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有哪些知名的书法家和作品?他们在书法上有何贡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2收藏

元代有哪些知名的书法家和作品?他们在书法上有何贡献?,第1张

赵孟頫

中国元朝书法家赵孟兆灵秀典雅的字体传入韩国,成为盛行的书法体。从那时以来,赵体一直是韩国书法的基本潜流。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浙江湖州人,是元代最显赫的画家之一,也是最卓著的书法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这位赵宋世家的没落贵族,入元后被征召为官,后屡经升迁,成为元朝“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宠幸,加上他在诗书画论上的全面才识,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对此,史书上难免留下诸多争议。他的绘画标榜复古,提倡笔墨法趣,刻意摹唐人笔意,而轻视南宋院画末流;他的书法最佳为楷书、行书,集晋唐书法之大成,兴复王羲之、王献之书风,有“赵”体之称。《元史》上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足见其在书史上的地位。由于其妻管道升、其子赵雍均在书画上名冠一时,元仁宗曾把他们三人的书法合装成帙,秘藏于宫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鲜于枢(1257-1302)元朝著名书法家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亦号虎林隐吏、直寄老人等。官太常博士,河北渔阳(今北京)人,居杭州。伯机以书名世,行草书尤精他是很有造诣的书法名家。官至太常寺典簿。赵孟俯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二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而书法家陈绎曾也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可见他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现藏上海博物馆,笔法古朴,结体谨严,气魄恢宏。行草有所写自作诗《大字诗赞》和《唐诗草书卷》,笔法纵肆,欹态横发。

智妙酩布是元朝党项人书法家,他书写了居庸关过街塔门洞内的西夏文字,字体浑厚凝重,保持了西夏书法的优良传统。

元代楷书成就最高的人物是赵孟頫。

中国楷书到唐代发展到了极致。晚唐时期的柳公权,融合欧体和颜体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骨力刚健的“柳体”。赵孟頫在楷书方面的造诣也比较高,他的楷书相对圆润遒劲,并且好看不腻。赵孟頫的楷书成就颇高,是继柳公权之后杰出的楷书大家,成为中国四大楷书家之一。

他看上去非常舒服,就是因为它字的均衡,它是对过去草书的写法的一种革命,或者叫一种叛逆,写法非常好,这个是受到后人的极高评价就是赵孟頫。

赵孟頫书法以行楷为主,亦有部分草书,代表作有楷书《丹巴碑》《神福观记》,行书《洛神赋》《前后赤壁赋》,草书《千字文》等等。赵孟頫的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对明清书坛影响巨大,名望极高追随者众。

赵孟頫的人物生平

书法家赵孟頫,就是指元代初期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政治 家、诗人的赵孟頫,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全才和精力旺盛之人。赵孟頫生于公元1254年,死于公元1322年,汉族人,又被称为赵子昂,名号是松雪道人。

赵孟頫有着一个显赫的出生,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十一世孙,他的父亲曾是南宋的户部侍郎和临安的安抚使,也是一个高官了。宋朝被灭之后,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政权,赵孟頫被推举出来做官。

赵孟頫为官的时候,虽然仕途比较坎坷,但是他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也是一个清官、良官了。这是赵孟頫的书法和 绘画 成就太高了,以致于人们忽略了他在政治方面的成就。赵孟頫在书法之上的成就非常之高,这是一个书法的全才,精通 草书 、楷书、 行书 、 隶书 等一系列的主流字体 。

唐宋元朝最繁荣的文字形式是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赵松雪仅凭《武定兰亭》便悟出王羲之笔法,与其自身的刻苦练字分不开。俗话说,培养能人要从娃娃抓起,毫无疑问,赵松雪的经历的确是如此。赵松雪小时便聪慧过人,记忆力不凡,下笔即能成文,年纪轻轻便小有成就,只能用天赋异禀来形容。其书法研究又甚早,终年如一日,勤奋练字,在练字期间,其所临摹的书法便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字帖。

在临摹字帖之余,他还要作字,力求神形合一,创造出一种风格更盛的字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松雪终成一代大书法家,其隶、真、行、草都是一绝,其中又以楷书、行书最为出名。其独创的书法被后世称为“赵体”,并且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齐名,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二、见微知著,取长补短。

书法讲究有形有神,形神合一,赵松雪精研各种书体,书法大家遗作,取长补短,集各家之所长于一身。赵松雪除了在笔上下功夫外,还在书法理论上研究颇深。赵松雪生活于南宋晚期,是为宋室正统,时值改朝换代,国破家亡。赵松雪感于世事无常,于是闭家不出,拜敖继公为师,研究书法经义。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赵松雪专心于学业、书法、作画,提出了很多有关书法的独到见解。例如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 ”其别具一格的书法经义就是其书法中的神,神到,字体便活了。书法造诣深厚,悟性又异于常人,仅凭一篇作品便深知王羲之笔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