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窑场分类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22浏览:2收藏

南宋官窑,窑场分类名称,第1张

南宋官窑是官方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南宋时期汉族劳动人民的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南宋[ 建都临安(今杭州)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

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 ,一为南宋南 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 。然此项分类尚有纷歧意见,因为汴京遗址长埋于开封市底下,考古难以挖掘,只能借由古籍记载来推测当时烧窑的情况。根据几本古籍,如明初曹昭《格古论要》、南宋人所写《负暄杂录》、以及南宋《垣斋笔衡》所载,官窑的确分作南北两处。

我国古代四大名窑有: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

1、越窑。主要生产青瓷,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2、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纹饰刻得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终于民国。

3、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

4、定窑。主要生产白瓷,是中国北方白瓷的中心,始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定窑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钵。

扩展资料

八大名窑分别是: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建窑。

1、越窑

越窑分布于浙江宁绍平原。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

2、耀州窑

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黄堡镇。创烧于唐代,五代宋初受越窑影响专烧青瓷。宋金时期是极盛时期,金末走向衰落。主要特点:北宋早期,胎青灰色,釉青中闪黄。

3、龙泉窑

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始烧于五代,一直到清代才败落。五代时受越窑影响烧青瓷。瓷胎胎土致密、玻璃质感强,胎色灰白釉色水青。

4、定窑

定窑的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经五代、宋金成为庞大的白瓷体系。

5、磁州窑

磁州窑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辽金元、明清仍继续烧制。

6、钧窑

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创始于唐代,历经宋、金至元代。主要特点:胎质细腻,釉层较厚,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还有红蓝窑变。

7、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始烧于五代,至今仍在烧造。主要特点:不同时期烧造品种不同,但瓷器质量较高。代表为宋代青白瓷,明清青花等。

8、建窑

建窑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八大名窑

1、中国宋代陶瓷五大名窑: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2、简介

汝窑

一提到汝窑,很多人会想到天青的釉色,如雨后天空一般的天青釉,是汝窑最直观的特征。

此外,汝窑瓷器的釉面上还经常有细小的开片,被称为“鱼子纹”或“蟹爪纹”。唯一一件没有开片的,是中国台北故宫收藏的——水仙盆。

汝窑莲花式温碗,上面的细小开片清晰可见

开片和天青釉这两个特征,是大多数人熟悉的。然而神秘的汝窑器物还有两个“隐藏特征”,需要与它亲密接触之后才能了解。

第一个隐藏特征可以用鉴定界的一句话来概括:“芝麻支钉釉满足”。

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瓷盘

制作汝窑瓷器时,工人们为了提高它的颜值,决定将底部尽可能全部上釉,但是底部上满釉的瓷器不能直接放在窑里或者匣钵里烧。若果直接往窑里、匣钵里一放,烧成之后,器物和窑底、匣钵共同经受了烈火的考验,就粘在一起分不开了。

因此,在烧制之前,汝窑的窑工会用细小的支钉撑住瓷器底部,不让它与匣钵或窑接触,并在支钉周围全部上釉,烧成之后再敲掉支钉。这样一来,瓷器底部就会留下米粒或者芝麻大小的断痕。

台北故宫藏汝窑“奉华”款纸槌瓶,底部有5个细小的支钉痕

芝麻钉的特征在传世的汝窑器物中比较常见,而在窑址出土的器物中,既有用芝麻钉支烧的瓷器,也有用垫饼垫烧或搓个泥条垫烧等老办法烧制的瓷器,而且用老办法烧制的器物还不少。

清凉寺窑址出土

如果说上文的几个特征讲的都是汝窑的外在美,那么最后一个隐藏特征“香灰胎”体现的就是它的内在美。

汝窑瓷器的胎体呈灰白色。虽然不同器物胎的颜色深浅有别,但色调都与燃烧后的香灰近似。如果迎着光看,胎体还会呈现出一点点粉色。胎色与釉色相互衬托,更添素雅婉约之美。

汝窑纸槌瓶

官窑

五大名窑之中的官窑指的是南宋官窑。窑址有两处,分别位于杭州凤凰山南麓的乌龟山和杭州万松岭南的老虎洞。有学者认为,它们就是文献记载中南宋都城临安的郊坛下官窑和修内司官窑。

南宋官窑博物馆,位于杭州玉皇山以南乌龟山西麓,郊坛下官窑遗址就坐落在馆区之中

北宋灭亡后,南渡的赵宋皇室在临安继续着他们对高品质瓷器的追求,南宋官窑应运而生。在釉色上,南宋官窑的很多瓷器都模仿汝窑,呈天青色或与天青色相近的粉青色。

官窑大瓶,故宫博物院藏

同时,也有很多器物呈现出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并且有张牙舞爪的大开片,与汝窑的细碎开片风格差别很大。

官窑瓜棱直口瓶,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四个字:紫口铁足。器物底足的颜色非常深,像是铁做的一样,在口沿处又常常显出隐隐的紫色。

故宫博物院藏官窑圆洗的底足部位

同一件官窑圆洗的口沿部位

原因在于官窑瓷器原料胎土的含铁量极高,在烧造后的冷却过程中,没有完全上釉的底足部位,裸露胎体中的铁元素逐渐被氧化,使胎体变成深色。而器物的口沿、棱角等处,釉层较薄,像是给深色的胎体加了一层美颜滤镜,从外表上看呈紫,呈现出“紫口铁足”的效果。

哥窑

哥窑堪称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窑之一,也是存在最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瓷窑之一,历来备受关注。虽然哥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但在宋代文献中却找不到任何有关哥窑的记载。元、明两代的文献,虽然提到过哥窑,但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记载不完全可信。

哥窑胆式瓶,故宫博物院藏

而且,宋代的墓葬和窖藏中也不见有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出土。哥窑的神秘程度,可能仅次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柴窑了。

神秘归神秘,人们还是从传世哥窑器物中提炼出了它的一些特点。一般来说,它的胎体颜色很深,与官窑瓷器一样具有“紫口铁足”的特征;釉色有米黄、粉青等;釉面光泽温润,如同酥油一般。

哥窑青釉鱼耳炉,故宫博物院藏

器物通体常常布满开片,有的器物开片较为细碎,称为“百圾碎”“鱼子纹”;还有的器物开片粗细深浅不一,粗者呈黑色,细者显金**,人称“金丝铁线”,又名“文武片”,是哥窑比较有个性的特征。

故宫博物院藏哥窑弦纹瓶局部,金丝铁线的开片十分明显

钧窑

钧窑的窑址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它虽然也属于青瓷系统,但与其他那些釉色走冷淡风的青瓷窑口相比,钧窑的釉色简直是多姿多彩、活泼可爱。

北宋钧窑鼓式洗,上海博物馆藏

钧窑烧瓷的时间很长,宋、金、元、明时期均有烧造。釉色有天蓝、月白、紫红等多种色调,以紫红釉色最为独特。即使在同一件器物上,不同位置的釉色,浓淡深浅也各不相同,有“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美誉。

钧窑月白釉梅瓶,故宫博物院藏

金代钧窑葵口盘,河南博物院藏

奇妙的紫红釉色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都知道,红色+蓝色=紫色。同样,钧窑器物上的紫色也是红釉与蓝釉融合的结果。入窑烧造之前,工匠们会故意在蓝釉层上涂抹一些红釉。烧造过程中,蓝釉与红釉在胎体上自然流淌交融,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烧出的瓷器会是什么样子。

元代钧窑天蓝釉紫红斑钵,故宫博物院藏

入窑的时候,器物看起来都差不多,出窑的时候一下子万紫千红起来。钧窑的这种特征,被称作“窑变”,所以有人称赞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值得一提的是,钧窑工匠使用的红釉,以铜的氧化物为呈色剂,是中国最早的铜红釉。元代的釉里红、明代的宝石红、清代的郎窑红,工艺基础都可以追溯到宋代的钧窑。

此外,宋代的钧瓷釉面上,常出现一长条一长条弯弯曲曲的痕迹,像是有蚯蚓藏在釉下面一样。这种纹路被人形象地称为“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特征之一。

上海博物馆藏钧窑洗

由于钧窑器物釉层比较厚,在烧造之前或烧造初期,釉层容易发生开裂;窑炉温度特别高的时候,釉到处乱流,釉层的裂缝又被其他地方流过来的釉填平。蚯蚓走泥纹,就是钧窑的釉面开裂又补好后留下的“疤痕”。

定窑

定窑的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在宋代以烧白瓷为主。与后代雪白的白瓷不同,成熟期定窑瓷器的白色在白中微微闪黄,类似于我们说的米白色,看起来非常的柔和养眼。

北宋定窑孩儿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喜欢在胎体上印花是定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定窑的印花纹饰,在崇尚极简、素雅的宋朝可谓是一个例外。纹样多位于盘、碗等器物的内底,图案有花卉、禽鸟、水波、云龙等,非常繁密,但美就美在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密而不乱上。

定窑印花云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可以看出印花图案的复杂

在烧造工艺方面,定窑工匠创造了一种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支圈覆烧法,也就是利用一些截面为L形的支圈组合成匣钵,把盘、碗等产品倒扣过来烧:

定窑覆烧法示意图,图自李辉柄、毕南海《论定窑烧瓷工艺的发展与历史分期》

同样是用匣钵装烧瓷器,如果将器物正着放在匣钵里,每一个匣钵只能放一件瓷器;如果用L形支圈组合成匣钵,再运用覆烧法,每一个匣钵里可以放许多瓷器,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因此,这种方法出现后,迅速在全国的各个民间窑口得到推广,影响特别大。

但覆烧法也给定窑的产品带来了显著的缺陷:如果瓷器还像以前那样在口沿部上釉的话,烧造完成后,器物的口沿就会粘在匣钵上拿不下来。所以,在运用覆烧法烧造瓷器之前,工匠们必须忍痛把器物口沿部的一圈釉刮掉,烧成后的器物,口沿的一圈是没有釉的。

定窑印花蟠螭纹盘,口沿无釉

这种缺陷叫做“芒口”。宋人笔记谈到北宋宫廷抛弃定窑器物改用汝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定瓷有芒,不堪用”。然而,聪明的定窑工匠并没有气馁。他们很快想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在没有釉的口沿部包镶一圈金、银或者铜,既能遮掩“芒口”的缺陷,又能提高器物的格调。

故宫博物院藏定窑盘,口沿部包镶了一圈铜

这种位于碗口、盘口的特殊装饰,被后人称为“金扣”“银扣”或“铜扣”,也是定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