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古籍,《走近科学》中黄延秋夜间千里飞行事件,并非孤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2收藏

翻阅古籍,《走近科学》中黄延秋夜间千里飞行事件,并非孤例,第1张

《走近科学》曾经连续三期讲述了一个故事:《谁在背我飞行》。主人公黄延秋,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省肥乡县农民,却于1977年经历了前后三次神秘飞行,几乎在全国打了个转。

据他讲述,每次飞行都是在他睡着后,有人背着他飞行。前两次都是一觉醒来,人已在上海,最后都由村里人从上海接他回去;第三次醒来躺在兰州一家宾馆里,这时他看见身边站着两个年轻人,然后又背着他瞬间到了北京、天津、沈阳等地,等他再醒过来,发现已经回到了家中。

每次动辄千里往返都是在一夜之间,听来犹如妄想症患者的梦呓。栏目组最后也只能用“梦游”之说来解释。而翻阅古人笔记,类似黄延秋这种经历却并非孤例。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记载了山东莱州发生的一起“飞行事件”:

故事的讲述者是当时的莱州知府,姓林,曾经当过纪晓岚的启蒙老师。林知府跟纪晓岚说过一桩他爷爷亲历的奇事。

老爷子八十多了,犯了老年痴呆,腿脚也不能行动,只能一天到晚闷在屋里。于是家人经常把他连人带着躺椅搬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希望老头能开心点。

有一天早上,刚出门估计风大,家人就回去取件毯子什么的,留老头在门口稍等。结果拿完毯子回来,老头连人跟躺椅都不见了!一家人顿时慌了手脚,立马全体出动,四处找人都没找着。眼瞅着天色已黑,当时也在找爷爷的年轻的林知府,急得都要哭了,只能跟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

正好这时,有个刚从崂山回来的朋友,路上遇见林知府,立即喊道:老林,是不是在找你爷爷?早上从崂山走的时候,我还在某寺庙中见过他呢,当时还纳闷老爷子怎么一个人跑这来了,别担心老爷子没啥事。

林知府立即跟家人骑快马奔赴崂山,果然在那寺庙中找到了老爷子。

莱州距离崂山有一百多公里,快马也得跑一天。老爷子早上刚在莱州家门口失踪,那位朋友就在崂山寺庙里见到了他,这事也忒古怪了点,问寺庙里的僧人,僧人也一头雾水,问老爷子,老爷子含糊不清地说,他是躺在椅子上,被两个人抬着凌空飞来的,至于那两个人他也不知道是谁。

纪晓岚听了这事也只能猜测,可能是山魈狐仙之类的跟老人家开个玩笑,这和黄延秋的经历非常相似,甚至就连“空中交警”的数量都是两个人。而时间再往前推,金末元初时的元好问在他的《续夷坚志》中,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

河北省鸡泽县,有五个村民一同出去砍柴。快到山脚下,西边突然刮起狂风,而且不知道从哪冒出个老头,让他们回去。其中四人心里有点犯嘀咕,就都回去了。只有一个村民估计家里就等柴火做饭,仍然硬着头皮继续进山。

果然,一进去风势陡然更盛,瞬间飞沙走石,就连大树似乎也要被卷起。此人看得胆战心惊,急忙就近钻进一条沟里避风。还没等他趴下来,就被一个人猛地拽起,提着他在狂风中飞行。左右还有数位“鬼神”般的人跟他们一起,此人吓得跟头鹌鹑似的不敢再偷看。

不一会就飞过一座城市,提着他的人对他说,这是朝城(今山东山东省莘县朝城镇)。又一直往东飞,路上遇见一个长胡子飞来,邀请这行“鬼神”下去喝酒,于是这群“鬼神”就降落在一座庙宇中,把他丢在门外,自顾聚会痛饮起来。期间还把他也喊进来喝了一杯,喝完后,这些“鬼神”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又是一阵大风乍起,喊了个“滴滴”就各回各家了,就这么把他孤零零地仍在那里。

这个村民待风停了许久,才敢走出庙宇,走到外面一打听,才知道已经到了山东省东平县,而那座庙正是泰山东岳庙。这人身无分文,只能沿路乞讨,走了好几天才回到河北鸡泽家中,回去之后,仍然恍恍惚惚,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

有一点挺有意思,这个村民的鸡泽县,和黄延秋所在的肥乡县同属河北省邯郸市,两地相距非常近。一个地方,相隔数百年,发生了两起相似的“飞行事件”。只不过鸡泽的村民身处古代,是以认为自己遭遇的都是“鬼神”;而黄延秋作为现代人,将带自己飞行的人看作“交警”。还有一起飞行事件,原文记载在湖北荆州的《松滋县志》里面,这次不是有人带着飞,而是自己乘坐“飞行器”:

这个事发生在公元1880年,清朝光绪六年农历五月初八。

湖北荆州松滋县西岩嘴村的一个农民,姓覃,早上起来去屋后山林散步,突然看见灌木丛中有一样东西,“光彩异常,五色鲜艳” ,以为是个宝贝,立马扑了上去就怕宝贝跑了。

宝贝不能跑,可宝贝能飞!这宝贝似乎感觉到有人,竟然自己腾空而起,倏忽之间已经飞出云端。老覃吓得死死趴在上面,一动不敢动。只觉耳边风声飒飒作响,这宝贝一路风驰电掣也不知道要飞去哪里。

突然好像飞机没油了,宝贝开始翻滚着往下坠去,老覃这下再也趴不住了,一阵天旋地转就从这宝贝身上掉了下去。幸好此时距地面不高,地下又是厚厚的草甸,人倒是毫发无伤。

落地后的老覃四面环顾,但见崇山峻岭,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地方。四处找了找,也不知道那能飞行的宝贝是后面自己又飞走了,还是掉在哪个旮沓地方了,反正没见了踪影。

转了许久才遇见一个樵夫,自述是湖北松滋来的,问大哥这是哪里。樵夫张大嘴巴道,哥们你不是开玩笑吧?这里可是贵州,一个人怎么跑这来了?离你那几千里路呢。老覃跟着樵夫出了山,跟前面鸡泽的哥们一样,一路乞讨,一直走了足足十八天才回到湖北松滋家里。

回到家中,老覃逢人就问那闪闪发光的宝贝究竟是何物,可临了也没人给出答案。不过这件事当时闹得人尽皆知,还被记录在当地的县志中。

究竟是这些人是得了“梦游症”、“妄想症”,还是故意耸人听闻,以博眼球呢?若果有其事,那些能飞行的人究竟是传说中的鬼神,亦或是地外文明?那能飞行的宝贝是传说中的飞行法器,还是超越时代认知的科技?真相暂时是不得而知了,也许随着人类的探索和发展,终有一天我们最终能真正理解这些故事,而不仅仅当是做奇谈怪论吧。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唐·吕洞宾

如果你喜欢看一些没用,却有意思的段子,敬请关注:野狐奇谈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

  ⑤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

  ⑥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⑦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

  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⑨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

  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⑤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⑥云之崔嵬。

  ⑦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⑶作动词:往,到去。例: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一首示子侄》)

  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陈涉世家》)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过秦论》)

  ▆⑸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例: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

  ③句读之不知。(《师说》)

  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7)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同时可说成取独,如: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本义项指前一个“之”)

  ④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9)向。例:

  然后驱而之善。

  ▆(10)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通“也”义

  《墨子·大取》:“圣人也,为天下也。”前句也字作“之”义。《韩非子·解老》:“鬼祟也疾人之谓鬼伤人……”《贾子·大政》:“何君子之道衰,之数也。”最后的也字作肯定语气助词,其他两个“也”字,都作“之”字义。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编辑本段]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编辑本段]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编辑本段]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像 [look]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 又如:于何(如何)

  1、因为,由于:例:

  ⑴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无请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

  ⑷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⑼不赂者以赂者丧。

  ⑽以心中有足乐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而,来。例:

  ⑴有好事者船以入。

  ⑵留五百人镇之,以断洄曲及诸道桥梁。(以:以便)

  ⑶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托于柑以讽耶?

  ⑹以啮人,无御之者。(以:这里有如果的意思)

  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⑻属予作文以记之。

  ⑼杀之以应陈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2)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哙侧其盾以撞。

  (17)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动。

  (19)*侈之俗日日以长。

  (20)各各竦立以听。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隐忍以行。

  (23)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24)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击荆河。

  (26)遂自投汨罗以死。

  (27)其责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与物物争。

  3、把,拿,用。例:

  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⑵以钱覆其口。

  ⑶屠惧,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

  ⑹ 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⑺何以为计?

  ⑻将以攻宋。

  ⑼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13)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4)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17)以我应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胜。

  (19)国胡以相恤。

  (20)将以衅钟。

  (21)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4、以为,认为。例: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⑶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⑷皆以美于徐公。

  ⑸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5、凭,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气闻于诸侯。

  ⑹以攻则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实校之。

  ⑶余船以次俱进。

  ⑷何必更以多寡为差?

  ⑸盖以律非故杀。

  ⑹以次进。

  ⑺则又 法从事。

  7、根据。例:

  ⑴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以:一说拿。)

  ⑵贵以近知远。

  8、通“已”,已经。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尽矣。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

  ⑵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在。例:

  ⑴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⑶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⑷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逆以煎我怀。

  12、为。例:

  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无以,则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5、此,这。例:

  以一物体与物物争。(本义项指前一个“以”。)

  「以为」

  1、把当作或作为。例:

  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⑶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⑷相传以为雁荡。

  ⑸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⑹撰长书以为贽。

  ⑺寡君之以为戮。

  2、认为。例:

  ⑴以为且噬己为,甚恐。

  ⑵以为妙绝。

  ⑶人人自以为必死。

  ⑷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⑸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⑹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3、把制成。例:

  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⑵铸以为金人十二。

  高级汉语词典

  以

  yǐ

  <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使,令 [take]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

  凭借;仗恃 [depend on]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子》

  认为,以为 [consider as ]

  我以日始出。——《列子·汤问》

  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

  做,从事 [do]

  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叶绍钧《倪焕之》

  <助>

  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日观以西峰。——清·姚鼐《登泰山记》

  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

  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

  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 能以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8)名词,胡须

  (9)动词,像

  (10)代词,代指人或事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er

  而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而

  ér

  (1)

  你;你的 相当于“尔”[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而

  ér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而

  ér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而

  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另见 néng

  而后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后;后来;然后

  呜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今

  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而况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而立之年

  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他学习积极而且虚心

  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别无他求

  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而2

  néng

  (1)

  通“能”。

  (2)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3)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另见ér

  而

  ér ㄦˊ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⑴成为,变成。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③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⑤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⑦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⑧因而化怒为悲。⑨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⑩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⑵做。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⑤李 李忠义 其城为坎以先登。⑥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⑦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⑧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⑨故为之说。⑩然得而腊之以为饵。(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2)为坛而盟。(13)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15)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18)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19)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20)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2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2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3)为民诬太守者视此!(24)愿为小相焉。(25)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⑶作为,当作。例: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②何以为计?③子墨子解带为城。④此可以人为援而不可图也。⑤相传以为雁荡。⑥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⑦霓为衣兮风为马。⑧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⑨然后以六合为家, 函为宫。

  ⑷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③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⑤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⑦此为何若人?⑧必为有窃疾矣。⑨项燕为楚将。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1)在药则未为良时也。(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3)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14)乃知太白“开风言风语入天镜”之句为妙。

  ⑸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③窃为大王不取也!

  ⑹被。例: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⑤恐为操所先。⑥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⑦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⑨吾属今为之虏矣。⑩则为深谷林莽所蔽。(11)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12)为仲卿母所遣。(1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为国者无使为积之所劫域!(1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1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8)竟为秦所灭。(19)若是物特为天之所厚而择焉以存也者。

  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夫子何命焉为?②何辞为?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⑻指心理活动。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⑼有。例: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敢用是为怨望。③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④顽童之为是心也。

  ⑽将来,将。例: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1)治理。例:①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下惊者?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2)装作。例:为除不洁者,引入。

  (13)为了。例: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③慎勿为妇死。④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⑤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4)给,替。例: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④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⑦今为君计,菲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⑧为汉家除残去秽。⑨请为筹之。⑩保为将军破之!(11)我固为子孙创业也。(1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3)君为我呼入。(14)公为我献之。(15)为君翻作《琵琶行》。(16)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17)阿母为汝求。(18)臣请为王言乐。(19)即解貂覆生,为掩户。(20)为复守黜藏使者。(21)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之事,聊资一欢。

  (15)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为之奈何?④如姬为公子泣,⑤怵然为戒。⑥为长者折技。

  (16)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7)则“于”,在,当。例: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为市」谈交易。 例:一人去为市,(为市:这里指人口买卖)

  「为人」做人处世的态度。例:⑴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⑶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

  为

  (为)

  wéiㄨㄟˊ

  ◎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一:鹅老掐别的鹅毛很可能是患了啄毛癖,啄毛癖多发生于幼鹅生长新羽或换羽阶段。表现为自食羽毛,有的相互啄食肛门周围羽毛,尾毛被啄光,肢体裸露,往往造成伤残而影响正常发育。啄毛癖患鹅每日可补饲5—10g的羽毛粉或硫酸钙,或按日粮0.2%加入蛋氨酸。

  二:啄毛癖的防治

  1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改善通风与光照强度。鹅舍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满足不同日龄鹅所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通风良好,光线不太强,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干燥,人走进鸭舍感到不闷、不刺激鼻眼。

  2科学配制全价饲料

  要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提供合理足够的蛋白质、含硫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并定时饲喂。

  饲料原料要多样化,配方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生长日龄给予优质、全价日粮。因蛋白质钙磷不足,可添加5%豆饼或3%鱼粉、2%-4%骨粉或贝壳粉,因缺盐引起的可在饲料中添加1%-2%食盐连喂2-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补硫酸锌或硫酸钙每只每天1-4克,适当添加青绿饲料或增喂啄羽灵、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发生。

  也可以饲喂一些青菜或青草,提高胃肠道内粗纤维的含量,防止因缺少饱腹感而引起啄羽。但不能饲喂过量,否则易引起腹泻。

  3减少光照强度

  一般用25瓦灯泡照明,鹅能看到吃食和饮水就可以了。灯光颜色小鹅可用红光、橙黄光,大鸭用红光或白光,可使鹅群安静,啄毛就少。

  4定期杀蚊灭蝇

  但应注意用药浓度及使用方法,以免中毒;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加喂维生素B12或复合维生素B,以预防脱羽症诱发的啄癖。

  5及时治疗

  对有啄癖的肉鹅应及时隔离,避免被啄范围进一步扩大;有损伤的肉鹅,损伤部位涂青霉素粉、或在伤处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适当运动,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02-03%天然石膏粉末,一般每只鹅每天1-4克,也会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2.《本草纲目》:“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3.《医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 。然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

冰片性质

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

具挥发性,易升华,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本品在乙醇、氯仿、汽油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右旋龙脑熔点为208℃,沸点212℃,左旋龙脑熔点为204℃,沸点210℃。

龙脑冰片: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

(《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昧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 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

性味

辛苦,凉。

①《唐本草》:味辛苦,微寒。

②《海药本草》:味苦辛,微温,无毒。

③张元素:热。

④《本经逢原》:辛苦,温,有毒。

归经

入心、肝经。

①《纲目》:肺、心、脾。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二经。

作用

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

凡痰火郁闭,喉痹音哑,或火热壅滞,口疮齿肿者,冰片可与朱砂、硼砂、玄明粉配伍吹搽患处,以散火解毒。

热闭神昏者,冰片可与麝香、牛黄、黄连、郁金等配伍,以清热开窍。

暴发火眼,或翳膜胬肉者,冰片可与炉甘石、玄明粉、硼砂配伍,为末点眼。

1、冰片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冰片一钱。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经验后方》)

2、冰片治伏热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热药,搐热冒昧不知人,及疮疹倒靥黑陷:生冰片(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杀猪心一个,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许化下,未省再服;如疮疹陷伏者,温酒化下。(《小儿药证直诀》)

3、冰片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冰片(别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圣济总录》开关散)

4、治酒皶鼻,赤疱注上面脸者:脑子,真酥调涂敷。(《海上方》)

5、冰片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濒湖集简方》)

6、冰片治伤寒舌出过寸者:冰片半分,为末,掺之。(《夷坚志》)

7、冰片治头目风热上攻:冰片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频搐两鼻。(《御药院方》)

8、冰片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9、冰片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冰片一分,雄雀粪一分。上件药,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调匀成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之。(《圣惠方》龙脑膏)

10、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脑点之。(《濒湖集简方》)

11、冰片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2、治头脑疼痛:冰片一钱,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寿域神方》)

13、冰片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濒湖集简方》)

14、治口疮咽燥:冰片三钱,黄柏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

15、冰片治内外痔疮:冰片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单方》)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广异记》中记载:晁某性情刚烈,有关于鬼神的传说或是禁忌,他从来不相信,也不觉得害怕。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他将这块蠕动的肉,鞭打了数百下后,丢到马路边,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就在半夜三更时分,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车上有个人问太岁:「你为什么甘愿受到这种屈辱,却不报仇呢?」太岁回答说:「他的气势正旺,血气正刚,我也拿他没办法呀!」

根据西北大学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同时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说法一:黏菌群复合体

专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组成“太岁”的是非常多的菌体,而且品种各异。结合 “太岁”的个体带有一定弹性,还不时分泌出有丝性的黏物等现象,当时专家的结论是,所谓的“太岁”应该就是一种“特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专家估计该黏菌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儿丁质、甲壳质等为营养,含有蛋白质约 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但当时受科研仪器的限制,没有对这些菌体作更深入的分子分析。

●说法二:粘细菌

吉林大学微生物专家解释,“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

●说法三:高等真菌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玉华教授将“太岁”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体内具有菌丝,初步确定为高等真菌。

●说法四:并非黏菌群复合体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态学专家茆晓岚多年前曾研究发现,该物体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质实验,没有蛋白质反应,也没有核酸反应。而放于火上烧,能闻到呛鼻的味道,他估计有醛基、醇基或羟基成分。因为黏菌必须具备蛋白质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断“怪肉”不是黏菌群复合体。

●其他说法

有专家还认为,“太岁”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但李泰辉研究员和施苏华教授都表示,虽然“太岁”为黏菌群复合体的说法基本可以认定,但关于“黏菌群复合体”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还不能清楚解释“太岁”为何种物种,惟有通过分子系统分析等研究,才能将“太岁”身上的秘密一一揭开。

「太岁」其实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上一颗虚拟的星。「太岁」与岁星(木星)相对并作相反方向运行。岁星自西向东,每年行黄道一分(黄道分十二分),因此「太岁」便自东向西,每年亦行黄道一分,十二年一个循环,古代天文学便以「太岁」所在位置记年,以配合黄道的十二支。方士术数家都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位,产生了很多的民间迷信和禁忌。「太岁」所在方位既然是凶位,中国人自然不想在那建屋吧!

关于「太岁」,民间还有另一说法。中国人把「太岁」形象化,认为在建造新房时,在地底掘到像「肉块」之类的物体便是凶神。在金代元好问的《续夷坚志》中,便有一则关于「土中血肉」的记述:许州有一个名叫何信叔的人,他发现庭园中每夜都有神秘的光,于是命仆人挖掘出来。他们在丈馀深的坑洞中发现了像面盆般大的「肉块」,十分吃惊。在这件事情以后,何信叔得病死去,他的家共十多人也相继死去。传说这「肉块」,就是「太岁」。

民间传说中的「肉块」或「太岁」究竟是什么?1986年12月,新华社的一则报道表示,甘肃省有三个年轻农民,建屋时在地底发现了类似《续夷坚志》形容的「肉块」,当时有人说那便是「太岁」。那三个年轻人不满足这样的解释,于是把「肉块」送到兰州大学检验,最后发现「肉块」原来是一种罕见的白腹菌,并已正式命名为「太岁菌」了。

既然有了科学验证,证明古时所说的「太岁」是一种菌类,「太岁头上禁动土」的说法,便难以成立了。

如果用刀将太岁割下一小块放在热水里马上会化成水 如果在太岁身上切一个小口 伤口会马上愈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