腿疼的方法
腰腿疼痛的治疗方法:
舒络止痛贴作为中医传统黑膏药,疗效显著可靠。该膏药载药量大,只需贴敷于腰腿痛患处,即可通络袪风、散瘀止痛,同时兼具强筋健骨的功效,对于腰腿痛所引起的僵硬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疗效显著,并达到增强身体体质,彻底治愈腰腿痛的目的!
腰腿疼痛的原因:发病前常有腰部扭伤史,腰部劳累史或腰部受寒史。此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痛,沿臀部到大腿后面或外侧及小腿外后侧至足背或足底,个别病人疼痛可始于小腿或外踝。半数病人可因咳嗽、打喷嚏或腹部用力而下肢疼痛加重。对于高位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症状多表现于下腹部腹股沟区或大腿前内侧疼痛。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患者,可发生大小便异常或失禁、马鞍区麻木,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有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其腰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而表现出下肢发凉,有的还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委中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特异性 9 委中穴的定位 10 委中穴的取法 11 委中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委中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委中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委中穴研究进展 171 对膀胱的影响 172 对体温的影响 17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 174 治疗腰腿痛 175 治疗腰背痛 176 治疗急性腰扭伤 177 治疗坐骨神经痛 178 治疗银屑病 179 治疗鼻衄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委中 1 拼音
wěi zhōng
2 英文参考Wěizhōng BL40 [中国针灸学词典]
wěizhō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委中 汉语拼音 Weizhong 罗马拼音 Weichung 美国英译名 Commanding Media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40 日本 40 法
国 莫兰特氏 V54 富耶氏 V54 德国 B54 英国 B54 美国 BI40
委中为经穴名(Wěizhōng BL40)[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委中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属足太阳膀胱经[1]。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的下合穴,五行属土[2][1]。四总穴之一[1]。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4 委中的别名委中央(《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郄中(《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血郄(《古今医统大全》),腘中(《黄帝内经灵枢·热病》),腿凹(《医宗金鉴》),中郄(《中国针灸学》)。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入于委中。
6 穴名解委即弯曲,中即中间,此穴在腘窝横纹中点,故名委中[1]。
委,有曲义。中,不偏之为中。《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王冰注:“腘谓膝解之后曲脚之中。”本穴在膝腘窝正中,取本穴时,须使患者腘膝弯曲。《灵枢经》谓:“委而取之。”《针灸甲乙经》:“在腘中央约纹中动脉”,故以为名。[3]
7 所属部位腘[4]
8 特异性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之合穴[2],膀胱的下合穴[2],五行属土[2]。四总穴之一[1]。
9 委中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2]。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5]。
委中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委中穴在腘部的位置
10 委中穴的取法俯卧位,在腘窝横纹中央,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处取穴。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俯卧取之[1]。
俯卧位,腘横纹正中,二肌肌腱之间取穴[6]。
快速取穴:膝盖后面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即是委中穴[7]。
11 委中穴穴位解剖委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腘窝、腘斜韧带。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分布著股后皮神经及胫神经。皮肤由股后皮神经分布,腘窝的皮肤较柔软。由足背静脉网外侧起始的小隐静脉,经外踝后下方上升至小腿后面,穿腘筋膜注入腘静脉。腘筋膜致密较厚。腘窝中央由浅入深有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靠近腘窝外侧缘有腓总神经通过。腘动、静脉有结缔组织包绕。动脉贴近股骨,在腘窝内发出五条关节支,即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和膝下内外侧动脉,它们和膝最上动脉、胫前返动脉等吻合,共同参加膝关节网。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1]。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肠内侧皮神经起始端、胫神经干和腘动、静脉经过[8]。
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脉[5]。
12 委中穴的功效与作用委中穴具有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功效。
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的作用[1]。
《四总穴歌》:“腰背委中求。”因腰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经脉所过,其中足太阳膀胱经是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之理,故委中穴可治疗背腰部及下肢部的经脉病[9]。
太阳主表,最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夏秋之季,暑湿蕴蒸,易于侵袭人体中焦而发吐泻,委中乃足太阳膀胱之合穴,配五行属土,土应于脾胃,“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可治疗胃肠病[9]。
委中穴又名血郄,为血气深聚之处,故善治血分毒热之皮肤病[9]。
委中穴是膀胱之下合穴,故可治疗小便异常[9]。
委中穴为膀胱之合穴,又为四总穴之一,有清热利湿、舒筋利节作用。治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风痹、遗尿、转筋等症,诸症之近于委痹者。[3]
委中穴治头痛,以本经起于头也[3]。
委中穴主要功能,为治腰痛。所以然者,以其有关于肾也。足少阴之气,由内踝上行至阴谷,折向腘中央,于本穴处相与叠并(太阳下行,少阴上行),故本穴治腰痛极效,以其有协于肾经也。[3]
委中穴又名“血郄”,以其多以放血为治也。但虚人不宜放血,应以补泻手法调之。[3]
13 委中穴主治病证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背痛,吐泻,皮肤瘙痒,疔疮等,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衄血,膝肿痛,腰脊强痛,急性胃肠炎,肠炎,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
委中穴主治腰腿、肠胃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脊痛、髀枢痛、风寒湿痹、半身不遂、胭筋挛急、脚气、丹毒、头痛眩晕、目视不明、衄血不止、寒从背起、肩上热、腋下肿、小腹肿痛、手足厥逆、小便难、遗溺、痔疾、霍乱吐泻、赤白痢疾、癫痫、瘈疭、疟疾、暑热、背疽、瘾疹、浑身疮癞等[1]。
委中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8]。
委中穴主治背痛,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6]。
现代又多用委中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中暑、急性肠胃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等[1]。
委中穴主治中暑,衄血,癫痫,疟疾,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以及急性胃肠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5]。
1 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肠炎,腹痛;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癫痫;
4 皮肤科系统疾病: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
5 运动系统疾病: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腓肠肌痉挛;
6 其它:中暑,疟疾,鼻出血。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
直刺1~15寸[6][8][5],局部有沉、麻、胀感,可向下传导至足跟[6];
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6][5][8]。
注意:委中穴浅层是神经,中层是静脉,深层是动脉,故不能深刺,以免剂破大血管造成出血或下肢活动不利。
142 灸法可灸[1][6]。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委中穴的配伍委中配肾俞、腰阳关,有强腰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委中配曲池、风市,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主治湿疹,疔疮。
委中配阳陵泉,悬钟,有补髓强筋,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委中配大椎、曲池、足三里,治皮肤病[6]。
委中配尺泽、足三里,治急性吐泻[6]。
委中配环跳、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腰痛、下肢麻木[6]。
特效 :用力掐按委中穴20~30次,可缓解急性腰痛[7]。
16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不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
《针灸甲乙经》:热病挟脊痛,委中主之。疟、头重、寒背起、先寒后热、渴不止、汗乃出,委中主之。筋急身热,少腹坚肿、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引季胁,内控八髎,委中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
《针灸大成》: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
《备急千金要方》:腰痛挟脊至头沉沉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腰重不能举体,热病汗不出,足热厥逆满,膝不得屈伸。
《类经图翼》:大风眉发脱落,太阳疟从背起,先寒后热,熇熇然,汗出难已,头重转筋,腰脊背痛,半身不遂,遗溺,小腹坚,足软无力。凡肾与膀胱实而腰痛者,刺出血妙,虚者不宜刺,慎之。此穴主泻四肢之热。委中者,血郄也,凡热病汗不出,小便难,衄血不止,脊强反折,瘈疭癫疾,足热厥逆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
17 委中穴研究进展 171 对膀胱的影响针刺委中对膀胱压力有双向调节作用[1]。一般可使膀胱内压有不同程度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可使膀胱内压升高[6]。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委中穴对膀胱功能有调整作用。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膀胱,针刺能使其松弛,内压下降;对松弛状态的膀胱或尿潴留者,针之可引起膀胱收缩,内压升高。[3]
172 对体温的影响委中穴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已被动物实验所证实[3]。动物实验还证明,针刺该穴可使上升的白细胞数下降,对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有效[3]。
例如,人工造成家兔细菌性腹膜炎,使白细胞计数上升,针刺“委中”可使白细胞计数向相反方向变动,以至白细胞总数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给家兔腹腔注射金**葡萄球菌,当动物体温下降时,电针坐骨神经或针刺“委中”,可使体温升高或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6]
173 治疗细菌性腹膜炎对细菌性腹膜炎,针委中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病灶区腹膜粘连、炎性细胞渗出迅即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1]。
针刺实验性细菌性腹膜炎家兔的“委中穴”,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明显增强,灶区腹膜粘连减轻,炎性细胞渗出减少或停止,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明显提前。
174 治疗腰腿痛用“双针一罐”法治疗腰腿痛185例,取委中、阿是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委中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加拔火罐,每3d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17例,显效22例,好转24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7%。[6]
175 治疗腰背痛针刺委中、昆仑,治腰痛587例,有很好疗效。又有用电针委中、肾俞等,治疗102例,有很好疗效。还有在委中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痛100例,有较好疗效。
176 治疗急性腰扭伤以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58例,医者用三棱针对准腧穴部位迅速刺入01~02寸,出血量达1~3 mL。结果:痊愈32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6]
177 治疗坐骨神经痛针刺委中、环跳治疗坐骨神经痛168例,常规针刺,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样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06例,占631%;显效27例,占161%;好转24例,占143%;无效11例,占65%。总有效率为935%。[6]
178 治疗银屑病以梅花针叩刺委中、曲池治疗银屑病1例,每日叩刺1次,1个月后治愈,1年未复发[6]。
179 治疗鼻衄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证 。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轻者腰痛,经休息后可缓解,再遇轻度外伤或感受寒湿仍可复发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及脚外侧放射疼痛,转动、咳嗽、喷嚏时加剧,腰肌痉挛,出现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侧小腿外侧或足背有麻木感,甚至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腰腿痛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的,有外伤、身体机能退变造成的,还有一些内脏疾病也可表现为腰腿痛、甚至心理因素引起的腰腿痛近年也逐步增多,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腰腿痛,腰腿痛的病因及其可以引起的疾病分类如下: 损伤:骨折与脱位、韧带劳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肾挫伤等;
腰腿疼的治疗方法:
腰疼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比价好,因为中有中医才有可能根除病根。达到治愈的目的,舒络止痛贴就是治疗腰腿疼的传统黑膏药,是专门用来治疗老年人和轻少年人的腰腿疼的,可以尝试使用一下。
按摩、运动是我们身体不舒服最常用的办法,但这样真的有效果么?中医说,每个人的体质、问题都是不同的,所以盲目的按摩、运动不一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平时多运动锻炼按摩就能好?并不是所有的腰痛都能通过运动锻炼来解决,运动锻炼是不能替代治疗腰椎病的。有时候锻炼不当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腰腿痛的情况千差万别,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仅凭运动锻炼就能治愈。
经常按摩就有效,而且动作越大,越疼效果越好?其实盲目追求用力,只会导致肌肉、筋膜增生、腰部僵硬,最终导致瘫痪等。像那种用力重压的“重口味”按摩,特别不要随便做。推拿按摩绝非简单的推、拿、揉、捏,不仅讲究正规手法,而且还要因人而异。
养筋护骨,保养腰部第一步
中医认为,筋骨相连,经筋问题也可以导致骨的问题。要先柔筋,让经筋放松恢复正常,紊乱的关节也能随之复位。中经堂“腰腹三环五线法”先全面处理“腰背部、胸腹部”的经筋;再“腰腿抻筋法”调理腰腿部经筋,又“膝为筋之府”,可达整体修复经筋,柔筋正骨的效果。筋束骨、骨张筋,筋与骨的关系殊为密切。因而在腰腿疾病的调理上不能只重视骨的恢复,而忽视筋的调理,做到筋骨并重,理筋复骨,筋骨同调。
恢复曲度,保养腰部第二步
腰曲很容易受到损伤,由于人们长时间不合理的姿势如久坐、弯腰、负重等,就容易引起腰椎正常生理曲度变形。腰曲发生紊乱时,如腰曲变直时,就会使椎间盘由前宽后窄变为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使髓核向压力较小的后方蠕动,在压力和旋转力作用下,造成椎间盘膨出或突出,使椎体塌陷、黄韧带皱折,刺激窦椎神经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导致腰腿痛等症状的发生。
可以说,腰曲是脊柱的生理基础、病理基础,也是伤病诊断的依据及目标,保养腰腿痛疾病时也一定要把“调腰曲”放在首要位置,只医椎间盘不调腰曲,那就无法起到根治效果。许多腰腿痛患者临床症状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就是未调好腰曲
下肢穴位往往比上肢更重要,是人体穴位秘密的集中承载地。从生活中人们的保养行为就可以看出,因为我们有“足疗”,而没有其他疗,这就是人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认知体现。所以,本篇章着重把下肢的穴位秘密挖掘透彻。
1环跳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腿疼、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疾病等。寻找的方法,一是侧卧(伸下腿,屈上腿),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二是更直接一些,就是屁股侧面凹陷处,找中间即可。
2殷门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两点一线定中间,股横纹、腘横纹连线的中点即是。主治腰肌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3风市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这个更好找,站直,手臂下垂中指尖所达处。主治下肢瘫痪,腰腿疼、周身瘙痒等。
4血海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月经不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膝关节痛等。寻找方法,屈膝在膝关节骨内侧上缘二寸,股内侧肌肉突起中点。
5犊鼻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也就是外膝眼处,膝膑下缘外侧窝中。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6委中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腘窝横纹中点,治疗的部位所谓腰背委中求即是。
7阳陵泉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肝胆疾患、眩晕、口苦、吐酸、小儿惊风、腰腿疼、落枕等。
8阴陵泉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腹痛、泄泻、黄疸、水肿、尿路感染、遗尿、阴茎痛、膝痛等,跟阳陵泉穴对应,可以穿透,在胫骨后凹陷处。
9足三里穴,位于足阳明胃经,所以主治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治疗胃痛、腹痛、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乳腺炎、妇科病、颜面疾病等,是一个全身强壮穴。
10胆囊穴,位于足少阳胆经,阳陵泉下一寸,专治胆道疾病。
11阑尾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下二寸,专治阑尾炎。
12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足跟两点连线中点(“人字”沟处)。主治下肢瘫痪、足底痛、痔疮、脱肛、便秘等。
13三阴交穴,这个穴位特殊,位于三条阴经交汇处,在足内踝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主治小腹疾病,即泌尿生殖系统、痛经、下腹痛、腹泻、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高血压、失眠等。
14解溪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踝关节前面正中,两筋之间。主治前额痛、腹胀、便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15昆仑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和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头顶痛、下肢瘫痪、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角弓反张等。
16太冲穴,足第一二趾蹼缘上二寸,主治头痛、目疾、高血压、癫痫、、小儿惊风、疝气、子宫出血、乳腺炎等。
17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二三趾缝间,上一横指。主治牙疼、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头痛、失眠、腹痛、腹泻等。
18隐白穴,足拇指内侧距离甲1分,主治月经过多、腹痛、多梦等。
19至阴穴,足小指外,主治胎位不正等。
20涌泉穴,足掌底,“人”字凹陷处。主治休克、精神分裂症、中暑、头顶痛等。
目前腰老年人腰腿疼的保守治疗方法很多,有按摩,针灸,理疗,推拿等。但是事实证明还是中医治疗为好。中医用辨症用药的方法来治疗本病的,舒络止痛贴由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党参、苍术、当归、丹参、红花、巴戟天、杜仲、续断、狗脊、菟丝子、乌蛇、苍术、独活、鸡血藤、怀牛膝、鳖甲、伸筋草、骨碎补、没药、穿山甲、防己、麻黄等中药炮制而成。是治疗老年人腰腿疼痛的最好重要之一。
腰腿疼痛患者注意事项如下:
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强腰背部的保护,同时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复
三:平时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四:平时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
风湿类疾病是一种多发病,,其中又以中老年人群的腰腿疼极为常见,但是给患者到来了极大的痛苦,由此是此病容易在阴雨、潮湿以及劳累后,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所以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那么,呢下面深圳景田医院中医专家为您解答。 深圳市中医院专家表示,风湿腰腿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此病发作的远离主要是受风寒或潮湿,以至风、寒、湿阻滞经络,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因而引发腰腿痛的现象,称之为“风湿性腰腿痛”。 1、若寒冷浸*腰背部血管,则使血管收缩、缺血、淤血和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腰腿痛,患者往往因在寒冷地区停留较久,或者在寒冷地面、风口等处休息,睡眠而诱发风湿性腰腿痛; 2、冬季寒冷导致肌肉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活动,为了御寒,衣服穿的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若腰部进行急剧运动,就有可能造成腰部损伤。 3、夏季使用电风扇直接吹向腰部,都可以使人体腰部产生损害而促发腰腿痛。>>>>>>>>膝关节炎病人怎么锻炼好 以上是“”的介绍,目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的方法有很多,在目前主要以内科用药为主,包括中草药、中成药和西药的单独或联合应用。深圳景田医院赵主任从医45年,擅长治疗颈椎病引起的偏头痛,顽固性腰痛,脊背上肘麻木疼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各种关节炎,腱膜炎,骨刺,面瘫,中风偏瘫,风湿类风湿,痛风,软组织损伤等,被患者誉为“赵神针”。
本文2023-08-21 20:57:1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