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经商之道十六字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范蠡经商之道十六字是什么?,第1张

一、把握行情,“人取我予” 。

范蠡商业经营的最主要目标是“人取我予”,即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且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也很密切。他能把握时机,能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二、让货等人,“待乏贸易”。

范蠡运用农业丰歉循环论,调节物资,进行“待乏贸易”;要准备别人所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制高点,占据优势。

三、诚信经商,“不求暴利”。

范蠡经商不仅善于抓住时机,并且不追求暴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成大富。

四、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质量,不图侥幸。

范蠡和计然提出一套“积着之理”,就是贮存货物的原则,重视货物质量,资金要流通,不图侥幸获利。

六、埋头苦干,劳动致富。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艰苦奋斗。他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普通的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埋头苦干,劳动致富,对传统观念做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

七、尽散其财,富好行德。

范蠡经商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富好行其德”。范蠡富有,凭借的是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不搞官商勾结,没有假冒伪劣,他又如此慷慨地回报社会,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

吕不韦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由商入政的一个人物。家族是小商,他做成了巨商。商成之后,以钱财铺路,入政,又官致相,辅佐了三代君王。在位其间,做了不少实事,在乱世之中,终能名垂千载。在两个不同的行业里,都有所成就,绝对不是偶然。

吕不韦有其独特的商道与政道。

战国当时四大名商,楚国猗顿、赵国卓氏、魏国白氏、秦国寡妇清,聚集钱财,富可敌国。吕不韦不甘心于小本买卖,背着家庭涉入盐业,得到田单赏识,最后染指铁业、兵业,成为同时代商潮中的佼佼者。

商家求实用,不务虚名。商人以获利作为最终目的,会精细地计算,将“利、情、义”分得十分清楚,不会搅和在一起,一码是一码。所以,在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就有琵琶女嫁作商人妇后,叹息其夫“重利轻别离”。

吕不韦眼光长远。家族经商的保守,他看不到出路,跳出框架,看到更远的目标,家中三家麻布作坊,仅能维持生计,远不如盐铁兵利润高。于是他开始对这些行业进行调查,高利润的行业,自然是垄断行业,基本上由几户巨商控制,他人想染指,当然不可能是一件易事。但是,吕不韦看到其前景,便开始行动。

吕不韦懂得双赢才是最终的胜利。拿着家中用来进麻布的货款,偷偷初涉入盐业,失败了自然是挨父亲的责罚,万一成功了呢?不懂行不要紧,宁愿多付盐款,为的是以后有长期的合作。幸运的是,他遇上了田单——一个大气的商人。

“商道有大道,不循大道,终将败也。商德唯信,利末义本。”田单坚决退回多收的盐款,田单给吕不韦上了一堂生动的经商课,算是他是引路人,为吕不韦走上巨商之路指明了根本的方向和准则。或许本身的气味相投,田单颇是欣赏这个年轻人,两人成了挚交,尽管年龄相差16岁。

从此,吕不韦开始了他辉煌的从商之道,大船装盐,为燕军提供盐。财富滚滚而来,很快实现了人生一个小目标——得利十万金,来到另一个圈子。

吕不韦的商道里始终有义。强敌乐毅攻城,田单苦守即墨,吕不韦提供抗战物资。当初辛苦赚来的钱,全部用在回报田单的抗战之上,四年多,吕氏商社几乎山穷水尽。没有吕不韦的强力支持,即墨城恐怕早就是乐毅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后来田单脱险,几乎被拖垮的吕氏商社才得以喘息的机会,对于田单的感谢,吕不韦只是淡淡地说:“义举不图报,士之道也,商之德也!”

这些发自内心的经商之道,不禁让人刮目,倾家荡产只为“义”,没有几个商家能做得到。商场如战场,很多从商之人从高峰跌入低谷,想翻身却是难之又难。然而,吕不韦的气量与格局,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经过此事,田单力争让齐的盐铁兵行业,都让其涉猎。吕不韦又逐渐发展起来,失去的又得回来了。

财富带来的快乐远远满足不了吕不韦,尤其在那个年代,就是再有钱,商的地位依然不高。乱世之中,如果能将一个国家强大起来,那才是最大的成就。

或许是骨子里的不安份,吕不韦又赌上身家,将富可敌国的财富,用来辅佐嬴异人。

当时的嬴异人仅仅是一个被遗忘在赵国的人质,还是庶出,没有任何的优势。秦昭王还在当权,嬴异人的父亲嬴柱只是一个能力身体均弱的太子,难度可想而知。面对一个黑黑的无底洞,不仅会吞噬所有钱财,连个回声都没有,还有可能将自己的性命搭上,一无所获,风险成本之大,简直无法估量。

然而,万一成功了呢?结果真的成功了。嬴异人回到了秦国,立了太子,嬴柱即位。

吕不韦正式走上了政道。吕不韦同样有着他独特的政道。

嬴柱与嬴异人父子俩对于吕不氏都是非常信任的,吕不韦有治国之才。秦昭王因为晚年数年瘫痪,积压不少政事,秦国当时处于一种混乱,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吕不韦迅速理清,处理当务之急,还了一秦国朝政一个朗朗乾坤。

嬴柱昙花一现,嬴异人也如流星划空,在秦史上没留下多少身影,两个没多少作为的君王,听从吕不韦的意见,终于让秦国有了一个平稳地过渡。直至嬴政即位,当其“仲父”多年,管理朝政,权力达致颠峰。

自商鞅变法以来,商子法一直是秦国所遵循的法律,严苛,不近人情。吕不韦却想走更多的人性化,于是,他编著了《吕氏春秋》,将各家学说编著其中。

只可惜,吕不韦的结局并不好,最终被嬴政罢相,饮鸩而亡。嬴政是一位极才能,极有个性的皇帝,果断而又坚决,治国理念不同于吕不韦。吕不韦此时成了他执政路上的跘脚石,他必须清扫掉,一朝天子一朝臣,吕不韦的结束似乎也是必然。

吕不韦如何能做到从商入政的第一人?纵观他的人生,对当今的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常说人生起点,说起原生家庭,说起输不输在起跑线上。吕不韦的人生起点并不高,只是一个普通的没有地位的商人家庭,如你我一样,顶多是一个衣食无忧。

假如他安分守纪,要求不高,他的人生也就止于麻布市场,娶妻生子,喝上几杯小酒,泯然众人矣。

可是他却在努力跳出舒适圈,寻找更冒险的机会,做更大的生意,这时他的见识与能力得到了大大的开阔和提高。现代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草根出身,但目的明确,而且目标越来越大,最终更上一层楼。

话说隔行如隔山,从商入政,吕不韦完全靠自己的摸索,但其做事风格却不曾变,就是做实事。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家庭,也不是一个企业,吕不韦靠的是实干精神获得两朝皇帝的信任。这是一次华丽丽的转身,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敢问一下:你我有吗?

相对于战国时期当过臣相的人来说,他没有世外高人教他学习,如张仪苏秦师出名门,是鬼谷子的得意弟子,也没有有名气的人引他入政,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从政何尝不是走钢丝游戏,哪个不是走得战战兢兢?有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没有师父时,自己怎么去敲那张门?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深思。

一个普通人最终能当上相,吕不韦算是实现了人生最大的自我价值。他19岁开始经商盐业,比现在许多年轻人创业的时间还早,他准备入政也就三十岁左右,按以前的年龄来说,也不算小了。

如果你还要抱怨生活,不妨想想吕不韦,他一直都是勇往直前,不退缩,吕不韦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即使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想要通过看书,学习经商之道,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吗?

有的人觉得做生意不需要看书,这是很狭隘的看法,做生意的确要去实践,但看书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充电的方法。要知道商业逻辑和人性是永远不变的,看书相当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辈走过的弯路通过看书你可以或多或少避免,同时看书可以帮助你快速将实践时的经验教训归纳总结,从而进步的更快。那么想要通过看书,学习经商之道,有什么好的书籍推荐吗?

1、《红顶商人胡雪岩》

大清首富胡雪岩,幼年家贫,帮人放羊谋生;稍长,入钱庄干活干,打扫、倒尿盆,得老总器重,提为跑街;遇贵人相助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政界人士来往,迅速变成杭州富商;王有龄兵败自尽,胡雪岩转投新一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内,长袖善舞,独具慧眼,囤积居奇,操纵股价,垄断性金融业,操办洋务,狙击投资者,筹集军饷,30年里扶摇而上,直到富甲天下2,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职,大福大贵,没有人比得上;更好善乐施,获得“胡大善人”的盛名。

一夜之间风云变幻,慈禧一声令下撤职处死,积累很多年的安全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变成政治斗争的替罪羊,2年后郁郁此生,魂归碎石块丛里。

胡雪岩一生不违“戒欺”与“真不二价”的做生意标准,无坚不摧,显赫一时,其伟大成就被后世尊为一代“商圣”;但君权无垠,必定绝情,生意人的运势并没有自身手上。打开《红顶商人胡雪岩》,掌握官僚体制下,一代商圣的诡计与命运。

2、《管理学》

《管理学》是世界最热销的企业管理学课本,自发行至今,不断热销数十年,遭受世界各国管理方法学术界老师学生和商业街管理人员的广泛五星好评。

这书可以说是是非非管理方法课程人员的新手入门概论,里边许多事例,很合适通过自学的一本书。

3、《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市场营销学行业的古兰经,有人说,读营销推广不读《营销管理》就相当于没念过~

在全球性的市场营销学行业和工商企业界,《营销管理》代表着经典、知名品牌、规范和基本,其早已热销全世界近40年,被翻泽为20多语种。无论是市场营销学大伙儿,或是刚开始学习营销的“新鲜人”;上至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下到一位平常的销售员,你都能在许多人的书桌下见到最新版的科特勒的《营销管理》。

对于今天所说的内容,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都可以留言一起讨论,期待你的回复哦!如你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帮忙点赞 、评论、转发和收藏。

让自己成为成功人士?不一定看了书就能够成为成功人士。但是,相信这些的地方,经济很发达倒是真的,因此,我推荐儒家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还有就是推荐诸子百家尤其是道家的尊重规律,还有就是《孙子兵法》以及《三十六计》,这两部书,现在日本人用来管理企业,或者是经商之道。

《四书五经》中比如“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告诉你,小心笑面虎,提到察人之术。现在相信儒家的地方,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而且很多企业家用儒家思想来管理企业

还有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平天下,虽然说,不一定当官,但是就算是当公司的领导,想要让别人做到,先要自己做到。

还有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实指的是尊重规律,尤其是市场规律,不论在投资金融还是什麼都是一样的。

这些东西,实则靠你自己去领悟并且运用。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商人是不被认可的。士农工商,商居于末位。但在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中国古代各国的在经济实力等方面都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商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出现以贝为货币的商周时期,到出现第一大儒商的春秋时期,再到商业空前繁荣的两宋时期,以及迅速发展的明清时期。商人老祖宗们逐渐总结出一套受中华文化浸润的经商之道。

经营和管理之道是一个企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做到了“洋为中用”。而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经商历史中,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古为今用”呢?像马云等大企业家又在老祖宗的经商之道中学到了什么?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1ef76c6a7efce1bf9eee302a451f3deb58f653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一、诚信为本,以义为利

商业交易是物质与财富的流通,也是人性的体现。中国人历来讲究“仁义礼智信”,自春秋第一大儒商范蠡开始,大商人们都将“仁德”、“诚信”作为道德标准。后人称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在越王灭吴之后急流勇退,在去齐止陶时“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欲做事,先做人,在他看来,仁德是富的精神寄托。陶朱公的美名播于后世,绝不仅仅因为其富甲天下而已。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fdf8db1cb1349547f39c2ac5d4e9258d0094ad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二、因地制宜,擅察商机

常言道“机不可失”,能根据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反应,抓住商机,才能获取利润。范蠡在宜兴时,发现用当地的泥土烧制的陶器美观而实用,当地的百姓也懂得这一点,但并没有人大量生产。他当机立断,大量烧制陶器,并销往周边各地。并且选择了作为当时水陆地作为商业基地,此地东能入海,南可到宋,货物的转运十分便利。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358d109b3de9c82ac42d3476781800a18d843d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三、贱取贵出,薄利多销

所谓“旱则资车,水则资舟”,能够对商品的价格走向作出正确的预测与分析,随时而动,才能掌握充分的主动权。被称为“治生之祖”的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便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法则。在收获季节或丰年,从农民手中购得谷物,将丝绸等生活用品卖与他们;在收成不好的年代,适时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生活用品。白圭的这种方法,既获取了大量利润,又调节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利人利己。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6159252dd42a28341db61cc350b5c9ea14cebf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四、雕红刻翠,吸引顾客

从古至今,商品的销售和商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妙的宣传手段和有口皆碑的品牌效应。古代商家很注重店面的包装和名字,如唐代专门接待进京赶考的举子的状元楼,宋代的“清风楼”等等,或响亮明快,或富有文学色彩。明朝时,一位店家请才子唐伯虎为酒店作一佳联: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很好地利用了人们“趋有名之家”的消费心理。如今各种商品都请名人代言,便与此如出一辙。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243fbf2b21193138b53d5786e380cd790238de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五、勤俭自律,居安思危

经商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凡是都应当以道德信义为标准,以勤俭节约为手段。如白圭坚持“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在创业初期,固然要辛勤劳作,意图光大。有所作为之后,也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c11728b4710b9125704dd36c8fdfc0393452234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那么,这些古人的经商之道给予了现代商人和企业家什么启示呢?马云在谈到他的从商之道时说过这些话,正与老祖宗们的做法相合。他说: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大家看不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阿里巴巴从互联网未兴起的最初那段艰难,不被理解的日子到如今的成就,正是因为有这些信念的支撑。

诸如此类,借鉴古人经商之道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看出古人的经营之道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商场,相信会另有一番作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