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三大奇书的小窗幽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1收藏

处世三大奇书的小窗幽记,第1张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

《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为人就是做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很好的为人处世,下面介绍一些为人处世的书,仅供参考。

一《方与圆》

掌握了方圆之道的大智慧,天地就会变得很小,人生就会变得伟大。因为,此时的你已经真正看清了世界,真正读懂了自己。

二《菜根谭》

《菜根谭》的内容是儒家通俗读物,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心学、禅学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同时由于它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这些特色,它也是一部使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三《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文笔典雅,意蕴悠长。在平淡而优美的叙述中,娓娓道出了琐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四《智慧书》

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五《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

在不可思议的过程中,提供你所必须学习的一切,并找到凯蒂所说“做真相的情人”的那份喜乐与自由。仅用四句问话,教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烦恼的问题。

六《欢喜》

欢喜是一种状态,它是幸福自在的标志,也是充盈人生的基础。人们之所以会痛苦、郁闷、焦虑、沮丧、恐惧,之所以有怨、恨、恼、怒、烦,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心;心灵被禁锢,心智模式错误,自然无法发射和接收幸福的信号。

1、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改变贫穷的面貌,无非两点:一是开源,二是节流。穷得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从节俭入手改变现状,天生笨拙的人不必灰心,只要肯勤奋,依然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2、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怜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两途,不无奸恶人藏其内。

译文:有一种忠心被人视为愚行,就是“愚忠”,也有一种孝行被人视为愚行,那是“愚孝”,由此可知,“忠”,“孝”两个字,太过聪明的人是做不来的。同样地,仁和义的行为中,也有虚伪的“假仁”和“假义”,由此可以知道,在一般人所说的仁义之士中,不见得没有奸险狡诈的人。

3、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气。

译文:教育小孩子应当严厉对待,严厉的态度能平定孩子心中的浮躁之气;对待小人应当用敬待的态度,敬待的态度可以感化其心中的邪气,即使感化不了,也可使自己免于被其所害。

4、善谋生者,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已。

译文:善于营生的人,会教会自己的子孙营生的本事,而不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太多的财产。善于处事的人,会根据事物的客观态度来作决定,而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一已私利。

5、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文:贤明的人如果长辈给自己留了太多的财产,则损害他的志向而变得不思进取;愚笨的人如果长辈给其留了太多的财产,则使其更加肆无忌惮使他的错误犯得更深更多。

6、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译文:人的人品提不上去,总是因为自己的利欲看不破;做学问的学问没有进步,总是因为自己过不了懒这一关。

7、心能辩事非,处事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不卑污。

译文:心能明辨是非,就能快速而又果断处理事情;不忘记礼义廉耻,做人就会一身正气,不与卑污的人同流合污。

8、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译文:能写文章的人,善于引用名言,虽只寥寥数语,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读起来更加优美、更加动人。

9、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尖刻,终为薄福之人。

译文:性格怪异,脾气不好的人,多因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而终日处于不安之中,从而落得个短命的下场;语言尖酸刻薄的人,因少积口德而使得众人都远离其人,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使得自己福分浅薄。

10、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译文:志向不能不高,志向不高,就容易受世俗的影响而使自己和别人一起同流合污,最终难以有所作为。心不能太大,心太大,容易眼高手低,不愿从小事做起,最终难成大业。

11、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译文:很大的过错,往往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的,因此不能不学会谨慎。

12、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

译文: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3、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译文:随随便便就交朋友,不如在家里闭门读书。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思想者对话,也是在认识朋友,而且还是了不起的朋友。

14、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译文:立下难以实现的志向,才能吃别人不可能吃的苦,做别人不能做的事,千秋功业,才有得指望;对人对事若发现错误而不忍心去指责、纠正,那么必然会因为不忍心去说而造成祸害。

15、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译文:和朋友交往共游,必须仔细观察他的优点和长处,用心地学习,才能领受到朋友的益处。对于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话,一定要在平常生活中依循做到,才算是真正体味到到书中的言语。

孔子语录及译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凭此做老师了。[1] ”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到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 人生大全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格言联璧名句经典及译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译文]

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译文]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

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译文]

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

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译文]

生于古人之后而议论古人的缺点失误容易,而若处于古人的位置做古人所做的事就很难。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

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译文]

读书求明理,须让自己满意;与别人谈道理,须令别人佩服。

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

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

戒妄动,妄动乱神;戒多言,多言伤神;

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

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枯神。

[译文]

戒酗酒,酗酒伤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zw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精神郁结;戒多思,思虑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

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

[译文]

不要把自身不当回事,天、地、人的精华都藏在身体之中;不要轻视今生的每一刻,千古的功业关键在今朝。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

容一番横逆,增一番器度;

省一分经营,多一分道义;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

[译文]

经历一番挫折,才能增长一分见识;经过一些番磨难,才能增一分度量;省一分利益的经营,而多一分道义;能学一分退让,可得一分便宜;去掉一分享受则减少一分罪过;对事物多一分认识,而多一分物情。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

有实学者,必不夸学。

[译文]

有真才能的人不依恃才能,有真学问的人不夸耀学问。

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

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译文]

读书最要紧的就是勤学好问,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实实在在而持之以恒。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

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译文]

任何事都要争先的人,必定有人挤兑他;任何事都要争胜的人,必定遭人打击。

只一个俗念头,错做了一生人;

只一双俗眼睛,错认了一生人。

[译文]

只因为有庸俗的念头,一生的做事皆错;只因为俗眼观人,而一生没有认清朋友与敌人。

聪明者,戒太察;

刚强者,戒太暴;

温良者,戒无断。

[译文]

聪明的人戒太明察,刚强的人戒太暴躁,温和的人戒优柔寡断。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

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

[译文]

不算过错,有多少人为此蒙蔽良心;无可奈何,有多少体面以此为借口。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

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译文]

恩泽里从来会反生祸害,所以得意时候,应及早回头,激流勇退;失败后也许却反获成功,所以不顺心时,就不要撒手,坚持到底。

拙字可以寡过,

缓字可以免悔,

退字可以远祸,

苟字可以养气,

静字以可益寿。

[译文]

拙可以使人少过错,缓可使人免后悔,退可远离灾祸,苟可使人养福,静可使人长寿。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

鄙夫之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译文]

志士仁人所器重景仰的,是名声、功业、道德、情操;凡夫俗子所追求炫耀的,是服装、饰物、住宅、生活。

贵人之前莫言贱,彼将谓我求其荐;

富人之前莫言贫,彼将谓我求其怜。

[译文]

在有地位的人面前不要诉说自己的卑贱,否则他会认为在要求他推荐。在富有的人面前不要说自己的贫困,否则他会认为在求他可怜。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

对于手中紧急待办的事情,千万不要急躁,而应沉下心,详慎周密地思考斟酌,对于已经考虑成熟的问题,千万不要延缓,而应横下心,果决神速地实施解决。

何以息谤曰无辩;

何以止怨曰不争。

[译文]

如何制止毁谤只有不去辩白。如何停止怨恨,只有不去争辩。

一种人难悦亦难事,只是度量褊狭,不失为君子;

一种人易事亦易悦,这是贪污软弱,不免为小人。

[译文]

有一种人难以取悦也难以相处,只是度量狭小,但不失为君子;另一种人容易共事也好相处,但是既贪污又软弱,不免为小人。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译文]

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近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终日说善言,不如做好一件;

终身行善事,须防错了一桩。

物力艰难,要知吃饭穿衣,谈何容易;

光阴迅速,即使读书行善,能有几时

[译文]

每天说好话不如做一件善事;一辈子做善事,要小心做错一件事。人力、物力艰难,要知道吃饭、穿衣的不容易;时间过得很快,就是读书、做善事又能做多少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只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格言联璧好句摘抄

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份;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份。

遇事虚怀观一世,与人和气察群言。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眼睛盯着钱的是商人;眼睛盯着权的是小人。眼睛盯着书的是智人;眼睛盯着德的是君子。

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清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学问》 遍:到处。度量:指人的器理,胸襟。宏:广大。五经诸史:泛指各种经典著作。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多见多闻以开阔眼界,熟读诸史以扩展胸襟。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阳春,无人不暖。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处世箴言_处世格言

处世箴言:

1君子不念旧恶,小人记在心头;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2病痛来自不宽恕,宽恕与法律的赦免无关。

3宽恕并不是容忍对方得寸进尺,或是让伤害的关系持续下去。而是建立适合自己的行事规则,并让别人知道你是个有原则、就事论事的人。

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5公理评断是非,但疗伤唯有宽恕;公理之外,更需要宽恕。

6人偶尔会犯错,给别人带来伤害,因为他跟你一样,还有很多要学习、成长。原谅他的缺陷,他只是个平凡的人。

7宽恕犹如一项重要的求生技能,帮助你在一片误解、痛苦、怨恨和憎怒的狂乱中,理出方向。

8宽恕表面上似乎没有用,因为它不是立竿见影的方法。伤口的愈合与再生就像酿制老酒一样,需要时间。

9以吝啬心相待,不可能使对方变好,反而会使你自己变得更糟。

10以牙还牙是一条死路,你不过是跟他一般见识。抽开身,退一步想,你就可以宽恕。

11、尽多少本份,就得多少本事。

12、屋宽不如心宽。

1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14、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15、吃苦了苦,苦尽甜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16、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17、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

18、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19、小事不做,大事难成。

20、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

处世格言:

1、口说一句话,如口出莲花:口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3、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4、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

5、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6、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

7、受人点水之恩,须当涌泉以报。

8、对父母要知恩、报恩。

9、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会沾到两三滴。

10、我们要做好社会的环保,也要做好内心的环保。

11心灵真正的平静,来自于不计褒贬。

12有人问林肯,何不把敌人消灭林肯说:「把敌人变成朋友,从某个角度来看,不是也可以说我已经把敌人消灭了吗」

13不能宽恕他人的人,就好比在破坏自己必须行走的桥梁。因为每个人在一生中,必然有接受他人宽恕的时候。

14谦恭与包容是造就一位伟人的首要条件。

15与人相处牢记「默」字,与家相处牢记「忍」字,与世相处牢记「宽」字。

短短几千年,从物种的发展进化来说,远远不足以在什么智慧上进化出足够的差异。从信息的充裕度和学习能力、学习条件来讲,现代人远远超过古人,这点毋庸置疑。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是个怼天怼地的刺头,做京官时几乎得罪了满城权贵。后来他觉得这样不行,便读起了《道德经》。就像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一样,读了《道德经》的曾国藩,也开悟了。从此,他的性情大变,而《道德经》成了他的枕边书。他创建湘军后,遇到困苦,每每彻夜研习《道德经》,从中悟道。每读一次,都有更大的收获。即便这样,曾国藩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道德经》。

我们常常感觉古人是很厉害的,其实是有一定的认识偏差的,比如孔子是圣人,孔子又说自己的理论来源于尧、舜、禹、商汤、周文王,所以他们也是圣人,加上后世关公也是武圣人,中华历史上一共出了七位圣人,后世难道就没有贤能之人可以成为圣人了么,这就说明朝廷主流思想一代代在神话一些人、神话一些理论、神话一些事物,最后使得这些被神话的人事物会脱离实际,变得深不可测,后人越是无法企及。

自从西汉到至今的二千多年来,凡是儒学盛行时,总是将“易经”推出来作为儒家的盛典。由于后人不是生活在周文王的时代,再加上各个时代的环境天差地别,文化的认同感不一致,后人根本不能用古人的思路来理解“易经”。这样一来,被后人会认为是多么的神秘感,是科学中的科学,在宇宙中是万能的。

现代人很难读透《易经》,是因时代背景不同。这么多年过去了,现代人已经无法体会古人的时代背景,也无法真正了解古人思想,对易经的解读,全凭猜想。显然,结果不能服众。这就成了,无法读透《易经》的主因。但是,从学以致用来讲,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读透,只读对自己有用的就行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