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陵的湖南宁远方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2收藏

舜帝陵的湖南宁远方面,第1张

在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前,大禹、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望祭祀九疑山舜帝陵。有诸多文献典籍记载舜葬九嶷。

《水经·湘水注》记载:“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

《山海经·海内南经》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礼记·檀弓上》载:“舜葬于苍梧之野。”

《史记》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大清一统志》载:“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大禹与舜帝是同时代的人,如果他不知道舜帝崩葬于九疑山,决不会“望九疑而祭舜”。

《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帝于九疑。”

而司马迁撰写史记开始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每逢国家大事,都派遣大臣到九嶷山祭祀舜帝陵。而到目前为止,无论国史还是地方志,还没有发现哪位帝王到其他地方祭祀舜帝陵的记载。

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迓并。”描写自己溯湘江南行,到九疑向舜帝诉说自己的遭遇,受到九疑山诸神的热情欢迎。从《史记》、《礼记》、《山海经》等先秦、秦汉古籍以及屈原的作品看,至少在先秦时代起,舜葬九嶷就已经成为当时的共识。 从考古发现看,可以更加确证舜葬九嶷。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所绘主区域为潇水中上游地区,即今永州市南部六县的范围。地图上清楚地画着九条柱状物,柱后有建筑物,旁注“帝舜”二字。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关于确证舜葬九疑的实物资料。这两幅帛书地图是于公元前168年随墓主人埋入地下的,比司马迁出生时间要早至少33年!

2002至2004年,湖南考古研究所在九疑山玉琯岩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舜帝陵庙,与马王堆帛书地图标注的地点完全一致。位于永州宁远县九嶷山的古舜帝陵庙是现在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的三皇五帝遗址。

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 九嶷山舜帝陵

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大阳溪,白鹤观前。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玉琯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0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02年经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试掘,确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叠压文化层最深处约3米。遗址南北狭长,五进,九开间,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体制。舜帝庙是公元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由玉琯岩搬迁而来,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

如今的舜庙为上世纪90年代重建,共斥资近三千万元,于99年落成。新建成的舜庙占地600余亩,坐南朝北,庄严肃穆,这是国内唯一的舜帝陵墓。陵庙为仿清式,两重院落,四进建筑,由神道、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和陵山(舜源峰)组成。

舜帝陵从1995年抢修重新开放以来,一直是海内外游客、炎黄子孙朝拜祭祖的“圣地”,并被列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存我省最早的木活字印的家谱是湖南图书馆收藏的《邹氏重修家谱》部分卷。清朝邹康侯、邹养蒙等修,邹粲兮等纂。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木活字印本。版框高37厘米,宽25厘米,每半叶16行,每行31字,四周双边,白口,皮纸。系以纸捻装订的毛装本,3册(现已合订1册),凡230页。

“邹氏”系湖南新化罗洪(现属隆回县)之邹氏。

家谱最前面的一篇是序(已破损),接着是邹氏重修族谱序以及十四世孙、十五世孙、十六世孙、十七世孙,共10篇序。接着是宗谱凡例、田亩、坟山、颂文、宗派图总、罗洪世系、思房世系、汉房世系、景信世系、柏房世系、宝房世系、缘房世系、斌房世系、普房世系。

该家谱具有木活字印本的三大特点,即:一、字行不整齐,有时倾斜不直,有些字排列歪扭;二、字的大小不一,笔画粗细不匀称,一行字内,不但个有大小,而且笔画粗细有时也不一致;三、墨色轻重不均,一版内,各个单字,墨色的浓淡不一致,有的字墨色浓,有的字的墨色却显得很淡。这是因为木活字一般是选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刻而成,而木材纤维有伸缩性,沾了水就会膨胀,因而排版凸凹不平。甚至有的字还未沾墨,并且有重字或脱落活字的现象。活字是每字一刻,而且是多个人所刻,因而风格不一,字体大小不一律,亦不能全面照顾。它不像刻版书,字是写稿上板,字体大小一律,刻工一气呵成,因而大小匀整,字与字间互相照应。此外,该家谱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版面中留有不少的空白处,是一些人的生卒年月日、婚嫁的年月日等,有的已用墨笔填上,有的是后来用木刻单字钤上的,有的还仍然空着。

该家谱来源于邹氏家乡,家谱最后的硬纸板的封面上,钤有一长方形的印框,框内文曰:“邵阳运输局。隆回站到邵阳站,73880,共1件。”便是佐证。1946年8月1日,湖南省为筹修省志,成立了湖南省文献委员会。该会“除计划纂修省志导修县志外,凡有关文物之征集保管整理”等,均为该会业务。征集材料的办法,一是由文献委员会派人下去采访搜集;一是利用各种调查表,由省府通令各县市政府,要求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按时将调查表及实物送交或邮寄文献委员会。如“各县市族谱调查表”内容包括:某氏族名称、纂修年代、纂修数、体例、历次主修人名字、备考。因而《邹氏重修家谱》,应是隆回邮寄到邵阳,再由邵阳汇总送交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后因这次修省志未果,其有关材料包括《邹氏重修家谱》等,一并移交了湖南图书馆,现已收入《湖南省古籍善本书目》。

在历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与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东西背后的历史。这些东西被称之为文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因为一旦有了这些文物就能够从中探寻到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

但是这些文物一般都是由国家收藏着或者还深埋于地下不曾被人发现的,唯独湖南的一个老人,他却将国宝拿在手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个国宝到底是什么?

这个老人对外宣称自己说是清朝时期总兵的后人,但是他的这一言论并不让人信服,为了证明自己,他拿出来了祖传的腰牌来证明,本以为是场闹剧结果却在专家的鉴定后发现果然是国宝。

那么这个老人的腰牌到底是什么来头?

这个老人叫易邵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他的腰牌也的确是他们家的传家宝。原来在他祖上曾经有一名湘军就职于曾国藩麾下,并且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因此被奉为总兵,并且赐予了能够证明身份的腰牌。

他的祖上曾经是最早的一批湘军,算得上是鼻祖级别的,可见易老先生的祖上也是个厉害人物。正是因为这种影响易老先生一家都对文物收藏十分着迷,所以易先生在小的时候经常去各地文玩市场以及旧物收藏站淘一些东西。

在他的收藏之中最多的就是文物古籍,但是却遗失了不少。即使那么多的文物都被销毁,易先生也一直贴身带着这块令牌,可见这腰牌对于他的重要性。

关于这个腰牌还要从明朝开始说起,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建立起了卫所制度,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皇帝南征北战。在卫所制度之下,所有的军队都要由皇帝指派,而且需要服从总兵的调配,而总兵就是指皇帝指派的一个人到特定的地方征战之时,起到总指挥作用的这样一个人物他的身份证明。这就是一个代表自己管理下属的腰牌。易老先生的这个腰牌就是从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也能够证明他的祖上曾经的确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在这份腰牌的展示之下,我们能够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其制度森严之下,最容易凸显出来的都是等级划分。但是这个等级划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早期明朝制度之下,这些人只是皇帝只派出来的随意一个人选,而皇帝指派的人选也是按照他的喜好来定的,这些人没有任何的官职,所以在执行命令起来,除了以德服人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但到了清朝却有所不同。

在清朝时期这个制度有所发展,能够达到总兵地位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能够做到官至二品。二品官员在朝廷当中,所起到的分量和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是因为这种调兵遣将的能力以及与他匹配的官位,才让更多的人倾向于成为一个总兵。

在清朝时期能够做到总兵位置的人一共只有83个,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这也难怪易老先生会认为自己祖上的人拥有这块令牌,是一件值得开心和骄傲的事情,甚至还拿出腰牌来为自己作证。

原本这块腰牌应该上交给国家,但是易老先生却因为这块令牌,是属于自己祖上流传下来的传家宝为由,拒绝了上交给国家,而这块国宝也将会被他的子孙后代当作珍宝一样保护下去。无论他是否将这个文物上交给国家,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文物的确有它存在的价值。

他们对于这块文物的珍视,也有可能会让这块令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如今70多岁的他,依旧热心于各种各样的文物收藏,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熏陶作用有多么的强大。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长沙一带所发现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大多保存较完好。如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二百八十多件,发现了用于战车的长兵器,有长达31米的木柄铜戟等,还有一批具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陶礼器。咸家湖畔的西汉封国王陵,出土三方玉印和玛瑙印以及双面透雕玉佩等文物,均十分精美。其墓室结构也为研究西汉帝王葬制提供了实证。1972至1974年相继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更为世人惊叹。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东郊4公里处。原为一座封土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的马鞍形土堆。东边的称一号墓,西边的称二号墓,一号墓下面还覆盖着一个墓葬,称三号墓。在未发掘以前,关于马王堆的来历有着种种的传说和猜测。清《长沙县志》、《善化县志》等认为是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属的墓葬或“疑冢”。

在民间,也传马殷与马王堆有瓜葛。传说马王堆本是张果老奉玉帝之命,帮助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时畚箕里掉下的两团泥巴。有一天,马殷(时人称马王)骑着千里驹到郊外狩猎。途中马腿折断,经过那两个土堆时,被人抬着的伤马忽地滚将下来,在土堆边一小湖里饮水后,断腿顿时复原。于是人们将这小湖唤作“放马湖”,千里驹断腿处唤作“马跛岭”,后因马王忌讳“跛”字而改称“马坡岭”。不久,马王又来此处狩猎。回城时见一灰兔闪于路旁,乃穷追不舍。至一破庙前,野兔不见,却出来一位长须灰眉老人,告诉他:“此乃福寿之地,帝王卧榻之所,死后若葬于此,子孙洪福无量。”说罢飘扬而逝。马王如梦方醒,拜称此庙为“大王庙”。回府后,即命人在土堆上为自己修筑陵寝。据说,他临死前还曾在陵寝前监工。马王死后,其儿将他安葬于陵寝之中。此后,人们便把这一带统称为“马王堆”了。然而,《太平寰宇记》等则认为是西汉刘发之母唐姬、程姬的“二姬墓”、“双女冢”。另外,也有说这土堆因其形似马鞍故原名“马鞍堆”,后演变而为“马王堆”。

三座墓相继挖掘以后,真像大白。根据二号墓出土的“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苍”的三颗印章,及一、三号墓许多缄封随葬物上“軑侯家臣”封泥,再证以《史记》、《汉书》,可确认二号墓中埋葬的是汉代长沙诸侯国丞相利苍。史载利苍以军功任相,被封为第一代軑侯,食邑七百户。吕后执政第二年(公元前186年),曾给当时一百三十七位列侯排定座次。軑侯为第一百二十位。该年利苍卒。一号墓中保存至今震惊世界的女尸,为利苍之妻辛追,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三号墓为利苍之子,埋葬时间比一号墓略早。在民间,关于軑侯和他妻儿的身世另有说法。

相传不知是刘邦的哪代皇孙,继位后一切如意,唯一忧虑的是三宫六院无一能给他留下龙种。后宰相建议他和皇后商量后,暗找民女进宫。皇后怕将来当不了皇太后,又怕自己失去体面,故与皇上“约法三章”:一、暗地选来民女,落在正宫,不准让任何人知道;二、有了太子要公开宣布为正宫所生;三、太子断了奶,即将民女打入冷宫。结果,长沙一个名叫彩娥的民女被选中,不久即得子。此后一切依“约法三章”进行。彩娥倍受冷落,一次气愤至极狠拧太子肚脐,留下深深印痕。皇后为绝后患,在三尺白绫上写了赐彩娥死的懿旨,交一老太监执行。老太监出于同情,将懿旨交给彩娥,并将她扮成小太监送出城外。彩娥四处漂泊,一年到了甘肃平凉县,实在走投无路,便跳崖自尽。不想被挂于山腰的树上,后又被做豆腐的单身汉曹二亮救起。二人相濡以沫,结为夫妻。不久,新皇上登基,彩娥诉说身世,让曹二亮替她进京认子。凭那三尺白绫和肚子上的指甲印,新皇帝悉知原委,决计请母亲进宫当太后。彩娥怕儿子有失皇家面子,乃请与曹二亮居于长沙老家。皇帝于是封曹二亮作軑侯,食邑长沙,自己每年借口巡视民情,带着宫里稀罕物前来长沙探母。那年他带来外国进贡的甜瓜,所以女尸肚里留有甜瓜子。因他不准曹二亮与他娘合葬,故二人分葬于一、二号墓。

马王堆三座汉墓是三座珍贵的地下宝库,它的建构和三千余件陪葬品,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这三座汉墓规模相当宏大。一号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二、三号墓规模稍小。三座墓葬的土方估计在6万立方米以上。其棺椁规模之大,也使人难以想象。以一号墓为例:椁有外、中、内三层,棺也有外、中、内三棺。六层棺椁套迭,再加上木棺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真塞封固,厚60到130厘米。正因为如此,外界空气和湿气被隔绝,故女尸保存完好。其外椁由七十块木板组成。现存板材50个立方米,大概需原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3000多斤,原木直径当在2米以上!内棺为彩绘漆棺,棺上所绘风云变幻的宇宙太空和一百多个活灵活现的神怪,令人赞叹不已。覆盖在内棺上的帛画绘有天上、人间和地下三界景色,色彩艳丽,线条准确,堪为珍品。三号墓中亦出土四幅帛画。出土文物有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帛书、竹简、农畜产品,以及中草药等。那五百多件漆器光泽如新,三号墓出土的锥画狩猎纹漆奁,花纹细如发丝,必须就着阳光才能看清。众多丝织品巧夺天工,有一件素纱蝉衣,长128米,且有长袖,然而重量仅49克,不足一市两!三号墓出土的十二万字近三十种帛书,包含着天文、哲学、历史、地理、医学等方面内容,其中多种为早已失传的佚书,成为我国古籍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还有一顶据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乌纱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马王堆汉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无疑还是一号墓中保存异常完好的女尸: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仍毛发俱全,皮肤尚有弹性,解剖时发现连肠胃中残存的一百三十八粒甜瓜子也一如原貌。由此可推测,这位軑侯夫人可能是因某种急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在吃过甜瓜后不久暴死的。这具西汉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其解剖过程曾拍成科教片《西汉古尸研究》,成为医学史上的珍贵资料。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乌纱帽

现一、二号墓的墓坑已填塞,恢复了封土原貌,三号墓墓坑作了保护性整修加固,并新建大跨度顶棚,供参观游览。另在湖南省博物馆内建有马王堆汉墓专用陈列室。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鸿猷霸业说笑间,不堪人生一场醉。我国的武侠小说非常的出名,许多人都非常向往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可以说很多中国人都有一场“武侠梦”。凌波微步、踏雪无痕,这些武侠世界里存在的武功招式真的存在吗?湖南博物馆曾遭到了使用“穿墙术”的窃贼的盗窃,失窃的是马王堆汉墓陈列馆,湖南博物馆经过此事件,损失重大,有关专家经过对这些失窃藏品的清点,发现其价值已经超了10亿。

湖南博物馆是湖南最大的历史艺术博物馆了,是国家的重点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各种珍贵文物,例如商周时期的铜象尊,战国时期的御龙帛画,《兰亭序》的唐代摹本,还有元青花瓷和明清很多著名的书法绘画作品。这里是人们了解湖南文化进程、历史文明的重要地方,在湖南博物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展览馆,那就是马王堆汉墓陈列馆。马王堆汉墓陈列馆馆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丢失了38件藏品,价值就超过了10亿,实在是惊人。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时期的陵墓,这座墓穴的发现,可谓是震惊了世界,因为在马王堆汉墓里,专家们出土了世界上最轻的衣服:素纱襌衣。还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湿尸:辛追夫人。马王堆汉墓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几乎都是保存完好的,其中有很多古籍和古画,这些古籍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而这名使用“穿墙术”进入马王堆汉墓的窃贼,就偷走了一件素纱襌衣和几部古籍等。这名窃贼一共偷盗了38件文物,其中最昂贵的就是素纱襌衣,其他的陪葬品虽然也都价值不菲,但是最具有价值的则是这件世界上最轻的衣服。可惜的是,这件珍贵的汉代衣服居然被许反帝焚烧后冲进了厕所,其他文物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要知道,素纱襌衣可以装入一共火柴盒,打开却又可以供一名成年人穿上,其珍贵程度是难以言喻的。在发现素纱襌衣后,有关专家使用了相同的制作材料,制作了一件素纱襌衣,可是却怎么也无法达到素纱襌衣的重量,可以说,素纱襌衣是现代科技无法仿制的存在。

当工作人员来到马王堆展览馆时,发现文物失窃了,却一时半会都没有发现哪个门被破坏了,于是工作人员就怀疑到,难到这个窃贼会穿墙?这个窃贼是一名17岁的少年许反帝,他沉迷武侠小说,总想做一点“大事”,他经常出入湖南博物馆,发现了素纱襌衣,于是就想要将这件国宝级文物收入囊中。

他在休息日偷偷潜入湖南博物馆,找到了一个梯子,将高处的窗户敲碎,潜入展馆实施盗窃。在经过细致的检查后,才发现地上有一些玻璃碎片,原来这个窃贼是从高处的窗口潜入的。其实不仅仅是湖南博物馆曾经失窃,故宫博物院也遭到这种会“武功”的盗贼入侵。潜入故宫博物院的盗贼身材矮小,他混在人群中偷偷潜入了一座未开放的宫殿,直到天黑了,才出来。这个窃贼在潜入展馆时,差点被管理人员发现,他灵机一动,飞速地爬上了宫殿的柱子,逃过了管理人员的巡查。

这两名窃贼最终都被抓获了,可是他们偷盗的文物,也丢失了几件,虽然大部分都追回来了,但是还是有几件文物被破坏、丢失了。他们都对自己的偷窃行为供认不讳,可是即使将他们抓获了,丢失的文物也无法寻回了。现在为了防止这些窃贼,所有的博物馆都装上了摄像头,也增加了许多安检的措施和保卫人员。文物是历史留下的重要财富,要做好保护文物的准备才是。

恬始作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辞源》 毛笔是「 ”文房四宝”中比较主要的书写工具。很多年以来,流传着毛笔是秦朝蒙恬发明。还有些人把蒙恬称为手工业的始祖;部分人将他像供奉起来,当做制作毛笔的祖师爷。对于蒙恬发明毛笔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来源网络 蒙恬,2200年前秦朝大将军。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派蒙恬带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后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其目的主要是抵御匈奴来犯,达到保护汉族被掠夺的任务。直到秦始皇去世,赵高便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蒙恬的命运直到终点。虽然蒙恬已经去世了,可是,后人依然怀念他所立下的功绩。 没有毛笔时,文字主要是用刀以及能刻的工具所刻,说明文字形成之早。相传,蒙恬驻守边疆时,经常给秦始皇报告军情。当时边疆信息多变,蒙恬要频繁的用刀刻军情,这样的速度相对比较慢。因此,蒙恬派手下的人,昼日昼夜的刻军情。尽管这样,还是来不及往上汇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蒙恬头脑一闪,从士兵手上中拿过武器,将上面的红缨绑在竹竿上,弄了一些有颜色的东西蘸着,而后在白色丝绫上书写。 来源网络 后来他们一直用这种方法书写,感觉这种方法书写速度比较快。于是蒙恬让手下的人,制作了很多这样能书写的工具。众所周知,当时北方经常有野狼出没,士兵们就打狼,用狼皮做衣取暖,又把狼毛制作成笔头。由于游牧民族是以羊为主食,后来牧民们就将狼毛笔头,改为羊毛笔头。随之,就开始流传狼毛笔头的毛笔,以及羊毛笔头的毛笔。这样一个传说,在古籍上有所记载。 在65年前,长沙发掘了一座比较完整的战国木椁墓,其随葬品保存相当完好。里面发现一支毛笔,整支毛笔套在竹管里,杆长185厘米,径有04厘米,毛长25厘米。根据专家认为,毛笔是用兔毛所制,其做法与现代的毛笔做法不同。现代的毛笔是将笔头插在笔杆中,而这支毛笔是将笔头围在笔杆一端,然后用比较细的丝线缠住,在涂上一层漆。 这支毛笔的发现,对中国毛笔的发明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给研究文化史也是一个重大的价值。这支毛笔比蒙恬发明的毛笔还要早,这一发现有力的证实了毛笔并非是蒙恬发明。 来源网络 除了这些之外,在清朝光绪年间发现了甲骨文。以及在河南安阳殷墟中,也发现了大量的商朝甲骨文,这些文字是汉字的起源。这些甲骨文刻在龟甲与兽骨上面,排列整齐,刚劲有力,有些文字细如头发。龟甲与兽骨那么坚硬,这些文字是怎样刻上去的,有人提出了质疑。 一种说法,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另一种说法,是先写上去,在用刀刻上去。尽管这两种说法各有争议,随着出土的甲骨文越来越多,发现了一些只写没有刻的甲骨文。这时,就有了一种大胆的猜想,过去的古人应该是先写再刻的。第一,先写再刻,刻的时候比较容易,刻出来的文字比较整齐;第二,只有这样做,才能显得文字刚劲有力。 如果甲骨文是这样刻上去的,另一个问题便产生了。3000年前,没有毛笔的情况下,古人是用什么东西作为书写工具的? 来源网络 早在5000年前,彩陶比较盛行,彩陶的形状不同,如有碗、壶、钵等形状。在这些彩陶里面,与外面有各种各种及其美丽的图案,如有鱼纹、鸟纹、三角纹等。还有一些带有一定的神秘感,从线条的流畅度,以及技艺的多变。这些都是比较高超的技艺。从彩陶的制作过程来看,应该是在软的陶坯上描绘图案,之后在放在窑中烧制。 这时便产生了一个推测,当时应该是用毛笔一类的东西,在彩陶上进行描绘图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具,我们无从考证。如果是一个毛笔的话,那毛笔就起源比较早。更能说明了毛笔的出现比蒙恬发明毛笔还要早。 来源网络 长城君曰:对于蒙恬发明毛笔之事,已经相传了千百年,且有史籍记载。但是,从发掘的考古资料来看,在蒙恬以前,已经有毛笔出现了。这充分说明了蒙恬只是毛笔的改善者,并非是毛笔发明者。因此,毛笔是蒙恬发明,这一说法把我们骗了2000余年。 文:长城说历史,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