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怎么来的?
国字的起源:最早的国字应该是商代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创造更多的是因为祭祀,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于天神的敬畏是很强烈的,对于一些天灾很难理解,就认为是天神的意思,所以当时的社会,祭司的职位就非常的高,那么他们就会把一些祭司的时间和内容写在龟壳上,龟壳也是用来占卜的道具。
演变是:国(拼音:guó),始见于商代。“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字本义是“邦国”“封邑”。字的构形,有土地(“一”),有保卫城池土地的武力的“戈”。“囗”的四方都有一横,这四横可能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
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或”因借用为或然之“或”及疑惑之“或”,外面加了个“囗(wéi)”,表示疆土地域的范围,读guó。秦代的小篆继承了晚周金文的形体。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了。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六下囗部古惑切(guó)
邦也。从囗从或。
说文解字注
卷六下囗部
邦也。
注:邑部曰:邦,国也。按邦国互训,浑言之也。《周礼》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析言之也。
从囗,从或。
注:戈部曰:或,邦也。古或国同用,邦封同用。古惑切。一部。
康熙字典
丑集上囗部 国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古文:囗、囶、圀、𢧌、䆐
《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并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
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
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
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又:远处绝国。
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
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蘇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卽掌属国之事者。
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
《说文解字》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已基本完稿,但许慎并没有急着定稿,而是继续查遗补漏,又连续修订十年,直到汉安帝建光元年才由交由许慎之子许冲进献给新帝。一个古文字学家,修订一本书,就用了十年,足见《说文解字》的份量。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由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字头以小篆书写。此书编著时首次对“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第十五卷为叙目,记录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作者创作的目的。《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原书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徐铉、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同校《说文解字》,分成上下共三十卷,奉敕雕版流布,后代研究《说文》多以此版为蓝本,如清代段玉裁注释本即用此版《说文》为底稿而加以注释。
《说文解字》内容共十五卷,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小篆以外的古文、籀文,其中一至十四卷为文字解说,十五卷为叙目,每卷都分上下两篇,实为三十卷。共收字头9353个,重文(古文、异体等)1163个,字头以小篆为准,兼有古文、籀文等异体。
1、《说文解字》书名的来历
《说文解字》之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文”,一是“解字”,“文”与“字”不是同一概念,许慎对此的解释是: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这以后,那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文”,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的含义是说滋生,繁衍。
“字”是后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称“文”或“书”,不叫“字”,“文”和“字”反映了汉字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图画符号阶段和概念符号阶段,古文字学家称独体的字为“文”,称合体的字为“字”,独体的“文”因为不能再分解,故说明之,即“说文”之义;合体的“字”由两三个不同的“文”构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义,上述两层意思合在一起,可作《说文解字》之名的含义。
2、《说文解字》首创汉字部首
《说文解字》首创汉字部首,顺应了统一规范汉字的时代要求,根据“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的原则,以字形为纲,因形立训,将汉字中相同的形旁作为分类的基准,分540个部首排列,从“一”部开始到“亥”部结束,同部字的第一个字就是部首,并用“凡某之属皆从某”标明。凡同从一个偏旁的字都列在一起,讨原以纳流,执要以说详,措意于揭示词语的内在规律和词义系统。
《说文解字》正文部分重点在字形的分析,以周秦书面语言为训释对象,从字形出发,阐明篆体文字结构,追溯造字源流,以形为经,以义为纬,探求与字形结构相合的本义,阐述形音义三方面的关系,在以形归类的表象下,旨在寻求义类的确立,即通过一个个形类的分辨达到一个个义类的聚合。释义主要采用同义词或近义词解释被释词,或标示义界作定义式的诠释,或阐述语源。每一个字的说解,一般先分析探求其本义,再根据“六书”理论剖析形体结构,说明词义,用形声字声符或“读若”说明读音,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用“一曰、或曰、又曰”分列义项。《说文》征引的经书古籍中不仅有《诗》《书》《礼》《易》《春秋》,还有《老子》《墨子》《韩非子》《国语》《逸周书》《楚辞》《史篇》《山海经》《司马法》《太乙经》等,涉及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3、重要意义
有人把《说文解字》称作一部字典。其实,它的意义和作用岂正是一部字典!它不仅为我们系统地贮存了经过秦代书同文规范了的小篆和一部分曾与小篆有密切关系的大篆和古文,贮存了经先秦经典验证过的古代文献词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上万个汉字的形体逐个的分析,证实了早期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确立了以形索义的词义分析方法;它通过独特的体例,总结出小篆构形的总体规律,描写出小篆构形的完整系统,使一个个零散的汉字如网如络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由它所显示的小篆构形系统,由于顺应汉字的发展趋势,又由于切合汉字的实际,还因为符合汉字优化的原则,所以,强有力地影响了后代的隶书和楷书,起到了促进汉字健康发展的积极的作用,在解释汉字的形义上一直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4、作者介绍
许慎(约58年—约147年),活了90多岁哟!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召陵区)人,由郡功曹举孝廉,再迁,除洨长,入为太尉南阁祭酒。尝从贾逵受古学,博通经籍,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著《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专著。所著除《说文解字》外,还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今皆散佚。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辑注较备。
惠读作huì,它作姓氏时读作xì或huì,所以它是多音字。
一、基本释义:
惠 huì
1 恩,好处:恩~。~泽。~和。~爱。
2 给人财物或好处:~政。互~互利。
君必惠民而己。——《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又如:惠贶(提到人家馈赠的客气说法);惠鲜(施恩惠给贫困的人);惠而不费(加恩惠给人,而无所浪费损失)
3 敬辞,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赠。~临。~顾。~存。~允。
4 古同“慧”,聪明。
巧文辩惠则贤。——《国语·晋语九》
先言而后当者,惠也。——《晏子春秋·外篇》
惠 xì或huì
姓。
二、英语释义:
benefit,favour,kindness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1、惠风
[huìfēng]
柔和的风,比喻仁爱
2、惠顾
[huìgù]
光临;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3、恩惠
[ēn huì]
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4、优惠
[yōu huì]
较一般优厚:~条件。
5、惠临
[huì lín]
光临,对迎接人到来的敬称
6、惠存
[huì cún]
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7、惠赠
[huì zèng]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参考资料:
邑(拼音:yì)
相关拓展
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邑也作为县的别称。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
邑”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时变体为阝(右耳旁)。以“邑”为意符的字多和国家、城市、行政区划、地名等意义有关,如都、郡、邦、邻、郑、邺等。
会意字。甲骨文上部是“囗”,意指城墙所包围的城市;下部是一个跪坐的人表示城中按秩序生活的居民——有人居住的城市便是“邑”。金文字形基本沿袭甲骨文。发展到秦代小篆阶段,表示“城市”的“囗”由方到圆,表示跪坐臣服的“人”也变成了“卪”,渐渐失去了其造字本义。
发展到隶书和楷书阶段,表示疆域的“囗”不变,人却已讹变为“巴”了。在发展过程中,这字在秦篆阶段还分衍出偏旁“阝”来。这偏旁,在形声字里,都放在字的右边作为表意的形旁,表示和地域城镇有关。如“邦”即国家,“郑”“邓”“那”为古代国名,“郡”“鄙”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划。
又可以表示地名,如“邬”“鄞”“邺”都是古代地区名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列举的这些字都是以“阝”作为唯一表义符号的形声字,也就是说,它们的字义只是维系在“阝”之上。
古籍释义
邑说文解字
邑部於汲切(yì)国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属皆从邑。
说文解字注
“国也”注:郑庄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传》凡偁人曰大国,凡自偁曰敝邑。古国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师。《尚书》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东国雒皆是。《周礼》:四井为邑。《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此又在一国中分析言之。“从囗”注:音韦。封域也。
切,就是发音类似的意思。
比如“一”是“於悉切”,就是於的声母y,悉的韵母i,合起来就是yi,
“天”是“他前切”,他的声母t,前的韵母ian,合起来就是tian,
不过不能严格地完全用拼音来理解,因为古人没有这套理论,只是大致发音相似罢了。
从,从,是说字形像什么,
比如“元”是“从一从兀”。一下边加个兀不就是元吗?
还有“医”,就是“从匸从矢”。
“反切”也是说发音的,基本和“切”是一个意思,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七的笔画顺序:横、竖弯钩。
七,汉语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七”本义为切断,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为数词,本义则淹没不闻。
由数词“七”引申出与此相关的一些义项,如“七体”,指汉赋中一种以七段问答为主题的文学样式;按阴阳学说,七是由阳转阴的分界,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俗称“七”,至七七四十九日,称为“满七”。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亲吉切。文一。
说文解字注:七,昜之正也。
易用九不用七。亦用变不用正也。然则凡筮阳不变者当为七。但《左传》、《国语》未之见。
从一。微侌从中衺出也。
谓。亲吉切。十二部。
凡七之属皆从七。
康熙字典:《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正韵》戚悉切,𡘋音桼。少阳数也。《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诗·唐风》:岂曰无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车服皆以七为节。
又词家以七名篇,虽八首,问对凡七。七者,问对之别名,始枚乗七发,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继之凡十馀家。
又三七,药名。《本草纲目》:言叶左三右四,故名。一说本名山桼。
又姓。明七希贤。
又人名。《续仙传》:殷七七,名文祥。蘇轼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
字源演变
搏,形声字,从手,尃(fū)声。金文的"搏"(图1)字从"干"或"戈","干"指盾,"戈"指一种武器,声旁则为"尃"。战国的"搏"字形体(图4)讹变作"攴",石鼓文形体(图3)讹变作"牛"(也有人认为此字非"搏"字)。小篆意符变为"手",改为从手声尃。《说文·手部》:"搏,索持也",意思是说"搏"是用搜寻的方式捕捉,捕捉都用手,"搏"本意为捕捉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由金文的形体来看,"干"和"戈"都是战斗时用的,所以"搏"的本意为"搏斗"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广雅·释诂三》:"搏,击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杜预注:"搏,手搏。""捕捉"应是"搏斗"的引申义。由捕捉可引申为执持,握持。《吕氏春秋·首时》:"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高诱注:"搏执子胥之手,与之俱坐,听其说。"又可引申为攫取,拾取。《史记·李斯列传》:"铄金百溢,盗跖不搏。"司马贞索隐:"搏犹攫也,取也。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故人取物亦谓之搏。"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bó 动词 搏斗,对打。 bat;fight;struggle 《庄子・逍遥游》:搏扶摇羊角而上者。 搏斗;拼搏;搏杀;肉搏 捕捉。 catch 《周礼・夏宫・环人》:搏谍贼。 搏执;搏获;搏撠;搏狩 执持;拾取,击取。 get;pick up;seize 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扑上去抓。) 搏杖;搏弊 通"拍"。轻击;击。 beat 《汉书・王莽传下》:因搏心大哭。 搏鸷;搏膺;搏影;搏手 夺取。 take by force;capture 《史记・李斯列传》:铄金百镒,盗跖不搏。 搏击;搏取 跳动。 throb 柔石《死猫》:他的心脏搏跳的非常厉害。 搏动 名词 胁。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 《山海经・西山经》: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 通"扶"。 搏桑 通"膊",分裂肢体。 《周礼・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郑玄注:搏,当为"膊诸城上"之膊字之误也。膊谓去衣磔之。(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卷十二手部搏
索持也。一曰至也。从手尃声。补各切
说文解字注(搏)ᩡ持也。
ᩡ各本作索。今正。入室搜曰索。索持、谓摸索而持之。周礼环人。搏谍贼。释文云。搏音博。又房布反。刘音付。射人注。狸、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发必获。释文云。搏音博。刘音付。士师注。胥读为宿偦之偦。偦谓司搏盗贼也。释文云。搏音博。刘音付。小雅车攻笺。兽、田猎搏兽也。释文云。搏音博。旧音付。按小司徒注之伺捕盗贼、即士师注之司搏盗贼也。一用今字。一用古字。古捕盗字作搏。而房布反、又音付。犹后人所谓扪搎、摸索也。本部搏捕二篆皆收。捕训取也。又部取下云捕也。是与索持义迥别。今则捕行而搏废。但训为搏击。又按搏击与ᩡ取无二义。凡搏击者未有不乘其虚怯、扼其要害者。犹执盗贼必得其巢穴也。本无二义二音。至若考工记之搏埴、虞书之拊搏。此则字之叚借。
从手。尃声。
补各切。此今音也。陆氏说又房布切。刘音付。皆古音也。五部。
一曰至也。
此别一义。葢搏亦为今之附近字。许则云驸者、近也。左传则作傅。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部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并音博。《说文》:索持也。《礼·月令》:孟秋务博执。一曰至也。《书·益稷》:搏拊琴瑟。
又拊也,拍也。《史记·李斯传》:弹筝搏髀。
又手击也。《释名》:指广搏以击之。《左传·僖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史记·项羽纪》: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虮虱。
又取也。《史记·李斯传》:铄金百镒,盗跖不搏。注:搏犹攫也,取也。凡鸟翼击物,必转足取攫,故人取物亦云搏也。
又《唐韵》《集韵》并匹各切,音粕。亦击也。
又《唐韵》《集韵》《韵会》并方遇切,音付。亦击取也。或作捕。
又《集韵》:符遇切,音附。捕也。
又《集韵》:蒲故切,《正韵》:薄故切,并音步。与捕同。详捕字注。
常用词语 搏颊 搏激 搏谷 搏风 搏动 搏刀 搏髀 搏币 撕搏 徒搏 执搏 拼搏 捽搏 捕搏 搏腊 搏揜 触搏 搏攫 搏撠 搏击 搏杀 搏挚 搏埴 搏执 搏战 搏跃 搏影 搏膺 相搏 搏狩 搏手 搏噬 搏颡 搏桑 搏斗 搏鸷 搏获 搏拊 搏抚 击搏挽裂 搏弊 搏逐 搏砂弄汞 狮子搏兔(词语参考资料 )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参考资料: )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
书法欣赏(参考资料: )
音韵汇集 字头 小韵 韵目 韵部 韵母 反切 声调 声母 声符 上古音系搏
付
暮
甫
搏 博 铎 甫 搏 锈 铎 甫 广韵搏
付
遇
虞
方遇
去声帮
搏 锈 铎 铎合 匹各 入声 滂 搏 博 铎 铎合 补各 入声 帮 洪武音韵 搏 步五暮
模
薄故
去声 搏 博 六药 阳 伯各 入声 分韵撮要 搏 博 第十刚讲降角 角 阴入 帮本文2023-08-22 00:58: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