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3收藏

血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各家论述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51 感受外邪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53 情志过极 54 劳倦过度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7 衄血 8 鼻衄 9 齿衄 10 吐血 11 咯血 12 便血 13 尿血 14 紫斑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17 血证的预后 18 文献摘录 1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证的穴位 2 治疗血证的方剂 3 治疗血证的中成药 4 血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证 1 拼音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blood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ood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emorrhagic disease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证(blood disease[1]、blood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是出血性疾病的统称[2][1]。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4]。如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妇科经带胎产出血等[3]。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薰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4]

现中医临床也有将血液系统疾病作血证专科者[3]。

4 各家论述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在有关篇章里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备急千金要方》收载了一些较好的治疗血证的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的犀角地黄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吐血》。《济生方·吐衄》认为血证“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而对于血证的病机,则强调因于热者为多。朱丹溪对于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所阐发,《平治会萃·血属阴难成易亏论》说:“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医学正传·血证》将各种出血归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对血证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伤”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理、辨证施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4]

5 血证的病因病机

血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生。《黄帝内经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液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输布于肺、化精于肾,脉为血之府。血液生成之后,在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以充润营养全身。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故《景岳全书·血证》概括血证的原因说:“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 而动火者,有以劳倦 而伤阴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滥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4]

引起血证的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下五类[4]:

51 感受外邪

由于外邪侵袭,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尤以感受热邪所导致者为多。如风、热、燥等外邪犯肺,引起衄血、咳血。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若夫外因起见,阳邪为多,盖犯是症者,阴分先虚,易受天之风热燥火也。至阴邪为患,不过其中之一二耳。”湿热之邪侵及肠道则引起便血。热犯下焦则致尿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52 饮酒过多或嗜食辛辣厚味

过食辛辣厚味醇酒,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是滋生湿热,湿热内蕴,熏灼血络,迫血妄行而引起衄血、吐血、便血等症。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说:“酒热戕胃之类,皆能助火动血”;二是过食辛辣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虚衰,失其健运统摄之职,以致血溢脉外而发生血证。

53 情志过极

情志过极则火动于内,气逆于上,迫血妄行而成血证。如郁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胃络损伤而引起吐血,《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血随火升则导致衄血、咳血。

54 劳倦过度

心主神明,神劳伤心;脾主肌肉,体劳伤脾;肾主藏精,房劳伤肾。劳倦过度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而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

55 久病或热病之后

久病或热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久病或热病使阴津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二是久病或热病使正气亏损,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三是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6 血证的病理变化

[4]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薰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景岳全书·血证》:“血本 ,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及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此外,出血之后,已离经脉而未排出体外的血液,留积体内,蓄结而为瘀血,妨碍新血的生长及气血的正常运行。

7 衄血

衄血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5]。《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5]。

8 鼻衄

鼻衄(epistaxis[2][1])为病证名[6]。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又称衄血(见《丹溪心法·咳血》)、鼻出血[7]、鼻沥血(出《兰台轨范》卷五)。若出血不止则称鼻洪(见《大明诸家本草》)。是指以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血证[2][1]。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黄帝内经素问》对此有丰富的论述。《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但“鼻衄”之证名,则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8]。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

针刺和艾灸治疗鼻衄有一定效果,但应注意病因治疗[9]。由血液病引起者,禁用针刺和刺血法[9]。中老年人反复鼻衄者,应注意排除鼻咽部肿瘤[9]。

鼻衄可见于西医的鼻病、高烧病证、血液病、风湿、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多种传染病。

详见鼻衄条。

9 齿衄

齿衄(gum bleeding[10][2])为病名[11]。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又名牙齿出血[11]、牙衄(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称牙血[12]。血证之一。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13]。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11],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详见齿衄条。

10 吐血

吐血(hematemesis[2][1])为病证名[14]。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称呕血(见《医碥·吐血》)。血证之一。是指以血随呕吐而出,呕吐纯血或夹有食物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丹溪心法·吐血》:“呕吐血出于胃也”。

《医碥·吐血》:“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

吐血包括西医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14]。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并发症等[15]。呕血可见于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动脉硬化、某些血液病等多种疾病[16]。

详见吐血条。

11 咯血

咯血(hemoptysis[2][1])为证名[17]。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

咯是指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咳是呼吸器官受 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嗽古代与咳同义。咯血(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咳血(见《严氏济生方》)、嗽血(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实际经常混谈。

咳血为病名[17]。血证之一。又称嗽血(见《症因脉治·嗽血论》)[17]。《中医药学名词》作咯血[2][1]。是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即患者咳嗽而出血,痰中带血丝,或痰血相兼的表现[1]。血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痰中带有血丝,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18]。咳血由肺络受损所致[18]。因肺为娇脏,又为脏腑之华盖,喜润恶燥,喜清恶浊,不耐寒热,故邪气犯肺,使肺失清肃则为咳嗽,损伤肺络,血溢脉外,则为咳血[18]。

咳血来自肺脏者,多因外感风热燥火,或木火刑金,阴虚火动,灼伤肺络所致[17]。

《丹溪心法·咳血》说:“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

《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咳血即嗽血。”

《医林绳墨·血论》:“从嗽而来于肺者为咳血。”

《症因脉治·吐血咳血总论》:“咽中胃管呕出名吐血,喉中肺管嗽出名咳血。”

《赤水玄珠》卷九:“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

《张氏医通·诸血门》:“咳血者,因咳嗽而见血,或干咳,或痰中见红丝血点一两口,气急喘促。此虽肺体自燥,亦为火逆,咳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治宜六味丸加门冬、五味、清金壮水为主,略兼阿胶、贝母、百合、款冬、紫菀,润肺止咳之剂。血止后胃虚少食,气息不续者,劫劳散去半夏加紫菀茸及琼玉膏调理之。咳血久而成劳,或劳而咳血,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异功散加阿胶,或四君子加黄芪、鳖甲、麦冬、五味。阴虚火动而咳血,或痰中有血星如珠者,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贼骨、童便。”

咳血可见于西医的支气管扩张、肺炎、肺部结核、肺癌等疾病[17]。

详见咯血条。

12 便血

便血(hemafecia[1]、hematochezia[2])为病名[19]。是指以大便下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凡血从 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20]。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20]。治宜注重扶正,或祛邪与扶正兼顾[19]。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说:“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金匮要略方论》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血证》指出:“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 ,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以血在便前、便后分血来之近远并不可靠,而且在不少情况下,血和大便混杂而下,难于分辨其前后。而便血的颜色,可作为诊断便血部位远近的参考。一般情况下,便血色鲜红者,其来较近,便血色紫黯者,其来较远。古代医家有的又以血色之清浊,而立肠风,脏毒之名。如《济生方·下痢》说:“大便下血,血清而色鲜者,肠风也;浊而色黯者,脏毒也。”[20]

便血可见于西医的消化性溃疡、某些急性传染病、血液病,以及结肠、直肠、 疾患等[19]。

详见便血条。

13 尿血

尿血(hematuria[2][1])为病证名[21]。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厥论》)、溲血(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血证之一[22]。是指排尿时尿液中有血的表现[23]。患者小便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块,小便涩痛或无痛,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24][15]。

尿中有血,分为尿血及血淋两种情况[24]。临床上以排尿不痛或痛不明显者称为尿血;尿血而兼小便滴沥涩痛者称为血淋[24]。如《丹溪心法·尿血》说:“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

尿血的病位在肾及膀胱。其主要的病机是热伤脉络及脾肾不固。而热伤脉络之中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脾肾不固之中又有脾虚及肾虚之别。[24]

尿血可见于西医的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肿瘤、某些血液病等病[21][15]。

详见尿血条。

14 紫斑

紫斑为病证名[25],又称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25]。指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症[25]。即紫癜。

紫癜(purpura[2][1])为病名[26]。《中医内科学》称紫斑,也有称为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者[25]。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皮肤出血曰肌衄”

《医学入门·斑疹门》:“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疼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温热经纬·叶香巖外感温热病篇》:“按方书谓斑色红者属胃热,紫者热极。”

紫斑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详见紫斑条。

15 血证的辨证论治

对于血证的辨证,首先应辨清出血的部位及脏腑病位。例如同属鼻衄,但其脏腑病位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等,加以辨识;其次应辨清证候的虚实,分清实热、阴虚和气虚的不同[4]。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施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又《明医杂着·劳瘵》说:“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这样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因血证之中,以热迫血行所致者最多,所以凉血止血药相应地应用得较多。[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6 治疗血证的简易方

①红枣2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4]。

②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4]。

③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4]。

④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4]。

17 血证的预后

血证的预后,主要与下述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引起血证的原因。一般来说,外感易治,内伤难治,新病易治,久病难治。如《症因脉治·嗽血论》说:“外感咳血,壅于肺者易治;内伤门损于肺者之难治也”;二是与出血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出血量少者病轻,出血量多者病重,甚至形成气随血脱的危急重症;三是与兼见症状有关。出血而伴有发热,咳喘,脉数等症者,一般病情较重。如《丹溪心法·吐血》说:“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景岳全书·血证》亦说:“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4]

18 文献摘录

《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热至则……血溢血泄,……之病生矣。”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

《济生方·吐衄》:“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

《明医指掌·衄血》:“衄血,鼻中出血也。”

《明医指掌·溺血》:“尿血者,小便血也。盖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则溢渗于脬,小便出血也。”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行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循经络,不止自止。止之则血凝,血凝则发热恶食,病日痼矣;宜补肝不宜伐肝。经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者也。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即是火,气降即火降,火降则气不上升,血随气行,无溢出上窍之患矣。降火必用寒凉之剂,反伤胃气,胃气伤则脾不能统血,血愈不能归经矣。”

《景岳全书·血证》:“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

19

目录 1 拼音 2 合欢饮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合欢饮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合欢饮 1 拼音

hé huān yǐn

2 合欢饮的别名

合欢皮散

3 处方

合欢皮、白蔹。

4 功能主治

肺痈久不敛口。

5 合欢饮的用法用量

合欢皮散(《灵验良方汇编》卷二)。

6 摘录

《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古籍中的合欢饮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

,食远服。如咳嗽,加杏仁。亦可为末,白汤调服。合欢饮(一五五)治肺痈久不敛口。用合欢皮白蔹二味同煎

《仁术便览》:[卷二]肺痈

不治,用太乙膏为丸服。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煎汤饮。(即夜合花)脉诀∶寸数而实,肺痈已成;寸数虚涩

《丹溪治法心要》:[卷六]肺痈(第一百)

垒元戎》,本方止有搜脓汤方。收敛疮口,同合欢皮并饮白蔹浓汤。肺痿者,服人参平肺散。治肺痿,专在养肺

《金匮钩玄》:[卷第二]肺痈

搜风汤吐之。(出医垒元戎)收敛疮口,止有合欢树皮、白蔹煎汤饮之。《金匮钩玄》元朱震亨公元1358年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五肺痈证]药方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赞育丹的用法用量 6 备注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赞育丹 1 拼音

zàn yù dān

2 处方

熟地250克(蒸,捣)白术(用冬术)250克 当归 枸杞各180克 杜仲(酒炒)仙茅(酒蒸一日)巴戟肉(甘草汤炒)山茱萸 *羊藿(羊脂拌炒)肉苁蓉(酒洗,去甲)韭子(炒黄)各120克 蛇床子(微炒)附子(制)肉桂各60克

3 制法

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4 功能主治

治男子阳痿精衰,虚寒不育。

5 赞育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

6 备注

或加人参、鹿茸亦妙。

7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古籍中的赞育丹 《竹林女科证治》:[卷四求嗣上]男子阳痿艰嗣

春心正浓,而男子之浩欢顿起,何以玉种蓝田耶?宜赞育丹。赞育丹熟地黄(八两,蒸捣)白术(蜜炙,八两)

《医学摘粹》:[杂证要法虚证类]阳痿

阳痿者,宗筋纵弛也。有因肾寒精冷而痿者,以赞育丹主之。有因惊恐伤肾而痿者,以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赞

《妇人规》:[下卷子嗣类]药食(药食一)

或毓麟珠俱妙。若阳痿精衰虚寒,年迈艰嗣者,必宜赞育丹。若阳盛阴虚,左肾精气不足者,宜左归丸或延年益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子嗣类]宜麟策

或毓麟珠俱妙。若阳痿精衰,虚寒年迈艰嗣者,必宜赞育丹。若阳盛阴虚,左肾精气不足者,宜左归丸,或延年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因阵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滋阴降火方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方 1 拼音

zī yīn jiàng huǒ fāng

2 处方

南沙参15克,北沙参15元,元参15克,丹皮9克,石斛12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锦灯笼9克,花粉15克,黄芪9克,金莲花12克,马蔺子9克。

3 功能主治

滋阴降火。主脾肾阴虚,虚火上炎。

4 滋阴降火方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5 摘录

赵炳南方

古籍中的滋阴降火方 《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虚损]论外备用方

五三)劫劳散(妇一二四)三才封髓丹(寒一六六滋阴降火方)麦门冬汤(寒四五气热血焦)大补地黄丸(寒一

《凌临灵方》:金破无声

,喉痹声嗄,所谓金破则无声也,脉形弦数,治宜滋阴降火。方见咳嗽门史姓方,去苏子、梨膏,加射干、金果榄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二耳证门]治法

,肾虚精竭亦必致耳聋、耳鸣。药宜泻南方补北方,滋阴降火为主。心虚当宁心顺气,宜辰砂妙香散、平补镇心丹

《医学摘粹》:[杂病证方歌括热证类]口糜龈烂出血

酿成此证总非轻。甘露饮二地二冬味并嘉,枳甘石斛合枇杷,滋阴降火功偏大,仙露名方世共夸。《医学摘粹》

《奇方类编》:[卷上痰嗽门]久嗽痰火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桔梗杏仁煎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桔梗杏仁煎 1 拼音

jú gěng xìng rén jiān

2 处方

桔梗 杏仁 甘草各3克 阿胶 银花 麦冬 百合 夏枯草 连翘各6克 贝母9克 枳壳45克 红藤9克

3 功能主治

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

4 桔梗杏仁煎的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火盛兼渴者,加天花粉6克。

5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古籍中的桔梗杏仁煎 《类证治裁》:[卷之二肺痿肺痈论治]附方

鱼腹,外以线扎之,浸童便,煮熟食之。〔胸痛〕桔梗杏仁煎杏贝枳翘麦草银花阿胶百合夏枯草红藤〔吐脓〕甘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因阵

用酒煎服如前。如邪热火盛者,加槐蕊二、三钱。桔梗杏仁煎此桔梗汤之变方也。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肺痈肺痿(五十)

此证初起,邪结在肺者,惟桔梗杏仁煎为治此之第一方。在新因三三。齐德之曰∶肺者五脏之华盖也,处于胸中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内痈部]肺痈门主方

,再饮茶二三口吞下,待至五更时又如此吸一服。桔梗杏仁煎(张景岳。)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隔隐痛将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内痈部]肺痈肺痿门主论

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入门》卷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三味川楝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三味川楝散 1 拼音

sān wèi chuān liàn sǎn

2 《医学入门》卷八 21 方名

三味川楝散

22 组成

川楝肉1两,山栀1两,菖蒲2钱。

23 主治

热厥心痛。

24 三味川楝散的用法用量

每次2钱,淡姜汤调服。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古籍中的三味川楝散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拾遗

二钱,为末,每二钱,姜汤或酒调服。治冷心痛。三味川楝散川楝肉、山栀各一两,菖蒲二钱,为末,每二钱,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手足虽冷而身热,甚则烦躁吐逆额汗,古玄金散、三味川楝散、莎芎散,甚者,大承气汤下之,后服枳术丸。七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

大便下血。神授散方在因阵。治传尸痨虫。《宝鉴》川楝散治诸疝、小肠气。木香小茴香(盐炒,各一两)川楝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谟疝气]疝气论列方

荔香散(新因二八)川楝散(和三二六)加味通心饮(寒三三)暖肝煎(新热十五)理阴煎(新热三)龙胆泻肝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六]气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大清饮 1 拼音

dà qīng yǐn

2 处方

知母1钱5分,石斛1钱5分,木通1钱5分,石膏(生用)57钱(一方加麦冬)。

3 功能主治

脾经实热,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心烦,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

4 摘录

《不居集》上集卷十六

古籍中的大清饮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癃闭]论治(共七条)

热闭不通者,必有火证火脉,及溺管疼痛等证,宜大厘清饮、抽薪饮、益元散、玉泉散,及绿豆饮之类以利之。若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论治(共六条)

,而或痛或涩者,必当专去其火,宜先用抽薪饮、大厘清饮、七正散之类主之。若小水不利,而烦热难解者,惟绿

《妇人规》:[下卷带浊梦遗类]白浊遗淋

多,此其所以有辨也。若*浊初起而见热涩者,宜大厘清饮。若初起无火,而但有窒塞者,宜小厘清饮或五苓散。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遗精]遗精论列方

煎(新热六)人参丸(补百五)归脾汤(补三二)大厘清饮(新寒五)菟丝煎(新固三)寿脾煎(新热十六)小厘

《成方切用》:[卷四下消导门]小厘清饮

目录 1 拼音 2 《古今医鉴》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26 制备方法 3 《摄生众妙方》卷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红炉点雪》卷二 41 方名 42 养元散的别名 43 组成 44 功效 45 主治 46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4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养元散 养元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ǎng yuán sǎn

2 《古今医鉴》卷五 21 方名

养元散

22 组成

糯米1升(水浸1宿,滤干燥,慢火炒令极熟),干山药少许,胡椒少许。

23 功效

滋补。

24 主治

泄泻,饮食少进。女人子宫虚冷,不能成孕,久服之,亦能怀孕。

25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少许,滚汤调服。其味极佳,且不厌人。

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 《摄生众妙方》卷五 31 方名

养元散

32 组成

糯米1升,莲肉(去心)3两,怀庆山药3两,大鸡头实3两。

33 主治

脾胃病。

34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每日清晨用1钟,再入白糖2匙,或砂糖,用滚汤调食,其味甚佳,可以常食不厌。

35 制备方法

用糯米1升,水浸1宿,沥干燥,慢火炒令极熟,磨细罗过如灰面,将莲肉、山药、鸡头实碾末入米粉内。

4 《红炉点雪》卷二 41 方名

养元散

42 养元散的别名

养元粉

43 组成

糯米1升(水浸1宿,滤干,慢火炒令极干,为细末),淮山药3两,芡实3两,莲肉3两,胡椒末1钱。

44 功效

实脾,养胃气。

45 主治

久泄,饮食少进。

46 养元散的用法用量

和匀。每日清晨用半盏,再入砂糖2匙,滚汤调服。

47 附注

养元粉(《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古籍中的养元散 《古今医鉴》:[卷之五]泄泻

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养元散〔批〕(按此方治虚泻之剂)治泄泻,饮食少进。糯

《痰火点雪》:[卷二火病泄泻]附∶诸方

一两)上三味为末,每服米饮调下二三匙,日三服。养元散治久泄饮食少进。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滤干,慢火

《药征》:[卷上]人参

参之名义,而岂参之实乎,学人详诸。余读本草,至参养元气,未尝不发书而汉也。曰∶呜呼,可悲哉,人之惑也

《瑞竹堂经验方》:[七、羡补门]补养丸

补养元气,滋益气血,暖水脏及下元。菟丝子(洗净,捣为末,四两)破故纸(炒香)益智仁(各一两)杜仲(

《景岳全书》:[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谟咳嗽]述古(共六条)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