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的起源
元散曲的民间起源 各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大抵都承认元散曲起源于民间的俗谣俚曲。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称:“散曲是流传于元代以来的民间歌曲的总称。” 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首先,留传于世的所有散曲作品中有哪几篇是民间作品?几乎没有。经过文人加工的算不算民间歌曲?不算。那么,至少,散曲应该是元代起源于民间,后经文人参与创作的流行歌曲的总称。 这还不够,“民间”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迥异,语言各具特色,此“民间”非彼“民间”。散曲到底源于哪一处民间呢? 恐怕只有从文本中找答案了。先来看看《中国俗文学史》中所列的散曲作家都籍贯何处:关汉卿,大都人。王和卿,大都人。白朴,真定人。马致远,大都人。候正卿,真定人。其他暂不列举,各作家的更真切的出生地也不需考证,即可知关、马、郑、白四大家中有三家都活跃在北方。 众多作家活跃在北方还不是证明散曲源于北方民歌的最有力的证据。大量北方方言的使用让文本自己会说话。举马致远的《借马》为例: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尘毡屈,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其中那句“砖上休教稳着蹄”是什么意思?在砖瓦上走的时候千万别让它稳稳的着蹄,难道让它跑?一个如此疼爱马的人,断然不会这样说。那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其实,“稳”字原为“隐”字,后人无法解释,以为是别字,遂改为“稳”字,改过之后,依然文理不通。本来原句是没有错误的,“隐”是河北地区的方言,其含义为“硌”,在砖瓦上走的时候千万别硌着蹄才是这句话的正确解读。至今,赞黄地区仍有“隐”这一方言存在。 唐代有位很著名的俗人王梵志也有诗文可以佐证“梵志反着袜,休教隐我脚。”古时的袜子粗布制成,针脚也很粗陋,正着袜,针脚在内,看着美观;反着袜,针脚在外,当然为了舒适,“隐”也是“硌”的意思。 如果这还不足以为证,河北慈县最近被文人发现的元代瓷枕上有真正的民间散曲作品。慈州窑是古老的民窑,烧制的都是民间日用器具,古老的瓷枕埋于地下墓穴中,翻整土地时出土,或流于乡村居民家中,或弃置田间地头。直到被研究人员找到才为世人所知。举其中几句为例:“韩信功劳十大,朱阁亮位治三台,百年都向土中埋。”“朱阁亮”自然是“诸葛亮”的别字,由此,可以推断,写这散曲的窑工首先算不上文人,只不过略识些字,听熟了那些三国故事,依着声音写成的。又或许不是他做的,听别人唱了,也依着声音写上去。而那个“别人”也不是个别文人而是大众。 同时,瓷枕做为一件商品,为了它的销售着想,在上面或写或画的应该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即流行的东西。而慈窑的商品销售所覆盖的整个华北地区大体上也应该是散曲起源并且流行的那个“民间”了。 最终,散曲当为元代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歌曲,后经文人参与创作而广泛流行的歌曲总称。
张可久约公元1270年-约公元1350年,字小山《尧山堂外纪》记载: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字仲远,号小山。,浙江庆原路人浙江宁波鄞县,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人物生平
张可久约1270~约1350,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浙江庆原路路治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以上见曹楝亭本《录鬼簿》。钱惟善《江月松风集》中有《送张小山之桐庐典史》诗,可知其又曾为桐庐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为昆山幕僚见李祁《云阳集·跋贺元忠遗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犹在世。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个人作品
张可久存世作品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为有元之冠,为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现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其个人作品占朝代作品总量的比例之高,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元代220多位作家中,有散曲集传世的只有张养浩、乔吉和张可久三人,但其他两人都是在临死前或死后才刊行于世。而张可久不仅在元代已有四本散曲集传世钟嗣成《灵鬼簿》记载,“有《今乐府》盛行于世,又有《吴盐》、《苏堤渔唱》”,另有胡存善编《小山乐府》,在元曲选集《阳春白雪》和《乐府群英》中,张可久入选的作品也是最多的。这说明他的作品在元代已获得了广泛的欢迎,甚至连元武宗在皇宫赏月时也令宫女传唱他的散曲。
散曲集有《小山乐府》、《张小山小令》、《张小山北曲联乐府》等版本传世。
明朝朱权在其《太和正音谱》中称张可久为“词林之宗匠”,称“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明李开先则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社”。
散曲成就
张可久早年与马致远、卢挚、贯云石有交往,曾互相作曲唱和。而他的散曲里涉及的是隐居和游荡的江湖生活,正如他自己所形象概括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
张可久长期为吏的身世,对他的创作很有影响。生活的坎坷使他抑郁悲伤,向往归隐。因此,描写归隐生活的景和情在作品中就显得多一些。“归隐”虽然是一个传统题材,而对张可久来说,有其特殊的、深切的思想内涵:他一生奔波于宦海,到70岁尚任小吏“昆山县幕僚”;80岁还任“监税松源”,有不得已的苦衷……他结交的多为官员和文人,因此生活面比较狭窄,作品内容不够广阔。他有不少唱和之作,不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显得平庸;同时他的社会地位和经历,又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比较顺从,虽有愤懑和不平,都表现一种“怨而不怒”的色彩。
张可久在散曲史上居有重要地位。元代前期,散曲家时尚自然真率,后期追求清丽雅正。张可久在这划时代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力求脱离散曲原有的白描的特色而入于雅正,以丰富多彩而又清丽的风格,自成元代散曲鲜花中的奇葩。《录鬼簿》把张可久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他专攻散曲,特别致力于小令,能得乐府遗妙。
张可久的散曲作品,当时即已整合。据隋树森《全元散曲》所辑,共存小令855首,套数9篇,占元散曲的五分之一。著有《吴盐》、《苏堤渔唱》、《小山北曲乐府》等散曲集,又有天一阁本《小山乐府》共六卷。
张可久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代表,被誉为“词林之宗匠”。清代诗论家刘熙载推崇他为“曲家翘楚”。他的散曲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讲究格律音韵,着力于锻字炼句,对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诗词作法,籍以入于典雅。许光治说他“俪辞追乐府之工,散句撷唐宋之秀”《江山风月情·自序》。李开仙《小山小令序》评小山乐府,谓如瑶天笙鹤,有不食烟火气,可称之为“曲仙”。
唐朝---白氏长庆集。(唐代白居易作品集名。本书原在唐穆宗长庆年检编集出版,故名。原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到了宋代已经亡轶四卷,现存七十一卷。有影印宋绍兴本,不分前、后、续集,其中诗三十七卷,分为讽喻、闲话、感伤、歌行、杂律等,文三十四卷。)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元散曲。近人隋树森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散曲是元代艺术的代表。习惯上,我们一般所说的散曲是指小令。散曲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词发展而来。北宋灭亡后,中原文人的诗词在吸收了一些民间兴起的曲 词,以及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后,经金末元初文人的介入,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因形成于北方,也称北曲。> > 散 曲包括小令、套曲和介乎小令与套曲之间的“带过曲”三种形式。小令又称“叶儿”,一般都是单曲。小令原来是流行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句调长短不齐,具有一 定的腔格。小令顾名思义就是要短小,因此它不像漫词那样存在双调或三叠、四叠。不过小令中有一种联章体,用来表达特殊的意思时使用,有时,一联下来,甚至 会联上百支小令。套曲来源于宫调,也称套数或大令。既然要套,就不能单一,套曲是由两首以上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一般都有尾声,并且要一韵到 底。带过曲原来是指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曲调,一般是两支,也有三支相连的情况。> > 散曲中的小令是散曲的代表。小令的来源很杂,有些曲 调如《山坡羊》、《豆叶黄》、《千荷叶》等,一听就和人们的生产劳动有关系,多是从乡村流传到都市里的。有些曲调又特别在某些地区流行,如山东东平唱《木 兰花》,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查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等。> > 现存散曲在内容上多是咏史、抒 怀,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也有少数作品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散曲中尤其以小令最为普遍,它清丽生动,有相当的艺术价值。不管怎么说, 散曲是在北宋后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汉文人在外族的统治下,在多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对当时的市井文学进行吸收、改进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通俗的文学形式。> >元代的散曲创作十分普遍,目前可以考证的作家就有二百多人,另外还有不少佚名作者无法知晓他们的真实身份。这些作家的出生年代各有先后,阶级成分也非常 复杂,这就使得元代散曲的风格各异,迥然不同。元代散曲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著名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等。他们的作品与民间歌曲比较接 近,风格质朴自然,有较多的社会内容。与关汉卿同时的散曲作家王鼎,则作风滑稽,有很多无聊作品。作品中比较有意义的有《拨不断》和《醉中天》两首,不过 内容还是缺少思想。此外,杨果、卢挚、姚燧、冯子振等也是前期散曲的著名作家。他们都是官位显达的人,因此曲风偏于典雅,代表了元散曲中的另一种倾向。> >散曲发展到后期,语言趋向典雅工丽,这方面的代表作家是张可久和乔吉。张可久,字小山,今浙江鄞县人。他仕途上不很得志,晚年久居西湖,以山水自娱。张 可久著有《今乐府》、《苏堤渔唱》、《吴盐》、《新乐府》等,后人辑为《小山乐府》六卷。乔吉自称“江湖醉仙”、“江湖状元”,著有散曲集《梦符散曲》。 与张可久比,乔吉则带有更多的江湖游士习气。但两人的作品中都会偶尔出现怀古伤今或托物寓意、对现实不满的作品。> > 在后期比较重要的作 家还有睢景臣、张养浩和刘时中。他们中尤其以张养浩被今人所熟知。张养浩生于1270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历城人。他宦海沉浮三十年,曾任礼部尚书、 监察御史等职,可说是位居高官。1321年,他以言官的身份上疏,“谏元夕放灯”,获罪辞官,就此隐居。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作品中充满了“隐居 乐道”的思想。1329年,陕西大旱,他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同年死于任所。张养浩最出名的代表作就是《潼关怀古》,作品的思想十分深刻。> > 在元曲以外,元代的民谣也很有特色。不过因为历史距今太远,流传下来的很少,目前能收集到的大约只有二十多首。这些民谣多在元代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产生,所以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战斗性。> >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 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 > 元末这类的歌谣就更多了,如一首鼓动人民起义的歌谣是这样写的:> > 山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 总之,民谣往往代表了当时底层人民的呼声,所以他们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也就最尖锐、最突出。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有的资料中其号为“甜齐”),浙江嘉兴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生平事迹不详。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100余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人物生平
徐再思(约1280~1330),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平事迹不详。钟嗣成曹本《录鬼簿》言其“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有乐府行于世。其子善长颇能继其家声”。天一阁本《录鬼簿》,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记载他做过“嘉兴路吏”,且“为人聪敏秀丽”、“交游高上文章士。习经书,看鉴史”等。这些都说明他在仕途上虽仅止于地位不高的吏职,但却是一位很有才名的文人。其生卒年月很难确定。《录鬼簿》把他列为“方今才人相知者”一类,并说他“与小山同时”。张小山生活在元末,据此推算,其生年应在一二八○年以后。他的散曲〔双调·蟾宫曲〕《钱子云赴都》有“今日阳关,明日秦淮”句,既云“赴都”,又点明“秦淮”,很可能已是明初。其卒年疑在一三五○年以后。他一生的活动足迹似乎没有离开过江浙一带。清·褚人获《坚瓠集·丁集》说他“旅寄江湖,十年不归”。他的〔双调·水仙子〕《夜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及〔双调·蟾宫曲〕《西湖》“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等句,均可证实他确曾在外飘泊达十年之久。其作品大量是《吴江八景》、《苕溪》、《甘露怀古》等内容。他离开家乡,在太湖一带飘泊,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主要成就
徐再思的散曲以悠闲生活与闺情春思,恋情、写江南自然景物、归隐等题材为主,也有一些赠答、咏物为题的作品。他虽与贯云石齐名,风格却不尽相同,贯云石以豪爽俊逸为主,徐再思却以清丽工巧见长。善于学习俗谣俚曲,擅长白描手法,抒情深细,对仗工整,风格清新秀丽。《太和正音谱》评他的作品如“桂林秋月”。
现存小令一百零三首,主要内容集中在写景、相思、归隐、咏史等方面。他的写情之作深沉娟秀,如〔双调·蟾宫曲〕的《赠名姬玉莲》(“荆山一片玲珑”)及《春情》(“平生不会相思”)二首,被认为是“镂心刻骨之作,直开玉茗、粲花一派”。有些作品立意颇新,能于俗中见雅,〔双调·水仙子〕《红指甲》及《佳人钉履》等篇。
他的写景作品以〔喜春来〕《皋亭晚泊》、〔水仙子〕《惠山泉》为佳,意境高远而奇巧,可以看出他工于炼字造句的特色。〔水仙子〕《夜雨》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来描绘凄婉的羁旅之情,细腻动人。他的写恋情作品,善于学习民间歌谣的表现手法,与贯云石的同类作品有相似之处。〔蟾宫曲〕《春情》写一害相思的女子“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的情态,运用了散曲中连环句、韵字复用等形式特点,颇能尽其情致。〔沉醉东风〕《春情》又写出一女子猛然见到情人时的复杂的心理,她又想招呼,又怕被人瞧破,情态传神,人物灵动。这一部分作品清新活泼,成就较高。
本文2023-08-04 04:37: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