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降逆下气简介
降逆下气为理气法之一。是一种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如肺气上逆,则咳嗽哮喘、痰多气急。针灸常选肺俞、尺泽、膻中、天突、丰隆等穴,针用泻法。胃气上逆,则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针灸常选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等穴,针用补法;可灸。
详见百科词条:降逆下气 [ 最后修订于2015/6/18 18:05:36 共11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久嗽为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即久咳。久咳指经久不愈的咳嗽。出《黄帝内经素问·咳论》。又称久咳嗽、久嗽。多因外邪留恋,脏腑内伤,气虚血亏,七情郁结等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久咳嗽者,由肺虚极故也。肺气既虚,为风寒所搏,连滞岁月而嗽也。此皆阴阳不调,气血虚弱,风冷之气搏于经络,留积于内,邪正相并,气道壅涩,则咳嗽而经久不差也。”《万病回春》卷四:“大抵久嗽者,多属肾气亏损,火炎水涸,或津液涌而为痰者,乃真脏为患也。”《医方集解》:“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要开郁润燥,其七情气逆者,顺气为先,停水宿食者,分导为要,气血虚者,补之敛之。”《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久咳者,属虚属郁。有由气虚者,宜补中益气汤;有由血虚者,宜阿胶四物汤;有由血虚火盛,喘咳声嘶者,宜芩连四物汤;有气血两虚者,宜宁肺汤;有虚劳嗽,痰热渴汗者,宜滋阴清化丸;有虚劳咳血痰喘者,宜五汁膏;有虚劳嗽一二声,无痰,夜则发热,过则冷,睡多梦者,宜劫劳散;有火郁于肺,咳则有声无痰者,宜桔梗汤;有湿痰内郁,痰出则咳少止,少顷又咳者,宜加味二陈汤;而又有咳久伤脾,满面生疮者,宜人参蛤蚧散;有久咳失音者,宜杏仁膏、清肺汤;有久咳失气者,宜劫嗽丸;有久咳面目浮肿者,宜葶苈散;有久咳不止,诸药不效者,宜噙化丸、立效方;有久咳成痨者,宜保和汤;有久咳经年,百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宜百部膏、乌梅膏;有痰郁火邪在中,成干咳嗽者,此症极难治,先用开剂,宜逍遥散,重加桔梗,后用补阴之品,宜本事鳖甲丸加熟地、当归、白芍、麦冬、阿胶、茯苓之属。”
详见百科词条:久嗽 [ 最后修订于2015/8/31 17:52:52 共6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风府 41 风府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风府穴的定位 47 风府穴的取法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风府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4152 对血压的影响 4153 调整胃功能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5 经穴别名·风府 51 大杼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特异性 56 大杼穴的定位 57 大杼穴的取法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大杼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 5146 治疗颈椎病 5147 治疗麦粒肿 5148 治疗牙痛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 51411 治疗牙痛 51412 治疗麦粒肿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风府 1 拼音
fēng fǔ
2 英文参考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ù BL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fēngfǔ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风府:1经穴名;2经穴别名。
4 经穴名·风府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1]。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1]。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41 风府穴的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4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43 穴名解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1]。
风,即六*之一,为百病之长。府,有聚会之义。风指阳邪,风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至。本穴在项后发际上1寸,大筋间宛宛中,在脊关节之最上,与风池、翳风相平,本穴居其正中。犹统领风穴之衙府,风邪内传之门户也。缘风邪中人,多先舍于腠理,腠理内应三焦,三焦为六腑之一,卫气之所应也。为风邪最易储积与治风所宜取之处,故名风府。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2]
44 特异性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1]。
45 所属部位后头[3]
46 风府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4]。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5]。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47 风府穴的取法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1]。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风府穴[7]。
48 风府穴穴位解剖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1]。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4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5]。
4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1]。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2]。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2]
410 风府穴主治病证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1]。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6]。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5]。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直刺05~1寸[5]。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1][6],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6],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6],不可再行提插 [6]。
注意:
禁深刺[5]。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1]。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6]
4112 灸法可灸[6]。
不灸[1]。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2]
412 风府穴的配伍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1]。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1]。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1]。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6]。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6]。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6]。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6]。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6]。
413 特效双手拇指指尖相互叠加向下,用指腹揉按风府穴,有酸痛、胀麻的感觉,每次揉按1~3分钟,可治风邪而致伤风感冒、发热、鼻塞等疾病[7]。
414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415 风府穴研究进展 415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6]
4152 对血压的影响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6]
4153 调整胃功能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1]。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6]。
415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2]。
415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连续针刺家兔“肝俞”“足三里”“风府”5~7次,可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1]。
5 经穴别名·风府风府为经穴别名,即大杼穴[1]。出《医心方》卷二。
穴位 大杼 汉语拼音 Dazhu 罗马拼音 Tachu 美国英译名 Great Slaughte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11 富耶氏 V11 德国 B11 英国 B11 美国 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10]。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属足太阳膀胱经[10]。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51 大杼穴的别名背俞(《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风府(《医心方》)。
5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53 穴名解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10]。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2]
54 所属部位背部[12]
55 特异性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10][11][4]。
56 大杼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大杼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11]。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10]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11]。
大杼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大杼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
57 大杼穴的取法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13]。
58 大杼穴穴位解剖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著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10]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11]。
59 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10]。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5]。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5]。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2]。
510 大杼穴主治病证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14]。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13]。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10]。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11]。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10]。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 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4 其它:咽炎,感冒,骨结核。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斜刺03~05寸[11]。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0]。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13]。
斜刺05~08寸[14]。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14]。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13]。
5112 灸法可灸[10][13][1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1]。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大杼穴的配伍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膻中、丰隆,治咳嗽[13]。
大杼配合谷、颊车,治牙痛[13]。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13]。
5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针灸甲乙经》:颈项痛不可俯仰、头痛、振寒、瘛疭、气实则胁满、挟脊有寒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杼主之。筋癫疾者,身卷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大杼。
《针灸甲乙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
《肘后备急方》:风痹痿厥如何治?大杼、曲泉真是妙。
《针灸大成》:主筋挛癫疾。
514 大杼穴研究进展 5141 对钙代谢的影响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 min,进行观察,血钙浓度出现变化,留针15 min,其血钙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3]。
据报道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mg%,再继续延长留针时间,血钙不再发生相应变动。
5142 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对骨折患者先按照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进行治疗,观察配合大杼、膈俞、肾俞及断端局部腧穴治疗,结果发现,针刺组在肿胀消退方面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基本愈合率均明显优于药物组[13]。
5143 对肺功能的影响针刺大杼可增加肺通气量,并可使针刺麻醉的患者开胸后一侧肺通气量代偿性增加[13]。
5144 治疗支气管哮喘用白芥子、甘遂等敷贴大杼、肺俞等穴,冬发喘者于三伏贴,夏发喘者于三九贴,治疗3700例,有良好疗效。
5145 治疗慢性支气管以大杼、风门等,敷药配合微波透入,治疗300例,有良好疗效。
5146 治疗颈椎病以大杼、天柱、风池、后溪、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44例,颈部腧穴均向棘突方向斜刺1~15寸,肩外俞向内或向外斜刺1~15寸,手法用捻转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颈部牵引[13]。经本法治疗后,临床治愈61例,占42%;显效50例,占347%;进步24例,占166%;无效9例,占42%[13]。总有效率为937%[13]。
5147 治疗麦粒肿取双侧大杼,垂直刺人4~6分深,提针放血,不留针,每日1次,治疗麦粒肿98例,其中反复发作者68例。结果:2次治愈者40例,3次以上痊愈10例[13]。
5148 治疗牙痛针刺大杼治疗牙痛50例[13]。结果:针刺1次止痛者35例,针刺2~3次止痛者13例,无效2例[13]。
5149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杼配风门、肺俞等,用着肤灸、火针法,治疗30例,均有较好疗效。
51410 治疗坐骨神经痛大杼配神阙、命门,针刺放血,治疗54例,有较好疗效。
51411 治疗牙痛据报道,对50例牙痛患者进行检查时,大杼穴均有压痛,针刺有较好疗效。
51412 治疗麦粒肿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都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石宫穴的定位 10 石宫穴的取法 11 石宫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石宫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石宫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石宫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石宫 1 拼音
shí gōng
2 英文参考Yīndū KI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石宫为经穴别名,即食宫(出《针灸甲乙经》),为阴都之别名[1]。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 阴都 汉语拼音 Yindu 罗马拼音 Yintu 美国英译名 YinCapita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KI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R19 富耶氏 德国 N19 英国 K19 美国 Ki19
阴都为经穴名(Yīndū KI1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3]。属足少阴肾经[3][2]。阴都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4 阴都穴的别名食宫(《针灸甲乙经》),食吕、石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关(《针经摘英集》)。
5 出处《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
6 穴名解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阴,地气也。《左传·襄九年》:“积阴之气。”疏:“土积则为阴。”穴当上腹,胃为土气之都。都,有会聚之义。此处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居、会之处。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淮南子·修务》云:“阴气所聚,故名幽都。”幽,隐也,冥也。幽都,即阴都也。本穴秉少阴之气,外平中脘,内应胃弯,胃主中气,宜常充盈,故名阴都。于此处所云中气者,即脾胃之潜力也。肾脏、命门,为人身水火之元,有助于中土之气。譬如火在釜下,而功在釜上,犹大地春阳之生也。此之谓火生土,而水又在釜上,水上火下,水火交功,而万类生化,此之谓既济。由此观之,五行之土,所以居水火金木四者之中,而其为用,则在四者之间也。在人身喻脾胃为中土,又曰脾主四肢,乃深悟此理,而有此言也。道家有言“以土为釜”,乃内功之言,非用瓦器煮饭也。本穴虽属肾经,其用则多关脾、胃、中气之事。但脾胃之气不宜过散,宜阴都常满也,故以穴名暗示之,人能洞明此理,则丰都、地藏,均在自家腹内。[4]
7 特异性阴都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上腹[5]
9 石宫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阴都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6]。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阴都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3]。
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阴都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石宫穴的取法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7]。
11 石宫穴穴位解剖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神经分布同石关。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参看商曲、肓俞穴)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3]。
12 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阴都穴具有调理胃肠,宽胸降逆的功效。
阴都穴有和脾胃、调气机的作用[2]。
阴都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理气调胃作用[4]。
13 石宫穴主治病证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等[2]。
阴都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3]。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不孕、便秘[8]。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不孕[7]。
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角膜白斑;
3 其它:胸膜炎,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2][3]。
直刺1~15寸[7][8],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胃脘部[7]。
注意:阴都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胃[7]。
142 灸法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石宫穴的配伍阴都穴配建里、足三里,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
阴都配天枢、中脘、支沟、足三里,治便秘[7]。
阴都配大椎、间使、陶道、后溪,治疟疾[7]。
16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心满气逆,阴都主之。
《针灸大成》:肺胀膨膨,气抢胁下热满痛,阴都、太渊、肺俞。
《针灸集成》:盗汗不止。
17 石宫穴研究进展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膻中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元沉穴的定位 9 元沉穴的取法 10 元沉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元沉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元沉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元沉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元沉穴研究进展 161 对心脏功能的调整作用 162 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元沉 1 拼音
yuán chén
2 概述元沉为经穴别名,即膻中穴。出《循经考穴编》。《针灸大成》作元见。《针灸甲乙经》作元儿。
穴位 膻中 汉语拼音 Danzhong 罗马拼音 Shanchung 美国英译名 Middle Alta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7 日本 17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7 富耶氏 VC17 德国 KG17 英国 Cv17 美国 Co17
膻中为经穴名(Dànzhōng CV17,RN17)[1][2]。出《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别名元儿(《针灸甲乙经》)、胸堂(《备急千金要方》)、上气海(《类经图翼》)、元见(《针灸大成》)、元沉(《循经考穴编》)。属任脉[1]。膻中是八会穴之气会穴;心包的募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任脉的交会穴[1][3][4]。膻中为两乳之间,此穴在其所,故名膻中[1]。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逆,少乳,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胸闷塞,心胸痛,噎嗝,食管狭窄等。
3 膻中穴的别名
元儿(《针灸甲乙经》)
胸堂(《备急千金要方》)
上气海(《类经图翼》)
元见(《针灸大成》)
元沉(《循经考穴编》)
4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5 穴名解膻中为两乳之间,此穴在其所,故名膻中[1]。
膻,同袒。《说文》:“肉膻也。”中,指胸中,指方位言,并有内义。膻中,心包络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穴在玉堂之下,两乳中间。《难经》有:“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者是。”考膻中为心之外围,代心布命,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5]
6 特异性膻中是八会穴之气会穴[1][4][3];
膻中是心包的募穴[1][4][3];
膻中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任脉的交会穴[1][3][4]。
7 所属部位胸[6]
8 元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 连线的中点[3]。
膻中穴位于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约当两 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1]。
膻中穴位于胸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或于两 连线之中点取穴(《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4]。
9 元沉穴的取法
膻中穴位于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约当两 连线的中点。仰卧取穴[1]。
膻中穴在两 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仰卧取穴。
仰卧位,男性于胸骨中线与两 连线之交点处取穴;女性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取穴[7]。
10 元沉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大肌之间→胸骨体[1]。
皮肤→皮下组织→胸骨[8]。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8]。
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和 内动、静脉的前穿支[4]。
膻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骨体。主要布有第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胸廓内动、静脉的穿支。
11 元沉穴的功效与作用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作用[1]。
膻中穴具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的功效。
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又是心包募穴,位于胸部,邻近心肺,因此具有宽胸理气、调理心肺、行气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肺及胸部病[9]。
膻中穴近于 ,对局部有行气、活血、通络之功,故可治疗乳汁不足和乳痈[9]。
膻中穴治疗气机郁滞所致胸闷、胸痛效果为佳。针刺时,若属上胸痛,针刺膻中透华盖;属下胸痛,针刺膻中透中庭;属胸痛,针刺膻中透向患侧;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9]
膻中穴系心包络之募穴,任脉与脾、肾、小肠、三焦诸经之会。有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之功,主治胸痞气喘,噎膈呃逆,产妇乳少,哮喘,咳逆。[5]
盖古时称君主所居为宫室,故由中庭再进而臣使在焉。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脏外卫充盈之气,俗称心气,又名中气。倘中气有所减损,则人体各部之气,均来填补。犹诸侯之会师勤王者,故称膻中为气会,又称为上气海,以诸气有时来归也。有因此中气之伤,致人体全局之气,因之削弱,即此理也,故本穴能治一切气分之病。由此宫城再进则玉堂、紫宫矣,盖古人寓言取譬者也。[5]
12 元沉穴主治病证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胸闷,气短,咳唾脓血,肺痈,乳痈,呕吐涎沫,瘿气,呃逆,少乳,支气管哮喘,乳腺炎,胸闷塞,心胸痛,噎嗝,食管狭窄等。
膻中穴主要用于心肺及 疾患等:如胸痹、心痛、心烦、心律不齐、心绞痛、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咯唾脓血、产后乳汁少、乳腺炎及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贲门痉挛、小儿吐乳疾患等[1]。
膻中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乳少、呕吐、噎膈[8]。
膻中穴主治胸闷,气短,胸痛,心痛,胸痹,心悸,心烦;咳嗽,气短,气喘,咳唾脓血,肺痈;乳少,乳痈;噎膈,呕吐涎沫,瘿气[7]。
膻中穴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以及心绞痛,支气管哮喘,乳腺炎等[4]。
胸闷塞,气短,咳喘,心胸痛,心悸,噎嗝,咳唾脓血,产妇乳少,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食管狭窄,肋间神经痛,心绞痛,乳腺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针尖向下平刺03~05寸[1]。
沿皮刺03~05寸[4]。
平刺03~05寸[8]。
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前胸部[7]。
《类经图翼》:禁刺,灸七壮,刺之不幸,令人夭。
本穴主治颇关要害,故《针灸大成》示人禁针。但实证可以浅刺,虚证则灸之。[5]
132 灸法可灸[1][7]。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4]。
药物天灸[7]。
强身保健宜用温和灸[7]。
14 元沉穴的配伍膻中穴配天井治心胸痛[1]。
膻中穴配丰隆、列缺治支气管哮喘[1]。
膻中穴配合谷、曲池治乳腺炎[1]。
膻中配华盖,有理气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短气不得息,咳喘。
膻中配厥阴俞,属俞募配穴法,有宽胸利气,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失眠,怔忡,喘息。
膻中配大陵、委中、少泽、俞府,有通经活络,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胸痛。
膻中配少泽,有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主治乳少,胸胁闷胀。
膻中配肺俞、天突、尺泽、列缺,治肺疾[7]。
膻中配少泽、乳根,治乳少[7]。
膻中配委中、少泽、俞府、天宗、阿是穴,治乳胀、乳痈[7]。
膻中配中脘、气海,治呕吐[7]。
膻中配中脘、气海、足三里、乳根、支沟,治吐血[7]。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膻中主之。
《难经》: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
《肘后备急方》:救卒尸厥……灸膻中穴二十八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今附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针灸大成》: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膈气,喉鸣喘咳,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风痛,咳嗽,肺痈唾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
《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著艾便安康。
《百症赋》:膈痛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
《行针指要歌》: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
《普济》:膻中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敷宣散令。膻中主气,以气有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后;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
《针灸大成》: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
16 元沉穴研究进展 161 对心脏功能的调整作用膻中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有人以膻中为主穴,向下透鸠尾穴,进针25~28寸深,并配用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显效率为478%,总有效率为892%,硝酸甘油停减率达936%。对578例冠心病患者,观察针刺前后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好转率达532%。有人以超声心动图观察冠心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变化,发现针后左心室后壁振幅及每搏输出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针刺膻中可改善心功能。针后脑血流图也有显著改善(P<000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到针刺对左心功能有良好改善,与非针组有显著差异。对微循环,发现针刺后有明显扩张(P<001);血中cAMP针刺前后无明显变化,而 cGMP针刺2h后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以上均说明针刺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出量,改善心功能。[7]
针刺膻中穴,能改善冠状动脉和脑循环,改善左心室功能[1]。
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证实,膻中穴对心脏功能有特异性调整作用。以超声心动图观察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针刺后左室后壁振幅及心搏量较针前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针刺膻中穴可以改善左室功能。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艾灸膻中等穴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球结膜微循环障碍。[5]
162 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针刺“膻中”可使催乳素分泌增加,有实验证明,电针“膻中”可使非受乳大鼠催乳素分泌增加,血浆中催乳素增高,与其他穴相比,膻中具有相对特异性。[7]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噫嘻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噫嘻穴的定位 9 噫嘻穴的取法 10 噫嘻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噫嘻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噫嘻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噫嘻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噫嘻 1 拼音
yì xī
2 英文参考Yìxǐ BL45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ìx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噫嘻 汉语拼音 Yixi 罗马拼音 Yihsi 美国英译名 Happy Giggling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45 日本 45 法
国 莫兰特氏 V40 富耶氏 德国 B40 英国 B40 美国 BI45
噫嘻为经穴名[1](Yìxī[2]BL45),又作譩譆。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别名五胠俞[3]。属足太阳膀胱经[1]。令病人发噫嘻之声,此穴位局部能动应手指,故名噫嘻[1]。噫嘻穴主治心胸背腹疾患:如胸痛引背,少腹胀满,肩胛内廉痛,腰胁痛,癫狂,痫证,痴呆,不眠,虚劳烦热,热病汗不出,咳嗽,气喘,呕吐,目痛,目眩,疟疾,肩背痛,热病,胸痛,现代又多用噫嘻穴治疗心包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感冒,心包炎,哮喘,腰背肌痉挛,膈肌痉挛等。
4 噫嘻的别名五胠穴(《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噫嘻。
5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胗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噫嘻。
6 穴名解令病人发噫嘻之声,此穴位局部能动应手指,故名噫嘻[1]。
譩,通“噫”,伤痛声。《集韵》:“噫,伤也,又痛声。”譆,通“嘻”,悲恨声。《说文》:“譆,痛也。”注:“痛而呼之言也。”噫嘻,哀痛声,即噫嘻。《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汗出,灸。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压之令病人呼,应手。”王冰注:“以手压之,令病人呼噫嘻之声,则指动矣……因取为名尔。”《针灸甲乙经》:“以手痛按之,病人言噫嘻是穴。”按压取穴时,病人常有畏痛噫嘻之声,因而得名。[4]
7 所属部位背部[5]
8 噫嘻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噫嘻穴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2]。
噫嘻穴位于脊柱区,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噫嘻穴位于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针灸甲乙经》);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3]。
噫嘻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噫嘻穴在背部的位置
噫嘻穴在背部的位置
噫嘻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噫嘻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噫嘻穴的取法噫嘻穴位于脊柱区,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6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0 噫嘻穴穴位解剖噫嘻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第六肋间隙。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参看督俞等穴)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肩胛背神经和第6、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通过[3]。
11 噫嘻穴的功效与作用噫嘻穴具有宣肺理气,通络止痛的功效。
噫嘻穴有宽胸利胁、清热安神的作用[1]。
噫嘻穴有宣肺解表、和胃降逆之功。治大热、汗不出、劳损、不得卧、温疟久不愈及胸腹闷胀、肩背胁肋痛、鼻黄等症。[4]
12 噫嘻穴主治病证噫嘻穴主治心胸背腹疾患:如胸痛引背,少腹胀满,肩胛内廉痛,腰胁痛,癫狂,痫证,痴呆,不眠,虚劳烦热,热病汗不出,咳嗽,气喘,呕吐,目痛,目眩,疟疾,肩背痛,热病,胸痛,现代又多用噫嘻穴治疗心包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感冒,心包炎,哮喘,腰背肌痉挛,膈肌痉挛等。
噫嘻穴主治心胸背腹疾患:如胸痛引背、少腹胀满、肩胛内廉痛、腰胁痛、癫狂、痫证、痴呆、不眠、虚劳烦热、热病汗不出、咳嗽、气喘、呕吐、目痛、目眩、疟疾等[1]。
噫嘻穴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痛、疟疾、热病[7]。
噫嘻穴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痛;疟疾,热病[6]。
噫嘻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疟疾、肩背痛等[3]。
现代又多用噫嘻穴治疗心包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腋神经痛;
2 其它:感冒,心包炎,哮喘,疟疾,腰背肌痉挛,膈肌痉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斜刺03~05寸[3]。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6][7],局部有酸胀感[6]。
注意:噫嘻穴体内对应心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6]。
132 灸法可灸[1][6][1]。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噫嘻穴的配伍噫嘻配定喘,膻中,有理气宽胸,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噫嘻配大椎、外关,有解表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热病,疟疾。
噫嘻配膻中、内关、中府,治胸痛[6]。
噫嘻配太渊、肺俞、风门,治哮喘病[6]。
噫嘻配大椎、后溪、风池,治疟疾[6]。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喘逆、鼽衄、肩胛内廉痛、不可俯仰、胗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噫嘻主之。小儿食晦头痛,噫嘻主之。
《循经考穴编》:诸疟不愈,虚烦劳热,胸痛引脊,膊内廉病。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41 上星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上星穴的定位 46 上星穴的取法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上星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 51 鬼堂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尺泽穴的定位 57 尺泽穴的取法 58 尺泽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尺泽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尺泽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尺泽穴的配伍 513 研究进展 514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堂 1 拼音
guǐ táng
2 英文参考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Chǐzé LU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鬼堂为经穴别名:1上星;2尺泽。[1]
鬼堂为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鬼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2]。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41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43 穴名解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3]
44 所属部位前头[4]
45 上星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5]。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6]。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46 上星穴的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7]。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2]。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4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6]。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2]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9]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3]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2]。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8]。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7]。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6]。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一般沿皮刺0 5~08寸[2][6];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7]。
平刺05~1寸[8]。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2]。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7]。
4102 灸法可灸[2][7][8]。
艾条灸5~10分钟[6]。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7]。
411 上星穴的配伍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2]。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2]。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2]。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7]。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7]。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7]。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7]。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7]。
412 文献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普济》: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荞麦。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鬼堂为经穴别名,即尺泽[1]。出《千金翼方》。
穴位 尺泽 汉语拼音 Chize 罗马拼音 Chihtse 美国英译名 Short Narrow Marsh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U5 日本 P5 法
国 莫兰特氏 P5 富耶氏 LU5 德国 L5 英国 LU5 美国 5
尺泽为经穴名(Chǐzé LU5)[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LU5[11]。别名鬼受,鬼堂[11]。属手太阴肺经[10]。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10]。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主治咳嗽,气喘,少气,咯血,潮热,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肘臂挛痛,肩内侧痛,肩胛神经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丹毒,身痛,腰脊强痛,膝髌肿痛,乳痈,发热,症瘕积聚,疝气,咽喉肿痛,喑哑,抽搐,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遗尿,尿失禁等。
51 鬼堂的别名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鬼堂(《千金翼方》)。
52 出处《黄帝内经灵柩·本输》:肺出于少商……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53 穴名解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
《说文》:“尺,十寸也,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脉经》卷一:”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脉诀云:“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人之前膊腕横纹后1寸为关,由关至肘横纹为尺。所谓“尺肤热”者,即指此1尺全部而言。见此1尺之热,即知全身俱热也。[3]
《周礼·地宫》:“泽,水之所钟也。”尺泽者,言穴居尺部低洼之处,犹如水之有宫城也[3]。
杨上善说:“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口(缺文,疑为‘注’字)而行至此,入五
本文2023-08-22 00:18: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