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的女子喜欢在背上搭一条帛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1浏览:3收藏

为什么唐代的女子喜欢在背上搭一条帛带?,第1张

在裙、衫之外,唐朝妇女都穿戴“帔”。唐代的帔像一条长围巾,还可以称为“帔帛”或“帔子”,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帔帛往往印有花纹或加泥金银绘画,十分美观,在唐朝的一些小说文献总常有“帔服鲜泽”、“紫银泥罗帔子”等描绘帔帛华丽色彩的记录。中晚唐的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了印花、泥金外,还有刺绣、彩绘、夹缬、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也有较为厚重的夹帔子,晚唐还常见“礼巾”“令巾”等同属帔子类服饰。帔帛并不是汉族固有的服装,在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也均不见用帔帛。孙机先生认为帔帛大概产生于西亚,后来被中亚佛教艺术所接受,又东传至我国。

在上述这些基础服饰之外,唐代女装往往还有一件称为“半臂”的短袖上衣。孙机先生考证“半臂”也称为“半袖”,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隋代已经开始流行,唐代男女都会穿着,相对来说,女性穿着半臂的更多一些,半臂常用质量较好的织物制成。在唐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上,所绘仕女,就是上身在衫襦之外又加半臂,中等以上唐墓出土的女俑也常有穿着半臂的形象。不过半臂在只在唐代前期的女装中较为流行,唐代中晚期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唐代前期女装上衣狭窄,适合套上半臂,中唐以后,随着女装日趋宽大,渐渐不适应套上半臂。

壁画中的大袖襦装

我们现在还可常见身着大袖上衣的唐代女性画像。这种唐代的女性大袖上衣也被成为“襦”,汉晋时期“襦”指短外衣,到了唐代,“襦”这种服饰开始有了盛装化的发展。唐代文献中出现襦时,更多冠以“大袖”指代宫人礼装、舞女装等华丽的大袖上衣,称为“彩大袖裙襦”、“广袖之襦”。民间隆重的盛装也可用“襦”,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中有“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便将婚服称之为襦,其上还有象征礼服的雉纹。不过“襦”除了大袖的特点之外,领口式样、穿法都与衫子没有多大差别。

■在女史箴图里,梳妆女子身旁放有一组五子奁

■明末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铜镀金四方委角粉盒

■象牙雕花镜奁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珐琅瓜形胭脂盒

■剔彩双龙纹小箱

■金龙纹胭脂盒

■元 青釉莲花粉盒

■整理: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对中国古代女性来说,化妆修颜之事也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产生与之相适的妆奁用具。粉盒、镜匣、妆奁奁等等中式庋具赏心悦目,与20世纪西方女性所用以贵重金属打造并镶嵌宝石等秾丽风格不同,保守并深藏闺阁的中国女性所用自有其内敛文雅及耐人寻味的时尚追求。

中国古代女性妆容注重发式、眉、腮、唇、额等的修饰,《楚辞》中亦有“粉白黛黑施芳泽”的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有“酒晕”“桃花”“飞霞”“斜红”“额黄”种种妆容,而唐宋时更以“三白妆”“梅花妆”“慵来妆”“珍珠花钿”等为流行。从出土和传世的绘画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化妆修颜的仕女形象。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南宋摹本)中,即有一段细绘女子对镜梳妆的情形,画面上除了高矮适中的镜架和梳妆镜以外,还描绘出全套妆奁。辽宁省博物馆藏唐周昉绘《簪花仕女图》,则让我们领略到盛唐贵族女子阔眉淡粉的风姿。

而收纳脂粉的粉盒、摆放镜子及各种用具的匣、奁等等,就是古代中国女子闺阁中的时尚品。包括单独盛放胭脂、香粉、膏脂的粉盒、油盒以及镜架、镜匣和综合收纳化妆品的箱奁。

瓷质的粉盒(或油盒)在两晋时期应已出现,“唐代由于向西域国家源源不断地输出香料和珍稀药品,需要防潮密封的容器,瓷盒应运而生。”河南郑州伏牛南路唐代墓葬出土的漆盒内除有铜镜、铜笄、铜夹外,还有瓷盒两件及白色桃形脂粉数块。湖南石诸唐代长沙窑出土的瓷盒上,甚至有绿彩书“油合”款。近年江苏常州市钟楼区一座宋代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影青小盒,当亦为妆奁用粉油盒。如此单色瓷盒所呈现的细腻与素雅气质正与中国女子的内敛含蓄相契。粉盒亦有玉及金属质地,如安徽巢湖市北山头西汉墓所出玉质子母口粉盒,以柿蒂、卷云、凤、兽面等纹饰装饰,极其华丽;陕西西安宫城遗址所出唐代花卉纹玉盒,盖及盒体剔地雕花枝,侧面四周雕蔓草,盒顶部出廓雕一对对吻鸳鸯,一看便知专为女性打造。

《女史箴图》卷中梳妆女子身旁所放为一组五子奁,不但形制描画具体,且功用也显而易见。奁应是中式妆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彩绘出行图漆奁,即是春战时期的精美漆器,亦是目前考古发掘最早的实物漆奁。其上彩绘婚礼迎亲的盛大场面,生动记录下当时的婚俗实景,奁内的铜镜亦说明其闺中物的身份,又可认为是陪嫁物。汉代的漆奁形制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了母子奁,即母奁内有多个不同形制的子奁。马王堆汉墓出土最具代表,1号墓所出双层九子奁和单层五子奁,前者母奁上层放有手套、絮巾、组带、绣花镜套,下层有九个圆形、椭圆形、长方形、马蹄形的小奁盒,盛放胭脂、香粉等化妆用品;后者除了有五个圆形小奁盒外,亦有铜镜、镜擦、镊、弗、笋、梳、篦、环手刀等梳妆用具。瓷奁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镜架、镜盒、镜台、镜匣(箱)

镜架、镜盒可独立成器,有的设在镜台或镜箱内,镜架可以折叠收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宋人仕女图册页中,所绘镜架为X形,似收支自如。

镜台、镜匣(箱)是集镜架、镜盒为一体的小型庋具,多为木质,宋代已很流行,明清时无论用材,还是形制装饰皆有改进,清代宫廷中有象牙、漆等高贵质地镜箱(匣),工艺水平登峰造极。至此,中国古代女性的妆奁从粉盒、油盒、奁盒发展成为闺阁中举足轻重的小型家具,精巧内敛,时尚亦不失传统。

中式木器显示出中国古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其用途虽与西式化妆盒具有相似之处,但无论材质与造型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同于西方名媛,中国古代女性特别是生活在贵族世家的女子,她们的社交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她们所使用的梳妆工具也被限制于闺阁之中。即便如此,与西式粉盒一样,人们会渐渐不满足于其生活的用途而更加追求其名贵材质所散发的优雅色泽,以及天然木纹与精湛工艺的相得益彰。镜台镜匣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水平,除了其固有的奁具功能外,还用于存贮胭脂水粉、钗环珠翠等女子们较为私密的物件,俨然成为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却又不为外人所知,充满神秘气息的闺中雅物。

铜镀金四方委角粉盒

清晚期

长63cm,宽65cm,高26cm

盒四方委角形,盖前开启式,内安玻璃镜。盒内中隔为二,可盛放胭脂、香粉等化妆品。盒四面均装饰有透雕花卉图案,特别是盖面,制作较为精致,中间透雕五蝠捧寿纹。此盒是清宫中后妃化妆的用具。

象牙雕花镜奁

清晚期

通高195cm, 长295cm,宽22cm

象牙雕花镜奁共分两层:上层为盒,盒内安有镶牙框的玻璃镜;下层类似小柜,双扇门,打开后为两层,分装三个抽屉,均嵌银镀金錾双桃、双鱼纹锁扣。奁盖面中心刻五龙戏珠及四龙腾云纹,四周为龙纹。奁身通体刻满花卉图案,以菊纹锦地为边框,纹饰分三层,刻有松鹤、梅菊、凤凰、牡丹和四季花鸟果实等图纹。

这件作品是晚清宫中后妃专用的梳妆镜奁。

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

清中期 通高42cm,长42cm,宽42cm,清宫旧藏

妆奁方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开启奁盖,内有一方盒,用于摆放铜镜。下部开启两扇门,内又有镂雕的两扇小门,小门内有对称的四个抽屉,底部为一大抽屉,均用于摆放梳妆用物。妆奁所需衔接处均配以银镀金錾花合页及鱼形扣。

妆奁的装饰采用了染牙、描金、雕刻工艺,可谓集多种工艺于一器。整件器物古香古色,富贵华丽,是清中期的优秀工艺品。

珐琅瓜形胭脂盒

清晚期

通高35cm,直径45cm

盒圆形,由盖、身两部分组成,并锤錾出等距的凹线条纹,使盒体呈现出丰满的瓜瓣形。盖顶部饰瓜蒂、瓜叶形盖钮,与盒之造型相呼应。盒体为银镀金质,局部施以透明珐琅彩,主要颜色为水粉、水绿,又以蓝、藕荷、红等色加以点缀,绘制竹、兰等图案。粉盒造型别致,花纹布局疏朗,色彩淡雅,历经百余年至今不失原貌,反映出清晚期手工艺品精湛的制作水平。

隋唐时期妇女的妆饰之风盛行,发髻式样和首饰种类花样翻新,丰富多彩;化妆术日益精进,超过前代。人们对妆饰有强烈的追求,往往宫中有什么新式样流传出来,民间竞相仿效,很快成为全社会的风气。妆饰的发展充分说明了人们对仪表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相对的稳定和改善。

发髻隋唐时期妇女发髻的式样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据段成式《髻鬟记》、宇文氏《妆台记》等文献,以及绘画、考古发现可知,妇女发髻有四五十种之多,其中最具特点的有高髻、花髻、椎髻、双髻、坠马髻、闹扫妆髻、双髻等。髻鬟之上,又用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篦等作为装饰,所以又有"宝髻"之称。

妇女妆饰好追求时尚,许多流行的发髻大都由贵族妇女的倡导所致。唐朝初年,发髻在隋代平顶式发髻基础上,略有加高,有"半翻"、"反绾"等样式,其中最具特点的"半翻髻",便是唐高祖时从宫廷中传出来的。天宝年间以后,贵妇中流行戴假髻,当时称为"义髻"。《明皇杂录》记载:"杨贵妃尝以假髻为首饰,而好服黄裙。天宝末童谣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①杨贵妃好"义髻"便带动了义譬在社会上的流行。唐僖宗时,宫人的束发都很紧、很高。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后,他逃至四川成都,同时把发根紧束向上梳出的发髻式样,也传至四川,"蜀中妇人都效之",时谓之"囚髻"。

发髻的式样因人们年龄、婚姻、职业等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时,未婚女子梳双髻。双髻又称"双螺髻",是将头发梳于头顶的两侧,所以又叫"丫髻"、"丫头"、"丫环",这成为未婚女子的代称。同时,奴婢头上大都梳双髻,这从敦煌壁画中可以找到证明。在唐代,只有出嫁的女子才改梳发髻。高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一种发式。高髻多是在平常的装扮,万楚《茱萸女》写民间采茱萸的女子,"插枝著高髻,结子置长裙"①。节庆时在高髻上插上金玉钗钿,于是变成了"宝髻"。从现有材料看,这种高髻尤以娼家中最流行,所以,元微之《李娃传》说:"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写 以高髻招人的情景。

唐朝末年,社会上最流行的发髻样式是椎髻、抛家髻。椎髻的特点是其形如椎,不戴饰物,不施粉脂。《新唐书·五行志》载:"元和末妇人为圆鬓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如悲啼者。"这种发髻样式和化妆便是前面白居易所吟咏的"时世妆"。《五行志》又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这种两鬓抱面的发式,是唐后期最具特色的一种发式。此外,唐末还有一种"闹扫妆髻"。白行简《三梦记》云:"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髻,形如焱,风散鬓。"此发式在宫中流行,类似乱发,作火花形,又似暴风自下扶摇而上,十分别致,当是椎髻的一个变种。

化妆隋唐时妇女脸部的妆饰,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首先是化妆品胭脂和黛的广泛流行。胭脂又名"焉支",本出自西域焉支山下,由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提取而成。唐时,妇女以胭脂作红妆的风气盛行。唐诗中有所反映,李白《子夜吴歌》"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杜甫《新婚别》"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敦煌曲子词中也有"红妆垂泪忆何君"、"红妆随洛浦,绿鬓逐浮萍"之句。这种红妆是用胭脂打扮成的。唐代称胭脂为"红粉",诗人一再歌咏它。孟浩然的《春情诗》中有"红粉春妆宝镜前",杜牧《兵部尚书席上作》中有"偶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在敦煌曲子词中也多次唱到它,《破阵子》中有"焚香祷尽灵神,应是萧湘红粉"的句子,写女子的恋情。《竹枝子》中也有"恨小郎游荡经年,不施红粉镜台前,只是焚香祷祝天",说明唐代女子在忧愁时,是不用红粉来扮红妆的。隋唐时代的妇女十分讲究对眉的修饰。画眉主要用黛。所谓"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是古代专门用来供给女子画眉之用的,一般是用青色细柳枝点着稀释的这种青黑色颜料来画,所以,敦煌曲子词中有"翠柳画娥眉"之句。眉饰的样式有许多种,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样式。隋代流行长眉,如隋炀帝的殿脚女吴绛仙就擅长画长眉。唐初尚粗眉,有"轻鬓丛梳阔扫眉"、"狼藉画眉阔"的句子。至开元、天宝年间,细眉、长眉又流行起来。天宝末年诗人刘方平作有一首《京兆眉》,描写了细长眉在长安城中的流行。诗云:"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史称唐玄宗有"眉癖",对妇女画眉极为热心,他命画工画有《十眉图》,其中有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可见当时眉饰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

额头、脸颊的妆饰风俗,除红妆外,还有黄妆、花钿、斜红、面靥、点唇等。黄妆就是用一种**的染料,在额际间妆饰,所以又称"额黄"、"鸦黄"。朱峤诗云:"额黄侵腻发",卢照邻诗也云:"纤纤初月上鸦黄"。花钿是在额头双眉之间用各种材料剪成鸟、虫、花、叶等图案,贴于额间。斜红是在双颊太阳穴的地方画月牙形,状如伤口。面靥又称"花靥",是在妇女面颊两旁,用丹青、朱红等点出各种形象,或月形,或钱样,有的则用金箔、翠玉等粘贴,有许多花纹。这种面靥,晚唐五代时更加盛行,有的将剪成的各种花纹贴得满脸都是。唇饰,主要是点唇,唐初,妇女好红唇,敦煌曲子词中有"朱含碎玉"、"淡施檀色注歌唇"的句子。宪宗元和末年,妇女们盛行奇异的化妆,不擦红粉在脸上,而是以朱膏涂唇上。据《渊鉴类函》引《妆台记》记载,唐代女子点唇已有许多种,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桥、万金红、至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小朱龙、双唐媚、花奴样子等。总之以娇小为尚,最美观的是樱桃小口。

首饰隋唐五代时期,生活五彩纷呈,人们审美情趣高昂,创造出辉煌灿烂的独具特色的首饰文化。

这一时期,首饰的种类十分齐备,包括发饰:簪、钗、步摇、胜、梳、篦、金钿、珠花、簪花等;颈饰:项链、项圈、念珠、缨络等;耳饰:耳环、耳坠;手饰:指环、手镯、臂钏等;带佩:带钩、带扣、蹀躞带等;腰饰:佩鱼、香囊、香碌取C恳恢质资斡钟行矶嘌式,比如高髻盛行,发钗的样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继承两晋南北朝所流行的样式(钗股的尖端朝外弯曲,制成一个弯钩,以防发钗的坠落)外,逐渐将钗股上的弯钩去掉,或者制成一根钗股较短的钗形。此外,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的发钗,是这个时期发钗造型的又一特点。湖南长沙隋墓中出土的一件发钗,就是用玉、银两种材料制成的。在钗首作出各种形状的花朵,也是这个时期发钗的一个特征,尤其在中晚唐以后更显著。发钗的形状,通常是根据用途来设计的。一般来说,安插发髻的发钗,钗首比较简单。用于装饰的发钗,则制作精美,实际上起着鬓花的作用。这种发钗,钗股较长,钗首制成各种精美的花朵。浙江长兴唐墓出土一件"鎏金银花钗",安徽合肥西郊五代墓也出土一件大型的"银镶琥珀双蝶钗",制作工艺高超,造型优美,反映了这一时期发钗的特征。

隋唐五代时期,首饰的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许多新颖而精巧的首饰造型。比如,发簪中最精美的翠羽簪便出现于唐代。翠羽簪是用鸟类羽毛装饰的簪。盂浩然《庭桔》诗:"骨刺红罗被,香粘翠羽簪。"即指此。这种发簪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先用金银制成簪架,然后在簪架上粘贴羽毛,一般以翠绿色为多。有的在翠色之外,配上一圈"金边",或镶嵌宝石,便使发簪产生华丽的装饰效果。在唐代妇女首饰中,步摇的使用十分流行。有金步摇、玉步摇、水晶步摇等许多种,《杨太真外传》记载,杨贵妃进见之日,唐玄宗曾"自执丽水镇紫库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白居易《长恨歌》云:"云髻花颜金步摇"。李贺《老夫采玉歌》则描写了一种玉步摇,云:"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从出土的步摇来看,款式甚多,如"金镶玉步摇"和"四蝶银步摇"。前者在金钗上端有一对翅翼,镶玉片,又嵌有下垂的珠玉穗状串饰,稍动则摇;后者在银钗上有四只展翅飞舞的蝴蝶,下有珠玉垂饰,动则摇。

这一时期,妇女佩戴首饰的习俗有许多新特色。第一,插梳篦之风极盛。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喜欢插梳篦。梳篦的制作十分讲究,材料也异常丰富,有金制,薛昭蕴《女冠子》词:"翠钿金篦尽";有银制,花蕊夫人《宫词》:"斜插银篦慢裹头";有玉制,元稹《六年春遗怀》诗:"玉梳钿朵香陆";还有犀角和白角制的。当时妇女插梳篦的方法有横插、对插和插数把小梳篦等。张萱《捣练图》中的妇女,头上同时插几把小梳篦,使人联想起元稹"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的诗句。中唐以后,妇女喜欢插两把大梳,梳齿上下相对。这从周P《挥扇仕女图》及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可以看到。第二,流行簪花。唐代妇女戴簪花的形象,可以从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看到。当时的簪花有金钿、翠钿、宝钿等。唐代簪花的制作工艺十分高超。日本大和文华馆中藏有唐代团花簪花,在一朵葵花形状的花蕊周围,用金丝编成网纹,制出八片立体的花瓣,造型像一朵盛开的山菊,可谓精巧别致。除金钿,当时还流行"翠钿"和"宝钿"。前者是用翠绿的鸟羽粘贴而成。后者则是在金钿上镶宝石,或直接用宝石制成花朵。第三,戴臂钏。

臂钏起初多套在手臂上,至隋唐年间,臂钏戴的位置逐渐下移,最后落到手腕部位,成为一种腕饰。白居易《盐商妇》诗中写女子"皓腕肥来银钏窄",可见当时妇女的银钏,已戴在腕上。在湖北武昌隋墓中出土的女子陶俑上,腕部都塑有数道螺纹,即臂钏的形象。在《步辇图》、《簪花仕女图》中也可以看到妇女腕戴臂钏的形象。第四,极少戴耳环、耳坠。从文献及考古发掘来看,隋唐时妇女中不流行戴耳环、耳坠,这主要由于这时期不尚穿耳的缘故。只有在少数歌女舞姬及少数民族妇女中间,才偶见戴耳环、耳坠的现象。第五,中亚首饰传入中国。1957年8月,在西安隋李静训墓出土一串项链。项链的链条由28颗镶有珠宝的金珠构成,上端装有扣纽,下有制作精美的坠饰,上面均镶嵌青金石,制作精美,造型奇特。整个项链具有与中亚地区项链相同的风格,而且青金石也出产于阿富汗东北部。所以,学术界大部认为这件项链是中亚地区制作之后传入中国的。

1、镜台:是古代女子的梳妆台,镜台的下方还备有小抽屉,用以放置胭脂、妆粉、眉笔等化妆工具,外形大方,实用。也是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如同妆奁。

2、妆奁:是原指女子梳妆打扮时所用的镜匣,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并流行开来,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历史十分悠久。

在战国秦汉时期,多为漆器妆奁,是名望贵族才能享有的。经过唐宋变革进入宋代平民社会以后,人们在追逐器物精美的同时,更加注重器物的实用性,这使曾经昌盛一时、适合席地起居的汉式漆奁逐渐演变成适合垂足而坐的多层套奁。随着明式家具的大发展,妆奁最终演变成了大型梳妆台和便携式梳妆匣。

3、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4、胭脂盒:是女子用来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汉代,当时女性不仅对胭脂制作方法、使用规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严格流程,更对胭脂盒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趣味。正是在此时,开始出现了专门用来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唐代以后,胭脂盒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开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转变,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错银珠玉螺钿,雕镂镶嵌,各领风骚。明清胭脂盒可谓数千年胭脂盒历史的巅峰,特别是贵族阶层对盛放脂粉的器皿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在《红楼梦》中有所佐证。

5、螺黛:又叫“ 螺子黛 ”。是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螺子黛出波斯国 ,每颗值十金。

  浓妆淡抹是女人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好之一。

  从出土的战国时期楚俑便可看出当时已有敷粉、画眉及胭脂的使用,“脂泽粉黛”一词,最早见诸《韩非子· 显学篇》,可见,2200多年以前就有“系列”化妆品了。 古代的农业社会一向自给自足,连化妆品也不例外,大都以天然植物、动物油脂、香料等为原料,经过煮沸、发酵、过滤等步骤而制成。比较起来,古代妇女没有今日女性幸运,她们没有现成的、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可供选择,但是这并不会减弱她们妆扮自己的意愿。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在古代女人的化妆台前一般会放哪些宝贝,简介一下最常用的三样法宝:

  1、妆粉

  古人擦的粉材料多选自“米粉”,除了米粉之外,还有铅粉。一般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吸干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体的形状,使用的时候就能涂成个大白脸。虽然有毒,但女人为了“一白遮百丑”似乎连命也搭上了,不惜每天服用微量的砒霜达到从里到外的美白效果。

  在脸上搽粉古代称傅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方法,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2、黛粉

  在战国时,还没有特定化眉毛的材料,女人们都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随后出现了“黛”,一种藏青色矿物。描画前必须先将黛放在石砚上磨成粉状,然后加水调和。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3、胭脂

  这东西从商朝就有了,是古代的口红,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与妆粉调和后也可当腮红使用。后来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的脂膏,从此胭脂的脂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除了上述常用的三种手法, 另外还有不少配饰妆的特技, 譬如:

  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盛放化妆品的物件在古代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妆奁”。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可谓久矣,远古人已知用“止水鉴容,流水沐浴”,穿贝壳兽牙饰以颈项,“晨起对镜奁,晓妆点绛唇”。唐朱庆馀诗曰:“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今亦然。

  在强调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社会,“女为悦己者容”无疑是女性最大的乐趣及关注所在。尽管每一个朝代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制度、道德观念、风俗民情等不同,对美也都各有不同的定义。环肥燕瘦,美或不美,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尤其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强,终身处在被男性选择、多位妻妾共事一夫、互相争宠的低劣情势中。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想要拥有较多优势,容貌之美自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天生丽质的美貌并非人人可得,于是,大多数女性只有通过人为的妆点修饰才得以增添自身的风采,并以此博得异性的好感,而她们本身也在妆点的过程中,也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

  古代女性相当重视肌肤之美,吹弹欲破、莹洁柔嫩的肌肤是美丽的基本条件,更是用来衡量女性美的一项重要标准,从文人墨客描述美人的形容词“手如柔夷,肤如凝脂”、“肌肤若冰雪”、“冰肌玉骨”……,也可看出一二。

  除了肌肤之美,古人也非常注重头发之美,每日梳理,爱护有加,并多蓄发不剪,早期披散在肩上,接着因实际需要而用绳带束发,再逐渐发展出各种不同的发髻式样,变化多端,甚至远在周代就已使用假发来增加头上的风情及美观。

  学者推究古人之所以重视肌肤毛发,最基本的原因应与礼教有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过,除了礼教的观念外,我想,审美意识及健康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因此,古代的中国妇女有着各式各样、适合不同需要的保养品。保养品的功用基本上是以保护和预防为主,聪明的古代人在其中再添加些药方,便增加了它们的治疗功效,至于使用方式无非是外用及内服。保养的方式亦可称得上五花八门,至于那些皇家大院里的女人如何永葆青春,还颇具神秘感,民间街坊争相窥视是否有密方流传,追逐潮流前沿的女人们对时尚的模仿力和感染力是惊人的迅速,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在化妆配饰方面,古代妇女比如今的女人有过之而不及,多彩多姿的不仅仅是形式,她们以粉饰面,两颊涂胭抹红,修眉饰黛,点染朱唇,甚至用五色花子贴在额上,增添美丽的效果。更风情的在于她们对妆容的精细以及端坐在铜镜前的从容淡定,分外的悠闲美好,而不是象现在的女人化妆,总是匆匆忙忙的感觉,在汽车,在路上草草完成。

  现在使用的化妆品大都是化学制剂,它们不具备治疗作用姑且不论,不少化妆品还刺激皮肤、粘膜,引起过敏,甚至于有些名品还有制癌的危险成分,化妆品在如今往往对于女人是弊大于利了。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已有药物化妆品和中药美容剂。那时盛世空前,女人们更有了闲情逸致,分外地注重仪容,贵族阶层盛行使用面脂、手膏,口脂等药物化妆品。随着朝代渐渐更替,妆容精致不仅将女人身份提升,而且男人也一样爱上妆容,体现贵族气质,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的公子、**乃至丫环都有搽香的习惯。

  对于一个人,美人可能是当年的邻家小妹,可能是眼前白驹过隙般掠过的一位陌生的姑娘。

  对于一段历史,美人可能是瘦燕肥环,王嫱西子,金谷园中的绿珠,钱塘江畔的苏小。

  对于女人,美人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心态,是几经风雨笑对人生的平静,是岁月流逝我心依旧的从容。

  昔日佳人已逝,我们无从想象她们当年的风致,即使最逼真的描摹也让人意犹未尽。不如藉着美人用过的胭脂铅粉,穿过的裙带衣裳,戴过的簪环钗佩来一近芳泽。

  眼前佳人犹在,从她们的心灵宣言中,我们或许可以有所感悟…

  2011-5-18 19:16:45■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

  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

  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

  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

  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

  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下面借助古籍诗画,分而

  述之。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

  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

  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

  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

  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

  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

  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

  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

  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

  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

  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

  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

  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

  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

  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

  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

  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

  《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

  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

  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

  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

  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

  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

  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

  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

  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

  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

  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

  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

  修长。

  二、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 内则》曾

  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

  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

  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

  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

  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

  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

  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

  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 五行志》记,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

  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

  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

  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 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

  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

  相当普遍。

  三、胡服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

  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

  民族的一种贬称,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

  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

  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

  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

  “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另有浑脱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对汉族音乐、

  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所记当时“臣妾人人学团转”的激动人心

  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

  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

  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

  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

  此种装束。

  四、小结

  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

  统治年代随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

  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

  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至唐代,

  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

  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唐代

  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

  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柔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

  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

  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

  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汉网,汉文化综合讨论区

  天汉民族服饰,汉服知识

  古径衣饰,专业汉服制做

  ChineseHanfu,汉服英文站

面部化妆有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淡妆者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铅粉色泽洁白,质地细腻,施于面、颈、胸部,“纤白明媚”。胭脂为提取的红蓝花汁配以猪脂、牛髓制成的膏状颜料。

由于帝王士大夫的偏爱,女子眉式花样百出。玄宗在四川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阔眉是主要眉式,初唐一般都画得较长,盛唐以后开始流行短式。花钿是一种额饰,以金箔片、黑光纸、云母片、鱼腮骨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为多见,贴于眉间。

面靥是于面颊酒涡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斜红是于面颊太阳穴处以胭脂染绘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是中晚唐妇女一种时髦的打扮。

扩展资料

唐代服饰图案的设计也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唐代服饰图案,也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而改以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

唐代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参考资料:

-唐代服饰

在今天快速发展与高节奏生活化的时代,护肤成为了每个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像保湿、祛痘、美白、护理这些看似复杂的护肤工序并非今人的专利,而在古代,唐朝的护肤理念却一点都不输给今天的人们。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唐朝美人

一、“洗面奶”、“保湿露”与“护发液”

今人传统的护肤顺序是先用洗面奶清洁面部,然后喷爽肤水进行二次清洁,之后再抹上更重的霜、精华和乳液来起到补水的效果,甚至有时要再抹上祛痘膏与眼霜等工序,而唐人的护肤品可一点都不比今人少,甚至比今人所用的各种护肤用品更加天然,且无激素。

唐人的护肤观念从唐初就开始特别讲究。各种护肤品制作精湛且考究:如用来起到补水滋润皮肤效果的面脂。

面脂的材料多为牛油,和一些中药做成。由于盛唐时气候趋暖,长安一带的植被茂密特别茂盛,这为提取天然植物所用的中药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所以在唐代面脂的种类尤为丰富,且多样。天然中药做成了面脂,不但能起到保湿补水的作用的,对护肤效果好,还能让脸部发出淡淡的清香,就好比我们今天所用的大宝SOD蜜。

唐代仕女图

另外的就是澡豆,澡豆是中国古代民间洗涤用的粉剂,以豆粉添加药品制成。呈药制品的粉状。相当于今天洗面奶与香皂的功效,且能使皮肤滑润。在唐代以前,澡豆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到了唐代,可以说进入了鼎盛阶段。

仿制版的古代澡豆

从身体到面部,那么剩下的就是头发了,唐代有一种叫做香泽的东西,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用的洗头膏。《释名·释首饰》记载:“香泽者,人发恒枯顇,以此濡泽之也。”而在北齐贾思勰的著作《齐民要术》便有了香泽的成熟的制作工艺,至唐代香泽的用法变得更加多种多样。

香泽的功效更多的是起到了润发,去油的作用。同时香泽不光洗头干净还有护发的功能,遇到头发干结梳不开的用这个有奇效。同时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可以看出,香泽也有清香之意,在头发上涂抹上香泽,可以起到让头发飘香的效果,就好像今天女士所常用的飘柔与潘婷的效果。

不过唐代的护肤品远不止这些,就像杜甫《腊日》诗中有所写的“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的诗句。诗中提到的口脂与面药,主要是涂在嘴唇和脸颊的,这个有点像我们今天所用的唇膏,或者精华液等,可以起到护肤、防冻的作用。

有时,每逢喜庆的日子唐代皇帝还常赐给臣子脂膏,表示对下级的体贴爱护,并展现皇室的“恩泽”。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女子妆容

二、面饰让女子如此多娇

说到面饰就不得不提面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面靥[yè]。面靥是唐朝女性必不可少的妆容与护肤用具。唐朝爱美的女性会在脸上的酒窝点上装饰的纹样,这些纹样有可能是月亮或者是花朵这样子的装点物,也有的会涂上胭脂。这样的妆容看上去显得更加妩媚与动人。

唐妆面靥

从功效上来看面靥的作用更像是化妆,其实面靥的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防晒与美白的效果。在脸颊的主要位置涂上面靥,能够很好的挡住紫外线的侵扰,避免肌肤由于紫外线的侵扰而使得肌肤老化,并起到美白的作用。

殊不知面靥不过是唐代众多面饰的一种。唐代,各种面饰不再是宫廷与贵族的专享,面饰也随着它的发展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在很多影视剧与纪录片中,我们都能看到唐代面饰的影子。

而唐代的面饰也和其他的妆容一样,随着唐国力的变化,面饰也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与发展。唐初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面饰显现出了简朴与淡雅,至盛唐面饰开始变的奢华与艳丽。

唐代女子面饰

到了晚唐,由于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各种因素,导致大唐的朝政已然颓废,社会的动荡反而使得晚唐的妆容更加奢华糜烂,之前的血晕妆较盛唐更进一步发展,此时的面妆显得是凄切病态,甚至人们选择会眉毛去除,然后用红色、神蓝色的颜料进行涂抹,这样的妆容也与唐代中晚期的时代格局产生了很深的联系。

唐代都习惯用斜红、花钿与面靥作为面妆的主要妆点形式,冯小刚在**《夜宴》里就非常重视唐代面妆样式,这些面妆的妆点成为了唐代美女的典型代表。如唐多喜欢用斜红,一般会涂抹在太阳穴上。有时为了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还用胭脂晕将这些地方染成血色。不过,到了五代以后,斜红这种面饰就消失了。

**《夜宴》的剧照

文史君说

唐代女子的护肤品从“洗面奶”到“保湿乳”再到妆点自己的面靥都是很好护肤用品。用于唐代的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女子的妆容思想相较于之前的朝代有了很大解放,致使唐代女子护肤的理念也得到了质的升华,和今天琳琅满目的护肤品,唐代的护肤品在没有经过化学工业的洗礼下,显得更加的天然与醇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