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发现中药功效的呢?
最佳答案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
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论述,以飨读者。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有人说中药就是树皮,草根,这话说对了一部分。
中药离不开树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药,但不是所有的树皮,草根都是中药;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以外,动物药如蛇胆,熊胆,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壳类如珍珠,海蛤壳,矿物类如龙骨,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
目前,随着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研究,许多民间药物也归入中药的范畴。所以,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用于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不论产于中国,外国均称中药。中药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其一,毒药非“毒”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二,四气疗疾
中药有“气”,“气”是什么?它能治病?我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说:“药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药之“四气”便由此而来。中医药理论中说到“气”,居然有 27个义项。这个“气”,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热、温、凉来诠释药的特性,比“毒”要具体、科学多了,这中药的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别具文化情趣。有补气、补心、补血、补肾、补脾、补肝、补肺、补阴、补阳等等,与之相应的 方药有“补心丹、补肝散、补肺散、四物汤、归脾汤、补阴丸、补血荣筋丸、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补阳还五汤、补肾磁石丸、补肺阿胶汤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单味药,不下数十种,举不胜举。此类补法多是补脏气。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这个“气”,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发挥正常作用,充分体现中药对人体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即“类”),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又说:“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调养人体的功效,从而保证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正常,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这是中药学的进步,也是它的特色,这其中也充满了文化意味。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它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若非如此,如果“以热益热 (用热药治热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伤,不见(现)于外”,这是治疗上的严重失误 (《汉书·艺文志·文技略》)。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严肃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却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热而温之”的医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导致死亡。中医药学上称这种用药方法为“正治”,即常规治法。还用一种“反治”,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见,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许多服用过中药的人,或许对此知之甚少。
其三,药补趣话
此外,还有味补。《神农本草经》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这五味对人体有何作用呢?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讲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进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可见药味不同,功效各异,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涩,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补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润下。根据五味的药用功能与进入相应脏腑的情况,也可以发挥其“补” (或补养、或调理)的作用。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并不熟知内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补,将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个政治术语,古代天子、诸侯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古代药学家将它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成为方剂组成的基本原则。早在西汉初年成书的《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岐伯回答黄帝关于“方制君臣”时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说:“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斋更进一步阐释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使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讲明了君、臣、佐、使之药的功能。更详尽一点说,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 (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药,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以《伤寒论》中第一方“麻黄汤”为例,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君药——麻黄 (3两),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桂枝 (2两),辛甘温,温经和营,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70个),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使药——炙甘草(1两),苦温,调和诸药又制约麻、桂发汗太过。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经之效,故不再用引经的使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药性有有次,相互制约又相互补充,协调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药力,去攻克外感风寒这一堡垒,临床疗效十分显著,成为千古名方、经方。中药方剂的组成不是几种药物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本上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化内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和”。
其五,药中哲理
中药自有它的药理,如前所述;还有它的哲理,常为人所忽视或不识。我们知道,哲学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层次认识事物、认识世界,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里仅就药中哲理略谈一二。 (一)药性有“阴阳”:“阴阳”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概括了天下万物相对的两种不同属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鱼虫的矛盾与对立、共性与个性,无不尽在其中。这里仅择一些与自然、医药、人身有关的概念,以见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刚柔、动静、升降、生死、长消、寒热、正邪、益损、增减、气血、脏腑……《神农本草经》说:“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后世医药学家多用“阴阳”来阐释药理。金代医家李杲在《东垣十书·汤液本草》的“药类法象”一章中说道:“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甘涌泄为阴。”通过阴阳,既阐释了药之特性,又阐明了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规律性。(二)治则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还有“反治”。反治与正治相反,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时,对正治法发生格拒而采用的治法。其中有“热因寒用”,是以热药来治疗真寒假热证,要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才发挥作用;有“寒因热用”,是指用寒凉药治真热假寒证,要佐以少量温热药,或寒药热饮才发挥作用。这既体现了中医的辨证,又体现了用药的辩证法,具有很深的哲学内涵,这是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之处。(三)补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讲到两方面的药补,金代医家张以正论补,颇具哲理,别树一帜。1、他在《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中,从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祛邪就是扶正,独出心裁,提出了与《素问》不同的“五补”:“辛补肝,咸补心,甘补肾,酸补脾,苦补肺”的观点。以“辛”为例,辛味原本入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补肝”(以下均仿此)。张以正治病强调以祛邪为主,认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谓“补”,实际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后世称他为“攻下派”。2、他在《补论》中,更是高论迭出:“予请为言补之法,大抵有余者损之,不足的补之,是则补之义也。阳有余而阴不足,则当损阳而补阴;阴有余而阳不足,则当损阴而补阳”。那么,具体如何补呢?他是这样阐述的:是热证,就用芒硝大黄一类的寒药,为了“损阳而补阴”;是寒证,就用干姜附子一类的热药,为了“损阴而补阳”。他的结论语出惊人:“岂可以热药而云补乎哉?而寒药亦有补之义也。”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这正是张从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处。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方解药文化之三昧。(四)用药讲“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学,认为能“致中和”,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说文》云:“……事之调适者谓之和。”中和,用于药理之中,含义有三层:一是调和,以不同的因素适度配合,使之比例恰当,如厨师之烹调羹汤,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谐、均衡、统一的状态。“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目附和。可见,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们的古代医药家们就是这样的君子!杨伯峻在《论语注释》中形象地解释“和”:“和,如五味之调合,八音之和谐,一定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君臣佐使之中,还有一个最佳组合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麻黄汤中的几味药能达到最佳的辛温解表之效,而麻黄与细辛、羌活等辛温解表药物相配,却达不到这种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的关系,还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何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这样,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药中的君臣,也是这样的道理。从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用麻黄为君药,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可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范例。我想,中药方剂之所以有数千年的生命力,决不是偶然的,我们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内容,在世界药学理论和文化中,都是独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它们不仅融汇了我们祖先在药学上的唯物辩证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药方剂必须遵循的圭臬,还具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六,用药有兵法
古人说:“用药如用兵,任医如任将。”用兵用兵法上的战略和战术,而用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药性,更要切中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若说用药如用兵,就必须要了解它们的比拟中的联系:药有性属类别,兵有种类装备;药有轻用重用,兵有辅攻主攻;药有缓急攻补,兵有虚实强弱;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胜……清代名医徐大椿,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深谙兵法,“舞刀夺槊、勾卒嬴越(布阵指挥作战)之法,靡不宣(广泛)究”,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专著《用药如用兵论》,以讲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辟地论述道:对于循着六经传变的病邪,要预先占据它尚未侵袭的部位,就好比切断敌军的必经之路一样;对来势凶猛的病邪,要赶快守护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卫我方险要的疆土一样;对挟带积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积食,就好比敌方的辎车粮食已经烧毁一样;对新旧病的并发症,一定要防止新旧病邪会合,就好比切断敌方的内应一样……此外,还说到用药要辨明经络,好比派出侦察部队;依据病的寒热有反治之法,好比实施分化离间的策略……病势正在发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时攻治,应坚守正气,好比使敌军疲惫;病势衰退,就一定要穷追病邪退去之处,再增加精锐药物,这好比摧毁敌人的巢穴。还涉及到许多方面,这里不一一例举。总之它充分启迪我们,在用药、用兵之间,去深入探讨其中的道理,决不是故意耸人听闻。徐大椿最后总结道:《孙子兵法》一书,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里面了。多么催人深思
其七,中药理念
说到中药理念,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此。在许多普通人、乃至专业人士中,仍对此存在模糊的认识。这里仅就一个热门话题“天然药物等于中药吗”谈谈看法。前些年当世界兴起“天然药物”热的时候,我们自己业内的人也主张用“天然药物”来取代“中药”,并说这是与世界接轨,是让西方人接受中药的一个重要举措。此举曾在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续至今。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天然药物”的提出和兴起,是西方医药界针对西方人惧怕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转向自然界寻找新的药物途径,通过研究,从某些含有特殊药用成分的动植物身上,运用科技提取一种或(几种)药用成分,制成药物,用于临床,这无疑是当代制药学的一个新的领域、一种新的发展。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什么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为幌子,一下子就联系上中药了,认为中药汤剂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草根树皮黑汤,既不卫生,又难喝,还说不清它的成分,实在可怕”;中药丸剂西方人说它是“一团黑乎乎的药丸,难以接受”。于是就下了这样的结论:中药落后,成分讲不清,应该赶紧改成“天然药物”,否则就会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没有前途。难道“中药”真的面临绝境,惨到要改名换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吗?我们的观点是明确的:“天然药物”不等同于“中药”,务请诸君保持清醒头脑。对于“天然药物”的概念与内涵,上文已做简述;而“中药”的概念与内涵,与之决不相同。尽管中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药用,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我们称之为“中药”的,也不是可以笼统而言的,首先,是指经过炮制的各类饮片。炮制的作用,除了清除杂质,便于制剂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加强疗效。以地黄为例,生地黄清热凉血,经用酒蒸晒成熟地黄之后,就具有温性而滋肾补血的功效。炮制总分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渍、水飞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种方法中又细含若干种具体方法,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而这些炮制方法,现在已成为我们国宝级的机密。其次,中药是指按照四气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与法则配比而成的方剂药物,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然后根据需要,或汤、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见,“中药”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有什么必要因“天然药物”的兴起,就乱了阵营,自动退避,主动靠拢,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说它是“一锅浓浓的黑汤”、“一团黑黑的药丸”,我们就自觉中药落后,没了底气。如果放弃了汤药,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后果严重。 现在有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无疑都是高深的科学门类。由此我联想到了一锅汤药、一团药丸,目前对它们经过配比后的药物成分暂时说不清,那么,何不将它称之为“模糊药学”呢?由此我又联想到世界无论是自然界或是科学界不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模糊”难题在困惑着人类,等待我们去考察、研究、揭秘吗?对宇宙,我们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们不是有综合宇宙学吗?对人类居住的地球,我们依然存在许多模糊与未知,不是有综合地球学吗?就说对人体自身,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模糊与未知,人类基因图谱的问世,无疑是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综合性的人体科学还面临着多少有待探索的课题。人类不会因为对某种自然现象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人类不会因为对金字塔等许多古代建筑处于模糊之中,而去指责它们;人类更不会对自身的器官、组织、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责怪它们……同理,人类暂时对一锅药汤、一个药丸的成分处于模糊之中,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何况它们已存在了几千年,救治和保养的人数以亿计,仅这一条就足以证明中药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我不相信把这些道理告诉西方人,他们还要跟中药较劲 !要让世人都知道中药的内涵、中药的文化,其底蕴是何其丰富!我们的任务,在把中药推向世界的同时,要加大药文化宣传的力度。我主张“中药”与“天然药物”应该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友善共存、各谋发展。世界如此辽阔,人类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这两种事物同生共存。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完全不必“合二为一”。是金子总在闪光。西方人不是照样吃上了中国的煎饼、油条、豆汁和菜肴吗?照样唱上了中国的歌曲、京剧,说上了中国的相声,穿上了中国的旗袍、布鞋吗?如果真有需要,外国人照样会喝中药汤、吃中药丸的。
中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常表现为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数病相兼,故单用一药是难以兼顾各方的。所以临床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一)单行:即不需配伍,单用一味药即可治愈疾病,称为单行。如清金散就是单用一味黄芩,治肺热咳血的病证。(二)相须:即将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四)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五)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六)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七)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上述除单行外的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 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肺叶生疮成脓疡,风热痰火瘀毒伤,咯吐腥臭脓血痰,邪盛正实辨证纲。
初期清解银翘良,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桔梗匡。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 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
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 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
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金虚,肾虚肾气参蛤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苏子三子六君子,痰浊壅肺应精选。
越婢桑白适痰热,痰蒙涤痰安宫丸,平喘补肺金水虚,水泛真武五苓散。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肺痨正虚瘵虫罹,性属传染慢虚疾,咳嗽咯血形羸弱,潮热盗汗特征具,
月华丸治肺阴虚,百合秦艽火旺亟, 保真汤主气阴耗,阴阳补天大造需。
八、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苓桂术甘半夏斟,甘遂半夏或己椒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
邪犯胸肺柴枳长,若停胸胁十枣良,络气不和香附使,阴虚内热沙麦尝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 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十、血证
1.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咳血总由肺中来,燥热桑杏汤化裁,肝火泻白黛蛤合,阴虚百合固金筛。
2.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吐血由胃呕吐出,泻心十灰胃热著,肝火犯胃龙肝泻,气虚血溢归脾主。
3.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尿血实热小蓟饮,虚热知柏地黄斟,脾虚归脾汤堪用,肾虚山药功中肯。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3)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火旺补心丹,阳虚不振用桂枝,
苓桂术甘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惊悸怔忡当细辨,斟酌病情分虚实。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标实宜通虚温补,血府逐瘀活法立,
栝蒌半夏或白酒,痰壅寒凝证有异,左归生脉合养营,参附右归从本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
2)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
不寐虚实道理深,肝郁化火龙胆斟,痰热内扰胃不和,温胆为法崇经云,
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长沙妙绝伦,心胆气虚安神志,是疾尚虚医精神。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厥证昏仆气逆乱,搐鼻参附针为先,醒辨气血与痰食,虚实气厥不一般,
虚证四味实五磨,血厥独参通瘀煎,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
3)气滞痰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情志不舒郁证生,六郁总由气郁成,肝气郁结郁化火,柴胡丹栀证不同,
半夏厚朴主梅核,甘麦忧郁伤神灵, 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火旺滋水清。
十六、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癫证忧愁久致郁,气滞津聚伤心脾,痰气郁结顺气导,心脾两虚养心宜。
3)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4)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狂证恼怒不得宣,化火挟痰神逆乱,肝胆胃经审病机,生铁落饮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痫证形成多先天,惊恐脑伤气逆乱,昏仆抽风吐涎沫、声类畜叫总由痰。
定痫丸主风痰阻,火盛涤痰并龙胆,大补元煎合六君,心肾亏虚滋是全。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胃痛良附散寒凝,柴胡主疏气滞型,肝胃郁热化肝煎,保和丸消食积停,
失笑丹参活瘀血,一贯芍甘阴虚更,黄芪建中温脾胃,通则不痛含义精。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噎即噎塞隔为拒,酒食所伤忧思郁,标本虚实当首察,启膈润燥利痰气。
五汁津亏得良剂,通幽瘀血最相宜,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右归延生机。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胃失和降气上逆,虚实详辨定缓急,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丸施香正气。
痰饮半夏合苓桂,疏肝夏朴左金一,理中脾胃虚寒型,麦门堪为胃阴虚。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降逆-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胃气上逆呃呃呃,食乖正亏志不和,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柿蒂多。
若属气机郁滞型,五磨顺气勿蹉跎,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功效卓。
二十二、泄泻
1)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2)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4)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5)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泄泻便稀更衣烦,湿胜脾虚最关键,藿香正气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芩连。
痛泻要方肝乘脾,保和食滞肠胃间,参苓白术脾胃弱,四神泻在黎明前。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银花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化寒湿-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5)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痢下赤白并腹痛,里急后重夏秋生,湿热疫毒内伤食,损伤脾胃肠澼成,
疫毒清凉白头翁,湿热芍药定权衡,寒湿胃苓重温化,阴虚驻车养阴清,
真人善治虚寒痢,连理休息痢收功。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审病因,寒则良附热承气,虚则温补建中饮,
实痛疏肝气不运,日久少腹除瘀根,另有食积保和丸,通字义广法度深。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便秘脾肾关系密,胃肠传导论病机,不通艰涩便时长,治分热冷与气虚。
热结麻丸冷济川,气结六磨能解急,黄芪汤擅气不运,尊生润肠治血虚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胁痛病源主肝胆,实多虚少气血辨,滞瘀湿热肝阴虚,以通为主虚滋肝。
气郁当疏柴胡散,瘀血旋覆汤复元,肝胆湿热龙胆妙,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黄疸病由湿邪生,色分暗滞与鲜明,阳黄热重茵陈施,湿多甘露配五苓。
急黄毒盛犀角解,阴黄术附寒湿凝,尚有木瘀郁血积,逍遥鳖甲随证定。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腹内结块胀或痛,积聚病形各不同,聚证肝郁逍遥主,六磨食滞痰阻通。
积初金铃失笑和,日久酌补膈下攻,正虚八珍化积施,重证切记图缓攻。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 疏理肝气、行湿散满-柴胡疏肝散、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茵陈蒿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五苓散
鼓胀气血水交凝,肝脾肾脏常俱病,气滞柴胡胃苓选,寒湿实脾温而行,
湿热中满合茵陈,肝脾血瘀需调营,六味膈下主阴虚,脾肾阳虚附五苓。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血虚头痛:养血为主-加味四物汤
7)痰浊头痛: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诸风掉眩肝风荡,髓亏血乏痰火伤,晕眩呕恶汗自泄,急标缓本辨证昌,
肝阳上亢天麻潜,气血亏虚归脾汤,痰浊中阻夏白术,肾亏左归右归方。
三十二、中风
1.中经络
1)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祛风、养血、通络-大秦艽汤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络脉空虚风邪袭,大秦艽汤祛风亟,肝肾阴虚风阳扰,镇肝息风滋潜需。
2.中脏腑
1)阳闭:清肝熄风、辛凉开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2)阴闭:豁痰熄风、辛温开窍-苏合香丸
3.脱证:益气回阳、救阴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
中脏闭脱必须分,突然昏到不知人,口噤手握二便频,脱则手撒汗如淋。
阳闭羚羊角汤治,至宝安宫急灌进,阴闭涤痰苏合香,脱证参麦复阳阴。
4.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
2) 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中风后遗治颇难,针灸推拿并锻炼,偏瘫补阳还五施,镇肝息风病机转。
语蹇肾亏地黄饮,风痰阻络解语丹,阳亢天麻须加味,口眼歪斜牵正散。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水肿原因水湿起,越婢加术风水袭,五味消毒麻连豆,湿毒浸*用之宜,
胃苓五皮水湿证,湿热雍盛疏凿立,脾阳虚衰实脾饮,济生真武肾虚易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尿浊湿热内蕴:清热化湿-程氏萆解分清饮
淋证涩痛小便频,湿热蕴结膀胱肾,热淋通利八正散,石淋石韦增三金。
气淋虚证补中气,实证利气取香沉。血淋小蓟导赤散,知柏地黄虚实分。
膏淋汤治虚膏淋,实证萆薤分清饮。劳淋无比山药丸,六淋转化要详珍。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癃闭似淋闭不通,上焦不外肺热壅,中清不升浊弗降,下属湿热肾不充。
清肺补中上中施,八正济生下辨明,更有沉香疏肝气,尿阻代抵挡堪攻。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3)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腰痛悠悠酸无力,肾着沉沉不转移,若还湿热伴热感,痛如锥刺属血瘀。
左右归丸肾虚主,甘姜苓术金匮立,四妙身痛逐瘀施,综合治疗勿劳欲。
三十九、消渴
1)上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消渴三多体羸常,病在水金燥土伤,食乖情志劳欲过,阴虚为本燥标彰。
上消肺热消渴方,中消玉女胃火炀,下消地黄肾阴亏,两虚肾气鹿茸良。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痹证风寒湿热乘,闭而为痛痹斯名,风盛走游防风取,寒则痛剧乌头通。
重着麻木薏苡仁,红肿白虎加桂精,虚久独活寄生施,内舍五脏法道更,
肝肾亏虚守虎潜,针灸推拿佐功成。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气血不运: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内伤发热病缠绵,气血精亏脏腑偏,情志饮食劳倦因,孟浪发散或苦寒,
阴虚内热清骨散,补中归脾气血研,血府逐瘀神方妙,丹栀逍遥热郁肝。
四十三、虚劳
五脏虚候立为目,气血阴阳大纲辨。虚劳病势多缠绵,内因外因先后天,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气虚主在肺脾脏,补肺加味四君良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血虚须辨心与肝,养心四物汤效验。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阴虚在肺沙麦擅,心亏天王补心丹,脾胃阴虚汤益胃,肝肾补肝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阳虚里寒为征象,心用拯阳理劳汤,附子理中温脾土,右归丸方复肾阳。
扶正祛邪:
任何疾病的过程,从邪正关系来说,都不外乎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其中,邪虽然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是的,还必须取决于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此,不论何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尽管有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但总不外乎邪正斗争的形式,也即“邪正相搏”。《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说明中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以正气的内虚为根据,而以病邪外侵为条件。治疗与护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护理个体过程向康复方面转化。因此,治疗与护理也就离不开“扶正”与“祛邪”两个原则。
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与护理手段,如药物、气功、药膳、营养、锻炼、养生等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防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这种“扶正”既以祛邪为目的,但又更注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未得病情况下保护正气,尽量避免邪气的入侵,减少发病机会。因此,是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法则,即用补法及与补法相配套的护理手段,如药物、针灸、推拿、手术等等,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这种“邪去以正复”的方法,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所谓“实则泻之”,如攻下法与攻下护理法,发汗法与发汗护理法,解毒法与解毒护理法等。护理上可从三方面着手。第一,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作适当的医疗体育运动。第二,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志变化,设法消除引起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第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一些补益的药物。
祛邪,就是消除病邪,达到祛除邪气,恢复正气的目的。祛邪法有解表、攻下、利水、消导、破血、消痰等。由于邪气所在部位不同,祛邪方法亦异,如病邪在表则应发汗解表,病邪在胸脘则用吐、消的方法。
要正确运用扶正祛邪法则,必须细致观察正邪的相互消长和盛衰情况,根据正邪矛盾的主次轻重,分别予以扶正或祛邪,但还应从正邪关系中,区别出或以先扶正后祛邪,或以先祛邪后扶正,或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等不同。一般说,扶正法是适用于单纯正虚而无外邪者;祛邪法是适用于单纯有邪而正虚不显著者;先扶正后祛邪法是适用于正虚而邪不甚,倘若用祛邪,反而会进一步损伤正气者,此时预先扶正,增加正气后再祛邪;先祛邪后扶正者,适用于邪盛正虚,如兼用扶正,反而会进一步助邪者,则先需祛邪,后扶正。扶正祛邪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进行的方法,适用于正虚邪实的病证,但要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假如正虚较严重者,即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若以邪实较严重者,即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应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中医护理就是要在掌握好中医扶正与祛邪法则中,决定各种相应的护理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以取得与治疗相辅相承的作用。
单纯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亦不盛的虚性病证或真虚假实证。
单纯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或真实假虚证。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但在具体应用时,亦应分清是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以便确定其治法是扶正为主而兼顾祛邪,还是祛邪为主而兼顾扶正。
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而正虚不甚,尚耐攻伐的病证,或邪盛为主,两者同时兼顾,则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均应先祛邪而后扶正。
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证。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同时兼以攻邪,则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
本文2023-08-22 02:49: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