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二十五·本纪二十五(10)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1收藏

《清史稿》卷二十五·本纪二十五(10),第1张

冬十月丙申,内阁奏立宪牴触事项,停召对奏事。弼德院、军谘府并限制之。废各衙门直日旧章。更命世续复为文渊阁大学士。戊戌,伍廷芳、张謇、唐文治、温宗尧劝告摄政王,请赞共和政体。庚子,以宪法信条十九事誓告太庙,摄政王代行祀事。以劳乃宣为大学堂总监督。溥良免,命直隶宣化镇总兵黄懋澄兼署察哈尔都统。辛丑,命甘肃提督张怀芝帮办直隶防务。四川成都独立,举都督。壬寅,督办铁路大臣、候补侍郎、署四川总督端方率兵入川,次资州,为其下所杀。其弟端锦从,并遇害。叙复汉阳功,封冯国璋二等男爵。命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往奉天,会赵尔巽筹画蒙古事宜。变军犯金陵,副将王有宏战死。甲辰,孙宝琦罢独立,自劾待罪。诏原之,褒奖山东官商不附和者。发帑犒张勋军。赏梁鼎芬三品京堂,会李准规复广东。丙午,革命军陷江宁,将军铁良、总督张人骏走上海,张勋以其馀众退保徐州。袁世凯与民军订暂时息战条款,停战三日。自是展期再三,至决定国体日乃已。命徐世昌充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丁未,宝棻免,以齐耀琳为河南巡抚。命寿勋会袁世凯、徐世昌筹办军务。戊申,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自立,逐库伦办事大臣三多。诏夺三多职。己酉,赠恤殉难江西巡抚冯汝骙。庚戌,监国摄政王载沣奏皇太后,缴监国摄政王章,退归藩邸。皇太后懿旨,晋世续、徐世昌俱为太保,卫护皇帝。谕段祺瑞剿当阳、天门诸路土匪。辛亥,诏授袁世凯全权大臣,委代表人赴南方讨论大局。以冯国璋为察哈尔都统。资政院请改用阳历,并臣民自由剪发,诏俱行之。壬子,改训练禁卫军大臣为总统官,以冯国璋为之。以良弼为军谘府军谘使。赠恤殉难闽浙总督松寿。丙辰,开黑龙江省太平山察汉敖拉煤矿。丁巳,革命军至荆州,署左翼副都统恒龄死之。戊午,内阁奏行爱国公债票。辛酉,孙宝琦免,以胡建枢为山东巡抚。

十一月甲子朔,袁世凯请废臣工封奏旧制。乙丑,命前署湖北提法使施纪云、前光禄寺少卿陈锺信四川团练。丙寅,成都尹昌衡、罗纶以同志军入总督衙,劫前署四川总督、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执之,不屈,死。戊辰,赠恤死事广东潮州镇总兵赵国贤。壬申,皇太后命召集临时国会,以共和立宪国体付公决。初,袁世凯遣唐绍仪南下,与民军代表伍廷芳讨论大局,以上海为议和地,一再会议,廷芳力持废帝制建共和国,绍仪不能折,以当先奏闻取上裁,遂以入告。世凯奏请召集王公大臣开御前会议,终从其言。至是,乃定期开国民会议於上海,解决国体。甲戌,各省代表十七人开选举临时大总统选举会於上海,举临时大总统,立政府於南京,定号曰中华民国。戊寅,劝亲贵王公等输财赡军。大理院正卿定成免,以刘若曾代之。己卯,杨士琦免,命梁士诒署邮传大臣。辛巳,赠恤署四川总督、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候补侍郎端方及其弟知府端锦。罢盐政院。滦州兵变,抚定之。伊犁新军协统领官杨缵绪军变,将军志锐死之。丁亥,告谕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并赉先朝珍物。庚寅,赠恤殉难署荆州左翼副都统恒龄。辛卯,袁世凯道遇炸弹,不中。壬辰,命张怀芝兼帮办山东防务大臣。癸巳,命所司保护外人生命财产。命舒清阿帮办湖北防务。以乌珍为步军统领,京师戒严。

十二月甲午朔,赏张怀芝巡抚衔。己未,再予前山西巡抚陆锺琦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追赠同时遇害其子翰林院侍讲陆光熙三品京堂,优恤赐谥,并旌恤锺琦妻唐氏。丁酉,张人骏罢,命张勋护两江总督。胡建枢罢,命张广建署山东巡抚,吴鼎元会办山东防务。己亥,赠恤殉难伊犁将军志锐。辛丑,皇太后懿旨,以袁世凯公忠体国,封一等侯爵。命额勒浑署伊犁将军,文琦办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事。李家驹免,以许鼎霖为资政院总裁。革命党以药弹击良弼,伤股,越二日死。壬寅,袁世凯辞侯爵,固让再三乃受。癸卯,以复潼关,赏银一万两犒军。甲辰,以叙汉阳功,复张彪提督。乙巳,以张怀芝为安徽巡抚。赠恤死事福州将军朴寿。丁未,命张锡銮往奉天会办防务,李盛铎署山西巡抚,卢永祥会办山西军务。赠恤遇害军谘府军谘使良弼。戊申,以王赓为军谘府军谘使。己酉,皇太后懿旨,授袁世凯全权,与民军商酌条件奏闻。时岑春煊、袁树勋、陆徵祥、段祺瑞等请速定共和国体,以免生灵涂炭,故不俟国会召集,决定自让政权,遂有是命。庚戌,命昆源会办热河防务。辛亥,命宋小濂署黑龙江巡抚。壬子,徐世昌免军谘大臣,赠恤云南殉难甘肃布政使世增。乙卯,锡良免,命昆源署热河都统。丁巳,免江南徐州府未完丁漕银粮。戊午,袁世凯奏与南方代表伍廷芳议,赞成共和,并进皇室优待条件八,皇族待遇条件四,满、蒙、回、藏待遇条件七,凡十九条。皇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统一办法。袁世凯遂承皇太后懿旨,宣示中外曰“前因民军起义,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涂,士露於野。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於前,北方将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为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安闲,优游岁月,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又曰“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恫瘝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於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勿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又曰“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於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遂逊位。

由蓟镇四海冶至大同镇平远堡的长城,因总兵官位宣化府,故称宣府镇。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后,宣府镇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2

宣化府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设置总兵官,始称宣府镇。3

中文名:三娘子

别 名:钟金、克兔哈屯、也儿克兔哈屯

民 族:蒙古族

出生日期:1550年

逝世日期:1612年

职 业:土默特部首领

主要成就:辅佐三代顺义王,主政掌兵达30年,为明守边保塞

封 号:一品忠顺夫人

三娘子——蒙汉的和平使者

  政治联姻

 生长在蒙古贵族家庭的三娘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她饱读诗书,性格豪爽,擅长歌舞骑射。长大后,三娘子能文能武、胸襟开阔、通达事务,深受部落民众的喜爱。有关史籍记载说她“幼颖捷,善番书,黠而媚,善骑射”。

 后来,瓦剌奇喇古特部落与阿拉坦汗(也称俺答汗)联姻,于是,20岁芳龄的三娘子嫁给了阿拉坦汗,成为王妃。此次婚姻的缔结,将三娘子推上了可以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南征北战

 为了辅佐丈夫扩展疆土,发展漠南经济,三娘子毅然随夫出征瓦剌。这一大义举动,使得三娘子更加受到阿拉坦汗的宠爱和器重,无论大事小事,对她总是言听计从。在出征期间,三娘子生下一子,取名卜他失礼。

 三娘子出嫁之时,正值明朝 与塞外草原的关系极度紧张时期。此前,由于阿拉坦不守信义,一边打著称臣朝贡的名义骗取明朝赏赐,一边又背弃誓言出兵抢掠明朝边境,明朝多次拒绝阿拉坦汗有关“通贡互市”的要求,对蒙古实施贸易制裁,又杀死了在紫禁城朝堂上放肆威胁明朝皇帝的阿拉坦汗的使者。阿拉坦汗见“朝贡”不成,便亲率蒙古铁骑直逼北京城下,劫掠昌平等周边州府。在奸臣严嵩一党的把持之下,明朝 与阿拉坦汗达成在大同等地开辟互市贸易的协议。然而时隔不久,阿拉坦汗(俺答汗)又出尔反尔,背弃誓约,率军进攻大同等地,再次挑起战端。经过20多年连绵不断的战争,蒙古的入侵遭到明军顽强抵抗,损兵折将,人民流离失所,农牧业生产萧条。在战争中,明朝涌现出马芳等著名将领,几次重创阿拉坦汗的军队。同时,由于阿拉坦汗曾经向明朝称臣,出身黄金家族的部落对他的汗位蠢蠢欲动,另一方面,原本有利可图的南下劫掠又因为明朝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入不敷出,更威胁了阿拉坦汗的地位,令阿拉坦汗不得不重新审视与明朝的关系。

 面对这种剑拔弩张的严峻形势,三娘子以其聪明才智力排众议,积极主张与明朝 和好。公元1571年3月,经过三娘子的不懈努力,双方终于宣布休兵罢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通贡互市。

 与明朝 实现通贡互市之后,塞外草原上的几千里边境地带很快出现了一派祥和、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籍中对此评价道“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此后,三娘子积极维护与明朝的友好和贡市关系,使得蒙 民可以自由贸易,草原上诸部落对她更是口服心服,甘愿受其约束。每当互市时,常常出现两族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的情景。后来,明朝 封阿拉坦汗为顺义王,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修筑归化

 在明朝以前,塞外草原上还没有一座像样的城池。据《明史》记载,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开始共同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库库和屯的城池。有记载说,库库和屯城进入施工阶段后,三娘子于是主要的主持者。万历三年,城池建成,明朝 赐名为归化城。

 据《阿拉坦汗传》记载,这座城池是模仿元大都的样式修建的,有8座楼和琉璃金銮殿。

 万历六年阿拉坦汗在青海向 三世许愿回来后,开始和三娘子共同主持修建弘慈寺,也就是现在的大召寺,两年后竣工,并花费巨额白银铸成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由 三世亲自前来开光后供奉在寺内。 在修建归化城时,阿拉坦汗已经进入老年,并且疾病缠身。因此,三娘子积极辅佐丈夫处理各种事务。万历九年(公元158l羊),坷勒坦汗和三娘子再次扩建归化城,又修筑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外城。

 据说,当时归化城的城墙全部用青砖砌成,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因此,有人说青城之名使是由此而来。另据《归绥县志》记载,归化城“周二里,却以砖,高三丈,南北门各一”。不过,由于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当时这座城池的规模和建筑布局等详细情况了。据《玉泉区志》记载,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察哈尔部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明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战败林丹汗,追到归化城后纵火烧城,唯独对银佛寺倍加保护。后来的归化城是清朝在废墟上又重新建立起来的,但是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仍然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

  维护议和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阿拉坦汗去世,三娘子立即将这一消息呈文告知明朝 ,并上贡白马9匹,镀金撒袋各1幅、弓1张、箭15支,以表示继续忠顺。明朝 也立即派遣使者携带厚礼前来祭吊阿拉坦汗,三娘子当时以主人的身份答谢明朝使者。

 阿拉坦汗去世后,所有进出关口者均须携带三娘子签发的文书方准通行,三娘子从此开始执掌兵权。她的一举一动都与北方地区的局势息息相关,明朝 深知这一利害关系,又赏赐三娘子大红五彩纻丝衣2袭、彩缎6表里、木棉布20匹。

 此时,阿拉坦汗的长子黄台吉依照旧俗,想娶继母三娘子为妻。对此,当时已经32岁的三娘子起初强烈反对,并因此率领阿拉坦汗生前赐给她自卫的1万精骑出走。明朝廷深悉“夷情向背半系三娘子”,便急速派大臣郑洛前去劝说三娘子。三娘子为了顾全大局,也是出于对明朝廷的尊重,最终同意与黄台吉成婚。随后,明朝 封黄台吉为顺义王,三娘于再次被封为忠顺夫人。

 黄台吉继承父位后,经常埋怨其父亲不该与明朝议和,欲挑起事端。三娘子予相劝说:“天朝所以待我者甚厚,岁通贡市,坐享全利,而无后忧。孰与夫冒矢石,出万死,幸不可知掠获也。”黄台吉听后非常信服,从此打消了与明朝开战的念头。

 不久后。三娘子因其子的婚姻问题与部落内部发生纠纷,三娘子派遣精锐骑兵迅速包围了板升城,爆发了板升之战。三娘子军斩杀80余人,生擒20人,缴获盔甲30副,驼马100多匹。战事持续了5个多月,最终降服了板升城。

 公元1585年,黄台吉病逝,其长子扯力克自立为王。本来,三娘子想把手中王印和兵符传给自己的爰子卜他失礼,以继承汗位。不过,三娘子权衡利弊之后,又将王印传与扯力克。此时,已经37岁的三娘子以年岁渐老为由,自练兵万人,筑城别居。

 明朝 感觉到三娘子隐退十分不利于安顿边塞,于是派人规劝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属也。”于是,扯力克便尽弃妻妾,与三娘子合帐成婚。

 时隔2年后,扯力克正式继承顺义王位,而明朝 深知三娘子才是实际掌权者,再次诏封她为忠顺夫人,赏赐丰厚。扯力克继承王位后,不思进取,常年不理政事,部族里的大小事务全由三娘子处理。为此,明朝 经常给予三娘子丰厚的赏赐。三娘子对此非常感激,曾经多次向明朝 表示“子孙暨部族世世为天子守边”。

 有记载说,三娘子非常仰慕中原的风尚,经常亲自前往明朝边关军营中走动,与边关将领的关系极其融冶。明朝边关将领也经常将中原贵妇穿戴的八宝冠、百凤云衣等物品馈赠给三娘子。

  稳定边关

 公元1591年,宣化镇附近有2名部落首领背叛盟约,率兵进入边境引起骚乱。三娘子闻讯后立即派兵前去征讨,最终擒获叛乱的2名部落首领,使得边塞又恢复了平静。

 同年秋季,位于塞外草原西侧的火落赤部落挑起事端,顺义王扯力克瞒着三娘子,出兵帮助火落赤部落扰乱明朝所属的洮河等地。明朝边关将领立即派遣使者将军情告知三娘子。三娘子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派出使者前往火落赤部落,要求扯力克立即率兵东归。

 扯力克迫于三娘子的压力,很不情愿地率兵而归,洮河之乱就此平息。因为此事,明朝 下令停止通贡互市两年,三娘子于对此深表歉意,又将挑起事端者缉拿后送交明朝边关将领。于是,明朝 又下令恢复中断的通贡互市。

 公元1594年,扯力克去世,围绕着王位的继承问题,扯力克的孙子卜石兔台吉和三娘子的孙子素襄台吉之问发生了一场夺嫡之争。后来,三娘子不徇私情,遵循阿拉坦汗生前与明朝 达成的“世代相传为王,以长部落归心”的约定,毅然将顺义王印移交给了卜石兔台吉。为此,素襄台吉多次咒骂其奶奶三娘子,憎恨其不将王印相授。

 公元1613年4月,64岁的三娘子因病去世,被安葬在美岱召内,明朝曾经遣使给予赐祭七坛的隆重祭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