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药代表书籍
古代医药代表书籍有如下: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3、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5、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目录 1 拼音 2 国家基本药物 3 黄连上清片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61 重金属 362 砷盐 363 其他 37 含量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74 测定法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注意 311 规格 312 贮藏 313 版本 4 黄连上清片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42 标准编号 43 处方 44 制法 45 性状 46 鉴别 47 检查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410 注意 411 贮藏 5 黄连上清片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 59 规格 510 黄连上清片的用法用量 511 禁忌 512 黄连上清片的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 514 黄连上清片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5 黄连上清片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片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huáng lián shàng qīng piàn
2 国家基本药物与黄连上清片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药品名称 剂型 规格 单位 零售指
导价格 类别 备注 83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48片(糖衣) 盒(瓶) 7 中成药部分 (指用量为一次6片,一日2次的品规) 84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2片(糖衣) 盒(瓶) 18 中成药部分 85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6片(糖衣) 盒(瓶) 24 中成药部分 86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20片(糖衣) 盒(瓶) 3 中成药部分 87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24片(糖衣) 盒(瓶) 36 中成药部分 88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36片(糖衣) 盒(瓶) 53 中成药部分 89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40片(糖衣) 盒(瓶) 59 中成药部分 90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50片(糖衣) 盒(瓶) 73 中成药部分 91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60片(糖衣) 盒(瓶) 87 中成药部分 92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00片(糖衣) 盒(瓶) 142 中成药部分 93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20片(糖衣) 盒(瓶) 169 中成药部分 94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2片(薄膜衣) 盒(瓶) 2 中成药部分 95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6片(薄膜衣) 盒(瓶) 27 中成药部分 96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20片(薄膜衣) 盒(瓶) 33 中成药部分 97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24片(薄膜衣) 盒(瓶) 39 中成药部分 98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36片(薄膜衣) 盒(瓶) 58 中成药部分 99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40片(薄膜衣) 盒(瓶) 65 中成药部分 100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48片(薄膜衣) 盒(瓶) 77 中成药部分 101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50片(薄膜衣) 盒(瓶) 8 中成药部分 102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60片(薄膜衣) 盒(瓶) 95 中成药部分 103 11 黄连上清片 片剂 100片(薄膜衣) 盒(瓶) 156 中成药部分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3 黄连上清片药典标准 31 品名黄连上清片
Huanglian Shangqing Pian
32 处方黄连5g、栀子40g、连翘40g、炒蔓荆子40g、防风20g、荆芥穗40g、白芷40g、黄芩40g、菊花80g、薄荷20g、大黄160g、黄柏20g、桔梗40g、川芎20g、石膏20g、旋覆花10g、甘草20g
33 制法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并浓缩成清膏;合并三种清膏,浓缩至适量,与大黄等粉末混匀;或清膏喷雾干燥后,与大黄等粉末混匀;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34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苦。
35 鉴别(1)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2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加甲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黄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2)取本品5片,除去包衣,研细,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异丙醇-乙酸乙酯-甲醇-水(6:15:3:15:03)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乙酸乙酯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6: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361 重金属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约10g,照炽灼残渣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J)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E第二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362 砷盐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研细,称取10g,加无砷氢氧化钙1g,加少量水,搅匀,烘干,用小火缓缓炽灼至炭化,再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同时作空白,留做标准砷斑用),放冷,加盐酸7ml使溶解,再加水21ml,依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F第一法)检查,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363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D)。
3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33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堿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堿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盐酸-甲醇(1:100)混合溶液10ml,称定重量,置50℃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放冷,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低温挥干溶剂,残渣用甲醇适量使溶解,加在堿性氧化铝柱(100~200目,8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35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黄连、黄柏以盐酸小檗堿(C20H17NO4·HCl)计,不得少于027mg。
38 功能与主治清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
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3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310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311 规格(1)薄膜衣片 每片重031g
(2)糖衣片(片芯熏03g)
312 贮藏密封。
3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黄连上清片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Huanglian Shangqing Pian
42 标准编号WS3B122592
43 处方黄连 5g 大黄 160g 连翘 40g 薄荷 20g 旋覆花 10g 黄芩 40g 荆芥穗 40g 栀子 0g 防风 20g 石膏 20g 桔梗 40g 黄柏 20g 蔓荆子(炒) 40g 白芷 40g 甘草 20g 川芎 20g 菊花 80g
44 制法以上十七味,大黄、白芷、黄连、石膏粉碎成细粉;连翘、荆芥穗、薄荷提取挥发油,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其余旋覆花等十味用70%乙醇加热回流 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药渣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合并三种稠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90℃) 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连翘等挥发油,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45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
46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分泌细胞中含淡**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2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加0lg活性炭,脱色,滤过,取滤液 1ml,加醋酸铅试液 2~2 滴,即产生桔**沉淀另取滤液 1ml加盐酸 3~4 滴,加镁粉少许,溶液显红色。
(3)取本品片,除去糖衣,研细,置锥形瓶中,加45%乙醇10ml,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显棕**荧光。
47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48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4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片,一日 2次。
410 注意禁食辛辣物,孕妇忌服。
411 贮藏密封。
5 黄连上清片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中药
52 药品名称黄连上清片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药品英文名称 55 成份 56 性状 57 作用类别 58 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59 规格每片重
03克(薄膜衣片)
510 黄连上清片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片,一日2次。
511 禁忌孕妇忌服,脾胃虚寒者禁用。
512 不良反应 513 注意事项1忌服辛辣 等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3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弱患者,大便溏软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后症状未改善,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5 黄连上清片的药理作用 5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黄连上清片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黄连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弘景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热痢白头翁当归犀角艾叶甘草桑寄生(锉各半两)升麻黄柏黄连黄芩酸石榴(各三分)上粗捣筛为散。每服五钱。水一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暴赤眼两)上八味。粗捣筛,每用五钱匕,水三盏,入竹叶七片,灯心二十茎,煎一二十沸。澄去滓,早晨临夜卧,热
《本草思辨录》:[卷一]黄连连阿胶汤、泻心汤,治心也。五泻心汤、黄连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治胃也。黄连粉,治脾也。乌梅丸,治
《普济方》:[卷七十三眼目门]目赤烂四季青又名红冬青、大叶冬青、油叶树、树顶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的叶。主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和西南各省。秋、冬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中药四季青的现代研究药理作用:四季青煎剂、注射液、四季青钠及分离出的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金**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控制烧伤创面感染有一定作用,对实验性烫伤用四季青涂布后形成的痂膜较为牢固,有一定抗感染能力和吸附能力,且有一定的通透性和不会增加创面深度等优点,明显减少创面渗出及水肿,并促进肿胀的消退,本品还能降低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所含原儿茶酸能在轻度改善心脏功能的情况下增强心肌的耐缺氧能力。本品尚具有显著的抗炎及抗肿瘤作用。
中药四季青的应用:
1.水火烫伤,湿疹,疮疡。本品苦涩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敛疮之功。尤长于治疗水火烫伤。主治水火烫伤,下肢溃疡,皮肤湿疹,热毒疮疖初起等,可单用制成搽剂外涂患处;亦可用本品干叶研粉,麻油调敷,或用鲜叶捣烂,外敷患处。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泻痢。本品苦寒,善于清泻肺火而解热毒。用于肺火上壅,咳嗽、咽痛以及风热感冒;或热毒下侵,小便淋沥涩痛,泄泻痢疾者,单用本品即效。
3.外伤出血。本品有收敛止血之效。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鲜叶捣敷伤口;也可用干叶研细,撒敷在伤口,外加包扎。
中药四季青的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适量。
中药四季青的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肠滑泄泻者慎用。
中药四季青的古籍摘要《本草图经》:“烧灰,面膏涂之,治皲瘃殊效,兼灭瘢疵。”
中药四季青的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 四季青主要含原儿茶酸,原儿茶醛,马索酸,缩合型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及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四季青煎剂、注射液、四季青钠及分离出的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均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金**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控制烧伤创面感染有一定作用,对实验性烫伤用四季青涂布后形成的痂膜较为牢固,有一定抗感染能力和吸附能力,且有一定的通透性和不会增加创面深度等优点,明显减少创面渗出及水肿,并促进肿胀的消退。本品还能降低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所含原儿茶酸能在轻度改善心脏功能的情况下增强心肌的耐缺氧能力。
药 材 名假酸浆子
拉 丁 名Nicandra physaioides(L )Gaertn(假酸浆)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
药用部位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
性味归经微甘、涩、平。①《贵州草药》:“种子:微甘,平。”②《云南中草药》:“果实:酸涩,平,小毒。”入心、肺、肾、肝、膀胱经。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解毒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腹胀、腹痛、腹泻、风湿性关节炎、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调敷。
古籍考证出自《贵州草药》。
参考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名Jiǎ Suān Jiānɡ
英文名Fruit or seed of Apple of Peru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小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或工化3-9g,鲜品15-30g;果实15-3g。
摘录《中华本草来源》 假酸浆,一年生草本,高04-15m。主根长锥形,有纤细的须状根。茎棱状圆柱形,有4-5条纵沟,绿色,有时带紫色,上部三叉状分枝。单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长4-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边缘有具圆缺的粗齿或浅裂,两面有稀疏毛。花单生于叶腋,通常具较叶柄长的花梗,俯垂;花萼5深裂,裂片先端尖锐,基部心形,果时膀胱状膨大;花冠钟形,浅蓝色,直径达4cm,花筒内面基部有5个紫斑;雄蕊5;子房3-5室。浆果球形,直径15-2cm,**,被膨大的宿萼所包围。种子小,淡褐色。花、果期夏秋季。
清热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清热去火的药物主要有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这种药物。
这些都属于中成药,对身体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刺激,因此不必过度担心,按照疗程服用即可。
同时,蒲公英、板蓝根、胖大海等各种药物也属于清热降火的药物,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出现的病症不同。
因此,使用的药物也不相同,如果有上火症状的出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清热降火的药物来进行调理。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好不要过量用药,以免对身体产生影响。
本文2023-08-22 05:01: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