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秦文学!
你说的已经很全了,《吕氏春秋》也应该算吧,你没说
另外关于十子的问题
民国上海图书集成局校印<<十子全书>>十六册全,是书白纸线装,内有黑墨批校和朱笔圈点,品相如图。十六册书为老子1册庄子2册管子3册荀子2册列子1册韩非子2册淮南子3册文中子1册扬子法言与曷冠子合1册
根据这本书分析,应该指老子、庄子、管子、荀子、列子、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扬子和曷冠子十个人。
先秦文学概说
(1)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统—天下以前的历史,包括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先秦文学要讨论中国文学的起源、口头文学、早期书面文学和成熟的书面文学。文学的起源和口头文学须上溯到史前史,即没有成文历史以前的人类历史阶段。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2)“先秦”指的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编辑本段]先秦文学内容
上古歌谣和神话、《诗经》、先秦散文、楚辞。
1)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另有《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该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这些神话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等,其中著名的有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等。
2)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甲骨文字和部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两个部分。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3)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节 先秦社会与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800万年前的云南腊玛古猿化石到三百万年前的湖北古猿牙齿化石,直到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化石,都是中国土地上类人猿向人类进化的遗迹。此后一直到夏王朝建立以前,中国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100多万年。
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人类遗址中大多存在用火的遗迹。在这一悠久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国的远祖完成了直立行走和向智人过渡,逐渐形成无数的原始群落。约28万年前到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遗址有辽宁营口、陕西大荔、广东曲江、山西阳高、湖北长阳、山西襄汾等地,晚期智人的遗迹有内蒙古乌审、北京周口店、广西柳江、台湾台南、吉林榆树、江苏泗洪和四川资阳等地。古书中远古神话传说颇多,“三皇”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都是创始神话中的神人,是史前人类生活方式的象征。《韩非子•五蠹》有所谓“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的燧人氏,《易传•系辞下》有所谓“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的伏羲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的神农氏,他们大多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群落生活的影子。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以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饲养家畜逐渐发展为畜牧业。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是母权制,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期创造了黄河流域以彩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父系氏族社会创造了黄河流域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长江流域的浙江有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与北方文化交相辉映。《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周人的先祖是姜嫄踩踏神仙的脚印而孕育后弃,后弃教民稼穑,实际上反映了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和农业的兴起。史书追记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尧舜禅让”的传说反映了推举部落联盟酋长的情形。事实上与“五帝”并存的部落还有很多,黄帝取代神农氏,战胜炎帝和蚩尤,尧、舜、禹之世与共工、驩兜、三苗的关系等,都透露出部落之间征战频繁的状况。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至今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出土文物对夏朝的佐证也很少,关于夏朝的历史传说,概见于后世的追述。五帝时代和夏朝是史前史向史书记载历史的过渡,《史记》记载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便是以《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为开始。夏禹在帝舜时期接任其父鲧的职位,治理天下水害有功,被帝舜选拔为继承人。禹继舜而位,定国号为夏。禹死后,其子启打破尧舜禅让的制度,开创了父子相传的世袭制度,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末年,桀王不务修德而武伤百姓,百姓不堪忍受。商部落日益强大,成汤起兵灭夏。夏朝从禹至桀,共经历17王,约470多年。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夏朝统治的中心区,该遗址的早期文化当属于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七孔大玉刀纹饰精美,堪称绝品。酒器铜爵体型轻薄,纹饰简单,嵌绿松石的饕餮文铜牌制作精巧,别具匠心,意味着夏朝文明已经步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王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重要阶段。商原本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族,夏朝末年发展到黄河中游,征服许多部落之后,灭夏而建立商朝。从成汤建国到纣王灭国,共历经17代30王,约有600年的历史。商人“不常厥邑”,从成汤到盘庚,曾五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因而商朝亦称为殷或殷商。殷商时代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大量制作和使用青铜器,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技术和青铜文化,《尚书•多士》中说:“唯殷先人,有典有册”,典册用于教育,出现面向贵族子弟传授祭典、礼乐、军事和伦理等内容的教育机制。殷人特别崇敬鬼神,重视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便是甲骨卜辞。清末民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研究殷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字的出现为书面文学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甲骨卜辞就是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巩固为主要特色,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东周以封建宗法制度的逐渐破坏为主要特色。西周定都于镐京,在今陕西西安附近;东周迁都于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地理方位相对而为西东。周代保留下来的文献和地下出土的文物比殷商时代更多,社会状况也更为清楚。公元前841年,西周厉王暴虐无道,被流放于彘,史称“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为大宗主,所封的诸侯为小宗主;诸侯国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君与卿大夫相对而为大小宗主。大小宗主层层区别,形成树形结构。诸侯的领地称为“国”,大夫的领地称为“家”。天下耕地实行井田制以量功计禄,不得随意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西周用礼乐制维系统治秩序,严格规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礼”用以区别不同的等级,“乐”用以调节和谐的情感,这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从周武王到周幽王,西周共经历12王(厉王后共和行政14年),将近300年的历史。
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东周被史家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井田制之外的私田大量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周王室日趋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春秋早期南方的楚国率先僭号称王,后来吴国和越国也先后称王。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鲁国实行按耕地的数量征税的“初税亩”,以取代实行力役之征的井田制,表明私田得到官方的认可,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重要标志。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平民子弟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机会,强烈地冲击了世袭制度。旧制度逐渐破坏,新制度逐渐产生。战国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秦昭襄王所灭。诸侯各国先后实行政治改革或发生政变,如鲁国三桓分公室,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田氏代姜,晋国三家分晋等。据《战国策》所记载,当时的强国纷纷称王,有“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右,历经250多年的纵横捭阖,东西征战,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盛世常为后人所称道,其中不免多有理想的成分,但三代的统治各有特点,体现了文明进化的规律。《史记•高祖本纪》的论赞中说:“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撇开其历史循环论,“忠、敬、文”的政治正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发展规律。
先秦文学概说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大致同步,音乐、舞蹈、绘画和造型艺术等彼此关联,互相影响。中国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在岩石上雕刻或绘制的岩画,分布于包括今香港、台湾在内的20多个省区的100多个县、市、旗,最著名的有内蒙古的阴山岩画、云南的沧源岩画、广西的花山岩画、连云港的将军崖岩画、新疆的呼图壁岩画、青海的刚察岩画、嘉峪关附近的黑山岩画等。岩画内容反映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原始的狩猎、农耕、舞蹈等,形体简化而带有符号性的岩画可能是古文字的前身。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有十几件骨笛,大多为七孔,能奏出七声音阶,有的还有调音小孔。山西万荣县荆村和陕西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不按绝对音高制作,一个埙孔能发四个音。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相当精美,陶器上大多绘有绳纹、篮纹、弦纹、方格纹或动植物形的花纹,造型美观,做工讲究,生活用品已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还有许多纯艺术品的石器和玉器,如磁山文化中遗址中的石雕人头,良渚文化遗址中的兽面纹玉环、山形玉饰、玉琮、龙山文化中的龙凤形玉佩、勾云形玉佩和玉猪龙等,显示出造型艺术的成就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原始社会绘画、音乐和造型艺术如此发达,文学的产生亦在情理之中,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和书写工具尚未产生,没有留下原始的记录。
第二节 先秦文学概况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西周至春秋文献增多,最重要的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这些著述被视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方略。其中《礼经》除《仪礼》外还包括《周礼》和《礼记》,实际成书于战国以后。《乐经》不传,一般认为它就是《诗经》的曲谱。产生最早的当推《尚书》和《周易》。《周易》托古的说法是伏羲画卦,文王作辞,《易经》的萌芽期可能在殷、周之际,《易传》旧传为孔子所作,近人认为系战国秦汉儒者所托。《周易》卦爻辞或韵或散,保存有不少古代的原始歌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在原始文学中据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尚书》是一部跨时代的档案文件汇编,撇开今古文辨伪不论,仅从文字产生的时代来看,其中虞书、夏书显然出于后世的补作,而商书和周书才有可信的起码条件。《尚书》虽然号称难读,却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先河,讲究章法结构,条理清晰,并出现不少成熟的辞格,为历代散文家所重视。《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简史,相传是孔子根据春秋鲁国的史料记载编撰而成,文字简练似流水账簿,未能构成散文篇章,但其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直接导致了《左传》的产生。
先秦文学主要是周代文学,尤其是东周即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诗经》、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楚辞是周代文学的主体。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诗经》以外的古逸诗散见于后世的著述,真伪难辨,因而《诗经》也是西周至春秋时代唯一的诗歌总集。西周以前的歌谣都非常简短,只是具备诗歌的雏形。到了周代,诗歌在原有的基础上繁荣起来,这些诗歌许多被收入《诗经》。《诗经》属于集体创作,有庙堂乐歌、民族史诗和政治讽刺诗,也有大量的民歌。《诗经》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史传散文也就是历史散文,先秦两汉时代史书的概念还不够明确,《汉书•艺文志》中尚未设立“史部”,史书只是作为儒家经典或经典的附庸而存在。《春秋》本来是一部编年体简史,但人们并未将它看作史书,而是确定为儒家经典。《左传》与《春秋》有经传关系,用史实解释经文,解经的文字就是传,故称为史传散文。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中所列举的书例除《左传》之外,都与“经”没有必然的联系。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文学名著,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为解释《春秋》而作。其体例编次与《春秋》相同,用具体的历史事实解释《春秋》经文,内容自成系统,思想也与《春秋》有所区别,可以脱离《春秋》而独立。《左传》全面反映了春秋时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进程,并通过时人的讲述,记载了西周以前的古史和传说。《左传》长于叙事,尤其善于描写战争;语言凝炼传神,温文尔雅,含蓄委婉,幽默生动;作品通过叙事、描写战争和记录人物语言,客观上刻画出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中国叙事写人文学的良好开端。
《国语》被认为是左丘明的另一部著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与《春秋》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于全书的主要史实与《春秋》、《左传》相合,所以又被称为《春秋外传》。其中极少数篇章的记事起于西周穆王时期,比《左传》早二百多年,绝大多数篇章与《左传》相表里。《国语》长于记言,朴实平易,含义深永。或幽默生动,情景毕现;或寓庄于谐,妙趣横生;或纯朴自然,富于哲理;更有不少长篇宏论说古道今,具备论说文的基本格局。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书,成书于西汉晚期。其时上无天子,下无方伯,秦、齐、楚、赵、魏、韩、燕七雄并立,东周、西周、宋、卫、中山仅可立国。秦国与崤山以东某强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国家称为“连横”;崤山以东诸侯各国联合抗秦则称为“合纵”,从事连横或合纵的政治家就是纵横家。《战国策》是一部纵横家书,反映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战国策》的语言铺张扬厉,夸饰渲染,富于雄辩的气概。描写人物注重外貌肖像和行动细节的刻画,采用欲扬先抑等多种手法,人物刻画成为作者的主观写作动机。
战国时代人才辈出,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统称为诸子。诸子为谋求解决社会矛盾,提出种种治国方略,游说辩论,著书立说,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百家并非实数,只是极言学术流派之多。《汉书•艺文志》载九流十家,依次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师承嬗传,各成流派,故又称九流。小说家出于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不成流派而充为十家,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促使诸子散文蓬勃兴盛,主要有战国初期的《论语》和《墨子》,战国中期的《孟子》和《庄子》,战国末期的《荀子》和《韩非子》等。就学术派别而言,《论语》、《孟子》、《荀子》属于儒家,《墨子》属于墨家,《庄子》属于道家,《韩非子》属于法家。就文章体例而言,《论语》是典型的语录体。《孟子》和《庄子》属于论辩文,但《孟子》尚未脱尽语录体,《庄子》已接近专题论文。《墨子》、《荀子》和《韩非子》都是以题概篇的专题论文。
先秦诸子散文都是政治或哲理内容,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然而这些著述的议论说理都注重具象化、形象化,不同程度地采用寓言、比喻、夸张、拟人等文学手法,大多重文采,激越酣畅,宏丽恣肆,想象奇特,辞采华茂,甚至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寓言尤为特色,先秦诸子既大量运用民间寓言,也自行创作寓言,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手法多种多样,充满智慧和风趣,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战国时代的文学成就首推楚辞,楚辞是战国晚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在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文艺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有别于《诗经》的新诗体。《诗经》之后约300年左右的时间,散文勃兴而诗坛消沉。屈原和楚辞的出现打破诗坛的消沉,突破《诗经》的格局,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将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峰。屈原既是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的第一人,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又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人雄伟的诗篇,两千多年来一直放射着无穷的光辉,“沾溉后人,非一代也”。
中国哪来的南北战争?美国
南北战争[1] (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战争最终以联邦胜利告终。战争之初本为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的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2]
南北战争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此期间确立了战术、战略思想、战地医疗等现代战争的标准。参战的350万人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战争造成75万士兵死亡,40万士兵伤残,相关协会估计阵亡人数可能更多,不明数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2]
南北战争给当时的欧罗巴观察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卡尔·马克思说,南北战争代表了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战争。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战争背景编辑
南北战争斗争场景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在西部接连成立新的州。每当新州成立之际,就在该州内发生容许或禁止奴隶制存在的斗争。北方资产阶级和农民主张在新州内禁止奴隶制度,要求把新州确定为自由州。南方奴隶主则力图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主张把新州确定为容许奴隶制存在的州,奴隶主利用其在国会及政府中的统治地位,连续取得胜利,激起北方广大人民的愤慨。[3]
由于南北双方奉行的政策不同,使得宗教界也出现了严峻的考验,北方的教会对于圣经的理解把握得更加灵活,不断设法通过对圣经的诠释对解放黑奴加以辩护。在南方的教会领袖如:罗伯特·刘易斯·达布尼(罗伯特刘易斯达布尼)使用加尔文宗的思想为奴隶制,和南方脱离联邦的行动提供了看似合理的理论依据。因为南北的分歧,使得教会间互不信任、互相抨击,而导致了教会的分裂。长老会早在1837年早已分裂,这除了种族问题其它的事件使得分裂更为复杂化。而卫理公会及浸信会也在这一波风暴中分歧的相当严重。
战争起因编辑
南北双方作战
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1854年在北方成立了共和党。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于是在堪萨斯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斗争持续到1856年,揭开内战序幕。1857年奴隶主又利用斯科特判决案企图把奴隶制扩展到美国全部领土上去,导致约翰·布朗起义。[4]
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南方7州退出联邦,于1861年2月组成“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戴维斯任总统。同年4月12日至14日,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
战争经过编辑
南北战争情境图 (4张)
战争初期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北方23个州有2234万人口,南方7个州只有910万,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有发达的工业,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几乎没有工业,铁路也很少。
但南方有充分的军事准备,南方军队素质高,军火工业发达,并得到英法等国的援助,而且,内战前夕J.布坎南总统(奴隶主的代理人)曾设法把大量武器和金钱输送到南方去。南方想通过速战速决打败北方。
南北战争南方已经战败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北方并没有对南方进行任何大规模清算,在战后的谈判中,格兰特也给予罗伯特·李和他的部下足够的尊重和体面,甚至允许南军士兵带走他们的武器和战马。
哪怕在南北战争结束5天之后,时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戏院内被同情南方的布思枪杀,北方也没有再起战端对南方进行惩罚,借机将南方残余势力铲除干净,以至于很多史料包括学者都说双方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解,这又是何解?
一、南北双方都已经损失惨重,尤其是南方已经很难再继续维持战争
南北战争的人员伤亡方面,根据大致统计,南北战争中双方士兵和水兵的总伤亡人数是1095万人。其中,联邦方面伤亡总数为64万,112万人阵亡或伤重不治,2275万人因病致死,2775万人受伤,还有23万人的伤亡是因其他各种原因造成的,如溺死、谋杀、死刑、中毒和自杀,近10%的青壮年战死在战场上。
其余455万人是南部同盟方面的伤亡总数,94万人阵亡或伤重不治,164万人因病致死,194万人受伤,还有至少3000人因其他原因伤亡,占青壮年总数的近20%。
在整个战争期间,南北军军队营地成为麻疹、水痘、疥疮和腮腺炎的滋生地,100多万士兵感染了疟疾,一名内战士兵在战争中的幸存几率约为四分之一。
大约有47万名士兵作为双方的俘虏被囚禁,当时比阿肯色州的人口还要多,大约56万人在监狱中丧生。
一场南北战争超过了后来美国进行的所有战争的伤亡的总和。大量青壮劳力的损失对于北方相对来说还好一点,因为有完善的工业化;但是南方本身劳动力匮乏,加上又跑了黑人奴隶,经济状况惨不忍睹。
整个南方已经因为战火被打的稀烂,大量种植园、农场、磨坊、火车站等设施因为战火被焚毁,黑人奴隶逃跑之后种植园长满野草,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和无家可归的南方人,南方的经济体制趋于崩溃,大量的逃兵、流氓等人组成的游击队到处掠夺,企图夺走南方人的最后一口口粮。
南北双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计42亿美元,换算成现在差不多是880亿,南方损失的奴隶在当时就价值20亿美元,南方的农业因为战争减少了2/5的牲畜和一半以上的农用机械。
当时的南方已经是一摊烂摊子,外海还有北方强大的海军游弋,蟒蛇计划已经把整个南方包围起来,罗伯特·李也是在知道已经回天乏术的情况下才选择投降,就算南方想接着打,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本。
南方对北方充满怨恨怨恨,如果再起战端,南北将彻底分裂
南北战争中,双方都有许多家人、朋友、丈夫、儿子在战争中丧生,因此民间的对抗情绪远比政府之间来得更深刻。尤其是谢尔曼对南方烧杀抢掠,摧毁了南方的种植园、粮仓和城市,解放了南方的黑人奴隶。
南方的经济支柱是奴隶制种植园,北方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无异于断人财路,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而且战后大部分都由北部人组成的南部各州政府为了重建南部地区而征收重税,这使得南部地区的土地进一步贬值。到了1870年的时候,原南部联盟各州的财富总额已经下降到了1860年时的一半,但是要缴纳的税款却是1860年时的4倍。
在战争没有开始时,南方白人的人均财富额与北部白人的人均财富额基本等同。但是,到了1880年时,南方白人的人均财富额仅为北部白人人均财富额的一半。美国的1500多个百万富翁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生活在南部地区,但是很多北方投机客却在南方的战后重建中发了大财。
在南部重建过程,新的南部政府也将一批新的白人带入了权力中心。许多重建官员是北部人,他们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决定战后在南部安家定居。大部分南部人把他们称为“携带皮囊者”,意指他们把自己所有的行装都打包装在一个皮箱里,离开家乡,到南部来捞取官职、利益。
尽管大部分人其实是抱着一种参与重建的心态来到南方,但是实际上在重建过程中,大量投机商参与进来,许多“携带皮囊者”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贪污腐败横行。
更加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黑人开始参与到政治中去。黑人们决心要行使他们作为公民的新权利,成千上万的人加入了与共和党有密切联系的联邦同盟,绝大部分合格的非裔美国人参加了选民登记。
在南方的重建期间,约有2000名黑人担任州立法机构的议员,有14名黑人当选进入了国会众议院。许多人担任了地方官员,职务包括地方治安官、警长、税收官和警察等,这些黑人大多都是奴隶出身,这让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南方白人非常不服气,也愈加憎恨北方。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人。如果此时北方继续进行对南方的各种惩罚,列战犯清单进行各种公开审判的话很容易就把南方人逼上绝路,到时候南北全面开战就是彻底分裂。
以北军当时的实力,当然可以将南方彻底打垮,获得胜利,但是南北之间的鸿沟亦将无法弥补,北军也会伤亡惨重,经济倒退数十年,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北方的目的已经达到
其实南北双方的矛盾是全方位的矛盾,而双方争端最终的中心点便是关税和奴隶制。
但北方更看重的还是关税而不是奴隶制。北方要求进行贸易保护提高进口关税,以保护国内脆弱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嗷嗷待哺的纺织工业,需要南方提供廉价的原材料尤其是棉花,并且作为消耗北方工业产品的市场。
而南方并不同意提高关税,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将农产品尤其是棉花出口到英国以及欧洲各个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对棉花需求量更大而且出得起更高的价格。
也正是因为这种着重对外贸易的思路,所以尽管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脱离了联邦的州已经在制造业、银行存款、学校、航运、铁路和城市人口等大多数经济发展领域远远落在了北部各州的后面,但在财富总量上,南部各州的300万奴隶在市场上的价值达到了20亿~40亿美元,如果把这些奴隶的价值算在内,南部白人所拥有的人均财富与北部基本相当。
所以哪怕没有北方,南方也照样过得很滋润,这也是南方敢在林肯当选之后就干脆脱离的底气之一。
在南北战争中,北方成功对南方釜底抽薪,破坏了其最根本的经济基础,而且《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布成功避免了英法等国插手南北战争的企图,南方算是在国际上孤立无援。
战争结束后,美国南部的奴隶制已经荡然无存,政府成为空壳子,一切都需要北方介入,经济进入战后重建阶段,这其中可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那可是大把大把的发财机会。
而且北方的共和党在国会中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南方在国会的优势消失殆尽,只要北方提出的提案就没有通不过的可能性,所以林肯不需要再去发动战争来达成目的。
对待奴隶制,林肯的主张是只要别进北方,就让其自然消亡的好,属于对消除奴隶制的温和派。如今战争胜利,也不需要再去清算那些奴隶主,再说都心知肚明,南北战争也不是纯粹为了奴隶制打的。
对南方政治上的控制,对南方种植园主的赦令,避免了拥有极大话语权的种植园主们的反弹
南北战争中损失最大的人就是种植园主,他们大多拥有数量不等的黑人奴隶和种植园、但是种植园在南北战争中破产,奴隶跑了,田地荒芜了,他们的财产缩水了不知道多少。
在一开始的南部重建中,这些土地大多以各种形式给了黑人和自由民,并且为黑人建设了不少的学校,这些占用的都是那些种植园主们的土地。
如同村长在村子里有极大权威一样,偏巧这帮人在当时的美国政坛有非常不错的影响力,南北战争之前甚至还能影响美国总统的选举,即便战败,他们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民间怨恨可怕,更可怕的是跳出来个带头的,将怨恨拧成一股绳。
林肯遇刺后,副总统安德鲁·约翰逊成为美国第17任总统。他本人就是南方人,与林肯一样都属于对南方的温和派,主张的还是温和解决南方问题,要缓和同南方的关系。
1865年5月29日,总统发布第一个文告宣布,除了奴隶,对所有宣誓效忠的人都实行大赦并归还财产,只有少数几类人除外。这几类人包括邦联文职人员和外交官;陆军上校军衔以上的军官,海军上尉军衔以上的军官;所有辞去议员、联邦法官或军官之职而参加叛乱者;南部邦联各州州长;虐待战俘者或因其它军事罪行而被捕者;所有估价超过2万美元以上的纳税财产的拥有者,不在赦免名单中。
受到赦免的大量种植园主们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土地和庄园里,那些由自由民局控制和自由民耕种的土地也被要求返还,所以尽管他们在战争中蒙受了损失,但是能够得到失去的土地,他们依然可以东山再起。
这部分人很多后来都加入到共和党中,不过可不是为了什么“爱与正义”,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詹姆斯·奥尔康,他是密西西比州最大的种植园主之一,也是该州的第一名共和党人州长。
约翰逊的一系列做法使得他在共和党人中饱受诟病,但是对南方来讲却是恢复战前势力的大好机会,还催生了美国最著名的“3K党”。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约翰逊的“重建南方”的政策作过评价。马克思在1865年6月24日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不喜欢约翰逊的政策……反动已经在美国开始了,而且如果不立即结束这种现象,这种反动很快就会大大加强。”恩格斯在复信中也写道:“我也愈来愈不喜欢约翰逊的政策。”
尽管约翰逊一系列的政策和做法避免了南方的再度反叛,但是也正是因为他对南方奴隶主的妥协,或者说他本人就更加偏向南方和奴隶主,使得时至今日美国南部依然是种族歧视尤其是黑人歧视最为严重的地区。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北方联邦政府始终没有像他国一样对南方邦联进行大规模清算,除了对少部分人进行惩罚之外,南北双方进行了和解。
北方甚至依然允许其悬挂邦联旗,南方依旧是奴隶主当家做主,依旧过着优渥的生活,黑人奴隶尽管得到了解放,但是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包括法律上依然处于被白人歧视的状态,很多人的状况并没有比战前好到哪里去。
也正是因为没有进行彻底清算,导致时至今日,美国南方(除佛罗里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依然低于北方,甚至还通过严禁堕胎,哪怕是遭到强奸怀孕的也要生下来。
而要结束这样的局面,只能靠美国南方人自己了。
本文2023-08-22 04:45: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