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所谓的十二时辰如何划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古代所谓的十二时辰如何划分?,第1张

白天和黑夜的自然循环、四季的变化等等是人类最早建立起来的时间观念。人们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又需要根据时间更好地进行生产劳动。人类逐渐利用日影的移动、燃料的燃烧、物质的流动等原理制成了早期的计时工具。

圭表是中国人最早创制出的利用阳光下影子移动的规律,测定二十四节气和回归年长度的天文仪器。所谓“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者石柱,汉代后,改用铜制;“圭”是一根与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汉以后,改用石制或铜制,它们共同组成“圭表”。用圭表测出表影随着太阳的视运动在一日之内的长短变化。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从正午表影长短变化的周期,可以确定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并能推算出“24气”。后来几经改进,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们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一个相对较短的“小表”,相当于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时长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来。

日晷是在圭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时器,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不同时刻的时间。日晷有一根固定的臂或针,还有一个刻有数字和分度的盘,将盘分成许多份,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如果将圭表和日晷结合起来,就成为既能测定节气,又能测定时刻的“节气日晷”。古代人还利用某些物质的流动现象来计时,如利用水从带有漏孔的容器或漏壶中流出的量计量时间。

我国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昼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长度,分刻成100个间距,每个间距即为一刻,故有“百刻”之称。自西汉起,用12个时辰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每一时辰合今天的2小时。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到一时为子时,一时至三时为丑时,其余类推。

古埃及人表示一昼夜的变化是把白天定为10小时,夜晚定为12小时。由于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短不一样,后来把一昼夜变化均匀地分为24小时,每小时为60分,每分为60秒。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全世界公用的时间计量单位。

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主要包括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纪时法)、纪月法、纪年法以及节气、节日等。

11 纪日法

日是最早出现的计时单位。

干支的概念:天为干,地为支。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十甲子: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组合的方法是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始,至癸亥终,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日法: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天干纪日法:早在夏代可能已产生,即用甲、乙、丙、丁等十个字来纪日。后逐渐不用。

《黄帝内经》中多数只用天干纪日,如《素问�6�1藏气法时论》:“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句中四组天干都是指日而言。

某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即根据每月月相(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不同形象)来纪日。例: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金�6�1窦汉卿《标幽赋》)

12 纪时法

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晚、暮、昏。太阳正中时称日中,将近日中时称隅中,太阳西斜称日昃,太阳落山称日入。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以上划分时段的方法,通用于周代。

汉太初以后,开始用十二地支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小时,即小时辰之意)。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等分了。

《内经》中还有一些特定称谓,如:大晨,指天大明之时;早晡,指将近晡时的一段时间;下晡、晏晡,均为晡时之后,但下晡在前,晏晡在后;合阴,指夜半之后的一段时间;合夜,指鸡鸣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经》以外,后世医书一般都按十二地支纪时。[注意]“小时”(表中写“钟点”)的概念是到二十世纪初才慢慢通行起来的,因此古代医书里所说“隔二时服”,是指间隔两个时辰,即四小时。

13 纪月法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世常以春秋作为一年的代称。

开始时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素问�6�1八正神明论》:“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西周中期之后,四时之称就规范为春夏秋冬了。长夏:因为四时与五行相配缺少一位,故加上一个“长夏”以配土。

下面介绍古代对十二个月的几种特殊称谓。

(1) 名纪月

先秦时期每个月有特定的名称。后世医家仿之,如清�6�1汪昂《医方集解�6�1序》“康熙壬戌岁阳月”的“阳月”即指十月。

(2) 季纪月

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这种纪月法,常见于序跋。如明�6�1吴昆《医方考�6�1自序》“皇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冬月”的“孟冬月”即为十月。

(3) 月建纪月

月建纪月又称地支纪月,即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纪月。月建的“建”指“斗建”,即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故称月建。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过三种不同的历法制度,即所谓夏历、殷历、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也就是正月的月建不同,所以叫做“三正”。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冬至后二月,相当于现今夏历正月)为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冬至后一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二月)为正,周历以建子之月(即冬至所在的月份,相当于现今夏历十一月)为正。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历法制度,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法制度也就不能统一,《黄帝内经》是三正兼用,甚至有用秦历(秦始皇时以建亥之月即夏历十月为岁首)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使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此后大约二千年间,j基本上都是用的夏正。所以辛亥革命后,对于旧用的历法称为“夏历”,俗称“阴历”、“旧历”,也称为“农历”。

(4) 律吕纪月

律吕是六律、六吕的合称,即十二律。律本来是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名称,后来被借用为十二月的代称。六律用以指单月,六吕用以指双月。如《类经�6�1序》“岁次甲子黄钟之吉”的“黄钟”即指阴历十一月。

在中医古籍中,也有用别称异名纪月的。如宋�6�1杨士瀛《仁斋直指方�6�1自序》题作“景定甲子良月朔”,良月即指阴历十月。清�6�1张志聪《侣山堂类辩�6�1自序》题作“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正阳月即指阴历四月。

14 纪年法

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比较复杂,现择其要,依次介绍年号纪年、星岁纪年、干支纪年、生肖纪年。

(1) 年号纪年

我国古代最初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等等。汉武帝刘彻开始用年号纪年,即位那年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顺次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约有八百多个。古医书有不少是用这种方法来纪年的,如宋�6�1刘昉《幼幼新书》李庚序题作“绍兴二十年九月几望”。绍兴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纪年明确,可以直接表明具体的年份。

(2)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6�1天文训》,但西汉时这种方式还不通行。自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开始干支正式用于纪年。干支纪年在中医古籍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清�6�1柯琴《伤寒论注�6�1自序》题作“时己酉初夏也”,据柯琴的生活年代,可查得“己酉”当为公元1729年。当然,更常见的是皇帝年号加上当年干支的合记方法,如明�6�1陈实功《外科正宗�6�1自序》题作“万历丁巳之秋七月既望”,金�6�1段成己《肘后备急方�6�1序》题作“至元丙子季秋”等,都是年号与干支并用。还有再加上年次的,如唐�6�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6�1序》题作“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元�6�1危亦林《世医得效方�6�1自序》题作“至元三年岁丁丑七月既望”等即是。两法并用纪年的长处是不易错乱。

(3) 星岁纪年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即“木星”),岁指太岁(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的假岁星,又叫岁阴、太阴)。故有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宋�6�1夏竦《铜人腧穴针灸图经�6�1序》题作“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析木”就是用岁星纪年。金�6�1张从正《儒门事亲》“颐斋引曰”题作“岁在单阏阳月晦日”,“单阏”就是用太岁纪年。

1、子时(23时至01时)

2、丑时(01时至03时)

3、寅时(03时至05时)

4、卯时(05时至07时)

5、辰时(07时至09时)

6、巳时(09 时至11时)

7、午时(11时至13时)

8、未时(13时至15时)

9、申时(15时至17时)

10、酉时(17时至19时)

11、戌时(19时至21时)

12、亥时(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古代时辰的起源和换算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欧美的应该和现在差不多不变吧

找了一下古代的计时方法和计时单位

楼主参考下

何谓十二时辰?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

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

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二十三点至一点 子时 丑时 一点至三点

凌晨三点至五点 寅时 五点至七点,卯时

七点至九点,是辰时 九点至十一点,巳时 十一点至十三点,午时 十三点至十五点 未时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 十七点至十九点 酉时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 戌时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 亥时 24至3子时

古代计时法: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

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

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

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

(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

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

“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

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

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一、 时: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

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

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二、刻: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在漏壶箭杆上刻100格。

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1刻等于14分24秒。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

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

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

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时”。

“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

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96刻、108刻和120刻。

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12点。

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

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

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

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三、更: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

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 - 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四、点:

古代使用[2]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

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24分钟。

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

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

”“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择日,也就是择吉日,是大有讲究的。造作,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还是做灶,还是打家具,做衣服,日子都有的选。婚嫁,什么月什么日什么时,也是要认真选择的。看望病人,特殊的时候,也要择日。还愿,拜神佛,有时也用的上。为什么要择日?这里除了美好的祝福,还有就是避讳,怕冲撞了不好的东西,使得事情不能圆满成功。你比如说喝喜酒,就怕做酒席有什么意外。曾经有一家酒店开张,选择一个日子,不想这日出事了。一个厨师杀了一条蛇,蛇头掉地上,蛇羹已做好,他记起了蛇头,不想用手去摸,结果给蛇咬了,抢救都来不及,一命呜呼。当然这本来就是一个故事。不过,择日就是要避免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择时而为,这不但有自然科学之理,更有人心理上的爱憎之理,不但古人喜欢选择良辰吉日而为,就是今人也喜欢选择吉日良时而为。谁不想图吉利而得好?谁不想事半功倍?谁都不想连连失败,祸患不断。这与择时而为是有关系的,适时而作就好,逆时而为就丑,这是许多人的共识。只是如何看待,如何做法,各有不同而已。

我国创造有节气历,使用二十四节气,这对人从事农业生产,指导农耕是很有帮助,什么地方,什么季节,什么时日,该做什么,种什么是有讲究的,早不成,迟不得,早了,迟了对收成是会有影响的。所以择时而为,选适合时日而为是对的,不可不识天时节令,地方特点,而乱干胡来。

凡事都有规律特点,都应去认识了解之,选取适时而为是最好。遵从天时地利人心,莫逆之而干。但是,现在流行的一些择吉择时学说,有许多已脱离了天时地利人心自然之道,而循入专论凭空而造的吉星凶神之门,大谈吉凶星神宜忌,颇有迷信味道,这样的择吉选时,就不一定是对的了。不少请了“大师”帮择吉良时而为,结果逢凶出事的不少。所以,择时而为是对的,但太迷信而无主见,求大师代择良时,就未必是对的。

古人喜欢择吉日行事,这样的习俗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我国的农村。凡是遇到婚嫁、祭祀、开张、动土、殡葬、修房建屋等等,人们总喜欢挑个好日子,祈求趋吉避凶,顺利完成,也就是选个黄道吉日来办理。

古人认为黄道天空中共分布着十二个亮度最高的 星座 ,它们是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和勾陈等,并总结了这种现象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围绕二十八宿星运行、值日,并据此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正统的黄道吉日,必须结合用事者的生辰进行选择。

古人做事喜欢喜欢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才能成其大事。选对了吉日,那么就能占有天时最有利时机,我想,这就是古人喜欢的原因吧,而且久经不衰,流传至今。

反正我选了,你呢?

要先从”黄道吉日”的由来说起。

”黄历”,是由黄帝轩辕发明的,是中国朴素的科学规律的应用,是中国特有的时间记录方式,它含有天文学的研究,依照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推算制定的,涵盖有”天干,地支,星宿等”内容。

而”黄道吉日”,就是通过对以上规律整理,在其中找到可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同时暗合自然规律的时间点。归纳为”吉日”。

”吉日”的说法,会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让人以正能量的心态去办事,成功率自然高。在古代 科技 不昌明的时期,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自然了解深入,古人对”吉日”的计算及解释方式,更加的系统化,理论化,演化出的中国的”五行八卦”理论及奇书《周易》,让”吉日”应用面更广。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事,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出门必问吉凶”,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内容。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天气(估且称之)和个人八字其实都是一种信息密码,择日,是将这种密码进行契合,只有这样才能打开自己所需的宝箱。

虽然古人常讲“良辰、美景、赏心、悦事,四者难并”,但人们还是一直不懈于追求得天时、地利及人和,以祈求事事开头圆满,开展顺利。都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该何时着手,从何处下手。于是,古人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根据天象四时变化,个人命理及八方吉时方位,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择吉”之法,包括“择日”和“择地”。今天就单独谈谈“择日”的相关常识和讲究。“择日”是中国民俗之一。顾名思义,“择日”就是选择日子、挑选时辰,故在民间又叫“看日子”、“挑日子”。“择日”和“择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侧重时间,一个侧重空间,然而两者关系不可割裂,互为依存,共同形成古人为趋吉避凶、实现美好愿望的常用的卜算方式。“择日”讲究起源于何时,目前尚不可考据。但有一点可断定,这与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周易》阴阳五行学说是有密切渊源的,而且“择日”之法的出现也不晚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这在一些先秦典籍中可见相关记载。《礼记·曾子问》:“择日而祭于祢,成妇之义也。”孔颖达疏:“谓选择吉日,妇亲自执馔以祭于祢庙。”从此段文字可见古人已有选择吉日祭祀祖先的讲究。古人对“择日”的重视,达到今人很难想象的地步。从一些现存的相关文献看,古人择日可谓事无 巨细,大到天子敬天祭祖、远征破敌,再到官宦婚丧嫁娶、出行沐浴,小到百姓农耕凿井、移床安灶,都会涉及到择日。《汉书·韩信传》记载:“今拜大将如召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描述:“(匡超人)正要择日回家,那日景兰江走来候候,就邀在酒店里吃酒。”可见无论是皇帝设坛斋戒,还是小到仕人回家,都有“择日”的讲究。可以说,“择日”的讲究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祭祀、求嗣、入学、求医、结婚、嫁娶、远行、搬移、开市、破土、动工、修宅、安葬、凿井等。在他们看来,“好的开始,才是成功的一半”,而要有开好头,择日不可不讲究!说到这儿,再谈谈现代人的“择吉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人传承下来的择日习俗虽有式微,但在民间仍有很大的影响,只是人们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其实,从国家层面讲,一些国家大事仍然有深奥的“择日”讲究,比如2008年的北京1奥运会,选择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开幕,既遵循中国人崇尚数字8的吉利寓意,又有很深的择日奥秘。

有,玄门太多了,不光以前,现在照样实用!我先透漏一点点:初五十四二十三,年年月月在人间~~~~~

还有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此处一年十三天,百事皆不顺,就是生孩子碰到,此娃都一背子不如意!

更有太岁、月冲,四废日等~~

更有:甲不开仓,财物耗亡;

乙不栽植,千株不长;

丙不修灶,必见灾殃;

丁不剃头,头主生疮;

戊不受田,田主不祥;

己不破券,二比并亡;

庚不经络,织机虚张;

辛不合酱,主人不尝;

壬不决水,更难提防;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亦有亥不嫁娶必主分张~~~不再一一列举!灵验之处妙不可言!

择吉是中国民俗不可或缺的一个传统,一般较大的事项都要择吉日吉时兴办,如婚嫁、乔迁、建房、工程奠基、丧葬、外出办事等等,都需要择吉!

一般而言我们经常听到“黄道吉日”这个词,一般认为“黄道”为吉日,“黑道”为凶日,黄道指日,黑道指月,沈括在《梦溪笔谈》有云:“日之所由,谓之黄道;月行黄道之北,谓之黑道。”

选择的最吉利的好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了,这一天去办事最容易成功了,与黄道吉日对应的是黑道凶日,这一天是不宜办任何事,凡事谨慎的。

看旧 社会 的年历(俗称旧黄历)里面,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执、收、成、破危、开、闭字样,就是说明该日吉凶的。大致来说,初、危、定、平、成、开为吉日;建、满、执、破、收、闭为凶日。但也要区分要办的事情而具体看待。

其具体含意如下:

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开光、安座,此外一切均不宜。

除日:指清楚的含意。宜于吐故、清洁、沐浴、求医、安葬等。

满日:指圆满的含意。宜于办一切喜庆之事,忌办诸凶事不吉事。

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 、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

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 可办理。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破日:指破裂,冲 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

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

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以上是就黄道吉日而谈的择吉依据,随着易学术数的发展,人们对择吉已经做到更具体更专业化

A,婚嫁择吉;

婚庆择吉大致考察以下几点

一、结婚年和结婚日不能冲克双方的夫妻宫。

二、结婚日期不能冲克双方的生辰八字用神。

三、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将结婚日期选择在一个有天德贵人或者月德贵人的日子。

四、对于男女双方八字有冲克的情况,尽量选择一个可以合住或冲去凶煞的日子,此亦称化解婚煞。

五、结婚日期要避开干支同气且又与男命日干五行相同,亦要避开日干同气且又与女方伤官五行相同。

B,乔迁择吉:

乔迁择吉类属于风水类择吉,它大致要考察一下几点:

一、夫妇的年命,年命与房屋的山向相匹配

二、年月日时的选择,这个时刻以及房屋的座山对夫妇的作用。

三、考察择吉时刻的天星,是否有福星禄星以及贵人驿马可用,是否太阳月亮之吉气为我所用。

四、考察房屋地运与天时天运是否相生和,这种相合的吉气与房主人的关系如何等等。

丧葬择吉:

类属于风水择吉,它大致要考察一下几点:

一、用地首先要完美然后才是用年月日时催动旺气。

二、择吉需考察用地座山的元运,就是我们所讲的:正神正位装,坡水入零堂。

三,考察择吉之年月日时,与地运是否阴阳相见,是否生克制化合吉。

四,考察天星,福、禄、贵人、驿马以及日月之贵气是否为我所用。

五、考察奇门格局,是否可用。

以上安来概括的论述了择吉的术数依据,而择吉的方法不一,比较科学的择日方法还是,地脉与天星的阴阳交融,再折射到人的运势,此种术数几乎网络里学不到的,它是对《藏经》、《天玉经》最好最权威的解释,以上是安来就古人择吉之依据的论述,祝你好运!

旧时民间婚嫁、破土、出行、安葬等仪式都要选取黄道吉日。古人认为,在这些日子举行仪式可以免除灾难,诸事顺利。

择吉就是选择吉日,古代凡是结婚、嫁女、殡葬、建房、出门办事都要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一般认为黄道为吉日,黑道为凶日。“黄道”“黑道”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名称,黄道指日、黑道指月。哪天黄道、哪天黑道,旧历书有详细说明,但重大事情吉日的选择仍要请阴阳先生,一般事情选择吉日,查历书即可

一般稍微重要的事情都要选吉日,戒凶日,甚至夫妻同房也不例外,比较娇贵的幼儿剃头也择吉日。

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对天气万物变化理解不是很清楚,就利用风水学来选择重大事情的日期,这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按照现代科学来说没有什么依据。就是在当下 社会 ,还是有些在选择重大事情的日期时,依然按照古时候的黄道吉日来参考甄选,以求好彩头,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传统习俗。

很高兴有缘回答下这个问题:

关于吉日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黄道吉日,而黄道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形成的轨道,绕太阳公转一圈,正好一年,走过的路线叫做黄道,也代表着365天的时间刻度点;

古人总结出了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规律,而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文化意识,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刻度的日子上,所形成的磁场能量不同,对人们所做的事情的成功率的吉凶影响不同,而慢慢的创建了历书,相传是由皇帝轩辕发明的,因此又叫黄历;

围绕28宿值日运行,干支计时,神煞值日等而制定了好黑道日之说,其中有十二神煞值日,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为黄道吉日,朱雀,白虎,天牢,玄武,勾陈为黑道凶日,是其一说,

其二又有12建星值日,黄黑道之说,依除,危,定,执,成,开之日为黄道吉日,又依建,满,平,收之日,为黑道凶日等等,

从而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帮助,用来择选吉日,趋吉避凶,当然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择日方法,是黄道日并非万事大吉,是黑道人,也并非是凶,结婚择日还需看夫妻二人的八字来配合,是造葬的须看仙命,山向,以及其它专业神煞的讲究,乔迁,开业,上官赴任,动土,修造等等,,都是需要择日的,只是主事之不同,其择法有所不一,这就是古人择日之说,当今 社会 也是一直沿用,感谢阅读。

时辰的划分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时辰的划分为:子时——睡觉保护阳气;丑时——肝经造血时间;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亥时——准备休息。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时辰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扩展资料: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