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陵泉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阴陵泉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阴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81 对膀胱的影响 182 治疗骨性膝关节炎 18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84 治疗菌痢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陵泉 1 拼音
yīn líng quán
2 英文参考Yin Mound Spri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inlingqu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īnlíngquán SP9 [中国针灸学词典]
yīnlíngquá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穴位 阴陵泉 汉语拼音 Yinlingquan 罗马拼音 Yinlingchuan 美国英译名 Spring in Shady Moun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P9 日本 9 法
国 莫兰特氏 RP9 富耶氏 RP9 德国 MP9 英国 Sp9 美国 Sp9
阴陵泉为经穴名(Yīnlíngquán SP9)[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2][1]。别名阴之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水[1][2][3]。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1]。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阳痿,膝痛,黄疸,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霍乱吐泻,泄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遗尿,尿失禁,尿潴留,月经不调,痛经, 炎,赤白带下,疝瘕,脚气,腹膜炎,尿路感染,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膝胫酸痛,痢疾,便秘,肾炎,腹水,失眠等。
4 阴陵泉的别名阴之陵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5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脾出于隐白……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
6 特异性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7 穴名解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1]。
阴,《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陵,大阜也;泉,《说文》:“水源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属皆从泉。”《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疾高而内者,取阴之陵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载:“膝下为陵。”《神应经》有:“在膝内侧辅骨下陷中。”又为脾经腧穴,以脾为阴中之阴,内为阴,膝高突起似陵,穴属合水,犹阴侧陵下之深泉也,水出于泉,因名阴陵泉,与阳陵泉相对[4]。
8 所属部位小腿[5]
9 阴陵泉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3][6]。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1]。正坐或仰卧取穴[1]。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凹陷处[2]。一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2]。
阴陵泉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阴陵泉穴的位置
阴陵泉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阴陵泉穴的位置(肌肉)
阴陵泉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或用拇指沿胫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的凹陷中即是本穴[7]。
快速取穴: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向上推,抵膝关节下,胫骨向内上弯曲凹陷处即是阴陵泉穴[8]。
11 穴位解剖阴陵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及半腱肌(腱)、肌。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分布著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隐神经之外,还有与神经伴行的大隐静脉。该静脉正行于该穴的皮下,针刺应注意避开。针穿小腿深筋膜,经胫骨粗隆内侧的缝匠肌、半膜肌及半腱肌等各肌附着处的肌腱,向后经胫骨内侧缘进入膕肌。以上诸肌由股神经、坐骨神经等支配。膝下内动脉,发自膕动脉,向内下方,经胫侧副韧带和胫骨内侧髁之间,参加膝关节网,并发支营养胫骨及附近肌腱。
11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1]。
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6]。
11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膝下内动脉分支和胫神经肌支分布;再深层有胫神经本干和腘动脉本干经过[6]。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通过[2]。
12 阴陵泉穴的功效与作用阴陵泉有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
阴陵泉有益肾利湿、行气消肿的作用[1]。
阴陵泉穴有温运中焦、清利下焦之功,主治脾、肾二经病,凡由中焦虚寒、下焦湿热所致的病症多选用此穴施治。
阴陵泉穴为足太阴经五输穴之合穴,配五行属水,应于肾,因此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胀、暴泄、水肿、黄疸等[7]。
遗精和小便失禁或由于肾虚精关不固,膀胱失于约束,或由于气虚下陷,气不摄精而致,取阴陵泉穴健脾益气、补肾固摄而治之[7]。
足太阴经筋结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阴陵泉穴又位于膝关节部,故取之可治疗膝痛、 痛、妇人阴痛等[7]。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有健脾利湿、调补肝肾之功,大凡涉及内脏水湿之疾,如腹满水肿,小便不利,取之有消源导流利水之妙,亦治腹坚、喘逆、疝气、症瘕,遗精、遗尿、暴泄、飧泄,俱阴证也[4]。
13 主治病症阴陵泉穴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阳痿,膝痛,黄疸,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霍乱吐泻,泄泻,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遗尿,尿失禁,尿潴留,月经不调,痛经, 炎,赤白带下,疝瘕,脚气,腹膜炎,尿路感染,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膝胫酸痛,痢疾,便秘,肾炎,腹水,失眠等。
阴陵泉穴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 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6]。
阴陵泉主治脾胃、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水肿、黄疸、霍乱吐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疝瘕、膝痛、脚气等[1]。
现代又多用阴陵泉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 炎、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1]。
阴陵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2]。
阴陵泉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痢疾,便秘,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妇人阴痛,带下; 痛,遗精;膝痛[7]。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萎;
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妇产科系统疾病: 炎,月经不调;
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一般直刺10~15寸[1][2]。
直刺10~20寸[6][7],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沿着小腿内侧向下扩散[7]。
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142 灸法可灸[1][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配伍阴陵泉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阴陵泉配水分,有利尿行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阴陵泉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阴陵泉配足三里、上巨虚,治腹胀、腹泻[7]。
阴陵泉配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治小便不利[7]。
阴陵泉配水道、中极、复溜,治水肿[7]。
16 特效双手轻握膝下处,屈曲拇指,指尖由下向上出力揉按阴陵泉穴,每次揉按1~3分钟,可缓解腹痛、膝痛等症[8]。
夏季多雨,暑湿之邪阻滞经络,故应谨防湿邪,可每天 阴陵泉10~15分钟[8]。
17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盛,腹胀逆,不得卧,阴陵泉主之。肾腰痛不可俯仰,阴陵泉主之。溏,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妇人阴中痛,少腹坚急痛,阴陵泉主之。
《针灸大成》:霍乱,阴陵泉、承山、解溪、太白。
《备急千金要方》: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
《千金翼方》:水肿不得卧,灸阴陵泉百壮。
《杂病穴法歌》:心胸痞满阴陵泉。小便不通阴陵泉。
《百症赋》:阴陵泉、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18 研究进展 181 对膀胱的影响针刺阴陵泉有调整膀胱张力的作用,松弛者使张力增加,扩张者紧张[7]。取双侧阴陵泉,进针1~15寸,行提插泻法,以针感向上传导为佳,施手法1~3 min,留针15~30 min,可治疗尿潴留[7]。
182 治疗骨性膝关节炎选取阴陵泉、阳陵泉、内膝眼、犊鼻、髋骨(梁丘两侧各旁开15寸)及阿是穴[7]。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腧穴,通过提插捻转产生针感后,在每根针上套上事先准备好的中间带有孔的小硬纸片,把2 cm长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然后点燃艾条,待艾条燃完后,将针取出[7]。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总有效率达967%[7]。
18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针刺阴陵泉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7]。实验表剪,强 多引起从属时值增大,即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发展抑制过程,但健康人抑制过程较慢较弱;给予轻 时,半数患者皮质引起兴奋过程,半数患者引起抑制过程,但健康人多数为兴奋过程,只有少数人引起抑制过程,说明因功能状态不同,针刺轻重不同,其效应也不同[7]。
184 治疗菌痢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阴蹻脉循行路径 4 阴蹻脉交会腧穴 5 阴蹻脉经脉病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跷脉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阴蹻脉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阴蹻脉 已经自动替换为 阴跷脉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yīn qiāo mài
2 概述阴跷脉(Yin Heel Channel[1]、Yin Heel Vessel[1])为奇经八脉之一[2][3]。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以其足所行系循行阴经,为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阴跷脉主要病候为多眠、癃闭[4]。
以其足所行系循行阴经,为足少阴肾经之别脉也。
3 阴跷脉循行路径
阴跷脉循行路径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阴蹻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经过内踝后,沿下肢内侧上行,经 ,沿腹、胸进入缺盆,再上行,出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5]。
《中医大辞典》: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又《黄帝内经灵枢·脉度》:“(阴)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本脉自然骨(舟骨粗隆)后方的照海穴起始,经过内踝,沿下肢内侧向上,进入 ,向上沿着胸腔里面,入于缺盆(锁骨上窝),再上行,从结喉旁人迎穴的前边出来,经颧部内侧,到目内眦,与太阳、阳蹻脉相会[2]。
《中国针灸学词典》:本脉的循行路线,据《难经》记载:起于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经内踝后和腿股内侧向上循行,进入 ,再上行经胸到缺盆,沿喉咙走在人迎(颈动脉搏动处)的前面,经颧部到达内眼角,与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相并上行到脑[3]。
阴蹻脉起于跟中,内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间之然谷穴,循内踝上行腹股、阴器、胸腹,再上行至咽喉,并至睛明穴,亦会于足太阳膀胱经。
(1)足少阴肾经部分:阴蹻脉起于足少阴肾经之然谷穴,即在内踝前端,大骨下陷中间。从然谷穴循内踝下一寸照海穴,再由照海穴直上三寸至交信穴,从此循阴股鼠蹊处,入生殖器后而上行入腹胸里。
(2)足阳明胃经部分:阴蹻脉入腹胸处上行后,转循足阳明胃经,上行至锁骨上缘中点,下对 中线之缺盆穴,经结喉旁,颈动脉后之人迎穴之前,再上行入頄鼻旁。
(3)足太阳膀胱经、阳跷部分:阴蹻脉上行至頄鼻旁,属目内眦后,再往外出曲宛而出,再入睛明穴。在此与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之上行气一起还回,此功能即作为濡润眼睛之用。故知阴蹻脉气,若不能与阳跷脉气,并荣于眼睛,则造成眼睛不能合闭。
奇经阴蹻脉经筋图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阴)蹻脉者,上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服;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该脉主要分布在腹部和颈部,其功能为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关系到人的活动与睡眠。
循行路线:起于跟中
上内踝之上
直上循阴股入阴
上循胸腹
入缺盆
上出人迎之前
入頄
属目内眦
奇经阴蹻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阴蹻脉 4 阴跷脉交会腧穴
阴跷脉交会腧穴有照海、交信(足少阴肾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4]。
阴跷脉腧穴总图
5 阴跷脉经脉病阴跷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嗜睡等[2]。
阴跷脉主要病候为多眠、癃闭[4]。
阴跷脉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外侧的肌肉弛缓而内侧拘急,以及嗜睡等。
患阴蹻脉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阳气不足,阴气偏盛,常常多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和阴阳 1 拼音
hé yīn yáng
2 注解
和阴阳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延等作用。《小儿 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古籍中的和阴阳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诊候之三]脉论不已则伤于阳阳伤则阳祸生矣故须圣人在人在天地间和阴阳气令万物生也和气之也道谓先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阴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
《小儿推拿广意》:[卷中]伤寒门
骨节疼痛。大小便不通。肚腹作胀。治法推三关肺经和阴阳运八卦开胸揉肘天河入虎口四横纹捞明月赤凤摇头揉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二十]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以养之。此方用阿胶安胎补血。塞其漏泄宜矣。甘草和阴阳。通血脉。缓中解急。其气内入。开利阴血之结。而
《金匮要略浅注》:[卷三]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脉·阴经 5 归属于六脏的经脉·阴经 6 经穴别名·阴经 61 阴经的别名 62 出处 63 穴名解 64 所属部位 65 漏谷穴的定位 66 取法 67 穴位解剖 671 层次解剖 672 穴区神经、血管 68 漏谷穴的功效与作用 69 主治病症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 6102 灸法 611 配伍 612 文献摘要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经 1 拼音
yīn jīng
2 英文参考YIN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òugǔ SP7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阴经:1阴脉;2归属于六脉的经脉;3经穴别名。
4 阴脉·阴经阴经又称阴脉[1]。指经脉之中属阴者[1]。包括手足三阴经、任脉、冲脉、阴维脉、阴蹻脉等[1]。
5 归属于六脏的经脉·阴经
阴经指归属于心、肝、脾、肺、肾、心包六脏的经脉[2]。
太阴经:有阴气旺盛之意义,因为其位于三阴经之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称。
少阴经:有阴气减弱之意义,其位置在太阴与厥阴之中间,故有少阴为枢之称,亦即本经在两阴经之间,起著枢纽之作用。
厥阴经:是阴气发展之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之方面转化过程,亦即是在太阴和少阴两经阴气交尽之际,其位置在太阴与少阴之里面,故有厥阴为合之称。
在中医学上五脏属阴属里故为内,六腑属阳属表故为外,有相互表里配偶之意,而阴经属阴、属内,阳经属阳、属外相对,所以阴经和阳经同脏腑表里关系一样,配成一对一对,其配对情形如下:
手太阴肺经(里) 配对 手阳明大肠经(表) 足阳明胃经(表) 配对 足太阴脾经(里) 手少阴心经(里) 配对 手太阳小肠经(表) 足太阳膀胱经(表) 配对 足少阴肾经(里) 手厥阴心包经(里) 配对 手少阳三焦经(表) 足少阳胆经(表) 配对 足厥阴肝经(里) 6 经穴别名·阴经阴经为经穴别名[2]。见《针灸学》(南京)。即漏谷[2]。
穴位 漏谷 汉语拼音 Lougu 罗马拼音 Louku 美国英译名 Leaking Valley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P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RP7 富耶氏 德国 MP7 英国 Sp7 美国 Sp7
漏谷为经穴名(Lòugǔ SP7)[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太阴络[4]。属足太阴脾经[4][3]。漏即漏下,谷指五谷,本穴善治泄泻痢疾,故名漏谷[3]。主治腹胀,脘腹胀满,肠鸣切痛,腹胀腹鸣,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饮食不化,消化不良,疝气,腹痛,少腹疼痛,泄泻,赤白痢,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丹毒,偏坠,腿膝厥冷,膝踝肿痛,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精神病等。
61 阴经的别名太阴络(《备急千金要方》)。
62 出处《针灸甲乙经》:漏谷,在内踝上六寸,骨下陷者中。
63 穴名解漏即漏下,谷指五谷,本穴善治泄泻痢疾,故名漏谷[3]。
漏,是渗泄和穴洞的意思。谷即山洼无水之地,又指肌肉之结合处,《内经》谓:“肉之大会为谷。”穴在三阴交上3寸处,胫腓二骨夹隙中。《医宗金鉴》谓:“在夹骨隙中”,故喻之为谷。又以胫骨有漏血孔,与本穴遥相关通,故名之为“漏谷”。[5]
本穴外表部位与足阳明络穴“丰隆”部位相对,或与足阳明经有所沟通,故名“太阴络”也[5]。
64 所属部位小腿[6]
65 漏谷穴的定位标准定位:漏谷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7][8]。
漏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正坐或仰卧取穴[3]。
漏谷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处[4]。
漏谷穴在足太阴脾经中的位置
漏谷穴的位置
漏谷穴的位置(足太阴脾经)
漏谷穴的位置(肌肉)
漏谷穴的位置(骨骼)
66 取法漏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3]。正坐或仰卧取穴[3]。
正坐或仰卧位,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连线的中点稍下(05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取穴[9]。
正坐或仰卧位,在内踝高点上6寸,胫骨后缘,当阴陵泉和三阴交的连线上取穴。
67 穴位解剖漏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血管、神经分布同三阴交。(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分布著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的脂肪组织增多,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伴行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小腿深筋膜,在小腿三头肌(腱)前方进入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在趾长屈肌的后方有径后动、静脉和胫神经并行经过,营养并支配以上诸肌。
67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3]。
皮肤→皮下组织→胫骺肌[8]。
67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隐神经和大隐静脉分布;深层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的分支分布[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及胫后动、静脉通过[4]。
68 漏谷穴的功效与作用漏谷有健脾化湿、理气宣痹的作用[3]。
漏谷有健脾和胃,利尿除湿的作用。
《备急千金要方》:“漏谷主久湿、痹不能行,主小便不利。”《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湿痹不能久立”,以该穴有通阳助热、渗湿利尿作用,治肠鸣、逆气、痃癖、冷气在腹、膝痹等症[5]。
69 主治病症漏谷穴主治腹胀,脘腹胀满,肠鸣切痛,腹胀腹鸣,急性肠胃炎,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饮食不化,消化不良,疝气,腹痛,少腹疼痛,泄泻,赤白痢,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丹毒,偏坠,腿膝厥冷,膝踝肿痛,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精神病等。
漏谷穴主治腹胀、肠鸣、腰膝厥冷、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8]。
漏谷主治脾胃、肝肾、少腹等疾患:如脘腹胀满、肠鸣切痛、泄泻、赤白痢、饮食不化、小便不利、遗精、疝气、少腹疼痛、下肢湿痹、足胫肿痛等[3]。
现代又多用漏谷治疗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癔病、脚气等[3]。
漏谷主治腹胀腹鸣,消化不良,小便不利,丹毒,脚气,偏坠,腿膝厥冷等[4]。
漏谷穴主治腹痛,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膝踝肿痛,脚气[9]。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
其它:尿路感染,精神病。
610 刺灸法 6101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3]。
直刺1~15寸[4][8][9],局部有酸胀感[9],可扩散至小腿外侧[9]。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小腿外侧。 深刺时须防刺伤胫后动、静脉。
6102 灸法可灸[3][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灸。
611 配伍漏谷配曲泉,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血瘕。
漏谷配阴陵泉、三阴交,有温经通络除湿的作用,治下肢重病[9]。
漏谷配中极、太溪、三阴交,治遗尿[9]。
612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腹中热,若寒腹善鸣,强欠时内痛,心悲,气逆,腹满,漏谷主之。少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颠,漏谷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痃癖冷气,心腹胀满,食饮不为肌肤,湿痹不能久立。
《类经图翼》:主治膝痹脚冷不仁,肠鸣腹胀,痃癖冷气,小腹痛,饮食不为肌肤,小便不利失精。
玄宗开元年间,即公元713至741年,李筌被任命为江陵节度副使、御史中丞。任职期间,李筌尽职尽责。当时,朝廷奸臣当道,奸相李林甫排除异己,大肆陷害忠臣。李筌见难以施展自己的才智,急流勇退,遂辞官离去。辞官以后,李筌重新隐居起来,他把精力放在了著述和访道上。李筌有将才大略,他作了《太白阴经》十卷,又作了《中台志》10卷。《太白阴经》又叫《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维脉循行路径 5 阴维脉交会穴 6 阴维脉经脉病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维脉 1 拼音
yīn wéi mài
2 英文参考yinwei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in Link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in Link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阴维脉(Yin Link Channel[1]、Yin Link Vessel[1])为奇经八脉之一[2][3]。本经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1]。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
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阴维脉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诸阴之维。
4 阴维脉循行路径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三阴交穴)后上方,即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之后端筑宾穴,循小腿后侧上行至屈膝腘窝内侧之阴谷穴,再循大腿内侧上行至鼠蹊部位横(耻)骨五分旁之横骨穴,往少腹外上行至髂骨前上棘与横骨中点之上方,始维入足太阴脾经之府舍穴。后循腹中线三寸半外侧上行,经腹结穴至与脐平之大横穴,再往上行腹哀穴。阴维在此上行,至乳下第二肋骨处,始又维入足厥阴肝经之期门穴。至此阴维脉挟胃、属肝、络胆、贯膈与上行与任脉交于结喉下一寸之天突穴,再上行至颔下结喉上中央舌根下之廉泉穴。
阴维脉循行路径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3]
《中医药学名词(2004)》: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4]。
《中医大辞典》:其循行路线,据《奇经八脉考》载:“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循胁肋……上胸膈夹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2]。
《中国针灸学词典》:本经自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开始,沿下肢内侧上行,进入小腹部,通过胁肋、胸腔到达咽部,与任脉会合[3]。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3]。
奇经阴维脉经筋图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五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和《难经·二十八难》:“阴维,起于诸阴交也。”后《奇经八脉考》具体为:“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阳筑骨穴,为阴维之郄,在内踝上五寸腨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少腹,会足太阴、厥阴、阳明于府舍;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凡十四穴。”
阴维脉起于足少阴肾经内踝上五寸后端之筑宾穴,循腿内侧至小腹外缘,循腹上行至乳上结喉,维络诸阴脉会于任脉。
循行路线:起于足少阳
斜至足厥阴
发足少阴
上股内侧
循腹至乳
上结喉
奇经阴维脉经别循行路径图
阴维脉 5 阴维脉交会穴
阴维脉交会腧穴有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脾经)、期门(足厥阴肝经)、天突、廉泉(任脉)。
阴维脉腧穴总图
6 阴维脉经脉病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与阳维脉共同调节溢蓄全身的气血。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患阴维脉疾病者,主要病候为心痛、忧郁[5]。
《中医大辞典》:阴维脉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2]。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鼎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阴市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阴市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阴鼎 1 拼音
yīn dǐng
2 英文参考pulmo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īnshì ST33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阴鼎为经穴别名[1][2]。出《针灸甲乙经》。即阴市[1][2]。
穴位 阴市 汉语拼音 Yinshi 罗马拼音 Yinshih 美国英译名 Fair in Shad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33 日本 33 法
国 莫兰特氏 E33 富耶氏 德国 M33 英国 S33 美国 St33
阴市为经穴名(Yīnshì ST33)[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阴鼎[4]。属足阳明胃经[4][3]。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3]。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4 阴鼎的别名阴鼎(《针灸甲乙经》)[4]。
5 出处《针灸甲乙经》:阴市,一名阴鼎,在膝上三寸,伏兔下,若拜而取之。
6 穴名解阴为阳之对,指寒症,市是集聚之意,穴位居下,易为寒湿所聚,故名阴市[3]。
《说文》:“阴,暗也。”与阳相对[5]。阴,指人体的前 [5]。市,为芾(fú)之误[5]。上古遮蔽 的短裳谓之芾[5]。阴市者,遮蔽 ,今皆以阴市为“阴芾”,传抄讹误,由来已久矣[5]。本穴治腰膝如注水、寒疝、痿痹、风湿、阴湿等诸阴寒疾患,犹治诸阴病之市集也,亦命名“阴市”之义也[5]。揣本穴性能,属阳经,为阳为热,富于火力,故能消散阴翳,故别名又称“阴鼎”[5]。鼎,炉灶也[5]。
7 所属部位大腿[6]
8 阴市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阴市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7][8]。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3]。正坐或仰卧取穴[3]。
阴市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3寸处[4]。一说阴市“当伏兔下行二寸,临膝取之”(《备急千金要方》)[4]。
阴市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
阴市穴的位置
阴市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阴市穴的位置(肌肉)
阴市穴的位置(骨骼、血管)
9 取法正坐屈膝位,在髌骨外上缘上3寸,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取穴。
阴市位于股前区,髌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侧缘[3]。正坐或仰卧取穴[3]。
正坐屈膝或仰卧,当膝盖外上缘直上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或于伏兔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中点处取穴[9]。
10 穴位解剖阴市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富有脂肪组织。大腿的阔筋膜坚韧致密,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髂嵴。髂嵴前缘的纵行纤维特别发达,增厚呈带状,称髂胫束。其上1/3分为两层,夹有阔筋膜张肌,向下止于胫骨外侧髁。所以行针时,髂胫束有抵抗感。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股直肌腱与股外侧肌之间→股中间肌[3]。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股外侧肌→股中间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同伏兔穴[8]。
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通过[4]。
11 阴市穴的功效与作用阴市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
阴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3]。
阴市主治寒疝、膝冷如冰[5]。古《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寒痛少腹有胀满,腰已下伏兔上寒如注水。”
12 主治病症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水肿,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疝气,腿膝痿痹,脚气,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消渴,糖尿病等。
阴市穴主治膝关节痛、下肢伸屈不利、腰痛、下肢不遂、腹胀、腹痛[8]。
阴市主治股、膝、腹等疾患:如腿膝酸痛、脚弱无力、痿痹、两足拘急、腹胀、水肿、腰痛、消渴、心痛等[3]。
现代多用阴市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等[3]。
阴市主治腿膝麻痹酸痛,屈伸不利,小腹胀痛,水肿,疝气等[4]。
阴市穴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脚气;腹胀,腹痛[9]。
运动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髌上滑囊炎,髌骨软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其它:糖尿病,水肿。
13 刺灸法 131 刺法一般直刺08~12寸[3]。
直刺1~15寸[4][8][9],局部有酸胀感[9],可扩散至膝关节周围[9]。
直刺05~1寸,局部酸胀,扩散至膝关节周围。
132 灸法可灸[3]。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针灸大成》:禁灸,《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用热远热也。若遇阴极之证,必不得已而用之,可遵《针灸甲乙经》不可多灸之戒。
14 配伍阴市配肝俞,有温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寒疝。
阴市配髀关、阳陵泉、足三里,有温经散寒的作用,主治膝腿冷痛,无力。
阴市配阳陵泉、犊鼻、足三里,治膝腿冷痛、无力[9]。
阴市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治下肢不遂[9]。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
《针灸甲乙经》:阴市禁不可灸。
《针灸大成》: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痿厥,少气。
《玉龙歌》: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古籍记录了很多的口诀,十分深奥的也有,相对十分简浅易明的也不缺乏,而其中以“何知歌”为名的也有不少,今次笔者所选择的何知歌,便是以推算古墓内的先人是男是女,方法十分简单,适合一些初涉风水学员研究,大家看下口诀,供研究参考吧!
辨别男女古墓诀
“男坟左边之土高于右”:
意思是指坟墓的左方泥土比右方的泥土高,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男性。
“男坟左边之草盛于右”
意思是指坟墓的左边泥土上所生长的小草,便比较坟墓右边的小草多及茂盛,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男性。
“草根白色直生”:
意思是指坟墓附近的小草的根部是白色,生长又是直生的,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男性。
“草头向东”:
意思是指坟墓附近小草的叶尖全是指着东方,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男性。
“女坟右边之土高于左”:
意思是指坟墓的右方泥土比左方的泥土高,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女性。
“女坟右边之草盛于左”:
意思是指坟墓的右边泥土上所生长的小草,便比较坟墓左边的小草多及茂盛,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女性。
“草根**曲生”:
意思是指坟墓附近的小草的根部是**,生长又是弯曲的,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女性。
“草头向西”:
意思是指坟墓附近小草的叶尖全是指着西方,便代表坟墓内所埋葬的便是女性。
“坟上清秀,主子孙兴旺”:
如果坟墓附近的小草茂盛,满山清翠,则这个坟墓者的子孙的运程会很好的,且子孙繁盛。
“坟上无草,主子孙贫穷”:
如果坟墓附近的没有小草,山似秃头,则这个坟墓者的子孙的运程会很坏的,且小孙单薄。
“坟土如灰,主水滴成坑”:
坟墓附近泥土的颜色偏向灰而不是黄或红或五色,则坟墓便犯了水煞,子孙不单之单薄,可能更绝后呢!
本文2023-08-22 07:02: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6819.html