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茵陈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茵陈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性味归经 13 茵陈的功效与主治 14 茵陈的化学成分 15 茵陈的药理作用 16 茵陈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162 来源 163 性状 1631 绵茵陈 1632 花茵陈 164 鉴别 1641 绵茵陈 1642 花茵陈 165 检查 166 浸出物 167 含量测定 1671 绵茵陈 1672 花茵陈 168 茵陈饮片 1681 炮制 1682 性味与归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1684 用法与用量 1685 贮藏 169 出处 17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茵陈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茵陈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茵陈 1 拼音

yīn chén

2 英文参考

herba artemisiae [朗道汉英字典]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virgate wormwood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茵陈

茵陈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为《神农本草经》所载茵陈蒿的简称[1]。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Artemisiae Scopar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virgate wormwood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pillary Wormwood Herb

6 茵陈的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

茵陈蒿、绵茵陈[1]。

7 来源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2]。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或猪毛蒿A scoparia Waldst.et Kit的嫩苗[1]。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同属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dldstet Kit 的幼苗同作茵陈入药。

8 产地

茵陈主产陜西、山西、安徽[1]。

9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状。茎直立,高05~1m,基部木质化,表面黄棕色,具纵条纹,多分枝;幼时全体有褐色丝状毛,成长后近无毛。叶1~3回羽头深裂,下部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中部叶裂片细长如发,宽约1mm;上部叶羽头分裂,3裂或不裂,近无毛。头状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复总状;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内层椭圆形,中央绿色,边缘膜质;花**,管状,外层花3~5,雌性,能育,内层花两性5~7,不育。瘦果长圆形,长约08mm,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生于山坡、路边。

10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11 采收与初加工

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

12 性味归经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脾经[1]。

13 茵陈的功效与主治

茵陈具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1]:

茵陈治湿热黄疸,胆囊炎,伤暑发热,小便不利:煎服,9~15g[1]。

茵陈煎水洗风瘙瘾疹,湿疮[1]。

14 茵陈的化学成分

茵陈含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6,7dimethylsculetin)及挥发油,油中主要为a蒎烯、茵陈二炔酮(capillin)茵陈烯块(capillene)、茵陈醇(capillanol)、茵陈色原酮(capillarisin)、氯原酸等。

茵陈蒿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绿原酸,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茵陈炔酮(Capillin)、茵陈烯酮(Capillone)、茵陈炔(Capillene)、茵陈素(Capillarin)、丁香油酚、邻苯甲酸、棕榈酸、β蒎烯等。地上部分还含中国蓟醇、茵陈蒿素A、B等[1]。

猪毛蒿含蒿属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脂肪油,挥发油等;挥发油中含α蒎烯和β蒎烯、桉叶素、丁香油酚、侧柏醇、侧柏酮等。地上部分还含紫花牡荆素、蒿黄素等[1]。

15 茵陈的药理作用

茵陈煎剂或茵陈蒿汤注射液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无论在肝脏的功能或病理形态方面,均有治疗作用[1]。

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和对羟基苯乙酮均有明显的利胆作用[1]。

茵陈挥发油在体外有抑菌作用[1]。

茵陈茵陈炔酮有抗皮肤真菌作用[1]。

蒿属香豆素还有某些利尿、降压、增加冠脉流量、镇痛、消炎及平喘作用[1]。

其中成分还能增加脑血流量、抗凝、促进纤溶等[1]。

茵陈水煎剂可降低血清胆甾醇[1]。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轻度抑制作用[1]。对人工发热兔有解热作用[1]。

16 茵陈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茵陈

Yinchen

ARTEMISIAE SCOPARIAE HERBA

16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z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

163 性状 1631 绵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茎细小,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叶具柄;展平后叶片呈一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长1~3cm,宽约1cm;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针形、条形,先端锐尖。气清香,味微苦。

1632 花茵陈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12~15mm,直径1~12mm,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外层雌花6~10个,可多达15个,内层两性花2~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164 鉴别 1641 绵茵陈

(1)本品粉末灰绿色。非腺毛“T”字形,长600~1700μm,中部略折成“v”字形,两臂不等长,细胞壁极厚,胞腔多呈细缝状,柄1~2细胞。

(2)取本品粉末05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一甲酸一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42 花茵陈

取本品粉末04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滨蒿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一乙酸乙酯丙酮(6: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65 检查

水分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66 浸出物

绵茵陈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50%。

167 含量测定 1671 绵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80W,频率42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50%。

1672 花茵陈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滨蒿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滨蒿内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滨蒿内酯(C11H10O4)不得少于020%。

168 茵陈饮片 1681 炮制

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

1682 性味与归经

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1683 功能与主治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1684 用法与用量

6~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168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169 出处

山豆根与苦参不一样的,这是两种不同的中草药。

山豆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苦,寒;有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中医药古籍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急黄发热咳嗽,杀小虫。”

2《本草图经》云:“生剑南及宜州、果州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州、万州者为佳苗蔓 如豆,根以此为名叶青,经疼不凋,八月采根用。”又曰:“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

3《本草品汇精要》云:“道地宜州、果州、以忠、万州者佳。”

4《本草求真》:“山豆根,功专泻心保肺,及降阴经火逆,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缘少阴之脉,上循咽喉,咽喉虽处肺上,而肺逼近于心,故凡咽喉肿痛,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以致逼迫不宁耳。治常用此以降上逆之邪,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尔以除。”

5《本草经疏》:“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凡痛必因于热,毒解热散,则痛 自止,疮肿自消。急黄,乃血热极所发,故必发热,热气上熏则发咳嗽。诸虫亦湿热所化,故悉主之,而多获奇效也。”

苦参,中药名。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中医药古籍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2] 

2、《本草汇言》:“姚斐成云,苦参,祛风泻火,燥湿去虫之药也。前人谓苦参补肾补阴,其论甚谬。盖此药味苦气腥,阴燥之物,秽恶难服,惟肾气实而湿火胜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阳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虚气弱,非所宜也。况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专降而不升,实伤肾之谓也,何有补肾补阴之功乎?”

3、《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4、《名医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疡,平胃气,令人嗜食。”

5、《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6、《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7、《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阴囊湿疹病症更是日夜折磨着男性的忍耐力,特殊部位的痒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尴尬的情况也总是会出现,

首先是要保持阴囊的卫生,尽量做到天天洗澡让阴囊处于干净卫生的状态,像是白天工作环境潮湿

要避免穿透气不好的牛仔裤和内裤,有的男性一年四季都是牛仔裤不换样

而且经常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这样对于很有帮助

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字的确立、规范和普及,再加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巨大的中医古籍文献,中医药也因此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第一部字典是东汉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大约成书于公元100年。许慎是东汉汝南郡召陵人,即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人。《说文》按汉字的形体和偏旁结构,将全书所收的9353个字,“据形系联”,分为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用“六书”的理论解释文字,确立了六书的体系;保存了篆文的写法系统和汉以前的古训古音,为古文字学、汉语词源学和古音学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是研究先秦古籍和古文字学的典籍,也是学习医古文的重要工具。

《说文》虽然不是医学著作,但是它对中医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说文》共收字9353个,其中重文1163个(即异体字),经初步统计,其中与医药学直接相关的文字将近1300个,如果去掉重文1163个,实际将近占全书收字的六分之一。

其大体分布是:生理方面的有674字,病理方面的有427字,药物方面的有150字,经络及针灸方面的有42字。其中表示病名的有359字,仅“疒”字旁的字就有102个。全书保存了丰富而系统的医药文字资料。

众所周知,两汉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而成书于东汉后期的《说文》一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那个时期辉煌的医学成就。对今人研究中医药学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从殷墟甲骨文到许慎的《说文解字》,汉字从形成、确立到规范,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阶段都是在中原完成的,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巨大作用。这充分显示了中原古代文化对华夏文明所做的贡献。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柳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柳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性味 26 功能主治 27 柳根的用法用量 28 附方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柳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柳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柳根 1 拼音

liǔ gēn

2 《辞典》:柳根

21 出处

《分类本草》

22 拼音名

Liǔ Gēn

23 柳根的别名

杨柳须(《天宝本草》),水柳须(《中医药实验研究》),红龙须(《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分水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青龙须(《四川中药志》)。

24 来源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根及根须。全年可采。

25 性味

苦,寒。

①《滇南本草》:"味苦,寒。"

②《滇南本草图说》:"味甘,寒,无毒。"

26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祛风,除湿。治淋病,白浊,水肿,黄疸,风湿疼痛,黄水湿疮,牙痛,烫伤。

①《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大肠下血。"

③《纲目》:"煎服,治黄疸,白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

④《草木便方》:"祛风除湿,疗热痢,崩、带,四肢拘挛,筋疼,汤火,牙痛。"

⑤《分类草药性》:"治水肿。"

⑥《中医药实验研究》:"治黄水湿疮,痔疮,淋浊茎中痒。"

27 柳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熏或酒煮温熨。

28 附方

①治黄水湿疮:水柳须烧存性,研末,麻油调涂。(《中医药实验研宄》)

②治耳痛有脓不出,及痈已结聚:柳根细切,熟捶,封之,以帛掩,燥即易之。(《斗门方》)

③治痔疮:水柳须二、三两。水煎滚,加入皮硝三钱,再煎数滚,倾入罐或盆内;另用圆桶一只,将罐放桶中,坐桶上,使药气熏入肛内,水冷为止,渣再煎,日熏二次。(《中医药实验研究》)

④治风火牙痛:水柳须五钱至七钱。猪精肉二、三两炖汤,以汤煎药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瘿病:柳根三十斤。以水一斛,煮得五斗,同米三斗酿之,酒成,先食服一升,日三。(《姚僧坦集验方》)

⑥治血崩:红龙须五钱。甜酒一杯煮服。(《贵州中医验方秘方》)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柳根的方剂 中庸饮子

,五更时绢帛滤汁,食前暖吃。下黄水,匀气药补后,樟柳根煮粥吃。附注:《杂病广要》:中庸,樟柳根是也。

落鸦枪散

iāngsǎn处方:落鸦枪、大金钱、羊蹄菜、水杨柳根。制法:上砍烂。功能主治:鸦叉。五指叉处结毒焮肿

柳根酒

拼音:liǔgēnjiǔ《圣济总录》:柳根酒:处方:柳根(近水露出者)750g糯米750g细曲50g

归表汤

能主治:水气,四肢虚肿。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樟柳根、绿豆、桑自皮煎汤调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

赤豆方

chìdòufāng处方:赤小豆3升(淘净),樟柳根(好者,切)1升。功能主治:老人水气胀闷,手足浮

更多用到中药柳根的方剂

用到中药柳根的中成药 石膏散

。《普济方》卷七十方之石膏散:组成:石膏、细辛、柳根各等分。功效:《普济方》卷七十方之石膏散功在除腐

更多用到中药柳根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柳根 《普济方》:[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

(三两另研)白薇桑白皮(各一两)白芷白蔹黄商陆根柳根白皮(各一两)杏子油(一斤如无麻油代之)上药锉油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柳

仍以热汤洗之。(《集验方》)。项下瘿气∶水涯露出柳根三十斤,水一斛,煮取五升,以糯米三斗,如常酿酒,

《杂病广要》:[内因类]水气

重一两者佳半只湿纸裹炮裂)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樟柳根自然汁,蜜一大匙,将前附子同擂碎,取汁放温,五更

《普济方》:[一百九十一水病门]水肿(附论)

治水肿。大戟芫花甘遂海藻郁李仁续附子(各半两)章柳根(一两)上为细末,水煮枣肉商陆丸(出《圣惠方》)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五妇人诸疾门]乳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