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古书的用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2收藏

认识古书的用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第1张

有利于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内容掌握与考试。古书的用字,它既是考试中直接出现的知识点,又能为我们判断句式,理解语法打下基础。例如:

古今字的来源

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累增字)

州——洲队——坠益——溢责——债华(华)——花止——趾要--腰

如:“队”的本义是从高处坠落,后来假借为队列义,于是另造“坠”字表示本义。

“华”的本义是花朵,《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华”为华丽等引申义借去,另为本义造“花”字。

(2)今字承担引申义

取——娶解——懈赴——讣昏——婚保——堡贾---价

如:“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本义是背子于背。后引申为保护、防护义,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也有“保护、防护”义。

(3)今字承担假借义

辟——避、僻、譬、嬖(“辟”本指法制)戚——戚为——伪采--彩

如:“为”的本义是作、干,假借为假装、虚伪义,后来为此假借义造“伪”字。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辠也;从口,用法者也。”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假借为“回避、躲避”义的“避”,又假借为偏僻的“僻”、譬如的“譬”。

  引用古籍属于“用典”的一种,作用是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或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现代人写文章,也少不了这种引用。比如,学理科的大学毕业论文,少不了要引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的万有引力等。

首先,古注是阅读古言语的阶梯和桥梁。我们今天读不懂古书,障碍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其中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书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古书在流传、抄刻过程中的讹误,等等;二是知识性的障碍,由于古书记载的事情离我们已很遥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礼仪习俗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其实,这些障碍古人读书时同样遇到。为了使人们读懂古书,一代一代学者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对许多古书作注释。古人作注,大抵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字词句进行训释,以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二是对古文中所涉及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礼制、名物、习俗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解说,以排除知识方面的障碍。古人的注释为我们阅读架设了阶梯和桥梁,通过读古人注,我们既可以通晓文意,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扩大知识面。例如我们读《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下的一段注疏,就可以详细了解古代打猎的具体做法和古人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具体规定;读《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于是乎用之”下的注疏,可以了解古代藏冰的制度以及冰的多种用途;读《诗·小雅·常棣》“傧尔笾豆,饮酒这饫”下的注文,可以知道宗族私宴的细节。

其次,古人注释,接近实际,较为可靠。古人注书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他们当时离经典文献成书年代不远,他们生活的社会和前代社会在制度上一脉相承,因此他们对古书所记载的各方面情况有感性认识,比较熟悉。再加上这些注家大多是皓首穷经的著名学者、训诂专家,因而他们作注一般说来切合实际,可信可靠。例如作《春秋经传集解》的杜预,是东晋时代的经学家,深通《左传》,自称有“左传癖”;同时他还是一位军事家,能领兵打仗,人称“杜武库”。而《左传》一书,讲打仗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这样的一部书,由杜预这样的人来注,自然翔实可靠,大为生色。

再次,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翻开今人注本,可以发现今人注的一些说法,并非出自独创,而是来自古注。他们作注时,或把古注径直抄来,或用现代流语把古人之说复述一下。这样做,当然是可以的。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古注是源,今人注是流,读了古注,我们就能知源而识流,同时可以对今人注的优劣得失做出评判。例如:《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一本,《历肛文选》注:“施(yí):延,及,作‘跟踪’解。”按此注,“施”和“从”就是同义的并列谓语,意是:“一早起来跟踪丈夫到他所要到的地方去。这么说解我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如果翻一下赵岐《孟子章句》就会知其有失。赵注:“施者,邪施(同迤)而行,不欲使良人觉也。”所谓“邪施而行”,就是走路时左躲右闪。赵歧把“施”解释成“邪施”是有根据的。因为“施”的本义是“旗貌”(见《说文》),也就是旗子随风来回飘动的样子。“施”做“从”的状语,十分形象地描画出了妻子钉梢时的真实情景。所以读古人注,可以使们具有鉴别的眼光,对今人的译注不至于云亦云。

更新1:

thx

但想问下有咩简单文言文字词

文句系现实仍然会用嫁

我们学习文言文可透过读颂中国古代诗文

了解中国古代到近代的文化历史。也可以透过比较白话文

知道两者特色

优与劣。此外

我们亦可从文言文中取出一些现今还适用的字句

从而美化我们的文章或文字。 由于

文言文已于中国历史中占有很长的时间

今人所热捧的儒家、佛家、文化典籍等莫不靠文言文存留下来,这也说明白话语体是不能完全取代一切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时

不免会碰到一些文言文

要是对文言文一无所知

又岂能融会贯通再加上我在中国一份子

又怎可不了解我国的文化 文言文许多文字在现代文或书面语中已少用

但绝大部份的成语、文句都来自文言文

加上不书面语也是从文言的多义词产生出来。可见现在

文言文也有其生存价值。 2009-04-03 23:33:53 补充: 参考big5chinaqw:89/hwjy/hjsp/200811/18/138293s 2009-04-03 23:34:57 补充: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简单就是:"快" 2009-04-06 20:16:19 补充: 文言文字词:(然)现在多加'而'作虽然 (何)现在多加'为'作点解 (之)现多在后加副词作XX的前面/后面

参考: 自己

为何要学习文言文 (1)语言文字的一种,中国人有责任学好。 (2)有助阅读古籍 (3)了解古代文化/古人生活 (4)白话文中可引用,令文章更典雅/权威。 (5)成语来自古文 (6)使用(对联)

thx

但想问下有咩简单文言文字词

文句系现实仍然会用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