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心态平和 形容心态平和的诗句
[导读:怎么让自己心态平和]这会赵雨真的受不了,使劲跺了玉足,羞的无地自容,莺呢一声,抚着脸就跑离帐外,逃难而去。杨蓉似笑非笑的嗔了张浪一眼,把貂皮大衣放在案上,轻摇莲步,跟着出帐。张浪见赵雨落荒而逃,杨蓉罢战收兵,犹意末尽,拉着郭嘉怪叫道:“奉孝,你堂堂一七尺男儿,怎么会给一弱小女子弄的脸面尽丢?”郭嘉失声道:“赵姑娘是一弱小女子?形容心态平和的诗句当日是谁在小沛城下杀的曹洪弃刀而跑,寿春府上又是谁把袁术手下头下大将纪灵手到擒形容心态平和的诗句来。郭嘉本一介书生,今日失了胡子事小,如若反抗,身上青一块肿一块,几天下不了塌,那才是何苦由来?”“不过这样一来,我军拿下盱眙后,有一人定然眼红,而且会拉我们后腿。”就在众人以为事情竟在展握之中时候,郭嘉忽然给了众人道难题,而且是极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程昱脸色也一下沉重起来道:“昱心中也有些担忧,只是没有奉孝这么肯定。”田丰终是智慧过人之之辈,脸上微微一变道:“看来我们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第七章 形势大变张浪心里一懔,自己昨天晚上才打算去找,无一丝焦虑之色。张浪示意韩雪弄些早点过来,一边坐在椅上满脸笑意道:“子仲兄一大早就前来寒舍,不知有何事情以教之清?”靡竺今天一身深蓝长袍褂子,倍显雍容文雅,只见他笑笑道:“指教倒不敢,子仲今日前来是有些事情请校尉大人教我。”张浪淡淡一笑,摇摇头道:“是否是陶公对黄巾一事,对赵昱一事?”
《和陶诗》是苏轼晚年一部很重要的著作。人
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欲以
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苏轼《自述》)苏轼和
遍陶渊明的诗。自己也很满意。他说:“古之诗人,
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
始于东坡。”(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和陶
诗》始作于扬州,完成予儋州,其中大部分诗作在
晚年写成,因此,从《和陶诗》我们可以窥见苏轼晚
年的心态。
苏轼自幼胸怀“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
生墓志铭》),但是,苏轼的仕途并不一帆风顺,屡
屡遭受打击,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乌台诗案”
免予死难,却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
磨难,使他从陶渊明的诗中获得慰藉。从此,苏轼
的思想与陶渊明的思想越来越靠拢。他在《和陶
东方有一士》诗中担心别人读不懂其用意,自已加
注:“此东方~士,正渊明也,不知从之游者谁乎
若了得此一段,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动乱的东晋时代,不肯为
五斗粟一束带见乡里/J,JL,而解印归田,“种豆南
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三),悠然自怡,
过着隐居生活。
考察苏轼,不难发现,他晚年有意识地学习陶
渊明。请看苏辙写的《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
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
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
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
明。今收集而并录之,琳遗后之君子,其为我
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
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
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
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俯仰辞世,使
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
[收稿日期]2000-08—20
[作者简介韩国强(1肛),男,海南儋州人,海南省儋州市文体局局长。
万方数据
-26·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总第77期
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此
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这段文字引自苏轼给苏辙的信。苏轼之所以酷爱
陶渊明,是因为,一、苏轼喜爱陶渊明“质觞实绮,
癯而实腴”的诗风;二、仰慕渊明的“为人”;三、深
感渊明的明智。苏轼检讨自已与陶渊明一样“性
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自己有
这种毛病而不早自知,造成一生触犯世间痛苦难
堪的事。苏轼在另一篇《自述》中更明白地说:“而
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
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苏轼晚
年如梦初醒,大悟平生蒙难之所在,决心在晚年师
范渊明,学得聪明一点。
苏轼的《和陶诗》不少诗篇沉痛地检讨自己未
能及时醒悟,以致摆脱不了种种灾难,精神上带来
严重的创伤。《和陶怨诗示庞邓》写了苏轼在儋州
穷困的生活,及他忏悔自己没有有早醒悟,“独有
愧此翁,大名难久居”(苏轼《和陶始经曲阿》),没
有像陶渊明那样贤能,识时务,“开荒南野际,守拙
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一),及早退
隐,不为名气所累。
纵观苏轼晚年,他忠实地实践自己的诺言,以
陶渊明为楷模,如醉如痴地学陶渊明,“师渊明之
雅放,和百篇之新诗”(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并
引》),“几乎成了一个陶渊骧迷了”(陈华昌《心灵,
为陶渊明所吸引》)。
’
、
苏轼晚年心态的另一表现是对党争激烈的政
治现实,完全失望,彻底厌倦。苏轼一生政治失
意,凡九迁,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接二连三的
惨遭贬谪,使他“致君尧舜”(苏轼《沁园春·赴密州
早行马上寄子由》)的理想化为泡影。他晚年被贬
南荒儋州,“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痛哭于江
边,已为死别”(苏轼《至昌化军谢表》),残酷的政
治斗争迫他于绝路,叫他对政治还有什么希望!
苏轼这一时期的心态在他的《和陶诗》中得到
集中的表现: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梦与邻翁言,悯默怜我衰。
往来付造物,未用相招麾。
这是苏轼到达儋州后写的第一首和陶诗《和陶还
旧居》。此诗写他没有忘记回归故山,浮生如寓,
与家人相濡以沫,过着艰难的生活,表现他初到儋
州时的消沉情绪。诗的最后两旬“往来付造物,未
用相招麾”明白表示,这一生就这样听其自然了,
再不会有建功立业的希望。
苏轼的另外几首和陶诗也表达了同样的心
绪。《和陶游斜川》先说他“谪居儋无事,何异老且
休”,表达他对贬谪的不满情绪。“问点尔何如,不
与圣同忧”,语出《论语》,它曲折地表现苏轼对当
时政治的失望心情。《和陶酬刘柴桑》最后两句
“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则明白地表达苏轼晚
年已无功名所累,不再想马少游。从《和陶酬刘柴
桑》诗中再也看不到苏轼青年时代“未成报国惭书
剑,岂不怀归畏友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
子由》之二)的豪情壮志。此时,他对功名已心灰
意懒。《和陶拟古九首》之七写出苏轼的感慨,他
要以吴季子为师,像鸡巢老人的阅世一样,到了适
当时候,便隐居不再过问政治。
我们读《和陶诗》明显地发现,苏轼晚年思想
更加倾向庄老思想,“玉食华屋之念,不复存于胸
中”(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这是他厌倦政治
的重要表现。
苏轼贬谪儋州,尽管对政治已冷漠,但他敢于
针砭时弊的特性不时表露出来。苏轼一生对官场
的龌龊深恶痛绝,也正因为如此,他平生为文字所
累(苏轼《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
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其=云:“平生文
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一贬再贬,过着凄
凉的贬谪生活。他初人仕途,在凤翔任上就写下
《骊山三绝》讥讽唐玄宗放纵宗亲和杨氏兄妹,聚
敛财富,纵情声色,极尽享乐。随着在仕途的奔波
和阅历的增加,苏轼又写下许多揭露官场黑暗和
腐败的诗篇。如《眉5坞》讽刺汉末董卓搜刮百姓,
广储黄金,结果作恶自焚。《荔枝叹》揭露当朝丁
谓等官僚残民奉上“争新买宠”的丑态。《山村五
绝》以嬉笑怒骂的笔法对现实生活作了无情的鞭
挞,批评新法对百姓的坑害。
苏轼以锐利的目光观察社会和人生,深刻地
揭露官场的黑暗,不因身处逆境而熟视无睹。他
万方数据
2001年第1期 韩国强: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 ·27·
刚到儋州,在《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其二作了人木
三分的鞭挞,这首诗深刻地揭露儋州的贪官污吏
如鹰似狼地盘剥黎民百姓,使黎民百姓已非常穷
困,“民无用物,珍怪是直”。
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其六对贪官污吏的揭
露真是体无完肤;在自注中苏轼还公开点了朱初
平和刘谊的名,指责他们如“狂子”贪婪,物不分贵
贱,像胡椒这类调味品,也贪得无厌。他们贪婪的
胃口如壑难填,采取狂风扫落叶的手段,搜刮民脂
民膏,顷刻殆尽。“竭泽鱼”形象地写出黎民百姓
被剥削得无法生存。“奈此明年何”,最后一句的
感叹,表达了苏轼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向来耿耿于怀。尽管王安
石御任后退居钟山,苏轼也曾亲身前往拜谒他,并
发出“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次荆公韵四绝》其
三)的喟叹,但是,我们发现苏轼晚年不少诗文仍
影射王安石。这其实也是苏轼不满官场黑暗的自
然流露。《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十中“申韩本自圣,
陋古不复稽”,“申韩”指申不害和韩非。申、韩二
人都“喜刑名法术之学”(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
列传》第三),鄙弃儒家宽厚仁德之政。这里影射
王安石峻法以治世的主张。“巨君纵独欲,借经作
岩崖”中“巨君”即王莽。西汉末年王莽毒死汉平
帝,篡汉自立“新朝”。“独欲”,指王莽企图称帝的
野心。“借经作岩崖”,意即王莽收买人心,提倡经
学,以此造作威势。这首诗含讽的意思是十分明
显的。再如《和陶杂诗十一首》其五借曹操谋杀孔
融进一步揭露官场的阴森可怕。
苏轼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对贪官污吏
无情鞭挞,对黎民百姓和亲朋却是情深如海。这
反映出他晚年爱憎分明的心态。他晚年把更多的
情感倾注到对黎族同胞的关怀上。在中国文学史
上,苏轼是第一个以文学形式表达对黎族同胞关
注的人。
咨尔黎汉,均是一民。
鄙夷不训,夫岂其真
怨愤劫质,寻戈相因。
期谩莫诉,曲自我人。
这是《和陶劝农六首并引》的第一首。黎族同胞历
来被统治者欺负,没有把他们当人看待。“咨尔黎
汉,均是一民”,诗一开始就提出黎族同胞和汉族
百姓都是大宋臣民,都应平等相待。轻视少数民
族,不加以劝导教育,使黎族同胞受到欺侮谩骂,
无处申诉,这不是真诚相待。苏轼义正辞严地指
出,造成这种状况,责任在汉族官府。
《和陶劝农六首并引》其余几首,从不同的角
度表达对黎族同胞的关怀。第二首揭露贪官污吏
对黎族同胞的剥削。第四首教育黎族同胞努力发
展生产,就可丰衣足食。第五首开导黎族同胞不
应听天由命,彼此要真诚孝爱。第六首规劝黎族
同胞放弃不良行为,加强修养,大家便可丰收在
望,“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最能表现苏轼晚年与朋友深情的莫过于《和
陶与晋安别》第三送张中的诗“卯酒无虚El,夜棋
有达晨”写出苏轼父子与张中亲密往来。“小瓮多
自酿,一瓢时见分”告诉人们,苏轼居儋物质匮乏,
张中常把自己酿的酒分送他。苏轼对张中非常感
激。是张中把安安置官屋,张中因此获罪,被罢任
调离儋州。张中对苏轼的生活多方照顾,使苏轼
这颗受创伤的心得到慰籍。“仍将对床梦,伴我五
更春”,这种真挚的情感全发自肺腑,无一点矫揉
造作之感。《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和
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赞扬张中的才能和品格,
并对张中的怀才不遇深表同情。“汝去莫相怜,我
生本无依”,“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表现苏轼
与张中难舍难分的情感。“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
言”,深刻地表达苏轼对张中遭遇的愤懑。我们从
苏轼三送张中“和陶诗”不难看出,其实张中的遭
遇正是苏轼的遭遇,朝廷容不了他,把他一贬再
贬,六十高龄的他仍穷居海外。他已厌倦政治,但
仍关注着社会和人生。“三送诗”正是“借渊明之
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朱靖华《论苏轼的(和陶诗)
及其评价问题》)。
四
朱靖华先生在《论苏轼的(和陶诗)及其评价
问题》一文中有一段精辟的评论:“苏轼的《和陶
诗》便成既想解脱又无法解脱,既欲排遣而反成戏
谑的倍增烦恼的内心倾诉了。”仔细考察苏轼的
《和陶诗》,我们发现苏轼晚年深刻反省人生,内心
充满矛盾。
苏轼在嘱苏辙为其《和陶诗》作序时曾喟叹
“吾真有此病(指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笔者)而
不早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患。”这些话语,可以说
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一生坎坷的总结。
苏轼早年给苏辙的信中曾说过:“丈夫重出
万方数据
·28·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总第77期
处,不退要当前。”(苏轼《和子由闻子瞻将如终南
太平宫溪堂读书》)苏轼青年时代立下宏大的抱
负,当他处处碰壁后,特别是晚年贬谪南荒,回过
头来全面检查自己,此时,他的心态就显得十分复
杂。
无可奈何。苏轼在《和陶拟古九首》其三写
道:“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去此复何之,少安
与汝居。夜中闻乐啸,月露荒榛芜。无问亦无答,
吉凶两何如”苏轼在艰难困苦面前已觉得走到绝
路,前途渺茫,无法补天。他在《和陶拟古九首》其
一中借与客对话,也表达自己心中的一片茫然:
“坐谈杂古今,不答颜愈厚。问我何处来,我来无
何有。”苏轼对于这种严重的打击,已感到无能为
力,还是听从命运安排吧。“已矣乎,吾生有命归
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驾言随予听所之。”(苏轼
《和陶归去来兮辞并引》)
随遇而安。苏轼在遇到困难时,时常用庄老
思想寻找精神上的慰藉,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守
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鲵桓”(苏轼《和陶归去来兮
辞并引》)表达他在清静无为的隐居生活中,时时
像鸟雀鱼儿那样自由欢跳徘徊。他在《和陶归来
去兮辞并引》中还明白地表示,“归去来兮,诸终老
于斯游。我先人之敝庐,复舍此而焉求均海南
与汉北,挈往来而无忧。”在这里苏轼是以四海为
家的心态,表白自己在南荒度过晚年。
去官归田。苏轼晚年失望感沉重地压在心
头,对“致君尧舜”(《沁园春》(孤馆灯青)词),已灰
心丧气。他反省自己,“但恨不早悟”(苏轼《沁园
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苏轼《和陶怨诗示庞
邓》),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
乡里小儿”(苏轼《自述》),去官归田。他说:“人间
少宜适,惟有归耘田。我昔堕轩冕,毫厘真市廛。”
(苏轼《和陶怨诗示庞邓》)“人问无正味,美好出艰
难。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苏轼《和陶西田
获早稻并引》)苏轼认为人世间总是缺少怡适,只
有归隐耕田。自己误入官场几十年,所有的俸禄
都是来自黎民百姓。早知道耕耘的兴趣,哪里有
违背自己的心愿去从政呢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解
脱,他索性说:“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鸩舌倘
可学,化为黎母民。”(苏轼《和陶始春怀古田舍二
首并引》)回不了故乡,干脆扎根儋州,化为黎民百
姓,躬耕自食,也是一种兴趣。
忧患不已。苏轼晚年并不像苏辙说的那样
“不见老人衰惫之气”(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
引》),那些旷达乐观的诗句掩盖不了他心中的苦
闷。苏轼在《和陶和刘柴桑》诗中痛心地说:“漂流
四十年,今乃言卜居。”自己从政几十年,从北到
南,过着宦游与贬谪生活,无家可归。“自笑四壁
空,无妻老相如。”他贫穷得四壁空空,先后三位妻
子又相继去世。“老相如”是苏轼自比。《史记·司
马相如传》载:“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
立0ll‘ll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苏轼本来年老体
弱,六十高龄还流放南荒。他无限感慨,自已老来
更劳苦。“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痛哭于江
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生无还期”(苏
轼《至昌化军谢表》)。于是,他有《书北极灵签》,
“以决余生之祸福吉凶”,《试笔自书》“凄然伤之”,
继而感叹“有生孰不在岛者”
悠然恬适。在苏轼的《和陶诗》里,有更多悠
然恬适的表现,此时,真的看不到他“忧患不已”
(苏轼《书北极灵签》)。人们普遍认为苏轼晚年
“善于自我排遣”(邱俊鹏《苏轼贬儋时期的理想追
求与自我排遣》),表现出在逆境中达观的态度。
苏轼晚年居儋生活十分艰苦,但是,他与黎子
云兄弟玩得很开心:“城东两黎子,室迩人自远。
呼我钓其池,人鱼两忘返”。(苏轼《和陶始春怀古
田舍二首并引》)苏轼被驱逐出官屋后,在儋州百
姓的关怀下,盖起桃榔庵。尽管房屋简陋,但他也
很满足,唱起“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苏轼《和
陶和刘柴桑》)。他还郑重其事地为此写下《桃榔
庵铭》和《新居》。他排遣胸中的郁闷,忘却官场的
烦忧,“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苏轼《和陶和刘
柴桑》),“手栽兰与菊,侑我请宴终”(苏轼《和陶戴
主簿》)。他与过子相依为命,种菜,酬唱,不亦乐
乎。他得意地吟哦:“过子诗似翁,我唱而辄酬。
未知陶彭译,颇有此乐否”(苏轼《和陶游斜川》)
此刻,我们感受到苏轼的心中荡漾着快乐而自信
的激情。在这个时候,苏轼又是一种心态出现。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苏轼《和陶赠羊长
史》),表达即使老了,也不愿放弃学习和建功立业
的机会。读着这样的诗句,有谁相信,苏轼是有罪
之臣
本文2023-08-22 00:27:0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