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禹传位之不同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5收藏

有关大禹传位之不同记载,第1张

有关大禹传位之不同记载

 禹因治水有功,深孚众望,遂继舜而当了中原诸部落之共主,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后都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据说禹曾大会「诸侯」(指诸部落酋长)于涂山(今安徽蚌埠西,另有绍兴等说),执玉帛而来与会的有「万国」之多,时防风氏因迟到而被禹所杀。又传禹在世时也仿效尧、舜,荐举益为继承人,「任之政」,但「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

 另一种说法是禹把共主之位私相授受,传给其子启,「益干启位,启杀之」(《晋书》引《竹书纪年》)。夏启即位时,曾大会诸侯于钧台(今河南禹县、许昌之间),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史记。夏本纪》)。自是夏乃由一个部落之称而成了国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05年——前1766年)就此建立,都于安邑。看来夏禹传位于子,未尝不可能。

《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以后的地理区划,首次全国分成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记述了九州之内的山岭、河流、土壤、物产等,还描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的走向。

《禹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是原始地理区划的先驱,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夏部落曾发生特大洪水,部落联盟举鲧治水,结果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继父业。

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来治水,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13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当时洪水横流,不辨区域,为了便于治理洪水,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9个鼎,在上面刻画九州图形,象征天下九州归于统一。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我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我国称为“禹域”。

其实,《禹贡》的内容远不止介绍大禹治水的过程。《禹贡》阐释了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情况,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

不仅反映了禹在治水过程中建立的伟大业绩,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已经使它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极古老的区域地理先驱。

由于《禹贡》的内容以大禹治水为主,向来列于虞夏书中,以至古来认为是大禹的亲笔。经近人研究确认,《禹贡》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基本上是依据孔子时期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地理知识编写而成的。

《禹贡》中所谈到的我国当时的地理疆土,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以及这两条河流之间的平原和山东半岛,西面达到渭水和汉水的上游,包括山西和陕西的中南部。

《禹贡》全篇只有1200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个部分组成。

“九州”部分主要依据自然条件中的河流、山脉和大海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如把山西、陕西交界的黄河以东、河南黄河以北、河北黄河以西的地区划为冀州;把山东济水与河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兖州;把湖北荆山与河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豫州等。

这种区分具有明显的地理学意义,带有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但在当时九州的区界不很明确,只是提供了一个约略的范围。

按照禹治水途经的路线,《禹贡》对各州的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田赋和运输路线等自然条件,都作了描述,较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特色。

如对冀州和兖州的描述。指出了冀州是一种松散的白色土壤,农田属于上等,有些地方较差,田地属于中等。

兖州经过禹的治理,黄河的9条支流都流进自己的河道,雷夏这个地方变成沼泽。此州以桑田养蚕,土壤是黑色的肥土,草木茂盛,树木高大,田地属于中等。贡品是漆和蚕丝,在贡品的篮子里有各种花纹和颜色的织品。

又如兖州某些地方出产漆、丝,又出产精美的竹编手工业品。手工业、丝织业发达。工艺水平较高,能织有花纹的锦缎。

还如扬州出产三色铜、“瑶”

在传说中的夏代,因为黄河下游单一的《汉志》河河床已经严重淤塞,经常性的决溢泛滥灾害,危害中国尤甚,虽经屡次疏导,皆以失败告终,难以使湍悍的河水安全行洪。

为确保黄河下游的安全,根据当时黄河下游平原的地貌特点,最好的办法是引流分洪,所以夏禹自大邳以下,“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从而形成了见于《尚书禹贡》记载的黄河下游《禹贡》河分流河道。《汉书沟洫志》引大司空掾王横言:“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西山”即指海河流域平原西部的太行山:“东北去”的流路便是太行山东麓、海河流域平原中南部的湖沼洼地。

应当说明,夏禹所厮的《禹贡》河分流的形成,即黄河下游由单一的《汉志》河,演变成《汉志》河与《禹贡》河二渠并存的“分流局面,在当时已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

《汉志》 河流路经历数千年的自然淤积,河床已明显抬升不利行洪,而海河流域平原内的《禹贡》河流路,原先就是低洼的湖沼地带,依地势分洪北流, 已是势在必然, 夏禹只需截断大邳以下《汉志》河北岸的自然堤高地,“厮二渠以引其河”便可水到渠成。否则,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夏代,是绝对没有能力大规模另凿新渠、另辟新河道的。

明代吴承恩老先生在其著作《西游记》中记载:

"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也曾助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荡怪方方彻。举头一指太阳昏,天地鬼神皆胆怯。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大家不要小看这段文字,您仔细瞧瞧,“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

这写的多么明白,鸿蒙时期,大禹神人,用来治水,您敢说历史上真的没发生过大禹治水这件事吗

一件记述大禹治水故事约2900年前铸有98字长篇铭文的西周(suí)公盨,近日入藏保利艺术博物馆并对外展出。其上铭文记述了“大禹治水”与“为政以德”等内容,文辞体例前所未见,被学者们称誉为“金文之最()”。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将极大推动中国古史研究,堪称近年来重大文物考古新发现。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历史事实被记录在很多古籍中,《尚书》以及《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等记载非常详细。

《史记·夏本纪》“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司马贞索隐:“《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娲也。”亦称“ 女娇”、“ 女趫”。《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尚书·虞书·益稷》篇云:“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孟子·膝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华阳国志·巴志》:“ 禹娶于涂,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

《庄子·天下篇》:“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表示出大禹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和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