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宇宙和时空和人
"宇宙”一词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smos ,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而在汉语中,宇代表了所有的空间,宙代表了所有的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
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被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 太阳系的主要成员。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伽利略·伽利雷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乔尔丹诺·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康德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阳掠碰导致形成行星系统的太阳系起源说;1755年和1796年,康德和拉普拉斯则各自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现代探讨太阳系起源z的新星云说正是在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1911年,E赫茨普龙建立了第一幅银河星团的颜色星等图;1913年,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则绘出了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即赫罗图。罗素在获得此图后便提出了一个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先收缩进入主序,后沿主序下滑,最终成为红矮星的恒星演化学说。1924年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提出了恒星的质光关系;1937~1939年,CF魏茨泽克和贝特揭示了恒星的能源来自于氢聚变为氦的原子核反应。这两个发现导致了罗素理论被否定,并导致了科学的恒星演化理论的诞生。对于星系起源的研究,起步较迟,目前普遍认为,它是我们的宇宙开始形成的后期由原星系演化而来的。
1917年,A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运用他刚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个“静态、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1922年,GD弗里德曼发现,根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宇宙不一定是静态的,它可以是膨胀的,也可以是振荡的。前者对应于开放的宇宙,后者对应于闭合的宇宙。1927年,G勒梅特也提出了一个膨胀宇宙模型1929年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与它的距离成正比,建立了著名的哈勃定律。这一发现是对膨胀宇宙模型的有力支持。20世纪中叶,G伽莫夫等人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模型,他们还预言,根据这一模型,应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目前残存着温度很低的背景辐射。1965年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证实了伽莫夫等人的预言。从此,许多人把大爆炸宇宙模型看成标准宇宙模型。1980年,美国的古斯在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 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暴涨宇宙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释目前已知的大多数重要观测事实。
宇宙图景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
层次结构 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目前以被从行星里开除,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 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星 小行星 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直径约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14万千米。太阳系的大小约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现已观测到大约有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多样性 天体千差万别,宇宙物质千姿百态。太阳系天体中,水星、金星表面温度约达700K,遥远的冥王星向日面的温度最高时也只有50K;金星表面笼罩着浓密的二氧化碳大气和硫酸云雾,气压约50个大气压,水星、火星表面大气却极其稀薄,水星的大气压甚至小于2×10-9毫巴;类地行星(水星、金星、火星)都有一个固体表面,类木行星却是一个流体行星;土星的平均密度为070克/厘米3,比水的密度还小,木星、天王星、海王星的平均密 度略大于水的密度,而水星、金星、地球等的密度则达到水的密度的5倍以上;多数行星都是顺向自转,而金星是逆向自转;地球表面生机盎然,其他行星则是空寂荒凉的世界。
太阳在恒星世界中是颗普遍而又典型的恒星。已经发现,有些红巨星的直径为太阳直径的几千倍。中子星直径只有太阳的几万分之一;超巨星的光度高达太阳光度的数百万倍,白矮星光度却不到太阳的几十万分之一。红超巨星的物质密度小到只有水的密度的百万分之一,而白矮星、中子星的密度分别可高达水的密度的十万倍和百万亿倍。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6000K,O型星表面温度达30000K,而红外星的表面温度只有约600K。太阳的普遍磁场强度平均为1×10-4特斯拉,有些磁白矮星的磁场通常为几千、几万高斯(1高斯=10-4特斯拉),而脉冲星的磁场强度可高达十万亿高斯。有些恒星光度基本不变,有些恒星光度在不断变化,称变星。有的变星光度变化是有周期的,周期从1小时到几百天不等。有些变星的光度变化是突发性的,其中变化最剧烈的是新星和超新星,在几天内,其光度可增加几万倍甚至上亿倍。
恒星在空间常常聚集成双星或三五成群的聚星,它们可能占恒星总数的1/3。也有由几十、几百乃至几十万个恒星聚在一起的星团。宇宙物质除了以密集形式形成恒星、行星等之外,还以弥漫的形式形成星际物质。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尘埃,平均每立方厘米只有一个原子,其中高度密集的地方形成形状各异的各种星云。宇宙中除发出可见光的恒星、星云等天体外,还存在紫外天体、红外天体、X射线源、γ射线源以及射电源。
星系按形态可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棒旋星系、透镜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类型。60年代又发现许多正在经历着爆炸过程或正在抛射巨量物质的河外天体,统称为活动星系,其中包括各种射电星系、塞佛特星系、N型星系、马卡良星系、蝎虎座BL型天体,以及类星体等等。许多星系核有规模巨大的活动:速度达几千千米/秒的气流,总能量达1055焦耳的能量输出,规模巨大的物质和粒子抛射,强烈的光变等等。在宇宙中有种种极端物理状态:超高温、超高压、超高密、超真空、超强磁场、超高速运动、超高速自转、超大尺度时间和空间、超流、超导等。为我们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环境。
运动和发展 宇宙天体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自转、各自的空间运动(本动)、绕系统中心的公转以及参与整个天体系统的运动等。月球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围绕地球运转,同时又跟随地球一起围绕太阳运转。太阳一方面自转,一方面又向着武仙座方向以2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同时又带着整个太阳系以25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转,运转一周约需22亿年。银河系也在自转,同时也有相对于邻近的星系的运动。本超星系团也可能在膨胀和自转。总星系也在膨胀。
现代天文学已经揭示了天体的起源和演化的历程。当代关于太阳系起源学说认为,太阳系很可能是50亿年前银河系中的一团尘埃气体云(原始太阳星云)由于引力收缩而逐渐形成的(见太阳系起源)。恒星是由星云产生的,它的一生经历了引力收缩阶段、主序阶段、红巨星阶段、晚期阶段和临终阶段。星系的起源和宇宙起源密切相关,流行的看法是:在宇宙发生热大爆炸后40万年,温度降到4000K,宇宙从辐射为主时期转化为物质为主时期,这时或由于密度涨落形成的引力不稳定性,或由于宇宙湍流的作用而逐步形成原星系,然后再演化为星系团和星系。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们的宇宙起源于2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10~20亿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1980年提出的暴涨宇宙模型则是热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补充。它认为在宇宙极早期,在我们的宇宙诞生后约10-36秒的时候,它曾经历了一个暴涨阶段。
哲学分析 宇宙概念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唯一的宇宙;大爆炸不是在宇宙空间的哪一点爆炸,而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但是,新提出的暴涨模型表明,我们的宇宙仅是整个暴涨区域的非常小的一部分,暴涨后的区域尺度要大于1026厘米,而那时我们的宇宙只有10厘米。还有可能这个暴涨区域是一个更大的始于无规则混沌状态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这种情况恰如科学史上人类的认识从太阳系宇宙扩展到星系宇宙,再扩展到大尺度宇宙那样,今天的科学又正在努力把人类的认识进一步向某种探索中的“暴涨宇宙”、“无规则的混沌宇宙”推移。我们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而是某种更大的物质体系的一部分,大爆炸不是整个宇宙自身的爆炸,而是那个更大物质体系的一部分的爆炸。因此,有必要区分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不同层次的宇宙概念。哲学宇宙概念所反映的是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科学宇宙概念所涉及的则是人类在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两种宇宙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宇宙概念的发展,人们将逐步深化和接近对无限宇宙的认识。弄清两种宇宙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宇宙无限论,反对宇宙有限论、神创论、机械论、不可知论、哲学代替论和取消论,都有积极意义。
宇宙的创生
有些宇宙学家认为,暴涨模型最彻底的改革也许是观测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从无中产生的观点,这种观点之所以在以前不能为人们接受,是因为存在着许多守恒定律,特别是重子数守恒和能量守恒。但随着大统一理论的发展,重子数有可能是不守恒的,而宇宙中的引力能可粗略地说是负的,并精确地抵消非引力能,总能量为零。因此就不存在已知的守恒律阻止观测宇宙从无中演化出来的问题。这种“无中生有”的观点在哲学上包括两个方面:①本体论方面。如果认为“无”是绝对的虚无,则是错误的。这不仅违反了人类已知的科学实践,而且也违反了暴涨模型本身。按照该模型,我们所研究的观测宇宙仅仅是整个暴涨区域的很小的一部分,在观测宇宙之外并不是绝对的“无”。现在观测宇宙的物质是从假真空状态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而来的,这种真空能恰恰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和能量形式,并不是创生于绝对的“无”。如果进一步说这种真空能起源于“无”,因而整个观测宇宙归根到底起源于“无”,那么这个“无”也只能是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②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暴涨模型所涉及的宇宙概念是自然科学的宇宙概念。这个宇宙不论多么巨大,作为一个有限的物质体系 ,也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暴涨模型把传统的大爆炸宇宙学与大统一理论结合起来,认为观测宇宙中的物质与能量形式不是永恒的,应研究它们的起源。它把“无”作为一种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把“无”和“有”作为一对逻辑范畴,探讨我们的宇宙如何从“无”——未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转化为“有”——已知的物质和能量形式,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一定意义。
时空起源
有些人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永恒的,而是从没有时间和没有空间的状态产生的。根据现有的物理理论,在小于10-43秒和10-33厘米的范围内,就没有一个“钟”和一把“尺子”能加以测量,因此时间和空间概念失效了,是一个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物理世界。这种观点提出已知的时空形式有其适用的界限是完全正确的。正像历史上的牛顿时空观发展到相对论时空观那样,今天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建立新的时空观。由于在大爆炸后10-43秒以内,广义相对论失效,必须考虑引力的量子效应,因此有些人试图通过时空的量子化的途径来探讨已知的时空形式的起源。这些工作都是有益的,但我们决不能因为人类时空观念的发展或者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无法度量新的时空形式,而否定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
人和宇宙 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人择原理的提出和讨论,出现了人类存在和宇宙产生的关系问题。人择原理认为 ,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的宇宙,但只有物理参数和初始条件取特定值的宇宙才能演化出人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种允许人类存在的宇宙。人择原理用人类的存在去约束过去可能有的初始条件和物理定律,减少它们的任意性,使一些宇宙学现象得到解释,这在科学方法论上有一定的意义。但有人提出,宇宙的产生依赖于作为观测者的人类的存在。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现在根据暴涨模型,那些被传统大爆炸模型作为初始条件的状态,有可能从极早期宇宙的演化中产生出来,而且宇宙的演化几乎变得与初始条件的一些细节无关。这样就使上述那种利用初始条件的困难来否定宇宙客观实在性的观点失去了基础。但有些人认为,由于暴涨引起的巨大距离尺度,使得从整体上去观测宇宙的结构成为不可能。这种担心有其理由,但如果暴涨模型正确的话,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一定有可能突破人类认识上的困难。
宇宙
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宇”字的本义就是指“上下四方”。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
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
而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
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这一切,组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
宇宙,又是我们所在的时间,“宙”的本意就是指“古往今来”。
因为,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也有着诞生和成长的过程。现代科学发现,我们的宇宙大概形成于二百亿年以前。在一次无比壮观的大爆炸中,我们的宇宙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论。)
宇宙一经形成,就在不停地运动着。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膨胀着,星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宇宙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边界,更没有诞生与毁灭,只有一个个阶段的结束与开始,我们现阶段的宇宙大概形成于二百亿年以前。在一次无比壮观的大爆炸中,这阶段的宇宙开始了!最新研究表明,大爆炸孕育于黑洞中,黑洞将所有物质,包括光子在内压到一个点,这时连电子,中子,质子等都已不存在(究竟是什么物质比电子还小呢当代科技无法解释,暂称为夸克),这时发生了比核聚变更高等级的爆炸,这种爆炸的范围至少波及数十亿光年,又一个新的宇宙纪元就诞生了
[英文]:universe;cosmos
[解释]:
物质现象的总和。广义上指无限多样、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狭义上指一定时代观测所及的最大天体系统。后者往往称作可观测宇宙、我们的宇宙,现在相当于天文学中的“总星系”。
词源考察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使用宇宙这个词的是《庄子·齐物论》。“宇”的含义包括各个方向,如东西南北的一切地点。“宙”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即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战国末期的尸佼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后来“宇宙”一词便被用来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与宇宙相当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但这些概念仅指宇宙的空间方面。《管子》的“宙合”一词,“宙”指时间,“合”(即“六合”)指空间,与“宇宙”概念最接近。
在西方,宇宙这个词在英语中叫cosmos,在俄语中叫кocMoc ,在德语中叫kosmos ,在法语中叫cosmos。它们都源自希腊语的κoσμoζ,古希腊人认为宇宙的创生乃是从浑沌中产生出秩序来,κoσμoζ其原意就是秩序。但在英语中更经常用来表示“宇宙”的词是universe。此词与universitas有关。在中世纪,人们把沿着同一方向朝同一目标共同行动的一群人称为universitas。在最广泛的意义上,universitas 又指一切现成的东西所构成的统一整体,那就是universe,即宇宙。universe和cosmos常常表示相同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物质现象的总和,而后者则强调整体宇宙的结构或构造。
宇宙观念的发展 宇宙结构观念的发展 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结构的认识处于十分幼稚的状态,他们通常按照自己的生活环境对宇宙的构造作了幼稚的推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公元前7世纪 ,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 ,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为了说明行星视运动的不均匀性,他还认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地心说曾在欧洲流传了1000多年。1543年,N哥白尼提出科学的日心说,认为太阳位于宇宙中心,而地球则是一颗沿圆轨道绕太阳公转的普通行星。1609年,J开普勒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同年,G 伽利略 则率先用望远镜观测天空,用大量观测事实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1687年,I 牛顿 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深刻揭示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力学原因,使日心说有了牢固的力学基础。在这以后,人们逐渐建立起了科学的太阳系概念。
在哥白尼的宇宙图像中,恒星只是位于最外层恒星天上的光点。1584年,G布鲁诺大胆取消了这层恒星天,认为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18世纪上半叶,由于E哈雷对恒星自行的发展和J布拉得雷对恒星遥远距离的科学估计,布鲁诺的推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同。18世纪中叶,T赖特、I 康德 和JH朗伯推测说,布满全天的恒星和银河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FW赫歇尔首创用取样统计的方法,用望远镜数出了天空中大量选定区域的星数以及亮星与暗星的比例,1785年首先获得了一幅扁而平、轮廓参差、太阳居中的银河系结构图,从而奠定了银河系概念的基础。在此后一个半世纪中,H沙普利发现了太阳不在银河系中心、JH奥尔特发现了银河系的自转和旋臂,以及许多人对银河系直径、厚度的测定,科学的银河系概念才最终确立。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星系的研究,不仅已发现了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更高层次的天体系统,而且已使我们的视野扩展到远达20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
宇宙演化观念的发展
在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俶真训》指出:“有始者,有未始有有始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有始者”,认为世界有它的开辟之时,有它的开辟以前的时期,也有它的开辟以前的以前的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还具体勾画了世界从无形的物质状态到浑沌状态再到天地万物生成演变的过程。在古希腊,也存在着类似的见解。例如留基伯就提出,由于原子在空虚的空间中作旋涡运动,结果轻的物质逃逸到外部的虚空,而其余的物质则构成了球形的天体,从而形成了我们的世界。
太阳系概念确立以后,人们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太阳系的起源。1644年,R笛卡尔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旋涡说;1745年,GLL布丰提出了一个因大彗星与太
人类的科技一直在迅速发展着,很久之前就已经成功迈入了宇宙,而很多科学家也说过关于时空穿越的事,就比如爱因斯坦的“人的速度超过光速就可以超越”的想法,而我们会发现早在古代的古书上就有关于时空穿越的记载,但是小编个人觉得其实并不可靠。
首先我们都知道“有图有真相”,现在即便是也不见得就是真的,因为电脑科技的发达,已经可以实现人工合成了,更别说古代那时候什么摄影机,照相机啥都没有,仅仅只是靠人的对应记载而已,但是人的记载是人写的,就肯定带有个人主观因素,就已经不能保证事情就是原本记载的那样,很有可能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加上了自己的主观看法改变了原本的事实,这点我们在后来考察中也发现了很多次,不值得信
就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述异记”就有关于时空穿越的记载,当时有一个樵夫上山去砍柴,但是回来的时候看到两个老头下棋,就去看,结果老头下完棋已经天黑了,但是他发现自己的斧头已经坏了,回到家才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好像时空穿越一般,但是我们在想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人可以作证吗?完全没有啊,所以小编还是觉得其实并不可靠。
还有我们初中就学过的桃花源记,里面也是有穿越的想法,但是也有说法桃花源记本来就是虚假的,也有很多证据说法,虽然不能确保就是,但是这些也足以看出这些古书记载的关于时空穿越的事,都是没有直接证据的,只是说古书上有记载,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谁又能作证呢?民间传说大家都知道,一传十,十传百的,
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时候是交融在一起,难以分割的。就唐诗而言,这种时空交融最突出地表现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尽管这是一个乐府旧题,但张若虚赋予了它全新的内涵,作者用了五中物象:春、江、花、月、夜,这五种物象交合在一起,可以是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但作者又绝非平分精力,而是抓取重点,在五种物象中集中写月,整首诗就是围绕着月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来进行的,依次写了月升、月悬、月斜、月落这样一个过程。这种升、悬、斜、落都是空间性的,都是一种空间的移动,但把这四者联系起来又是一个时间的历程。换句话说,这首诗里,是时间的推移带来了空间的转换,而空间的转换又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时空交错,相互为用的。除此
之外,这首诗最为令人为之惊叹的是其由时空转换出发的一种深邃思考,一种虽迷茫而又极为广远的宇宙意识。“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它每一句都是由时空生发出来的,在温润感伤的气氛中令人意识到宇宙的遥远和漫长,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奈。这里有迷茫的疑问,有静谧的陈述,而其中蕴含的则是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尽管作者并没有给你一个很明晰的答案,但在把这样一个事实摆出来之后,就会令你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惊颤,会令你在观照自然、时空的同时想到人生,想到自我,想到生命。
自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出现以后,可以说是隐显明暗地影响了一大批诗人。李白写了《月下独酌》的“把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写了《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唐诗中的近体诗,巧妙地利用格律规则从不同角度描写时空。由于近体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所以时间意象和空间意象更容易与之相伴随。倘若出句提到时间,对句一般就要涉及空间。“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杜甫《春日江村五首》其一)“乾坤”对“时序”,“万年”对“百年”,上一句写乾坤万里之广大,下一句写时序百年之久远,空间与时间如影随形,相互生发。这种写法,既缘于诗人仰观俯察、周流回环的体物之心,也缘于格律偶对的要求以及由此形成的创作惯性。
唐诗中的时、空又不仅仅是对举和交融,除此之外,二者间还常常转化。“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其二)”,用以表现古今之慨,其中的“千秋”指的是时间,但前面加了一个视觉动作“望”字,就把时间的序列给空间化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中的“处”,将行到水源的时间过程给空间化了,“时”则将人看云起时的空间关系给时间化了。杜甫《咏怀古迹》其三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从句法看,首句将群山万壑当作动词“赴”的主语,从而使群山万壑与荆门这个地方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动态的,而在颔联中,“紫台”
和“朔漠”之间的空间关系被包括时间过程的“一去”和“连”时间化了,表示时间的一个特定片段的“黄昏”则被动词“向”空间化了。因为“黄昏”必须存在于空间里,才能被据说总是覆盖着青草的故墓来“向”的。通过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杜甫把过去和现在,把明妃故乡和她在朔漠中的故墓都融合在本诗的完整世界里,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
时间和空间的融合程度及其内含的情感浓度,与创作者所处的位置也是有紧密关系的。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有登高挥翰的习惯。登高可以望远,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可以更真切感触宇宙。
登高将原有的情与物、心与目、远与近、始与中的关系打破了,变换了,进行了新的组合。登高望远首先是一种空间的变换。高,是空间由下而上的垂直伸张;远,是空间由点到面的无穷扩展。高和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超平面的三维空间组合。人登高之后,大抵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由低到高,有小到大,由近到远。由低到高是人的位置的改变,有小到大、由近到远是人的视野的扩展。也就是说,从自身到视野到景物,都随着登高而发生了变换。而这样一种变化所带来的结果,是人处于平地特别是低而狭的场所不大容易产生的。
既然登高可以发生这些变化,那么,当这些变化作用于诗人,就会使其产生一种以前所不易产生的感怀,这样一种感怀一方面足以唤醒主题由其社会阅历、社会体验而获得的那种远志邀情,另一方面又会产生一种遗世独立的孤独感,以及个体在无穷空间、时间中的渺小感。那种物理意义上的高远与登高者心理上的各种情绪便易于借助空间场景的变化而趋于同构。而且,登高之后,等览者不仅仅是对空间场景作观览,他还会由对空间的观览引发出对时间的思考。某种意义上,登高的核心要义在于等览者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历史、现实展开思考,对自我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进行审视。
古代文人的登高又往往是有一定目的性的,特别是那些羁旅在外的士子和被贬荒远的迁客们,饱经风霜,尝尽苦楚,无不具有浓郁的回归意识。但想回归并非实际就能回归,于是只好借远望以当归。如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白居易《江楼闻砧》:“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máng),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些诗作都是欲归不得归,借远望以当归的例证。
思乡念亲只是登高的内容之一,与之相比,抒发自我的劳落情愁,表现个体的生命困顿,也是等高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万物之逆旅的宇宙时空,在登高者眼中包含着无尽的人生情结。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登高望远感慨无端的典型诗作: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全诗来看,作者虽然先写时间,继写空间,但在时间中已包容了空间,空间中也蕴含着时间,二者本是亦彼亦此的。前二句的“前”、“后”二字本即是具有空间内涵的时间性词语:“古人”、“今人”固然是一种历时性的表述,但“不见”则是空间性的观览。将“不见”与“前”、“后”这些词语搭配在一起,就使这两句时间性的描述具有空间展示的意味。再看后二句,“天地”本是空间意象,而“悠悠”则具有漫长、悠久的时间性含意,以“悠悠”说明“天地”,便使空间与时间交融在了一起;“独”是一个空间性的个体存在,但联系到前面讲的“古人”、“今人”,那么此一个体又是将“前”、“后”截断后的历时性存在。于是,空间表述便又具有时间性的内涵。进一步看,在作品中,作者舍弃了具体事象的描述,隐去了情感背景,只在天地、古今生发议论,而其归着点又在一个表示个体存在的“独”字上,独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独怆然而涕下”。这好比是一个聚焦点,将前边涉及到的古今天地也就是时间空间统统聚集在这一点上,换句话说,整个诗境采用的是聚敛、收缩的表现方式,由纵向的古今、横向的天地一步步收缩到个体存在这一个点上,最后又收缩到这一个体“怆然而涕下”的泪滴之上,从而将个体的悲情予以高度的放大,以至充满整个画面。而到了这时,所谓时间、空间、古人、今人,作为情感背景,都已渐渐淡去,只有这个“独怆然而涕下”的现实个体及其悲情,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惊和感染。
这首诗是有所本的,它的最早源头是屈原的《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常勤。往者与弗及兮,来着吾不闻。”但这几句没有产生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样广泛的影响,可能有这样几点原因:前者夹在一首长诗中,易被忽略,不如《登幽州台歌》作为单独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深刻。而是《登幽州台歌》所表象的感情的集中度、深刻度要超过前者:前二句以两个“不见”极度突出了个体的此刻存在,后二句将全部感情凝聚于怆然之“涕”上,极具情感浓度和集中度。三是《登幽州台歌》句式搭配前短后长、前紧后缓,便于诵读。前二句是两个五字句,句式非常的短促,后二句是两个六子句,加了“之”和“而”,稍显缓慢。这样一种前紧后缓的搭配,使得这首诗在诵读时起得突然,收得悠远,更具有韵味。
杜甫的《登高》就是诗人登高远望所形成的对时空的一种独特的感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中,“萧萧下”写的是空间情状,“滚滚来”实际上暗含了时间观念,也就是说,不尽的长江不仅仅是写长江的江水,而是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味再其中。于是,作者由无边的落木兴起了悲秋之思,由不尽的长江想起来人生的短暂。“万里悲秋”写的是空间,但空间中已蕴含了时已至“秋”这一时间因素;“百年多病”写的是人生旅程,重点在时间,但突出的则是此刻存在的多病个体,其中又不乏空间性因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在这首诗里将空间和时间相互对待、相互关联而又相互转换的处理方法,原是很高妙的。
崔颢的《黄鹤楼》也是表现时空的佳作。
“千载”是一个时间概念,而“白云空悠悠”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空间意象。将“千载”和“白云空悠悠”结合起来,实际上也就是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了。这样一种结合,特别是“悠悠”二字,使得这个叠字又兼具了时间的悠久和空间的渺远两层意蕴。换句话说,空悠悠的白云巧妙地从三维度的空间偷渡到了流逝的时间之河中,产生了一种渺远感、永恒感。
全诗在时空表现上有两个关节点:一个是“白云”,一个是“烟波”。“白云”含括可前半幅的诗意,兴股今天人之感;“烟波”,弥散于后半幅,抒羁旅行役之悲慨。“白云千载”,是虚中之虚,“烟波江上”则是实中之虚。前一句讲的是天人阻隔,怅望不已,反形出天地的空旷悠久;后一句讲的是客居异乡,归思难收,正推出了乡关的渺茫虚无。
三命通会
《三命通会》作者为明朝进士万民英。该书在传统命学的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而 足本《三命通会》共十二卷清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将其着作《三命通会》《星学大成》收录,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编年体通史,是“正史”的代表作。
5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
6论语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7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记载时间顺序第四位,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8说文解字
一部字典一个中华。
9全唐诗
《全唐诗》,900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
10三字经
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千字文》存在《古千字文》、《叙古千字文》、《续千字文》、《新千字文》等不同版本)。《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古往今来,神通功能一直存在。拥有天眼通功能,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将来,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还能预知自己的运数。
对于神通功能,现代科学也在研究。虽然现代科学难以解释,但却真实存在。在佛家典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神通功能较为常见。修行有素的僧人或道人,能够具备这样的本事。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神通功能,包括特异致动、人体非眼图像识别、遥视、透视、心灵感测等等,这是现代科学衡定的结论。事实上,从古籍中可以发现,许多重德行善、富有修为的文人、将相、名医、术士或一介平民,都具有现代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神奇功能。
《清稗类钞》记载了一位异人,此人拥有天眼通功能,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将来,看到未来发生的事情,还能预知自己的运数。
清朝光绪年间,浙江慈溪县有一个人,我们暂且称之为某甲。某甲无意中拥有了天眼通功能,能看到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景象中的人物,以及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他都看得一清二楚。无论距离多远,在他看来都有如在眼前。他声称自己不到三十岁就得去世,虽有天眼通,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寿命。
有一天,某甲待在房间里,恍惚间看到自家房子燃起熊熊大火,家人仓皇奔逃,听到众人惊恐的嚎啕声,还看到左邻右舍敲锣呐喊,呼吁众人齐来灭火。当时,某甲所待的屋舍安然无恙。
某甲将此事告诉家人,让他们做些防备,暂时离家避一避。家人听后嗤之以鼻,均不以为然。过了十天左右,果然发生了火灾。火灾现场正如他十多天前看到的一模一样。这时人们才开始相信,原来某甲说的都是真的。要是当时听劝,又何苦遭受这等灾厄?
乡里有一人,且称某乙。平日横行乡里,人们都很厌恶他。有一天,某甲看到他的「将来」,于是写了一卷文书,封起来送给某乙。同时告诫他,一定要在危急之时才打开,平时千万不要拆开看。
后来,因某乙逼死了邻里的一个老妇人,被官差抓到县衙。某乙自知再没有生还之理,这时忽然想起以前某甲送给他的书卷,赶紧拆开看。
原来文书上面详细写著此案的供词批语、乡里六绅的汇报、按察使的文书,以及葬礼的仪式等等,都一一写明。某乙看罢,心中大惊,瘫倒在地。后来,某乙的结局果如文书所说,全部应验。
某甲通过天眼通还看到了清朝末期发生的「庚子之乱」(即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激战、慈禧和光绪出逃避难以及百姓遭难的种种景象。
从此,某甲日夜恸哭,说不出话来。家人问他,他也只是简略地说一下。几天之后,某甲去世了,年仅二十八岁,如同他昔日所言,不到三十岁而亡。家人收拾他的遗物,在枕头下发现一篇书文。只是他的家人不识字,不知道上面写些什麽。
大约过了三年,义和团拳匪横行,纵火杀人,事态愈演愈烈。这一年,他的家人将枕下遗文交给识字的人阅读,原来上面写著光绪和慈禧的罪己诏。当时,朝廷诏谕还没有下达到省,某甲生前却凭著天眼通看到了这一切。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因庚子之乱,光绪、慈禧下达罪己诏。地方官府取来某甲遗文,发现遗文内容、行文行数,甚至连纸的颜色,均和诏书纸色一样不差。众人震惊之馀,纷纷来到某甲墓前祭吊,以香花供养,祭祀不绝。
这则故事出自《清稗类钞》卷八十二。《清稗类钞》,清末民初徐珂编修,参仿《宋稗类钞》体例编纂而成。徐珂广搜博采,从清人文集、笔记、报章、札记中撷取内容,汇编成册。书中所载之事,上起清太祖努尔哈赤、顺治帝、康熙帝,下迄光绪、宣统。共载纲目九十二类,涉及一万三千五百馀则遗闻,内容广博涵盖天文地理、大清帝德、名臣硕儒、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外交军事、教育礼制、饮食文化、奇人异士、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等,分类清晰,便于查阅。对于典章制度,名物事迹,作者也略有考证。因作者辑录态度严谨,不少资料还可弥补正史之不足。
本文2023-08-21 23:23: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